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因為市場調查而失敗的企業
沒有因為市場調查而失敗的企業。只有因市場調查而失敗的案例,這樣一個案例並沒有把企業搞跨。
可口可樂:跌入調研陷阱
1、百事以口味取勝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樂一直是美國飲料市場的霸主,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80%。然而,70年代中後期,它的老對手百事可樂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僅比百事可樂多7%;9年後,這個差距更縮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是:一、針對飲料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年輕人,以「百事新一代」為主題推出一系列青春、時尚、激情的廣告,讓百事可樂成為「年輕人的可樂」;
第二是進行口味對比。請毫不知情的消費者分別品嘗沒有貼任何標志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同時百事可樂公司將這一對比實況進行現場直播。結果是,有八成的消費者回答百事可樂的口感優於可口可樂,此舉馬上使百事的銷量激增。
2、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口味測試
對手的步步緊逼讓可口可樂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它試圖盡快擺脫這種尷尬的境地。1982年,為找出可口可樂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樂決定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進行一次深入的消費者調查。
可口可樂設計了「你認為可口可樂的口味如何?」「你想試一試新飲料嗎?」「可口可樂的口味變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滿意?」等問題,希望了解消費者對可口可樂口味的評價並征詢對新可樂口味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願意嘗試新口味可樂。
可口可樂的決策層以此為依據,決定結束可口可樂傳統配方的歷史使命,同時開發新口味可樂。沒過多久,比老可樂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樂樣品便出現在世人面前。
為確保萬無一失,在新可口可樂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可口可樂公司又花費數百萬美元在13個城市中進行了口味測試,邀請了近20萬人品嘗無標簽的新老可口可樂。
結果讓決策者們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費者回答說新可口可樂味道比老可口可樂要好,認為新可口可樂味道勝過百事可樂的也超過半數。至此,推出新可樂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3、背叛美國精神
可口可樂不惜血本協助瓶裝商改造了生產線,而且,為配合新可樂上市,可口可樂還進行了大量的廣告宣傳。1985年4月,可口可樂在紐約舉辦了一次盛大的新聞發布會,邀請200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依靠傳媒的巨大影響力,新可樂一舉成名。
看起來一切順利,剛上市一段時間,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品嘗了新可樂。但讓可口可樂的決策者們始料未及的是,噩夢正向他們逼近——很快,越來越多的老可口可樂的忠實消費者開始抵制新可樂。
對於這些消費者來說,傳統配方的可口可樂意味著一種傳統的美國精神,放棄傳統配方就等於背叛美國精神,「只有老可口可樂才是真正的可樂」。有的顧客甚至揚言將再也不買可口可樂。
每天,可口可樂公司都會收到來自憤怒的消費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個批評電話。盡管可口可樂竭盡全力平息消費者的不滿,但他們的憤怒情緒猶如火山爆發般難以控制。
迫於巨大的壓力,決策者們不得不作出讓步,在保留新可樂生產線的同時,再次啟用近100年歷史的傳統配方,生產讓美國人視為驕傲的「老可口可樂」。
點評:僅僅3個月的時間,可口可樂的新可樂計劃就以失敗告終。盡管公司前期花費了2年時間,數百萬美元進行市場調研,但可口可樂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可口可樂的消費者而言,口味並不是最主要的購買動機。
(1)可口可樂市場調查案例失敗擴展閱讀:
意義
市場調研對於營銷管理來說其重要性猶如偵查之對於軍事指揮。不做系統客觀的市場調研與預測,僅憑經驗或不夠完備的信息,就作出種種營銷決策是非常危險的,也是十分落後的行為。
具體來看,市場調研對營銷管理的重要
市場調研
性表現在五個方面。
1、提供作為決策基礎的信息;
2、彌補信息不足的缺陷;
3、了解外部信息;
4、了解市場環境變化;
5、了解新的市場環境 ;
作為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環節,市場調研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把自己對產品或服務的意見、想法及時反饋給企業或供應商。通過市場調研,能夠讓該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了解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評價、期望和想法。
㈡ 市場調研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失敗之鑒——市場調研案例分析
來源:.gov.cn
新可口可樂跌入調研陷阱
曾經在朋友處聽到這樣一個美國式的幽默,假若你在酒吧向侍者要杯可樂,不用猜,十次他會有九次給你端出可口可樂,還有一次呢?對不起,可口可樂賣完了。可口可樂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在美國人眼裡,可口可樂就是傳統美國精神的象徵。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品牌,20世紀80年代中期卻出現了一次幾乎致命的失誤。
百事以口味取勝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樂一直是美國飲料市場的霸主,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80%。然而,70年代中後期,它的老對手百事可樂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僅比百事可樂多7%;9年後,這個差距更縮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是:一、針對飲料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年輕人,以「百事新一代」為主題推出一系列青春、時尚、激情的廣告,讓百事可樂成為「年輕人的可樂」;二、進行口味對比。請毫不知情的消費者分別品嘗沒有貼任何標志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同時百事可樂公司將這一對比實況進行現場直播。結果是,有八成的消費者回答百事可樂的口感優於可口可樂,此舉馬上使百事可樂的銷量激增。
