⑴ 如何有效的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
現有的農產品銷售基本模式有:農戶直接銷售模式、多層中間商銷售模式、以「加工+銷售」為主的農產品銷售模式,以及新興的網路銷售。
農產品銷售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農產品營銷渠道交易方式落後,營銷效率低下。無論是農戶直接營銷,還是農戶通過中間商將農產品賣給消費者,這些銷售模式都擺脫不了傳統營銷模式的約束。雖然,越來越多的現代營銷模式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如網路營銷,但由於受傳統觀念、農村基礎網路設施不健全、農民計算機操作水平較低等因素的影響,現代農產品銷售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仍實施較少。
受經營和銷售方式的影響,農戶獲得的市場利潤較少。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方式主要為小農戶的分散經營,在這種經營方式下,相對於規模實力較大的中間商來說,農戶在獲取信息能力和談判能力上往往處於弱勢地位,並且由於信息的嚴重不對稱導致農戶在農產品銷售上對中間商存在較大的依賴性,往往成為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很難在農產品的交易過程中獲得較大的市場利潤。
農產品營銷渠道體系煩瑣,影響農戶生產積極性,目前全球農產品銷售渠道採取最多的為多層中間商的銷售模式。這種銷售模式中間銷售層次太多,必然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是中間流通環節太多,阻礙了消費者需求信息的快速傳遞,導致農戶的盲目生產,造成農產品的積壓,從而給農戶帶來經濟損失;二是銷售環節太多,導致成本費用增加,變相提高農產品價格,導致銷量較低,從而影響農戶生產積極性。
可以從今年比較火的溯源技術入手,參考咱國內的DMTC,有機食品+智能微超+區塊鏈,通過將區塊鏈技術+農業溯源技術形成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打造農業溯源生態鏈,具有安全、成熟且可靠的農業溯源項目。
這樣農民可以直接了解到市場的行情,消費者可以了解到食品的安全,達到互利共贏。
⑵ 原有農產品銷售模式存在主要問題是什麼
農產品品類眾多,產地不一,不同的品類要求不同的倉儲、運輸條件。此外,農產品有不同標准,這會給電商在售賣農產品和保證用戶體驗上增加難度。不少人認為,選擇什麼樣的農產品,應該是農產品電商首要的問題。
政府是否有幫助: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710/56991.html
最大難點:農產品http://market.wugu.com.cn/article/20130629/56140.html
難點綜合: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627/55933.html
經營模式概括: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417/49496.html
前沿O2O:http://companies.wugu.com.cn/article/20121115/37181.html
遂昌管分析: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111/42115.html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21106/35789.html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20718/19528.html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20709/18252.html
⑶ 農產品滯銷問題
農產品滯銷有這么幾個原因:1、幾年前為了促進農村發展,不顧市場情況,一味地專多干快上一些經濟屬作物,比如柑橘,結果過了幾年之後果實成熟,全部都推到市場上,競爭壓力大,造成滯銷;2、農產品等級太低,農葯化肥使用超標,無法出口到國外,全部轉內銷,國內人根本消化不了這么多的農產品;3、交通運輸費用太高,從海南收購香蕉也就三五毛錢一斤,運到東北來光加上運費價格就得達到兩塊錢,高速收費油價高居不下,所以運費也造成了農產品成本增加。
⑷ 農村電商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隨著各省市三四線電商發展城市迎來一撥撥的電商考察熱潮,各類電商運營商、中小網商、咨詢服務公司也紛紛轉型成為縣域電商的服務商。在這一系列至 上而下觸動的風潮和變化中,我們聽到更多的是失敗的例子。農村市場之所以被稱為「一塊難啃的骨頭」,其貨源、物流、技術、資金等問題都比其它行業復雜百 倍。那麼農村電商本質是什麼,以下有三點總結值得各方思考。
談時間:農村電商是一場全民總動員的持久戰
這里可能有個困擾在縣域級領導心中的疑問:我們縣產業基礎扎實、交通網路設施不錯、政府支持力度大、群眾響應很積極,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馬上把 電商的效果做出來,把農產品賣出去?答案當然顯而易見:沒有。別急,請先細數電子商務的成長歷程:她是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才能達到今日的規模(這其中 還包括了各種市場、行業亂象的出現),即是電商發展本身就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成長過程中免不了受到全行業、全市場的綜合影響。
