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的問題
他們不是有官網嗎 上面有介紹的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A區3樓(證大喜瑪拉雅中心內,臨時辦公室位於2樓)
郵編:201204
電話:86-21-50339801
地鐵7號線花木路
2.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的主要景點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前身為創建於2005年的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主館由世界著名建築師磯崎新設計,做落於上海大浦東人文核心地塊喜瑪拉雅中心內,是一個從事藝術展覽、教育、收藏、研究與學術交流的民營非營利性藝術機構。從成立以來,始終以開放的姿態和前瞻性的視野,在當代的社會語境下探索美術館的新模式,發掘新興的藝術力量,不斷與國際文化交流碰撞,連接傳統與當代,嘗試跨領域合作,打造具有中國文化精神的當代藝術。
美術館不僅是藝術家表現和發表作品的空間,也是培養、發展藝術觀眾,提升大眾對藝術鑒賞能力的學習場所。所有的藝術觀賞都要落實到對於觀眾的意義。美術館的公共藝術教育對社會的藝術發展至關重要,是美術館最具價值的工作之一,它在藝術與公眾之間架起橋梁。自見館以來,喜瑪拉雅美術館一直著重發展公共藝術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提倡生活美學與公眾的緊密聯系,真正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培養新一代的藝術觀眾。通過專業導覽、藝術講座、文化論壇、體驗工作坊、少兒創意大賽、志願者服務、教師研習營等形式,為公眾創造接觸和參與藝術的機會,培養公眾獨立的審美意識,擁有更全面的文化修養。
美術館主館
位於喜瑪拉雅中心內的主館,以舉辦大型主題展及國際交流展為主。由磯崎新先生設計的新空間為展覽/活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除卻常規中性的「白盒子」空間,磯崎新為喜瑪拉雅美術館獨創極具個性、極附視覺沖擊力的異形體空間——無極場。由巨大的異形柱體構成的無極場就像宇宙中一個可以實現瞬間時空跳躍的蟲洞,其延展、扭曲、變異的空間猶如蘊藏了巨大能量的「重力場」。在這個特殊場域之內,藝術家必須與空間產生對話來創作,作品將於空間整合一體,形成美術館具有個性魅力的體驗場域。特別開辟公眾藝術體驗與學習空間,建設圖書資料中心、多功能活動室和創意中心,通過藝術互動項目——「流動美術館」、高校巡講、公眾參與展、親子家庭日、家長課堂、「藝術有約」等為公眾提供一處全方位的體驗空間,吸引公眾在美術館空間內學習與休閑。
分館
喜瑪拉雅美術館還有豐富的外延空間,位於在上海楊浦區老廠房內的證大當代藝術空間及位於朱家角古鎮老街河浜邊的證大朱家角藝術館。證大當代藝術空間以當代藝術中的實驗性展覽與研究為核心。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的證大朱家角藝術館,由當地的古建築淼趣樓改建而成,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共有兩層,包括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家起居室、展廳、會議廳等。
3. 喜馬拉雅美術館地址
地址:九龍坡區謝家灣民族七村147號
交通情況:坐輕軌謝家灣站下,或者乘車到謝家灣站下,再往建設碼頭步行5~10分鍾即可
消費情況:參觀免費(周一閉館)
4. 美術館的建築特點
美術本身的特點就是對美、對文化、對精神品質高度追求的產物。因此美術館的建築便成為這一產物很為重要的文化形象表徵與依託之一。同時它自身也可以是一件靜止下來的雕塑品,承載著我們所有對於城市和歷史的記憶與理解。
建築本身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功能之外,它也應該是我們整個時代和文化的象徵物,是人類文化精神的皈依所在。而美術本身的特點就是對美、對文化、對精神品質高度追求的產物。因此美術館的建築便成為這一產物很為重要的文化形象表徵與依託之一。同時它自身也可以是一件靜止下來的雕塑品,承載著我們所有對於城市和歷史的記憶與理解。而美術館與博物館,在國際上通常是被視為一體的。它們在英文當中的詞源相同,都是「museum」,在西方「museum」最早的含義就是「 繆斯的神殿 」,是西方人表達信仰與尋找精神皈依的聖殿。現代意義上的美術館已經成為西方人除了教堂之外的另一含義的教堂,它是為人們提供調節身心,享受生活並同時接受藝術熏陶與藝術教育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術館建築它不僅用來陳列與展示藝術作品,它還具有一定的宗教性特質。
在中國,從改革開放一直到今天,由於各階段社會經濟水平發展不均、以及我國建築設計在資本架構的市場規則中所體現出來的被動性與局限性。長期以來,我們的建築設計師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或者說是為了適應自身生存的需要。多數時候會在為了迎合領導或投資商以及評委意圖的過程中妥協,從而喪失建築藝術本身所應該具備的社會責任性以及文化批判力。乃至於我們眼下充斥著大量形態平庸、公共視覺形象糟糕、以及建築學術質量低下的鋼筋混泥土結構的建築垃圾。獨立而富有文化思想性的建築設計藝術從當下建築高速發展建設的市場機制中突圍出來,成為不少年輕建築師們追逐的夢想與表達學術理想的一個途徑。於是,在大部分人需要用妥協來換取生存的同時,也有部分設計師選擇了從其中突圍的方式尋求發展。以張永和、劉家琨、張雷等實驗建築師為代表,他們的建築實踐逃脫了諸如評標、審核等規則的層層圍堵而獲得設計權。在他們爭取脫離體制背景束縛的建築設計作品中,大膽創新、並融入更多元文化、地域與環境觀照等諸元素,使他們很快在中國的建築師群體中脫穎而出,形成了影響力,並為世界范圍的建築界所關注。而美術館或者藝術家工作園區空間建築本身的公共地標性特點,正是他們相對更加獨立創作並獲得影響力的重要試驗田。
