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茶飲經濟的未來市場如何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現制茶飲在2010年開始發跡,2015年起新式現制茶飲逐漸興起,目前已經邁入消費升級2.0時代。現制茶飲從起初的網紅產品逐漸下沉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品,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現制茶飲線下銷售受到較大的沖擊,線上渠道逐漸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現制茶飲行業也邁入數字化發展階段。
一、現制茶飲產業鏈全景圖
隨著我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人們對飲品口感要求不斷提高,現制茶飲相較於傳統茶飲口感更好、選擇更加豐富因為備受消費者青睞。與此同時,人們對食品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主打更有品質的茶基和更為健康的配料的新式茶飲在短期內實現彎道超車,我國現制茶飲市場快速爆發。
現制茶飲上游環節為原材料供應環節,主要包括製作茶飲所必須的農副產品,農副產品包括水果、茶葉、乳製品、動物奶油、椰果、木薯粉等;現制茶飲產業鏈的中游環節為茶飲設計、製作和包裝環節;產業鏈的下游為現制茶飲的流通環節,分為線下門店和線上外送兩種渠道。
先前,由於現制茶飲注重品質以及服務質量的特性使得各茶飲品牌將主要精力放在線下門店的經營以及開拓,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線上渠道成為新的銷售爆發點,依託於我國成熟的外賣市場以及微商城、小程序等新興銷售渠道已經成為現制茶飲的重要銷售渠道。
❷ 中國茶葉在市場定位上存在什麼問題
茶僅僅成為一種商品 而忽略它的傳統文化
茶質量得不到保證 沒有規范的定價標准
❸ 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茶品牌
1951年12月15日,「中茶」商標經中央私營企業局核准專用權,是新中國最悠久的商標之一。2006年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中茶)經過國家商務部的審批,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綠色「茶」字,表達「對自然與健康的嚮往和追求」;紅色「中」字象徵生機勃勃的中華大地及「金色中華,精品中茶」的產品定位和追求,蘊含了中茶「根植中華大地,奉獻自然與健康」的理念。「茶」字筆劃平直,「中」圓潤有流動感,「茶」居中而「中」在外,寓意「剛正平直,流轉自如」的人文傳統;「中」字互相連接成齒輪狀,意指傳統茶葉的現代化,並蘊意「中華茶文化,飲譽世界、弘揚八方」。
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一箱箱中國茶葉漂洋越海,「中茶」品牌獲得了海外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同和信賴,成為中國茶葉的象徵。中茶系列茶葉在國內市場擁有廣泛的市場號召力,中茶牌普洱茶更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品牌。 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擁有的「吉幸」商標元素取自中國漢朝文物「鏤空螭虎玉佩」,玉佩寄託人們內心的願望,帶來吉祥的命運,獲得幸福的人生,故取其意即「吉幸」。此商標標志將我國古老的造型藝術之美與雲南是世界茶樹發源地之語巧妙地結合起來,優美的曲線與動感,蘊含著雲南茶葉的悠久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滲透著公司的文化內涵和經營理念,正以堅實有力的步伐,躍向美好的未來。
❹ 中國的茶產業有發展前景嗎
目前我國的茶類主要可分為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2012年,在全國各類茶葉產量中,綠茶茶葉產量最大,達到了124.78萬噸,佔比為69.72%;其次是青茶,產量為21.79萬噸,佔比為12.17%;紅茶和黑茶產量佔比分別為7.40%和4.46%,其他茶葉產量佔比相對較小。2012年全國分茶類茶葉產量結構如下圖所示。
