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味子功效
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主治久咳虛喘,自汗,盜汗,遺精,滑精,久瀉不止,津傷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
別名:菋、荎蕏、玄及、會及、五梅子、山花椒
來源: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
採收時間:秋季果實成熟時
性味歸經
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能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主治
1、久咳虛喘:本品味酸收斂,甘溫而潤,能上斂肺氣,下滋腎陰,為治療久咳虛喘之要葯。
2、自汗,盜汗:本品五味俱全,以酸為主,善能斂肺止汗。
3、遺精,滑精:本品甘溫而澀,入腎,能補腎澀精止遺,為治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精之常用葯。
4、久瀉不止:本品味酸澀性收斂,能澀腸止瀉。
5、津傷口渴,消渴:本品甘以益氣,酸能生津,具有益氣生津止渴之功。
6、心悸,失眠,多夢:本品既能補益心腎,又能寧心安神。
望採納
❷ 五味子有哪些特徵
(宮喜臣)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別名北五味子。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主產於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此外,河北、內蒙古、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區亦產。吉林、遼寧所產者質量最佳,素有「遼五味」之稱。以成熟果實入葯。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檸檬醛,α-依蘭烯、α-恰米烯、β-恰米烯、恰米醛、糖類、苯甲酸、檸檬酸、酒石酸、精氨酸、維生素C等。種子含五味子素,五味子甲、乙、丙素,偽-γ-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乙,戈米辛D、E、F、G,當歸醯戈米辛H,巴豆醯戈米辛H,苯甲醯戈米辛H,戈米辛J,(-)-戈米辛Ku(+)-戈米辛K2,戈米辛K3、N、O,巴豆醯戈米辛P1,表戈米辛,前戈米辛等。果實味酸,性溫。具有益氣斂肺、滋腎、澀精、生津、止瀉斂汗的功能。主治喘咳、自汗、遺精、失眠、久瀉、津虧口渴等症。
一、形態特徵
莖長可達數米,不易折斷;枝紅棕色,老枝褐灰色,全株近無毛。葉生在幼枝上,單針互生,在老莖上則叢生於短枝;葉柄細長,幼時紅色,葉片廣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疏生有腺體的小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下面淡綠色,有時呈灰白色,脈隆起,嫩時有短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乳白色或粉紅色,1—3朵集生於葉腋,下垂,雄花具雄蕊5,花葯無柄,著生在細長雄蕊柱上;雌花花被6—9片,卵狀長圓形,長7—10mm,心皮多數,離生,幼時聚成圓錐狀,花後花托延長成穗狀,花梗長約2cm。漿果球形,熟時深紅色,內含種子1—2粒。種子腎形,種皮光滑,黃褐色或紅褐色,堅硬(圖15—9)。
表15—6 不同環境對五味子產量的影響
三、栽培技術
(一)種類
當前沒有栽培品種,同屬植物華中五味子(S.sMemanthera Rehdet Wils.)也作五味子入葯,商品稱「南五味子」,又稱「西五味子」,其果粒較小,肉較薄,品質差。產陝西、山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二)繁殖方法
野生五味子除了種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橫走莖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進行了扦插、壓條和種子繁殖的研究。其結果扦插壓條雖然也能生根發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難,處理時要求條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種子繁殖。種子繁殖方法簡單易行,並能在短期內獲得大量苗子。
1.種子的選擇
五味子的種子最好在秋季收獲期間進行穗選,選留果粒大、均勻一致的果穗作種用,單獨乾燥和保管。乾燥時切勿火烤、炕烘或鍋炒。可曬干或陰干,放通風乾燥處貯藏。
1.種子處理
(1)室外處理
於結凍前將選做種用的果實,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漲起時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種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時可將浮在水面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後的種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種子充分吸水,每隔兩天換一次水,在換水時還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後,撈出控干與2—3倍於種子的濕砂混勻,放入室外准備好的深0.5m左右的坑中,上面覆蓋10—15cm的細土,再蓋上柴草或草簾子,進行低溫處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種。處理場地要選擇高燥地點,以免水浸爛種。
(2)室內處理
2月下旬將種子移入室內清除果肉,拌上濕砂裝入木箱進行砂藏處理,其溫度可保持在5—15℃之間,翌春即可裂口播種。
(三)播種育苗
1.育苗田的選擇
育苗田可選擇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質壤土,也可選用老參地。育苗以床作為好,可根據不同土壤條件做床,低窪易澇,雨水多的地塊可做成高床,床高15cm左右。高燥乾旱,雨水較少的地塊可做成平床。不論哪種床都要有15cm以上的疏鬆土層,床寬1.2m,長視地勢而定。床土要耙細清除雜質,每平方米施腐熟廄肥5—10kg,與床土充分攪拌均勻,摟平床面即可播種。
2.播種時間與方法
