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精裝大米市場定位

精裝大米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6-02 21:26:26

❶ 高檔大米的是市場主要在哪裡,怎麼做好高檔大米的銷售。

在北京,政府渠道!

❷ 我在做一份關於大米市場的研究,請問現在中國大米市場格局如何有哪些比較優質的高端大米品牌

首先中國政來府在糧食這塊是自嚴格控制的,中國的大米是不會出口的。在國內市場上所謂的高端大米也就泰國香米和日本越光米還算可以,但因為真正的泰國香米和日本越光米也是不出口的,我們進口的只是原稻種在其他區域種植過以後的大米。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大米,不論南方還是北方,就國內而言,能稱得上高端大米品牌的只有被業界人士譽為「中華第一稻」之稱的「響水貢米」。

❸ 中糧集團 天價大米 採用什麼市場定位

最好採用高價撇脂法,用高價位和同行拉開差距,體現差別,並且宣傳要同步,有亮點!

❹ 大米市場如何整合開拓

大米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有生產、加工,如果把大米打造成一個品牌,開拓全國的市場,如何走在全國的前列,營銷策劃和產品銷售一直沒有大的動作和起色,什麼原因呢?大米銷售有些什麼樣的特性呢?通過這幾年的經歷實踐,我們一起來談談吧。
如能申請原產地保護就更好。其實大米也要進行市場定位,細分市場,如高檔可以稱呼為高檔**專用米。比如移動專用、鐵運專用、學校專用等等。
目前米業行業的商業體系在服務方面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短視贏利,沒有策劃,走那算那。現代商業理念又沒有滲透到米業行業,在管理上的矛盾又導致生產商家魚龍混雜,商業流通渠道雜亂,反映到消費群體就是屢屢成為直接的暴光點!
一家米業雖然有點名氣了,但是銷售不是那麼理想,本省幾個地區才佔10%,在全國的銷售很小,但是機構龐大,運做效率低。大米是農產品,各個地區都有消費差異,雖然有一定規模經營,也未見迅速發展。
大米固有的一定特性,所以要想做品牌,開拓市場乃至全國的市場,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1、必須實行產地定位的原則,才能真正控制大米的質量。質量是品牌的基礎。比如:國內雖然有一些出口廠家的質量管理比較先進,出廠的時候是安全的,可是運到異地,由於溫度、濕度的差異,經常出問題,所以首先要以產地定位控制好質量;
2、米種的選擇。各個地區的品種差別較大,從外界看,廣州人認「馬壩粘」,廣西人認「萬家香」,到了河南,都說「原陽大米」好,即使在東北,「盤錦大米」、「響水大米」、「五常大米」也被不同地區的人認為是最好吃的。所以選擇一個全國通吃的米種,比較困難。 從近幾年的發展看,貴州大米在全國范圍內被得到認可。本省鳳岡興陽、湄潭茅貢、余慶涼山開始向這個行業邁進,「有機米」「貢米」是現實成就的第一個大米品牌,就是用的本地大米。從兩年來在國內的推廣來看,取得一定理想的效果,貴州「有機米」米的運作方式會邁進一個好發展勢頭。
3、要加強和各地糧食部門合作,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利用國家資源,在生產、倉儲、管理上各地糧食部門都有先天的優勢。
如果看現在大米品牌市場,有相當的資金進入這個前途光明的行業,都會碰到一些現實的問題:比如:如何布局、如何最大化覆蓋銷售區域?如何選擇能適合大眾口味的大米品種?如果打造品牌、引導消費者?這就是我們現在企業攻關和科研的項目了。
對於大米這種區域性極強的產品而言,如果在產地的市場份額不能占絕大部分,銷售能力不能保證,你想走得更遠、更廣較難,本省的幾家米業的銷售在本省的市場所佔比例並不高。
米種可以多設幾個地方品牌,先分散後來整合。
另外,現在的企業不能象以前的國有企業一樣,企業做社會,現在的資源都有是稀缺的、有限的,如果用企業有限的資源去撬動、利用更廣大的社會資源,是立廠之本。有效地利用原來的國有資源也是一種很好的投資。
如何銷售,銷售平台如何搭建?怎麼的產品策略、銷售策略、傳播策略就需要我們去探索創新。
大米這個市場是很大的,各地都有很多個地方品牌,怎樣突出與它們的差異化,還有就是宣傳的方式。我覺得特色大米,如我們的「有機大米」的宣傳可以做得更好的。