當地域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產業和資源時,從單個孤立的角度來看是不錯,而一旦放在全國的市場,深究不同網路消費者的需求,對比其他區域的條件,便可知:其實自己的競爭力幾乎很普通。
當然,我們也有成功案例。在業界熱捧的農村電商模式裡面,大多是具有先發優勢,他們踩准了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最佳時機。而現今,競爭日益激烈,沒 有全面的布局——從產地產品、品牌影響力、渠道分銷能力、營銷手段、供應鏈、資金鏈等多個角度全盤規劃,很難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尤其是在互聯網+意識較為落後的地區,意識習慣的培養、基礎設施的跟進、產業的電商化升級、電商企業的培養、創業創新氛圍的打造、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想做好電商,尤其是農村電商,首先得保持一顆不能急於求成的心。
談支持:農村電商不能單靠政府推動
牽一發而動全身。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服務商和各類組織共同投入、高效聯動。自克強總理發表的「互聯網+「講話、提倡「雙創」戰略起,在政府體系內便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電商推進運動。
在不少地方看到,修建的裝備一流的電子商務大廈和嶄新的創客中心,空空的大樓里只在參觀接待時才有人氣,而細問企業入駐運營情況以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被詢人往往閃爍其詞。究其根本,原來是企業、服務商、政府在相互協同方面,取得實效時效方面出了漏洞。
作為農村電商生態體系中兩個重要的角色,政府相關負責人需更多地掌握電商發展的相關信息,熟知當地電商發展的現狀,才能對服務商有清晰的判斷力; 而服務商也切忌只講模式不幹實事,或者全國各地四處設點,缺乏有經驗的人員落地執行。只有深耕本地,政府和企業充分互動,穩扎穩打才能見成效。此外,身為 電商發展的主體,企業和創業者既要借勢政府、服務商和平台資源,也需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接收新思路新觀點、大膽嘗試互聯網以用戶和數據為中心的做法,進 行轉型升級和突破。
談出路:農村電商不止零售一條路
零售與批發,線上與線下,多渠道與多路徑,這才是農村電商的出路。 小豬全渠道電商商城數據同步,移動等埠商城無需另建商品,可直接使用網上商城商品數據,商城的商品、會員、訂單、促銷手段等所有數據均與PC等其他商城數據同步,實現無縫對接。
隨著行業中幾大電商巨頭的農村電商下鄉戰略的推進,普通創業者和農民紛紛加入到網商的行列,電子商務使得傳統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均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實現產品銷售成多渠道拓展趨勢。
我們看到,各地加大電商培訓力度, 鼓勵全民電商創業,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良好的電商氛圍,但另一方面的問題早已暴露無遺: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網路零售市場,靠零散而相對初級的網商力量,對於 解決具有一定規模效應的農產品銷售問題,只是杯水車薪。雖然淘寶村現象頗受業界的關注,但在相對較成熟的網路市場環境下,淘寶村發展也面臨著商品同質化程 度高、價格競爭激烈的困境。
總之,在當下,沒有完善的供應鏈、產品、品牌和營銷體系,個體網商和農民網商想要達成一定的銷量實屬不易。
⑸ 求我國近兩年由於價格的驟降導致農產品賣不出去的案例。
山東「倒奶殺牛」現象仍持續 收購價繼續下跌
http://www.china.com.cn/food/2015-05/11/content_35539108.htm
其實相關農業產品銷售不出去的案例回很多,主要的原因有一下幾個方面答
1、產品的品質問題
2、產品的通路問題
3、產品過剩的問題
4、國際市場的沖擊
歸根究底說白了就是一句話「中國農業發展水平還是處於很低的水平」
奶農倒奶不是因為奶太多了,而是因為國際市場沖擊太大了,中國的大豆價格是國外2倍多,這種生產效率怎麼參與競爭,很多奶企都去國外采購了。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加大農業扶持,設定企業國內采購最低比例,也給出最低價格,這種保護是給了農民一定的支持,但是也會讓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難度加大,沒有充分的競爭市場;
產品品質低以及產品銷量問題其實就是缺少必要的人才與信息,導致產品與市場的脫節,這個是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
⑹ 有哪些經典的農產品營銷策劃案例
有什麼樣的農場品,可以幫你參考下。
⑺ 農產品市場營銷成功案例分析有沒有ppt
上網應該能早出來吧,沒有的話就找找新奇士這方面的資料,新奇士是個很成功的案例
⑻ 農產品事件營銷經典案例有哪些
全段時間那個電鑽吃玉米的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