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聯想和華為的市場定位

聯想和華為的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2-02-13 11:05:34

『壹』 聯想公司營銷觀念相比於華為

聯想,本應該能成為比華為更偉大的國產公司!

可是,從這幾年聯想的發展來看,處處掣肘、戰略規劃不清晰、業務問題百出,使得這家公司成為互聯網時代最後的「犧牲品」,當然,現在的聯想依然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硬體公司,可是聯想的上限估計也就如此了?他沒有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打出自己的牌,看著華為發展得越來越好,自己只能望洋興嘆!



早在二十年前,當時的倪光南還是聯想的總工程師,當時英特爾在晶元領域實力很強,但並非沒有機會。倪光南提出建立自己的晶元、系統,並在後來的幾年裡研發出了聯想式漢卡,這與國際先進國家的差距基本沒有太大,如果當時堅持做下去,國內不僅可以有自己的晶元,還可能有自己的系統,然而,就是因為當時大環境使得市場和高層更加關注貿易而放棄了在技術領域的發展,柳傳志掌控下的聯想更多的是希望上市、佔領市場,完全忽視了技術的重要性,白白錯過了國內半導體市場發展最佳的二十年,後來倪光南院士被免職後,聯想更多的是買買買,通過並購來擴大市場份額,現在的聯想空留一個空殼,生產的電腦也是組裝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國內用戶也是紛紛譴責聯想的不作為。



二十年前的聯想本可以有著光輝的前途,當時的華為還是一個外包公司,遠不能和聯想相比,而現在華為憑借任正非的努力成為國內外屈指可數的通信行業巨頭,而聯想卻逐漸沒落。特別是在楊元慶的領導下,聯想發展更是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他沒有能跟上華為的步伐,在移動硬體市場落後太多,現在就算是有摩托羅拉的加持,也僅僅是在國外市場有著些許市場份額,與華為、小米等已經不是一個檔次的選手了。

從柳傳志到楊元慶,聯想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憑借資本的手段去玩市場,最終就算你能夠些許成績,和高通這樣有技術實力的企業相比,差距也不是一點半點的。



曾經的聯想有著很大的夢想,而現在的聯想已經沒落到去拍討好高通,甚至於在國內市場幾乎就要放棄了,這不是一個大公司該有的態度和擔當。特別是PC端市場發展不順利的前提下,聯想幾乎沒有了退路,收購了大量的國外企業也沒有能挽回其敗落的事實。

網友評價說道:聯想沒有核心技術,買聯想還不如戴爾,最起碼戴爾是一個不騙人的美國公司,聯想除了殼子是,有什麼是聯想自己的,我也沒有聽過聯想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聯想掛中國牌子,價格還貴,質量一般。



也有人認為,之前買了一部聯想手機,後來發現裡面有至少五個軟體用不好用,卻非常吃流量,只要打開流量,這幾個軟體瘋狂用流量,這幾個軟體卻刪不掉,我去過聯想的售後服務,他們說他們無能無力,沒辦法刪掉。

那麼,你會為聯想惋惜嗎

『貳』 如何看待華為和聯想

華為做以為一個技術型企業通過十幾年的技術積累在國際手機上已經佔有很大的份額,而聯想,由於自身技術實力的缺乏,空有一副好牌卻越打越爛,導致現在屬於市場幾乎沒落兒自己的看家本領,PC領域也受到了惠普很大的沖擊。

『叄』 華為和聯想各自有啥子優缺點

從表面上看,華為是生產通訊設備的企業,而聯想則是只專注於PC領域,近年來,PC沒落,而手機、5G市場的興起,聯想落在華為之後不足為奇。但事實上,聯想和華為的差異,並不在於生產的商品,而在於認識理念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就是柳傳志的聯想落後於華為的根本原因