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與影響力日益國際化以來,與之相適應的具有國際化水準的美術館建築便也提上設計議事日程。中國有美術館的歷史還很短,第一所國家級美術館是 1936 年 8 月建成的「國立美術陳列館」,就是現在位於南京的江蘇美術館,但它的命運很坎坷,成立當年南京被日寇佔領,美術館便中止了一切美術活動。而後來中國再出現國家美術館,是 1959 年,被稱作北京「十大建築」之一的中國美術館。直到近十餘年以來,中國才漸漸開始涌現大量新的美術館,國有的、民營的,形式多樣不一而足。在建築藝術設計本身方面比較有特點的現代美術館建築也便漸漸開始浮出水面。在2002年的上海雙年展上,張永和的泉州中國小當代美術館、劉家琨的四川犀浦鎮石亭村藝術組天井之家、趙冰的書道系列、王澍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都頗具時代藝術特色,關注當代問題同時融合了現當代藝術的審美趣味,在空間結構與文化思考方面大膽突破,較好地進行了融合。一時間在當代中國建築界頗為領風氣之先。
當代藝術創新中的探索性與實驗性有別於傳統藝術的普遍性,所以當代藝術館的建築通常也有別於傳統美術館的建築,而顯得更加特立獨行、更能體現建築藝術的時代感、獨立性與思想性。近兩年來頗具特色的現代美術館建築中,由徐甜甜設計的北京宋庄美術館、王暉設計的北京今日美術館,也很是別具一格。展現了新一代年輕建築設計師在美術館建築方面的成果。另外還有已經落成的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擔綱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正在實施建設中的上海證大喜馬拉雅藝術中心,以及目前計劃正在推進中的四川成都以周春芽、何多苓為代表的畫家們將在附近的風景區「三聖花鄉」置地,由藝術家們自行設計建造藝術家工作室園區。其實,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里,畫家同時也做建築設計師的不在少數。達芬奇、拉菲爾等繪畫藝術大師都干過這一行,而且非常出色。美化建築原本就是造型藝術至高無上的課題,造型藝術也曾是大建築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結構發生改變,分工越來越細,以至於今天的造型藝術存在著彼此分離、相互孤立的狀態,這恐怕只能通過所有環節工作人員有意識的共同努力,才能將它們從孤立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5. 用喜馬拉雅聽書費流量嗎真實的體驗過的來回答
用喜馬拉雅聽書根據所聽書的音質標准產生的流量也不同,正常標准音質在線收聽一個小時最多消耗約30M-60M左右的流量,在線聽時間越長流量產生越多。
為了避免產生高額流量,可查看APP軟體客戶端是否有對應的定向流量包產品辦理,或在WIFI狀態下將需要收聽的內容下載至手機中再聽。
1、喜馬拉雅不僅共享閱文集團所有版權 。與中國出版集團、中信出版集團達成合作 。其中包括馬東、吳曉波、高曉松、蔡康永、陳志武、郭德綱、馮侖、龔琳娜、黃健翔 ,據艾媒數據報告,喜馬拉雅占據了市場上70%暢銷書有聲版權。
2、定位為UGC(用戶原創內容)模式的喜馬拉雅除了擁有海量的節目音頻之外,也已成為音頻創作者最集中、最活躍的平台。2014年5月初,喜馬拉雅激活用戶突破5000萬大關,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音頻分享平台。
網路-喜馬拉雅
6. 喜馬拉雅中心是什麼風格
喜瑪拉雅中心是日本建築設計師磯崎新設計的一項前衛的建築。該建築坐落於中國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心,毗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地鐵七號線站點出口直達,是由證大集團前期投資逾20億人民幣,精心打造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綜合商業地產項目。由五星級酒店和精品酒店、當代藝術館、多功能演藝廳、商業中心、創意辦公室五大業態共同組成。目前該建築正在建設之中,預計2009年竣工。
喜瑪拉雅中心是日本建築設計師磯崎新設計的一項前衛的建築。該建築坐落於中國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心,毗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地鐵七號線站點出口直達,是由證大集團前期投資逾20億人民幣,精心打造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綜合商業地產項目。由五星級酒店和精品酒店、當代藝術館、多功能演藝廳、商業中心、創意辦公室五大業態共同組成。目前該建築正在建設之中,預計2009年竣工。
喜瑪拉雅中心的建築造型,旨在將中國智慧融入當代建築之中,成就二十一世紀世界級大都會努力追求的「像」(ICON)。建築已超越了現下建築和藝術的概念,雖沉埋在都市紛雜之中,卻能通過本身特有的個性和表情吸引人們的視線,我們稱之為建築雕塑(Archisculpture)。
