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防隊給環衛工人培訓怎麼寫
消防隊給環衛工人培訓怎麼寫如下
消防安全要從分析火災成因入手,講述火災帶來的危害,牢記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消防安全防範,並針對季度性火災發生的特點進行闡述,報火警注意事項,以及初期火災的處理方式等重點進行普及,和滅火器、滅火的使用方法等操作。
環衛負責人需要強化擔當意識,重視消防安全工作,教育納入管理范疇之內,加強消防安全意識及火災應急處理能力,掌握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
2.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環衛工人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提前謀劃,做好應急預案。召開相關講座,集中一線環衛工人參加,教授防暑急救知識,增加環衛工人預防中暑及中暑後自救的相關知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同時,組織環衛工人進行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環衛工人安全意識及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有效保障環衛工人高溫作業安全,保證環衛工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是調整作業時間。根據溫度變化,在確保保潔質量不下降的情況下,環衛處及時調整作業時間,實行早上班、晚下班方式,利用早晚天涼,加強保潔作業,盡量避開白天高溫時段作業,縮短一線環衛工人連續作業時間,避免中暑等情況的發生。
三是加大機械化清掃保潔力度。在降低人工作業強度的同時,加大機械化作業強度,洗掃車採取歇人不歇車的方式,全天候對城區道路進行保潔。
四是做好防暑降溫用品發放工作。針對高溫天氣,市環衛處層層抓落實,積極向環衛工人宣傳防暑降溫常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環衛工人高溫酷暑防護能力;向環衛工人發放人丹、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葯品以備急需,減少工作環境給環衛工人帶來的傷害。
3. 環保小知識
1、燒菜做飯少用煤爐,改用液化氣,炒菜時不要等油熱得冒煙時才放菜,盡量減少空氣污染。
2、家中的陽台上多種花草盆景,經常打掃房間,經常曬被,保持家庭環境空氣清新怡人。
3、減少噪音污染,盡量減低說話或錄音機播放時的音量。
4、正確處理廢棄物,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吃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
6、奉勸家人、親友不吸煙,不隨意焚燒垃圾,維護家人身體健康,保持潔凈環境。
7、塑料瓶、廢紙等收集起來賣給收廢站,減少垃圾排放。
8、家中養的寵物要看管好,防止影響鄰居休息及糞便污染,維護和諧的生活社區和環境。
9、洗米水可澆花或洗菜、沖廁所。
10、將廢電池投入回收箱或收集送往回收站。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電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也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的,但是現在消耗驚人。所以用電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節約出發。
在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現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將在250年內消耗。到那之後,我們將無任何煤留給我們的後代。
節約用電,就是節約煤,也更是直接為減少大氣污染做貢獻。因為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強烈的腐蝕建築物,並能使土壤和水質酸化,導致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據計算,我國僅西南,華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140億萬元。
節約用電,能夠減緩地球變暖。由於煤炭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個罩子一樣阻隔地面的熱量向天空外散發,產生了溫室效應,如果地球溫度升高,會引起乾旱或洪水,還會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島嶼就會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肯定要邁入下一個世紀的,他們很多都為全球日益變暖而脆弱。德國192所學校的13.5萬兒童發誓要讓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造成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減少10%。他們換上節能燈,拒絕用空調,放棄用汽車,選用自行車。經過7個月的努力,他們已達到了目標。
轉眼間,我們又進入了美麗的六月,這是植樹造林,綠化國家的大好時機,為了創造良好的綠色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建議同學們:
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動物。
開展植樹護綠活動。
積極宣傳環保,把環保意識帶給千家萬戶
如今,通過各種媒體,每個人都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環境和發展問題的存在。許多人都聽說過熱帶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貧困、難民潮、食物危機等問題。但對許多人而言,這些事都發生在遙遠的地方,不會發生在本地的環境中。
可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有許多就發生在當地,甚至在校園里。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資源的消費者。同時,作為社區的成員和現在的或未來的公民,教師和學生同時又是社區發展的負責人,有責任對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比作一條跑道的話,那麼在這條跑道之外是沒有觀眾的,所有的人都是運動員。環境和發展問題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個人的事,。
環保知識是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為了使師生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師生環境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等環境素養。根據國家環保局、國家教委、中央宣傳部下發的《關於環境教育行動綱要》及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近幾年,開發區中學全面開展了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把環保教育列入學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將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融入到師生們的心中。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學校始終重視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在學校、家庭中倡導綠色文明,落實環保行動。在抓好普及的同時,更加註重內涵,堅持在德育、科技活動、團隊活動、社會實踐等各領域對學生灌輸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
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使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注重「綠色」宣傳
目前,環境教育的當務之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使他們具有"綠色頭腦"。為使學生盡快具備「綠色」意識,學校積極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組織學生自覺參與有計劃的環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盡快實現環境意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學校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圖書館、閱覽室每年都訂閱大量環境保護宣傳內容的圖書、報刊,學校的電教中心有專門的環境保護錄象資料,每個班的計算機里都裝有環境保護的資料軟體,利用課余時間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使學生了解環境現狀、學習環保知識,從而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另外,學校還設有專門的環保櫥窗,定期向學生們宣傳環保知識,配合學校的環保教育工作;校團委將黑板報作為宣傳環保的前沿陣地,經常組織各年級之間開展以環保知識為主題的板報評比,通過評比促使讓「綠色」走進班級;「校園之聲」廣播站開設了「你我他地球村」專欄,每當有關環境的活動日:如植樹節、愛鳥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環境日等來臨,就積極進行環保宣傳,並號召各班針對節日主題認真撰寫環保廣播稿;並且,學校還在校園內設立有關環保標語牌,如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購物,改善環境、拯救地球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事事處處把環境放在心上。
