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關於建築能耗的市場調查

關於建築能耗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6-03 08:31:48

❶ 建築能耗包括哪兩個方面呢

建築能耗是指建築物使用過程中的能量消耗。
建築能耗一般包括:我國城鎮和農村的採暖、空調、電扇以及家用電器的耗能;建築材料及建築建設過程中的耗能等。前者佔到總能耗95%以上,而後者佔到不足5%。因此重要的是前者即我們通常說的建築物耗能。

❷ 建築保溫的能耗現狀

據國家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化石能源資源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儲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為4.5%;煤炭消耗量佔世界總量的40%,石油消費僅次法國,位居世界第二,中國對海外能源的依賴程度達50%以上。在土地資源方面,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資源僅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而建築用實心粘土磚每年要毀田12萬畝。目前,能源的緊張形勢在我國已十分嚴峻,可能會威脅國家的穩定和安全。
在資源如此緊張的形勢下,住宅建築能耗卻佔了全國能耗的32%。我國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的建築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築,單位面積採暖能耗相當於氣候條件相近發達國家的2-3倍。目前我國每年新建建築近20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建設量的總和,但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築。預測在未來的15年即到2020年,我國還將建成約200億平方米建築。如果再不採取節能措施、不推行建築節能材料,2020年建築能耗將達到11億噸標准煤,相當於目前建築所消耗能源的三倍。
據專家測算,如果國家從現在起就下決心狠抓建築節能工作,對新建建築全面強制實施建築節能設計和應用,並對已有建築有步驟地推行節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國建築能耗可減少3.35億噸標准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約8000萬千瓦時(相當於4.5個三峽電站的滿負荷出力,減少電力建設投資約6000億元),能源緊張狀況和污染壓力必將大為緩解。但如果繼續放任自流,錯過當前這段大好機遇,不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則將長期大大加重國家能源負擔,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製約,對能源安全和大氣環境造成重大威脅。嚴峻的現實表明,國家要持續發展,必須加大建築節能的工作研究,以有效的措施,制定相應的法規,推而廣之。

❸ 建築能耗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考慮建築全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

