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習題
社會心理學測試題
一、單選題:
1、F.H.奧爾波特(1924)指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B)的學科」。
A.社會心理 B.社會意識 C.社會知覺 D.社會知覺
2、勒溫(1936)關於社會行為的公式B=f(P,E)中,E表示(C)。
A.行為 B.個體 C.個體所處的情境 D.函數關系
3、社會心理是(D)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是由社會因素引起並對社會行為具有引導作用的心理活動。
A.社會認知 B.社會意識 C.社會規范 D.社會刺激
4、E.P.霍蘭德(1976)認為,社會心理學的歷史順序可劃分為(A)三個階段。
A.哲學思辨、經驗描述與實證分析 B.哲學思辨、實證分析與經驗描述
C.實證分析、經驗描述與哲學思辨 D.經驗描述、實證分析與哲學思辨
5、經驗描述階段的特點是在(A)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
A.觀察 B.實驗 C.思辨 D.歸納
6、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A)
A.統計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檔案法
7、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不包括(D)
A.目的性原則 B.全面性原則 C.非暗示性原則 D.系統性原則
8、觀察學習所包含的過程有(B)
A.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動機過程
B.聯想過程、模仿過程、強化過程
C.觀察過程、學習過程、模仿過程、強化過程
D.模仿過程、外部強化過程、內部強化過程、鞏固過程
9、關於社會交換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D)
A.社會交換論是主張從經濟學的投入與產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
B.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
C.人們在互動中傾向於擴大收益、縮小代價或傾向於擴大滿意度、減少不滿意度
D.社會交換關系是建立在利益沖突基礎上的人們的競爭性活動
10、「集體潛意識」概念是(D)提出來的。
A.弗洛伊德 B.霍妮 C.沙利文 D.榮格
11、我國的勞動教養制度是一種(D)的機制。
A.繼續社會化 B.終身社會化 C.早期社會化 D.再社會化
12、個體的全部社會化是以(B)為條件的。
A.早期社會化 B.語言社會化 C.性別社會化 D.道德社會化
13、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A)、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
A.社會地位 B.社會認知 C.社會情感 D.社會意識
14、作為老師,既需要權威者得角色,又需要是學生朋友的角色,這兩種角色有時難以協調,這是(D)。
A.角色內沖突 B.角色失調 C.角色不清 D.角色間沖突
15、由他人的判斷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D)
A.主我 B.客我 C.鏡我 D.社會自我
16、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即(B)
A.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最後到心理自我 B.從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後到社會自我C.從社會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後到心理自我 D.從心理自我到社會自我,最後到生理自我
17、自尊是個體對其(A)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A.社會角色 B.自我 C.成功失敗 D.價值
18、人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網路成為(A)
A.圖式 B.核心知識 C.框架 D.內隱認知
19、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按照以往的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其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這一過程成為(B)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個體印象 D.個體信息
20、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最新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原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D)
A.刻板印象 B.光環效應 C.首因效應 D.近因效應
21、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表明,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C)對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A.信息內容 B.信息數量 C.信息順序 D.信息真實性
22、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些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就會帶著這種傾向去評價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這是(C)
A.特製印象 B.印象形成 C.光環效應 D.近因效應
23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叫(D)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總體印象 D.刻板印象
24、人們形成總體印象時,參考的是各種品質的評價分值的總和,這是(D)
A.簡約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權模式 D.加法模式
25、印象管理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現實生活中,個體要為他人、公眾與社會所接受,其行為表現必須符合社會對他的(B)
A.印象定位 B.角色期待 C.基本規范 D.評價標准
26、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被稱為(A)
A.歸因 B.探索 C.圖式 D.評價
27、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的發生並非由內因或外因這樣的單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兩者的影響,這種歸因叫做(C)
A.成敗歸因 B.穩定歸因 C.綜合歸因 D.不可控歸因
28、在行為的內因與外因中,一部分是可變的,另一部分是穩定的,如內因中人的(A)是易變性因素。
A.情緒 B.人格 C.智力 D.能力
29、美國心理學家羅特(J.Rotter)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A)有不同的解釋。
A.控制點 B.內外因 C.穩定性 D.可控性
30、海德(1958)認為,人人們歸因時,首先使用(A)原則。
A.不變性 B.易變性 C.協變性 D.特異性
31、協變原則認為人們歸因時如同科學家在科研中尋求規律,試圖找出一種效應發生的各種條件的(D)協變。
A.共同性 B.一致性 C.特異性 D.規律性
32、個體在歸因過程中,對有自我捲入的事情的解釋,往往帶有明顯的(D)傾向。
A.自我暴露 B.自我防衛 C.自我抬高 D.自我價值保護
33、一般來說,動機強度與與活動效率之間的關系大致呈(B)
A.U型曲線 B.倒U型曲線 C.線性關系 D.指數曲線
34、個體害怕孤獨,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協作和友好聯系的心理傾向稱為(A)
A.親合動機 B.成就動機 C.利他動機 D.優勢動機
35、恐懼是現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和傾向(A)
A.越強 B.越弱 C.越穩定 D.越難預測
36、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的成就動機之間是(A)的關系。
A.正相關 B.負相關 C.零相關 D.很復雜
37、人的某種需要從未滿足的狀態轉換到滿足狀態,並產生新的需要的過程稱為(C)
A.歸因過程 B.定勢過程 C.動機過程 D.轉換過程
38、個體希望影響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傾向,稱為(B)
A.親合動機 B.權利動機 C.親社會動機 D.侵犯動機
39、挫折—侵犯理論認為,侵犯強度同目標受阻強度之間是(A)的關系。
A.正相關 B.負相關 C.零相關 D.很復雜
40、利他行為中有一現象稱為「旁觀者效應」,其意思是(B)
A.他人在場有利於促進助人行為 B.他人在場対利他行為有負面影響
