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好幼兒的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當前學前教育備受關注和重視,安全更成為觸動社會、家庭、幼兒園的敏感神經,幼兒園飲食安全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為深入貫徹《綱要》精神,保證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促進幼兒園和諧穩定發展,幼兒園應狠抓食品衛生安全,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食品衛生管理等相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監督下,強化意識,提高管理,努力構建安全防護屏障,打造和諧平安校園。 一.健全制度 規范全面管理 規范管理,制度是保障。幼兒園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管理有關規定和制度,不僅如此,還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如《食堂安全制度》、《食品衛生「五四」制度》、《食堂衛生制度》、《師生飲食、飲水衛生管理制度》、《飲食衛生制度》、《食(用)具洗滌消毒、保管制度》、《食品采購驗收、索證制度》、《飯菜留樣、記錄制度》、《學生食堂安全保衛制度》、《後勤組崗位責任制》及《食堂人員崗位責任制》等,使各項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重要制度張帖在醒目位置,時刻提醒教職工提高警惕,規范操作。為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幼兒園與與食堂工作人員簽訂《食堂工作人員安全責任狀》,明確食堂工作人員在食品采購、存儲、加工等環節中的食品衛生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律責任。建立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和應急預案,將應急預案發放到各班級,以便教師正確掌握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二.加強監督 細化常規管理 制度的執行,需要科學的管理和嚴格的監督。一是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二是加強行政值日監督。行政值日每天對食堂進行安全常規檢查工作,包括熟食間、操作間、儲存間等處的衛生,熟食間是否用紫外線燈消毒,操作間的案板、用具是否消毒,食堂人員是否穿了工作服、戴工作帽,是否有無關人員出入食堂;儲物間的食品是否按照分櫃、分架、離地的原則存放,是否做到了防鼠、防蠅、防蟑螂等;分管領導每天督查食堂工作,對購進的食品進行一看、二摸、三聞,對熟食做到先品嘗後留樣備查等,檢查結果與食堂工作員績效考核掛鉤。三是食品采購執行「三制度」即定點采購制度、索證制度、查驗制度和采購台帳制度。每學期開學前做好定點采購食品品牌的選擇,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腐爛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及「三無」食品進入食堂,確保廣大師生用膳安全。對其他食品如蔬菜、水果、豆製品等進行定點采購查驗,保證食物的新鮮、符合食品衛生標准要求;豬肉、禽肉等查驗檢疫檢驗合格證明;采購食品添加劑如醬油、味精時,查驗該產品是否獲得省級食品衛生許可,同時索取購物憑證、產品檢驗合格證明等。四是做好采購食品的台帳和進出庫登記。采購食品做好台賬記錄,如實填寫《食品原料來源登記》、《日食品安全登記》等。五是把好食品加工安全關。在加工中先檢驗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確保食品及原料的質量;加工後的熟製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和半成品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六是嚴格食品儲存管理。食品貯存做到分類、分架、隔牆10cm、離地30cm存放;保持清潔、通風良好,做好防塵、防蠅、防鼠等工作;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用品;定期檢查,及時發現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七是把好食品入口關。每天由專人先品嘗加工好的食品或購買好的點心,做好記錄,確保安全後再供應食用。嚴格執行食品48小時留樣制度,做好食品留樣記錄。 三.加強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識 在加強安全管理和監督的同時,幼兒園應重視安全教育,提高教職工和幼兒的安全意識。首先要重視食堂人員的安全教育。定期邀請衛生行政部門對食堂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訓,同時進行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食堂人員通過業務培訓、學習、講座等形式掌握有關飲食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食堂工作人員安全責任狀》、《食堂人員崗位責任制》、《食堂人員考核評估細則》,從而進一步嚴把幼兒飲食質量關。其次要重視師生安全教育。定期開展教職工安全教育,利用校園網站、講座、會議、案例分析、櫥窗、廣播、標語牌對教工大力宣傳學校飲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全體教工思想上重視、態度上端正、行動上執行。加強學生飲食衛生教育,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活動、板報、廣播、講座、家長工作等形式進行科學引導,教育幼兒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食品及商店 「三無」食品,不食用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 四.