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塑料薄膜市場調查

塑料薄膜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2-02-10 18:54:00

⑴ 關於塑料的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

看看這個:http://info.plas.hc360.com/zt/0099/index.shtml

⑵ 菜場塑料袋使用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通過讓學生參與有關塑料袋的知識的搜索和本地區使用塑料袋數目的調查,揭示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對生活環境的巨大危害,並讓學生知道環保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團隊精神。

活動過程:

一、查一查,認識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危害。
讓學生上網搜索關於不可降解塑料袋對環境危害的內容。
[相關知識:100多年前,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明了塑料袋,它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降解,其降解過程需要兩百多年的時間,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二、訪一訪,了解本地區使用塑料袋的情況。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進行訪問調查統計。
先到本地區的部分商店、超市、市場等場所進行本地區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數目的調查,了解一天所消耗的塑料袋的數目,並進行記載(幾乎所有的地方使用的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而且數量很大)。
接著對本地區居民采訪,對他們使用塑料袋的習慣進行了解(因為方便,絕大多數的居民都喜歡使用,使用范圍非常廣)。
再到環衛所進行訪問調查,了解本地區塑料袋垃圾的處理情況。(本地區的處理方法通常是填埋和燃燒)
〔相關知識: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家畜如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會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同樣會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

三、算一算,得出本地區年消耗塑料袋的數目。

對上面商店、超市、市場等營業性場所記載的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數目進行累計計算,並對本地區一年365天所消耗的塑料袋的數目進行推算,再次感受塑料袋使用數量的巨大。(得出的數字是二百萬個,而現實生活中所使用的實際數字可能比這個要大得多)
[相關知識: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每年塑料廢棄量是100萬噸。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40%。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白色污染」。]

四、寫一寫,對本地區的營業性場所和居民發出倡議。

讓學生用手中的筆寫出他們的感受,寫出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以倡議書的形式表達出來,並讓他們到營業場所和向居民散發。教師也要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1.營業性場所是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源頭,給他們的倡議書中主要希望顧客能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也可以希望他們學習某些大城市十樣對顧客使用塑料袋進行收費。
2.給本地區居民的倡議書中希望本地區的居民能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而多用塑料籃子、布袋之類的用具。
[相關知識:1987年7月起,美國近半數的州實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的食品塑料包裝袋上市。義大利則實行「塑料袋課稅法」,根據這項法律每生產一隻塑料袋要交8美分稅,每賣一個價值50里拉的塑料袋,要交100里拉稅。自2003年3月起,愛爾蘭政府也開始徵收塑料袋稅,每個塑料袋9便士。]

活動總結:

此次活動,我們的學生先後通過上網、調查訪問,了解了本地區塑料袋的使用和處理情況,並對本地區塑料袋的年消耗量進行了計算,感受了不可降解塑料袋對環境的巨大危害,並向全社會發出不使用和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倡議。通過此次活動,學生的科學精神、社會交際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⑶ 高分求一塑料行業的調查問卷

(一)抄結構與內容

1.標題

2.導語

(1)概括介紹式的說明。(2)內容提出式的說明。

3.主體--報告主要事實和分析事實,最終歸納形成結論。

4.結語-- 結語是對全文的總結。有的對全文的結論進一步強調;有的對事物發展進行展望等等。

(二)寫好調查報告的關鍵

1.材料與觀點結合:調查報告的觀點是從調查材料中提煉出來的,它依附於材料,又統帥材料。因此,在調查報告中材料的地位和作用與在論文中是不同的。寫論文強調的是邏輯推理,在充分說理中適當用事實作證;而調查報告則是大量地擺事實,在以事顯理中恰到好處地進行說理。

2.夾敘夾議,敘議結合: 調查報告又不能停留在擺事實這單一的記敘過程中,它又具有很強的理論色彩,必須通過議論來實現點明、闡明觀點的目的。這就規定了調查報告必須有議論的成分