C.他人在場,會激勵助人者 D.他人在場,使助人者體會到社會贊許,增進助人行為
41、他人在場,會影響助人行為。一般情況下,在場人數越多,助人行為(A)
A.越少 B.越難預測 C.越多 D.越迅速增加
42、一般地說,態度的各個成分之間是協調一致的。在他們不協調時,(A)往往佔有主導地位,決定態度的基本趨向於行為傾向。
A.情感成分 B.行為清香成分 C.認知成分 D.動機成分
43、個體傾向於發展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態度,這是態度的(A)功能。
A.工具性 B.自我防禦 C.認知 D.價值表現
44、個體對特定態度對象的捲入水平,是態度的(D)維度。
A.強度 B.外顯度 C.方向 D.深度
45、對畏懼與態度轉變關系的研究表明,(B)信息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
A.低程度的畏懼 B.中等程度的畏懼 C.高程度的畏懼 D.最高程度的畏懼
46、溝通信息的重復頻率與說服效果呈(D)的關系。
A.線性 B.U型曲線 C.隨機 D.倒U型曲線
47、海德提出,人們在態度轉變時,往往遵循(A)
A.費力最小原則 B.符合需要原則 C.社會交換原則 D.道德原則
48、社會交換論認為態度改變的關鍵是()
A.誘因的強度 B.迴避動機 C.達到平衡狀態 D.趨向動機
49、一般來說,最能准確地反映人的內心狀況的身體語言形式是()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勢 D.空間距離
50、朋友之間交往的距離屬於()距離
A.公眾 B.社交 C.個人 D.親密
51、信息的傳遞速度較快,群體成員的滿意度較高,這種溝通網路是()
A.圓周式 B.輪式 C.全通道式 D.Y式
52、人際關系深度的一個敏感的「探測器」是()
A.自我暴露程度 B.好惡評價 C.情感捲入程度 D.親密行為
53、基本的人際需要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感情需要 D.認知需要
54、根據安德森的研究,影響人際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質是()
A.智慧 B.真誠 C.熱情 D.幽默
55、良好人際關系原則不包括()
A.交換性原則 B.平等性原則 C.強化原則 D.相互性原則
56、舒茨用三維理論解釋群體的形成與群體的解體,提出了()
A.六種人際關系原則 B.群體整合原則 C.包容原則和情感原則 D.群體分解的控制原則
57、舒茨的三維理論用於解釋群體的形成時,認為群體形成經過()
A.控制—情感—包容 B.包容—控制—情感 C.情感—控制—包容 D.情感—包容—控制58、人們在心理和行動方面的交流、交往、被稱為()
A.人機互動 B.人際交往 C.人際喜歡 D.人際吸引
59、目標手段相互依賴理論是由()提出來的
A.費斯廷格 B.多伊奇 C.舒茨 D.李維奇
60、熟悉能增加喜歡的程度,但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系呈()
A.指數關系 B.線性關系 C.U型曲線 D.倒U型曲線
61、在他人作用下,引起個體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變化現象,稱為()
A.印象管理 B.社會影響 C.人際吸引 D.互動
62、群體規模影響從眾行為,研究表明,群體規模一般在()時,影響最大。
A.1人—3人 B.3人—4人 C.4人——6人 D.10人以上
63個體進行某種活動時,由於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叫()。
A.社會促進 B.利他 C.社會懈怠 D.從眾
64、塔爾德在「模仿律」中指出,「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於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這被稱為()。
A.結果律 B.幾何級數律 C.下降律 D.先內後外律
65、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及其他方式引起眾人相同的情緒行為,這種現象叫()。
A.優勢反應 B.模仿 C.社會感染 D.暗示
66、婚姻的主要動機不包括()。
A.經濟 B.繁衍 C.愛情 D.學習
67、夫妻和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屬於()
A.主幹家庭 B.核心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二、多選題:
68、孕育社會心理學的母體學科包括(AC D)
A.社會學 B.生物學 C.文化人類學 D.心理學
69、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對社會心理學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學術思潮包括(ABCD)
A.德國的民族心理學 B.法國群眾心理學 C.英國的本能心理學 D.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
70、社會心理學領域使用實證研究方法的兩位先驅是(AD)
A.特里普里特 B.墨菲 C.奧爾波特 D.莫德
71、社會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有(ABC)
A.價值中立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倫理原則 D.重復原則
72、屬於精神分析輪的概念包括(ABC)
A.生本能與死本能 B.本我、自我與超我 C.潛意識、前意識與意識 D.聯想、強化與模仿
73、問卷構成的成分包括(ABC D)
A.指導語 B.問題及其備選答案 C.人口學記錄 D.結束語
74、在社會學習論看,學習的機制主要有(ABD)
A.聯想 B.強化 C.暗示 D.模仿
75、霍曼斯(1961)社會交換論的基本觀點體現在幾個相互聯系的普遍性命題上,這些命題包括(A C)
A.成功命題 B.剝奪—滿足命題 C.價值命題 D.侵犯—贊同命題
76、關於社會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ACD)
A.社會化是個體由自然人成長、發展為社會人的過程
B.社會化涉及社會及個體兩個方面
C.社會化伴隨人的一生
D.成人期的社會化是繼續社會化
77、教師的角色屬於(B D)
A.成就角色 B.規定性角色 C.表現型角色 D.不自覺角色
78、角色扮演過程包含(ACD)等階段
A.角色期待 B.角色沖突 C.角色領悟 D.角色實踐
79、自我的結構包括(ABCD)
A.物質自我 B.心裡自我 C.社會自我 D.理想自我
80、社會知覺包括(ABC)
A.行為原因 B.人際知覺 C.自我知覺 D.環境知覺
81、社會知覺時,圖式對新覺察到的信息起(BD)作用
A.選擇 B.引導 C.組合 D.解釋
82、信息順序影響印象形成的現象包括(BC)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應 C.近因效應 D.光環效應
83、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個體歸因時遵循的主要原則包括(ABD)
A.不變性原則 B.折扣原則 C.情感一致性原則 D.協變原則
84、在行為的內因與外陰中均有穩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穩定性原因包括(ABD)
A.人格特徵 B.能力 C.天氣 D.工作性質
85、根據凱莉的三維理論,個體在歸因時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BCD)
A.規律性信息 B.特異性信息 C.共同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86、社會動機的功能包括(ABCD)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維持功能 D.調節功能
87、培養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包括(AB)
A.家庭教養方式 B.強調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
C.正確的價值觀 D.社會化是否順利進行
88、侵犯的構成要素包括(ABD)
A.傷害行為 B.侵犯動機 C.敵意 D.社會評價
89、態度的功能主要包括()
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禦功能 C.加之表現功能 D.認知功能
90.、根據凱爾曼的觀點,態度形成包括()等階段
A.內化 B.評價 C.服從 D.認同
91、態度轉變理論包括()
A.平衡理論 B.任職失調論 C.社會交換論 D.精神分析論
92、認知失調論認為,認知失調可能的原因包括()
A.邏輯的矛盾 B.文化價值的沖突 C.觀念的矛盾 D.新舊經驗相悖
93、按信息流動方向,溝通可分為()
A.平行溝通 B.非正式溝通 C.上行溝通 D.下行溝通
94、一般來說,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展要經過的階段包括()
A.定向階段 B.情感探索階段 C.情感交流階段 D.穩定交往階段
95、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應遵循的原則包括()
A.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B.包容性原則 C.相互性原則 D、平等性原則
96、人際互動主要的形式包括()
A.競爭 B.利益沖突 C.合作 D.感情相容.