大米品牌在全國營銷探討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很有潛力的。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大米產品的營銷與其他輕工業品是有很大不同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價值鏈比較分散。而且,各自有沒有什麼優勢的。並且,存在著如何跨越二元經濟框架下的二元市場問題。興陽米業的「跨越二元經濟框架」很快就可實現。

對於想建立全國品牌的大米產品,除了農業生產基地(標准化、安全、優質、規模、高效)的有效保證之外,建立城市市場渠道輸送就是關鍵的第一步了。看怎麼去做了。
我一直認為打通城鄉市場商業渠道,解決二元市場之間流通問題,是對於復雜的市場經濟一個有效的突破口。

很多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沒有正常的商業流通環境,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這個循環會造成農村經濟的畏縮。 如果涉及到任何企業的運做,最好有一個企業整體運營比較全面的運作管理.

怎麼實現有規模經營的利潤,根據實情必須是聯合農戶,因為我們的種植者小,不是國外的農場經營,必須利用規模與農戶的聯系來驅遣小型加工,即鏟除地頭蛇策略。
確保大 米的質量很重要,但原糧的不穩定性是我們不可預測的。市場消費者卻要認我們的牌子,這是矛盾的。
主觀感覺是需要商家的客觀商業策劃來達到預期效果的,消費品的服務與品質策劃說明是很重要的。比如:可口可樂,難道都一個味嗎,人人都愛喝,中國消費品,特別是農村消費品缺少商品服務策劃。
加大大米的競爭抗衡能力,應該從「根」上做起,即統一品種、統一地塊、統一加工、統一標識、統一包裝,更主要的是實施優質品牌宣傳戰略,認為自己的產品是「好米」,等著客商自己到「深巷」來,「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觀念,早就應該隨著計劃經濟的消亡而消亡。
由於米的區域性太強,所以全面的宣傳只會起到單方面的效果。起不到全局的作用啊!應如何宣傳才是重要的。 我們也得運作呀。
大米消費品的服務與品質策劃是很重要的。但米這一類是有別於其他消費品,它是比較特殊性的消費品,不是單純的消費品的服務與品質策劃就可以了。如某一特定品種的優質原糧,今年有不一定明年就一定有的,它的品種與質量是因地方,氣候等多因素的影響。然而消費者是不會考慮這些與它不相關的因素的!
我們做米也可以象做其它商品一樣,只做品牌不做生產。大米也可以這樣啊,誰得米好,就采購誰的,周邊縣市就有好幾家開公司在做。只要慢慢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對品牌的信任就容易了,但這是一個長期過程,如何操作還要去尋找好的思路。

對於大米的特殊性,不象其他輕工業品,好產品是決定與後天的加工。大米不需怎麼深加工,大米的先天品種就決定米質的好壞。水稻種那麼多品種,有隆平的......等諸多種類得多個品種品質又不同,還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受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更不同了,很難有個統一得品質。所以做品牌也要講方式方法。

