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學習工具及應用學後感
多媒體課件製作學習心得
這學期選修課我報了多媒體課件製作,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覺得收獲還是很大的,心得體會如下;
多媒體課件製作是21世紀最熱門的十大產業之一。由於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並且課件是由教師或受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直接使用,因此課件的設計與製作需體現一定教學目標,表現特定的教學內容,反映一定的教學策略。它不僅可以儲存、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還能讓學生進行交互操作,並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多媒體課件是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綜合起來輔助教學的計算機教學程序。因此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立體化方式把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具有知識密度大、表現力強的特點,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類型的多媒體課件,由於目標、特點和要求不一樣,具有不同的特點,但製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1) 圖文聲像並茂;
(2) 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3) 友好的交互環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4) 豐富的信息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5) 超文本結構組織信息,提供多種學習途徑。
我認為多媒體課件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演示型;
(2) 指導型;
(3) 操練型;
(4) 測驗型;
(5) 資料工具型;
(6) 游戲型;
(7) 模擬型
(8) 網路課件;
(9) 積件;
(10) 綜合型。
通過對所學課程的總結,我認為一優秀課件製作流程應包括如下步驟;
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流程
要想製作出好的多媒體課件,必須把握好多媒體製作中的幾個重要環節。多媒體課件製作的環節及過程是:選題→學習者分析→教學設計→系統結構設計→原型開發→稿本編寫→素材製作→系統集成→評價和修改→發布和應用→升級更新。
1、 選題
選題和學習者分析統稱為需求分析。這是課件製作的關鍵。在製作的關鍵。在製作之前,教師要充分做好選題論證工作,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投入。要選擇那些學生難以理解、教師不易講解清楚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那些能充分發揮圖像和動畫效果的、不宜用語言和板書表達的內容,對於那些課堂上較易講解的內容就完全沒必要採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
2.教學設計
進行教學設計是課件製作中的重要環節,是製作多媒體課件的前提。課件效果的好壞、課件是否符合教學需求,關鍵在於教學設計。設計者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習對象的特點,合理地選擇和組織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依照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定解決問題有效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確定教學知識點的排列順序,根據教學媒體設計適當的教學環境,安排教學信息與反饋呈現的內容及方式,以及人機交互的方式等。
3.系統結構設計
進行系統設計實際就是對多媒體課件的總體設計,其設計的要點包括:頁面設計、層次結構設計、媒體的應用設計、知識點的表示形式設計、練習方式設計、頁面鏈接設計、交互設計、導航設計等。
4.原型開發
在開始製作多媒體課件之前,選擇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單元,設計製作出這個教學單元的課件原型,通過原型設計,確定多媒體課件的總體風格、界面風格、導航風格、素材的規格以及編寫稿本的要求和內容。
5.稿本編寫
稿本設計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與系統設計的要求,在一定的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對每個教學單元的內容和安排以及各單元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設計,設計出具體的表現形式,編寫出講解的文稿,要顯示的文體,所使用的圖形表格、圖片、動畫視頻等,還要寫出頁與頁之間相連接的交互方式等具體內容。稿本描述了學生將要在計算機上看到的細節,它是設計階段的總結,也是技術人員製作課件的依據。
6. 素材製作
媒體素材設計就是設計和構思為了表達學習內容所需要的各種媒體,如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和虛擬現實等。素材製作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A、對文字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設計時要做到:
(1) 文字內容要簡潔、突出重點
文字內容應盡量簡明扼要,以提綱式為主。有此實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詞解釋、數據資料、圖表等,可採用熱字、熱區交互形式提供,閱讀完後自行消失。
(2) 文字內容要逐步引入
對於一屏文字資料,應該隨著講課過程逐步顯示。這樣有利於學生抓住重點。引入時,可採用多種多樣的動畫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悅耳的音響效果,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3) 要採用合適的字體、字型大小與字型
文字內容的字型大小要盡量大,選擇的字體要醒目,一般宜採用宋體、黑體和隸書。對於關鍵性的標題、結論、總結等,要用不同的字體、字型大小、字形和顏色加以區別。
(4) 文字和背景的顏色搭配要合理
文字和背景顏色搭配的原則一是醒目、易讀、二是要避免視覺疲勞。一般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背景顏色以暗色為主。以下是幾種一般具有較好視覺效果的顏色搭配方案:
文字顏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黃色 黃色 黃色
背景顏色 黑色 綠色 紅色 藍色 黑色 紅色
B、對聲音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主要包括人聲、音樂和音響效果.人聲主要用於解說、范讀、范唱,在多媒體課件中應用較少。而恰當的一些音樂和音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一段舒緩的背景音樂,可以調節課堂的緊張氣氛,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
設計時應注意:
(1)音樂的節奏要與教學內容相符。重點內容處要選擇舒緩、節奏較慢的音樂,以增強感染力,過渡性內容選擇輕快的音樂。
(2)音樂和音響效果不能用得過多,用得過度反而是一種干擾信息,效果適得其反。
(3)背景音樂要舒緩,否則會喧賓奪主。
(4)要設定背景音樂的開關按鈕或菜單,便於教師控制,需要背景音樂就開,不需要就關。
C、對於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中,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圖像占較大比重,設計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反之,也會趕到負作用。設計時應注意:
(1)圖的內容便於觀察,圖形、圖像等畫面設計要盡可能大,圖的主要處在屏幕的視覺中心,便於學生觀察。
(2)復雜圖像要逐步顯示。對於復雜的圖,如果一下子顯示全貌,會導致學生抓不住重點,也不便於教師講解。應隨著教師講解,分步顯示圖形,直到最後顯示出全圖。
(3)對於動畫和視頻圖像,應具有重復演示功能。
對於動畫和視頻圖像,學生可能一次沒看清,最好設計重復播放按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重復播放。
7.評價和修改
在課件製作過程中,要不斷地對課件進行評價和修改工作,它是課件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件質量的保證。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並且是面向學習資源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課件開發的過程中實施的評價,它為提高課件質量提供依據,目的在於改進課件的設計,使之更加符合教學的需要,便於提高質量和性能;總結性評價是在課件開發結束以後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對課件的性能、效果等做出定性、定量的描述,確認課件的有效性和價值,為課件提供改進意見,並總結課件製作經驗。在課件製作過程中,要根據評價結果合理地進行修改,以進一步提高課件質量和效果。
❷ 要對幼兒園的老師進行培訓,有什麼網路工具嗎
用QQ會議可以同時和多人交淡,如果需要遠程批量教學不同網段顯示電腦桌面和同時傳達聲音給培訓者可以詢問專業人士,購買軟體或架設伺服器。內網可以用凌波多媒體教學軟體。 .