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種經過處理的種子,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0cm,覆土1.5—3cm。每平方米播種量30g左右。也可於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當年鮮籽,即選擇當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飽滿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後即可播種。
3.苗田管理
播種後搭1—1.5m高的棚架,上面用草簾或葦簾等遮蔭,土壤乾旱時繞水,使土壤混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撤掉遮蔭簾。並要經常除草,保持清潔,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四)移栽
1.選地
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緣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質壤土為好。選好地後,每畝施基肥2000—3000kg,整平耙細備用。
2.移植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行株距120×50Ccm,為使行株距均勻,可以拉繩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標志,然後挖成深30—35cm、直徑30cm的穴,每穴栽一株。栽時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窩根與倒根,栽後踏實,灌足水,待水滲完後用土封穴。15天後進行查苗,沒成活的需進行補苗。
(五)田間管理
1.灌水施肥
五味子喜水喜肥,生長期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營養。栽植成活後,要經常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結凍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孕蕾開花結果期,除需要足夠水分外,還需要大量養分。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葉前進行,第二次在開花後進行。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農家肥料5—10kg。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cm周圍開15—20cm深的環狀溝,施入肥料後覆土。開溝時勿傷根系。
2.剪枝
五味子的枝條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一般在枝條萌發前進行。剪掉過密果枝和枯枝,剪後枝條疏密適度,互不幹擾。
(2)夏剪
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進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疊枝、病蟲枝等。同時對過密的新生枝也需要進行疏剪或短截。夏剪進行得好,秋季可輕剪或不剪。
(3)秋剪
在落葉後進行。主要剪掉夏剪後的基生枝。
不論何時剪枝,都應選留2—3條營養枝,作為主枝,並引蔓上架。
3.搭架
移植後第二年即應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鋼做立柱,用木桿或8號鐵線在立柱上部拉一橫線,每個主蔓處立一竹竿或木桿,竹竿高2.5—3.0m,直徑1.5—2cm,用綁線固定在橫線上,然後按右旋引蔓上架,開始時可用繩綁,之後即自然纏繞上架。
4.鬆土、除草
五味子生育期間要及時鬆土、除草,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鬆土時要避免碰傷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樹盤,便於灌水。
5.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護五味子安全越冬。
(六)病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5月上旬至8月上旬發病,開始時葉片萎蔫,根部與地面交接處變黑腐爛,根皮脫落,幾天後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發病期用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根際澆灌。
2.葉枯病
5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病,先由葉尖或邊緣乾枯,逐漸擴大到整個葉面,乾枯而脫落,隨之果實萎縮,造成早期落果。發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岡黴素50ppm液交替噴霧。噴葯次數可視病情確定。
四、採收與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採收,隨熟隨采。採摘時要輕拿輕放,以保障商品質量。加工時可日曬或烘乾。烘乾時,開始時室溫在60℃左右,當五味子達半干時將溫度降到40—50℃,達到八成干時挪到室外日曬至全乾,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庫貯藏。
❸ 專家 五味子 專家請進
五味子,因其果實有甘、酸、辛、苦、咸五種滋味而得名,有南北之分。李時珍謂「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入滋補葯必用北產者乃良。
野生北五味子主產於東北四省區,蘊藏量按多少依次排序為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其次為山西、河北、山東等地。進入21世紀後,全國總產量估算約為3000~3500噸左右,東北三省總產量約為2300~2800噸左右。但由於多種因素導致東北三省北五味子總產量呈逐年下滑之勢,每年遞減15%以上,截至到2006年,年總產量已下滑至1100~1250噸左右,但真正銷售到各類葯市上的產量不足1000噸,與市場需求可謂杯水車薪。
❹ 五味子什麼樣的土地可以種植北方可以種植嗎
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北方可以種植,我國東北部分布較多。
