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機或者其他行業行業的環境分析,從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的角度分析
微觀環境上來說,智能手機被越來越多的年青人所接受,正在迅速發展。但版是還少部分市場是面對中老年人使權用的智能手機,應該更加方便,簡潔。
宏觀環境上來說,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集電子書,通訊,旅遊,信息等多種綜合信息為一體,需要更加智能化,而推出的就是面向各類人群使用的智能手機
Ⅱ 小米手機行業競爭環境分析
手機上小米的對手,線上有榮耀iQOO和Realme攔路虎,線下有OPPO和vivo獨占鰲頭,但小米憑借不管什麼價位能給你的都盡量給你的戰術,加上線上攔路三虎能不給你的都盡量省下的不爭氣,小米穩穩占據線上市場的口碑銷量。
線下小米憑借廣設官方售後服務點和小米之家,將線下銷售與服務同時拉起,坪效率一時間比蘋果還高,只需要時間,ov吸血式營銷終究迎來終結
對海外來說小米發展的手機品牌poco在印度與非洲幾乎被認為是本土品牌備受追捧,但華米ov的共同海外敵人是蘋果,原本蘋果只佔據高端市場與華為打得有來有回,但近年逐漸下探中端市場,憑借優秀的軟硬體系統生態與頂級流暢度和服務,小米的市場也有被蠶食的現象,所以小米急忙通過小米10系列搶占高價位性價比王座,米10Pro則尤為成功,比它好的都比它貴,跟它一樣價的又被它吊打。
小米也開始組建真正的屬於自己的生產線,以往的品控問題與代工額外成本問題將得到控制,性價比與品控將進一步提高。
未來幾年內手機廠商最頭痛的將是如何讓用戶換新產品,小米在這個方向上有著巨大的痛點,一旦市場飽和降臨,小米將首當其沖遭受重創。
現在小米已經加入華為的鴻蒙適配計劃,自身的澎湃晶元也並沒有停止,而是秘密的共同合作研發,雖然進度尚未可知,但小米自主自研的決心是始終還在的。
粗淺見解
Ⅲ 目前國內手機行業的社會文化環境分析
電商是未來的趨勢,手機門店新玩法,不知道你了解過柚安米平台沒有,可以解決回頭客和提高客流,同時管理客戶信息及員工績效管理,也許能給您點啟發
Ⅳ 華為手機市場環境分析
華為手機市場的環境我覺得還是挺好的一個是因為華為手機的功能比較好,另一個就是大部分人支持國產特別是以華為為代表。
Ⅳ 手機網路營銷現狀分析對今後研究有什麼幫助
譚正新認為移動端網路營銷是大勢所趨。
1、數量多體量大,隨著全球智能手機、移動上回網終端的全面普及,目前答移動端上網頻率和數量已經全面超越PC端;
2、移動端上網時間長頻率高,PC端上網最多8小時工作時間,而一天24小時不僅在工作的8小時內會頻繁使用手機上網,8小時之外除了睡覺時間也大多在使用手機。
3、高頻次、長時間使用手機和移動端,所以作為網路營銷研究者來說手機網路營銷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
Ⅵ 網路營銷環境怎麼分析
要進行網路營銷環境的分析,首先必須掌握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
一、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 互聯網路自身構成了一個市場營銷的整體環境,從環境構成上來講,它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要素。
提供資源 信息是市場營銷過程的關鍵資源,是互聯網的血液,通過互聯網可以為企業提供各種信息,指導企業的網路營銷活動。
全面影響力 環境要與體系內的所有參與者發生作用,而非個體之間的互相作用。每一個上網者都是互聯網的一分子,他可以無限制地接觸互聯網的全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動態變化 整體環境在不斷變化中發揮其作用和影響。不斷更新和變化正是互聯網的優勢所在。
多因素互相作用 整體環境是由互相聯系的多種因素有機組合而成的,涉及企業活動的各因素在互聯網上通過網址來實現。
反應機制
環境可以對其主體產生影響,同時,主體的行為也會改造環境。企業可以將自己企業的信息通過公司網站存儲在互聯網上;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信息,自己決策。
二、網路營銷的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法律、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影響企業進行網路營銷活動的宏觀條件。宏觀環境對企業短期的利益可能影響不大,但對企業長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企業一定要重視宏觀環境的分析研究。宏觀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因素。
網路營銷環境是指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的各種外部條件,即與企業網路營銷活動有關聯因素的部分集合。
Ⅶ 小米手機微觀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在線等
小米科技(全稱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由前Google、微軟、金山等公司的頂尖高手組建,內是一家專容注於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機軟體開發與熱點移動互聯網業務運營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啟動,已經獲得知名天使投資人及風險投資Morningside 、啟明的巨額投資。2010年底推出手機實名社區米聊,在推出半年內注冊用戶突破300萬。此外,小米公司還推出基於CM定製的手機操作系統MIUI,Android手機小米手機等。米聊、MIUI、小米手機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產品。
Ⅷ 手機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手機行業現狀和發展分析
目前我國手機行業特徵:
1)行業內廠商競爭非常激烈.。我國目前有將近40家手機生產廠商。2002年,摩托羅拉共生產3750萬部手機,銷售量為1872萬部,市場佔有率為27%;諾基亞生產3229萬部,銷售1135萬部,其市場佔有率為17%;西門子生產了1155萬部,有291萬部出售,市場佔有率為4.3%。這些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因此佔有的市場份額也相當大。還有如韓國三星,其在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就吸引了很多的消費者,順利進入總銷量的前十名。如此多的國外知名廠商與國內生產廠商形成了市場割據的局面。
2)存在一定的替代產品壓力。由於我國市場的特殊情況,可以認為小靈通為普通替代產品。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單項收費行動電話。3G牌照發放時間繼續被推後,中國電信和網通為了增加移動運營經驗,都繼續大力推廣小靈通業務。2004年,小靈通新增用戶達2800萬戶,增長幅度為40%,市場規模也達到了約3000萬戶。如此大的消費群體分走了普通手機的一部分市場份額,給一般手機生產廠商造成了一定的市場壓力。
