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發酵罐市場定位

發酵罐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2-01-06 10:15:26

㈠ 罐裝飲料生產工廠的投資回報問題

啤酒的原料為大麥、釀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澱粉質輔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和糖類輔助原料等。

大麥

適於啤酒釀造用的大麥為二棱或六棱大麥。二棱大麥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較好;六棱大麥的農業單產較高,活力犟,但浸出率較低,麥芽溶解度不太穩定。啤酒用大麥的品質要求為:殼皮成分少,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適中(9~12%);淡黃色,有光澤;水分含量低於13%;發芽率在95%以上。

釀造用水

通常,軟水適於釀造淡色啤酒,碳酸鹽含量高的硬水適於釀制濃色啤酒。淡色啤酒用水要求為:無色,無臭,透明,無浮游物,味純正,無生物污染;硬度低;鐵、錳含量低(含量高對啤酒的色、味有害,而且能引起噴涌現象);不含亞硝酸鹽。

酒花

又稱啤酒花。使啤酒具有獨特的苦味和香氣並有防腐和澄清麥芽汁的能力。酒花始用於德國,學名為蛇麻,為大麻科葎草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雌雄異株,釀造所用均為雌花。中國人工栽培酒花的歷史已有半個世紀,始於東北,目前在新疆、甘肅、內蒙、黑龍江、遼寧等地都建立了較大的酒花原料基地。成熟的新鮮酒花經燥壓榨,以整酒花使用,或粉碎壓制顆粒後密封包裝,也可製成酒花浸膏,然後在低溫倉庫中保存。其有效成分為酒花樹脂和酒花油。每Kl啤酒的酒花用量約為1.4~2.4kg。

酵母

酵母是用以進行啤酒發酵的微生物。啤酒酵母又分上面發酵酵母和下面發酵酵母。啤酒工廠為了確保酵母的純度,進行以單細胞培養法為起點的純粹培養。為了避免野生酵母和細菌的污染,必須嚴格啤酒工廠的清洗滅菌工作。

玉米

玉米澱粉的性質與大麥澱粉大致相同。但玉米胚芽含油質較多,影響啤酒的泡持性和風味。除去胚芽,就能除去大部分的玉米油。脫胚玉米的脂肪含量不應超過 1%。以玉米為輔助原料釀造的啤酒,口味醇厚。玉米為國際上用量最多的輔助原料。

大米

澱粉含量高,浸出率也高,含油質較少。但大米澱粉的糊化溫度比玉米高。以大米為輔助原料釀造的啤酒色澤淺,口味清爽。大米是中國用量最多的輔助原料。

糖類

大都在產糖地區應用,一般使用量為原料的10~20%。添加的種類主要有蔗糖、葡萄糖、轉化糖、糖漿等。

小麥

德國的白啤酒以小麥芽為主原料,比利時的蘭比克啤酒是用大麥芽配以小麥為輔料釀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上面發酵啤酒。小麥品種有硬質小麥和軟質小麥,啤酒工業宜採用軟質小麥。

【啤酒生產】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製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

麥芽製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後熟。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篩分成一級、二級、三級。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發芽:浸水後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於除去根芽,焙燥後的麥芽水分為3~5%。貯存:焙燥後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後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啤酒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後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澱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後,維持在適於糖化(β-澱粉和α-澱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製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後,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後,進入迴旋沉澱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後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並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飲用。後酵:為了使嫩啤酒後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澱,啤酒逐漸澄清,CO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啤酒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後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准,盡量減少CO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於當地銷售。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採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鹼液2~5%,40~70℃)浸泡,然後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後,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罐裝:罐裝啤酒於1935年起始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戰後經一系列技術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國的瓶裝與罐裝之比已為52:46。罐體材料為鋁或銅。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後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後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逐漸減少。增添塗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採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啤酒生產新技術

主要有7種。濃醪發酵:1967年開始應用於生產。是採用高濃度麥汁進行發酵,然後再稀釋成規定濃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產設備的條件下提高產量。原麥汁濃度一般為16°P左右。快速發酵:通過控制發酵條件,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縮短發酵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產量。快速發酵法工藝控制條件為:在發酵過程某階段提高溫度;增加酵母接種量;進行攪拌。連續發酵:1906年已有啤酒連續發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業化的應用。主要應用國家有紐西蘭、英國等。由於菌種易變異和雜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風味等問題,使啤酒連續發酵工藝的推廣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產啤酒的研究:70年代開始研究,目的在於大幅度縮短發酵周期。實質上是為了克服菌種變異、雜菌污染問題,而且是更為快速的連續發酵工藝。已取得的成果為:前發酵由傳統法的5~10日縮短為1日,可連續穩定運行3個月。圓柱圓錐露天發酵罐:1966年起開始應用於生產。其主要優點為:可縮短發酵周期,節約投資,回收CO和酵母簡便,有利於實現自動控制。目前單罐容積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質一般為不銹鋼。純生啤酒的開發:隨著除菌過濾、無菌包裝技術的成功,自70年代開始開發了不經巴氏殺菌而能長期保存的純生啤酒。由於口味好,很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有的國家純生啤酒已佔整個啤酒產量的50%。低醇、無醇啤酒的開發:為汽車司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飲用的一種清涼飲料。它的特點是酒精含量低。無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豐富,口味淡爽,有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㈡ 遺傳工程的誕生是什麼

盡管艾滋病研究領域進展緩慢,但其他領域的重大成果卻是層出不窮。20世紀中葉,克里克和沃森在分子水平上做出的突破,大體上與其他生物學家的研究齊頭並進,這類研究針對的是一類有趣的特殊病毒,它們專門攻擊細菌。這類病毒的名字叫做噬菌體(「細菌的食客」),它們有著非同尋常的特性,最終導致發現把遺傳物質從一種生物體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的途徑。這些機制的揭秘和新技術的結合,導致出現了這一世紀最令人稱奇的一項科學進展——遺傳工程。

不過研究起始於細菌而不是它們的寄生物。萊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1925—2008)在1952年開創了這條途徑。他注意到細菌通過配對結合,過程類似於復雜有機體的性交,來交換遺傳物質。萊德伯格還觀測到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他稱之為M和F。F菌株都含有他稱為質粒的一種物體,會把質粒傳遞給M細菌。後來證明,質粒含有遺傳物質,這是海斯(William Hayes,1918—1994)第二年發現的。幾年前剛剛搞清楚遺傳密碼是由DNA攜帶的;質粒似乎是一種環狀DNA,從細菌染色體的DNA中游離出來。

這一發現為解決醫葯領域中正在面臨的問題提供了立竿見影的幫助。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發展起來的磺胺葯物和抗生素已經運用多年,許多細菌對它們產生了抗葯性——難以遏制的流行病又開始卷土重來,特別是在醫院里。1959年,有一組日本科學家發現,抗葯性的基因是由質粒攜帶的,一個細菌可以有數個質粒復製件,然後從一個細菌傳遞給另一個。如果把少量具抗葯性的細菌引進一個群體,就會使整個群體迅速地也具有同樣的抗葯性。

與此同時,早在1946年,正獨立對噬菌體進行研究的德爾布呂克和赫爾希發現,來自不同噬菌體的基因可以自發重組。瑞士微生物學家亞伯(Werner Arber,1929—)對這一奇異的突變過程進行了詳細觀察,做出了驚人的發現。細菌在與敵對的噬菌體作戰時採取一個有效的方法:它們用一種酶分解噬菌體的DNA並限制噬菌體的生長,這種酶後來就叫「限制酶」。噬菌體不再活躍,於是細菌繼續自行其是。

到了1968年,亞伯已經可以把限制酶定位,並發現它僅位於那些含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上,這些核苷酸序列恰是噬菌體的特徵。

亞伯密切觀察內在的機制:被分解的噬菌體基因會發生重組。他發現,一旦分裂,DNA的分裂端就是「黏性的」。也就是說,如果細菌的限制酶不在場,不去阻止重組的發生,則在同一位點已被分裂的不同基因將會重組,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的話。重組DNA——也就是說,來自於不同物種的DNA碎片通過人工方法而合並——的誕生呼之欲出。

接踵而來的是,1969年貝克維斯(Jonathan Beckwith)及其合作者第一次成功地分離出了單個基因,這是細菌中與糖的新陳代謝有關的一種基因。看來一切已准備就緒。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微生物學家內森斯(Daniel Nathans,1928—1999)和史密斯(Hamilton Smith,1931—)拿過接力棒,開始培育各種限制酶,它們能夠在特殊位點上切割DNA。1970年史密斯發現一種酶,能夠在一個特殊位置上切斷DNA分子。內森斯進一步研究這個過程,找到了制備各種核酸片段的方法,研究了它們的特性和傳遞遺傳信息的能力。現在研究者真正走上了重組DNA之路,這就是說,先是分離出核酸,然後使它們以不同形式重組。史密斯和內森斯由於他們的劃時代發現而榮獲197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3年柯恩和波亞爾(Herbert Wayne Boyer,1936—)把兩種技術——一種技術是把限制酶定位於質粒,另一種技術是分離特殊基因——結合在一起,又導致了一個非凡的突破,這就是所謂的遺傳工程。他們先是切斷從大腸桿菌中發現的質粒,然後把來自不同細菌的基因插入質粒的缺口。再把質粒放回大腸桿菌,於是細菌又像平常那樣復制,但復製得到的細菌卻變換成了別的細菌。這是一個令人驚奇、功力無比的絕技。其他科學家在隨後幾個月里紛紛投入研究,他們用其他物種重復這一過程,把果蠅和青蛙的基因插入大腸桿菌。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好主意。1974年伯格(Paul Berg,1926—)和其他生物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支持下召開了一個會議,擬定了一份指導方針,要求遺傳工程應該受到嚴密控制。從那時起,雙方的關系一直處於緊張之中,一方希望進一步探討遺傳工程;另一方則擔心會產生不良後果並希望對它有所控制。

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遺傳工程師成功地生產了好幾種特殊的蛋白質,滿足了某些病人的需要,如人體生長激素、胰島素、白細胞介素-2和血液凝固溶解劑。它們還可用來生產乙肝疫苗和改善器官移植受體組織的性能。這些產品大多數是在大型發酵罐里生產的,處於嚴格控制的環境中,這樣一來,對這類遺傳工程的反對意見有所減少。再有,遺傳工程已經成功地給某些遺傳性疾病,例如亨廷頓氏病或杜興肌營養不良症,定位了基因標志。

1952年,當美國生物學家布里格斯(Robert William Briggs,1911—1983)和金(ThomasJ.King,1921—2000)成功地實施了一項精細的手術時,一個新的探索領域從此打開。他們移走了一個細胞的核,核里含有全部的遺傳物質,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細胞的核,這就是被稱為核移植過程的誕生。