家園合力 維護飲食安全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合作夥伴,幼兒園飲食衛生安全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首先家園同步教育是做好飲食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利用家園聯系欄、家園聯系冊、致家長的一封信,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訪、網站、安全講座等形式,經常與家長聯系、溝通,及時將學校的一些安全要求告知家長,求得他們的配合,共同維護幼兒的飲食安全。其次是定期開展膳食調查和家長膳食委員會,促進幼兒膳食和飲食安全。每學期開展一次膳食調查和家長膳食委員會,全園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代表、幼兒園園級領導、總務處人員、保健員、食堂采購員均參加會議。通過聽取匯報和實地查看,讓家長們對幼兒園膳食工作、飲食衛生工作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在家長的監督下不斷提高幼兒伙食、點心的質量,力求膳食營養合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體現服務幼兒和家長的辦園宗旨。 幼兒園飲食安全是項長期性的常規工作,需要警鍾長鳴,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為辦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做好後勤保障。
2. 幼兒園下學期廚房工作安排怎麼寫
2013 年 -2014 年興壽鎮中心幼兒園食堂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創一級一類幼兒園為精神動力,以服務師生為宗旨,進一步加 強食堂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整體品位,努 力使食堂成為幼兒園工作中的一個靚麗窗口, 讓教師安心, 家長放心, 幼兒歡心! 二、工作設想 (一)完善各類制度 1 、強化安全管理,做到人到心到,杜絕各類安全隱患發生。 2 、原材料購入採用多人組合法,買菜、付款、驗貨、過秤、記賬分人 負責,互相配合監督,總務處實行全面監督,園長統一審批。 3 、師生用餐保證菜的品種多樣化,力求菜的質量營養化 。 4 、 進行成本核算, 積極發揮伙委會的作用, 不定時調查食堂管理及師 生用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二)提高食堂職工整體素質 1 、 組織食堂職工學習 《食品衛生法》 等材料, 提高職工衛生安全意識 。 2 、 分工力求細化, 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 崗位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年度 考核掛鉤,提高職工崗位意識和服務意識 。 3 、創設競爭機制, 在同一崗位,不同崗位間展開競爭, 讓職工在競爭 中增強主人翁意識,並提高技術熟練度 。 (三)高度重視衛生安全工作 1 、通過正常渠道采購食品, 索取肉品合格證, 洗菜要干凈,炒菜要把 正火候,菜要生熟分開,各類用具要分類擺放和使用 。 2 、 一絲不苟地做好消毒工作, 餐具做到 " 一次一消毒 " , 分餐間用紫外 線燈消毒,消毒工作有專人負責,並做好消毒記錄。 3 、防蠅設施滅蠅燈。紗窗要關好,滅蠅燈設專人負責開關 。 4 、 食堂工作人員均須持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 工作期間 一律要穿戴好工作衣帽, 保持好個人衛生, 衛生不符要求的不得上崗, 環境衛生分人分塊包干,保證每周一次大掃除 5 、 食堂灶具用電用氣, 要求職工規范操作, 時刻注意用電和用氣的安 全 。 6 、 加強食堂財產管理, 貴重物品存放在庫房內, 物品進倉或出倉均須 登記入帳。 三、具體措施 1 、 要繼續進一步加強食堂工作管理, 加強技術培訓, 提高食堂員工的 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2 、 在干好食堂工作的前提下, 全體食堂人員要積極參加政治學習, 不 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做到禮貌待人,文明服務,熱情主動。 3 、 食堂人員上班時間要穿戴好工作服及工作帽, 不要在食堂會客, 工 作時間嚴禁吸煙以及與工作無關的其他事宜。不留長指甲,保證飲用 餐具、地面、庫房的整潔,使食堂始終保持清潔、衛生、有序。 4 、 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 工作人員必須做到持健康證上崗, 嚴防衛生 事故發生。 5 、搞好食品采購、運輸、保管、衛生工作,凡是發現已經變質和腐敗 食品,堅決不預采購,以防食物中毒現象發生。 6 、搞好幼兒園食堂衛生,食具要做到天天消毒,生熟分開,預防傳染 病發生。 7 、蔬菜、水果要洗凈,飯不夾生,做到現吃現做。 8 、 食品要保持清潔, 夏季要加大防蠅措施, 防止全園幼兒食物中毒現 象發生。 9 、各種物資、食品、蔬菜的采購要保證質量,供應必須及時,少採勤 購。 10 、要自覺做好本職工作,工作中吃苦耐勞,不斷提高飯菜質量,保 證無差錯,安全無事故。
3. 如何做好幼兒園食堂消毒工作計劃
過完年就迎來了XX年學年的第二個學期,在這一學期中,我們全體後勤人員要竭力盡自己的所能,配合園里各個部門,完成各項後勤工作。具體安排如下:
一、食堂管理及食譜制訂。
首先,食堂人員都要按規定操作,廚師必須持證上崗培訓,操作時需戴帽子、帶口罩。在現有的消毒設施下,進一步樹立消毒、無菌觀念,要把食堂用具與消毒剎蟲劑嚴格分開,確保食堂的環境衛生與安全。另外食堂要把好食品關,堅決杜絕「三無」食品,熟食加蓋,生熟分開,凡已腐爛變質食物不能給幼兒吃,嚴防食物中毒。並且每天做好食品留樣工作,留樣時間保持24小時。為了保證幼兒的營養均衡,園醫要每天進行一次營養分析,及時調整伙食,要經常深入班級,聽取意見,以確保幼兒的伙食,使我們的食堂管理更加規范。
二、提高後勤隊伍素質。
為了提高後勤隊伍素質,本學期按排了廚師上崗培訓,更好地為幼兒服務,另外,為了使幼兒能安全地在幼兒園,門衛還將配備保安。除此之外,各部門還將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盡能力抓好後勤人員的思想和業務工作,不斷改善服務質量。
