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舞台策劃書格式
這是我最近做的一份舞台劇策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心宣社舞台劇表演策劃書
一、 活動背景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營造和諧的校園氣氛,擴大心宣社在學院的影響力,使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給社員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社員的個人能力及心宣社工作團隊的工作能力,特舉辦心宣社舞台劇表演。
二、 活動目的及意義
(一)給社員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養社員的勇氣、膽量和個人能力。
(二)使社員在共同籌備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使他們在工作中,找到集體歸屬感。
(三)提高心宣社在學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讓同學們在觀看舞台劇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 舉辦單位
防災科技學院心宣社
四、 活動名稱
防災科技學院心宣社舞台劇表演
五、 活動時間及地點
2010年11月13日晚7點圖書館報告廳
六、 活動對象
面向防災科技學院全校師生
七、 活動流程
(一) 前期准備:
(1)劇本搜集:聯系各部,搜集劇本,每個部門挑選一部優秀劇本,於十月二十二日前上交並經過理事會會議確定最終使用劇本
(2)成立劇組:組織部負責邀請有經驗的學生或社會人士擔任本次舞台劇的導演
(3)演員選拔:於十月二十三日下午六點在六號樓階梯教室召開心宣社舞台劇選拔賽,從社內選出適合出演劇本的優秀人才,具體方法如下:
一、活動選拔形式:
由參加報名者通過個人才藝展示和即興話劇表演兩個環節的展示自己與團隊的能力後由本社評委與外來嘉賓進行系統的審核評分。最後由心宣社理事會和導演根據選手的表現為其分配角色,並確定最終話劇的出演人員。
二、活動舉辦階段:
由外聯部負責會場秩序,並安排參賽選手依次有序入場,選手入場時通過抽簽確定編號(編號對應劇本),進入第一環節的選拔:自我介紹與個人才藝表演(6分鍾左右);全部表演完成後,進入第二環節:根據編號對應的劇本,以小組為單位,輪流上場進行話劇表演(時間控制在4~8分鍾);
(5)道具製作:學術部負責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安排部員製作舞台劇演出所需道具。不能製作的,有學術部負責購買。
(6)服裝租借:外聯部負責租借演出必要的服裝。
(7)安排排演:組織部負責安排演員排練,聯系演員排練,安排排練地點。
(8)聯系電視台進行舞台劇的拍攝。
(8)活動宣傳:
1在學校宣傳欄、各宿舍樓下的宣傳欄、食堂超市門口張貼活動海報或擺放展板;
2在院團委網頁心宣社板塊發布舞台劇消息;
3利用心宣報對本次活動進行宣傳;
4在校園內拉橫幅宣傳本次舞台劇活動
(二) 活動安排:
10月22日 邀請導演
10月23日 演員選拔賽
10月24日 召開心宣社理事會會議,商量具體事宜。分配各部門任務,安排演員排練。
10月24日—11月7日 劇本排練、道具准備等
11月10日 召開行前會,檢查各部門的工作
11月11日下午 圖書館報告廳綵排
11月13日晚上 圖書館報告廳正式演出
八、 活動預算
海報(宿舍樓9棟、5號6號教學樓) 11張 4*11=44元
大型噴繪 1個 80元
橫幅 1條 100元
手繪展板(圖書館) 1個 10元
晚會裝飾藝術字 1個 20元
買水彩、宣紙 50元
服裝租借 5套 5*100=500元
礦泉水 50瓶 50*1=50元
邀請函 10張 10元
策劃書列印 10份 10元
演員禮品 15人 10*15= 150元
合計 1024 元
防災科技學院心宣社組織部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一日
⑵ 馬章乘的觀後感
書畫家馬章乘作品觀後有感
------ 文 /露露純子 2010-8-24 22:26
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網路認識了馬章乘先生,寥寥數語,便感受到了那份真誠和自然,覺得他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是思想還是和少年一樣的純潔可愛,是個心地單純善良的人。和這樣的人交流不需要防範,不需要具,坦誠以待,內心恬淡而祥和,輕松而自然。