紅茶產區方面:目前我國紅茶的主要生產地集中雲南、福建、湖北、湖南、廣西、河南、江西、安徽、四川、重慶、江蘇、浙江、廣東、貴州和海南等地區,其它省(區、直轄市)也有少量生產。2012年,我國雲南地區紅茶產量最高,達到了3.07萬噸,佔全國的比重約為23.21%;其次是福建省,產量為2.74萬噸,佔比為20.67%;湖北、湖南以及廣西省產量分別為2.17萬噸,1.59萬噸和0.87萬噸,佔比分別為16.42%、12%和6.59%,其他地區產量佔比相對較小。
綠茶產區方面:目前我國綠茶的主要生產地集中雲南、四川、浙江、湖北、福建、安徽、貴州、湖南、河南、陝西、廣西、江西、廣東、重慶、山東、江蘇等,其它省(區、直轄市)也有少量生產。2012年,我國雲南地區綠茶產量最高,達到了19.98萬噸,佔比為16.01%;其次是四川省,產量為17.16萬噸,佔比為13.75%;浙江省和湖北省產量分別為16.87萬噸和16.50萬噸,佔比分別為13.52%和613.22%,其他地區產量佔比相對較小。
烏龍茶產區方面:目前我國烏龍茶的主要生產地為福建省,2012年,福建省烏龍茶產量達到了17.27萬噸,佔比為79.26%;其次是廣東省,產量為3.01萬噸,佔比為13.83%;其他地區產量相對較小。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百強企業中有87%的企業已開展了電子商務,上述百強企業2012年的電子商務銷售額為19.46億元,佔百強企業2012年總銷售額的5%,較2011年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53.67%,明顯高於百強企業綜合銷售額和其他銷售模式的年度增幅。另外,電子商務企業2012年的總投入為4.94億元,較2011年增加0.9億元,由此可見,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產品銷售平台和渠道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點,盡管目前其整體規模還不大,尚未發展成為企業銷售的主要支點,但發展潛力巨大。
❺ 目前國內的比較好的茶葉品牌有哪些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茶葉品牌有:
茶葉品牌加盟連鎖目前市場上十大名牌有:
一、八馬茶業
二、暖莘茶
三、小罐茶
四、華祥苑
五、大益
六、竹葉青
七、天福茗茶
八、中茶
對於品牌茶葉加盟可以了解暖莘茶連鎖品牌。
目前暖莘茶主打工薪階層,主要客戶群體主要定位於白領藍領階層,首先推出的產品定位在一杯奶茶的價格。
關於暖莘茶品牌:
以興趣為始,以使命為終,暖莘茶始於2011年,由一群中國茶葉愛好者,從最開始的初心:品盡中國茶,萬里探尋中國茶文化,交天下茶友的興趣愛好出發,十年不間斷的萬里苦尋,品茶無數,後於2021年注冊創建中國茶品牌:暖莘茶。
暖莘茶的品牌是這群中國茶友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是對於價值觀,使命,願景的從新認識確立而形成,而誕生。
使命:
用一杯有溫度的中國茶溫暖世界,讓地球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中國茶的溫度。
願景:
成為具有全球整合力的世界級中國茶品牌,發揚振興中國茶文化,讓世界愛上中國茶。
價值觀:
真誠陽光——心底無私天地寬,敢於負責,敢於擔當。
公開透明——處事不是自己知道,自己清楚,而是要讓別人清楚,放心,才能有信任。
先利眾後利已——利於眾人才能成就自己,預先取之必先予之,追求平衡,和諧,共贏。
產品主打理念:
以一葉茶詮釋中國茶文化,以一葉茶詮釋各種情緒,以一葉茶詮釋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場景,以一葉茶溫暖每一個人的心。
❻ 中國最大的茶葉市場在什麼地方
以下三個應該是最大的:
北京馬連道茶葉市場
為繁榮市場,發展經濟,北京茶葉總公司於2004年3月28日,利用廢棄的場房進行改造,開辟出茶葉市場,即北京馬連道茶葉批發市場(北京茶葉總公司茶葉市場),該市場位於馬連道14號,主要經營范圍涵蓋綠茶、紅茶、花茶等近千個品種,市場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現在商鋪近100個。市場裝修精良,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古典建築風格,配套設備齊全。