環保紀念日
國際濕地日
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根據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RAMSAR)簽定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禽類的生息和遷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 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以提高 公眾意識。從1994年開始,我國政府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蓋洛德 納爾遜提議,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的講演會。不久,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丹尼斯 海斯將納爾遜的提議擴展為在全美舉辦大規模的社區環保活動,並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天,美國有2000多萬人,包括國會議員、各階層人士,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環保活動。在全國各地,人們高呼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在街頭和校園,遊行、集會、演講和宣傳。隨後影響日漸擴大並超出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形成為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4月22日也日漸成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環保活動。
世界無煙日
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以提醒人們重視香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世界環境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各國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一些跨越國界的環境問題頻繁出現,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步進入國際社會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並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由於日益嚴重的全球荒漠化問題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個南斯拉夫嬰兒的誕生為標志,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0年,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87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開始採取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聯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旨在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並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世界動物日
義大利傳教士聖·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導在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
世界糧食日
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酸雨的危害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鹼度指數的 Ph 值低於 5.6 的酸性降水。
我國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鹼度指數的 PH 值低於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 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 170 萬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 100 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酸雨頻率高於 90%,幾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1998 年,全國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銅川,圖們和青島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國已呈燎原之勢,覆蓋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 30% 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酸雨影響下,可減產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葉子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在中國的大氣污染中,酸雨和浮塵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來,由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漸增多,酸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中國已是僅次於歐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區。
我國酸雨主要分布地區是長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貴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在華北,很少觀測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氣濕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馬、京津、丹東、圖們等地區現在也出現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對森林植物產生很大危害。根據國內對 105 種木本植物影響的模擬實驗,當降水 pH 值小於 3.0 時,可對植物葉片造成直接的損害,使葉片失綠變黃並開始脫落。葉片與酸雨接觸的時間越長,受到的損害越嚴重。野外調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於 4.5 的地區,馬尾松林、華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現大量黃葉並脫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慶奉節縣的降水 PH 值小於 4.3 的地段,20 年生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長量降低 50%。
酸雨對森林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惡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鉀、鈉、鈣、鎂會釋放出來,並隨著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長期的酸雨會使土壤中大量的營養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嚴重不足,從而使土壤變得貧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鋁從穩定態中釋放出來,使活性鋁的增加而有機絡合態鋁減少。土壤中活性鋁的增加能嚴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長。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細菌和放線菌均會明顯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還可使森林的病蟲害明顯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區的馬尾松林的病情指數為無酸雨區的 2.5 倍。
酸雨對中國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的省份。根據初步的調查統計,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積最大,約為 28 萬公頃,佔有林地面積的 32%。貴州受害森林面積約為 14 萬公頃。根據某些研究結果,僅西南地區由於酸雨造成森林生產力下降,共損失木材 630 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 30 億元(按 1988 年市場價計算)。對南方 11 個省的估計,酸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達 44 億元。 現在大多數專家認為,森林的生態價值遠遠超過它的經濟價值。雖然對森林的生態價值的計算方法還有一些爭議,計算出來的數字還不能得到社會的普遍承認,但森林的生態價值超過它的經濟價值,這幾乎是一致的。根據這些計算結果,森林的生態價值是它經濟價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酸雨對森林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其巨大的。
什麼是哈龍?