瀏覽了他的網路空間,欣賞著他的作品,有一種叫做感動的東西充盈在我的胸口,氣勢磅薄。我喜歡娟秀之美,讀罷馬老師的文章,更使我熱血沸騰、情緒激盪,久久不能平靜。我不懂藝術,但內心對藝術十分嚮往,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一夜暴富,追名逐利,還有幾人能融入自然,書寫丹青,與山水為伴,甘於寂寞。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早已變成
了奢望。馬大師他做到了,因此而倍受尊敬。凝望他的作品人物畫,滄桑的面龐,額頭的皺紋,眉宇間的淡淡憂愁一下就想起了我的父輩們,想起他們勤勞而磨難的一生,剩下的只有感動,眼淚溢滿眼眶,久久難忘。沒有內心對他們的深厚感情,怎能有如此傳神之作,又怎能感動欣賞者的心靈。至於那一幅幅山水畫和書法創作,哪一個又不是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感情。我就是一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世俗小女子,但我堅信,只有內心真正純潔的人,才能創作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
感動於馬老師的人品,喜歡他的作品,我很想告訴他:「上天賦予了你藝術的能力,不要辜負了上天的恩賜,盡你所能,發揮到極致,期待更多的佳作(中央文史館官員林鍇語)
」初識馬章乘
——文/遼寧趙更樹
初識馬章乘先生,源於一次很偶然進入他的網路空間,被他的一幅幅榜書所吸引。上網歷史不足三年的我,閑暇時喜歡在網路空間瀏覽攝影圖片、書法繪畫和動漫畫作品。2010年3月的一個周末,我有幸進入馬章乘先生的網路空間,立即被他空間里的豐富作品所陶醉。尤其是那些古訓、勵志、做人、處世、立業等至理名言的榜書,或凝重錘煉、或氣勢磅礴、或飄逸灑脫、或端莊俊美,淋漓盡致的把水與墨、墨與字精妙的結合在一起,就像走進了一個啟智、歷練、禪悟的智慧殿堂。
為了能夠方便快捷的欣賞馬章乘老師空間及時更新的作品,於是有了想認識馬章乘老師的願望。我就冒昧地在他的網路空間給他留言,想加他為好友。2010年4月2日,很快就得到了他爽快的回復,而且沒有過多的寒暄,那一句很有親和力的「老哥」,叫的我很是激動。馬章乘老師有很高的藝術靈性,也有超長的創作悟性。我對書法和繪畫一竅不通,除了喜歡他的書法作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喜歡讀他的藝術作品賞評。尤其是對那些書畫大家名家作品賞析,既透徹精準又通俗明了。如果沒有嫻熟、深厚的書畫功底和豐富的歷史古籍知識,以及對創作者社會環境和歷史背景的把握,很難把作品真正所表達的藝術內涵和技法剖析的細致入微。假如稍有不慎,評析解讀中出現紕漏甚至瑕疵,就會在行內犯忌。馬章乘老師之所以肯這樣做,一是,他具備了嚴謹、理性、博學的藝術修養,才有那種藝高人膽大的獨到之處。二是,他對一些名家大家的作品進行解讀賞析,也是他潛心揣摩名家獨特專長,來拓展自己的藝術創作空間。眼界高者,其作品自然不凡。如果說馬章乘老師走了藝術的捷徑,那就是他在潛心研究欣賞大師的創作中,領悟到了藝術實踐的真諦。他是在學術研究中找到了自己前進的發展方向。
馬章乘老師值得稱頌的一大優點,那就是在行內和網路中有很好的口碑,這在書畫界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他的空間里,你只要稍作留意,就可以隨處發現他的很多閃光點。他能夠利用一切機會和同行溝通交流、切磋書畫技藝,所以同行贊賞他嚴謹務實的創作態度、敬佩他勤奮鑽研的創作精神;他能夠充分利用網路這個開放的平台,探索書畫技法的發展與創新,友善熱情的回答網友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網友欣賞他為人處世的真誠坦率、感動他淡定坦然的親和友善。
欣賞馬章乘老師的作品,是一種精神享受。他的作品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的付出與回報,與他的低調做人、認真做事的人生觀是相輔相成的。與馬章乘老師溝通交流,是一種心靈慰藉。馬章乘老師做客財富藝術網「藝術人生」欄目,在接受主持
人小燕采訪時,對「肝膽相照」的獨到理解和真情表白,言談中能夠感受到他誠信篤實的人格魅力。他用真實和真誠來詮釋他的與人為善和正直坦率的質朴品格;他是用詩詞書畫來記錄自己的人生旅途。他的創作理念是在不斷的探索創新、不斷的發展,真實的映襯了他的風采和真男人的情懷、事業和人生,我很想與他走的更近。天道酬勤,翰墨深情!馬章乘,一個從名人故里走出來的書畫奇才,憑著那份天賦與靈性,還有那份執著與毅力。我堅信,馬老師一定會夢想成真!他的人生也一定會炫目精彩!