五味子野生植株生長在山區的雜木林中、林緣或山溝的灌木叢中,纏繞在其它林木上生長。其耐旱性較差。自然條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濕度均衡適宜的土壤上發育最好。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山東。生於海拔1200-1700米的溝谷、溪旁、山坡。也分布於朝鮮和日本。模式標本采自於我國東北部。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
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產地為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粒較小。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
播種育苗
1.育苗田的選擇。育苗田可選擇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質壤土,也可選用老參地。育苗以床作為好,可根據不同土壤條件做床,低窪易澇,雨水多的地塊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
高燥乾旱,雨水較少的地塊可做成平床。不論哪種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鬆土層,床寬1.2米,長視地勢而定。床土要耙細清除雜質,每平方米施腐熟廄肥5-10千克,與床土充分攪拌均勻,摟平床面即可播種。
2.播種時期和方法。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種經過處理的種子,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種量30克左右。也可於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當年鮮籽,即選擇當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飽滿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後即可播種。
3.苗田管理。播種後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簾或葦簾等遮蔭,土壤乾旱時澆水,使土壤濕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撤掉遮蔭簾。並要經常隊長昌,保持清潔,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❺ 五味子是干什麼的
五味子可以保護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在中國和現代日本(侵華時竊取大量中醫葯資料),五味子是熱門的專論題材。早在兩千多年前,王宮貴族和中葯名師已普遍採用這種傳統沿用的強身妙品。五味子,顧名思義是一種具有辛、
甘、酸、苦、咸五種葯性的果實,在一般只帶有一、兩種葯味的中葯材當中,實屬獨特。這種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實,能對人體五臟–心、肝、脾、肺及腎發揮平衡作用。 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類黃酮、植物固醇及有強效復原作用的木酚素(例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它也是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的少數葯材之一,能益氣強肝、增進細胞排除廢物的效率、供應更多氧氣、營造和運用能量、提高記憶力及性持久力。古時候,俄羅斯獵人每次遠行狩獵之前必定服用五味子以強身補氣。 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 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產地為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南五味子粒較小。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多年生落葉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顯。葉互生,廣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細齒;葉柄淡粉紅色。花單性異株,生於葉腋,花梗細長柔軟;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紅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橢圓形,心皮17-40、覆瓦狀排列於花托上。果熟時呈穗狀聚合果。漿果球形,肉質,熟時深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於半陰濕的山溝、灌木叢中。主產遼寧、黑龍江、吉林。南五味子產於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 五味子具有非凡的功效,其中包括:
保肝及再生肝臟組織
肝臟是人體的中樞解毒器官,負責濾除有毒物質,以免對人體造成傷害。五味子能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護肝臟免受毒害,並能再生因濫用酒精、葯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五味子亦能有效地降低不斷升高的轉胺酶–丙胺酸轉胺酶(SGPT/ALT-20天內降低75%)和甲型胎兒球蛋白(AFP-最廣泛用於生化血液檢驗以檢測肝癌)水平,比起廣為人知的水飛薊素(取自奶薊),其效用更安全。 您可知道…… 醋胺酚(一種常用的退熱鎮痛葯)足以降低肝臟的谷胱甘肽(GSH)水平,可能造成肝臟受損。 五味子能加速醋胺酚的代謝率及減低GSH耗損,幫助保護肝臟。 人體測試結果顯示,五味子對於患有因病毒所引起之慢性肝炎者(包括A型、B型、C型、D型和E型)尤其有效。事實上,根據中國的一項臨床試驗報告顯示,它在治療肝炎病人方面有76%成功率,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五味子具有消炎作用
五味子具有消炎作用,以制止肝臟損傷,激活合成代謝過程以促進受損肝細胞的修復,並能增強脫氧核醣核酸(DNA)合成物和鳥胺酸脫羧酶的活性,再生肝臟細胞。 四氯化碳(CCl4)是其中一種對肝臟最具毒害的物質。無數的研究顯示,五味子的強效保肝功效能對抗CCl4的毒害作用。由此可見,五味子在保護肝臟免受日常毒素侵害方面有很大的功效!