❹ 節能方面調查報告

關於推進建築節能工作的思考
節約建築能源是貫徹國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方面,是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建築節能,有利於減輕大氣污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環境,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我國建築業和節能事業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我國建設事業中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
節能成績來之不易
在建設部的組織下,我國建築節能工作從以技術研究開發、技術標准制定、技術推廣與工程試點轉向有組織、有計劃的全行業行政推動。
第一,政策規范陸續出台。編制了我國《建築節能「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化》、《建設部建築節能「十五」計劃綱要》;召開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國建築節能工作會議;另外,建設部、原國家計委、原經貿委、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實施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採暖居住建築部分)的通知》,建設部、原國家計委、原經貿委、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實施「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的通知》,對各地實施節能50%的標准提出了具體要求;原國家計委、原經貿委、建設部聯合制定了《關於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篇(章)」編制及評估的規定》;原國家計委、原電力部、建設部聯合發出了《關於大力發展熱電聯產的能通知》;原經貿委、建設部、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動「綠色照明工程」的若干意見》;頒布了建設部《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的部長令,對建設項目有關建築節能的審批、設計、施工、工程質量監督以及運營管理各個環節做了規定。許多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也編制了節能設計標准實施細則並出台了管理規定。日前,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三北地區」開展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試點基礎上再逐步推開。這標志著我國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第二,建成的節能建築逐年增加,建成的示範工程已超過百萬平方米。2000年,全國累計建成節能建築面積超過18000萬平方米;太陽能和新能源在建築上的應用工作進展迅速,建成太陽房1000多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集熱器擁有量2600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地熱能源也開始得到推廣應用。建築節能工作領域和范圍已從包括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的「寒冷、嚴寒地區」擴展到包括西南、華中、華東地區的「夏熱冬冷地區」 ;在一些城市組織開展了建築供熱計量收費體制改革的實驗,開展了公共建築節能的工程試點和既有住宅的節能改造示範。
第三,建築節能技術研究與開發取得明顯進展。「『九五』建築節能科技攻關」 、「『十五』太陽能供熱製冷成套技術與示範科技攻關」 、「城市供熱採暖溫度控制與計量技術」國家技術創新等一大批項目,使得建築節能技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外牆外保溫技術開發水平、應用規模和數量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節能門窗的種類得到發展、水平大幅提高;供熱採暖溫度控制與計量技術取得明顯進展,溫度控制閥得到廣泛應用;太陽能與建築結合應用技術取得了階段性突破。
第四,建築節能標准化工作得到加強。已頒實施了《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採暖居住建築部分)》、《既有採暖居住建築節能改造技術規程》、《採暖居住建築節能檢驗標准》、《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以及《熱量表》等一大批產品標准;修編了《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正在組織編制《外牆外保溫技術規程》、《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建築節能標准化工作得到加強,為下一階段建築節能工作的深入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五,節能產品體系初步形成。到2002年,絕熱材料生產年摺合量約1500萬平方米;新型牆體材料年產量達2100億標准磚;塑料門窗產品年產能力達149萬噸;從事外牆外保溫技術開發與生產的專業企業有30多家;生產熱量表的專業企業有10多家;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達610多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先進適用的建築節能產品體系;建築節能產業化取得長足進步。
第六,全方位開展建築節能國際合作,提高了我國建築節能的政策、技術與管理水平。開展了與法國、丹麥、德國、歐盟、加拿大、美國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環球基金的雙邊的、多邊的國際合作,學習和了解發達國家開展建築節能的政策、技術與管理經驗。
進展遲緩 能耗驚人
盡管近幾年建築節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節能技術水平得到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
一是行業和社會對建築節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仍然不足,國家政策 不配套,缺乏激勵機制和工作力度。制約建築節能的重要環節——供熱採暖計量收費制度改革還未全面啟動,缺少建築節能與企業和公眾的直接經濟利益聯系,使得節能工作缺乏內在經濟利益推動力。
二是建築節能管理工作體制不順、監管體系不健全,造成執法不嚴、監督不力。
三是國家、待業對建築節能的投入太少,缺少基礎研究。資金投入水平低,使得新建建築按節能50%標准建造工作進展遲緩,既有建築隊的節能改造和其他研究開發項目也難以進行;而一些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得不到及時推廣應用,造成全國總體建築節能水平仍較低。 四是建築節能法規、標准不完善、不配套,建築能耗數據工作缺乏調查統計基礎。與發達國家建築節能事業迅速發展相比,我國總體水平的差距有所擴大;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能源浪費嚴重。由於建築保溫隔熱性能差,供暖效率低,採暖地區能耗為相同條件下發達國家的2—3倍左右。 發達國家由於建築業水平高、居住生活追求高舒適,但同時也比較注意環保節能,因此建築用能穩定占當年全社會終端能源消耗的30%左右;隨著今後節能技術的發展和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例擴大,建築用能比例還將穩定地減少。而我國建築用能在能源消耗中佔有較大比重,2000年我國建築隊用能共計3.56億噸標准煤,占當年社會終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為27.8%,已接近發達國家建築隊用能的比例。近幾年全國每年建成房屋建築面積達16—19億平方米,至2000年底,全國既有房屋建築面積,城市已達76.6億平方米(其中住宅44.1億平方米),農村為299.4億平方米(住宅約佔80%)。而能夠達到採暖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只有1.8億平方米,僅佔全部城鄉建築面積的0.5%,僅占城市既有採暖居住建築面積的9%,造成採暖能耗驚人。至2000年底,我國城市人口達4.58億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建設規模也將居高不下。預計今後每年全國城鄉住宅竣工面積約為5—6億平方米,如果這些新建房屋不按節能標准建造,必將造成更大浪費。
明確目標 節能開源
隨著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採暖區城鎮住宅對冬季室內熱舒適性要求不斷提高,對溫濕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建築用空調數量大幅度上升,住宅空調器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公共建築普遍安設空調,空調耗能已成為許多地區夏季的第一大耗能。另外,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熱水、機械通風的使用將會使得建築用能比重持續上升。總之,在今後相當長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期間,我國能源需求總量將穩定上升,同時建築用能佔全社會能源消費的比重也將進一步上升。因此,必須貫徹國家「節約與開源並重」的能源方針,切實加強建築節能工作,加快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加速新型牆體材料的推廣應用,實現能源、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❺ 新能源市場調研報告

機電數據網-幫助企業贏得市場的法寶!
市場調研工作需要收集關於市場內規模、市場數據、競爭對手、消費者研究容等方面的相關數據,並在相關數據支持的基礎上提出市場決策建議或市場參考。對企業而言,與專業的信息咨詢公司合作,針對市場和行業進行調研,以成為解決企業一系列問題的有效途徑
機電數據網是中機系(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旗下網站。中機系(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專注於全球工業市場情報監測、產經數據服務、工業市場研究及調查、城市(區域)發展規劃、投融資等決策咨詢。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悉尼、紐約等地均設有辦公室。承擔過多次國家課題、全球市場大型調研、區域/項目投資價值評估、區域產業規劃、開發區/高新區/園區規劃設計、重大項目可行性研究及後評價、投融資規劃等,是華北地區最早從事咨詢服務的集體所有制企業之一。