『肆』 聯想和華為手機選哪個

我想說的是前些天剛入手了一個聯想820E。好吧,其實我有一個備用機是A820T就是移動版的,相比起來,電信版的像素從移動的800W變成了500W。雖然加了個閃光燈也很齷蹉!恩說重點,重點就是,電信版好多智能機的話筒聲音略微都小,可以去旗艦看購買的評價。送話筒音量移動版的幾乎是電信的兩倍!如果從跑分來說,華為跟聯想電信版聯想的似乎略微高一點,這2款當初也是我糾結的款,最後我還是選擇了聯想。最主要的是我看中聯想的售後,其實國產機子牌子來去就那幾個,主流配置都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華為那款吐槽的也很多……
哦忘記說了,影音效果來說,都是四核1.2GHZ的,在畫面處理能力上都OK,外放音量還是很足的,所以電影方面不需要太大的糾結,兩款都差不多,電池續航能力也相差無幾。
最後我還是說一下,如果不是非電信機不可,那還是不要買電信機吧,性價比真是太低了,當然,如果你是充話費送的,小夥伴就不說什麼了……
額差點忘記一個事情,因為現在不想再去看電信版的手機了,華為C8815你看下RAM是不是512M的,聯想的我肯定是1G了。同等價位的情況下,選擇聯想的人明顯多過華為。另外,如果不是電信機,P6跟最近剛出的榮耀3反響都不錯,不過價格也稍微多了點,入門級的話,聯想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想說電信機真的是……太傷人了!沒有移動跟聯通版的做的好,這個是同款手機對比下,多麼痛的領悟!!!

『伍』 華為聯想在國際市場的定位是什麼樣的

華為是通信行業的巨頭,聯想是組裝機大咖。

『陸』 聯想,華為各國採用了哪些營銷戰略,導致兩者競爭地位的轉變

採用了很多營銷戰略,所以說競爭地位的改變也是你的營銷戰略成功的一個標准

『柒』 聯想華為原來是一家嗎

聯想華為兩個企業,都是中國成功企業的典型代表。但是在23年時間里,兩者的業績對比卻發生了驚天大逆轉。在23年前,聯想實力遠超華為,大幅度領先華為,業績相當於華為17倍,但是在23年之後,兩者業績已經站在同一層次,而凈利潤卻大反轉,華為的凈利潤5倍於聯想,超越了聯想,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早期市場定位決定了今天的結局。
通信市場在過去的十幾年,是一個高速發展、迅速擴大的領域,華為早期選擇這個市場進入,決定了其面臨的市場是一個具有成長性的市場;而聯想早期進入的PC市場,隨著移動寬頻和智能終端的發展,PC產業逐漸被移動替代,俗話說,男怕入錯行,聯想入的行,就決定了他的今天地位。而聯想又在重大技術變革的過程中,其領導者缺乏足夠的敏銳錯失良機

第二,企業激勵制度和文化決定了兩者的差距。
華為能夠高速發展的內因之一就是他解決了公司是誰的的問題,通過員工持股計劃,通過奮斗者文化,華為形成了強大內部發展動能;而反觀聯想,在企業激勵制度上始終未能解決這個問題,以至於曾經有帖子在聯想裁員的時候,喊出聯想不是我的家。

第三,創始人決定了命運的不同。
柳傳志和任正非都是改革開放初期堪稱偉大的企業家,但是這二者對商業、客戶、行業的認知又截然不同,這使得聯想和華為走上了不同的發展模式、發展路徑,更為關鍵的是,在如何選擇下一代接班人上,聯想因為早期內部紛爭而分裂,但是華為卻通過輪值CEO制度,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捌』 從公司應制定戰略角度分析,華為與聯想的發展前景

摘要 聯想多元化業務發展模式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華為鍾情於專業化,傾情於專業化,堅定不移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早在1996年華為構建的《基本法》就明明白白規定:華為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而且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華為不僅是這么宣稱的,也是這么做的。華為自比阿甘,阿甘就一個字「傻」!阿甘精神就是目標堅定,專注執著,認准方向,朝著目標,傻干、傻付出、傻投入。任正非這樣描述華為的專注和「傻干」:華為選擇了通信行業,這個行業比較窄,市場規模沒那麼大,面對的又是世界級的競爭對手,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聚焦,只能集中配置資源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猶如部隊攻城,選擇薄弱環節,尖刀隊在城牆上先撕開一個口子,兩翼的部隊蜂擁而上,

閱讀全文

與聯想和華為的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宴會流程策劃方案 瀏覽:631
電大市場營銷實訓 瀏覽:6
煤礦2017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942
電子商務工程師有用嗎 瀏覽:461
阿里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的10種模式 瀏覽:57
七夕情人節美容院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405
海底撈火鍋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695
網路營銷推廣是怎樣運營的 瀏覽:705
護士長助理培訓方案 瀏覽:212
學校暑假教師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883
泓泉電子商務騙局揭秘 瀏覽:98
電子商務員工合同範本 瀏覽:152
2015樓盤營銷方案ppt 瀏覽:387
市場營銷乞丐案例觀後感 瀏覽:552
大東女鞋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08
市場營銷寓言案例分析 瀏覽:113
上海集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92
5g市場營銷戰略論文 瀏覽:20
文明禮儀培育培訓方案 瀏覽:368
山東影耗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