保護及增強心臟機能
五味子有利於組織細胞的氧氣交換,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損的個案中,已獲證實能對心臟組織產生保護作用。它也能平緩心跳頻率和紓解高血壓。
增進智能健全
五味子能激活神經系統,促進反應能力、精神集中力和協調作用,並增強思維清晰。盡管它具有激活的作用,卻沒有咖啡因焦躁不安的副作用。這種小小的漿果,有時也被用於治療憂鬱症,並且有助改善煩躁和健忘問題。
增強體能耐力
五味子能增強耐力與力氣並加速體力復原。在俄羅斯,以工廠員工和兒童為試驗對象的研究結果顯示,五味子能增進耐力、增強體力和減少罹患疾病。
抗防自由基侵害
自由基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癌症、冠狀心臟疾病和免疫力不足的主因,也是造成老化過程加速的罪魁禍首。五味子所含的木酚素是強效抗氧化劑,能抑制自由基,並能增加肝臟內的抗氧化劑–谷胱甘肽的水平。
延緩老化過程
研究報告顯示,五味子常被用作抗老化和益氣的補劑,而近期的研究結果更闡明了此原理。研究發現,五味子所含的木酚素能增強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或線粒體(細胞能量庫)的能量生產,同時保護粒線體免受氧化壓力所侵害。這些作用足以說明為何五味子能減緩老化過程和延緩出現與老化相關的疾病,如心臟衰竭、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
滋補和增強腎臟機能
在中醫的角度上,五味子常被用於滋腎生津,有助治療盜汗、煩渴及頻尿問題,而且在治療尿失禁和早泄方面也很有幫助。
強效適應劑,能對抗壓力及突發狀況
五味子是最有效的植物適應劑之一,能增進智能、體能和感官機能,並增強對壓力的阻抗力。簡而言之,它能幫助人體承受諸如冷、熱、噪音、情緒超負荷之類的壓力因素,故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增強耐力和減輕疲勞。
其它功效
增進視力(包括夜間視力) 增進聽覺能力 強肺,紓解呼吸系統感染問題(例如慢性咳嗽、呼吸淺短及呼吸時會發出氣喘聲) 增強人體免疫力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加速病後復原 恢復因長時間勞累而耗損的精力 增強運動時的肌肉活動力 解決皮膚問題(包括蕁麻疹和濕疹)
五味子對肝臟的功效與作用
其一、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通過加速醋胺酚的代謝率及減低GSH耗損、對抗CCl4的毒害作用等,保護肝臟免受毒害,並能促使受損的肝細胞再生。 其二、具有消炎作用,以阻止肝臟細胞損傷,激活合成代謝過程以促進受損肝細胞的修復,並能增強脫氧核醣核酸(DNA)合成物和鳥胺酸脫羧酶的活性,促使受損的肝細胞再生。 其三、增強人體免疫力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恢復因長時間勞累而耗損的精力、加速病後復原。 五味子的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五味子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五味子提取物和醇甲能減少小鼠自主活動,尚有鎮痛作用、肌肉鬆弛作用。 2.保肝作用 五味子醇提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對化學毒物引起的動物肝細胞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作用 五味子有擴血管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對於離體狗腸系膜動脈收縮均有抑製作用,能增加脈鼠離體心臟及麻醉狗冠脈血流量。 4.延緩衰老作用 《本經》記載,五味子「主益氣,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酚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過氧化脂質形成。此外,五味子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腦和肝中蛋白質含量,均表明具有抗衰老作用。 5.對呼吸系統作用 五味子能「收肺氣」、「寧嗽定喘」。五味子能增強小鼠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上皮細胞功能。 6.對代謝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味子能促進肝糖原的合成,使糖代謝加強,又能增加肝細胞蛋白質的合成。 7.抗潰瘍作用五味子給大鼠灌胃,能抑制應激性潰瘍的發生,使潰瘍指數減少,並能抑制胃液分泌。