網路搜索 機電數據網

❻ 影響建築能耗的節能有哪些因素

影響建築能耗的節能的因素是夏熱冬暖地區,夏天普遍需要空調,建築整體的耗能量大。因此,我國制定的三個地區的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都把提高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作為核心內容,這也是建築節能的最有效手段。
建築節能的途徑:
( 1) 控制建築物的體形系數是一項重要的節能措施。研究資料表明: 體形系數每增加 1%,耗熱量指標增加 2. 5%。合理的建築體形能夠減少建築物與外界的熱量交換,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體型系數越大,單位面積散熱量也越大,所以,建築物的外形越簡單,其外表面積越小,熱交換量亦越少。因此,建築物的造型宜簡潔、完整,盡量避免復雜的輪廓線。
( 2) 合理規劃平面布局。建築平面的巧妙布局常能獲得較為滿意的節能效果。如將電梯、樓梯、管道井、機房等布置在建築物的南側或西側,可以有效阻擋日射,利用自然通風降低溫度。改善居住環境是炎熱地區節約空調電耗的重要方法,恰當的平面布置有助於形成理想的通風作用,通過建築物門窗的合理設置,形成通風口,組織並誘導自然通風,既起到節能作用又克服了空調室內空氣品質差的弱點。
( 3) 建築圍護結構節能設計。圍護結構是由屋頂、牆、地基、隔熱材料、密封材料、門和窗、遮陽設施等部件組成,節能設計對建築能耗、環境性能、室內空氣質量與用戶所處的視覺和熱舒適環境有根本的影響。通過改善建築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在夏季可減少室外熱量傳入室內,在冬季可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使建築熱環境得以改善,從而減少建築冷、熱消耗。改善砌體的保溫隔熱性能,在材料選擇時,採用新型節能磚,如多孔黏土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空心砌塊等類型的材料,使其集承重和保溫隔熱於一體。
( 4) 建築物的門窗。建築物的外門和外窗是冬季冷風侵入、夏季陽光入射的主要通道。將開窗率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並盡量避免在東、西向開窗,是節能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開窗率適當、遮陽良好的建築堪稱節能佳作。外門窗是建築物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所以在保證日照、採光、通風、觀景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小外門窗洞口的面積,提高外門窗本身的保溫性能。
( 5) 建築物的屋頂。受陽光照射的建築物屋頂,表面溫度比其他圍護結構高得多,如: 在夏季,南方地區用瀝青材料的平屋頂表面溫度可達 60 ~70℃左右,對室內溫度影響很大,因此頂層房間冬冷夏熱現象十分明顯。對此,除了必須考慮屋面隔熱保溫措施以外,還可從建築設計角度考慮在頂屋設置通風隔熱層或將頂層做為設備問等,形成 2次隔熱,減少屋面溫度的影響。

❼ 建築能耗主要體現在那幾個方面每個方面能耗佔比各是多少

建築能耗是指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包括採暖、空調、照明、熱水、家用電器和其他動力能耗。其中,以採暖和空調能耗為主,占建築總能耗的50%至70%。

❽ 關於建築節能有哪些方面

在選址、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通過採用節能型的建築材料、產品和設備,執行建築節能標准,加強建築物所使用的節能設備的運行管理,合理設計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提高採暖、製冷、照明、通風、給排水和管道系統的運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保證建築物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築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全面的建築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國家立法、政府主導,對建築節能作出全面的、明確的政策規定,並由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國家的節能政策,制定全面的建築節能標准;

要真正做到全面的建築節能,還須由設計、施工、各級監督管理部門、開發商、運行管理部門、用戶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國家節能政策和節能標準的規定,全面貫徹執行各項節能措施,從而使每一位公民真正樹立起全面的建築節能觀,將建築節能真正落到實處。

(8)關於建築能耗的市場調查擴展閱讀

理想的節能建築應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滿足以下三點,

1、能夠在不同季節、不同區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陽輻射;

2、能夠在不同季節保持室內的舒適性;

3、能夠使室內實現必要的通風換氣。

建築節能的途徑主要包括:

1、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2、減少建築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

3、降低建築設施運行的能耗。

在這三個方面,高新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建築節能也採用一些傳統技術,但這些傳統技術是在先進的試驗論證和科學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才能用於現代化的建築中。

❾ 建築能耗包括哪兩個方面

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建造的居住建築、公共建築作為比較能耗的基礎,稱為"基準建築"。"基準建築"圍護結構、暖通空調設備及系統、照明設備的參數,都按當時情況選取。在保持與目前標准約定的室內環境參數的條件下,計算"基準建築"全年暖通空調和照明能耗,將它作為100%。再將這"基準建築"按現行標準的規定進行參數調整,即維護結構、暖通空調、照明參數均按現行標准規定設定,計算其全年的暖通空調和照明能耗,應該相當於50%,這就是節能50%的內涵。建築節能65%就是在節能50%的基礎上再節能30%,也就是在1980年基準水平上節能65%。目前我國住宅和公共建築普遍執行的是節能65%的標准。

閱讀全文

與關於建築能耗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對醫葯電子商務的理解 瀏覽:961
b2g電子商務網站 瀏覽:635
我國網路營銷市場的前景分析 瀏覽:469
綠色建材公司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75
9月初9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
電子商務部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315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2
幼兒園防傳染病培訓通知和方案 瀏覽:65
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述職報告 瀏覽:531
培訓學校課程培訓方案 瀏覽:809
閑來麻將推廣方案文庫 瀏覽:525
大型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322
武勝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5
新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128
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方案 瀏覽:748
skii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312
2014年電子商務分析 瀏覽:584
廣東智捷電子商務 瀏覽:143
銀行營銷新方案 瀏覽:817
雲耕電子商務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