97、社會促進的效應包括()
A.結伴效應 B.觀眾效應 C.情感效應 D.光環效應
98、社會交換論者將愛情發展劃分為()等階段
A.取樣與評估 B.互惠 C.承諾 D.制度化
99、夫妻之間的心理沖突包括()
A.需求不滿 B.價值觀念不一致 C.夫妻的性差異 D.遠離的「自我」
100、一個典型的家庭生命周期包括()
A.形成 B.擴展 C.穩定 D.空巢
Ⅱ 為了看懂這些汽車哏 我把《好萊塢往事》和《極速車王》二刷了
最近,因為這次特殊的春節假期,閑適在家看了好些部電影,其中有兩部影片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名爵EZS
它將與同為歐標生產的名爵EZS組成新能源組合,征戰歐洲及海外市場。
事實上,名爵品牌近年來海外擴張勢頭迅猛,目前上汽已經在泰國、印尼、印度建立了3座海外整車製造基地,擁有英國倫敦、伯明翰等全球多個設計中心,覆蓋全球十幾個不同區域的市場開發和品牌售後。
誕生於1924年的MG名爵品牌,前80年用平民跑車讓世界牢記。進入新世紀,上汽名爵涵蓋從轎車到SUV,從新能源車、燃油車到智能網聯汽車,再次拓展全球消費新需求,快速躋身全球細分市場前列,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文?|?大鵬君
圖片?|?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管理者的管理工具有那些
管理工具:即競爭力,這五個方面分別是,行業現有的競爭狀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客戶的議價能力、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
管理工具
Ⅳ 管理工具指的是哪些
管理工具-什麼是管理工具
企業管理工具,是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p要素。管理工具(各種規章制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員工職業發展規劃、ISO9000質量管理標准體系等)對實現組織運行的穩定性、規范性並獲得較高的效率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管理工具的類型
· 企業戰略工具
7S模式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的7個要素。
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作為由外而內的管理工具,從五個方面分析企業結構的吸引度,既競爭力,這五個方面分別是,行業現有的競爭狀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客戶的議價能力、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
· 戰略地圖
戰略地圖是以平衡計分卡的四個層面目標(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內部層面、學習與增長層面)為核心,通過分析這四個層面目標的相互關系而繪制的企業戰略因果關系圖。
藍海戰略
與其在擁擠的市場上(紅海)做激烈競爭,不如開發新的、沒有競爭的市場空間(藍海),有些藍海是在已有產業以外創建的,但大多出藍海是通過紅海內部擴展已有產業邊界而開拓出來的。
· 長尾理論
「長尾理論」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以前被認為是邊緣化的、地下的、獨立的產品現在共同占據了一塊市場份額,足以可與最暢銷的熱賣品匹敵。
領導力工具
· ERG理論
ERG理論指出,人們共存在3種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關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長發展(Growth)的需要。
目標管理法
使管理活動圍繞和服務於目標中心,以分解和執行目標為手段,以圓滿實現目標為宗旨的一種管理方法。
· 管理方格圖
管理方格圖是對識別各種領導作風不同組合的演示,表明對業績的關心和對人的關心是一名管理者應該兼顧的。
領導行為連續體
一個專制的領導掌握完全的權威,自己決定一切,他不會授權下屬;而一位民主的領導在指定決策過程中,回給予下屬很大的權力。
「情境領導」模式
「情境領導」模式:在領導和管理公司或團隊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而要隨著情況和環境的改變及員工的不同,而改變領導和管理的方式。
·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這樣的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團隊迷思
團體成員在集體主義精神感召下,積極追求團體的和諧與共識,卻忽略了團體的真實決策目的,從而無法進行准確判斷的一種思考模式。
·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用來構造團隊溝通流程,應對復雜任務難題的管理技術。
喬哈里資訊窗
喬哈里資訊窗(Johari Window)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
人力資源工具
· LIFO系統
LIFO的全稱是「 Life Orientation」,包括個人內在的價值觀以及外顯的行為偏好,是一種結合現代管理、組織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學的綜合管理培訓系統。
MBTI人格理論
MBTI(邁爾斯類型指標)全稱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種性格測試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們在獲取信息、作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性格類型。
· 職業錨
職業錨,是自我意向的一個習得部分。個人進入早期工作情境後,由習得的實際工作經驗所決定,與在經驗中自省的動機、價值觀、才幹相符合,達到自我滿足和補償的一種穩定的職業定位。
業內訓練
業內訓練(Training Within Instry ,TWI)是一項可以用來發展企業管理人員技能的技術。
· 行動學習法
行動學習法(Action Learning)又稱「干中學」,就是通過行動來學習的循環學習過程。
人力資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PCMM)是美國卡耐基·梅隆的軟體工程研究所(SEI)開發的一個管理架構
銷售與營銷工具
cpc協同產品商務
協同商務是一種激勵具有共同的商業利益的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的商業戰略
· 4P營銷組合
市場營銷人員綜合運用並優化組合多種可控因素,以實現其營銷目標的活動,可控因素即4P(產品—Proct;價格—Price;地點—Place;促銷—Promotion)。
4C營銷組合
以客戶(Consumer)為中心進行營銷,應關注並滿足客戶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強與客戶的溝通(Communication)。
· 定位營銷
定位營銷就是通過發現顧客不同的需求,合理定位,並不斷地滿足它的過程。定位營銷的實質是消費者、市場、產品、價格以及廣告訴求的重新細分與定位。
「微笑曲線」模型
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設計和銷售,處於中間環節的製造附加值最低。
· 運作管理工具
業務流程重組(
BPR)
業務流程重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定義有幾種,其中廣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的定義。
· 六西格瑪
在管理專家彼得 S.潘德、羅伯特 P.紐曼、羅蘭 R.卡瓦納合著的《六西格瑪—追求卓越的階梯》一書中,對六西格瑪管理給予如下定義:一種靈活的綜合性系統方法,通過它獲取、維持、最大化公司的成功。
· 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
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得名於1990美國麻省理工學院D.RoosJ.P.WomackD.Jones所著的《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
·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5S管理
5S管理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金融財務工具
· 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指以作業為核算對象,通過成本動因來確認和計量作業量,進而以作業量為基礎分配間接費用的成本計算方法。
· 沃爾評分法
沃爾評分法是指將選定的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並分別給定各自的分數比重,然後通過與標准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作出評價的方法。
凈現值法
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
· 杠桿收購
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LBO)是一種企業金融手段。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種實用的財務分析體系。
IT科技工具
ERP
ERP不僅僅是一個軟體,更重要的是一個管理思想,它實現了企業內部資源和企業相關的外部資源的整合。
· CRM客戶關系管理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戶為中心",提高客戶滿意度,改善客戶關系,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事業規劃工具
LIFO系統
LIFO的全稱是「Life Orientation」,包括個人內在的價值觀以及外顯的行為偏好,是一種結合現代管理、組織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學的綜合管理培訓系統。
· MBTI人格理論
MBTI(邁爾斯類型指標)全稱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種性格測試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們在獲取信息、作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性格類型。
職業錨
職業錨,是自我意向
的一個習得部分。個人進入早期工作情境後,由習得的實際工作經驗所決定,與在經驗中自省的動機、價值觀、才幹相符合,達到自我滿足和補償的一種穩定的職業定位。
中國最流行的十大企業管理工具
· 客戶關系管理
它可以幫助公司了解自己的客戶群,並迅速對客戶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是在中國公司中最流行的管理工具。在被調查者中,有 62%的人使用了這種工具,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客戶信息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雖然客戶關系管理已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管理工具,它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的使用率更高。在被調查的所有公司中,有 75%都使用了這種工具。這個比例在亞洲其他國家的公司中甚至更高,達到了 85%。在中國,客戶關系管理是放棄率最低的一種管理工具,只有 1%的企業停止使用這種工具。
· 改進質量的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改進質量的系統方法。
在中國的流行程度排在第 2位。有 60%的被調查公司使用了全面質量管理工具,非常接近全球 61%的使用率,但低於亞洲其他國家的 72%。雖然全面質量管理的使用率在中國的排名很高,但在其他任何地區,它的使用率都沒有進入前 10名。
在中國,如果企業致力於使用全面質量管理這種工具,對它的滿意度在所有的管理工具中甚至排在第 2位。但是,如果付出的關注與精力有限,其使用的滿意度就要低很多。這反映了使用管理工具的普遍趨勢:付出較大的努力得到的滿意度比付出較少的努力要高。這還說明了一個問題:管理工具根本就不應該敷衍了事地實施。對於高層管理者來說,在決定使用哪種管理工具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使用它們之前,必須了解:對於每一種管理工具,多付出一些努力會使得到的收益增加多少?