⑷ 菜場使用塑料包裝袋的情況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了,在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看不見的氣體也恰好
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因素。可這些污染環境的殺手正是我們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裝袋,為此我們小組對「塑料包裝袋到底有什麼危害?」展開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瀏覽,再網上查一些有關菜市場使用塑料包裝袋的數據。
2.查找書籍、報刊,了解。
3.實地調查訪問,去菜市場訪問買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裝袋,市民大多數在使用
什麼。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瀏覽/// 使用塑料袋的數據/// 石家莊菜市場每天使用塑料袋約469萬個,每年用去約40萬噸

查找書籍、報刊/// 塑料包裝袋到底有什麼危害/// 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製品很難回收利用,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不降解,會導致大片土地被長期佔用,加劇了土地資源的壓力。不僅我們這代要被垃圾包圍、也會使子孫後代失去生存的空間; 影響了垃圾的綜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要從垃圾中分揀出來廢塑料,這樣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廢塑料因無法保證質量,其利用價值也很低

實地調查訪問/// 去菜市場訪問買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裝袋,市民大多數在使用什麼/// 菜鋪一天大約要用掉250個塑料袋,市民大多數在使用塑料袋。

四、結論
1.大多數市民還是為了方便,仍然是塑料包裝袋的崇拜者。
2.塑料包裝袋對環境危害很大,在長時間內不降解。
選我吧!!!!!!!!!!!!!!!!!!!!!!!
——蘿