目前北京馬連道茶葉街已建成馬連道、京馬、京閩、茶緣等8個大型茶城,來自全國各地的800多戶茶商在此經營茶葉,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地。
廣東芳村茶葉城
廣東芳村茶葉城位於芳村大道,項目總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可提供600個鋪位供商家入場經營,規模檔次冠居全國之首。項目集茶葉批發、零售和觀光旅遊於一體,定位為21世紀泛茶業中心。廣東芳村茶葉城率先實現芳村茶葉專業市場的升級改造,成為眾多專業市場中的寵兒。國家農業部、廣東省農業廳重點扶持項目、安全無公害與綠色飲品檢測銷售示範基地、廣東省旅遊購物場所,茶葉的價值呼之欲出。
南方茶葉市場
南方茶葉市場位於廣東芳村大道中洞企石路,佔地面積103,052m2,現有商戶1,500家,專營茶葉商鋪600餘間,年交易額13億,是全國最大的茶葉專業批發市場和集散地,市場輻射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
南方茶葉市場以經營茶葉批發為主,同時經營與茶相關的茶具及茶工藝品。市場匯集了來自全國各產地的茶葉六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主要有江浙龍井、廣東紅茶、福建鐵觀音、雲南普洱、沱茶、廣西的花茶、台灣凍頂烏龍等等各地的系列名茶。除此之外還經營與此相關的茶藝品,諸如茶具,不僅有世界著名的宜興紫砂壺,而且隨處可見來自於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各產地的著名瓷器。同時,市場還經營與茶有關的茶藝術品,如茶床、茶台木製根雕藝術品及與茶相關的書畫等藝術品。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的茶葉博客-愛徽茶
❼ 中國茶葉為什麼在世界市場銷量不好
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茶文化和茶道及茶藝的發源地,作為世界上的產茶大國,沒有世界級知名品牌的茶葉,這是中國經濟界的悲哀。
縱觀外國茶葉,「立頓」、「立亨」、「阿薩姆」、「PC Tips」、「TeiIy」和「Typhoo」國際品牌茶的熱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水平和品牌化優勢,台灣的高山茶(烏龍茶)成功的打入世界市場,同樣是台灣經濟水平和品牌化的體現。當今世界的三大飲料中,茶葉品牌首推英國立頓。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
由於缺乏品牌效應,七萬家中國茶廠在總體實力上竟難敵一家英國立頓,立頓茶業年產值相當於中國茶業年產值的七成。中國茶何時才能叫得出響當當的品牌? "中國茶長期品牌缺失丟失了大市場,中國七成多茶產值僅相當於英國一家立頓茶業,中國茶亟待國際化品牌建設。"這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在最近於廣州舉行的2008年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指出的。
中國茶缺乏的是國際知名品牌,品牌缺失已成為中國茶產業的薄弱環節,業內人士將這一現狀稱之為"有種類、有名茶、無名牌的'有名無姓'時代"。這也正是目前中國茶葉的悲哀。總之中國茶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❽ 武漢最大的茶葉市場
市場介紹:武漢茶葉批發市場位於市中心的�~口區京漢大道崇仁路口,處於武漢市一流回的商業貿答易地段。市場緊鄰漢正街市場群,東連武勝路,西接崇仁路,南到中山大道,北至解放大道,交通十分便利。佔地面積13700平方米,擁有門面150餘間,入駐茶商達200多家。市場建有現代化水平的茶葉流通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茶文化中心和商務中心,是目前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茶葉專業批發市場。
優勢:市場採取自營、聯營、代購、代銷、代運、批零兼營、網上超市等經營方式,提供生產加工、冷藏保鮮、物流配送、茶科研、茶文化推廣、停車住宿等配套服務。
經營范圍:各種無公害茶、有機茶、中國傳統名優茶、地方名優茶、茶具及茶工藝品等。
濟南茶葉批發市場
市場介紹:山東省濟南茶葉批發市場是由濟南市供銷合作社和濟南市土產雜品總公司主辦,濟南市工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