· 顧客細分
這個過程把客戶分成不同的群體,同一群體的客戶都具有相似的特徵。它是識別未被滿足的客戶需求的一種有效途徑。有 54%的中國企業使用了這種工具,而這種工具在全球企業中的使用率是 72%,在亞洲其他地區的使用率是 78%。但是,顧客細分在中國的使用率排名中的名次比在亞洲其他被調查公司中高在亞洲其他國家,它的排名是第 9位。在中國,客戶關系管理是最流行的管理工具,這充分說明中國的高層管理者認為對客戶的了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調查的一項內容是詢問被調查者對一系列管理趨勢的看法。在中國的被調查者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同意下面的說法:「對客戶缺乏足夠的洞察力,是我們提升業績的一個障礙。」同時,有 70%的人認為他們的公司主要關注新客戶,而實際上,
應該重點關注如何留住和發展現有的客戶。
· 非核心的職能
外包是利用第三方組織來完成一些非核心的職能。
它可以讓公司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上。但是,雖然有 49%的接受調查的中國企業會把一些活動外包出去,這個比例仍然遠遠低於 73%的全球水平。但是,和客戶關系管理一樣,中國的企業似乎對自己的外包經歷非常滿意。這兩種工具的放棄率都只有 1%。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在其他國家,海外經營是與外包相關的活動,但中國的企業放棄海外經營的概率非常高。
· 競爭優勢的技能
核心能力是能夠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技能。
檢驗這個工具的一種方法是:問問你自己,「競爭對手模仿或獲得這些技能和集體知識的難度有多大?」中國的高級管理者非常喜歡使用核心能力這種工具,在能夠使組織與眾不同、團結一致的強項上大量投資。核心能力在中國是流行程度排名第 5的管理工具,但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流行程度要稍微低一些。它在全球的排名是第 7位,在亞洲其他地區的排名是第 10位,在歐洲的排名是第 11位。
6.供應鏈管理與從原材料到最終客戶構成的這個龐大網路是同步的。
這種管理工具對技術的依賴性很強,可以形成一個不間斷的信息流,幫助企業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成本、把適當的產品交付到適當的地點。由於供應鏈日益變得全球化和復雜化,中國的高層管理者也非常樂於承認,他們需要這種管理工具的幫助。只有 39%的被調查者同意下面的說法:「我們有能力有效地管理全球化的供應鏈。」有三種管理工具在中國進入了使用率前 10名的清單,但沒有進入全球的清單,其中就有供應鏈管理這種工具。
· 戰略規劃
戰略規劃是一種系統、全面的方法。
決定一個企業應該成為什麼樣子,以及如何最好地實現這個目標。這種工具的關注重點是公司為了充分發揮它的潛力所需要的行動和資源。雖然中國的高層管理者一般對自己的戰略規劃的結果還比較滿意(在 5分制的滿意度評分制度下,當付出較大努力時,戰略規劃的得分達到了 4.02分),但他們對於情景假設與突發事件規劃這種相關的管理工具卻沒有多大興趣。這兩種管理工具都是中國公司使用最少的管理工具之一。
· 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再造是對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設計。
以便改善生產效率、周期時間和質量。接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中有 35%使用了這種工具,全球的使用率是 61%。但是,放棄這種工具的公司很多。管理工具的放棄率,反映的是在 2004年之前五年至少使用過一
次某種管理工具,但在 2004年停止使用這種工具的公司所佔的百分比。在中國的高層管理者停止使用的管理工具中,業務流程再造排在第 5位。只有海外經營、射頻識別、開放市場創新、情景假設與突發事件規劃的放棄率比它高。
· 關鍵性戰略資產
知識管理是使企業能夠獲得智力資本這種關鍵性戰略資產並在內部分享的一種管理工具。
由於中國力爭建立一種知識經濟,這種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加強。在接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中,知識管理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管理工具,有 35%的人說他們使用了這種工具,但它的全球使用率並沒有排進前 10名。
· 實現目標的方法
使命書和願景書界定了一家公司的業務、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方法。
在接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中,有 35%會利用這種工具為公司指明方向,引導管理層思考關於戰略的問題,而在亞洲的其他地區,使命書和願景書的使用率要高得多,有 89%的公司會使用這種工具。
管理工具運用存在的誤區
1、企業對管理思想或工具本身並沒有理解透徹,只是機械的照搬工具或者片面的理解、運用。
2、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沒有給予足夠高度的重視,沒有決心和推動!導致變革不能順利推進。
3、企業系統內的各個組織部門思想、步調不一致,內耗過大,導致管理工具建設進度緩慢或建成後本來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4、企業內部的執行層甚至全員沒有很好的學習管理工具並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運用。
Ⅳ 理查德·邁爾斯的其人其事
這是在其它任何地方都不太容易看到的一幕:五角大樓停車場上,其它車輛相繼離去,只有一輛豪華轎車一直停在那裡,車旁畢恭畢敬地站著好幾名高級軍官。一名參謀從遠處跑到近前,「啪」地一聲,立正,敬禮:「報告,謝爾頓將軍(美國參聯會主席)說有緊急情況需要商量,請邁爾斯將軍立即回去!」
從那輛豪華轎車車底下鑽出一個兩手沾滿油污的高個男子,嘴裡還念念有詞:「小毛病一個,一會兒就好。」說完,修車人大步流星地向五角大樓走去。
他就是理查德·邁爾斯,剛剛被布希總統任命的新參聯會主席。 如果你問邁爾斯的朋友或同事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們首先會提到邁爾斯在九十年代末出任美國太空總署司令的那段經歷,的確,作為一名太空問題專家,這樣的經歷值得炫耀。其次,他的朋友或同事會提起他的性格,而這更讓人印象深刻:他非常低調、務實、自律、忠誠。他是美軍四星上將中的另類:喜歡自己沖咖啡,喜歡自己修車,從不說上司的好話,當然更不會說壞話。
五角大樓和美國政府高層人士透露,事實上,布希總統看重邁爾斯的也恰恰是這兩個方面。一方面,太空已成為布希總統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最優先的軍事考慮。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詹姆士·瓊斯一語道破天機:「他們挑選了一位最擁護他們的軍事發展方向的人。」
另一方面,縱觀布希的高級顧問,人們就會發現,他喜歡的人都具有同樣的性格特徵,那就是直來直去和至關重要的無比忠誠。邁爾斯的上司和部下都說,這也正是邁爾斯的風格。 邁爾斯於1942年3月1日在堪薩斯城出生,父親是一家商店的老闆。幼年的邁爾斯親眼看到飛機墜毀的恐怖場面,自那以後,他見了飛機就害怕。為了克服他的飛機恐怖症,父親有意識地經常帶他到機場去。但他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後來會成為空軍司令、太空司令。
邁爾斯進入堪薩斯州立大學,學的是機械工程,同時參加了「預備役軍官訓練兵團」,此後他加入了空軍,參加了越南戰爭,表現突出。
1993年到1996年,邁爾斯先後出任駐日美軍司令和第五航空隊司令。這時,他已經把自己的領導才華和實干精神充分表現出來,頗得軍方高層賞識,1996年,他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地被提拔為美國參聯會主席助理。此後,他經常與當時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起出國訪問,在奧卿眼裡,邁爾斯是那種「與他共事相當愉快」的人。
但他在這個位置上只幹了一年,便被委以重任,出任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司令。這段經歷使他成為一名東亞問題專家,而布希出任總統後,亞洲正是美國軍事的防禦重心。
1998年,邁爾斯回歸本土,先後出任北美航空防禦司令和美國太空部隊司令。他具體負責軍用電腦網路防禦系統的開發,並成為虛擬戰戰術的行家高手。 邁爾斯在仕途上可謂一帆風順,而他的家庭生活同樣令人羨慕。他的妻子名叫瑪麗·魯普,給他生下了兩女一兒。拈花惹草是美國大兵的傳統,但邁爾斯從未傳出過緋聞,他從不掩飾對妻子兒女的愛,他說:「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從他們身邊拉走。」
事實上,雖然邁爾斯刻意保持低調,但與他接觸過的女性都對他留下深刻印象,因為他和那些有勇無謀的美國軍官不同,愛好十分廣泛,他最大的愛好是音樂,對體育也興趣濃厚,最擅長高爾夫球和網球。當然,如果讓他自己說,邁爾斯首先會承認他在工作之餘,最大的愛好其實是修理汽車。 位於弗吉尼亞的「全球安全組織」專家約翰·派克指出:「在我的記憶里,像邁爾斯這樣的人出任參聯會主席真是不多見。這也更清楚地證明,布希總統已經鐵了心地決定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而邁爾斯是太空武器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部件』。」
他一直大力支持試驗太空激光武器,全力保護美國衛星。他統一了虛擬戰的戰法,准備用鍵盤摧毀敵方的基礎設施。當美軍在科索沃戰爭中使用全球定位系統來指揮炸彈轟炸目標時,邁爾斯興奮地表示,科索沃是第一場帶有太空戰性質的戰爭。邁爾斯以忠誠獲得上上下下的好感,但前參聯會主席克羅認為,他會對布希忠誠到何種程度還很難說。如果他完全站在布希和拉姆斯菲爾德一邊,如何同那些強硬的高級軍官打交道就成了他的難題;如果他站到軍方一邊,拉姆斯菲爾德還不瘋了?
