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童書出版是打造出版社還是推廣產品

童書出版是打造出版社還是推廣產品

發布時間:2021-01-16 04:14:58

A. 兒童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書有哪些

我會好好愛你,尖叫的海棠,天光海岸,貓王2,我是你的守護星2,瑪奇蓮作者打算出10部

B. 兒童文學都有哪個出版社的

C. 中國的童書出版市場有多大

童書出版社往往聽說的大多是國外的,很少有我們國家自己的,並且也沒有很出名,因此在很多方面更加減緩了童書出版社的發展速度,但是要說到中國的童書出版社市場多大,那確確實實是有著很大的市場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下童書出版社在中國的市場吧。

1、廣泛的兒童市場

我國是世界上的人數大國,現如今更是放開了二胎政策,兒童的基數在逐漸加大,數量的增長也會對童書出版社市場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現在的中國童書出版社的市場有著很不錯的前景。

總而言之,無論在什麼時候,文化是不會出現消弭的,所以我國的童書出版社有著十分廣泛的市場的。

D. 如何向出版社投稿童書

目前好幾家出版社都需要童書,我的投法一般是大綱,包括人設版,主要情節,詳權細情節,加點關鍵細節,然後作者簡介,以及開頭樣章5000字,一般都是這樣的,不過也有細微不同,可以看編輯qq空間里的約稿的具體要求。

E. 請推薦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報刊和書籍, 最好能提供刊號、出版社,不甚感激!

《兒童文學》我兒子一直讀
再大點讓他讀《讀者》
《兒童文學》上:郵發代號:2-156
《兒童文學》中:郵發代號:80-400
《兒童文學》下:郵發代號:80-746

F.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評價

作為少兒出版領域的領頭羊,經過多年不斷的創新積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圍繞時尚與經典、原創與引進、常銷與暢銷這三大維度六大基本面,在超級暢銷、原創兒童文學、科普網路知識、學前低幼啟蒙等領域打造了許多品牌書系。如被譽為「中國第一少兒暢銷書」的《冒險小虎隊》系列、引領國內動物小說閱讀熱潮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品藏書系》、攜手世界權威地理雜志推出的《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版網路》,由著名學者錢理群主編的《名家文學讀本》、榮獲「中國最美的書」之稱的《中國原創繪本精品》系列,帶給小讀者耳目一新的知識盛宴。
藉助品牌書系的維護和原創產品的積極跟進,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匯聚了諸如任溶溶、張之路、沈石溪、楊紅櫻、周銳、董宏猷、湯素蘭、伍美珍、方素珍、管家琪、桂文亞等十餘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形成了強大的金牌創作陣容。近年來,浙少社藉助名家力量打造「中國兒童文學原創基地」,與任溶溶、張之路、沈石溪、湯素蘭、周銳、董宏猷及台灣的管家琪、桂文亞等具有廣泛知名度和深遠影響力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簽訂了首批重點作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孫幼軍、金波、楊紅櫻、伍美珍等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簽訂了重點合作項目,以專業的文學視角、專業的編輯力量、專業的營銷團隊為青少年打造健康向上的兒童文學讀物,全方位達成了品牌作家與品牌出版社的強強聯合。在加強資源整合的同時,為進一步優化國內一流的原創兒童文學出版平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品牌圖書的推廣過程中,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曾先後成功參與策劃了「紀念安徒生誕辰200周年專題慶典活動」、與全國少工委、中國教育學會、新浪網攜手主辦的「愛的教育——中國孩子情感日記」徵文大賽、「名家校園人文行」兒童閱讀推廣等主題閱讀活動。2012年,浙少社在全國創建了首批「全國閱讀示範基地學校」,為孩子們送去豐富精神食糧的同時,引領時尚創意的閱讀方式,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們走上健康閱讀之路,在閱讀中領悟人生,茁壯成長。
浙少社在改革發展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團隊建設,培養和鍛煉了一批在國內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的編輯、營銷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出版業的競爭從選題競爭進入到主題競爭、品牌競爭的時代,在根本上都依賴於團隊的行為能力與學習水平的高低,即特有的「出版文化」——一種根植於出版行為、方式、思想之上的共同價值觀——這決定了一個組織的團體智商。當浙少社作為一個出版團隊以獨到的出版理念、敏銳的市場眼光和成熟的營銷模式在出版業引領時尚,它成為這個領域的強者和領跑者。未來出版業的競爭,根本上在於「出版文化」的競爭,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幾年來少兒出版界的「浙少現象」的一種解讀吧。

G. 兒童文學都有哪個出版社的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江蘇教育出版社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