怡情詩書畫 品韻琴茶間
——讀馬章乘先生詩文書畫有感
文/李桂秀(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靜下心來,卷卷碑貼,如打開一個個深邃的琴箱,無論才女,聖人或是帝王,都會為你彈奏不同的樂章,喜悅、惆悵或是激盪。如果你親自揮毫,盪著墨漿,在藝術的海洋里遨遊,探險般的奇遇,帶你闖入一個神話般的天堂,盡管一次次的墨痕,不能如願以償,盡管一幅幅的創作,廢紙三千,祿祿忙忙。一旦步月凌雲,將會造就一個個不同凡響······」這是馬章乘先生的詩作——沉醉書屋。詩詞娓娓道來,入心沁脾,緊緊抓住了我的心,文字朴實無華,卻帶給我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正嫻坐書房,輕輕打開自己喜歡的扉頁,在渺渺書海中領略來自遠古的厚重文化;來自時空的美妙音符;來自心靈深處的感動;來自心無旁騖的沉醉。感覺能真實觸摸到一代又一代文人伏案疾書、潛
心苦讀的身影,在美妙的幻境中清晰可見,讓人感動於那種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恆心毅力。 一首詩能帶動讀者心靈升華,思緒在浩渺時空千回百轉。能感覺先生創作此詩的心境,平靜中的真真切切,浮想聯翩中的波瀾壯闊,「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撼動!
丹青難寫是精神,如詩如畫美文章!先生詩詞寫得好,藝術評論文章寫得也很有深度,融會貫通,精邃其中,敬佩先生的才藝悟性。詩賦寫心言志,筆墨達意傳情。簡短一句話把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表述得非常到位.詩畫評論是很難寫的,要寫好必須對作品有深刻的領悟,更須把自己的整顆心融入作者的心靈,找到作者當時心靈的感受,隨作者的心思在畫面那疏密有致的空間布白之間,產生激情澎湃的靈感。那就是詩、是畫、是詩畫融匯
的升華,再從自己心靈深處迸發的感慨!試看多少名家的作品從先生筆下栩栩如生走來,這番品評使本來朦朧的美,又增添了一份內涵,畫面層次更加豐富,詩文意境更加深遠。馬先生的書畫藝術更是功力深厚,意境幽深。細細品讀先生的書畫作品,看先生淡定的身影在書案前耕耘,心沉氣定,一氣呵成。嫻熟超妙的書寫技巧,正如先生詩作「一旦步月凌雲,將會造就一個個不同凡響」。筆下有靈,且忘我而不拘法度,創造了僅屬於他本人的特殊藝術語言,產生出超乎尋常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強烈地震撼著我,同時也感動了許多讀者的心。這也許正是他「廢紙三千,祿祿忙忙」過後,「步月凌雲」那種超然的境界吧!靜品先生行草作品《滾滾長江東逝水》,似聆聽無聲的訴說。領略他那筆墨中的瀟灑大氣,感受先生心中激情涌動,領悟詩境中的實時悲壯,靜觀風起雲涌,細聽長江之水淘盡英雄夢,是非成敗付笑談,一杯濁酒論英雄的莫測變幻,在筆下一一盡釋情懷。