❺ 大米行業發展主要特點

一、大米行業定義與分類
(一)大米行業定義
大米,是指稻穀經清理、礱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大米行業歸入農副食品加工業(國統局代碼13)中的穀物磨製(C131),其統計4級碼為C1310。
(二)大米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中國的大米分秈米、粳米和糯米三類。秈米由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根據秈米的收獲季節,分為早秈米和晚秈米兩種。粳米由粳性非型糯性稻穀製成,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根據粳米的收獲季節,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兩種。糯米由糯性稻穀製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為秈糯米和粳糯米兩種:秈糯米由秈型糯性稻穀製成,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粳米由粳性稻穀製成,米粒一般呈橢圓形。
二、大米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最新政策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大米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免徵農業稅,提高農民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要求加大農業稅減免的力度,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相繼宣布全部免徵農業稅,2005年12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取消糧食出口退稅,控制糧食出口
為應對大量出口給國內糧食供應帶來的壓力,2007年12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公布,從2008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麥、稻穀、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共涉及84個稅則。根據公告,出口退稅的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海關註明的出口日期為准。其中,2008年3月1日以後,無論新老合同一律按調整後的退稅率執行。2010年6月,財政部又發布消息,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酒精、玉米澱粉等商品在內的出口退稅。
從2004年開始,中國全面實行對種糧農民的全面補貼。目前,中國的農業補貼政策主要包括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簡稱為「四補貼」。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種糧農民直接補貼190億元、農資綜合補貼756億元、良種補貼198.5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130億元,對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0年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補貼,補貼資金原則上要求發放到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具體由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建立和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制度,根據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變動,遵循「價補統籌、動態調整、只增不減」的原則及時安排農資綜合補貼資金,合理彌補種糧農民增加的農業生產資料成本。
2011年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中央財政共安排糧食直補151億元,農資綜合補貼860億元,兩項補貼合計1011億元。
◆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
200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04]17號)決定,「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積極穩妥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明確「轉換糧食價格形成機制。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國家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實行宏觀調控。要充分發揮價格的導向作用,當糧食供求發生重大變化時,為保證市場供應、保護農民利益,必要時可由國務院決定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格」。
2010年2月31日,為引導市場糧價平穩上升,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發展,國家決定2010年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適當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經報請國務院批准,2010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93元、97元、105元,比2009年分別提高3元、5元、10元,提高幅度分別為3.3%、5.4%、10.5%。
為進一步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增加農民種糧收入,國家決定從新糧上市起適當提高主產區2011年生產的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水平。每50公斤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稻、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提高9元、10元、23元,提價幅度分別為9.7%、10.3%和21.9%。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將有利於補償糧食生產成本增加,促進農民種糧收益穩步增長,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三、大米行業產業鏈分析
大米行業下游消費主要表現在口糧和工業食品加工等方面。首先,口糧年均消費量超過1億噸,約占稻米銷量的85%。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習慣和飲食結構不斷調整,消費形式也將日益多元化,人均大米口糧消費總體呈穩中有降格局。但由於北方大米消費群體有擴大趨勢,加之大米在釀酒以及食品等方面用量卻不斷提升,且飼料需求增長強勁,大米需求總量仍然穩中有升。
大米的上游產業鏈有化肥行業、農業機械行業和農用運輸車輛行業等,這些行業對大米行業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國民經濟中許多行業都與大米行業相關,國民經濟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影響大米行業的發展,因此,大米行業的發展依賴著國民經濟的發展。
圖表1:大米行業產業鏈示意圖

