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寫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市場調研報告
你還有詳細的資料嗎?如果有的話,我可以指導你怎麼寫這個報告,我是豐可思調研公司的,平時也寫一些簡單的報告,應該可以給你一點幫助。
㈡ 在哪裡能找到各行業的分析研究報告
研究和分析報告復的平台有很多,制研究機構類的(艾媒)、收集整理類的(199it)、專業垂直類的(財經網站)等。
一些深度的報告是收費的,免費的也有很多(非針對性調研,免費的足夠用了)。這類平台的優點是報告數量足夠多,多到你一個禮拜也不一定能看完一天生產出來的報告。缺點也是多,一些不是特別深度、記賬式的「低質量」報告你要自己挨個識別,如果你挑選過報告的話,就知道有多耗費時間和精力了。
所以基於如何找到報告和如何只看優質報告,又延伸出來一類(有受眾就有市場)...這類就是專門解決上面提到的兩個缺點:多和不精的問題。
據我所知,這類精選的報告就是從眾多平台的海量報告里挑出來的,有免費的也有付費的(會員形式收費)。放一個免費的鏈接(省的說我賣東西...):精選研報,如果要自己挑選的話,建議去專業垂直的網站去找(很多政府機構就會發布很多調查報告,而且基本覆蓋了生活的各個行業)。
來源:知乎
㈢ 電子產業現狀和以後的發展。
前瞻網發布的 《中國電子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前瞻》電子信息產業具有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度強等特徵,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產業。 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宏觀環境雖企穩向好,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與問題仍然存在,國際市場依然波動起伏,產業尚未完全恢復至國際金融危機前水平。這需要進一步認清產業發展趨勢,把握產業發展重點,立足長遠、超前布局,以期獲得持續穩定的較快增長。 試猜想未來五年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
對電子產業發展的幾點判斷
仍然是發達國家搶占的戰略制高點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了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美國注重各種智能系統和先進通信技術的發展,並在出台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重點關注醫療電子和光伏、光電子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歐盟、日本出台的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發展戰略中,還特別將物聯網在傳統工業中的應用作為未來發展重點。
IT創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徵更顯著
一是信息技術越來越表現為技術群的協同發展,例如以集成電路、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群帶來了通信產業的革命,並已滲透到各個學科和領域。二是技術的綜合集成與交叉融合增大了技術研發難度,需要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業研發投入大,形成專利多,少數大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形成標准或體系結盟,對後進入企業形成壁壘,進而主導產業發展。
跨國公司兼並重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大IT企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紛紛通過並購重組戰略整合優勢資源,開拓新興市場,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從而提升行業地位和自身的競爭力。
在未來5年內,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恢復,這種發展態勢仍會繼續,各大跨國IT企業將繼續利用其已有資源積極開展並購,拓展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
跨國公司兼並重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大IT企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紛紛通過並購重組戰略整合優勢資源,開拓新興市場,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從而提升行業地位和自身的競爭力。
㈣ 市場調查報告數據來源有哪些
1、多於客戶交流傾聽真實聲音
與客戶交流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定期電話回訪、茶歇會、線下拜訪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通過跟客戶的溝通交流,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於產品、服 務以及其他方面的真實看法,這些信息的收集不僅可以反映出企業公司目前某些層面上的優缺點,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客戶對於未來所需要的產品服務是怎樣的。
2、利用市場調研公司協助進行市場需求
資金充裕的企業公司可以花錢請一些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協助我們進行市場需求的調研工作,從而我們可以獲得整個市場的發展行情,也可以明確知曉我們目前的產品市場份額、客戶滿意度等情況。
3、利用媒體信息平台
關注專業相關的媒體平台可以知道整個市場發現的情況狀況,也能夠獲得大量的同行數據信息,對於新事物新市場的發覺也快人一步,這些收集到的信息對於我們的市場需求分析非常重要。
4、參加或舉行行業交流峰會
線下的行業交流峰會聚集著一批資深的行業專家,他們會分享當前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也會大談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格局,這些對於我們的市場需求分析尤為重要,多參與或舉辦這樣的交流峰會獲得的信息類還是蠻大的。
5、忠實大型客戶的拜訪
客戶的拜訪工作表面上看是為了維護客戶關系,而深層意義在於需求的挖掘,通過拜訪忠實大型客戶跟他們面對面交流,可以了解到他們目前有哪些需求,這些需求我們有沒有進行滿足,沒有的我們可以記錄下來,後來之後制定相應的策略。
㈤ 深圳市華強北電子市場價格指數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華強北電子市場價格指數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政府倡議,由華強、賽格、中電、中航等深圳多家電子行業知名企業及深圳市電子商會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電子行業專業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公司依託於「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系統為核心技術,是一家綜合性電子信息產品價格數據專業服務提供商和增值服務運營商。
法定代表人:趙駿
成立時間:2007-12-28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309609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深南中路華強電子大樓1號樓6樓18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