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誠品書店靠什麼賺錢
如果單看賣書這塊,創辦於1989年的誠品書店目前仍在虧本。從2000年開始,誠品開始走文化補貼的道路。誠品會在書店之內專門開辟一片區域,讓給利潤較高的商品,專門經營與文化創意相關的業態。比如文具、音像產品、高級工藝品、設計師品牌時裝、時尚首飾以及各式餐飲等,轉租給經銷商,通過這一部分的租金收入來緩解成本壓力。
「可以算是一家除了電器,什麼都賣的精品百貨商場。」孫重明說。
2. 誠品書店的書店特色
這家台灣本土自創品牌,跟一般印象中的傳統書店迥然不同。一踏進誠品敦南店大門,就可以嗅到書店內附設雅座所飄逸的濃濃咖啡香,伴隨著書香,兩種香氣在空氣中奇妙結合,散發出迷人的氣息。明亮、開闊的空間,具有歐洲圖書館風味的書城,空間對稱而有層次,連貫中有區隔,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與規格化,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系,作為其裝潢特色,創造出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氛圍感受,讓每個人一進入誠品書店,就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台灣的文化景點,許多國際旅人去台灣為的只是去一趟誠品。在誠品敦南店經常可以聽到廣東話在空氣中飄盪;前新加坡都市發展局局長劉太格,每到台北就到誠品買書;台灣觀光局在香港的電視廣告,還加插了誠品書店的片斷。
台灣正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國際有能見度的誠品書店,正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代表。 創立誠品的吳清友出生於台南縣將軍鄉最西邊的貧窮漁村馬沙溝,父親吳寅卯是家族中第一位受高等教育的。吳清友由於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不必當兵,從台北工專畢業後,他進入專賣觀光飯店餐廚設備的誠建公司,從業務員做起。31歲,接下該公司的全部股權,業務蒸蒸日上,佔有台灣大型觀光飯店80%的市場。當時台灣高級飯店已趨飽和,誠建的發展也到了極限,吳清友轉而全力經營誠品。
1989年3月,吳清友創立了以建築、藝術書籍為主的誠品書店。1991年擴大營業,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建立了台灣書店經營的里程碑。由於誠品書店獨特的定位與經營者對理念的執著,讓愛書人眼睛為之一亮,開幕後很快就在市場上樹立起廣泛的知名度,媒體爭相報道這家風格出眾的書店,很多人驚訝台北竟然會出現這么高水平的書店。
誠品公司就將南京作為投資合作的首選之地,計劃在南京開設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
「南京與台灣的風俗文化有相近之處,來到這里感到很親切。同時,南京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目前大專院校在校學生達到70萬,是書店重要的目標人群。誠品公司將發揮自身優勢,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台灣誠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昊潔說。
據了解,誠品公司在南京的投資項目還處於選址階段。項目建成後,將融書店、文化創意商店和餐飲旅遊服務為一體,打造南京的「文化創意城中城」。
而事實上,台灣誠品進入大陸地區,首先選擇了蘇州工業園區。2011年5月27日,台灣知名的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誠品蘇州分店正式奠基開工。誠品蘇州分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將打造成一個集結文化、表演、藝術、商業、觀光以及人才培育,具有跨界綜效性的創意平台,項目預計在2014年完工。
蘇州誠品整體規劃上以復合式文化商業綜合體為其運營模式,在近5萬平方米的空間里,不但有完善的商場、誠品書店,美食餐廳和咖啡廳,也打造了畫廊、多功能視聽展演聽、實驗劇場、藝文空間等,未來也將引進各項文化活動,舉辦講堂和戲劇演出;並與蘇州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建立聯系,成為融合蘇州在地精神的城市文化新地標。 誠品的發展策略打破了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礎,再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復合式經營」,使書店不只賣書,而是包羅書店、畫廊、花店、商場、餐飲的復合組織。