邁爾斯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是如何調停拉姆斯菲爾德和高級軍官之間的緊張關系。按拉氏的設想,美軍應重點研製空基激光武器、遠程轟炸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然而,這一設想無異於給 B 1轟炸機和海軍的寵兒航空母艦判了死刑,空軍、海軍都堅持反對,他們指出,發展太空武器本身沒有錯,但不能以放棄美國的安全為代價,軍隊的作用是「保護今天的我們,而不是10年以後的我們。」
美國現任參聯會主席謝爾頓的任期於9月30日屆滿,邁爾斯將於10月1日正式成為「美軍第一人」,不知道這位喜歡修理汽車的四星上將有沒有膽量修理那些不聽話的高級軍官。
Ⅵ 戴維·邁爾斯的部分作品介紹
編輯推薦
我從1994年開始相繼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和加州大學教授社會心理學,使用的一直就是戴維·邁爾斯的這本教材。在美國,如果一本心理學教科書能夠再版3次以上的話,這本書就堪稱經典教材了,而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在過去的20年中連續再版了8次。隨著版本的更新,我能不斷領略作者修改增訂的精妙所在,並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該書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結合的風格。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已經成為該領域的一個典範,是美國心理學教科書市場上評價同類教材的一個標尺,因此我很高興向國內的同行推薦這本書。我相信我們的讀者拿到這本書後,也會和我一樣捧讀再三,不忍釋卷。
內容簡介
本書被美國700多所大學/學院心理系所採用,是這一領域的主導教材,已經成為評價其他教材的標准。
本書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引領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是人們了解自身、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最佳的指導性書籍。
目錄
中譯版序言
前言
第1章社會心理學導論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與相關學科
社會心理學與人類價值觀
我早就知道了:社會心理學不過是常識而已嗎
研究方法:我們如何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
個人後記: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聯系社會
第一編社會思維
第2章社會中的自我
自我概念:我是誰
知覺到的自我控制
自尊
自我服務偏見
自我展示
個人後記:傲慢的危險與積極思維的力量——一對相反的事實
聯系社會
第3章社會信念與判斷
我們如何解釋他人
我們怎樣感知和回憶我們的社會生活
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准確的判斷
我們的信念傾向於自我實現嗎
結論
個人後記:反思直覺的力量和局限性
聯系社會
第3章社會信念與判斷
我們如何解釋他人
我們怎樣感知和回憶我們的社會生活
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准確的判斷
我們的信念傾向於自我實現嗎
個人後記:反思直覺的力量和局限性
聯系社會
第4章行為和態度
態度決定行為嗎
行為何時決定態度
為什麼行為影響態度
個人後記:通過行為改變我們自己
聯系社會
第二編社會影響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別
人類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樣性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何解釋性別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進化與性別:什麼樣的行為是天生的
文化與性別:我們的行為是由文化影響的嗎
結論
個人後記:我們應該把自己看做社會的產物還是社會的建築師
聯系社會
第6章從眾
什麼是從眾
什麼是經典的從眾研究
什麼因素可以預測從眾
個體為什麼會從眾
誰會從眾
……
第7章說服
……
第三編社會關系
第四編應用社會心理學 編輯推薦
中國心理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推薦
二十餘年來雄居美國心理學教科書暢銷榜首
這是一本在當今美國最為暢銷的心理學導論性圖書,超過800萬讀者通過它學習和了解心理學
內容簡介
戴維·邁爾斯的《心理學》專為美國大學普通心理學公選課而撰寫,是該細分市場最為暢銷的教科書。
全書共18章,涵蓋了普通心理學方面的主要內容,包括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神經科學與行為、行為的天性與教養、人的發展、感覺與知覺、意識狀態、學習、記憶、思維語言與智力、動機、情緒壓力與健康、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學等。這些內容系統地闡述了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論,反映了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作者充分發揮了其在心理學教材撰寫方面無與倫比的才能,將科學的正統嚴謹與人文的形象寬泛巧妙結合,兼具理性和感性,使讀者能夠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輕松掌握心理學知識。本書適合作為我國高校心理學公共課教材,同時也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
目錄
前言
序幕心理學的故事
心理學的起源
前科學時期的心理學
心理科學的誕生
心理科學的發展
當代心理學
心理學的主要問題
心理學的觀點
心理學的亞領域
特寫:你的心理學學習生活
第1章對心理科學的批判性思考
心理科學的重要性
直覺和常識的局限性
科學的態度
科學方法
描述
個案研究
調查
自然觀察
相關
相關與因果關系
虛假相關
發現隨機事件中的規律
批判性思考:籃球比賽和股市中的連續得利
與失利
實驗
評價治療方法
潛隱說服磁帶能改善你的生活嗎
統計推斷
描述數據
對集中趨勢的度量
差異量數
做出推斷
心理學經常遇到的問題
批判性思考:死刑——當信念與心理科學沖突時
第2章神經科學與行為
神經網路
神經元
神經元如何進行信息交換
神經遞質如何影響我們
神經系統
外周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腦
探索工具
低水平的腦結構
大腦皮層
大腦兩半球
批判性思考:左腦和右腦
內分泌系統
第3章行為的天性與教養
基因:我們的生物藍圖
進化心理學:適應最大化
自然選擇
性
行為遺傳學:預測個體差異
雙生子研究
收養研究
氣質研究
遺傳力
基因—環境的交互作用
新的前沿學科:分子遺傳學
環境的影響
父母到底應該得到多少贊揚(或批評)
出生前的環境
經驗與大腦發育
同伴影響
文化
性別的天性與教養
性別的天性
性別的教養