⑸ 關於塑料袋的研究報告

關於「限塑令」的執行和塑料袋使用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 調查背景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 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而塑料袋的完全降解需要100年,所以它給地球的水源、空氣、土壤、動物與植物的生存所帶來的災害是致命的。
國務院辦公廳2007年12月31日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超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二、 調查目的
據此,在院團委的號召下,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學院社會實踐團利用暑期時間就「限塑令」實施情況和之後塑料袋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以期達到以下目的:
1、 調查市有關部門——環保局是否已經響應國家「限塑令」的要求採取措施,採取了哪些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如何,遇到什麼困難以及如何解決。了解消費者對政府工作的支持程度。以便研究分析,形成報告,對部門工作提出建議。
2、 調查「限塑令」的執行情況,訪問大小型商場和超市以及農貿市場,就「限塑令」執行情況進行調查並深入挖掘出現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3、 了解「限塑令」在徐被消費者接受的情況。對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統計調查數據,了解「限塑令」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的程度,探究新法令對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從調查中發現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向有關部門反應,幫助提出對策。
4、 了解塑料袋生產企業的情況,探尋「限塑令」對相關企業的影響。調查在新法令出台後,大小型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在轉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國家是否有幫助其轉產的措施。
5、 就「限塑令」的執行和意義,深入社區進行宣傳。倡議大家自覺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共同維護綠色家園。
三、 調查對象
1、 市環保局工作人員;通過走訪環保局有關人士,我們希望了解相關部門針對「限塑令」採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遭遇哪些困難,環保人士又如何看待該法令。
2、 大小型商場超市負責人;訪問商場與超市的負責人,了解「限塑令」在商場的執行情況,「限塑令」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商家對其的看法和態度。
3、 廣大及消費者;通過向消費者進行調查了解「限塑令」被接受的情況,分析廣大消費者對「限塑令」持有什麼態度以及產生這種態度的原因。
4、 部分塑料袋生產廠商;了解「限塑令」後塑料袋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分析相關對策。
四、 調查結果
(一)、環保局重點宣傳,環保「袋」回家
實踐團隊成員走訪了市環保局宣教中心,了解到環保局宣教中心主要採取了三項措施:
1、自辦生態環境報,專刊宣傳「限塑令」。其負責人——陳主任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各板塊的內容,從「限塑令」的頒發到6月1日實施時消費者的反應再到接受「限塑令」,拒絕白色污染的倡議書,內容頗為詳細。經陳主任介紹,所辦的生態環境報向本局各單位、附近市民及企業贈送了3000餘份,群眾反應良好。
2、自製購物袋,贈送給市民。陳主任說環保局全體成員共同製作購物袋,在「限塑令」實施後的第二天免費贈送給市民,倡導大家購物時自帶購物袋。
3、印發宣傳單,向市民介紹有關「限塑令」的法規和政策以及白色污染的危害以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效果。
在問及對「限塑令」的態度時,陳主任表示個人是非常支持「限塑令」的。他說道:「畢竟我們是做環保工作的,深知白色污染的危害,它們的不可降解性、有毒性對我們的環境和健康是一個很大的威脅,而且它們容易造成土壤、水質污染,間接危害我們的健康。我們應當以身作則,同時爭取讓身邊的人少用塑料袋。」 同時他很看重宣傳的作用,強調宣傳一定要切合老百姓的心態,以老百姓易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宣傳,同時他表示自己部門所做的宣傳工作還有欠缺,但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對於所遇到的困難,陳主任表示多是消費者的觀念和習慣問題:「限塑令」在大的超市商場這些統一管理的地方實行起來效果自然會好一點,而菜市場,商點分散,無法集中管理,人們下班路過買菜,沒有方便袋,確實不方便,消費者也難以一下子改變自己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多有誰給我袋子我買誰的菜的現象,給宣傳和執行帶來阻礙。