所謂哈龍 (Halon 的音譯 ),就是我們平常說的 1211 和 1301 的商品名稱,它屬於一類稱為鹵代烷的化學品,主要用於滅火葯劑。它通過破壞燃燒或爆炸的復雜的化學鏈式反應來達到滅火的目的。消防行業廣泛使用的哈龍滅火劑是損耗臭氧的物質。人們用哈龍滅火器救火或訓練時,哈龍氣體就自然排放到大氣中。哈龍含有氯和溴,在大氣中受到太陽光輻射後,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這些化學活性基團與臭氧結合奪去臭氧分子中的一個氧原子,引發一個破壞性鏈式反應,使臭氧遭到破壞,從而降低臭氧濃度,產生臭氧洞。哈龍在大氣中的存活壽命長達數十年,它在平流層中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將持續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哈龍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科學研究證明,哈龍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元兇之一。
4. 環衛工人崗前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1)長期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戰略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5. 環衛工人需要哪些現代知識和技能
健康的體魄。
6. 保潔禮儀培訓都有哪些形式
保潔禮儀培訓都有哪些形式
做好禮貌服務
物業保潔員這個職位,職責是給業主提供一個清潔衛生的居住環境,讓業主住得舒服、滿意。對於有些業主沒有環衛意識,作為保潔員要給到業主善意的提醒,禮貌地與業主溝通,而不能當面呵斥業主,這樣會讓業主感到反感,甚至會引起爭端;保潔員個人也要做好環衛的正確示範,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雜物,看到地面有垃圾雜物要主動撿拾到垃圾箱,地面有大片明顯污漬要及時清掃干凈。
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保潔員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精神飽滿,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做好環衛保潔工作。就算沒有上級在旁邊監督也要自覺主動地做好工作,不能在工作崗位上常出現打哈欠、伸懶腰、壓腿等不雅行為,禁止偷偷找地方躲起來打瞌睡;主動清潔個人所負責的區域,不能只有等領導的指示才去做;發現非個人負責區域有臟污或雜物,也要幫助清理和清除干凈。
遵循「三輕」原則
同時要注意在做清潔工作時要盡量避免影響到他人,特別是在辦公區域時要盡量避免製造噪音,做到「三輕」原則。在擦拭時盡量避免東西間的相互碰撞,擦拭物品時要輕拿輕放;走路要輕手輕腳,盡量避免走路時鞋子摩擦出聲響;在使用一些如吸塵器、洗地機等會發出較大聲響的清潔機器時,要避開人們的辦公時間和休息時間。
以上便是保潔員禮貌禮儀培訓的基本內容,保潔員也是作為物業管理工作的崗位之一。因此不僅僅要認真做好清潔工作,還要注重禮貌,培養素質素養,為物業管理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
7. 公共區域保潔員的培訓計劃
公共區域保潔員培訓計劃(初級)
一、 說明
本培訓計劃大綱按勞動部頒布的公共區域保潔員等級標准編制,並參考上海市環衛所的培訓要求。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具有本工種初級工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達到勞動部頒布的初級公共區域保潔員的等級標准。
具體要求:有基本的職業道德,了解國家勞動法的規定和公共區域保潔員的職業標准。了解公共區域保潔員的意義和工作內容,熱愛工作崗位。了解道路清掃和公共區域保潔的操作規程和規范。認識常見清掃保潔工具,並能正確使用。按操作規程初步掌握公共區域保潔員作是主要環節。在中、高級技工指導下完成捆紮掃把、按照不同風向和地點維護公共環境衛生。能夠熟練操作和保養常用的清掃保潔工具。工作質量、進度達到規范要求。