三、重視安全教育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強《寧波市中小學生安全條例》管理,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本園將把各項安全工作列入重點議事日程,讓幼兒不斷增加安全意識。另外,還將完善幼兒園管理系統,使家園聯系更方便。幼兒園每天還必須做好常規安全工作檢查,以便能及時整改。
四、完善園舍設施。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各活動場所,本學期還將增添幾個大型玩具供小朋友活動。還將對原來的玩具進行適當的修理,另外,對園所內各處需要修理的地方匯總上報,以便能及時地解決。並且,每周要進行安全設施檢查,對於園內環境衛生,要實行片區包干,落實到人,
讓幼兒園有一個整潔的園貌。
五、把好財務管理質量。
財務人員要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認真制訂每月的預算計劃,及時做好收費、催費工作。做到帳目清楚,按時完成報表,對園內每一項的支出能盡可能用到恰到好處,盡量做到不必要的浪費。對於購置的固定財產、物品要專門有人進行入帳登記、核對,並且做到物品領用清楚,
使財務制度更加完善起來。
六、配合幼兒園各項活動,做好後勤工作。
本學期中,幼兒園的各項大小活動,我們後勤人員都要盡力配合,如場地布置、物品供應、有關事誼聯系等都要滿足活動的需求。
七、建立人事檔案。對每一位來園工作的教職員工要有效地建立起檔案,對符合條件的教職工進行勞動合同訂立,以減少她們的後顧之憂。總之,要做好後勤工作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盡心去做,我們必須吸取好的經驗,更好地健全後勤制度。
4. 幼兒園伙食如何提高
一、合理計劃,制定營養平衡的食譜。 根據幼兒消化能力差、吸收能力強、對營養要求高的特點,保健醫生在制定食譜時,力求營養搭配合理均衡、品種多樣化,保證幼兒能夠從每日的膳食中得到符合標準的各種營養素。食堂工作人員共同參與食譜的制定,可以保證食譜便於操作,易於烹制。 二、深入調查,實地觀察,不斷調整與改進膳食品種結構。 食堂工作人員除了按照食譜精心製作幼兒膳食外,還要經常深入班級,實地觀察幼兒的進餐情況,直接感受幼兒是否喜歡吃自己製作的食物。因為變換食品花樣固然重要,但要看幼兒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歡吃。這樣使食堂工作人員由在廚房內琢磨花樣變為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變換花樣。 保健醫生和食堂工作人員廣泛聽取保教人員、家長的合理建議,及時改進工作。如一次保教人員提出木耳炒綠豆芽幼兒很喜歡吃,營養搭配很合理,但綠豆芽太長,幼兒吃起來費勁。保教人員還提出膳食工作要配合教育教學活動,如配合民族傳統節日、家鄉特色等教學活動內容製作相應的食物。另外,幼兒園還要主動聽取家長的合理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發問卷調查表、反饋意見表,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等活動,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幼兒園除了能及時解決問題外,還收到許多條合理建議,收集到了幾十種幼兒喜歡吃的菜的做法。 三、保持清潔衛生,杜絕污染。 幼兒免疫力差,抵抗力弱,烹調菜餚時,要把安全衛生工作放在第一位。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生熟分開,不做涼拌菜讓幼兒吃。及時消毒、清洗操作間、烹飪器具、幼兒餐具等用品用具。 四、密切配合、規范管理。 在膳食工作中,保教人員努力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明確幼兒進餐常規,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不催、不說、不急。掌握每個幼兒進食量、進餐速度、身體狀況等,針對所掌握的實際情況,對個別幼兒進行個別教育與幫助照顧。
5. 食堂培訓員工內容記錄有哪些
一、培訓對象:
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和食堂的人員。
二、崗位基本要求:
食堂管理人員:
熱愛師生,敬業愛崗、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食堂人員(包括炊事員、采購員、保管員等):
熱愛師生和本職工作,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培訓目的: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衛生的安全是關繫到在園每一位師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歲了規范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對食堂人員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培訓。
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業務知識、規范操作要加大培訓度,提高上崗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做到文明、守紀、愛校、愛生;安全、衛生、有序、規范。
通過培訓使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了解並掌握基本的食品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食品衛生、膳食營矛的基本知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
並自覺在實際工作中遵守相關的法規和食品衛生操作規范,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集體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腸道傳染病)事件發生和流行的目的。
6. 談談您對幼兒園伙食委員會的認識與看法