❻ 五味子的功效
五味子,廣泛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其果含有五味子素及維生素C、樹脂、鞣質及少量糖類,能增強免疫、延緩衰老、治遺精;也能平緩心跳頻率和紓解高血壓。
1.養陰固精
五味子是功效卓著、男女皆宜的養陰固精補劑之一,能促進性事持久力及增進女性外陰的刺激感受性。它能激活一氧化氮(NO)的產生,進而增強男性的體力和持久力。
2.保肝護肝
五味子能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護肝臟免受毒害,並能再生因濫用酒精、葯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
3.護心強心
五味子有利於組織細胞的氧氣交換,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損的個案中,已獲證實能對心臟組織產生保護作用。它也能平緩心跳頻率和紓解高血壓。
4.抗防自由基侵害
自由基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癌症、冠狀心臟疾病和免疫力不足的主因,也是造成老化過程加速的罪魁禍首。五味子所含的木酚素是強效抗氧化劑,能抑制自由基,並能增加肝臟內的抗氧化劑–谷胱甘肽的水平。
5.增強體能
五味子能增強耐力與力氣並加速體力復原。在俄羅斯,以工廠員工和兒童為試驗對象的研究結果顯示,五味子能增進耐力、增強體力和減少罹患疾病。
6.增強抗壓能力
五味子是最有效的植物適應劑之一,能增進智能、體能和感官機能,並增強對壓力的阻抗力。簡而言之,它能幫助人體承受諸如冷、熱、噪音、情緒超負荷之類的壓力因素,故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增強耐力和減輕疲勞。
7.增進智能健全
五味子能激活神經系統,促進反應能力、精神集中力和協調作用,並增強思維清晰。盡管它具有激活的作用,卻沒有咖啡因焦躁不安的副作用。這種小小的漿果,有時也被用於治療憂鬱症,並且有助改善煩躁和健忘問題。
8.延緩衰老
研究報告顯示,五味子常被用作抗老化和益氣的補劑,而近期的研究結果更闡明了此原理。研究發現,五味子所含的木酚素能增強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或粒線體(細胞能量庫)的能量生產,同時保護粒線體免受氧化壓力所侵害。這些作用足以說明為何五味子能減緩老化過程和延緩出現與老化相關的疾病,如心臟衰竭、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
❼ 北五味子的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關於五味子的化學成分的研究報道很多,分離得到40多個化合物。主要為木脂素,其中聯苯環辛烯木脂素41個,2.3一二甲基一1.4一二芳基丁烷木脂素1個。南五味子(華中五味子的果實)中分離到聯苯環辛烯木脂素21個,4一芳基四氫萘木脂素1個,2.3一二甲基一1.4一二芳基丁烷木脂素3個,四氫呋喃木脂素3個及10個三萜。其中兩個種均分離到的木脂素化合物9個,分別為epigomisin O,tigloylgomisin P,angeloyl gomisin P,schisantherin A(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B(五味子酯乙)、schisantherin D(五味子酯戊)、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甲素)、schisanhenol(五味子酚)和isoschzandrin。冷文全等用HPLC法對照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化學成分的特徵峰、保留時間和峰數來鑒別二者。周英等通過HPLC方法測定不同產地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8種主要木脂素的含量,得出不同產地的五味子8種木脂素的含量很接近。峰形十分相似,而南五味子不同產地木脂素含量差別很大嘲。可見,地域對南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影響很大,質量控制及實現葯材的道地性非常有必要。