後記:關於天性與教養的思考
第4章人的發展
胎兒期發展和新生兒
孕育
胎兒期的發展
反應能力很強的新生兒
特寫:理解嬰兒思維的研究策略
嬰兒期和兒童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青春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成年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對兩大發展主題的反思
連續性和階段性
穩定性和變化性
第5章感覺
感覺世界:基本原理
閾限
感覺適應
視覺
刺激輸入:光能
眼睛
視覺信息加工
顏色視覺
聽覺
刺激輸入:聲波
耳朵
特寫:喧鬧雜訊的干擾
失聰與聾人培訓
特寫:在無聲世界中的生活
其他感覺
觸覺
批判性思考:精神高於物質:赤腳過火焰
味覺
嗅覺
身體位置與運動覺
第6章知覺
選擇性注意
錯覺
知覺組織
形狀知覺
深度知覺
運動知覺
知覺恆常性
知覺解釋
感覺剝奪和視覺恢復
知覺適應
知覺定勢
知覺與人類因素工程
是否存在超感知覺
超感知覺的觀點
是前兆還是借口
用實驗來檢驗超感知覺
第7章意識狀態
清醒時的意識狀態
信息加工的水平
白日夢與幻想
睡眠與夢
生物節律
睡眠節律
批判性思考:經前綜合症
人為什麼要睡覺
睡眠障礙
夢
催眠
事實與謬誤
批判性思考:催眠的年齡回歸:一個真實的故事
催眠是另一種意識狀態嗎
葯物與意識
依賴與成癮
精神性葯物
葯物使用的影響因素
瀕死體驗
第8章學習
經典性條件反射作用
巴甫洛夫的實驗研究
新巴甫洛夫的理解
巴浦洛夫給後人留下的文化遺產
特寫:經典性條件作用的強奸案例
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
斯金納的實驗研究
行為塑造
懲罰
新斯金納的理解
斯金納給後人留下的文化遺產
觀察學習
班杜拉的實驗研究
觀察學習的運用
第9章記憶
記憶現象
記憶喪失和記憶奇跡
信息加工
編碼:信息的輸入
編碼的過程
編碼的內容
貯存:保持信息
感覺記憶
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
信息在大腦中的貯存
提取:信息的獲取
遺忘
編碼失敗
貯存消退
提取失敗
記憶建構
錯誤信息和想像效應
源頭遺忘症
辨別真實記憶與錯誤記憶
兒童目擊證人的回憶
受虐記憶的壓抑還是建構
改善記憶
第10章思維和語言
思維
概念
問題解決
決策與判斷
批判性思考:風險——我們害怕正確的事物嗎
信念偏差
人工智慧思維模擬
語言
語言結構
語言發展
思維和語言
語言影響思維
無語言的思維
動物的思維和語言
動物有思維嗎
動物有語言嗎
第11章智力
智力測驗的起源
阿爾弗雷德?比奈:預測學業成就
劉易斯?推孟:先天智商
智力是什麼
智力是一種一般能力還是幾種特殊能力
智力與創造性
智力在神經學上是可測量的嗎
智力評估
現代心理能力測驗
測驗編制原理
智力的動態性
穩定還是變化
智力的極端情況
遺傳和環境對智力的影響
遺傳影響
環境影響
智力測驗分數的群體差異
偏向問題
第12章動機與工作
動機的概念
本能與進化心理學
驅力與誘因
最佳喚醒
動機的層次
飢餓
飢餓生理學
飢餓心理學
性動機
性行為描述
性生理學
性心理學
青少年性慾
性取向
性與人類價值觀
歸屬的需要
利於生存
渴望歸屬
增加社會接納的行為
維持關系
促進健康
工作動機
人事心理學
特寫:工作中的工業組織心理學
特寫:發現你的長處
組織心理學:成就的激發
第13章情緒
情緒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和坎農—巴德理論
認知和情緒
情緒的兩個維度
情緒的生理表現
情緒和生理反應
特定情緒的生理反應
批判性思考:測謊
表情
非言語交流
文化與表情
面部表情的功能
情緒體驗
恐懼
憤怒
快樂
特寫:怎樣才能更快樂
第14章壓力與健康
壓力與疾病
壓力與壓力源
壓力與心臟
壓力與疾病的易感性
促進健康
壓力應對
調整易引起疾病的行為
批判性思考:
替代醫療——是健康的新方法還是老生常談
特寫:給那些想戒煙的人
特寫:關於減肥的有益知識
第15章人格
歷史上的人格觀
精神分析觀
人本主義觀
現代人格研究
特質觀
批判性思考: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占星家或看相大師
社會認知觀
特寫:走向更為積極的心理學
探索自我
現代潛意識研究
第16章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概述
心理障礙的定義
對心理障礙的理解
心理障礙的分類
心理障礙的標定
特寫:「unDSM」:個人優勢評定手冊
批判性思考:精神病與責任心
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恐怖症
強迫障礙
對焦慮障礙的解釋
特寫:戰爭的傷口:創傷後應激障礙
心境障礙
重度抑鬱障礙
雙相障礙
對心境障礙的解釋
特寫:自殺
特寫:孤獨感
批判性思考:分離障礙和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精神分裂症的類型
對精神分裂症的理解
人格障礙
心理障礙的發生率
第17章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
人本主義療法
行為療法
認知療法
團體與家庭治療
評估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有效嗎
批判性思考:從不正常「回歸」到正常
不同治療的相對有效性
評價替代療法
各種心理治療的共同點
特寫:心理治療的消費者指南
心理治療的文化和價值觀
生物醫學治療
葯物療法
電痙攣療法
精神外科療法
心理障礙的預防
第18章社會心理學
社會思維
把行為歸因於個人或情境
態度與行為
社會影響
從眾與服從
群體影響
社會關系
偏見
攻擊
特寫:吸煙與媒體暴力影響的比較
沖突
吸引
利他主義
調停 編輯推薦
當今版稅收入最高的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數十年心血之力作!國外心理學超級暢銷書《社會心理學》最新改編,翻譯流暢,圖文並茂,全彩印刷!我們對於自己的感覺和預測為何經常是錯誤的?自信與自卑為何總是相伴而生的?為什麼人們總是以自我美化的方式看待和表現自己?我們如何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呢?《我們都是自己的陌生人》不同於當前市面上那些從純個人主觀的角度來描述自我認知的書籍,其內容全部來自有據可查的研究事實,綜合了心理學家數十年對大眾群體的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形式展示了心理學家對於自我的最新認識,論述准確權威,同時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內容簡介
「我是誰」既是困惑古今哲人、思想家的永恆問題,也是每個普通人在生活中都會面對的問題。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積累了大量優秀的研究成果。然而,當今的心理學圖書市場大都被一些「偽心理學」之作所佔據,而對這些成果視而不見。
本書改編自全美最暢銷教材《社會心理學》,剔除了原著中過於學術性的內容和元素,擷取了讀者感興趣的有意思的主題,分別從「自我概念」、「有意識的自我控制」、「自尊」、「自我服務偏見」、「自我表現」等五個方面,展示了心理學中關於自我認知的科學原貌。全書圖文並茂,全彩印刷,內容嚴謹,但絕不乏味。
本書獻給每一個在人生中不斷求索、奮進的人:知自己、靠自己、做自己!
