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自主學習、學會反思。在學習的基礎上,學會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和行為。深化成功經驗,形成班主任工作個性風格。
㈡ 煉油廠師帶徒培訓目標及教學計劃如何寫
應從需要掌握的管理制度、工藝流程、操作要求、設備維護要求、工藝原理等方面,根據徒弟的情況編制要達到的掌握程度(即培訓目標)。教學計劃可按照時間進行按周、月、季度安排需要培訓的內容。
㈢ 如何寫導師帶徒培訓計劃
身為導師,帶領徒弟學習時,不可毫無目標和計劃。所以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對每一個帶徒導師都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看一看汽機的培訓計劃例文,從而獲得一些經驗。
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一:學習目的。
本次學習培訓是為了強化學習,以徒弟自學為主,師傅輔導為次,學習過程中要以本專業現場實際操作基本技能為重點,查閱有關資料,掌握有關汽機操作安全知識,學習其基本工作原理,並在原有基礎上對本專業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提高。同時能在規定時間內經考試考核後具備汽機運行巡檢員崗位的資格。
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二:學習任務。
強化學習,要求學習汽機各種設備的作用以及相關性能參數和運行中的有關知識,掌握汽機各方面系統的圖構。(下面可以列出分階段或者分時間列出需要掌握的內容,本文就不再列出了)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三:學習要求。
制定本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師徒雙方應該嚴格遵守並實施。在學習期間,學徒應該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積極查閱有關資料;師傅應該盡其所能,全力輔導。通過一年的時間,徒弟應該能具備汽機運行巡檢員崗位所需要的水平。
本文在此只是簡單的列出了導師帶徒培訓計劃的大概三個步驟,再往細分,還可以列出具體的方案表格和時間規劃階段。其他工種的培訓計劃大可按照本文進行編寫,在這里希望各位學徒學有所成。
㈣ 怎樣制定師傅帶徒弟培訓計劃
給你參考吧 如果你現在問任何一個國內成長起來的企業:你的銷售人員是如何培養的?不管他如何描述他們的訓練過程,你會發現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是最普遍的一種,所謂的師傅帶徒弟,就是公司在招到新的銷售人員之後,經過初步的培養派到工作崗位,同時指定一個日常工作的指導人,這個指導人負責新員工在試用期期間的訓練、指導甚至考核,這個人就是所謂的「師傅」。這種方式之所以在國內的企業中比較盛行,可能跟企業在發家時,老闆就是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建立銷售隊伍有關系。這一點很好理解,企業初期很多事老闆指望不了別人,特別是人的問題,只有老闆親自培養才能留下來,許多員工都是在老闆「趕著、抱著」的狀態下成長起來的,今天隊伍的中堅力量多半是老闆那時的傑作,但是企業大了,發展快了,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越來越體現出了各種弊端。 一、「師傅」並不是真正的「師傅」 我曾經服務於一家食品企業,該企業有5000多名銷售人員,每年員工的流動率在20%左右,也就是說每年將近1000人的銷售人員需要訓練,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為了降低費用,公司採用了本地化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所有新員工在大區經過簡單的訓練,就交到了師傅手裡,但是這樣的方式並沒有解決缺人的問題,反而人員的流失越來越嚴重。經研究發現核心問題是: 首先,缺乏系統性。多數的師傅都是銷售人員的出身,並沒有太多的訓練技巧,這就象優秀的士兵,並不一定是一個良好的教官一樣,士兵強調自身的作戰能力,而教官強調如何「教會」士兵,這個「教」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過程,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所謂的好的銷售人員就是好的師傅這本身就是作坊式的思想。其次,周期長。由於師傅自身的素質限制,銷售人員的成長基本上處在自由生長的狀態,對於公司的產品、客戶、銷售技巧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摸索出來,而師傅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不願意教,另一方面沒有時間交,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銷售人員的成長時間。我們曾經做過試驗,將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與模壓式銷售訓練系統比較,發現後者的周期可以縮短30%-50%。第三,成活率低。銷售人員的成活率很多情況下取決於「上手」的時間,過晚的上手將挫敗銷售人員的信心而造成人員流失,盡管人員「上手」的因素非常復雜,但是師傅自身素質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師傅本身也是士兵,也有很重的任務要完成,在任務與帶人之間,師傅更多的會選擇前者,而不會選擇後者。 二、作坊方式,難以大面積復制 師傅帶徒弟的另外一個弊端就是不能形成規模化,不同的師傅擅長的不一樣,強調的技巧不一樣,而且很多的技能可能僅僅適合他自己,放到別人的身上就不行了。