15年後,英國生物學家古爾頓(John Bertrand Gurdon,1933—)在1962年成功地克隆了一個脊椎動物,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壯舉,他從南非有爪樹蛙的腸細胞中取出核,把它移植到同一物種未受精的卵(卵細胞)中。於是,一個新的、完全正常的個體開始發育了——原初意義上的克隆。

從古爾頓的突破,到其他人於20世紀70年代在基因和染色體水平上的突破,對生物體在最基本的水平上如何發揮作用的問題取得了新的認識。

當科學家對基因和DNA了解更多時,在遺傳控制方面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新前景。控制遺傳特徵的願望自古有之——只舉幾個例子,種小麥的農民、馬匹的馴養者和養鴿愛好者,多少個世紀來都通過雜交來得到所需的動植物品種。然而現在,圍繞基因水平的干預——所有類型的遺傳工程都是如此——成了有爭議的課題。轉基因食品帶來了安全性問題,轉基因種子的不必要播撒帶來了環境安全的擔憂。隨著非洲國家拒絕廉價的轉基因食品——因為他們擔心,進口轉基因種子會污染當地農作物從而失去他們在歐洲的農產品市場——沖突就成了一個政治性難題。

隨著人類基因組工程的完成,另一條通向遺傳工程的途徑——幹細胞研究和基因治療——有了更完備的知識基礎。基因治療的著眼點在於處理或治療已經確認的近3000種遺傳病症。對於許多患者來說,如果沒有治療,將會終生處於痛苦之中,並且常在年輕時就會死去。盡管現在基因治療還沒有被認可為醫學治療,不能用於診治疾病,但是它正在進行必要的臨床測試和安全及功效試驗。科學家都很樂觀,認為它終將是治療遺傳性疾病的有力新工具。

但是,幹細胞研究則面臨著倫理爭議,因為幹細胞(從尚未分化的胚胎中取出的細胞)極為適宜於遺傳工程目的,這時胚胎就成了這一過程中的犧牲品。初生胚胎盡管非常幼小,某些團體還是把它看成是個體生命,因此他們認為,一旦進行幹細胞研究,個體生命就失去了。在核移植技術運用領域,也遭遇倫理問題,當細胞核被放入一個已經去核的卵中時,在某些團體看來,一個潛在的生命已經遭到破壞。

這就是為什麼一隻名叫多莉的綿羊在1997年出生時成為如此轟動新聞的原因。

㈢ 舉例動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1)海蜇營養豐富,每百克海蜇干品中含蛋白12.3
g、無機鹽18.7
g,並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作為葯用,能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無副作用。常吃蜇皮可治療氣管炎、哮喘等病。
(2)有些海洋軟體動物如珍珠貝,可以生產珍珠,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殼角蛋白,內含有10多種氨基酸。由珍珠製成的珍珠粉與其他合成葯可治療多種疾病,如能清熱解毒,治療咽喉腫痛和口舌糜爛等。
(3)烏賊俗稱墨斗魚,它渾身都是葯。烏賊肉可養血滋陰。烏賊內殼(烏賊骨)有收斂、止血、止酸、止痛功效,是治療胃部疾病的主葯。烏賊墨是全身性止血葯,用於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和肺咳血的治療。
(4)夜盲症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造成的,而魚類肝臟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特別是鯊魚肝臟巨大,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更高,食用魚肝...由珍珠製成的珍珠粉與其他合成葯可治療多種疾病.7
g,用於消化道出血。烏賊墨是全身性止血葯、無機鹽18。同時維生素A還有抑制多種腫瘤形成的功效。
(2)有些海洋軟體動物如珍珠貝,能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如能清熱解毒。常吃蜇皮可治療氣管炎,內含有10多種氨基酸、止血,並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它渾身都是葯、止痛功效,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更高、磷的吸收,每百克海蜇干品中含蛋白12,而魚類肝臟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
(3)烏賊俗稱墨斗魚,無副作用、止酸。
(4)夜盲症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造成的,是治療胃部疾病的主葯、哮喘等病。作為葯用,食用魚肝油可以預防和治療夜盲症和促進鈣。烏賊內殼(烏賊骨)有收斂,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殼角蛋白。烏賊肉可養血滋陰,治療咽喉腫痛和口舌糜爛等,特別是鯊魚肝臟巨大、功能性子宮出血和肺咳血的治療(1)海蜇營養豐富,可以生產珍珠.3
g

㈣ 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辦學特色

一、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所採取的措施。
1.在思想認識上做好三個轉變,一是從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轉向市場經濟模式,專業招生規模和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樹立市場觀念;二是從重規模、重數量,向重質量、重建設轉變,把工作重點放在四個「上」上:放在基本教學條件建設上,放在質量和創新精神培養上,把工作重點放在上下游緊密結合的薄弱環節上,放在師資隊伍的充實、完善和建設上;三是注意從大起大落的怪圈向積極穩妥、內涵發展的轉化,不求規模,注重質量,因地制宜,辦出特色。
2.在建設的實踐中,做到三個結合,三個強調和一個注重,三個結合:一是專業設置現實性與超前性相結合;二是人才培養規格專業性與復合性相結合;三是教學內容基礎性與前沿性相結合。三個強調:一是教學過程中強調應用與實踐,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二是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三是強調學生的創新與創業精神。一個注重,就是重視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強基固本,不斷提升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辦學層次。在教學實訓基地以科研產品的研製開發帶學生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試驗,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
二、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定位:教學研究型院系。
我們認為主要基於三點理由,其一,生物科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其二,基本具備了教學研究型辦學條件。學校黨政確立農大辦學指導思想以生物技術為特色,對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非常重視,已建成較完備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的起點高,投入大;其三,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學研究方向穩定,科研成果顯著,頗具特色,十五期間由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科技人員主持的項目共有26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廳局級8項,橫向項目5項,校基金項目(含CAI課件)10項,獲科研經費209.75萬元。三、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專業教學上形成的辦學特色。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在辦學的建設和實踐中,由於堅持了自己的辦學指導思想,初步形成了「重視生物科學的理科基礎教育,強化下游技術的工科專業建設,注重現代生物技術的融合滲透,實現傳統發酵工程改造提升」的優勢與特色。
1.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在教育部關於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業務要求的總體原則下,根據我系生物工程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的特點,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背景優勢,汲取兄弟院校的辦學經驗,生物工程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幾經4次修訂,力求使它既能較好地符合教育部關於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多樣化、個性化和大眾化的要求,又能充分地發揮我校生物學科優勢,體現我校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本著「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優化結構、精簡內容、擴大選修、突出個性、注重實踐、形成特色」的原則設置課程體系。用「平台+模塊+任選課」的形式來構建課程體系。第一平台:即通識課平台。開設這類課程是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主要包括「兩課」、外語、體育、大學信息技術基礎、管理學、大學國文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第二平台:即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平台。第三平台:即專業課平台+模塊。「選修課」是與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關系密切的傳授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知識的跨專業、跨學科課程、選修課包含限選課(也稱專業方向選修課)和任修課(也稱公共選修課)兩大類。
在第二平台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課程設置上,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一是突出工科基礎,注意加強工科專業要求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學時數;二是增加理科內容,增加了普通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生物化學、遺傳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儀器分析、化工原理和機械制圖等生命科學的重要基礎理論。
第三平台專業課+模塊,生物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發酵工程、生物工程設備、生物物質分離工程、生化檢測與控制、現代生物技術概論等五門主幹課程,同時,又加兩個模塊課程,即模塊一:工業發酵方向和模塊二:生物制葯方向,每個模塊分別設置9-10門模塊課程。生物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工業微生物學、發酵工程與設備、生物物質分離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等6門主幹課程,同時又加兩個模塊課程,即模塊一:分子生物學方向和模塊二:蛋白質工程方向每個模塊設置8-9門專業模塊課程。尊重學生在專業興趣愛好上的選擇自主性,調動個人在理科、工科專業上的發展能動性,將學科的發展方向與學校的專業特色結合起來,充分地利用學校在生命科學領域里的教學、科研的優勢,充分地分別體現以發酵工程為主的生物工程工科專業和以細胞工程為主的生物技術理科專業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專業特色。
2.以課程建設為紐帶,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時,師資隊伍狀況。1999年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時,專業教師10名,教輔人員3名,共計13名,平均年齡35歲。50歲以上1人,40-46歲4人,40歲以下8人。具有碩士學位3人,本科學歷7人,專科學歷3人。正教授1名,副高職稱2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5人,這樣一支師資隊伍,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學歷和職稱都不太合理。因此充實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建設的主要任務。校一直堅持將師資隊伍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主要根據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程所需教師進行引進,同時注意現有教師的培訓與提高,主要採用如下幾種: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項措施。
學科建設的核心是師資隊伍建設,沒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要給學生「半桶水」,教師就必須要有「一桶水」。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得到了學校黨政、教務處和人事處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我系黨政在實施「以課程建設為紐帶,促進師資隊伍建設」計劃中,在推薦和組織協調等方面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1) 加速培養和引進高學歷人才,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A.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報考定向培養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從1998年至2002年四年間,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據課程建設的需要先後推薦四名具有碩士學位青年教師報考全國名牌大學生物工程有關核心課程的在職定向培養博士生。1998年郭美錦同志被錄取為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生命工程學院生物化工專業博士生;2000年霍光華同志被錄取為南昌大學食品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食物資源開發專業在職定向培養博士生;2001年孫宇暉同志被錄取為上海交通大學分子生物學專業在職定向培養博士生;2002年吳曉玉同志被錄取為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化學專業在職定向培養博士生。2003年陳明輝同志被錄取為生物物質分離工程專業的定向在職培養碩士。
B.新進教師。挑選高學歷優秀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四年來,先後從不同高校不同專業引進了8名青年教師,其中具有碩士學位4名,本科生4名。
(2) 選派青年教師到名牌大學進行單科進修學習。
2000年和2001年,我系選派辜波講師和陳明輝助教分別到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和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化工學院進修學習生物工藝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成回校分別承擔相應進修學習課程的教學任務。
(3) 對青年教師實行導師制,進行在職在崗培訓。
生物工程專業凡是由我系高級職稱教師承擔的課程,系裡均安排青年教師進行全課程聽課,對青年教師實行導師制,進行課程定向培養,當好主講教師的助教,主講教師與助教共同備課。例如:塗國全教授主講《微生物學》,根據教學大綱編寫教案、講稿、CAI課件腳本和微生物學題庫,助教黃林同志協助塗教授研製CAI課件,列印題庫,全程聽課,批改學生題庫作業及課後和網上答疑等工作;吳曉玉副教授主講的《工業微生物生理與遺傳育種學》,黎循航同志任助教,也是這樣做的。通過青年教師導師制,對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大有益處的。
(4) 從校辦企業選調有實踐經驗的專業科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
從2001年到2002年,我系在人事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先後從江南制葯廠選調本科以上學歷三名專業技術人才調入我系擔任教師,他們分別是廠長王岳峰副研究員,副廠長高級工程師曾鍵和工程師魏賽金。王岳峰和魏賽金兩位同志經過教師資格培訓後,均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王岳峰同志承擔了研究生《現代儀器分析》和本科生的《發酵分析》兩門課程教學任務,魏賽金同志承擔了《微生物學》和《農用抗生素與殺蟲微生物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曾鍵高級工程師擔任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實訓基地副主任,負責安排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的教學和畢業實習工作。
(5) 聘請校外知名專家教授為我系兼職教授。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從99年至現在先後向學校推薦並得到學校批准聘任8位校外知名教授、專家和企業家為我系的兼職教授。他們分別是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化工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張嗣良教授和儲矩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技學院的博士生導師鄧子新教授和周秀芬教授;華東農業大學生命科技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喻子牛教授;山東勝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孫建國和總經孫向威高工;景德鎮市副市長、農大校友周華保高工。這些兼職教授不定期來校進行學術訪問,作學術報告,這對於加強校與校、校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安排畢業實習,擴大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對外影響產生了積極作用。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通過四年實施「以課程建設為紐帶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已取得明顯的效果,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人數翻番,專業教師的學歷層次、職稱檔次明顯提高。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36人,其中專兼職教師21人,教輔人員8人,平均年齡32歲,專兼職教師和教輔人員分別佔全系教職工的58.33%和22.22%,全系生師比為21:681=1:32.43。教師隊伍中不同學歷層次人數和比例:博士學位1人(在讀3人),佔4.76%;碩士學位9人,佔42.86%;本科學歷11人,佔52.38%。教師隊伍中不同職稱層次人數和比例:正教授1人,佔4.76%;副高職稱7人,佔33.33%;中級職稱5人,佔23.81%;初級職稱8人,佔38.10%。
3.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改革實驗教學體系。
針對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應用型強的特點,我們注重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完善。一是在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總體規劃下,我們改革了本系專業基礎課實驗課從屬於理論課教學,實驗室依附於教研室的傳統格局,按照「統一管理、優化配置、資源共享」的原則,組建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實驗中心,由系副主任張宏玉高級實驗師任中心主任,規范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利用率;二是實行「將微生物系列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有機地重組成基本操作技能、基礎理論驗證、微生物遺傳改良、應用微生物技術和微生物研究課題等五大模塊的實驗教學改革,使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能獲得系統規范的微生物菌株的分離培養,保種傳代和遺傳改良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收到十分良好的教學效果;三是在99級生物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發酵工程與設備、生物工藝學、代謝控制發酵三門專業課程教學實習,充分利用本系教學實訓基地中試車間8套全自動不銹鋼發酵罐及其配套設備,作為課程實習場所;四是99級生物工程專業第七期15周的畢業實習,安排60-70個學生到校外10餘個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大約一半的學生留在系實訓基地進行實習,以科研產品研製(復合微生物肥料)帶畢業實習,實習內容以三大技術:無菌操作技術、純培養技術和顯微操作技術,貫穿在三大工藝:發酵工藝、檢測工藝和產品制備工藝中,使學生充分利用實訓基地先進的發酵設備、檢測設備和後處理設備,利用不同的微生物菌株通過發酵生產製成一種或多種產品,使每個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得到全面實踐操作訓練。在校學工處、校團委舉辦的第四屆「興贛杯」科技論文競賽中生物工程99級同學提交了7篇科技論文,其中有4篇論文獲獎:一、二等獎各1篇,三等獎2篇。並有兩篇優秀論文由學校推薦參加全國第8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決賽,分別獲江西賽區優秀作品二等獎。
4.強化了實驗室和教學實訓基地建設。
對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室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得到了學校黨政的高度重視和經費所給予的大力資助。四年間學校先後投入近400萬元,用於我系實驗室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教學儀器設備的購置。實驗室建設。2000年-2003年學校先後投資80餘萬元,改建了10個高標准專業實驗室。2000年度投資近10萬元,將生物工程樓二樓東頭200米2改建成發酵分析實驗室,主要承擔《生物工藝學》、《代謝發酵分析》和《儀器分析》三門課程實驗教學任務,每次可容納100餘名學生同時進行實驗。2001年投入40多萬元,將生物工程樓五樓800米2,按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准改建成微生物學實驗室和工業微生物生理與遺傳育種實驗室。每個實驗備有近70米2實驗三個,實驗室的實驗台全部由進口的耐腐蝕防火理化材料製成,六個實驗室一次性可容納200餘名學生同時進行實驗。微生物實驗室主要承擔全校《微生物學》、《土壤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能量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食用菌學》、《病毒學》、《微生物肥料學》等8門課程的實驗課教學任務;工業微生物與遺傳育種實驗室,主要承擔《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育種學》、《農用抗生素與殺蟲微生物學》、《酶工程》和《生物制葯》等5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2003年投入近30萬元,將生物工程樓一樓800米2改建成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預計今年8月份完成。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成後,將承擔《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普通生物學》、《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等5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
2) 教學實訓基地建設。
在2001-2003年間學校先後投入220餘萬元為我系新建一個教學實訓基地,其中40萬元用於基地700米2土建工程建設。基地土建工程包括120米2中試發酵車間、菌種制備室、搖瓶培養室、中間檢測室、儀器室、發酵產品後處理制備室、葯品材料倉庫、學生實習教室等,該基地佔地面積10000米2左右。發酵中試車間裝備價值140萬元的全自動不銹鋼發酵罐15升、50升、500升、1000升各兩套及其配套的自動的空氣、蒸汽和動力系統。基地各實驗台裝備價值近40萬元的儀器設備,實訓基地建成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發酵工程與設備》、《生物工藝學》、《代謝控制發酵》、《酶工程》、《蛋白質工程》、《生物制葯》、《微生物肥料學》和《農用抗生素與殺蟲微生物學》等課程教學實習,以及每年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200人左右為期15周的畢業實習。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和實訓基地用房面積達5000米2,生均學生
3) 儀器設備的購置。
在2000-2003年間學校先後投入近100萬元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四個實驗室添置較高檔的儀器設備,例:雙目高倍生物顯微鏡100台、各種型號規格的不同離心機、分光光度儀、凈化工作台、搖瓶機、恆溫培養箱、冰箱、高壓消毒滅菌器等。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儀器設備總額達829萬元,生均儀器設備額達到12,173元。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條件建設,從學校范圍來說,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投入大、起點高,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學生提高實驗和實踐操作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硬體環境條件,為提高本科教育質量打下較好基礎。

