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談談對共享單車的理解(五位一體角度)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共享單車是一種新型環保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實質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賃業務-自行車租賃業務,其主要依靠載體為(單車)自行車。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經濟發展而帶來的自行車出行萎靡狀況;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過率。[1]共享單車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由於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於善意的觀察期。[2]2017年5月7日,在滬召開共享單車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宣布成立中國自行車協會共享單車專業委員會。[3]2017年8月3日,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新政明確了規范停車點和推廣電子圍欄等,並提出共享單車平台要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力。[4]2017年11月6日,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發布團體標准《基於物聯網的共享自行車應用系統總體技術要求》。2017年12月,共享單車入選2017年民生熱詞榜。[5]2017年12月,ofo率先取消了免費月卡,月卡價格也已調整為20元/月。[6]2018年5月21日,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與ofo小黃車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發布了支持北京一卡通的NFC智能鎖。[7]7月5日,摩拜單車宣布即日起將在全國實行零門檻免押。
⑵ 運用市場經濟知識說明共享單車市場有什麼積極影響
共享單車市場其實現在已經不那麼熱門了。
共享單車市場可以促進共享行業的發展。
⑶ 如何看待現在的共享單車市場
從經濟盈利的復角度來說,它離制賺錢的距離還很遠。從出行便民的角度來說,的確方便了,還順路鍛煉了身體。不需要太長時間,每天15分鍾的騎行,身體不疲憊,但精神很愉悅。只是近來自行車少了很多,難找了。一如既往的支持。
⑷ 以「共享單車」為例,分析共享單車創業者是如何發現創業機會的對你有什麼啟發
你好,共享單車創業者,發現創業機會,這個是比較有發現機遇的,有先見之明的頭腦。並且還得有支持人。
⑸ 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分析,星巴克成功的原因
星巴克的成功,在於把咖啡文化細分,顧客消費到的不僅僅是一杯咖啡,更是一種格調,一種文化,星巴克成功地與消費者產生了情感與精神的共鳴。
星巴克作為現代人的心靈綠洲,為被囚禁在這紛繁復雜的快文化生活節奏中的職業人提供了一個靜思的環境和不具威脅的聚集場所,是現代人真正需要的第三空間。而這一點,恰恰纔是星巴克文化營銷的真諦與價值所在。
1. 環境文化:從聽覺、視覺、觸覺三方面來滿足每一位星巴克顧客的消費體驗,此時喝咖啡只是一個幌子,品味生活、遠離喧囂才是星巴克真正為顧客提供的價值所在。
2. 產品文化:為了讓所有星巴克的顧客品嘗到一流、純正口味的咖啡,星巴克人從原料、加工、烘焙、配製、運輸、成品都經過嚴格的流程式控制制,消費者最終喝到的是具有星巴克全球標準的精緻咖啡。
3. 員工文化:作為連鎖服務行業,除了優雅的就餐環境外,一線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及水準的優劣也影響著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知。所以在員工招募上,星巴克一定僱用對咖啡懷有熱情、激情的人,顧客在星巴克消費的絕不僅僅是美味的咖啡,更是一種貼心的服務享受。
4. 管理文化:標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加之嚴格的店鋪管理執行體系是星巴克咖啡文化落地的關鍵。星巴克獨特的「環節管理」模式滲透於經營的各個細節處,商品陳列、標簽貼法、人員禮儀等都有嚴格的標准。
5. 體驗文化: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們對咖啡的獨特體驗。正如舒爾茨所說的那樣:「我們不是提供服務的咖啡公司,而是提供咖啡的服務公司。」星巴克始終將顧客的需求當成自己的任務,在意他們的每一個細節,無形中拉近了顧客與星巴克的精神距離。
作為一家咖啡店,星巴克在不斷完善並提升自身產品質量的同時不斷挖掘並打造獨有的星巴克文化,講求與消費者的精神共鳴。可以說,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文化。
⑹ 你對於共享單車的現狀和市場怎麼看
目前的現狀真的是慘不忍睹,絕大多數的公司都已經倒閉了,市場的話當然還是有的,但是能夠賺到錢的還是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