我們在研究中經常發現,很多企業的銷售人員是通過在市場的磨礪中自學成才,他們所謂的經驗帶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代有極端的個性化色彩,單純的將這些經驗不加提煉的直接傳授給新的銷售人員,並不能迅速提升銷售人員的戰鬥力。因此,企業必須在個性化與標准化之間進行協調,事實上,任何企業的銷售人員多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而這些共同的特點多半是銷售人員最基礎的技能部分,只要對這些特點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並應用於新銷售人員的身上,企業就可以實現部分標准化的製造過程。這就是模壓式訓練系統的精髓所在。就象新兵的培養一樣,站姿、行軍、刺殺、射擊等基本動作必須達到規范一致,在基礎動作一致的基礎上,再結合個人的特點進行專項的訓練。 三、容易形成幫派勢力 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經常促使師傅將徒弟作為自身的私有財產,甚至是自身的縮影與附庸,中國傳統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觀念更加助長了幫派勢力的形成,員工效忠的目標已經不是企業而是師傅的,這種狀況一旦形成蔓延的趨勢破壞性極大,曾經有一家企業的區域銷售人員都是區域經理培養的,一次某個區域的銷售員工在業績上弄虛作假被發現,當時企業開除並嚴厲的處罰了這名銷售人員,事情本來這樣就可以結束了,但是由於這名銷售人員是地區經理的徒弟,在處理時,地區經理百般阻撓,依仗自己對區域的控制與公司分庭抗禮,雖然在公司的高壓下解決了問題,但是為以後埋下了隱患,三個月以後,該地區經理帶領所有區域銷售人員集體叛變,對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企業為此甚至鬧到法庭,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對其他的銷售人員形成震懾作用。但是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即便是法庭勝訴,真正失敗的仍然是企業自己,因為他沒有真正解決企業員工的歸屬問題,這樣的事情遲早還會發生。因此師傅帶徒弟的只能是局部的某個階段或者是某個項目,而不是全部,企業絕不能當甩手先生,將徒弟完全的推給師傅。 四、有虐徒傾向 實踐過程中,師傅經常是根據自身的好惡來決定對徒弟的好壞。特別是在性格特點方面,師傅更願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如果自己感覺不好,很有可能就喪失了培養徒弟的興趣,這種好惡嚴重影響了銷售隊伍建設,甚至會因此錯失非常優秀的銷售人員。經過研究發現,優秀銷售人員可能產生於不同性格的銷售,比如,我們經常認為銷售人員一定要能說,但是我們經常發現,很多不是很能說的銷售人員銷售的很好;再比如,我們認為銷售人員一定要機靈、善辨,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比較憨厚,甚至有點傻的銷售人員,他們反而更容易成功等等。銷售人員的培養絕不能夠根據某個人的好惡來判斷,這會造成嚴重的近親繁殖,影響企業銷售隊伍的綜合能力。 另外,師傅除了根據個人的好惡選人之外,更重要是徒弟與師傅之間有潛在的競爭關系,就是所謂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在這種抵觸心理影響下,一方面師傅不會教給徒弟真東西,另一方面師傅會將徒弟作為自己的傀儡。徒弟種地師傅收獲,並且在收獲以後將徒弟驅逐再換新的徒弟。這樣,師傅就可以保證永遠不可能有人和他進行競爭,這個地區師傅永遠是老大。這些都嚴重的破壞公司銷售團隊的建設。
㈤ 教師培訓計劃及措施
班主任培訓計劃(一)
在學校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和骨幹,是使學校內部各種力量形成合力的紐帶,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教育者。;是學校教育決策、計劃的執行者;是班級各科教育、教學的協調者;是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者;是學生美的心靈、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擁有一支熱愛學生、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又懂得科學管理的班主任隊伍,是完成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學校中擔任著特殊的教育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有較高的修養,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業務水平上,工作能力上和教育藝術上應達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堪為人師,做到為人師表。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憑經驗辦事,必須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製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全體班主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班主任培訓的針對性,從而促進我校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培訓目標