三、課程設置與培訓要求
1.城市市容管理基礎:從理論開始,由淺至深的了解公共區域保潔的工作范圍和內容。
2.清掃保潔基礎:從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開始,熟悉公共區域保潔的操作規程和要求。
3.實際操作技能基礎:能夠熟悉掌握公共區域管理的技能操作要求,維護環境的衛生。
四、課程與課時分配表 序號 課時設置 課時 1 勞動法基礎知識 32 2 城市市容管理基礎知識 32 3 道路等級分化基礎知識 32 4 保潔知識概論 16 6 技能操作 24 總課時 136 技能培訓大綱(初級)
一、本課程培訓的基本要求
在公共區域保潔員初級應知培訓的基本上,對需掌握的應會操作項目進行輔導、示範。規范操作要求,提高操作水平。
二、培訓要求與內容
三、課時分配 序號 課時設置 課時 1 認識常用保潔工具 8 2 熟練操作一般保潔工具 6 3 按操作規程掌握保潔工作的主要環節 10 總課時 24 公共區域保潔員培訓計劃(中級)
一、說明
本培訓計劃大綱按勞動部頒布的公共區域保潔員等級標准編制,並參考上海市環衛所的培訓要求。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具有本工種中級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達到勞動部頒中級公共區域保潔員的標准。
具體要求:理論知識上既有較系統的市容、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又有環境保潔、道路清掃及道路養護方面的應用技術知識。操作技能上能熟練進行並安排公共區域保潔員作,達到一定工藝要求,並能帶領初級工工作。
三、課程設置與培訓要求
1. 掌握公共區域保潔管理規程。了解公共區域保潔管理配置的一般知識。
2. 掌握針對不同氣候和不同環境中公共區域保潔員作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標准。
3. 能夠解決常見的公共區域保潔員作中遇到的工藝難題。
4. 掌握捆紮大掃帚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標准,要求技術嫻熟。
5. 基本了解掃路機的工作原理。
四、課程與課時分配表 序號 課程設置 課時 1 公共區域保潔管理規程 36 2 捆紮掃帚 36 3 道路維護與淤泥清理 36 4 疑難解答 40 總課時 148 技能操作大綱(中級)
一、本課程培訓的基本要求
在公共區域保潔員中級知識培訓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技能操作項目的正確方法,通過講解、示範或實踐,規范操作順序。
二、培訓要求與內容
了解城市市容管理以及公共區域保潔具體的等級劃分。對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有一定認識,並能提出看法以及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按技術操作規程正確、順利完成捆紮掃帚。高級工指導下能夠正確使用掃路機。按照不同風向和地點維護公共環境衛生。
三、課時分配表 序號 技能操作項目 課時 1 公共區域保潔的等級 24 2 了解氣候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14 3 能夠完成捆紮掃帚 14 5 掃路機的簡單運用 14 總課時 66 公共區域保潔員培訓計劃(高級)
一、說明
本培訓計劃大綱按勞動部頒布的公共區域保潔員等級標准編制,並參考上海環衛所的培訓要求。
二、培養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具有高級工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具體要求:掌握高級工技術理論知識,能熟練操作和維護掃路機,進行先進科學的運用和管理,並引進外國先進技術。
三、課程設置與要求
了解人工清掃操作規范。了解道路保潔的等級及其詳細內容分化。能夠熟練使用掃路機,熟悉其性能及操作規程。了解一般原理及排除故障辦法。掌握各類氣候下公共環境區域保潔的具體技術規程、規范。了解國內外先進的公共區域保潔技術。