(二)、塑料袋有償使用,超市工作一馬當先,菜市場情況堪憂
1、超市商家表示支持,採取措施響應「限塑令」
針對超市是人們購物的主要場所,也是塑料袋大量使用的場所。我們主要對市中心的大小型商場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所有大型超市和大部分小超市都已經採用塑料袋有償制度。新一佳超市收銀台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其超市針對「限塑令」採取的有關措施:超市依據國家下發的文件收費使用塑料袋;銷售環保袋。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超市有償提供的塑料袋價格大都在0.2~0.5元之間,環保袋的價格則在3~5元之間。而且所有超市均有各式布袋出售,價格3~9元不等。
新一佳超市收銀台負責人表示個人非常支持「限塑令」,而要廣大消費者立刻接受,並非一蹴而就,需慢慢來,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消費者對有償使用塑料袋有怨言。他還向我們介紹:「限塑令」實施後,該超市的塑料袋使用已減少3/4,為商場節約了大批資金,成效頗大。此外他說道:「商場將會貫徹這一措施,綠色環保也是本商場的努力目標。」
2、農貿市場「限塑令」難「限塑」,菜商有苦衷
和超市嚴格執行「限塑令」相比,菜場執行情況要差得多。對調查問卷的結果統計表明:有47.44%的人仍能偶爾享受到無償塑料袋,9.30%的人經常享受到,而能享受到無償塑料袋的地點有90%以上是菜市場。我們重點訪問了文昌校區對面的菜市場。據調查,有80%以上的商販聽說過「限塑令」,但在這里仍可以看到,超薄塑料袋依舊被大量使用。一名賣菜的師傅說,每個塑料袋兩毛錢,但為了這兩毛錢,他們往往要向消費者解釋半天,仍有人不理解。還有消費者聽說塑料袋要另外收費,竟扔下已經稱好的菜揚長而去。還有部分菜商表示,消費者多是誰有袋子去誰那兒買,不得已要用。由此可見,在超市商場以外的農貿市場以及水果攤位,「限塑令」並沒有起到很大的「限塑」作用。
(三)、「限塑令」被消費者普遍接受,但環保是一種習慣
在所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大多數人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了解並支持國家頒發的 「限塑令」。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消費者多自帶購物袋,只在忘帶的情況下才去買。多數人表示能夠接受「限塑令」,並有意識的盡量減少塑料袋的使用:一位做裝修工人的阿姨真誠的我說:「我知道的不多,塑料袋有害,那我以後就少用。國家都說了,那就支持唄。」阿姨把那張宣傳單認真的折好放進口袋,說幹完活後再好好看。一位老大爺也表示:從環保角度來看是一定要支持「限塑令」的,雖然剛開始不習慣,但是以前不用塑料袋照樣生活,習慣了菜籃子就好了。
4、「限塑令」不困塑業龍頭,小企業紛紛倒閉
作為我國塑料袋生產的龍頭老大的河南華強公司,產品的70%以上在受限制之列,成為了這次行動的焦點。2008年初,華強解散。4月18日,原子公司惠強公司重新開工。成功轉型後的惠強公司,再次成為焦點。限於地域之困,7月17日,我們電話采訪了河南遂平惠強塑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宋經理。宋經理很熱情的跟我們介紹了公司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限塑令」的有關情況。
根據宋經理的介紹,公司在2008年4月份獲知國家限制生產超薄塑料袋的通知。公司領導對此很重視,立即責成有關技術單位著手產品轉型。由於工廠所用的生產機械為本廠製作部生產,所以在機械方面未遇到太大阻力。經過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聯合攻關,5月15日,公司的新產品即通過遂平相關部門的檢查驗收,5月18日,新產品開始向全國投放,訂單很多。公司目前主要生產加厚的塑料袋,面向超市和水果包裝商出售產品。現在公司已有一線工人3000人,上千台吹膜機正開足馬力應對來自國內外的訂單。
據介紹,公司在幾年前已掌握塑料降解技術,今後將更多的向降解塑料投放資金,積極考慮生產環保型購物袋。宋經理多次談到企業責任問題,認為作為行業龍頭,惠強有責任為建設環保型、節約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積極承擔提升行業技術水平的任務。當問到惠強怎樣看待「限塑令」時,宋經理爽快的說,這是一項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政策,公司是理解並積極支持的。同時公司也認為,這是一個改變產品結構的契機,使公司能更好的發揮技術優勢,增強競爭力。
但據我們了解,在惠強公司恢復往日繁忙的同時,河南許多小型塑料袋生產廠紛紛關閉。這些廠多為家庭作坊式經營模式,沒有正式的營業執照。但「限塑令」的執行依舊嚴重影響到了當地的經濟。