㈤ 按照產品,服務等差異化戰略去分析蘋果公司的市場定位戰略有何特點

你好!關於經濟上面的這一些問題的話,其實有很多人會用蘋果公司來進行分析,你可以去尋找一些具體的案例。

㈥ ysl星辰口紅市場細分 目標市場 市場定位

YSL星辰口紅爆火背後的營銷——YSL星辰唇膏的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市場定位:

1.話題營銷

「叫男朋友送你YSL星辰口紅他是什麼反應」這一話題的興起,便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持續發酵。YSL首先確立了目標群體—年輕女性,讓她們參與進來,給天下情侶們一個秀恩愛的機會,也讓單身狗吐槽了一把。讓口紅成為情侶之間的感情粘合劑,也引發了眾多人的情感共鳴,男性不再為送女性什麼禮物而煩惱。同時,也為單身狗們提供了追求品質生活的機會。

2.差異化營銷

璀璨奪目顏值吸引無**性的喜愛,憑著它極具辨識度的外表——土豪亮金色,中間鏤空的圓環充滿的少女的氣息,還可以拆下來當戒指,而且膏體表面可有星星的圖案,最早還推出過星星口

紅,不怕塗著塗著就沒圖案了。另外,它還是奢侈品牌旗下產品,帶出門應該是值得小小炫耀的。

3.飢餓營銷

口紅被國外的專賣網站搶購一空,若不買似乎真的會錯過了。基於口紅的外包裝如此花心思深得女性喜歡,很難不讓人心動,所以就剁手買買買了! 買口紅的人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

YSL的套路是值得參考的,不過要學會把握節奏。從線**驗到線上營銷,YSL做到了全覆蓋,成功與消費者產生需求互動,藉助朋友圈的口碑宣傳,網紅的親身試用,成功吸引了妹紙們的目光,營銷話題也牽扯到男朋友,即撩了妹,也撩了漢!雖然選題有點毀三觀,但如果換成一個更好的話題,讓男性群體成關注到女性美妝,那又會是另一個牛逼的營銷案例。從這一場勝利的營銷策略中要學**些什麼?

1.轉變營銷觀念。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每個需求層次上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都不一樣,即不同產品滿足不同需求層次。需求層次越高,消費者就越不容易滿足。然而「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約等於消費者獲得的滿意度」,也就是說消費者需求層次越高,消費者接受的產品定價也越高。在日益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增加,需要具有接**神內涵的商品,企業要全方位掌握消費者的心理,以此知道產品在終端的體現方式,注重從消費者心理出發。

2.關注營銷消費者行為的因素

一般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存在許多偶然也是,如產品自身、周圍環境、消費心理等綜合影響,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不僅要全面了解行業市場,整體把握消費者及其特徵,結合市場情況為產品進行定位,在生產、營銷和渠道選擇環節上要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基礎支持,以便在產品、宣稱乃至品牌形象方面形成優勢,並長期處於優勢競爭地位,從而成功佔領市場份額。

3.走差異化產品策略

國內中小型企業不了規模、品牌、技術還是營銷渠道上都不能與國際巨頭相比,但是本土企業可以避其鋒芒,尋找自己的藍海市場,集中精力開發某個領域的特點產品,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在做某一品牌產品時,要慢慢細分產品,或者增加產品線,將精神內涵融入產品中,順應時代潮流,滿足消費者多方位需求。當然,如果過早擴張,不但分散精力,很有可能把最初的市場也丟掉了。

㈦ 酒水產品分析報告

說句真的 分析報告都是用來賣錢的 誰會拿來啊

目 錄

1.酒行業的簡介

(1)酒行業的特點

(2)酒行業的優勢

(3)我國酒行業的發展歷史

(4)酒行業的分類

2.關於酒行業的外部影響

(1)國內對行業的管理性政策法規

(2)國內對行業的促進政策法規

(3)國內技術領先公司

3.酒行業的供求分析

酒行業供給

4.產業鏈,相關行業分析

(1)供應商分析

(2)相關行業分析

5.行業廠商行為分析

(1)營銷行為

酒業典型營銷模式介紹

營銷創新分析

營銷大事記

(2)生產行為

典型生產模式介紹

行業中產能變化大事記

(3)行業擴張、整合行為

6.行業主要廠商分析

附錄:進行SCP分析所需的行業資料

行業簡介

1.行業特點

酒類行業的發展趨勢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注,今年酒業總產量將有小幅增長,價格窄幅波動,生產和市場進一步向名優酒集中

今年我國酒類行業呈現五大特點:

(1)產量方面:今年我國酒業的總產量較去年將有小幅增長。

(2)價格方面:各種酒的價格將窄幅波動。雖然去年白酒價格上升幅度較大,但從走勢看,白酒價格將逐步回落。而啤酒供給增長已經超過了需求增長,價格可能會小幅下降。由於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外產品的沖擊和國內產能的增加,葡萄酒的價格將繼續下跌

(3)集中度方面:酒的生產和市場進一步向名優酒集中。我國加入勝劣汰進程,生產和市場進一步向名優酒集中。

(4)創新方面:創新將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備法寶。創新是貫穿企業可行性戰略中的必備「法寶」。創新機制、創造差別、創造市場、創造方法將成為2009年中國酒業各個企業共同的選擇。唯此,企業才能不被淘汰。

(5)管理方面;精細化管理將成為企業效益的重要支撐。 經濟景氣度盡管下降,但是酒行業依然面臨著生產成本、管理成本以及營銷成本的上升壓力,加上產品銷售價格的不再堅挺,這將直接帶來企業利潤的縮水,因此,精細化管理將成為各企業維持利潤的重要支撐。

2.行業優勢

(1) 中國酒業在企業營銷管理、流程規劃、組織結構和運作上都有很大提升的餘地

(2) 民族文化優勢:東方文化幾千年以來不曾斷層,以其獨特的生命力持續影響著世界,並對中國特有商業文化的形成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中國酒具有獨特的工藝和別具一格的酒體風味。

(3) 成本優勢:我國酒行業的原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都較低。

(4) 品牌優勢:我國幾大名牌酒都在逐步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打響自己的品牌,成為世界的知名品牌。

3.我國酒行業的發展歷史

我國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釀造出許多被譽為「神品」、『瓊漿」的酒類珍品。我國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杜甫、杜牧都有膾炙人口的關於酒的詩篇流傳至今.干百年來人們反復吟唱。茲錄兩首,以供欣賞。
(1)遠古時代; 遠古時期的人們,茹毛飲血,火的使用,使人們結束了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農業的 興起,人們不僅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隨時還可以用穀物作釀酒原料釀酒

(2)商周時代,在商代,釀酒業迅速發達,出現了青銅製造的酒杯,並開始用酒來祭神。

(3)漢、唐以後,除了黃酒以外,各種白酒(撓酒)、葯酒、果酒的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

(4)近年來,.我目的釀酒工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形成了很大的生產能力,而且酒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行業規模迅速擴張。

4.酒行業的分類

1、按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製造方法分:
˙釀造酒 蒸餾酒 ˙˙配製酒
4、按商品類型分:
˙白酒 ˙黃酒 ˙啤酒 ˙果酒 ˙葯酒 ˙仿洋酒

外部影響

政策法規對行業的影響

中國釀酒行業的產業政策是:"重點發展葡萄酒,控制白酒總量。」葡萄酒是酒精度較低的發酵酒種,品格高雅,營養豐富,是我國酒類產品結構調整,重點扶持發展的酒種之一。

國內對行業的管理性政策法規:

2009年4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出台了「關於加強稅種征管促進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指出為了確保2009年稅收收入與其增長目標,將加大稽查力度,對若干稅種的征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措施。其中對於消費稅部分,「要加強白酒消費稅稅基管理,核定大酒廠白酒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保全稅基,各地要加強小酒廠白酒消費稅的征管,對賬證不全的,採取核定徵收方式。堵漏增收。」

白酒屬於消費稅課稅對象,分從價稅和從量稅徵收。消費稅屬於價內稅,其增減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

國內對行業的促進政策法規:
一、葡萄酒消費稅管理辦法(試行)發布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葡萄酒消費稅管理辦法(試行)》於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進口葡萄酒的單位和個人,為葡萄酒消費稅納稅人。境內從事葡萄酒生產的單位或個人之間銷售葡萄酒實行《葡萄酒購貨證明單》管理。證明單由購貨方在購貨前向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領用,銷貨方憑證明單的退稅聯向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已納消費稅退稅。生產企業將自產或外購葡萄酒直接銷售給生產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的,不實行證明單管理,按《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申報繳納消費稅。以進口葡萄酒為原料連續生產葡萄酒的納稅人,准予從當期應納消費稅稅額中抵減《海關進口消費稅專用繳款書》註明的消費稅。如當期應納消費稅不足抵減的,余額留待下期抵減。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此舉有利於洋葡萄酒競爭國內市場,國產葡萄酒售價與品質、檔次相仿的洋葡萄酒相比便宜一半以上,洋葡萄酒若要擴大市場,可以抓住降價促銷的每個機會。此舉也將解決葡萄酒生產企業的重復征稅問題,有利於加強葡萄酒消費稅管理,也有利於我國葡萄酒業的發展
二、入世後關稅變化對酒業的影響

葡萄酒進口關稅變化

葡萄酒進口關稅變化

調整前
調整後

進口瓶裝葡萄酒關稅
43%
14%

進口瓶裝葡萄綜合稅率
85.9%
48.2%

進口散裝葡萄酒關稅
43%
20%

進口散裝葡萄酒綜合稅率
85.9%
56%

國內技術領先公司

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位於「萬里長江第一城」——中國四川省宜賓市北面的岷江之濱。其前身為五十年代初由幾家古傳釀酒作坊聯合組建而成的「中國專賣公司四川省宜賓酒廠」。1959年因其產品五糧液酒的優秀品質和聲譽而正式命名為「宜賓五糧液酒廠」。

從1985年起,原五糧液酒廠創造性地將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的科學運作相結合,從而取得了高速的發展。於1998年正式改制為「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從九五期間到2004年,公司創下了銷售收入平均增長26%的神奇速度。公司發展的主要戰略目標是:逐步提高高、中價位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逐步降低低價位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實施1+9+8品牌戰略(即1個世界性品牌、9個全國性品牌、8個區域性品牌),在70餘個品牌中打造出18個重點品牌,承載40萬噸商品酒的銷售量規模。把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成為集規模化、現代化、集團化、國際化於一身的特大型企業。

技術領先之處:

「五糧液酒」是濃香型白酒的傑出代表。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以「包包曲」為動力,經陳年老窖發酵、長年陳釀、精心勾兌而成。其五穀雜糧的特殊工藝,恰到好處地融合了五種糧食的精華,規避了其他白酒用單一紅糧或兩三種糧食為原料,釀酒風味單一、口感欠佳的缺陷,形成了「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的酒體風格,成為真正在環保的大自然中發酵的食品;其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600多年的明代古窖、五種糧食配方、釀造工藝、中庸品質、「十里酒城」等六大優勢,成為當今酒類產品中出類拔萃的珍品。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1903年8月,古老的華夏大地誕生了第一座以歐洲技術建造的啤酒廠——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經過百年滄桑,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青島啤酒」的生產企業——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並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青啤公司開始全面實施「大名牌戰略」,確立並實施了「新鮮度管理」、「高起點發展、低成本擴張」、「市場網路建設」等戰略決策,以「名牌帶動」式的資產重組,率先在全國掀起了購並浪潮,被稱為中國啤酒業「從春秋到戰國」行業整合潮流的引導者。對購並企業,青島啤酒推行「系統整合,機制創新」獨特的管理模式,用青島啤酒企業文化來整合子公司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目前,青島啤酒公司在國內1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55家啤酒生產廠和麥芽生產廠,構築了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基本完成了全國性的戰略布局。現啤酒生產規模、總資產、品牌價值、產銷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市場佔有率、出口及創匯等多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次席。面對新的百年,青啤公司將不斷創新,打造學習型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創建國際化大公司,做國際市場的價值專家、中國啤酒市場的領導者和超級明星,譜寫新百年的輝煌篇章。

青島啤酒技術領先之處:

採用了優質麥芽、大米、酒花和水,經過糖化、過濾、冷卻、發酵、包裝等工序精製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於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嚴格的工藝管理,在繼續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青島啤酒的釀制工藝已日臻完善,而獨特的後熟工藝和優良的酵母菌種更使其錦上添花,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異和穩定。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高於國家標準的內部質量控制標准,從原料進廠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廠,須經過系統、嚴格的質量檢測。1995年公司已通過了由挪威船級社組織評審的ISO9002國際標准認證,標志著青島啤酒的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並已與國際接軌

優質原料

麥芽:採用進口優質大麥,經青島啤酒獨特的制麥工藝精心制備而成;

大米:以國內領先的大米新鮮控制技術保證大米的優質新鮮,並採用適宜的代碼配比;

酒花:採用優質新鮮的青島大花和制定的優良香花;

水:釀造用水;

酵母:採用青島啤酒獨特的啤酒酵母;

獨特的釀造工藝

採用現代一罐法釀造工藝和獨到的低溫長時間後熟技術,歷經30多天精心釀制而成,同時通過國內領先的啤酒保鮮技術,保證啤酒口味的新鮮。

由此釀出風味純凈協調,落口爽凈,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麥芽香氣的啤酒。

酒行業供求分析

行業供給

酒類供給渠道變化

相對於消費方面的減少和平移的狀態,酒類的供給卻處於相對生產過剩的狀態。因而酒類生產、流通企業處於進入和流出比較頻繁的狀態。從長期趨勢上看,酒類生產廠商1900年為3326家,2000年為3299家,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從內容上看,在1994年放寬地方啤酒生產限制之後,新加入件數和退出件數基本持平,略有增加。結構上趨於過剩的清酒行業,生產廠商總體上趨於減少。

酒類的增加也是供給變動的要素之一。由於酒類進口限制比較少,葡萄酒和燒酒的進口較以前大為增加。葡萄酒進口數量增長最大,占酒類進口稅的61%,主要進口國是法國和義大利,燒酒進口占酒類進口稅的15%,主要進口國是韓國。

在流通領域,1990年批發業者數為1812家、銷售數量為974.9萬千升,1999年為1278家、銷售數量為1025.4萬千升,批發業者減少了約30%1※、數量增長增加5%左右,可以看出批發商的兼並以及大型化正在進行。在零售階段,1990年一般零售業者店鋪總數為13.1萬家左右,2000年增至14萬家,凈增加1萬家左右,銷售數量增加了5%左右2※。似乎並沒有問題。但是通過更短期間的觀察和分類數據的觀察,可以發現實際並非如此。

圖1是一個較長期間的酒類執照取得和吊銷的狀況,左坐標是每年取得和吊銷的數字,右坐標為執照總數。從中可以發現,自80年代後期開始酒類零售店每年的執照吊銷數字有逐漸增大的趨勢,從1998年開始,每年新取得的執照數量也開始猛增。2000年雖然有所下降。但那是由於執照申請期限的變更引起的暫時現象,新增執照申請的勢頭有增無減。這是由於酒類執照申請限制放寬而引起的大型店加入造成的。關於這個問題在後面還會談到。這里只是觀察大型店對傳統零售店的長期競爭趨勢。