加強幼兒的膳食管理,保證幼兒獲得生長發育和活動所必須的營養,是幼兒園後勤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盡管國家的有關文件對幼兒園的膳食作了一些規定,但幼兒園在怎樣確保幼兒平衡營養膳食,保證幼兒營養攝入量和營養膳食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按照現代管理科學的指導和要求,在幼兒園的膳食管理方面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科學制定幼兒食譜,保證幼兒營養平衡。 制定食譜是為了保證供給幼兒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同時便於管理人員對幼兒膳食的管理。編制食譜必須以幼兒年齡、健康狀況和活動強度為依據,參考幼兒期每日膳食中供給量標准,確定幼兒每日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素。由食堂管理員、炊事員在主管園長、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制定出均衡的幼兒周食譜。 制定食譜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一)營養充足的原則 營養來源於食物,我們應按幼兒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選擇食物。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依照食物的性質和所含營養素的類別,可以將食物大致分為五大類:谷類、肉蛋魚類、豆類以及製品、蔬菜與水果類、熱能性食品。為了保證幼兒的健康,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應讓幼兒攝取多種食物,以獲得豐富的營養和充足的熱能。幼兒膳食應貫徹食物多樣性的原則,主食與副食搭配,粗糧與細糧結合,葷食與素食結合,盡可能保證每天攝取五大類食物,以獲得充足的營養。 (二)搭配合理的原則 在攝取多種食物的同時,要注意食物之間的搭配,做到平衡膳食。幼兒一日膳食中蛋白質、脂肪、糖分別占總熱量的12%~15%、25%~30%、60%~70%,來源於動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質占總量的1/3,豆類蛋白和植物蛋白占總蛋白量的1/2或1/3。制定食譜時,要注意各類食物的互相搭配,形成互補,提高食物的生理價值。三餐之間的搭配應遵循以下原則:早餐高質量;中餐高質量、高熱量;晚餐清淡易消化。從數量上看各餐熱量的分配以早餐佔25%~30%、午餐佔30%~40%、午點佔5%~10%、晚餐佔25%~30%為宜。 (三)考慮幼兒身心特點的原則 為了滿足幼兒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不僅要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還應考慮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我們在定好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間(3~3.5小時)的同時,製作膳食時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美,並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經常調換花色品種,做到粗糧細作,細糧巧作,以促進幼兒良好的食慾。 (四)結合當時當地食物供應的原則 制定食譜時要了解當地市場,選擇物美價廉的食品,多吃季節性的水果和蔬菜,注意食物品種豐富,製作手法多樣,注意科學的烹飪加工,減少製作過程中食物營養素的損失,做到色、香、味俱全。 二、定期開展營養分析,不斷提高膳食質量。 幼兒園對幼兒膳食進行分析評價便於了解幼兒從膳食中攝取的營養是否充分,掌握幼兒的營養狀況和發育水平,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和調整,不斷改善膳食質量。 (一)定期進行幼兒身體檢查,通過測量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項目驗證幼兒膳食的合理性。 (二)實地觀察幼兒進食情況,了解幼兒對膳食的喜歡程度,進食量如何以及對膳食的可接受性。 (三)實地檢查烹調方法和膳食質量。 (四)定期進行幼兒園食譜的營養分析,准確掌握幼兒的營養狀況,包括對各類食品攝入總量的分析,各類營養素的一日攝入量的分析以及熱量、營養素來源的分析及各營養素比例的分析等。 三、積極探索激勵機制,建立完善管理條例。 扎實的作風靠機制約束和制度保證。在食堂人員中引入競爭激勵機制也是實施幼兒園營養膳食科學管理的關鍵。幼兒園應從完善制度入手,堅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如諸幾市幼兒園建立健全了《後勤管理制度》、《伙食管理制度》、《食堂衛生制度》、《廚房人員崗位職責》、《廚房人員量質化目標考核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制定伙食質量標准,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並在全園實行了「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工資分配製」,嚴格實行量、質化目標管理,工作任務具體、責任明確,真正做到制度先行,獎懲分明。對於餐飲操作技能好,有創新精神,認真完成任務的職工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不認真鑽研,得過且過並造成責任事故的給予批評和處罰。充分體現了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原則,調動了膳食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加大膳食技能培訓,努力提升業務素質。 科學的管理幼兒膳食,是保證幼兒吃好、吃飽、吃得衛生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炊事人員掌握幼兒營養知識水平和烹飪技術,幼兒園應定期組織炊事人員學習掌握幼兒營養配料的基本知識,了解幼兒每人每餐所需蛋白質、脂肪、糖類的三大營養素供給比例,以及根據幼兒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需要來計劃安排膳食。同時,組織他們學習參觀有關營養食品的製作方法,以確保幼兒膳食中各種營養素的供給量和比例。還要組織炊事員深入學習「食品法」,對照工作實際找差距,進一步規范食品加工,在製作中嚴格按照食品加工「五四」制要求進行。