此時此詩的作者雖非彼時彼詩的作者,可此時先生的心境已完全融入詩中,彷彿自己正是那揮筆填詞的主人,筆隨心動。筆下書寫著古人的詩詞,墨里遊走著自己的情感!書法與詩詞產生了共鳴,凝聚著馬先生心中所有的感慨。再品先生這幅《空山新雨》的行書作品,彷彿一股幽嵐從山澗撲面而來,攜著細細的雨絲,帶著新雨後的喜悅,在皎潔的月光下,拂過紅石上流淌的清泉,如輕樂般美妙怡人;清逸脫俗的字體,如少女裊裊婷婷的身影,醉了作者的心,也醉了我此刻的心境。閉眼享受這番清靈的意境後,再品他那幅「東方破曉」的榜書,猶如一匹騰空而起的駿馬,心中涌動滾燙的激情,似乎要從心靈深處噴涌而出,那字里行間蘊藉著萬馬騰空的宏大氣勢油然而生。細細品讀先生「鍥而不舍」這幅作品,筆墨蒼勁而沉著,品讀那份「事到萬難更放膽,朗朗乾坤納心間」的
城府;那份沉定自若,心無旁騖的精神留存於筆端。品先生每一幅作品,感覺都有創作時不一樣的情感,那是深深理解詩詞內涵後,用心靈在詩海里盡情傾訴,淡然的神情即對舍與得的感悟的深度,如天邊雲卷雲舒。又如「厚德載物」筆法
蒼辣而厚重、「海納百川」氣勢宏大而具有包容天地的氣象,再如《平安是福》給讀者一種寧靜祥和,且具有幸福安康之感。作品緣自心靈深處,不爭塵世名利,收獲自在心間,是恪守藝術博大精深的高格調。《高山流水》箏韻的流美,清茶淡淡的幽香,陪伴著他那一支特製的加長羊毫,在潔白如玉的宣紙上,不停地詮釋著人生的真諦,譜寫著人間與大自然的美妙旋律。馬先生的國畫以表現山水為主,其山水多在仿古宣紙上勾勒皴差,很少著色或乾脆不著色,畫面上多有題詩,筆墨干凈利落,風骨卓然,朴實有親和力,典雅而不失大氣,頗具宋元畫意,純屬文人畫風格。馬先生的山水畫有一種高尚、純潔之美,儒雅博學之美,是愛的延伸,是書寫人生心靈的畫卷。「他對國畫藝術理解的很深,意蘊深邃,境界不俗.他寄情山水,超然忘我,何等胸襟,非一般人能為之」,「欣賞著他的作品,有一種叫做感動的東西充盈在我的胸口,我不懂藝術,但內心有對藝術的嚮往,感覺那是一片聖土,純潔不容玷污。世俗太強大,強大到幾乎沒有人可以抵禦他的污染,所有的人都渴望一夜暴富,追名逐利,還有幾人能融入自然,書寫丹青,與山水為伴,甘於寂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早已變成了奢望。馬先生他做到了,因此而備受尊敬。那一幅幅山水畫和書法創作,皆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感情。只有內心真正純潔的人,才能創作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感動於馬老師的人品,更喜歡他的作品。」這是網友們對他以及他的藝術作品發自內心的感嘆。
馬老師和藹可親,與之短短一席話好似千年前你還欠我一次暢談的感覺!因為相遇了一份難忘的美麗,更想把這份美麗寫在紙上留住永恆,也想讓更多的朋友能分享這份美麗。可是馬先生作品所蘊含的真諦,很難用我的拙筆詮釋得了的,就讓朋友們在互聯網的大平台上,更多的了解和分享馬章乘先生詩文書畫精品力作,給咱們帶來這份美麗和快樂吧!