誠品將書店定義為多元的、動態的文化事業,而非零售業,它在活動行銷上的創意,更是其他連鎖書店望塵莫及。除了以精緻優雅的閱讀空間規劃、精心陳設展現閱讀價值外,更長期舉辦各項演講、座談、表演與展覽等延伸閱讀活動,每年至少舉辦4500場演講與展覽,范疇遍及文學、戲劇、環保、舞蹈與美術,開創了書店與讀者各種對話的可能。
誠品力圖營造閱讀空間與閱讀心情,其書櫃面板保持15度傾斜,體貼讀者,書架上的書伸手可及,或站或坐,隨你高興。一位愛逛誠品的人士指出,誠品書店讓書店不再只是購書地點,而是可以悠然流連的書香世界。
書種的組合更是誠品的經營特色。「誠品暢榜」定期向讀者推薦一些有點冷門的好書,即使已在書架上睡上3個月的書也不把它送入倉庫,這就是誠品與傳統書店的差異,並為愛書者稱道之處。事實上,這種看似逆勢操作的手法,在誠品悉心規劃下,一些冷門書往往也大爆冷門,銷售奇佳。吳清友表示,暢銷書也許周轉率高,可以帶來很高的利潤,卻不是他的經營重點。「好書不寂寞」才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此外,誠品首先打破傳統的圖書分類,從早期便創新類別書區的規劃及平台陳列方式,進而帶動出版新象。如別具特色的性別研究、台灣研究與自然生態環保等,逐漸開發了許多台灣先前尚未成熟的出版書種。 「因地制宜」的經營方式是誠品另一項創新,誠品每家分店的設立,都會依當地的人文色彩與生活風格,設計出各異其趣的陳設風格及書籍內容,也做到區域結合的特色。如在青少年聚集的台北西門町,就多擺了漫畫與羅曼史的圖書區;天母店即注重休閑、旅遊與家居書籍;而中南部分店則是增加了中文書籍的比重。
誠品最大創新是翻新了「書店」的經營概念,將書店提升為新文化的休閑場所,尤其自1999年3月起,面積約平方米的誠品敦南店,將營業時間開放為24小時。這項極為創新的經營舉措,受到熱烈的回應,夜貓族不再無處可去,滿足了現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誠品的營運模式大受好評後,其他連鎖書店也跟進模仿,在裝潢、閱讀空間、選書分類等,向誠品看齊,一時之間各家大型書店都變得很有「氣質」,但誠品的經營成效還是超越別人。一位文化人說,「這才是它厲害的地方」。書店可以模仿誠品的硬體設計,如書櫃的格式、色澤,但誠品的經營理念、核心價值卻是別人學不來的。
當書店裡不只是書,還包括著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它就不再是只買書付錢就走的地方,這便是誠品的迷人之處。可以預見,飄散書香20多年的誠品將繼續散播豐富的閱讀文化,用書店攻佔人心。
3. 何理解誠品書店、蔦屋書店、言又幾等書店的有什麼發展
而相對線上買書,線下書店的另一個特色——滿目書香的雅緻氛圍、輕松安靜的舒適空間、愛書人之間的面對面溝通交流,則對當前追求生活品質的新生代年輕人所關注。去書店,不再單純只是為了買書,而成為追求品質生活的代表與高質量社交的儀式感。
答主:裴猛,致力於從心理學、經濟學等多角度分析企業營銷策略,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營銷航班】。
4. 台灣誠品書店經營的劣勢是什麼具體分析一下~~~是劣勢奧~~~
1.消費者樂於去誠品「閱讀」,但不見得會購買
2.娛樂與購物功能需要再充實
3.誠品書局大部分分店位於百貨公司內,營運成本提升
4.訂書效率不佳(兩個月才調到貨),降低顧客滿意度
5.書籍價位偏高,雖吸引中產階級,但普羅大眾較不易接受。
6.另外誠品一直都是走人文書店的路線,但或許是台灣民眾的人文、美學價值觀還未茁壯,目前似乎有迎合大眾,逐漸商業化的趨勢。
5. 蘇州誠品書店藏書量
誠品書店有啥藏書量?僅是開創了一種購物新場景而已,實地看看,哪是在賣書?
6. 蘇州的誠品書店有什麼特別之處,一個書店為什麼能成為蘇州的文化地標
相對於誠品,蘇州店有著里程碑式含義,不僅僅因為它是誠品首家自持物業管理公司的店面,還取決於誠品此後將不會是純粹的繁體中文書書店,而將變身為同時自主經營簡體、繁體字書的書店。誠品早已在中國台灣和香港的店面推行簡體書區。在蘇州市店,你能夠找出繁體書區,總共15萬種書籍中,有約5萬種為外文書,在其中4萬種為繁體字書(誠品歸類系統中,繁體書列入外文書)。
與鎖住某一類其他書籍或是以暢銷書為核心內容自主經營的同行業不一樣,誠品追求書籍種類的更大化。這類書籍內容的多元化招引了多樣化的閱讀者,繼而支撐多樣化的百貨類目。雖然也效仿誠品跨界營銷自主經營,但因為缺乏書籍種類多樣化的框架,很多同行業並沒有獲得成功。
7. 誠品書店(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誠品人eslite,是一款隨身隨行的誠品會員APP,有專屬會員服務,方便查詢個人積分、消費記錄,更有各地門巿最新活動訊息與閱讀新知。
法定代表人:HSIEH CHUNG-NING
成立時間:2014-01-16
注冊資本:1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9440003505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月廊街8號
8. 蘇州誠品書店
至少今年年底,慢的話要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