❽ 五味子有什麼價值
五味子,有南北五味子之分。五味子葯材習稱北五味子,屬五味子科,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的葯食兼用型經濟植物,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及鄂、湘、川、贛等省。南五味子為常綠木本攀援植物,產於長江以南各地,是主要垂直綠化樹種之一,在長江以北地區不能越冬。五味子還可以用作加工五味子果汁飲料、五味子果酒等,用五味子的根、莖、葉泡茶,其色澤好,柔和芳香。隨著研究開發的不斷深入,五味子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寬,用葯量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國外的需求急劇上升。近年來,由於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大量進口我國的中葯材原料,導致國內五味子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產品供不應求。此外,五味子已被國家林業部列為退耕還林主要樹種之一。
❾ 五味子有什麼用途
五味子,性溫,五味具全,(皮甘,肉酸,核苦辛,皆有鹹味),專收斂肺氣
滋腎水
益氣生津
補虛明目
強陰澀精
退熱斂汗
止嘔止瀉
寧嗽定喘
除煩渴
消水腫
解酒
收斂耗散之氣
咳嗽初起
表邪未解
內有實熱者忌用
味酸
屬木
入肺
腎
肝
心經(本草備要
主入肺腎經)
現代醫學證明可以降低轉氨酶
鎮靜安神
健忘
失眠
止咳
盜汗
遺精
止瀉
等等
【不良反應】
(1)副作用:口服生葯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燒灼感、腸嗚、睏倦等,偶有過敏反應。
(2)中毒反應表現為:發熱、頭痛、乏力、口乾舌燥、有異昧感、惡心、嘔吐、蕁麻疹等。
五味子降酶對無黃疸型、慢性遷延性單項轉氨酶升高者的效果持久,對無症狀的表面抗原攜帶者,不半濁度和絮狀試驗陽性的降酶作用佳;中醫辯證對腎虛者的效果好。對濕重於熱、是熱病腫,兼有淤症、黃疸、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明顯持續「三陽」者的降酶效果差。對後面這些患者用葯期間雖能降酶,停葯或減量時常使轉氨酶「反跳」,期「反跳」率可達50%以上。五味子粉和蜜丸劑量較大的對胃有刺激作用,有反酸、燒心不適,但多能耐受。
❿ 五味子究竟是什麼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乾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後者習稱「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曬干或蒸後曬干,除去果梗及雜質。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葯,能滋補強壯之力,葯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產地為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粒較小。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多年生落葉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顯。葉互生,廣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細齒;葉柄淡粉紅色。花單性異株,生於葉腋,花梗細長柔軟;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紅色,芳香;雄蕊5;雌蕊群橢圓形,心皮17-40、覆瓦狀排列於花托上。果熟時呈穗狀聚合果。漿果球形,肉質,熟時深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於海拔1 200-1 700米的溝谷、溪旁、山坡。