慈善鑄就心靈 藝術成就人生
——記著名書畫家馬章乘
本刊記者:蔚宏奎
簡介:
中國美術名家聯合會駐會副主席。中國書協、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文化部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中國鄉土文化藝術協會副秘書長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評審委員會評審員。《中國商貿》中文核心期刊書畫藝術顧問。韓國碑林博物館藝術總監。從事書畫創作和書畫藝術評論、書畫作品的市場測評定位以及營銷策劃等。書畫大家陳天然唯一入室弟子。曾擔任中國翰園碑林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天然藝術館(天然山莊)常務副館長。曾問學於王學仲、林鍇、張連金等老師。出版專著《楷書向導》(河南美術出版社)、《林鍇中州行》(《中州詩詞》雜志專刊)、《當代名家研究·李公濤書法(一)》、《九十年九大家研究·劉武宏山水》、《書畫與收藏》、《《靜心堂·欣賞 鑒定 收藏 怡情》 《人品與畫品》、《廳室文化·常用詞語書法卷》《一字人生·榜書卷》等。曾為范曾、黃永玉、何家英、劉大為、孫菊生、程大利、霍春陽、歐陽中石、沈鵬、李公濤、陳天然、張海、李燕、劉武宏、金鴻鈞等撰寫評論文章100多萬字。
慈善事業成為他人生坐標
認識馬老師也是個偶然,第一次見到他,短短的頭發,圓圓的臉龐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非常勁松,一身休閑皺舊的外套顯得樸素而低調。揮筆而就的作字速度猶如他的性格,蓋心無染者,俗境亦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余常以水之德,正己之行,讀書、習字或作畫,皆如參禪悟道,以求修心。神遊萬古,感悟自然。苦於心智乏力,「干糧」不足之故,難以達遠,故奉泥爪之痕,奢望求賢問達,以求寸進。余幼蒙於張連金先生,張老視余如親生,教授余為人處世之德,時常回盪於耳。
2013年1月31日上午,馬章乘部分精品慈善義捐書法展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工人文化宮舉辦。馬章乘老師將展品中的15幅作品捐贈給市志願者協會,並為市志願者協會當場題字:愛在鷹城。
2013年2月「獻愛心、關愛殘疾人」——馬章乘榜書義捐、義賣作品展在中國百強縣鞏義舉行,這是
繼「愛心行動」——北京、平頂山等地舉行部分精品慈善義捐義賣書法作品展之後,回到他的老師——陳天然先生的家鄉鞏義,通過他自己的書法部分精品義捐、義賣,回報鞏義父老鄉親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傳承天然
老師「大愛」情操。此次義賣活動的全部收入無償奉送給鞏義殘疾人聯合會。在追隨陳老師十幾年的歲月里,馬章乘老師目睹了陳老師義捐義賣作品為家鄉打深水井的全過程,為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老俗話,永記陳天然老師的大恩大德,柏溝嶺、傅家溝村的鄉親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天然幸福井」。馬章乘老師為光大陳天然老師的大愛精神,也在全國開展不少「愛心行動」,「獻愛心、關愛殘疾人」等書畫展活動。
2010年3月在北海公園「母親節」書法義賣活動現場照片,就能夠從中洞察他書畫的藝術修養。作為知名的書法家,那種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仁慈博愛的無私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一個藝術家的高尚情操和藝術美德,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夠感受到他在作品裡凝聚的那種字表心聲、畫融意境的創作理念和藝術境界里都擁有他一顆慈善的心,讓人除了感動,就是敬佩!
在馬章乘老師網站的主頁上沒有看到一點商業化的信息,只見「愛心行動」四個大字成為網站的大標題,「愛心行動」時刻激勵著他用他有生之年,用他一身才藝,一筆好字和一顆赤誠的心在分秒必爭地為慈善事業多做奉獻。
以文入畫 意蘊深厚
馬老師詩詞寫得好,藝術評論文章寫得也很有深度,融匯貫通,精邃其中,敬佩其才藝悟性。詩賦寫心言志,筆墨達意傳情。簡短一句話把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表述得非常到位。詩畫評論是很難點評的,好多創作者都請他作點評,對創作者的點評都具有詩情畫意,他對記者解釋道:「要點評好一部著作或一幅作品就必須對作品有深刻的領悟,更須把自己的整顆心融入作者的心靈,找到作者當時心靈的感受,隨作者的心思在作品畫面的空間布局之間,產生激情澎湃的靈感。那就是詩、畫、融匯的升華,再從心靈深處迸發出自己的感慨!」。有許多名家的作品著作的點評書序書名都會有馬老師栩栩如生的筆跡。
馬老師不但能寫會畫而且還出版了好多著作,出版專著《楷書向導》(河南美術出版社)、《林鍇中州行》(《中州詩詞》雜志專刊)、《當代名家研究·李公濤書法(一)》、《九十年九大家研究·劉武宏山水》、《書畫與收藏》、《人品與畫品》、《書畫與收藏》、《《靜心堂·欣賞鑒定 收藏 怡情》、《廳室文化·常用詞語書法卷》《一字人生·榜書卷》等,得到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許正是他「廢紙三千,祿祿忙忙」過後,「步月凌雲」那種超然的境界吧!