堅持「四不制度」: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保管驗收員不收腐爛變質的原料;加工人員不用腐爛變質的原料;服務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要求做到層層把關,防止病從口入。實行「四隔離」:生食品與熟食品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物與雜物隔離;食品與天鹽冰隔離。在食用工具中實行「五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五保潔。環境衛生採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層層落實。同時,定期組織業務考核,開展崗位技能技巧比賽,與實地操作、品嘗打分相結合,不斷提高炊事人員烹調技術,促進幼兒膳食工作質量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形成民主監督機制。 要保證幼兒的膳食營養,膳食管理工作必須抓緊抓細。幼兒園園長要親自抓,分管園長具體抓,要建立由主管園長、保健醫生、後勤組長、炊事班長、食品保管員、采購員、財務管理員、班級保教人員及家長代表組成的膳食管理委員會。膳委會要充分發揮作用,形成幼兒園膳食管理的民主監督機制。 首先要求做到經常深入班組了解幼兒進餐情況及炊事員烹調操作情況,虛心聽取保教人員及家長的意見,不斷改善幼兒膳食質量。 第二,定期召開膳委會會議,對每次營養測算的分析情況進行審議,討論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三,定期檢查伙食費的收支情況,做到專款專用,計劃開支,合理使用,精打細算,日清月結,收支平衡。 第四,通過各種手段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如利用家長會、宣傳櫥窗、家園期刊、專題講座、幼兒園網站等形式,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共同管理好幼兒膳食。 總之,合理的營養與膳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幼兒園應提供符合幼兒生理需要的、適合幼兒口味與愛好、營養豐富和平衡的膳食。
7. 食堂人員培訓記錄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對象:
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和食堂的人員。
二、崗位基本要求:
食堂管理人員:
熱愛師生,敬業愛崗、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食堂人員(包括炊事員、采購員、保管員等):
熱愛師生和本職工作,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培訓目的: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衛生的安全是關繫到在園每一位師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歲了規范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對食堂人員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培訓。
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業務知識、規范操作要加大培訓度,提高上崗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做到文明、守紀、愛校、愛生;安全、衛生、有序、規范。
通過培訓使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了解並掌握基本的食品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食品衛生、膳食營矛的基本知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
並自覺在實際工作中遵守相關的法規和食品衛生操作規范,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集體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腸道傳染病)事件發生和流行的目的。
8. 誰有幼兒園的食堂管理制度
食堂食品衛生及中毒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9. 食堂人員的基本規范和培訓
一、食堂從業人員應堅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相關衛生知識,增強衛生意識和安全法律意識。
二、學校每學期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二次,做到時間落實,人員落實,培訓內容落實。
三、食堂從業人員必須積極認真參加培訓,認真作好學習記錄。
四、每次培訓之後,組織食堂從業人員進行一次培訓衛生知識考核,凡不及格者,進行補考。如補考不及格,不予聘用。
五、學校應收集好培訓資料,作好培訓記錄,將考試試卷收集好,整理存檔備案。
六.全體食堂從業人員要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會議和集體活動,樹立為師生服務的思想,增強服務意識努力鑽研業務知識和營養知識,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七.全體食堂從業人員要增強時間觀念,按時上下班,管理人員要認真遵守學校的坐班制度。
八.嚴格遵守病事假請假制度。
九.食堂從業人員儀表要端莊整潔,不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不準進入工作間。男同志不留長發,女同志工作時不戴戒指、耳環。
十.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在統一地點集體就餐,不能亂吃零食,更不能帶東西回家。
十一.工作時間不準脫崗串崗,否則按曠工處理,不能幹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嚴禁在工作間內洗衣服。
十二.嚴禁中午喝酒,嚴禁酒後上崗。禁止在工作區吸煙、打鬧、高聲喧嘩。
十三.注意節約水、電、汽和液化氣,杜絕跑、冒、滴、漏發生。