H. 最近三年新出版的兒童文學。要作者、書名、選擇理由和出版社。10本。謝謝啊

《走走停停》張牧笛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我是你的守護星》 晏菁 中國回少年兒童答出版社
《到你心裡躲一躲》湯湯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蘿玲的魔力》陳柳環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貓王》黃春華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一滴淚珠瓣兩瓣》黃春華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紅舞鞋》吳州星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I. 童書限令是真的嗎如何看待童書限令

作者:小
來源:知乎

這兩天的童書禁令,在出版界、教育圈炸開了鍋。
3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監管機構已口頭上發出指示,要求出版公司限制外國作家所著兒童讀物在中國的銷售數量。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該決定將會讓中國每年翻譯出版的兒童讀物數量從數千部減少到僅有數百部。
童書限令政策正在被部分地印證。根據@童書媽媽三川玲 從十幾家出版社了解的信息來看,目前有關部門已經開始減緩引進外國童書的書號的發放,以前審批快的兩個星期就下來了,現在則需要兩個月左右。《環球時報》稱,過去中國引進和輸出童書的比例大約為9:1,國家希望引進童書與輸出童書逐漸形成更加合理的比例,「這樣的文化戰略考慮應當說無可厚非」。
童書限令帶來最直觀的後果就是,國內可以閱讀到的、可選擇的外國童書數量急劇減少。這不僅對於近年依靠童書熱而獲得盈利的出版社來說是個壞消息,對於媽媽們來說,也足夠叫人沮喪。像很多媽媽一樣,我家的書櫃里也擺放著許多外國童書,《猜猜我有多愛你》《袋鼠有媽媽嗎》《小豬佩琪》……它們陪伴了很多美好的親子時光,而我們也期待以後會有更多、更新穎的外國童書進入我們的生活。
不過,也有聲音說,童書限令並不是一件壞事。 @童書媽媽三川玲在《童書限令到底是好還好壞?及童書出版十年真相!》提出了這三個問題:
第一,外國童書在中國出版的太少還是太多,品質是太好還是太差?
第二,我們的孩子要看多少外國童書,要看多少中國童書,什麼樣的比例,怎樣挑選呢?
第三,外國童書的大量引進,會不會影響中國原創童書的發展?
雖然作者一再強調自己不評判童書限令好還是壞,但文章的內容似乎已經給出了傾向性的答案。我們逐個來看。
問題一
對於外國童書在中國是出版得太多還是太少,作者是這么說的:
「童書出版的巨大市場份額,由於中國原創讀物的缺失,絕大部分是由外國童書貢獻的……有些出版機構,會一口氣就買就五、六百本書的版權……我每個月會收到新出版的繪本幾百種,當然以外國繪本為主」。
乍一看,中國的本土童書已經沒有立錐之地了。但是《2015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顯示,2015年全國共出版少年兒童讀物(不包括課本)36633種(其中初版22114種)。而根據《少兒出版20年歷程 我們一起走過》一文,2014年我國引進的外國童書是4000多種。不知道外國童書所佔的這百分之十幾的比例,算不算太多?對於中國以外的全世界產出的童書引進,要佔到我國自產童書種類的百分之多少,才不算多呢?也許每年四千冊的引進量,對於一個個體、一個家庭來說,是夠大了,看都看不完,但是對於全國這么多人口這么廣袤的土地,4000種選擇並不算多。好的選擇,再多一點,不好嗎?
談及引進的外國童書的品質,作者更加痛心疾首。
「那些早已經成為經典的作品,數來數去,也就是那些……當已有的優質的童書被大大小小的中國出版機構買的差不多的時候, 他們就開始從凱迪克獎、安徒生獎、格林威獎、博洛利亞插畫獎、轉戰到白烏鴉獎、父母選擇獎,出版人周刊、美國教育部推薦、紐約時報周刊榜……一直到任何地區、群體、機構所頒出的任何獎項……高品質的童書呢,也真的是越來越少了,少的稀有了……在我的工作中,我就接觸到某東亞國家極其盛產批量創作的繪本,明明是品質粗糙低劣的集體創作的培訓班教材。不知怎麼地,就被包裝成一套幾十本、甚至幾百本的巨著,堂而皇之地推銷給中國的讀者……所以,外國童書在中國的出版,由於短時間內過度地開發,我的判斷,已經到了充斥著低劣產品的階段了。」
作者有著非常典型的中國人的思考路徑:崇尚經典,覺得今不如古。且不說過去的經典外國童書是否都被買光了,即使買光了,那也只代表過去,當下為何不可有優秀的創新之作不斷涌現呢?今天的作品,同樣可能成為明天的經典。
而作者接觸到的劣質外國繪本個案,又是否能代表中國引進的外國童書都「充斥」低劣產品?尤其「充斥」這個詞如此模糊,以至於我們無法判斷作者所指的低劣產品到底佔比多少。