馬老師的字非常獨特,在全國上下也很少見也難怪中國書協顧問王學仲先生說:「章乘能寫榜書大字,實在難得。當今能寫大字見功力的人實在太少了......」
國畫風格典雅不俗
馬老師的山水畫有一種高尚、純潔之美,儒雅博學之美,是愛的延伸,是書寫人生心靈的畫卷;他對國畫藝術理解的很深,意蘊深邃,境界不俗.他寄情山水,超然忘我,何等胸襟,非一般人能為之。
書畫藝術享譽海外
2011年9月26日應韓國前總統金泳三閣下邀請,隨同文化愚公、書法大家、翰園之父李公濤先生出訪韓國,並在韓國美術館舉行了《金泳三大韓民國前大統領招請李公濤先生特別書畫展》,在此書畫展上馬老師四幅墨寶被總統收藏。2012年6月18日,馬老師應邀參加中日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合作洽談會並為日本內閣府國際文化振興協會題寫「金橋」二字;2013年1月5日應邀參加了「2013海峽兩岸著名書畫攝影藝術家展覽交流研討會;並得到馬英九、吳敦義親自賀電,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親自出席接待了馬章乘老師。
下載自《中國新聞觀察》
⑶ 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你木有寫是什麼開業典禮,開業典禮有很多種類型的,我找了個樣本PPT,我發到你QQ了,這是我自己寫的
⑷ 組建大學藝術團的策劃書怎麼寫 高懸賞
校園藝術節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格調,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以生動活潑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油田的熱愛,對學校的熱愛,以藝載德、以藝促智,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活動主題:描繪油城未來,人人爭做文明小公民
活動原則: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活動內容及要求:
一、剪紙、書法、繪畫、攝影、手工比賽:
⒈繪畫作品限於用八開紙,書法作品用半開宣紙書寫,(硬筆書法用16開白紙書寫)剪紙尺寸不限。
⒉作品以設想未來的油城和學校,快樂的校園生活,油田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社會的好人好事等為題材。
⒊手工作品要求製作精緻,設計巧妙,外形美觀。
⒋各班在人人參與的基礎上,於5月20日將每項比賽wenmi.net選送優秀作品至少4幅,送交德育辦(每班至少參加其中的三項)。
二、讀書知識競賽:
1. 5月11日舉行讀書答卷活動,各班開展相應的知識競賽。
2. 5月中下旬學校在3—5年級舉行讀書知識競賽。(現場答題)
三、徵文比賽
1.內容緊扣主題,可以設想未來的油城和學校,描寫快樂的校園生活,油田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社會的好人好事等。
2.本著人人參與的原則,人人動筆,各班在評比與精選之後,挑選3篇文章,於5月17日上交德育辦。
四、演講比賽
⒈以徵文為基礎,要求參賽者語言流暢,語速適當,表情自然,儀態大方,動作適當。
⒉2—5年級每班推選一名選手參賽,時間不超過三分鍾,要求必須脫稿。
⒊各班在5月17日前將參賽者姓名、性別、年齡、題目,指導教師等上報德育辦。
五、作品展示:
⒈在「六一」前夕,將對參賽的各類作品以及活動課作品進行展示,並由老師和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組成的評審團進行評判,評選優秀作品。
3. 同時各班也參加評比,評選出學生們最喜愛的作品。
六、篝火晚會
1.藝術節閉幕式於「六一」期間舉行,屆時將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文藝演出和現場展示。
⒉每班選報一個節目,形式不限。
⒊要求節目內容健康,活潑生動,構思獨特,形式新穎,師生喜聞樂見。
⑸ 上海汲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汲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由藏書文化(香港)集團投資建立,公司坐落於繁華的陸家嘴金融區,擁有實體產品展覽廳,長期與各大博物館、研究機構和私人頂級收藏家合作。公司作品都是按照博物館級的高標准精雕細琢,採用地道材質製作而成,很多作品都是獨家限量復制發行,兼顧了收藏與實用價值。公司鄭重承諾:凡經我公司售出的所有甲級產品,可終身全額包退;部分限量收藏作品,亦或加額回收。歡迎各界朋友蒞臨交流!公司主營:中醫文化顧問,展覽策劃,中醫實體產品開發;經典宣紙線裝書定製,雕版印刷