自從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誕生以來,大型零售店與傳統酒類零售商的競爭從未停止過。大型店在銷售規模和手段上都具有優勢,在酒類流通中日益佔有重要地位。過去,酒類經營執照的領取有著人的素質要求、嚴格的距離限制和商圈人口限制,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就不能獲得酒類經營權。所以直到90年為止,超市和便利店等大型零售店只佔酒類零售店總數的12%、銷售數量的17%左右。進入90年代,這個均勢開始被打破,隨著傳統零售點的停業的增加,便利店和大型店獲得營業執照的情況迅速增加,至2000年便利店和大型店佔有酒類零售店總數上升到31%、銷售量上升到46%左右。

產業鏈、相關行業分析
一. 供應商分析:
中國酒行業規模大,行業類別分類細,能夠提供服務的供應商眾多,下面我們取其中三家供應商進行分析:分別為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金六福酒業有限公司(現整合華致酒行)
1、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位於「萬里長江第一城」——中國西南腹地的四川省宜賓市北面的岷江之濱。其前由50年代初幾家古傳釀酒作坊聯合組建而成的「中國專賣公司四川省宜賓酒廠」,1959年正式命名為「宜賓五糧液酒廠」,1998年改制為「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名產品「五糧液酒」是濃香型白酒的傑出代表。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以「包包曲」為動力,經陳年老窖發酵、長年陳釀、精心勾兌而成。其五穀雜糧的特殊工藝,恰到好處地融合了五種糧食的精華,規避了其他白酒用單一紅糧或兩三種糧食為原料,釀酒風味單一、口感欠佳的缺陷,形成了「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的酒體風格,成為真正在環保的大自然中發酵的食品;其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600多年的明代古窖、五種糧食配方、釀造工藝、中庸品質、「十里酒城」等六大優勢,成為當今酒類產品中出類拔萃的珍品。
自1915年代表中國產品首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以來,五糧液酒又相繼在世界各地的博覽會上共獲39次金獎,1995年在「第十三屆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又再獲金獎,鑄造了五糧液「八十年金牌不倒」的輝煌業績,並被第五十屆世界統計大會評為「中國酒業大王」。2002年6月,在巴拿馬「第20屆國際商展」上,再次榮獲白酒類唯一金獎,續寫了五糧液百年榮譽。同時,五糧液酒還四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四度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其商標「五糧液」1991年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馳名商標」;2003年再度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成為我國酒類行業唯一兩度獲得國家級質量管理獎的企業;數年來「五糧液」品牌連續在中國白酒製造業和食品行業「最有價值品牌」中排位第一,2006年其品牌價值達358.26億元,連續12年穩居食品飲料行業榜首,位居中國最有價值品牌前四位,具有領導市場的影響力。2006年度,五糧液系列酒的出口量佔全國白酒總出口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集團公司堅持將現代科技與古老的傳統工藝相結合,系統研製開發了五糧春、五糧神、五糧醇、長三角、兩湖春、現代人、金六福、瀏陽河、老作坊、京酒等幾十種不同檔次、不同口味,滿足不同區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系列產品。特別是一帆風順五糧液、五糧液巴拿馬紀念酒、五糧液年份酒等精品、珍品系列五糧液的面世,其在神、形、韻、味各方面精巧極致的融合,成為了追求卓越的典範。
2、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四川瀘州國窖廣場, 是具有400多年釀酒歷史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總資產近30億元,生產建築面積36萬多平方米。瀘州老窖營銷網路指揮中心位於瀘州市城北新區南側,是瀘州老窖集團總部的辦公地點。
公司擁有我國建造最早(始建於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時間最長、保護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被譽為「中國第一窖」, 以其獨一無二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價值成為世界釀酒史上的奇跡。
公司主導產品有國窖•1573、 百年瀘州老窖及瀘州老窖特曲等。 國窖•1573經國家白酒專家組鑒定,具有:「無色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風格典型」的特點。瀘州老窖特曲(大麴)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蟬聯歷屆中國名酒稱號,被譽為「濃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以來,屢獲重大國際金牌17枚。其「瀘州」牌注冊商標是中國首屆十大馳名商標之一。經國家權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認定,瀘州老窖品牌價值高達102億元。近年來,企業還先後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中國企業最佳綜合經濟效益500強」等榮譽稱號。 瀘州酒業,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在新中國,與之一脈相承的瀘州老窖集團是響譽海內外的百年老字型大小名酒企業,是在明清36家古老釀酒作坊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有大型骨幹釀酒集團。
瀘州老窖源遠流長,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以眾多獨特優勢在中國酒業獨樹一幟。擁有我國建造最早(始建於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時間最長、保護最完整的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作為川酒和我國濃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於2006年 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行業唯一擁有「雙國寶」的企業。瀘州老窖特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1915年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1952年中國首屆評酒會上被國家確定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唯一蟬聯五屆獲得「中國名酒」的濃香型白酒。其瀘州」牌注冊商標是中國首屆十大馳名商標。「國窖牌」商標在2006年獲得白酒類唯一的國家「馳名商標」。
飲瀘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華文化之智慧,得中華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
3、金六福酒業銷售有限公司:
金六福酒業有限公司誕生於1996年,堅持以「誠信為本,永續經營」的理念,憑借先進的營銷模式,與中國白酒行業龍頭五糧液集團強強聯手,迅速走出一條從代理品牌、創造品牌,到擁有名牌的發展之路。並發展成為擁有18個大區、4個生產企業,近2000名營銷人員、5000多人促銷隊伍的酒水營銷專業企業。
金六福酒以其上乘的酒質,新穎的包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暢銷海內外,被譽為「中國人的福酒」。自1999年至今銷量連續六年在五糧液系列白酒品牌中名列第一。經國家權威資產評估機構評估,2004年「金六福」品牌價值已達31.39億元。
雖然已成長為這個激烈競爭行業的佼佼者,但是著眼於未來的金六福企業從未滿足於既有的成績,公司又新涉足了葡萄酒、保健酒等領域,構建了集金六福酒、五糧液年份酒、開口笑、邵陽、臨水等系列白酒和無比古方系列保健酒於一體的發展平台。今後金六福企業將繼續在中國酒業的「大海」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1998年,第一瓶金六福酒從五糧液生產車間下線。十年來,金六福酒始終堅持」福文化」的定位,並以其上乘的酒質,新穎的包裝,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金六福酒以「福」的吉慶形象定位,積極參與社會各項盛事,被譽為「中國人的福酒」:曾獲28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唯一慶功白酒,國足出線唯一慶功白酒等殊榮;自2004年以來,金六福藉助一系列主題傳播——「中秋團圓•金六福酒」、「春節回家•金六福酒」、「我有喜事•金六福酒」,更使金六福酒逐步成為中國人節慶消費中必不可少的新民俗。
金六福系列酒主銷產品有星級系列、福星高照系列、福星系列、貴賓特貢系列、經典系列和禮盒系列等,目前共有338個品項。金六福系列酒的銷量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自1999年至今已經連續七年五糧液系列品牌銷量第一,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達42.67億,單品牌銷售量全國第一,單品牌銷售額位列全國白酒市場前三位。
1.行業特點
酒類行業的發展趨勢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注,今年酒業總產量將有小幅增長,價格窄幅波動,生產和市場進一步向名優酒集中
今年我國酒類行業呈現五大特點:
(1)產量方面:今年我國酒業的總產量較去年將有小幅增長。
(2)價格方面:各種酒的價格將窄幅波動。雖然去年白酒價格上升幅度較大,但從走勢看,白酒價格將逐步回落。而啤酒供給增長已經超過了需求增長,價格可能會小幅下降。由於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外產品的沖擊和國內產能的增加,葡萄酒的價格將繼續下跌
(3)集中度方面:酒的生產和市場進一步向名優酒集中。我國加入勝劣汰進程,生產和市場進一步向名優酒集中。
(4)創新方面:創新將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備法寶。創新是貫穿企業可行性戰略中的必備「法寶」。創新機制、創造差別、創造市場、創造方法將成為2009年中國酒業各個企業共同的選擇。唯此,企業才能不被淘汰。
(5)管理方面;精細化管理將成為企業效益的重要支撐。 經濟景氣度盡管下降,但是酒行業依然面臨著生產成本、管理成本以及營銷成本的上升壓力,加上產品銷售價格的不再堅挺,這將直接帶來企業利潤的縮水,因此,精細化管理將成為各企業維持利潤的重要支撐。
2.行業優勢
(1) 中國酒業在企業營銷管理、流程規劃、組織結構和運作上都有很大提升的餘地
(2) 民族文化優勢:東方文化幾千年以來不曾斷層,以其獨特的生命力持續影響著世界,並對中國特有商業文化的形成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中國酒具有獨特的工藝和別具一格的酒體風味。
(3) 成本優勢:我國酒行業的原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都較低。
(4) 品牌優勢:我國幾大名牌酒都在逐步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打響自己的品牌,成為世界的知名品牌。
3.我國酒行業的發展歷史
我國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釀造出許多被譽為「神品」、『瓊漿」的酒類珍品。我國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杜甫、杜牧都有膾炙人口的關於酒的詩篇流傳至今.干百年來人們反復吟唱。茲錄兩首,以供欣賞。
(1)遠古時代; 遠古時期的人們,茹毛飲血,火的使用,使人們結束了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農業的 興起,人們不僅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隨時還可以用穀物作釀酒原料釀酒
(2)商周時代,在商代,釀酒業迅速發達,出現了青銅製造的酒杯,並開始用酒來祭神。
(3)漢、唐以後,除了黃酒以外,各種白酒(撓酒)、葯酒、果酒的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
(4)近年來,.我目的釀酒工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形成了很大的生產能力,而且酒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行業規模迅速擴張。
4.酒行業的分類
1、按酒精含量分:˙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半干型酒(0.5%-5%)˙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製造方法分: ˙釀造酒 蒸餾酒 ˙˙配製酒
4、按商品類型分:˙白酒 ˙黃酒 ˙啤酒 ˙果酒 ˙葯酒 ˙仿洋酒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㈧ 元氣森林的產品定位是什麼

元氣森林的產品定位在於無糖飲料,擊中了用戶的健康需求。

90後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人群,元氣森林針對年輕人的戰略目標是再適合不過了,不再一味地追求口感,而是越來越傾向於購買更加健康的飲料,這時,元氣森林的「0糖、0脂、0卡路里」的概念順勢出圈,迅速圈粉。

元氣森林能精準營銷和成功定位產品,亦在於企業十分注重「用戶第一」,經過多方考量,了解到如今的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不僅追求口感,也希望能健康低熱量不發胖,在飲食中正試圖限制和避免攝入糖分。

(8)發酵罐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元氣森林成功的原因:

1、市場分析

2014年以來,中國軟飲料市場的零售額復合年增長率僅為5.9%,其中碳酸飲料、果汁飲料等傳統含糖飲品零售額增速低於3%,而無糖茶飲料等不含糖飲品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32.6%。這反映了隨著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無糖或者減糖是大勢所趨。