目錄
引言
1、自我概念:我是誰
2、有意識的自我控制
3、自尊
4、自我服務偏見
5、自我表現
作者後記
編者後記
Ⅶ 管理工具有哪些
管理工具是企業運營管理方法與體系的統稱,CEO必讀12篇、EMBA及MBA等主流經管培訓均對各類管理工具與方法有詳細介紹。
管理工具是由管理者使用的,直接或者間接作用於管理對象,能夠幫助管理者實現管理目標的有形的事物。管理工具的本質是管理規律發生作用所需條件的物化准備;是管理者人體功能器官的延伸和放大。管理工具是管理者最好的幫手,是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的標志
工具類型編輯
企業戰略工具
7S模式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的7個要素。
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作為由外而內的管理工具,從五個方面分析企業結構的吸引度,
管理工具
即競爭力,這五個方面分別是,行業現有的競爭狀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客戶的議價能力、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
戰略地圖
戰略地圖是以平衡計分卡的四個層面目標(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內部層面、學習與增長層面)為核心,通過分析這四個層面目標的相互關系而繪制的企業戰略因果關系圖。
藍海戰略
與其在擁擠的市場上(紅海)做激烈競爭,不如開發新的、沒有競爭的市場空間(藍海),有些藍海是在已有產業以外創建的,但大多出藍海是通過紅海內部擴展已有產業邊界而開拓出來的。
長尾理論
「長尾理論」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以前被認為是邊緣化的、地下的、獨立的產品現在共同占據了一塊市場份額,足以可與最暢銷的熱賣品匹敵。
領導力工具
ERG理論
ERG理論指出,人們共存在3種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關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長發展(Growth)的需要。
目標管理法
使管理活動圍繞和服務於目標中心,以分解和執行目標為手段,以圓滿實現目標為宗旨的一種管理方法。
管理方格圖
管理方格圖是對識別各種領導作風不同組合的演示,表明對業績的關心和對人的關心是一名管理者應該兼顧的。
領導行為連續體
一個專制的領導掌握完全的權威,自己決定一切,他不會授權下屬;而一位民主的領導在指定決策過程中,會給予下屬很大的權力。
「情境領導」模式
「情境領導」模式:在領導和管理公司或團隊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而要隨著情況和環境的改變及員工的不同,而改變領導和管理的方式。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這樣的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團隊迷思
團體成員在集體主義精神感召下,積極追求團體的和諧與共識,卻忽略了團體的真實決策目的,從而無法進行准確判斷的一種思考模式。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用來構造團隊溝通流程,應對復雜任務難題的管理技術。
喬哈里資訊窗
喬哈里資訊窗(Johari Window)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
管理工具
人力資源工具
LIFO系統
LIFO的全稱是「 Life Orientation」,包括個人內在的價值觀以及外顯的行為偏好,是一種結合現代管理、組織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學的綜合管理培訓系統。
MBTI人格理論
MBTI(邁爾斯類型指標)全稱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種性格測試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們在獲取信息、作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性格類型。
職業錨
職業錨,是自我意向的一個習得部分。個人進入早期工作情境後,由習得的實際工作經驗所決定,與在經驗中自省的動機、價值觀、才幹相符合,達到自我滿足和補償的一種穩定的職業定位。
業內訓練
業內訓練(Training Within Instry ,TWI)是一項可以用來發展企業管理人員技能的技術。
行動學習法
行動學習法(Action Learning)又稱「干中學」,就是通過行動來學習的循環學習過程。
人力資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PCMM)是美國卡耐基·梅隆的軟體工程研究所(SEI)開發的一個管理架構
銷售與營銷工具
cpc協同產品商務
協同商務是一種激勵具有共同的商業利益的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的商業戰略
4P營銷組合
市場營銷人員綜合運用並優化組合多種可控因素,以實現其營銷目標的活動,可控因素即4P(產品—Proct;價格—Price;地點—Place;促銷—Promotion)。
4C營銷組合
以客戶(Consumer)為中心進行營銷,應關注並滿足客戶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強與客戶的溝通(Communication)。
定位營銷
定位營銷就是通過發現顧客不同的需求,合理定位,並不斷地滿足它的過程。定位營銷的實質是消費者、市場、產品、價格以及廣告訴求的重新細分與定位。
「微笑曲線」模型
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設計和銷售,處於中間環節的製造附加值最低。
運作管理工具
業務流程重組(BPR)
業務流程重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定義有幾種,其中廣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的定義。
六西格瑪
在管理專家彼得 S.潘德、羅伯特 P.紐曼、羅蘭 R.卡瓦納合著的《六西格瑪—追求卓越的階梯》一書中,對六西格瑪管理給予如下定義:一種靈活的綜合性系統方法,通過它獲取、維持、最大化公司的成功。
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
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得名於1990美國麻省理工學院D.RoosJ.P.WomackD.Jones所著的《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5S管理
5S管理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金融財務工具
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指以作業為核算對象,通過成本動因來確認和計量作業量,進而以作業量為基礎分配間接費用的成本計算方法。
沃爾評分法
沃爾評分法是指將選定的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並分別給定各自的分數比重,然後通過與標准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作出評價的方法。
凈現值法
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
杠桿收購
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LBO)是一種企業金融手段。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種實用的財務分析體系。
IT科技工具
ERP
ERP不僅僅是一個軟體,更重要的是一個管理思想,它實現了企業內部資源和企業相關的外部資源的整合。
CRM客戶關系管理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戶為中心",提高客戶滿意度,改善客戶關系,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事業規劃工具
LIFO系統
LIFO的全稱是「Life Orientation」,包括個人內在的價值觀以及外顯的行為偏好,是一種結合現代管理、組織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學的綜合管理培訓系統。
MBTI人格理論
MBTI(邁爾斯類型指標)全稱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種性格測試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們在獲取信息、作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性格類型。
職業錨
職業錨,是自我意向的一個習得部分。個人進入早期工作情境後,由習得的實際工作經驗所決定,與在經驗中自省的動機、價值觀、才幹相符合,達到自我滿足和補償的一種穩定的職業定位。
3十大工具
客戶關系管理
它可以幫助公司了解自己的客戶群,並迅速對客戶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是在中國公司中最流行的管理工具。在被調查者中,有 62%的人使用了這種工具,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客戶信息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雖然客戶關系管理已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管理工具,它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的使用率更高。在被調查的所有公司中,有 75%都使用了這種工具。這個比例在亞洲其他國家的公司中甚至更高,達到了 85%。在中國,客戶關系管理是放棄率最低的一種管理工具,只有 1%的企業停止使用這種工具。
改進質量的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改進質量的系統方法。
在中國的流行程度排在第 2位。有 60%的被調查公司使用了全面質量管理工具,非常接近全球 61%的使用率,但低於亞洲其他國家的 72%。雖然全面質量管理的使用率在中國的排名很高,但在其他任何地區,它的使用率都沒有進入前 10名。
在中國,如果企業致力於使用全面質量管理這種工具,對它的滿意度在所有的管理工具中甚至排在第 2位。但是,如果付出的關注與精力有限,其使用的滿意度就要低很多。這反映了使用管理工具的普遍趨勢:付出較大的努力得到的滿意度比付出較少的努力要高。這還說明了一個問題:管理工具根本就不應該敷衍了事地實施。對於高層管理者來說,在決定使用哪種管理工具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使用它們之前,必須了解:對於每一種管理工具,多付出一些努力會使得到的收益增加多少?