法定代表人:謝龍
成立時間:2011-06-21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600242121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乳山路206號611室
⑹ 安徽金蕉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金蕉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5-09-09在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潁上縣慎城鎮管仲市場北側第三棟第5號。
安徽金蕉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226355173621M,企業法人王郊雁,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金蕉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產品、服裝、鞋帽加工銷售;日用百貨、散裝食品(含冷藏冷凍食品)、預包裝食品(含冷藏冷凍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蔬果、干貨、文體用品、通訊設備、網路產品銷售;計算機軟硬體研發、設計;電腦圖文設計、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廣告傳媒;宣紙工藝品加工、銷售;工藝美術品、文具、辦公用品銷售;字畫裝禎;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活動;企業策劃;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軟體開發;產品設計;互聯網信息服務;工藝美術品設計;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音像製品銷售(含網上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金蕉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怎樣寫出好廣告文案策劃
這是一個縈繞在許多人心頭的疑問。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總結不出一個統一的衡量標准,誰也無法做出一個純粹客觀正確的評價,漸漸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創作心坎兒。
文學家有文學圈子裡的文章要求,科學家有科學圈子裡的文章要求,廣告大師有廣告圈子裡的文章要求。每個圈中人都極力護著自己的領域,堅持自己的特殊標准,於是便出現了五花八門奇形怪狀的「好文章」。
其實什麼是文章?說白了,就是碼字的工夫。寫文章的人把腦子里的東西找到需要對應的字,按自我喜好、感覺、經驗組成字群,這個字群又能准確的把腦子里的東西表達出來,這就是文章。只有懂自己的人能理解的是文學家的文章,只有圈子裡的人能理解的是科學家的文章,力求讓圈子外的人也能理解的是廣告人的文章。
所以,何必要糾結衡量標准呢?之所以難以回答如此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太看重這個「好」字!因為一個「好」字,很多人都被「坎兒」卡住,動彈不得又力不從心,於是,寫文章成了一件極為吃力、痛苦、焦躁的事,就像多年不通的老便秘,憋得難受就是拉不出來。
其實,去掉問號的話,文首的問題即能迎刃而解。「如何寫出好文章」,只是一條缺少數學符號的創作公式。正確變化成原形,即為:
「如何」+「寫」+「出」+「好」=「文章」
這條怪誕的公式,完整的涵蓋了文章的構建要求和創作過程。四步遞進,層層深入,勤於修煉,一氣呵成,領悟了這條公式,無論是多難垮的坎兒,還是多難通的老便秘,都能迎刃而解,手到擒來。
首先先來演算什麼是「如何」。「如何」就是「怎樣」。「怎樣」的文章,「怎樣」的題材,「怎樣」的思路,「怎樣」的表達……所有的「怎樣」都統歸到關鍵的一點——「想法」。它是驟然迸發又源源湧出的靈感,它是尖銳犀利又一語中的的理論,它是為招財進寶而搖旗吶喊的賣點。無論哪個圈子的文章,創作的初始都離不開「想法」這個契機點。並且這個點又不只是一個點,它就像毛筆端頭的濃墨,滴在宣紙上便暈開一片墨蔭,又像是平靜的水面被一塊小石的激盪而水花四濺,水波無邊。這個「點」包容著無數個點,這個「如何」結構著無數個如何,它是可以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種子。沒有這個點,再棒的寫手也碼不出字來。所以演算一篇文章第一步就是把握「想法」,明白自己要碼什麼,明確文章的立意目標是創作的根本和必要准備。