四、課程與課時分配
(一)理論教學計劃 序號 課程設置 課時 1 公共環境常見問題分析 40 2 公共環境管理和維護 40 3 掃路機的運用與維護 40 4 講座 20 5 初步了解外國先進技術 6 合計課時 152 (二)技能教學計劃 序號 課程設置 課時 1 公共環境的維護 10 2 常見保潔工具的運用與維護 16 3 掃路機的實際運用與維護 20 合計課時 46
8. 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內容
、可回收垃圾
指再生利用價值較高,能進入廢品回收渠道的垃圾。
主要包括:紙類(報紙、傳單、雜志、舊書、紙板箱及其它未受污染的紙製品等)、金屬(鐵、銅、鋁等製品)、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製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製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膠及橡膠製品、牛奶盒等利樂包裝、飲料瓶(可樂罐、塑料飲料瓶、啤酒瓶等)等。
2、有害垃圾
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垃圾。
主要包括:電池(蓄電池、鈕扣電池等)、廢舊電子產品、廢舊燈管燈泡、過期葯品、過期日用化妝品、染發劑、殺蟲劑容器、除草劑容器、廢棄水銀溫度計、廢油 漆桶、廢列印機墨盒、硒鼓等。 有害垃圾主要的處理途徑:安全填埋、焚燒。
3、廚余垃圾
廚房產生的食物類垃圾以及果皮等。
主要包括:剩菜剩飯與西餐糕點等食物殘余、菜梗菜葉、動物骨骼內臟、茶葉渣、水果殘余、果殼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廢棄食用油等。 廚余垃圾主要的處理途徑:堆肥、製作飼料。
4、其它垃圾
除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總稱。
主要包括:受污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紙杯、照片、復寫紙、壓敏紙、收據用紙、明星片、相冊、衛生紙、尿片等)、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與其他受污染的塑料製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婦女衛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貝殼、煙頭、灰土等。
其它垃圾主要的處理途徑:可燃部分焚燒發電,不可燃部分衛生填埋。
(8)環衛知識實操培訓擴展閱讀:
垃圾分類的意義
1、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處優質有機肥,有利於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
2、將高含水率的廚房垃圾分離,提高了其他垃圾的焚燒熱值,降低了垃圾焚燒二次污染控制難度。
3、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於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污染風險。
4、將不同類別的垃圾進行了分流、使最終進入衛生填埋的量大大減少,延長了填埋場的使用壽命。
5、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普及環保與垃圾的知識,提升全社會對環衛行業的認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形成尊重、關心環衛工人的氛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垃圾
9. 如何培訓保潔員工的禮節禮貌
保潔人員在上崗之前都是接受過一定的培訓的,那麼你們知道培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禮儀嗎?下面是為大家准備的保潔人員禮儀培訓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保潔人員禮儀培訓