顧客細分
這個過程把客戶分成不同的群體,同一群體的客戶都具有相似的特徵。它是識別未被滿足的客戶需求的一種有效途徑。有 54%的中國企業使用了這種工具,而這種工具在全球企業中的使用率是 72%,在亞洲其他地區的使用率是 78%。但是,顧客細分在中國的使用率排名中的名次比在亞洲其他被調查公司中高在亞洲其他國家,它的排名是第 9位。在中國,客戶關系管理是最流行的管理工具,這充分說明中國的高層管理者認為對客戶的了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調查的一項內容是詢問被調查者對一系列管理趨勢的看法。在中國的被調查者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同意下面的說法:「對客戶缺乏足夠的洞察力,是我們提升業績的一個障礙。」同時,有 70%的人認為他們的公司主要關注新客戶,而實際上,應該重點關注如何留住和發展現有的客戶。
非核心的職能
外包是利用第三方組織來完成一些非核心的職能。
它可以讓公司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上。但是,雖然有 49%的接受調查的中國企業會把一些活動外包出去,這個比例仍然遠遠低於 73%的全球水平。但是,和客戶關系管理一樣,中國的企業似乎對自己的外包經歷非常滿意。這兩種工具的放棄率都只有 1%。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在其他國家,海外經營是與外包相關的活動,但中國的企業放棄海外經營的概率非常高。
競爭優勢的技能
核心能力是能夠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技能。
檢驗這個工具的一種方法是:問問你自己,「競爭對手模仿或獲得這些技能和集體知識的難度有多大?」中國的高級管理者非常喜歡使用核心能力這種工具,在能夠使組織與眾不同、團結一致的強項上大量投資。核心能力在中國是流行程度排名第 5的管理工具,但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流行程度要稍微低一些。它在全球的排名是第 7位,在亞洲其他地區的排名是第 10位,在歐洲的排名是第 11位。
6.供應鏈管理與從原材料到最終客戶構成的這個龐大網路是同步的。
這種管理工具對技術的依賴性很強,可以形成一個不間斷的信息流,幫助企業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成本、把適當的產品交付到適當的地點。由於供應鏈日益變得全球化和復雜化,中國的高層管理者也非常樂於承認,他們需要這種管理工具的幫助。只有 39%的被調查者同意下面的說法:「我們有能力有效地管理全球化的供應鏈。」有三種管理工具在中國進入了使用率前 10名的清單,但沒有進入全球的清單,其中就有供應鏈管理這種工具。
戰略規劃
戰略規劃是一種系統、全面的方法。
決定一個企業應該成為什麼樣子,以及如何最好地實現這個目標。這種工具的關注重點是公司為了充分發揮它的潛力所需要的行動和資源。雖然中國的高層管理者一般對自己的戰略規劃的結果還比較滿意(在 5分制的滿意度評分制度下,當付出較大努力時,戰略規劃的得分達到了 4.02分),但他們對於情景假設與突發事件規劃這種相關的管理工具卻沒有多大興趣。這兩種管理工具都是中國公司使用最少的管理工具之一。
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再造是對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設計。
以便改善生產效率、周期時間和質量。接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中有 35%使用了這種工具,全球的使用率是 61%。但是,放棄這種工具的公司很多。管理工具的放棄率,反映的是在 2004年之前五年至少使用過一次某種管理工具,但在 2004年停止使用這種工具的公司所佔的百分比。在中國的高層管理者停止使用的管理工具中,業務流程再造排在第 5位。只有海外經營、射頻識別、開放市場創新、情景假設與突發事件規劃的放棄率比它高。
關鍵性戰略資產
知識管理是使企業能夠獲得智力資本這種關鍵性戰略資產並在內部分享的一種管理工具。
由於中國力爭建立一種知識經濟,這種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加強。在接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中,知識管理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管理工具,有 35%的人說他們使用了這種工具,但它的全球使用率並沒有排進前 10名。
實現目標的方法
使命書和願景書界定了一家公司的業務、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方法。
在接受調查的中國公司中,有 35%會利用這種工具為公司指明方向,引導管理層思考關於戰略的問題,而在亞洲的其他地區,使命書和願景書的使用率要高得多,有 89%的公司會使用這種工具。
4運用誤區
1、企業對管理思想或工具本身並沒有理解透徹,只是機械的照搬工具或者片面的理解、運用。
2、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沒有給予足夠高度的重視,沒有決心和推動!導致變革不能順利推進。
3、企業系統內的各個組織部門思想、步調不一致,內耗過大,導致管理工具建設進度緩慢或建成後本來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4、企業內部的執行層甚至全員沒有很好的學習管理工具並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運用。
5、企業高層對工具本身的期望過高,沒有做好企業長期推進的准備,形成讓戰略成為持續性流程。
Ⅷ 四種戰略類型的戰略類型
1.防禦者(Defender)
作為成熟行業中的成熟企業,產品線較窄,高層不願意積極探索熟知領域以外的機會。除非顧客有需要,否則高層不願意就運作方法和或企業的結構做出較大程度的調整。他們努力的方向主要是提高效率。
· 事業問題: 如何保持穩定的市場份額? 由於它在穩定的市場環境下良好高效運作,所以它具有謀求成本領先的優勢,它能夠在某一特定的領域內進行差異化經營,或者利用既有的標准化技術流程獲得低成本。
· 行政問題: 如何保證效率? 集中化、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規范化程序、功能劃分。
· 環境: 由於環境變化緩慢,它能夠以長期規劃為執行依據。
2. 探索者(Prospector)
一種致力於發現和發掘新產品和新市場機會的企業,通常是該產業的標桿。 它的核心技能是市場能力和研發能力,它可以擁有較多的技術類型和較長的產品線。
· 事業問題: 如何探索和定位新產品、新的市場機會? 探索者擁有較長的產品線,這一點往往使它的創新能力勝於效力。 它對新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發展擇優而行,以滿足變化的顧客需求,乃至於創造需求。
· 行政問題: 如何協調經營活動與創新活動? 去中心化、任用通才(而不是專才),偏平管理,鼓勵部門間的合作。
· 環境: 探索者能夠於難以預測的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謀生存、求發展,最終獲取新的機會,獲得成功。
3.分析者(Analyser)
這是一類規避風險同時又能夠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的企業。 主要包括在兩種市場有效運作的公司類型:一類是在較穩定的環境,另一類是變化較快的環境。前者強調規范化和高效率運作,後者強調關注競爭對手的動態並迅速作出有利的調整 。
· 事業問題: 如何保持現有市場份額,如何發現新的市場和產品機會? 必須保持現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準和效能,與此同時要採取足夠的靈活性以及時捕獲新的商業機會。 當市場穩定時,通過技術改進來保持低成本;當市場發生變化時,通過發展新產品和服務,來保持競爭力。
· 行政問題: 如何同時管理這兩個方面? 培育不同部門間的合作。 分析者企業的顯著特徵就是平衡 —— 平衡於防禦者和探索者企業之間。
4.反應者(Reactor)
這是一類對企業外部環境缺乏控制的企業,它既缺乏適應外部競爭的能力,又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能。 它沒有一個系統化的戰略設計與組織規劃。除非迫不得已,企業不會就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調整。
沒有哪一種戰略是最好的, 邁爾斯和斯諾認為,決定企業成功的並不在於哪一種特定的戰略模式,只要所採取的戰略與企業所處的環境、技術、結構相吻合,都能夠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