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口味測試
對手的步步緊逼讓可口可樂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它試圖盡快擺脫這種尷尬的境地。1982年,為找出可口可樂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樂決定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進行一次深入的消費者調查。
可口可樂設計了「你認為可口可樂的口味如何?」「你想試一試新飲料嗎?」「可口可樂的口味變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滿意?」等問題,希望了解消費者對可口可樂口味的評價並征詢對新可樂口味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願意嘗試新口味可樂。
可口可樂的決策層以此為依據,決定結束可口可樂傳統配方的歷史使命,同時開發新口味可樂。沒過多久,比老可樂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樂樣品便出現在世人面前。
為確保萬無一失,在新可口可樂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可口可樂公司又花費數百萬美元在13個城市中進行了口味測試,邀請了近20萬人品嘗無標簽的新/老可口可樂。結果讓決策者們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費者回答說新可口可樂味道比老可口可樂要好,認為新可口可樂味道勝過百事可樂的也超過半數。至此,推出新可樂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國精神
可口可樂不惜血本協助瓶裝商改造了生產線,而且,為配合新可樂上市,可口可樂還進行了大量的廣告宣傳。1985年4月,可口可樂在紐約舉辦了一次盛大的新聞發布會,邀請200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依靠傳媒的巨大影響力,新可樂一舉成名。
看起來一切順利,剛上市一段時間,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品嘗了新可樂。但讓可口可樂的決策者們始料未及的是,噩夢正向他們逼近——很快,越來越多的老可口可樂的忠實消費者開始抵制新可樂。對於這些消費者來說,傳統配方的可口可樂意味著一種傳統的美國精神,放棄傳統配方就等於背叛美國精神,「只有老可口可樂才是真正的可樂」。有的顧客甚至揚言將再也不買可口可樂。
每天,可口可樂公司都會收到來自憤怒的消費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個批評電話。盡管可口可樂竭盡全力平息消費者的不滿,但他們的憤怒情緒猶如火山爆發般難以控制。
迫於巨大的壓力,決策者們不得不做出讓步,在保留新可樂生產線的同時,再次啟用近100年歷史的傳統配方,生產讓美國人視為驕傲的「老可口可樂」。
僅僅3個月的時間,可口可樂的新可樂計劃就以失敗告終。盡管公司前期花費了2年時間、數百萬美元進行市場調研,但可口可樂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可口可樂的消費者而言,口味並不是最主要的購買動機。
㈢ 可口可樂為什麼做了三年的市場調查最終卻失敗了
這問題有點不清不楚的,請問調查的方式、時間、地點、方式等等是什麼?5W1H知道吧,
你都不列出來,就著一句,鬼知道他怎麼失敗的。
㈣ 關於「耐克」,「可口可樂」,「麥當勞」的失敗案例或負面新聞
http://post..com/f?kz=87629376
可口可樂調查失敗分析。。。
http://www.nre.cn/htm/05/ci/2004-03-23-10454.htm
可口可樂2000年銷售失敗
http://www.kaavy.com/Article/strategy/200605/86.html
麥當勞和可口可樂失敗案例分析,,供兩頁
http://cn.blurtit.com/q947089.html
可口可樂二代失敗的原因
http://www.yuloo.com/BBS/archiver/tid-679064.html
經典品牌失敗案例分析,,包括可口可樂和麥當勞
http://post..com/f?kz=26701931
麥當勞的失敗之做——「神秘顧客」
暫時就這么多吧。。
㈤ 求答案 可口可樂公司歷史上最大的失敗之舉
1.東道國的來宏觀因素包括競爭對自手百事可樂,新客戶,老客戶等。
2.投資投資項目背景
投資投資項目市場預測與分析
投資投資項目地點的選址
投資投資項目總體方案設計
投資投資項目的組織與管理
投資投資項目總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投資投資項目財務估算
投資投資項目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分析
這個案例在確定方案後的動作太大了,沒有考慮可能的後果就召開記者會,使影響放大到最大.
我覺得是他們太急躁了,要宣傳產品的形象而不是產品。要歡迎競爭。雖然可口可樂公司的雇員不願承認,但百事可樂公司事實上卻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人們喜歡看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之間的「可樂之戰」。兩個公司精明的銷售人員也都意識到,無論哪一個公司贏得了某一回合,通過激烈競爭建立起來的知名度有助於商品的銷售。
㈥ 可口可樂公司決策是在詳盡的市場調查基礎上的,為什麼1985年薪可樂上市,為什麼失敗
隻手遮天不止中國有,外國也有。我有更奇怪的經歷,我們跟可口可樂合作,他們提供的飲料是雀巢冰極……
㈦ 關於「可口可樂「即飲茶」市場調查失誤」的疑問
可口可樂在問一個消費者壓根沒見過的東西的好惡,傳統的中國人自然選擇了拒絕。而且就連俺現在看到「PET裝的茶飲料」這幾個字都感到有種塑料味,絕不是什麼好茶。
而後來的幾家抓住了傳統+健康+流行的趨勢,以飲料,一種比可樂更健康,比果汁更雅緻的飲料推出,就獲得了市場成功。
酒鬼:我看聖經時能喝酒嗎?
牧師:當然不能!
酒鬼:那我喝酒時看看聖經可以嗎?
牧師:當然可以!
就是這樣,ok?
㈧ 可口可樂市場調查案例失敗的原因
a.口味測試具有局限性,研究主題過窄,只重視口味的調研,忽略了品牌核心
b.競爭過於被動,傾聽市場聲音不夠充分(只聽取了部分人的意見),導致調查結果的片面,從而不得人心
㈨ 新可口可樂調研失誤給我們的啟示用市場營銷的知識回答
給你抄個網址
他就是用市場營襲銷寫的「新可口可樂調研失誤給我們的啟示」的論文
個人覺得不錯
http://www.yewuyuan.com/article/200812/2008121600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