一、儀容儀表
1、工作時間內一律按照公司內務管理規定執行,著本崗位規定製服及相關飾物、胸牌,不可擅自改變制服的穿著形式,私自增減飾物等,並保持干凈、平整,無明顯污跡、破損。正確佩戴工牌。
2、保持個人衛生清潔,並盡量統一穿著深色平底布鞋。
二、工具
1、保潔、綠化工具應放置在規定位置,並擺放整齊。
2、在樓道內等區域進行清潔服務時,應放置或懸掛「此區域正在清潔中」的標識,以知會相關人員。
三、遇到客戶
1、在保潔過程中,如遇客戶迎面而來,應暫時停止清潔,主動讓路,並向客戶點頭問好。
2、保潔時遇到客戶詢問問題,要立刻停止工作,耐心仔細地回答客戶提問。
3、不大聲說話、聊天。
四、家政保潔服務
1、儀表
⑴、工作時間內著本崗位規定製服及相關飾物、胸牌,不可擅自改變制服的穿著形式,私自增減飾物等,並保持干凈、平整,無明顯污跡、破損。正確佩帶工牌。
⑵、保持個人衛生清潔,並盡量統一穿著深色平底布鞋。
⑶、提供飲食方面服務時,應配帶口罩。
⑷、工作期間應保持積極良好的精神面貌。
2、敲門
進入客戶家中前,先穿好鞋套,按門鈴或敲門三聲(敲門聲音應適中),若沒有應答,應等候10秒鍾左右進行第二次按門鈴或敲門。
3、問候
客戶開門後,應表現主動,態度熱情,面帶微笑說:「先生/小姐,您好!」同時鞠躬30度。「我是好管家物業的保潔員,請問是您預約了家政服務嗎?」。
4、進入客戶家中
⑴、得到客戶確認後,主動說:「請問現在可以開始嗎?」。
⑵、得到客戶的許可後,說「謝謝」後,進入客戶家中。
5、開始服務
⑴、進入客戶家中後,主動詢問:「請問您需要我做些什麼?」或重復已知的服務事項。
⑵、在客戶交待完工作內容後,重復一遍服務內容,客戶認為無誤後說:「謝謝,我會盡快做完」。
⑶、開始服務。
6、服務完畢
⑴、服務完畢後,應先收拾好服務工具,然後找到客戶說:「先生/小姐,您好!您安排的工作我已經完成,麻煩您檢查一下。」
⑵、客戶看後若滿意,應說:「謝謝,麻煩您確認一下。」請客戶簽單。
⑶、若客戶有異議,服務人員應盡量滿足客戶意見,並主動道歉:「對不起,我馬上處理好。」
⑷、客戶簽完單後,主動說:「謝謝,請問還有其他事情需要幫忙嗎?」
7、告別
⑴、客戶應答後,主動講「再見。」
⑵、拿起工具出門,關門時,應面向客戶主動講:「打擾您了,再見!」並點頭致意。替客戶關好門後(注意關門聲響),脫下鞋套。
禮儀扼要
●加強學習,敬業愛崗努力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術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勤奮敬業,積極肯干,熱愛本職崗位,樂於為本職工作奉獻。
●上班時間必須穿工作服,並佩戴工作牌,工作服要整潔,工作場所不得披衣,敞懷,不得穿背心、短褲、拖鞋上班。
●員工應頭發整潔,不得留奇異發型,注意個人衛生,男員工不得留胡須,女員工避免使用味道過濃的化妝品。
●上班前不吃有異味食物,上班期間不得飲酒。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按時交接班,不得遲到、早退,不得誤班、漏班;做到交接班問題清、物品清、器械清。
●保護隱私。保潔人員不能相互議論自己所服務的客人家的情況,也不能把客人的任何情況透露給外人。
●業主主動贈送禮物也不能輕易接受。如實在推託不開需向主管領導請示後方能接受,事後最好能在業主生日或重大節日時回贈一份禮物。
保潔員文明禮儀制度
1、女員工上崗時不濃妝艷抹,不戴飾品,發型簡潔整齊,不梳奇異發型;
2、指甲修剪整齊,系好鞋帶,保持服飾整潔,扣好紐扣,拉好拉練;
3、走路時儀表端莊,站立時姿態自然,在工作區域內不得倚牆而立或坐在公共設施上休息;
4、與院方人員、病人及同事見面時,應面帶微笑,以點頭目視或禮貌致意問候。
5、清潔作業時應主動避讓院方人員、病人,防止碰撞。一旦發生碰撞,應立即道歉,使用規范用語:"對不起"、"請原諒"等;
6、以禮貌用語回答院方人員、病人的詢問,嚴禁對院方人員、病人不理不睬,不得與院方人員、病人爭辯、吵架;
7、上班前不喝酒、?懷孕晾蔽杜ǖ氖稱罰?以防口腔異味影響院方人員、病人;
8、在工作區域內,不許抽煙、閑聊、吃零食,閱讀書報或做與保潔工作無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