⑹ 塑料袋 分析報告

塑料袋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如廣東、浙江等,80年開始,90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08年的限塑令,使一部分單一依靠內銷,並且主要依靠賣場的塑料生產企業倒閉了一大批,但是其他的塑料生產企業基本沒有影響,倒是金融危機把所有的企業一網打盡!希望對你有用

⑺ 中國一年消耗多少塑料薄膜包裝袋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2008年6月1日起,我國發布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到今年,「限塑令」已經發布十年了,調查發現,在商場、超市按照規定嚴格執行,但在菜市場,不合格的塑料袋還是屢禁不止。

商超使用量下降 菜市場難杜絕

記者在北京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超市使用的塑料袋上基本都印了尺寸規格,塑料袋的厚度都符合「限塑令」的要求。結賬時,塑料購物袋也都有相應價格。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副會長 王永剛:第一就是老百姓首先要少消費、綠色消費;第二就是要重復利用;第三要提倡回收,怎麼讓它更好地回收,最後實在不行再進入生活垃圾填埋或者焚燒。

⑻ 關於塑料袋的調查報告

在這次調查中發現:
一、「限塑令」的目的
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遊區、水體中、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視覺污染」污染外,它還存在著潛在的危害。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國家自2008年6月1日起實行「限塑令」,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市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最終達到減少連卷塑料袋等各種塑料袋使用的目的,以遏制其對環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義
塑料袋實實在在地危害著環境,被丟棄的塑料袋不僅有礙觀瞻,還會導致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死亡,以及堵塞城市下水管道等。對超薄塑料袋實施禁令、鼓勵使用塑料袋替代產品和鼓勵回收利用等措施將可加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出售塑料袋所得可用於支持市政回收項目,還可用於降低環保產業勞動力成本,包括廢品回收業和使用天然纖維製造塑料袋替代產品的行業都將受益。
三、環保袋的好處
使用環保袋有很多好處有很多,使用環保袋,即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白色污
染;而且環保袋的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最重要的是環保袋可以循環使用。相比塑料袋使用壽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環保袋好處多多。
四、購買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有償提供的塑料袋價格在0.1~0.3元之間,環保袋的價格則在3~5元之間。一次購物,人們所需用塑料袋的個數在2~5個之間,用環保袋一般是一個就夠了,少數買的多的顧客,需要2~3個。由於「限塑令」實施不久,人們購物還未養成自帶的習慣,如果去購物時沒有自帶環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價格在1元左右,而再購買一個環保袋需要花3~5元。這是少數人依舊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為忘了帶而買環保袋,反而提高了購物成本。而且環保袋不方便對購買的商品進行分類,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雜的放在一起,如果購買的商品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變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時候,人們習慣於用籃子、布袋購物,也沒覺得不方便。但也要確實認識到以前商品的種類不如現在的繁多,人們的購物需求不同。現在的人,往往習慣於把幾天內所需的商品一次性買齊,所以環保袋的設計上也需要改善,並不是越大越好。
五、環保意識的強化
相較於「限塑令」實施之前,超市中人手塑料袋的情況,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57個被調查者中有38個使用自帶的購物袋,即,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費者群體至少下降了6成。有些沒有攜帶環保購物袋的市民在購買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時,也都已經不再用塑料袋盛裝,他們會選擇手捧,或懷抱的方式
從這些現象來看,人們已經意識到塑料袋帶來的危害,雖然長久以來的習慣不能一下子改變,但是會有意識的去減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環保袋就已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塑料袋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也會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現。
六、「限塑令」施行中的阻力
和超市嚴格執行「限塑令」相比,菜場執行情況要差得多。根據一則新聞報道,記者在一家農貿市場問一名攤販:「今天不是不讓送免費塑料袋了嗎?」該攤販回答:「我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給塑料袋他怎麼買菜呢?」 一名菜場經營人員說,每個塑料袋兩毛錢,但為了這兩毛錢,他們往往要向消費者解釋半天,仍有人不理解。還有消費者聽說塑料袋要另外收費,竟扔下已經稱好的菜揚長而去。
由此可見,在超市商場以外的農貿市場以及水果攤位,「限塑令」並沒有起到很強大的「限塑」作用。
「限塑令」不「限塑」並不能夠說明「限塑令」不適合現實情況的需要,反而更能夠體現出環境對「限塑」的需要以及「限塑」從硬性規定到人們自覺執行之間的距離。
七、減少施行阻力的措施
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與問題同時產生。要使「限塑令」施行過程中的阻力減少,我們通過這次調查,總結出了幾點。
1.繼續加強對「限塑令」的宣傳,使限塑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2.從總體上加強環保意識,不僅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要依法治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從生活習慣的各個方面出發,製造更便利時尚的環保購物袋;
5.鼓勵各個事業單位施行不違背於「限塑令」的實際措施,等等。
總結:
我國每天對塑料袋的使用量超過三十億個。其中,超市塑料袋用量達40萬噸,是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多的場所之一,雖然商務部規定: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從6月1日開始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也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但是超市以外的百貨商店、菜市場、水果攤的塑料袋用量是超市的三倍,而生產這些塑料袋平均每天需要消耗的石油至少13000噸。這些塑料袋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成為「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境衛生。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手段之一。 根據有關專家測算,「限塑令」的實施將使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至少三分之二。有專家表示,我國實行「限塑」,是利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的白色污染「依賴症」,最終實現由「限塑」到「禁塑」。而現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宣傳教育,讓老百姓把自覺摒棄塑料袋變成習慣。另一方面,還是要找到既能兼顧百姓生活便利,又環保的塑料購物袋替代品。對於老百姓來說,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雖然眼下的「限塑令」給市民帶來了些許不便,但從長遠考慮,合理的使用塑料購物袋,逐步減少塑料購物袋的使用總量,可以從根源上遏制「白色污染」,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最終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但是,「限塑令」是國家行政機關通過行政法規來達到「限塑」的目的,要從「限塑」到自覺的摒棄塑料袋,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每個人去自覺地執行。

閱讀全文

與塑料薄膜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油站促銷活動分析報告 瀏覽:882
鄉村旅遊電商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105
網路營銷卡巴新能源汽車 瀏覽:466
影響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因素 瀏覽:899
鞋中秋節活動促銷圖片素材 瀏覽:233
酒店畢業季營銷方案 瀏覽:646
機器人教育培訓學校建設方案 瀏覽:25
作業盒子推廣方案 瀏覽:830
公衛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888
市場營銷是什麼概念 瀏覽:459
國際市場營銷有哪些特殊性 瀏覽:331
宴會流程策劃方案 瀏覽:631
電大市場營銷實訓 瀏覽:6
煤礦2017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942
電子商務工程師有用嗎 瀏覽:461
阿里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的10種模式 瀏覽:57
七夕情人節美容院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405
海底撈火鍋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695
網路營銷推廣是怎樣運營的 瀏覽:705
護士長助理培訓方案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