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長在山區的雜木林中、林緣或山溝的灌木叢中,纏繞在其它林木上生長。其耐旱性較差。自然條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濕度均衡適宜的土壤上發育最好。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山東。也分布於朝鮮和日本
葯理作用
1. 對肝損傷的影響: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實驗動物谷丙轉氨酶升高.γ-五味子素 (五味子乙素)具抗肝損傷作用。[5]
2.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五味子素有廣泛的中樞抑製作用, 並且有安定作用的特點。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協同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睡眠作用, 對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興奮,對抗咖啡因、煙鹼引起的小鼠驚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 隨劑量的增加而減少小鼠自發活動,10mg/kg腹腔注射對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興奮;60~120mg/kg腹腔注射明顯延長小鼠巴比妥鈉及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對抗電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驚厥。五味子素有廣泛的中樞抑製作用, 並且有安定作用的特點。[5]
3. 對心血管的作用:五味子有強心作用,其水浸液及稀醇浸液, 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血管張力。煎劑離體實驗對大鼠心肌細胞膜ATP酶活性有抑製作用; 並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5]
4.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禦能力[5] 。
5. 抗菌作用:乙醇浸液在體外對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抑製作用。[5]
毒性
1.五味子乙素的毒性研究:一次以2g/kg乙素灌胃,10隻小鼠無一死亡。200mg/kg每天1次連續30日灌胃,對小鼠的生長,血紅蛋白量及主要臟器的組織形態均無明顯影響。曾給二犬以乙素10mg/kg每天1次連續4周灌胃,其食量、體重、血象、肝功能(BSP及SGPT)、腎功能(NPN)及肝組織活檢,均與給葯前無明顯差別。
2.五味子7種成分急性毒性的比較:將體重19-23g的小鼠一批分23組,每組3-10隻,於禁食
五味子-中葯材飲片(2張)
24小時後給不同劑量的五味子各成分一次,觀察7日的死亡數,7種成分的急性毒性以醇乙及酯乙最大,以250mg/kg灌胃時,部分動物死亡,腹腔注射的毒性和灌胃差不多,乙素與酯甲毒性最低,2g/kg灌胃不致死,丙素與甲素毒性比較低。取18-22g小白鼠70隻,雌雄各半,每組10隻,一次性灌胃五味子15g/kg,觀察72小時,各組動物反應良好,食慾正常,無一動物死亡,提示上述五味子無明顯的毒副作用。
3.五味子揮發油的急性毒性:小鼠40隻,隨機分組,每組10隻,五味子揮發油灌胃給葯,觀察3日。給葯後,小鼠活動減少,步態蹣跚,呈抑制狀態,呼吸困難致死。死亡集中於給葯後24-36小時,按簡化機率單位法計算,五味子揮發油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8.75±2.41g/kg。
炮製
五味子:篩凈灰屑,除去雜質,置蒸籠內蒸透,取出曬干。酒五味子:取揀凈的五味子,加黃酒拌勻,置罐內,密閉,隔水燉之,待酒吸盡,取出,曬干。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與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黃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炒制:取凈五味子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為度.《雷公炮炙論》:凡用(五味子)以銅刀劈作兩片,用蜜浸蒸,從已至申,卻以漿浸一宿,焙乾用。