四、大米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綜合來看,由於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大米的產量已出現下滑,進而導致大米進口量猛增。根據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初步估算,2013年大米產量下降0.7%,至2 .0 28億噸,全年中國進口大米約224萬噸。中國大米對外依賴的增加將對行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未來國內加大大米供應是必然趨勢。
五、中國大米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一)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大米行業的主要上游產業有:化肥行業、農葯行業、農業機械行業、農用運輸車輛行業和燃油行業等。
目前中國化肥和農葯供求總量基本平衡,但是天然氣價格上調以及煤、電價格的調整,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推動化肥業和農葯行業整體成本的上升。國家通過出口調節、儲備調控、協調調運、市場監管等手段將對穩定市場、穩定價格、保證市場供求總量基本平衡起重要作用。因此,從長遠來看,化肥和農葯漲價勢在必行,大米行業對化肥行業和農葯的議價能力將逐步減弱。
國家鼓勵和支持農用機械和農用運輸車輛行業的發展,近年來,這兩個行業發展迅速。由於中國稻米收割機械化率較低,且糧食運輸運力不足,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農用機械和農用運輸車輛的需求將十分旺盛,大米行業對這兩個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
而隨著國內外經濟的放緩,全球對原油的消費總體呈現疲軟的趨勢,所以燃油價格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增幅;但是,從長期看,隨著可開采原油的日益減少,全球經濟的逐漸復甦,對原油需求的逐步提升將推動原油價格的長期上漲,所以,燃油價格長期內將呈現上漲趨勢。
(二)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大米行業的下游需求主要是口糧、工業食品、釀酒和飼料等行業。
雖然中國人均大米消費有所減少,但是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中國大米口糧消費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並且近幾年,隨著中國工業食品、釀酒等行業持續快速的發展,對大米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大米行業掌握了更多討價還價的籌碼,在議價雙方中處於有利位置。因此,中國大米行業對下游議價能力較強。
(三)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大米是中國大部分人群的主要口糧,中國口糧消費量約占稻米銷量的85%。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有所調整,各種西方的餐飲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大米消費量,中國人均大米消費量較前幾年有所下降。
雖然,西方餐飲對大米的消費構成了一定的威脅,但是,大米依然是中國居民消費的主要口糧,大米消費具有非常大的剛性,大米行業替代品威脅很小。
(四)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一方面,從上個世紀開始,中國就開始進口泰國香米,泰國香米最早進入廣東市場,拉開了大米產品的檔次。由於泰國香米的品質遠遠高於國內普通大米,迫使湖南、江西等地大米基本退出了廣東中高檔大米市場。近幾年,隨著越南大米出口的迅速發展,越南大米開始搶佔中國部分中高端大米市場。但是從長遠來看,中國大米進出口總量不超過100萬噸,而中國大米需求量超過1億噸,中國大米基本屬於自給自足型,國外大米在短期內很難對國產大米產生威脅。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外企業開始進入中國糧食流通領域,並逐步控制了中國食用油市場,而大米市場很可能是外資企業接下來重點開拓的市場,如果國內企業不認真對待,將會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五)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近年來,中國大米行業迅速成長,年增長率超過25%,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競爭性的行業。中小企業市場份額市場份額由2000年85%市場份額降到不足20%;規模以上大米加工企業產量由2000年1500萬噸增長到2011年9777萬噸,年均增長18.6%,尤其是最近兩年規模以上企業保持30%以上年度增長率。規模以上產品市場價值由2000年26億元增長到2010年3546億元,增長超過135倍,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6.5%。
規模以上大米加工行業成為中國農副食品加工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尤其是最近兩年中糧、益海、中儲糧大舉進入中國大米加工行業,使得大米加工行業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帶來連續兩年稻強米弱市場格局,不少中小大米加工企業陷入困境。
而且龍頭企業之間競爭愈加激烈。自2008年以來,無論是原糧收購、產業布局,還是產業鏈的延伸、品牌的競爭等,國內大米龍頭企業競爭都愈加激烈,且這種格局預計還將延續,幾年後大米加工行業將逐漸形成益海、中糧、中儲糧、北大荒四足鼎立的局面。