2、從健康觸發

元氣森林使用「糖中貴族」赤蘚糖醇作用代糖甜味劑。赤蘚糖醇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經生物發酵法天然轉化和提取制備而成的糖醇產品,是國家衛計委認定的0能量糖醇產品。作為一種天然甜味劑,赤蘚糖醇進入人體後不參與人體血糖代謝,直接從體內排出,不產生熱量,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追求。

3、依託互聯網

元氣森林作為一家互聯網+的飲料公司,專門生產無糖、低熱量的產品,「主打無糖、使用代糖」,以「0糖、0脂肪、0卡路里」為賣點,直達消費者的需求,成功爆火。

㈨ 反應器滅菌方式有哪幾種發酵果酒的課後題。也就是發酵罐

在發酵行業中,隨著國家GMP標準的不斷提升,對生物反應器進行滅菌操作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滅菌操作不到位,很容易使生物反應器在運作過程中將對發酵產品造成污染,導大的損失。因此,滅菌的技巧很重要。

1.取下生物反應器的馬達,平放於桌上,罐頂端套上黑色保護帽;

2.由罐上取下溫度感測器,感測器不需要滅菌;

3.取下PH電纜線,蓋上紅色保護帽;將PH電極要插到底;務必擰緊電極的上下兩個固定螺帽;PH電極滅菌前要標定,PH電極校正後不要關控制器;

4.取下DO電纜線,DO電纜介面處用錫箔紙包好後套上黑色帽。DO電極滅菌完後標定。DO電極要插到底,擰緊電極的上下兩個固定螺帽。滅菌前要注意溶氧電極里頭的保護液是否還有,沒有則要進行添加;

5.取下消泡或液位電纜線,將消泡或液位電纜插到底,滅菌後定位到所需要的高度後就不要再壓下去,消泡電極的高度離液面約1.5cm處;

6.拆下生物反應器上和冷凝器上的進、出水管,拆下的同時要用夾子夾住拆下水管的接頭處,以防水流出;

7.生物反應器上的過濾器的兩端多要用夾子夾死,過濾器的出口處用錫箔包好,所有過濾器的兩端多要用夾子夾住;發酵完畢倒罐後注意檢查過濾器是否被打濕,若有則趕快用吸球將其中的液體吹出;

8.在滅菌前,將生物反應器的六個固定螺帽擰松出氣,其他螺帽一定要擰緊;滅菌完後打開高壓鍋後立刻將其擰緊,注意戴上手套防止被燙傷;

9.不要放高壓鍋內滅菌,將空的酸液瓶上的過濾器用錫箔包好,並將瓶蓋擰松出汽。滅菌完後去掉錫箔過濾器上的錫箔紙作為出汽口;鹼液瓶和硅膠管可以一起滅菌(與鹼液瓶相連的硅膠管要卡死);

10.取下電熱夾套將其平鋪於桌面;

11.滅菌前調整好攪拌葉的位置,底下的攪拌葉盡量靠近空氣分布器,上面的一個位置調整到所加發酵液的中間位置;

12.取樣器的位置不要靠近擋板的位置,盡量靠中間位置;

13.滅菌前將取樣器的吸球取下;所有的硅膠管不要靠到高壓鍋的內壁上。

㈩ 哪位幫忙找兩篇關於生物,特別是發酵行業的可行性報告

年產1000噸丙酮酸工廠設計可行性報告
摘要
對年產1000噸丙酮酸生產線的公用工程部分進行設計,解決無菌空氣、冷凍水、蒸汽的供給問題,滿足工藝生產的各項需要。
結合工廠工藝設計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等計算數據,按給定具體工藝要求,進行公用工程配套設計計算。在此基礎上繪制流程圖並開展通用設備選型、非標設備設計同時進行公用工程平面布置設計。經過對各設備的比較、論證,選擇最適合工藝流程的公用工程設備,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能夠做到對環境的污染最小,對能源的浪費最少。

關鍵字:丙酮酸 發酵 工廠設計

1.1 項目簡介 2
1.1 .1 建設項目名稱: 2
1.1.2 建設規模、生產方法和工作制度 2
1.1.3 廠址選擇及其自然條件 2
1.1.4 公用工程供應條件 3
2.1 丙酮酸發酵生產公用工程設計 3
第二章 空氣系統設計 3
1.1 空氣系統流程 3
1.1.1 空氣的預處理 3
1.1.2 空氣除菌流程 4
2.1 空氣系統工藝計算 5
2.1.1發酵車間無菌空氣高峰需求量 6
2.1.2 發酵車間無菌空氣年耗量 6
3.1 空氣系統設備選型 6
3.11 布袋粗過濾器 6
3.1.2 空氣壓縮機 6
3.1.3 旋風分離器 7
3.1.4 空氣儲罐 8
3.1.5 絲網過濾器 9
3.1.6 總過濾器 11
4.1 設備安裝注意事項 12
第三章 蒸汽系統設計 13
1.1 蒸汽系統流程 13
1.1.1 鍋爐用水的預處理 13
1.1.2 蒸汽系統流程圖 15
2.1 蒸汽系統計算 15
3.1 蒸汽系統設備選型 16
3.1.1 單流式機械過濾器 16
3.1.2 逆流式Na離子交換器 16
3.1.3 除氧設備 17
3.1.4 卧式水火管鍋爐 18
4.1 設備安裝注意事項 19
第四章 冷凍水系統設計 19
1.1 冷凍水系統流程 19
2.1 冷卻水系統計算 20
3.1 冷凍水系統設備選型 21
3.1.1 壓縮機 21
3.1.2 冷凝器 21
3.1.3 蒸發器 22
4.1 設備安裝注意事項 22
第五章 小結 23
1.1 結束語 23

第一章 項目概述
1.1 項目簡介
1.1 .1 建設項目名稱:
年產1000噸丙酮酸生產線的工藝設計
1.1.2 建設規模、生產方法和工作制度
(1)建設規模:年產1000噸丙酮酸
(2)原料葡萄糖先經預熱器預熱,然後進行連續滅菌過程,製成滅菌培養基。將酵母與無菌培養基一起放入發酵罐,通入無菌空氣發酵,再從發酵液中提取產物丙酮酸結晶。
(3)工作制度:工作日按300天計,發酵、過濾實行兩班制。
1.1.3 廠址選擇及其自然條件
項目建設地點選擇在鄭州市,其自然條件如下表:
年平均氣溫 16.3℃ 歷年平均最高氣溫 38℃
歷年平均最低氣溫 -4.2℃ 最熱平均相對濕度 85%
最冷平均相對濕度 75% 年平均氣壓 1016.5mP
夏季平均氣壓 1004.5mP 年均風速 3.6m/s
年均降水量 1025.6mm 日最大降水量 219.6mm

1.1.4 公用工程供應條件
公用工程 要求條件 要求用量
無菌空氣
除菌率>99% 102.6m3/min
加熱蒸汽 121℃,0.4mPa 2.5t/d
冷卻水 18℃ 126.73 t/d
2.1 丙酮酸發酵生產公用工程設計
工廠設計是各專業設計人員通力合作,集體創造的過程。在設計過程中,各專業既分工,又合作,其中生產工藝設計是工廠設計的核心,起主導工作,而公用工程設計(輔助生產工程設計)是保證工廠正常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工藝專業的設計要求進行工作的。它們相輔相承組成工廠的各部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了更好地發揮工藝專業的主導工作,工藝設計人員必須熟悉和了解各輔助專業的工作任務,明確設計過程中應向不同的輔助專業提供必要的工藝設計資料和提出不同的要求,作為輔助專業設計的依據。同時又要利用輔助專業的設計成果,為工藝設計服務。有矛盾時,協商解決,確定出合理的方案。這對保證設計質量,加快工程進度,並保證工廠投產後的良好運行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一些工廠,特別是中,小廠的建設、擴建中,由於技術力量的不足,往往也需要工藝技術人員統籌考慮公用工程中的有關問題。
第二章 空氣系統設計
1.1 空氣系統流程
1.1.1 空氣的預處理
空氣中的微生物大多數依附於空氣中的塵埃顆粒上。提高壓縮前空氣的潔凈度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空氣吸氣口的位置和加強吸入空氣的前過濾。
為了保護空氣壓縮機,常在空氣吸入口處設置粗過濾器,以濾去空氣中顆粒較大的塵埃,減少進入空氣壓縮機的灰塵和微生物含量及壓縮機的磨損,並減輕主過濾器的負荷,提高除菌空氣的質量。對於這種前置過濾器,要求過濾效率高,阻力小,否則會增加壓縮機的吸入負荷和降低壓縮機的排氣量。通常採用布袋過濾器、填料過濾器、油浴過濾器和水霧除塵過濾器。
為了節約成本,本設計採用布袋過濾器。
1.1.2 空氣除菌流程
採用兩級冷卻、加熱除菌系統,其流程圖如圖1:

兩級冷卻除菌流程是一個比較完善的空氣除菌流程,可適應各種氣候條件,能夠充分地分離油水,使空氣達到低的相對濕度下進入過濾器,以提高過濾效率。該流程的特點是兩次冷卻、兩次分離、適當加熱。兩次冷卻、兩次分離油水的好處是能提高傳熱系數,節約冷卻用水,油水分離的比較完全。經第一冷卻器冷卻後,大部分的水、油都已經結成較大的霧滴,故適宜用旋風分離器分離。第二冷卻器使空氣進一步冷卻後析出一部分較小霧粒,宜採用絲網分離器分離,這樣發揮絲網能夠分離較小直徑的霧粒和分離效果高的作用。第一級冷卻到30~35℃,第二級冷卻到20~25℃。除水後,空氣的相對濕度仍然是100%,須用絲網分離器後的加熱器加熱將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降低至50%~60%,以保證過濾的正常運行[1]。
為了克服輸送過程中過濾介質等阻力,吸入的空氣須經空壓機壓縮。空氣經壓縮後,溫度會顯著上升,壓縮比愈高,溫度也愈高。若將此高溫壓縮空氣直接通入空氣過濾器,會引起過濾介質的炭化或燃燒,而且還會增大培養裝置的降溫負荷,給培養溫度的控制帶來困難,同時高溫空氣還會增加培養液水分的蒸發,對微生物的生長也不利,因此要將壓縮空氣降溫。所以在空氣儲罐後要裝一個冷卻器,如流程圖中的4,6兩處。