我國手機行業宏觀環境因素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具體說來,有些政府行為對企業的活動有限制性作用,但有些政府政策對企業有著指導和積極的影響。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2004年12月11日中國取消了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的限制,中國的零售業全部開放。從而使國內零售市場容量迅速擴大,各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
2)經濟因素
一般說來,在宏觀經濟大發展的情況下,市場擴大,需求增加,企業發展機會就多。從2003年開始,我國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目標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1,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數度2,物價總水平3,城鎮失業率或就業水平4,國際收支平衡狀態。我國目前手機普及率大約為13%,相比發達國家的30%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我國的手機用戶正在呈巨大的上升趨勢,對手機的需求也愈演愈烈。2004年底,我國手機用戶規模已達3億戶。如此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大量的生產廠商進入手機行業。
3)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不但指那些引起時代革命性變化的發明,而且還包括與企業生產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技術的變革在為企業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對它構成了威脅。從去年年底多普達推出686並在市場上推廣成功後,國內手機生產廠商就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鎖定在高端智能手機。如何更好提高手機質量,並在質量方面有更大的技術進步已成為所有廠商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4)社會因素
變化中的社會因素影響社會對企業產品或勞務的需求,也能改變企業的戰略選擇。隨著消費者的價值觀的改變,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要求,消費者不僅在手機質量上的注重,還要在手機的外觀,質感的追求及娛樂上的要求更加關注。如何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又是一大難題。
我國手機行業競爭分析
目前我國手機產銷比已出現負增長。手機產能供大於求的情況會持續。2004年前十個月生產手機1.37億台,同比增長49%,而新增的手機用戶不到5000萬。總銷量在前十名的手機廠商是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波導,TCL,愛立信,三星,康佳,飛利浦和夏新。國內手機廠商由於技術,資金,規模上的局限性,沒有給國外手機廠商帶來局代的沖擊,只有依靠其本土化,低價策略來贏得市場份額。
1) 行業新加入者的威脅加大。市場中的品牌越來越多,國外品牌看中中國市場的巨大消費,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
2) 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程度愈演愈烈。國外手機憑借其質量優勢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國產手機依據價格優勢也佔領了半壁江山。
3) 替代產品的威脅增加。小靈通用戶數量的增加加劇了與手機用戶市場的競爭。
4) 購買商討價還價的能力加強。消費者對手機市場信息的充分了解提高了討價還價的能力。
5) 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核心技術的發展影響了供應商的供貨質量。
我國手機行業的優勢分析
1)國產手機在價格方面有著巨大優勢。以其低價格策略迎合了一些消費者的心理。但消費者追求的是物美價廉的產品。市場上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定價不對的東西。手機廠商應在這一點下功夫。國產手機的價格競爭優勢雖然具有威脅性,但是不具有長久性。國產手機要真正從國外手機品牌的陰影下走出來僅僅靠價格優勢是不夠的。
2)國產手機廠商與國外廠商在渠道和服務上存在明顯的差別甚至是優勢。質量是前提。價格是基礎,而服務就如同一個企業的後勤保障。國產手機從商家直接到店分銷模式是從家電的渠道銷售模式上演變過來的,而國外手機是層級分銷模式。這就使國產手機廠商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我國手機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 高端技術風險,對國內手機廠商而言,高端手機能否救局,能否再創輝煌,市場仍然充滿著變數。
2) 庫存問題,2003年,國內需求僅為6000萬部,加上出口總量,總數也不會超過2億部,而庫存已高達2000萬部。照這樣看來,國產手機庫存明顯偏高,產量過剩。
3) 出口限制,國產手機的出口存在很大的制約。雖然TCL,波導等國內手機生產廠商在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但出口方面仍然很薄弱。
4) 渠道壓力,隨著終端為王時代的來臨以及城鎮市場的凸顯,改進營銷流程,調整模式已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
5) 信任危機,如何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後的服務體系,解決信任危機是目前國產手機產商需要處理的重要問題。
我國手機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解決方案
1) 手機生產技術水平。如今進入3G時代,國產手機廠商必須掌握關鍵技術才提高能在長期競爭中獲勝。
2) 開拓新興市場,農村市場的潛力不容忽視,開拓農村新市場是削減庫存的重要手段。
3) 尋求差異化優勢促出口,國產手機廠商可以借鑒日韓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經驗,採用差異化戰略,即通過差異化產品取勝。
4) 打造高效的營銷渠道,如「一站式」的服務,「扁平化」的營銷模式。營銷渠道建設的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與國外品牌的質量差異,有利於國產品牌競爭力的增強。
5) 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對於自行營銷的手機產商來說,應該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售後服務為基礎,增值服務為補充,並配備專業人才,才能鞏固客戶群。
我國手機行業發展新方向
差異化競爭是手機連鎖的發展方向。手機廠商應追求內「憂」外「煥」。
Ⅸ 求我國智能手機行業外部環境分析報告
可以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商業模式發展趨勢與創新策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