話休絮煩,「如何」的問題基本上已是碼字人的本能反應。無論是想寫,還是抄寫,抑或是不得不寫,有方向性的創作構思自然是一項稀鬆平常的基礎工作。即使是「夢話體」,它也是為了「夢」而出來的。而至於文章創作的第一道坎兒,就到「寫」上了。
一談到「寫」,很多人都會不以為然。寫不就是抬筆一揮的事么?還能算個坎兒?可別小瞧這所謂的「抬筆一揮」,有很多人裝載著滿腦子的思路卻感到筆有千斤抬不動,好不容易抬起來了,揮的力氣和剩下的墨水已然所剩無幾。於是,眼睜睜的看著坎兒越堆越高,手中的筆越來越沉,想法越積越堵,「便秘」越來越重!其實邁不過這道坎兒的人,並不是真正倒在「寫」上,而是倒在自我的怯懦和懶惰之上。
所謂怯懦,就是不敢寫。這種狀態一般都會發生在對創作要求過高的完美主義者身上,他們認為寫出來的東西一定要把想法最精準最全面的表達出來,創作出的東西一定要最優秀最完善。在這種思維背後,他們憑空在寫作之初就端起了高架子,把寫作當成了一種極難成就的神話,隨之一握起筆便手發抖腳發軟,寫幾個字刪幾個字,寫幾行刪幾行,寫一頁不滿意,揉成團當球扔。時間長了,寫的勇氣越來越少,動起筆來愈發生怯,沒了「敢」字的心理支撐,「寫」便隨之癱作爛泥,想爬也爬不起來了。所以,要邁過寫作的坎兒,就必須邁過自己的怯懦。寫都不敢寫,擺出的漂亮架子只能是空中樓閣,大膽的突破這層寫作的心理障礙,才能真正對得起自己完美寫作的完美想法。
所謂懶惰,就是懶得寫。這種狀態其實就是怯懦的衍生物,想的很好,說的很好,總落筆不出,於是便再懶得動筆。時間長了,想法涌盡了,記憶蒸發消散不見了蹤影,再漂亮的構思、精彩的策劃、震撼的新論,沒有鉛字的固化儲存,一樣如指間沙,風一吹便毫無意義。這無疑是思維的絕對浪費,也是對自己尚能運轉的大腦的一種變相糟蹋。所以,作為一個以碼字為業的人,尤其是策劃人,一旦有好的想法,一定要第一時間趁著大腦高速旋轉地熱乎勁兒,無論好壞的全部以鉛字記錄下來。即使再整理時需要大費周章,但起碼最精華的思路點沒有丟,只要留住了這一點,就不怕暈不開大腦汩汩湧出的價值。
跨過了第一個坎兒,「出」就是個順水推舟的工夫了。它要求的是「敢寫」之後的「能寫」本事,即把落筆出的點暈開,鋪陳出有篇幅的文章。不過,「出」也是不能小瞧的一個環節。一兩千字篇幅對於大多人應該不在話下,但如果要加到五六千字便會難倒相當一部分,再上升到一萬篇幅就立刻能看到一片白旗飄飄了。所以,篇幅是卡在每個人碼字能力上的坎兒,能不能寫在於你鋪陳思維的能力。如何讓一個點越張越開,散出無數個點,編織成一張足夠龐大的網,這都需要通過各種積累與訓練而不斷提高的碼字能力,也是以碼字為生計的人們必備的生存能力。
當然,萬字篇幅的坎兒基本上是難不倒策劃人,尤其是做圖書策劃的,每天碼一兩萬字都是家常便飯,只要邁過「寫」的坎兒,對於策劃人來說,「出」是不在話下的任務。不過,第二個坎兒便接踵而至了,就是總讓人糾結的「好」。文章敢寫了,能寫了,接下來還要會寫才能「好」。這個「好」需要文采和技巧的雙重支撐,正如上文所說的,每個圈子對文章「好」的要求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圍繞的這兩個方面。
還拿圖書策劃來說,雖然碼字的效率很高,篇幅一整一大片,可是文章出來遠看喜人,近看卻愁人。用制高點專業術語說,文字的解析度不夠,就像個核桃,想吃到裡面的果仁,殼卻又厚又硬,咬著咯牙疼,還要拿錘子使勁敲,有誰願意像吃核桃一樣閱讀一篇文章呢?「好」文章要做的像蛋糕,造型喜人,口感綿軟,回味無窮,還容易消化。所以,要真正完成「好」的指標,就要認真修煉自己的文字功底,文章寫得可讀、可觀、可賞,並且不同的行業也要根據不同需要發揮不同的文字技巧,如廣告行業要運用文章在閱讀時的通感功能,拽著讀者認識喜愛所宣稱的產品,引發購買慾望,實現文章的真正價值。斐然的文采感受,舒坦的閱讀體驗,目的達到了,價值生成了,「好」文章也演算完成了。
如何寫出好文章?其實每個人對以上這一長串的演算過程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但卻仍舊不斷地疑問,不斷地碰坎兒,不斷地筆不出文。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每個環節中間的加號,忽略了連貫著累加演進的過程,忽略了勤能補拙的重要。每一個加號都代表著勤奮練習積累再提高,每一個環節的完成都離不開不停的動筆和大量的成文寫作。
文章創作,就得緊抓靈感漫溢的一點,然後敢寫,接著能寫,還要會寫,最後相信勤能補拙的力量,屬於你的公式終會演算出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