❻ 大米市場調查報告分析

參考下這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米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第1章:中國大米行業相關概述
1.1 大米行業相關界定
1.1.1 大米行業相關定義
1.1.2 大米等級劃分標准
1.1.3 大米行業統計標准
(1)大米行業統計口徑
(2)大米行業統計方法
(3)大米行業數據種類
1.1.4 大米行業研究范圍
1.2 大米行業投資特性
1.2.1 大米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1.2.2 大米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1.2.3 大米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第2章:中國大米行業運行指標分析
2.1 大米行業經營指標分析
2.1.1 大米行業經營效益分析
2.1.2 大米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2.1.3 大米行業運營能力分析
2.1.4 大米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2.1.5 大米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2.2 大米行業經濟指標分析
2.2.1 大米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2.2 不同規模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1)大型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2)中型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3)小型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4)不同規模企業佔比結構
2.2.3 不同性質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1)國有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2)集體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3)股份合作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4)股份制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5)私營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6)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7)其他性質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8)不同性質企業佔比結構
2.2.4 不同地區企業經濟指標分析
(1)不同地區資產總額情況分析
(2)不同地區工業總產值情況分析
(3)不同地區銷售收入情況分析
(4)不同地區利潤總額情況分析
2.3 大米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2.3.1 全國大米行業供給情況分析
2.3.2 全國大米行業需求情況分析
2.3.3 全國大米行業產銷平衡分析
第3章:中國大米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分析
3.1 大米行業產業鏈簡介
3.2 水稻種植行業分析
3.2.1 水稻種植規模與分布
3.2.2 水稻種植技術分析
3.2.3 水稻種植成本分析
(1)農葯施用成本分析
(2)化肥施用成本分析
3.2.4 水稻種植企業分析
3.2.5 水稻種植規模預測
3.3 大米加工設備分析
3.3.1 大米加工設備應用現狀
3.3.2 大米加工設備供應狀況
3.4 大米消費市場分析
3.4.1 工業用糧需求分析
(1)中國工業用糧需求結構分析
(2)2014-2020年中國工業用糧需求預測
3.4.2 口糧消費需求分析
(1)中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口糧消費分析
(2)2014-2020年中國口糧消費需求預測
3.4.3 飼料用糧需求分析
(1)中國飼料行業產量趨勢分析
(2)2014-2020年中國飼料用糧需求預測
3.4.4 其他用糧需求分析
第4章:中國大米行業流通渠道分析
4.1 大米行業流通過程綜述
4.1.1 大米行業流通通道分析
4.1.2 大米行業流通各環節收益分析
(1)水稻生產者收益分析
(2)私人糧販收益分析
(3)糧庫與米業公司收益分析
(4)糧店、農貿市場與超市收益分析
4.2 大米行業物流渠道分析
4.2.1 大米行業流向與流量分析
(1)中國大米產量分析
(2)全國大米流向分析
4.2.2 大米行業物流渠道分析
(1)農村大米物流渠道分析
(2)港口大米物流渠道分析
(3)六大跨省物流渠道分析
4.2.3 大米行業物流成本分析
4.2.4 大米行業物流趨勢分析
4.3 大米行業銷售渠道分析
4.3.1 大米行業批發渠道分析
4.3.2 大米行業零售渠道分析
(1)糧店零售渠道
(2)農貿市場零售渠道
(3)超市零售渠道
4.3.3 大米行業私人糧販渠道
第5章:中國大米進出口市場分析
5.1 中國大米對外貿易環境分析
5.2 中國大米出口市場分析
5.2.1 中國大米出口走勢分析
(1)行業出口整體情況
(2)行業出口產品結構
5.2.2 中國大米出口目標分布
5.2.3 中國大米貿易出口方式
5.2.4 中國各省市大米出口情況
5.3 中國大米進口市場分析
5.3.1 中國大米進口走勢分析
(1)行業進口整體情況
(2)行業進口產品結構
5.3.2 中國大米進口來源分析
5.3.3 中國大米進口方式分析
5.4 大米行業進出口前景及建議
5.4.1 大米行業出口前景及建議
5.4.2 大米行業進口前景及建議
第6章:中國大米加工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6.1 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特徵分析
6.1.1 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特徵情況
6.1.2 行業經濟類型集中度分析
6.2 大米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6.2.1 國際大米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國際大米市場發展狀況
(2)國際大米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3)國際大米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4)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
(5)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策略分析
6.2.2 國內上市公司經營分析
(1)上市公司經營大米領域分布
(2)上市公司業務拓展模式分析(以「全產業鏈」模式為例)
(3)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效益分析
6.3 大米行業並購重組分析
6.3.1 大米行業並購重組驅動因素
6.3.2 大米行業並購重組模式分析
6.3.3 大米行業並購重組規模分析
(1)國際大米企業並購重組分析
(2)國內大米企業並購重組分析
6.3.4 大米行業並購重組障礙分析
6.3.5 大米行業並購重組趨勢分析
6.4 大米行業競爭程度分析
6.4.1 大米行業上下游議價能力
(1)大米行業上游議價能力
(2)大米行業下游議價能力
6.4.2 大米行業現有競爭者分析
6.4.3 大米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6.4.4 大米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6.4.5 大米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總結
第7章:中國大米加工行業主要產品分析
7.1 行業主要產品結構特徵
7.1.1 行業產品結構特徵分析
7.1.2 行業產品市場發展概況
7.1.3 大米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7.1.4 部分大米產品概念辨析
7.2 大米主要品種分析
7.2.1 秈米市場產品分析
(1)秈米市場價格分析
(2)秈米產量規模分析
(3)秈米系列產品分析
(4)重點秈米品牌分析
7.2.2 粳米市場產品分析
(1)粳米市場價格分析
(2)粳米產量規模分析
(3)粳米系列產品分析
(4)重點粳米品牌分析
7.2.3 糯米系列產品分析
(1)糯米市場價格分析
(2)糯米產量規模分析
(3)糯米系列產品分析
(4)重點糯米品牌分析
7.2.4 特種米系列產品分析
7.3 大米主要產品市場分析
7.3.1 中高檔米市場分析
(1)中高檔大米價格分析
(2)中高檔大米銷售現狀
(3)中高檔大米市場前景
7.3.2 小包裝大米市場分析
(1)小包裝大米價格分析
(2)小包裝大米成本結構
(3)小包裝大米銷售現狀
(4)小包裝大米競品分析
(5)小包裝大米市場前景
7.3.3 有機大米市場分析
(1)有機大米價格分析
(2)有機大米銷售渠道
(3)有機大米市場前景
7.3.4 綠色大米市場分析
(1)綠色大米價格分析
(2)綠色大米銷售現狀
(3)綠色大米市場前景
7.4 行業主要產品科研發展趨勢
7.4.1 大米行業科研發展現狀分析
7.4.2 大米行業科研發展趨勢分析
第8章:中國大米行業重點區域運行狀況分析
8.1 全國主要大米產區生產狀況分析
8.1.1 全國分省市大米產量分析
8.1.2 全國重點產區廠家聚集狀況分析