建築整體由晶瑩透亮的立方體和閃爍金屬光澤的有機形體「林」所構成。簡潔明快的方形體內是酒店和創意工作室,浮現空中可供遠望;中央不規則的有機形體以「林」為發展意象,內含美術館與演藝娛樂設施,外表多種曲面委婉變化,對應人的尺度;「林」間則是開放的城市文化廣場,公眾活動的集聚點。單純和有機,規則與隨意的結合,構成了建築本身的雕塑性,也增強了中心作為城市「像」的震撼力。
喜瑪拉雅中心,28,89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2,270平方米,將以酒店、當代術館、多功能演藝廳、商場與辦公樓這五項業態,具體詮釋中國智慧巧思與當代文化美感,營造全面關照身、心、靈之新世紀生活布局,成就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之未來典範。
業務核心鎖定為中國文化主題酒店,並協調規劃各項業態之軟硬體內容,共同成就「創意演繹當代中國優雅生活的精緻樣貌,示範推崇亞洲文化價值的優異作為,樹立新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卓越指標」的崇高理想。
證大喜瑪拉雅中心正坐落於浦東新區的中心,鄰近磁懸浮列車龍陽站起始點與地鐵2號線,本身更處於地鐵7號線車站(將於2009年建成)之上。基地東鄰芳甸路、南鄰櫻花路、西鄰石楠路、北鄰梅花路,交通便利。此外項目亦毗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與世紀公園,並與2010上海世博會區域緊密連接,更可便捷到達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浦西繁華商貿區和浦東國際機場。萬中選一的地利方位,除展現證大集團的遠見與實力,亦為喜瑪拉雅中心的未來打穩了商務發展的前景基礎。
磯崎新,東京大學建築博士,日籍國際知名建築師。1963年,創立磯崎新設計室,自此活躍於國際建築界,作品眾多,獲獎無數。由於其洞察敏銳和細致的幽默感,他成功地連結古典的詩化意境與先進的設計思想,造就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建築佳作。
2003年起,磯崎新負責上海喜瑪拉雅中心項目的設計,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精湛的建築表現手法將為中國乃至世界增添又一座新地標。
2006年04月08日,位於上海浦東花木地區芳甸路的喜瑪拉雅中心正式奠基。這是一項大型綜合性工程,其主體部分為多功能演藝廳,其將成為未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官方唯一指定場地。此外還包括亞洲最專業的當代藝術館、五星級酒店、精品酒店以及高端創意商業中心、創意寫字樓等。該中心由日本著名建築師礬崎新擔綱設計。
7. 莘庄到喜馬拉雅美術館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地鐵4號線 → 地鐵7號線,全程約26.7公里
1、從莘庄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6站, 到達上海體育館站
2、步行約210米,換乘地鐵4號線
3、乘坐地鐵4號線,經過2站, 到達東安路站
4、步行約80米,換乘地鐵7號線
5、乘坐地鐵7號線,經過11站, 到達花木路站
6、步行約650米,到達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
8.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的重要展覽
2014
時間節點——中國·1980年代水墨景觀
2013
遠古文明的基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藝術(喜瑪拉雅美術館)
A Seed of Civilization – Exhibition of Sub-Saharan Art
荒木經惟:感傷之旅·墮樂園1971-2012(喜瑪拉雅美術館)
Nobuyoshi Araki: Sentimental Journey / Decadence in Paradise 1971 - 2012
水與空間對話-國際公共藝術項目 (墨爾本、上海、東京、利物浦)(朱家角藝術館)
Water and Reflections – Public Art Project (a collaboration of artists from Melbourne, Shanghai, Tokyo and Liverpool)
隙間——隈研吾2013中國展(喜瑪拉雅美術館、證大當代藝術空間)
Between Particles – Kengo Kuma 2013 China Exhibition
意象 —— 喜瑪拉雅美術館開館展意象」展開啟喜瑪拉雅美術館新館
Insightful Charisma – Inaugural Exhibition of Shanghai Himalayas Museum
奧托·迪克斯版畫展(證大當代藝術空間)
Otto Dix
9. 上海虹橋站到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1013路,全程約28.6公里
1、從上海虹橋站步行約210米,到達虹橋火車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16站, 到達世紀公園站
3、步行約230米,到達梅花路白楊路站
4、乘坐1013路,經過3站, 到達櫻花路銀霄路站
5、步行約260米,到達喜瑪拉雅美術館
10. 喜馬拉雅美術館館長怎樣認為「作品的產生」
當現代藝術創作逐漸成為專門化的技術,而漸次脫離對歷史,人性和人情的真切認識,冰逸的創作始終堅持創作中對「雅集」的尊重。她認為:作品的產生,來自對隱形的「理想觀眾」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