十四.對炊事機械,使用保管人要認真維護保養,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人員安全和機械設備正常運轉。貨梯內嚴禁乘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十五.食堂內部要嚴格收費管理,任何人不能收取現金。
拓展資料:
一、培訓對象
食堂衛生管理人員和食堂的人員。
二、崗位基本要求
1.食堂管理人員
(1)熱愛師生,敬業愛崗、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
(2)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2.食堂人員(包括炊事員、采購員、保管員等)
(1)熱愛師生和本職工作,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
(2)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3)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4)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培訓目的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衛生的安全是關繫到在園每一位師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為了規范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對食堂人員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培訓,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業務知識、規范操作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上崗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做到文明、守紀、愛校、愛生;安全、衛生、有序、規范。
通過培訓使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了解並掌握基本的食品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食品衛生、膳食營養的基本知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並自覺在實際工作中遵守相關的法規和食品衛生操作規范,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集體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腸道傳染病)事件發生和流行的目的。
四、培訓教育內容:
1.法律法規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等。
2.食品衛生管理知識
(1)食堂建築、設施與設備、食堂布局的衛生要求。
(2)水源管理以及環境衛生要求。
(3)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飲食衛生制度」、「餐(飲)具洗滌、消毒、保潔衛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購、儲存、加工、銷售制度」、「庫房管理制度」、「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等。
(4)個人衛生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衛生要求
(1)食品采購與運輸衛生要求;
(2)食品驗收入庫與儲存衛生要求;
(3)食品加工烹飪與分餐衛生要求;
(4)食品加工工具、器具及餐具洗刷與消毒衛生要求。
4.常見的食物污染及其預防控制知識。
5.食物中毒及常見腸道傳染病的預防知識:
(1)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
(2)常見腸道傳染病:病毒性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與副傷寒、霍亂與副霍亂。
(3)食物中毒處理原則與報告要求。
(4)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案例。
6.膳食營養知識
(1)人體基本營養素(平衡膳食寶塔);
(2)貯存、加工、製作過程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影響;
(3)膳食中營養素的搭配。
7、日常安全問題: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鍋
爐安全,機械設備運行安全、人身自我防護安全等制度。
8、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及崗位技能培訓。
9、食堂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開展崗位練兵或技能競賽活動,以保證從業人員不斷適應發展的需要,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
5、對業務骨乾和進步明顯的人員給予適當的獎勵,鼓勵其學業務、學技術,提高服務質量。
五、培訓時間安排:
每周五中午12點—2點安排2小時進行培訓和學習。
六、培訓形式:
以自身學習、自身掌握為主。幼兒園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針對日常生活的必需,針對季節性問題,通過講解、資料發放、圖片展覽等方式,對員工進行一定深度和廣度的教育。同時,又因為有些安全問題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邀請有關的安全職能部門來園開設專題講座。
七、教育培訓資料來源:
1.國家及其地方政府所頒發的正式法律法規。
2.上級發放的有關安全文件。
3.報紙上有關安全的若干資料。
4.網路上有關安全的若干資料。
5.政府職能部門所發放的有關安全工作資料。
百分網– 員工培訓 食堂員工培訓內容_食堂從業人員培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