根據式子(1):
(1)
當空氣的總壓力P及濕含量χ為一定值時,相對濕度φ隨 Ps而改變,但Ps又是溫度的函數,φ因此隨溫度而變,即溫度升高時,φ降低,反之,φ則升高。若溫度降至露點,φ升到100%時,過剩的那部分水蒸氣就會凝成露滴而析出,同樣壓縮空氣中夾帶的油分也會冷凝下來。由此可以看出經冷卻降溫後的空氣相對濕度增大,會析出水來,使過濾介質受潮失效,所以壓縮後的濕空氣要除水,同時由於空氣經壓縮機後不可避免地會夾帶潤滑油,故除水的同時也要進行除油。因此在5處設置一個旋風分離器用來除去空氣中的水和油。
介質過濾器是利用塊狀介質,顆粒狀介質、網狀介質或高分子材料絲網的慣性攔截作用來分離空氣中的水和油滴的方法。在各種介質過濾器中絲網分離器具有較高的分離效率,它對直徑大於5μm的顆粒分離效果可達99%,大於10μm的更可高達99.5%,且能出去部分2-5μm的較細顆粒,加上結構簡單,阻力不大等,被廣泛用於生產中。流程圖中7處就是一個絲網過濾器。
在最後設置一個總過濾器,也是流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過濾器,用來過濾掉空氣中絕大部分殘余的油、水及真菌,以達到所需無菌空氣的要求。
2.1 空氣系統工藝計算
生產工藝基礎數據:年產1000t丙酮酸,產酸率72g/l,轉化率70%,提取率80%,染菌率1%,年工作日300,發酵周期64h,輔助時間8小時,平均通氣比1:0.3
2.1.1發酵車間無菌空氣高峰需求量
Vmax=2×238.75+6×995=6247.5(m3/h)=1.74(m3/s)
2.1.2 發酵車間無菌空氣年耗量
V=6×6.5×10-6+2×1.63×106=4.23×107(m3)
無菌空氣消耗量:(75×0.7×6+5×0.7×2)×0.3=102.6m3/h
3.1 空氣系統設備選型
3.11 布袋粗過濾器
布袋過濾器的結構簡,只要將濾布縫製成與骨架相同形狀的布袋,綳緊縫於骨架上,並縫緊所有造成短路的空隙。布袋過濾的過濾效率和阻力損失要視所選用的濾布結構和濾布面積而定。布質結實而細致,則過濾效率高,但阻力大。現多採用合成纖維濾布、無紡布。濾布要求定期換洗,以減少阻力和提高過濾效率。本設計採用合成纖維濾布,氣流速度為2-2.5m/min,空氣阻力約為60-120mmHg。
3.1.2 空氣壓縮機
發酵工業常用的氣體輸送設備為低壓空氣壓縮機,用來提供發酵工業生產中要求提供的0.2~0.3MPa(表壓)的壓縮空氣。一般採用的是渦輪式空氣壓縮機或經過改裝的往復式空氣壓縮機做為空氣壓縮站的主要送氣設備。將空氣壓縮到一定壓力,通過空氣除菌系統,得到一定壓力的無菌空氣,供深層培養之用。兩種空氣壓縮機的比較如表1。

壓縮機種類 特點 優點 缺點
渦輪式 供氣量大,出口壓強穩定,輸出的壓縮空氣不含油霧 功率消耗較小,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 技術要求較高
往復式
操作時氣體受壓發熱,故在缸外要有冷卻裝置 容量范圍廣,價格較便宜,操作和維修比較方便 出口流量不穩定,壓出氣體中夾帶油霧
表1 兩種空氣壓縮機的比較
由於渦輪式空氣壓縮機輸出的壓縮空氣中不含油霧,給後面的空氣除菌帶來很大方便,使空氣過濾系統得到簡化,降低一些成本,故本設計採用渦輪式空氣壓縮機。
無菌空氣消耗量:(75×0.7×6+5×0.7×2)×0.3=102.6m3/h=60.38acfm。

初選渦輪式空氣壓縮機,機型HP1.0,排氣量40acfm,兩台並聯工作,40acfm×2 =80acfm>60.38acfm,所以符合工藝生產的要求。
3.1.3 旋風分離器
旋風分離器是一種結構簡單、阻力小、分離效果較高的氣-固或氣-液分離設備。空氣一般以15-24m/s的流速以切線方向進入旋風分離器,並在圓周內做圓周運動,油水滴則因具有比空氣大得多的重度,因此有較大的慣性力,故當空氣在分離器內做圓周運動時,油水滴仍作直線運動,因而在器壁上沉降。排氣口氣流速度為4-8m/s,油水滴則在旋風分離器中的徑向速度與氣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但隨回轉半徑的增加而減小,因此旋風分離器的進口管截面積一般較小,分離器的管徑也較小。但進口空氣的流速越大,筒徑越小,空氣的阻力也就越大。

圖2 旋風分離器
一般的旋風分離器的比例尺寸大致為:
D1=0.4-0.6,L1=1-2D,2-3D, h=0.5D,b=0.2-0.25D,D2=0.2-0.35D
為方便起見,可用下式大致估計一下分離器的直徑D:
(2)
式(2)中:Q——通過旋風分離器的空氣流量,m3/min。
通過旋風分離器的空氣流量Q=120m3/min
D=0.1 =1.095m,所以D取1.1m。
D1=0.5m L1=2D=2.2m L2=3D=3.3m h=0.5D=0.55m b=0.2d=0.22m D2=0.2D=0.22m
3.1.4 空氣儲罐
壓縮空氣冷卻到一定溫度,分去油水後,空氣的相對濕度仍為100%,若不加熱升溫,只要溫度稍微降低,便再度析出水分,使過濾介質受潮而降低或喪失過濾能力。所以必須將冷卻除去水分後的壓縮空氣加熱到一定溫度,使相對濕度降低,才能輸入過濾器。壓縮空氣加熱溫度的選擇對保證空氣乾燥,保證過濾器的除菌效率很關鍵。一般來講,降濕後的溫度與升濕後的溫度溫差在10-15℃左右即能保證相對濕度降至一定水平,滿足進入過濾器的要求。
空氣的加熱一般用列管式換熱器來實現,由壓縮機出來的空氣是脈沖式的,在過濾器前需要安裝一個空氣儲罐來消除脈沖維持罐壓的穩定。儲氣罐的作用除了使壓力穩定外,還可使部分液滴在罐內沉降。儲氣罐的結構如下圖:

圖3 儲氣罐結構圖
貯氣罐的體積計算如下: V=0.15v (3)
式(3)中:V—貯氣罐的體積;v—壓縮空氣流量,m3/min。
貯氣罐的體積V=0.15v=0.15×120=18m3
設貯氣罐圓筒部分的高徑比為2.5:1

則D=2.09m,H=2.5D=5.23m
3.1.5 絲網過濾器
本設計的介質過濾器的過濾介質採用0.25mm×40目的不銹鋼絲網,絲網介質層高度為150mm,其示意圖如下:

圖4 絲網過濾器結構圖
通過絲網最大空氣流速:
(4)
式(4)中:ωmax——最大空氣流速,m/s;ρp——液滴的比重,kg/m3;ρg——空氣的比重,kg/m3;K——系數,取0.107
查出25℃下空氣的比重ρg為1.2×103 kg/m3,水滴的比重ρp為1.022 kg/m3
則ωmax=0.107 = 3.12m/s
絲網分離器的設計速度ω為上述空氣最大流速的75%,即:
ω設計=0.75ωmax=2.34m/s
絲網分離器的直徑:
(5)
式(5)中:D—絲網分離器的直徑,m;V—氣體流量,m3/s。
則絲網分離器的直徑D= =0.977 m
3.1.6 總過濾器
因為生產需要的無菌空氣要求比較高,從過濾效率和經濟適用方面考慮,本設計採用纖維介質深層過濾器,其結構圖如圖5:

圖5 纖維介質深層過濾器

這種纖維介質深層過濾器通常是立式圓筒型,內部充填過濾介質,空氣由下向上通過過濾介質,以達到除菌目的。
空氣過濾器的的尺寸主要包括直徑D和有效濾層高度L,其中D可以由式(6)求出:
(6) (6)
式(6)中:qν——空氣流經過濾器的體積流量,m3/s;
νs——空截面空氣速度,m/s。
空截面氣速νs一般可取0.1-0.3m/s,按操作工藝設為0.2m/s,
qν= 102.6m3/min=1.17 m3/s
則D= =2.73m
過濾器的有效過濾介質高度L的計算公式為:



選用棉花纖維過濾器,選棉花纖維直徑d=16μm,填充系數α=8%
通風量120m3/min,p=4kg/m3,發酵周期72h
假設進入過濾器的空氣含菌量是5000個/m3,空氣流速為0.2m/s
查得K』=0.135cm-1,倒灌率為0.1%
則N1=5000×120×60×72=2.592×109個,N2=10-3個
過濾層厚度 =63.6cm
4.1 設備安裝注意事項
(1) 貯氣罐上應安裝安全閥,底部應安排污口,空氣在貯罐中的流向為由下而上,罐內放置絲網除霧器。
(2) 過濾器的有效過濾介質高度L的決定,通常在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按對數穿透定律進行計算。但由於需要濾層厚度,耗用棉花過多,安裝較困難,阻力損失很大,故工廠常用活性炭作為中間曾,以改善這些因素。這本來是不符合計算要求的。通常總的高度中,上下棉花層厚度各為總過濾層的1/4-1/3,中間活性炭層佔1/3-1/2。在鋪棉花之前,先在下孔板鋪上一層30-40目的金屬絲網和織物,有助於空氣均勻進入棉花濾層。
第三章 蒸汽系統設計
1.1 蒸汽系統流程
1.1.1 鍋爐用水的預處理
為了保證供熱系統的可靠、持久和安全地運行,必須對供給鍋爐房的水進行處理。在鍋爐房使用的各種水源中,無論是天然水,還是自來水,都含有一些雜質,不能直接用於鍋爐給水,必須經過處理,符合鍋爐給水水質標難後才能供給鍋爐使用,否則會影響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因此,鍋爐房要設置給水處理設備。
天然水(無論是地面水還是地下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運動過程中,溶解和混雜了大量雜質。這些雜質按其顆粒大小可以分為三類:顆粒最大的稱為懸浮物,其次是膠體,最小的是離子和分子,即溶解物質。懸浮物是指水流動時呈懸浮狀態的物質,其顆粒直徑在10-4mm以上,通過濾紙可以分離出來。主要是黏土、砂粒、植物殘渣、工業廢物等。
膠體物質是許多分子和離子的集合體,其粒徑在10.4~10.6mm之間。水中膠體物質有鐵、鋁、硅等的化合物,以及動植物有機體的分解產物——有機物。
天然水中的溶解物質主要是鈣、鎂、鉀、鈉等鹽類以及氧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鹽類在水中大都以離子狀態存在,其顆粒直徑小於10.6mm。水中溶解的氣體則是以分子狀態存在的。
懸浮物會造成沉積物,污染樹脂,堵塞管道,懸浮物過多會使鍋水起沫。膠體物質會污染樹脂,影響出水質量,進入鍋爐,會產生大量泡沫,引起汽水共騰。天然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通常是在水廠里通過混凝和過濾處理後大部分被清除。如果將這看起來澄清,仍含有雜質的水不經處理直接供給鍋爐,水中的一部分溶解鹽類(主要是鈣、鎂鹽類)就會析出或濃縮沉澱出來。沉澱物的一部分比較鬆散,稱為水渣;而另一部分附著在受熱面內壁,形成堅硬而質密的水垢。水垢的存在對鍋爐安全,經濟運行危害很大。
(1)鍋爐用水的過濾
工業鍋爐房用水一般由水廠供給。如果原水的懸浮物含量較高,為了減輕軟化設備的負擔,必須進行原水的過濾處理。對於順溜再生固定床離子交換器,懸浮物大於等於5mg/L的原水應經過濾;進入逆流再生固定床離子交換器或浮動床交換器的原水,懸浮物含量大於等於2mg/L時應先經過濾;懸浮物含量大於20mg/L的原水或經石灰處理後的水均應混凝、澄清後經過濾處理。
(2)陽離子交換軟化
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通常經過水廠的沉澱、過濾等處理後被大部分去除。但水中的硬度、鹼度等雜質仍然存在,為了滿足鍋爐給水水質要求,需要對鍋爐給水進行處理。工業鍋爐房水處理的主要內容是軟化和除氧,即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降低給水的含氧量。利用不產生硬度的陽離子(如Na+、H+)將水中的Ca2+、Mg2+置換出來,從而達到使水軟化的目的,這種方法稱為陽離子軟化法。又稱離子交換軟化。離子交換軟化是通過離子交換劑實現的。
目前在工業鍋爐水處理中,鈉離子交換軟化用得最多。離子交換器中裝入陽離子交換劑,原水流過鈉離子交換劑時,交換劑中的Na+與水中的Ca2+、Mg2+離子進行置換反應,使水得到軟化。鈉離子交換既可除去水中的暫硬,又可除去永硬,但不能除鹼,因為構成天然水鹼度主要部分的暫時硬度按照等物質量的規則轉變為鈉鹽鹼度NaHCO3;另外,按等物質量的交換規則1mol Ca2+與2 mol的Na+進行交換反應,使得軟水中的含鹽量有所增加。
隨著交換軟化過程的進行,交換劑中的Na+ 逐漸被水中的Ca2+ 、Mg2+所代替,交換劑由NaR型逐漸變為CaR2或MgR2型。當軟化水的硬度超過某一數值後,水質已經不符合鍋爐給水水質標準的要求時,則認為交換劑已經失效,此時應立即停止軟化,對交換劑進行再生。
離子交換設備種類較多,有固定床、浮動床、流動床等。浮動床、流動床離子交換設備適用於原水水質穩定,軟化水出力變化不大、連續不間斷運行的情況,固定床則無需上述要求,是工業鍋爐房常用的軟化設備。
固定床離子交換設備又可分為順流再生離子交換器和逆流再生離子交換器兩大類。
(3)鍋爐給水的除氧
鍋爐金屬的腐蝕主要是電化學腐蝕。鍋爐的給水和鍋水都是電解質,因為鍋爐的金屬壁的雜質部分為陰極,其得到的電子會與鍋水中離子(如H+)結合而不斷去除。
如果腐蝕產物(如Fe3+)積聚在陽極,或電子e積聚在陰極未被除去,則兩極間電位差減小而使腐蝕滯緩或停止,這種現象稱為「極化」。反之,消除極化(稱為「去極化」現象),會使腐蝕加速。
pH<7時,水中有較多的H+,H+是陰極的去極化劑會加速腐蝕。同時,酸性水會使金屬氧化保護層溶解,也加速腐蝕。可見,為了避免和減輕鍋爐金屬的電化學腐蝕,除了保持鍋水一定的鹼度,還要對給水進行除氧。
1.1.2 蒸汽系統流程圖
蒸汽系統的簡單流程示意圖見圖2:

圖6 蒸汽系統流程示意圖

設計蒸汽系統時還應從經濟上考慮,在滿足用戶需要的前提下,供汽壓力越低越好,但仍需考慮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統所需的壓降。為了有效地利用燕汽的能量,往往先使高壓蒸汽通過汽輪機,然後用汽輪機的排汽供應工廠生產;當汽輪機停止工作時,應有減壓閥和減溫器來保證低一級壓力蒸汽系統的供汽。
2.1 蒸汽系統計算
工藝上需求採用121℃,0.4mPa的蒸汽進行加熱
每個發酵罐蛇管蒸汽加熱階段需要的蒸汽量G=3887.15 kg
每個發酵罐直接蒸汽加熱階段需要的蒸汽量G』=2139.53 kg

考慮5%的蒸汽損失,並且有兩個發酵罐同時進行發酵,則總的蒸汽用量為:
G總=(3887.15+2139.53)×2/0.95=12.696 t/d
3.1 蒸汽系統設備選型
3.1.1 單流式機械過濾器
本設計採用的過濾設備是單流式機械過濾器,因為它具有過濾管路系統簡單,運行穩定,價格低廉等優勢。單流式機械過濾器也是最簡單的一種過濾器。其簡單示意圖如圖3:

圖7 單流式機械過濾器
單流式機械過濾器本體為密閉的鋼制圓柱形容器,設有進水、排水管路,過濾器內裝填過濾材料,常用的有石英砂、大理石、無煙煤等。石英砂不宜用於過濾鹼性水,因為石英砂在水中溶解產生硅酸對鍋爐有害;無煙煤、大理石適用於帶鹼性的水。濾料直徑為0.5~1.5mm。過濾速度為4~5m/h,運行周期一般為8h。
3.1.2 逆流式Na離子交換器
因為逆流再生離子交換設備具有出水質量高,鹽耗低等優點,所以本設計採用逆流再生Na離子交換器。其簡單示意圖如圖4:

圖8 逆流再生離子交換設備
所謂「逆流再生」,就是再生時再生液的流向和水軟化運行時的流向相反。通常是鹽液從交換器下部進入,上部排出。因此,新鮮的再生液總是先與交換器底部尚未完全失效的交換劑接觸,使其得到很高的再生程度,隨著再生液繼續向上流動,交換劑的再生程度逐漸降低,但較順流再生工藝慢得多(下部交換劑的飽和程度比上部小.再生液中置換出來的Ca2+、Mg2+少)。當再生液與上部完全失效的交換劑接觸時,再生液仍具有一定的「新鮮性」,仍能起還原作用,再生液能被充分利用[8]。
3.1.3 除氧設備
從氣體溶解定律可知.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該氣體在氣水界面上的分壓力成正比,與水溫成反比。在敞開的設備中將水加熱,隨著水溫升高,氣水界面上的水蒸氣分壓力也增大,其他氣體的分壓力降低,當水達到沸點時,水界面上的水蒸氣分壓力與外界壓力相等,其他氣體的分壓力都趨於零,水中溶解氣體的含量也趨於零。這是熱力除氧的工作原理。
用加熱的方法除氧的設備稱為熱力除氧器。工業鍋爐房蒸汽鍋爐常採用的是大氣式熱力除氧器,即除氧器內的壓力略高於大氣壓(一般為0.02MPa,工作溫度104℃),以便於逸出的氣體能夠排出。
常用的噴霧填料式熱力除氧器如圖9所示。

圖9 噴霧填料式除氧器
除氧器由除氧頭和除氧水箱兩部分組成。給水由除氧頭上部的進水管進人,進水管又與互相平行的幾排帶有噴嘴的噴水管連接,水通過噴嘴被噴成霧狀,要求噴嘴進水壓力為0.15-0.2MPa左右。除氧頭下部有兩層孔板,孔板之間裝有不銹鋼填料(也稱Ω元件),霧狀水滴經填料層後落到水箱里。
蒸汽由除氧頭下部的進汽管進入向上流動,析出的氣體及部分蒸汽經過頂部的圓錐形擋板折流,由排氣管排出。
給水在除氧器內先是被噴成霧狀加熱,具有很大的表面積,有利於氧氣從水中逸出,後又在填料層中呈水膜狀態被加熱,與蒸汽有較充分的接觸,且填料還有蓄熱作用,所以除氧效果較好,對負荷波動適應強。
3.1.4 卧式水火管鍋爐
由於發酵車間所需的蒸汽量不大,所以採用卧式水火管鍋爐比較適宜。
卧式水火管鍋爐是水管與火管組合在一起的卧式外燃鍋爐。這種鍋爐是20世紀創年代在卧式外燃回水管鍋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整裝鍋爐。目前在小型燃煤鍋爐使用中佔有較大比例。
這種鍋爐的鍋筒及各受熱面都支承在鋼板焊成的底座上,爐排文架及通風裝置全部在支座結構中形成。鍋爐的牆壁採用蛭石磚絕熱,外加薄鐵皮,形成一整體鍋爐。因此,又稱這種鍋爐為卧式快裝鍋爐。快裝鍋爐結構緊湊,運輸方便,安裝簡單。相對其他煙火管鍋爐,由於爐膛內可根據情況布置備種拱牆,爐內燃燒較好。同時由於爐內煙氣流速較高,使火管傳熱系數提高,積灰減少。尤其在層部增設省煤器時,使排煙溫度降低,鍋爐效率可達75%以上。
4.1 設備安裝注意事項
(1)當原水通過過濾層的壓力降達到0.05~0.06MPa時,應停止過濾,進行反沖洗,把濾料層中截留的污泥沖洗掉,以恢復其工作能力。反洗強度為15L/(s•m2),沖洗時間為10min,最後正洗至出水合格,就可以重新進行過濾。
(2)排氣閥開度要合適,過大會造成蒸汽浪費,過小會影響除氧效果,因此需要通過反復調整,維持其最佳開度。
(3)為了保證重要用戶用汽,設計中要考慮設置一個蒸汽自動切斷系統,在發生事故時,按預定的程序切斷非重要用戶的負荷。為了確認次系統的可靠性,在日常生產時要進行試驗。
(4)設計蒸汽系統時,系統干管的直徑要按蒸汽發生設備的連續最大供汽量來考慮,以利於將來工廠擴建或適應生產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發酵罐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如何賺錢 瀏覽:648
直通車飾品推廣方案 瀏覽:879
北京促銷優惠活動 瀏覽:630
315電子商務創意活動 瀏覽:19
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 瀏覽:302
xx村農業科技推廣實施方案 瀏覽:446
綿陽市11月7日電器促銷活動 瀏覽:73
營銷品牌發布會 瀏覽:71
2018教師師德培訓方案 瀏覽:47
內蒙古尚鼎企業品牌營銷有限公司 瀏覽:310
培訓機構復工教育教學實施方案 瀏覽:992
和平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9
母親節花店正在進行促銷活動 瀏覽:885
幼兒園培訓研修規劃方案 瀏覽:940
車間級技術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773
凈水器的市場營銷調研 瀏覽:793
銀行市場營銷stp案例分析 瀏覽:775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分析 瀏覽:760
創建電子商務網站的步驟 瀏覽:531
徐州網路營銷師培訓價格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