臨床應用
1.中醫臨床應用:中醫論證認為, 五味子性酸溫無毒。對常見老年病肺腎虛損之咳喘,消渴尿多, 氣虛自汗,陰虛盜汗, 均有治療作用。對改善老年心血不足、心氣虛、心腎不交之失眠心悸均有良好作用。故常用於:
(1 ) 老年肺腎虛損之咳喘,氣短。
(2 ) 老年自汗、盜汗, 津傷口渴,消渴, 陰虛口乾,腎虛之證。
(3 ) 老年心虛、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
2.西醫臨床應用:用五味子一味或五味子復方治療慢性肝炎,使AL T 顯著降低或恢復正常。可能是一種肝臟代謝調節劑。用於鎮咳、祛痰。五味子復方治療體虛失眠。用於老年人延緩衰老等, 故為治療老年病的有效葯物。
五味子的圖片(20張)
總之,該品能提高體力, 消除疲勞,改善智力及提高工作效率。老年人隨增齡而腎精漸虛, 體力日衰,腦力減退, 五味子補腎精改善腦力,故能益智強身, 而實驗研究表明五味子在泌尿生殖系統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此,五味子是一味對延緩衰老有益並能治療某些老年病的有效葯物。
有機酸類有枸櫞酸、蘋果酸、酒石酸、琥珀酸。
尚含有游離脂肪酸, 如油酸、亞油酸、硬脂酸、棕櫚酸、棕櫚油酸和肉豆蔻酸。
3.治療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據102例觀察,有效率為85.3%,其中基本治癒(治癒、顯效)率佔76.4%。尤其對症狀隱匿、肝氣郁結及肝脾不和三型效果較好。五味子粉對傳染性肝炎有較明顯的降低谷丙轉氨酶的作用,且奏效較快,無明顯副作用,適用類型較多。低酶型(300單位以下)病例的基本治癒率可達84.2%,平均服葯10.1天即能見效;高酶型(500單位以上)及中酶型(300~500單位)的基本治癒率分別為71.4%和72%,平均服葯時間為23.6天及25.2天。但谷丙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如停葯過早常引起反跳現象,因此療程長短須因病而異,原則上谷丙轉氨酶恢復正常後仍宜服葯2~4周,以鞏固療效。少數病例服葯後,谷丙轉氨酶降至一定水平即穩定不動,或治療效果不明顯,可加大劑量,仍可能促使谷丙轉氨酶降至正常。
用法:將五味子烘乾、研末,過80~100目篩。成人每次1錢,日服3次,30天為一療程。亦可製成蜜丸服。[7]
4.治療急性腸道感染
取北五味子10斤,水煎2~4小時,去渣加紅糖3斤,濃縮成5000毫升。一般每日服兩次,重者3次,每次50毫升,小兒酌減。治療急性菌痢33例(其中8例靜滴1~3次氯黴素,3例用1~2次四環素,1例加用激素,20例配合補液),結果29例痊癒,3例明顯有效,1例死亡;中毒性消化不良21例(14例補液,5例加用氯黴素),結果除1例死亡外,均治癒:急性腸炎10例(4例補液),均治癒。服葯後91.1%的病例在1~4天退熱;82.7%的患者在1~4天內大便陰轉。五味子對急性腸道感染具有退燒斂汗、生津止瀉作用,故能奏效。[7]
5.治療神經衰弱
能使患者失眠、頭痛、頭暈、眼花,及心跳、遺精等症狀消失或改善,從而恢復健康。據73例觀察結果:痊癒43例(68.9%),好轉13例(17.81%),治療中斷16例(21.20%),無效1例(1.34%)。
制劑、劑量:取五味子40克,浸入50%的酒精20毫升中,每日振盪一次,10天後過濾;殘渣再加同量酒精浸泡10天過濾。兩次濾液合並,再加等量蒸餾水即可服用。成人每日3次,每次2.5毫升,一個療程總量不超過100毫升。亦可將五味子浸泡於燒酒中1個月,製成40%酊劑服用,每次2.5毫升加水7.5毫升,每日2次,連服2周或1個月。[7]
6.治療潛在型克山病
40%五味子酊,日服三次,每次30滴或2毫升。10天為一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服葯後多次開水。8例(其中確診者4例,懷疑為克山病潛在型者4例)患者經一療程觀察,心跳、氣短、頭暈等自覺症狀均改善或消失;心律不齊均有改善,心尖區雜音半數好轉,血壓偏低者亦有恢復,而心界與脈搏在治療後無明顯改善;部分病例的心電圖變化亦恢復正常。治療間隔一個月後,病人均能參加一般體力勞動,未見病情惡化。
此外,曾有報道用五味子酊治療1例綠膿桿菌性膀胱炎獲得效果,細菌學及臨床症狀經12天後達到痊癒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