1.提高全體班主任的素質和班級管理水平。在2008年12月底之前,全體班主任完成培訓學習的內容培訓任務。通過培訓,使我校班主任能樹立德育為首的觀念,掌握班主任工作中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及法律常識,從而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
2.提高我校班主任工作專業化水平,形成一支熱愛本職工作、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小學班主任隊伍,使班主任隊伍素質再上新台階,
3.構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班主任上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規范管理等工作制度,並形成長效機制。
4.進一步推進校本培訓的發展。根據我校校本培訓計劃,開展班主任全員培訓。通過實施班主任校本培訓計劃,進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培訓對象:全校在崗班主任和班主任後備人員。
四、培訓原則
1.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研究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工作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實效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針對現實問題設計與安排培訓內容,重視經驗交流,突出案例教學。
3.創新性原則。積極創新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機制,不斷提高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靈活性原則。採用集中校本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五、培訓內容
根據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教育政策法規、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五個專題模塊。
六、培訓形式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指開學初,對班主任進行有關班主任日常行為規范方面的集中培訓;分散培訓,指利用班主任會議時間,分專題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知識。
2.實驗研究與相互探討相結合。即把班主任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名師傳授與自我總結相結合。請本校有豐富育人經驗的老師做專題報告,每位班主任對照自己的確工作進行反思。
4.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
七、培訓措施
1、成立校班主任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訓制度,規范班主任培訓的操作程序,做好培訓工作精細化,不斷提高培訓效率和質量。
3、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考核機制。將班主任培訓的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並列入校本培訓考核和認定范圍。
㈥ 如何寫【導師帶徒培訓計劃】
身為導師,帶領徒弟學習時,不可毫無目標和計劃。所以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對每一個帶徒導師都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看一看汽機的培訓計劃例文,從而獲得一些經驗。 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一:學習目的。 本次學習培訓是為了強化學習,以徒弟自學為主,師傅輔導為次,學習過程中要以本專業現場實際操作基本技能為重點,查閱有關資料,掌握有關汽機操作安全知識,學習其基本工作原理,並在原有基礎上對本專業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提高。同時能在規定時間內經考試考核後具備汽機運行巡檢員崗位的資格。 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二:學習任務。 強化學習,要求學習汽機各種設備的作用以及相關性能參數和運行中的有關知識,掌握汽機各方面系統的圖構。(下面可以列出分階段或者分時間列出需要掌握的內容,本文就不再列出了)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三:學習要求。 制定本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師徒雙方應該嚴格遵守並實施。在學習期間,學徒應該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積極查閱有關資料;師傅應該盡其所能,全力輔導。通過一年的時間,徒弟應該能具備汽機運行巡檢員崗位所需要的水平。 本文在此只是簡單的列出了導師帶徒培訓計劃的大概三個步驟,再往細分,還可以列出具體的方案表格和時間規劃階段。其他工種的培訓計劃大可按照本文進行編寫,在這里希望各位學徒學有所成。
㈦ 學生如何制定師傅帶徒弟計劃表
一般來講,學生與師傅之間的關系,如果要有計劃表的話,應該以師傅來制定為主吧,因為師傅能知道每一個工作崗位相關的一些操作要點,而且通過多長時間可以完全掌握,這樣的話便於師傅按照計劃完整的實施。