從實際出發,引進的外國童書難免良莠不齊,但這本身並不代表我們就應該積極地去限制外國童書的引進。
首先,市場會發揮自己一定的作用。媽媽們會去甄別、挑選和比較,找出優質的適合孩子的童書。出版社引進的粗製濫造的外國童書,必然也沒有其他經典童書具有生命力,自然也就被淘汰了,不需要政府的干預。
即使市場有失靈之時,無法杜絕一些不良作品對讀者的危害,那麼政府的措施就是限制數量嗎?目的決定手段,以引入更優質的外國童書為目的,就應該匹配相應的手段。比如設立獎項鼓勵,比如在書號審查中明確禁止性的內容。
每個出版社都限制了引進數量,慧眼識珠的出版社能引進的優秀書籍減少了,而本來就粗製濫造的出版社仍然繼續生存和引進,導致優秀書籍和劣質書籍的比例不變,但大家可以讀到的好書卻實實在在地減少了。
問題二
我們的孩子要看多少外國童書,要看多少中國童書,什麼樣的比例,怎樣挑選呢?
作者說:「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們一提中國作品就是論語詩經唐詩宋詞到了民國教材就以下全無。他們需要反映周遭世界的、反映當下時代的童書,只為他們創作的童書。比如,每年只能過春節回來陪伴孩子三天的那個名字叫《團圓》的故事;又比如那個留存三十年一代人的記憶的《獨生小孩》。這些作品對我們心靈的扣動,讓我們眼睛反復潮濕,他們對於我們的意義,跟外國童書大有不同。」
對於這段話,我不能同意更多了。但是,這個美好的願景,是童書限令可以實現的嗎?把外國童書的門關上,我們就可以擁抱更多優質的本土原創童書了嗎?這就要進入作者的第三個問題:
問題三
外國童書的大量引進,會不會影響中國原創童書的發展?
作者的回答是:「具體到童書出版上,出版社有才華的編輯是有限的,圖書推廣的經費是有限的,如果把編輯和推廣經費都用到了外國童書上,必然會減少對原創童書的哺育。」
外國童書限令,也許可以像作者的分析那樣讓原創童書獲得更多資源,也許不能——作為出版社主要盈利來源的外國童書的削減,也許會降低出版社的利潤,進一步造成出版社優秀人才的流失,也缺乏更多的資源來反哺和支持原創童書。
即使作者的分析是成立的,原創童書的發展獲得了更多出版社資源,就可以變得更優質,更受到市場的歡迎了嗎?我們追問一下,產出優質的原創童書的根本原因,是取決於最後加工的編輯和市場推廣,還是作者的視野、經歷和技能?而作者的這些素質,是如何培養出來的?也許平等、開放、鼓勵思考、鼓勵創新的土壤,才是最根本而重要的。很難想像一個閉關鎖國的狀態,可以滋養出這樣的土壤。
引進的童書數量可以從幾千冊降到幾百冊,就也可以從幾百冊降到幾十冊。書號申請本質上是一種政府部門對公民和組織的行政許可,應該符合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而有關部門用口頭通知、拖延審查時間的方法,就可以輕易影響出版市場,不得不說這樣的權力太過任性。

童書承載著媽媽們的美好希望。但如果媽媽們不能地認識到童書限令的問題,也許希望只能是一個希望。我們在童書中給孩子以烏托邦,在生活中卻不斷和現實妥協,接受自由和權利的減少。而這,是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榜樣嗎?

J. 我是一名9歲的學生,寫了一部5萬字的小說,請各位列出兒童文學十大出版社排行榜(自己認為)給我看看。

閱讀全文

與童書出版是打造出版社還是推廣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創新論文 瀏覽:260
培訓中心創建方案 瀏覽:31
市場營銷名詞意義 瀏覽:518
上海捷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5
思政部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712
大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護士節服裝促銷方案 瀏覽:130
2013房地產策劃方案 瀏覽:129
裝修公司小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1
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結構是 瀏覽:629
葯品終端營銷方案 瀏覽:244
市場營銷專業有資格證嗎 瀏覽:408
市場營銷策劃及其特點 瀏覽:382
中山市市場營銷調研 瀏覽:791
華為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4
恆大營銷品牌是幹嘛的 瀏覽:847
職業培訓運營方案 瀏覽:141
學校消防志願者培訓方案 瀏覽:974
17年市場營銷5月考試答案 瀏覽:947
關於市場營銷問卷調查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