❸ 網路學習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哪些
教師要注重網路學習中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由於教學活動發生在課堂內,由作為知識的擁有者的教師向作為知識的需求者的學生傳授的活動,教師就必然承擔著把知識經驗通過傳授的方式繼續傳承下去的職責,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是簡單的教師「單向傳輸」和學生「被動接受」的關系。在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惟一源泉,教師僅僅充當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就會禁錮學生的頭腦,不利於學生自己的主動探究。由此,教師角色必須做出適應開放式教育的轉換: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
1、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該是在關鍵時刻給予學生指導和支持的「導師」。首先,教師應該能夠根據學生的智力高低、學習風格、學生個性等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並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親自進行的學習活動,主動而不是被動地獲取知識,真正得引導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2、其次,教師應該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探求知識,並通過留下供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空間以及思考的問題,引導他們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更高階段的學習。
3、最後,教師應該能夠在學生需要克服較大困難或付出較大努力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時,給予適時、適當的指點和支持,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
❹ 最好的教師招聘考試網路培訓班有哪些
書通數字文化裡面有,很多從那裡面學習的
❺ 網路學習和輔導老師一對一哪個好
互聯網教育現狀:多個平台,各路資本已經開展教育市場,有在線1對1教育模 式,也有線上推廣,線下交易的o2o模式,希望用互聯網的力量顛覆傳統的基礎教育。一方面,從教育行業龐大的用戶群分一杯羹,另外一方面,運用互聯網思維,消除教育資源不均,讓每個孩子都 能享受最優質的教學資源。
o2o模式的一對一輔導有全面、及時、准確的特點。
1:效果,通過線上的宣傳,學生和家長到各校區實際體驗教學,其相對於線上教育,其效果不言而喻。
2:監督,各校區均有校區負責人,專設的班主任也會及時反饋學生的上課情況,可謂是360度全方位監督。
3:師資力量,從重點中學挑選老師+試課+動態評分+一對一輔導個性化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很得當。
除了常規調查、常規評測之外,老師還會根據學生的過往作業、過往試題、學習習慣等等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薄弱點、學習態度等等制定最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教、學、練、測」的教學鏈環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提分效果。
互聯網是一個工具,通過互聯網,讓真正優質的教育培訓學校得到曝光,讓有教育培訓需求的家長和學生通過互聯網找到合適的培訓學校就是教育互聯網+的最終目的。
❻ 可以從哪些角度評價教師在網路學習中的作用
1.傳授知識方面,由傳統線下教學更改為線上
2.個人提升方面,增加很多科技技能
3.溝通能力,與家長,學生,領導之間的溝通
4.自我成長,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深刻認識
❼ 多校開設網路教學,給教師帶來了哪些困擾
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本來應該坐在教室上課的同學們,大家都在家裡面待著出不了門。但是學生的學習不能落下,所以很多的學校就開設了網課,老師線上教學,學生利用手機或者是電腦等工具學習。老師們硬生生的被逼成了主播,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到現在的游刃有餘,老師們也是付出了很多。但是網上教學其實不管是給學生還是老師都帶來了很多的困擾。
一:上課沒有效率。
網上上課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不像是我們在學校的時候面對面上課,因為大家使用的都是通訊工具,一會老師那邊卡了聽不見聲音,又或者是同學的聲音沒有關,家裡面的聲音被同學都聽到了。老師還需要時不時的和同學互動一下,這樣其實是很沒有效率的,時間全浪費在無用的事情上面了。這樣根本就沒有什麼效果。
其實老師上網課只是給同學一個輔助作用,還是需要自己有強大的自製力才行。不然在家裡面根本就不會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