㈧ 新教師培養培訓計劃及措施
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
㈨ 教師如何任教
每年都有300�D400名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對他們的培訓已成為我區培訓部門的重要任務。幾年來,在他們的見習期內,我們對他們分別進行了有目的、有計劃的培訓。培訓的主要目的是:(1)幫助新教師盡快進入教師角色,適應教育教學環境,熟悉教師的常規工作,縮短摸索時間,增強工作信心。(2)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熱愛中、小學教育工作,熱愛學生,樹立工作責任感與事業心。(3)引導新教師熟悉教學大綱及教材,熟悉班級管理工作,盡快提高教育教學的技巧和能力。
我們主要採取了兩種培訓形式:
一、集中培訓,名人點撥
集中培訓就是把新教師集中起來,利用寒暑假時間,以聽講座、聽報告、看錄像、自學、討論等形式,進行60學時的培訓。
我們聘請了各類(市、區特級教師、市、區級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德育工作者等)名人、名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理論聯系實際地為新教師進行點撥,主要是為了實現兩個「強化」。
即:(一)強化新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因此為他們開設了《師德修養》《教育法規》、《教育心理學》、《課程改革動態》等課程,主講教師都是教育戰線上的名家,他們都能結合實例講解理論,反過來讓參加培訓的教師們用所學理論來分析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並加以理論上的點撥。有的教師在總結時寫到:我原以為教師只要把要講的知識准確無誤的教給學生就行了,通過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但要准確無誤的教給學生知識,還必須交給學生如何做人。只有自身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才能教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學生。
(二)是強化教學基本功。一位教師不但要有良好的師德,還必須具備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集中培訓中,我們還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怎樣備課」、「怎樣上好一節課」「怎樣評價一節課」等指導性的課程,名師門結合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驗、教學實例,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幾近手把手的詳細指導,使新教師從感性上得到很多的啟示,為上好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集中培訓,使新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使他們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和處理問題,盡快實現了角色的轉換。
二、分散培訓,名師帶路。
分散培訓是以新教師所在學校為主的培訓,以自培、自學、自練和教育教學實踐為主。
新教師精力充沛,思想活躍,敢想敢幹,但缺乏穩扎穩打的教學經驗。他們往往對學校下達的目標、任務,以及規則、要求和標准不知所措,甚至焦慮急躁。他們急需得到教學計劃的制定與編寫、課堂結構的設計、方法的選擇、媒體的組合、課堂的控制等實踐知識的補充。
為了滿足新教師的需求,讓他們盡快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從他們入校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要求各校為每位教師安排1至2名有經驗的教師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對他們的教育教學做具體的指導�D�D包括怎樣鑽研教材、怎樣根據學生實際備課、怎樣做好班主任、少先隊工作等,幫助新教師熟悉教學大綱與教材,熟悉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常規。具體通過分析課例、共同備課、共同說課、互相聽課、評課等方式進行。
此外,我們還要求新教師在「師傅」的帶動下,認真編寫教案、寫出教材分析,認真總結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並集成書面材料互相交流,以促進新教師的共同提高。各校領導和帶徒教師在對新教師完成一年的培訓之後,對每位新教師都要做出具體的書面總結和評價。總評後,合格的教師上崗任教,不合格的教師繼續參加下一輪的培訓。
在此期間,我們除了對各校的培訓進行宏觀控制外,還進行了跟蹤培訓,定期到定點校和教師們一起備課、聽課、評課。聽取教師們的意見和建議,並隨時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培訓計劃的改動,使培訓更具有針對性。每輪培訓後我們還召開座談會,師徒共同暢談培訓的體會。不管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對這樣的培訓都感到很滿意。
實踐結果表明,通過見習期間的集中和分散培訓,絕大多數新教師都能盡快轉換角色,合格上崗,並很快成為教育教學一線的主力軍。到目前為止,已有90%以上的新教師成為校級的骨幹教師,並有20%以上的新教師成為區級骨乾和學科帶頭人,還有個別新教師成為了市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