8.2 湖北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2.1 湖北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2.2 湖北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2.3 湖北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2.4 湖北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2.5 湖北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2.6 湖北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2.7 湖北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3 黑龍江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3.1 黑龍江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3.2 黑龍江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3.3 黑龍江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3.4 黑龍江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3.5 黑龍江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3.6 黑龍江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3.7 黑龍江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4 安徽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4.1 安徽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4.2 安徽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4.3 安徽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4.4 安徽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4.5 安徽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4.6 安徽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4.7 安徽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5 湖南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5.1 湖南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5.2 湖南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5.3 湖南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5.4 湖南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5.5 湖南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5.6 湖南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5.7 湖南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6 吉林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6.1 吉林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6.2 吉林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6.3 吉林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6.4 吉林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6.5 吉林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6.6 吉林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6.7 吉林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7 江蘇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7.1 江蘇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7.2 江蘇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7.3 江蘇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7.4 江蘇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7.5 江蘇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7.6 江蘇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7.7 江蘇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8 遼寧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8.1 遼寧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8.2 遼寧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8.3 遼寧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8.4 遼寧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8.5 遼寧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8.6 遼寧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8.7 遼寧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9 江西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9.1 江西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9.2 江西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9.3 江西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9.4 江西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9.5 江西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9.6 江西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9.7 江西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10 河南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10.1 河南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10.2 河南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10.3 河南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10.4 河南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10.5 河南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10.6 河南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10.7 河南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8.11 四川省大米行業發展分析
8.11.1 四川省大米行業政策規劃
8.11.2 四川省水稻種植規模分析
8.11.3 四川省水稻產量規模分析
8.11.4 四川省大米行業供給分析
8.11.5 四川省大米品牌競爭格局
8.11.6 四川省大米價格行情分析
8.11.7 四川省大米行業前景預測
第9章:中國大米行業標桿企業經營分析
9.1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9.1.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9.1.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1.6 企業投資兼並與重組分析
9.2 湖南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2.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9.2.3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2.4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2.5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2.6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2.7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3 吉林糧食集團米業有限公司
9.3.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3.2 企業營收分析
9.3.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3.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3.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3.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4 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
9.4.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4.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9.4.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4.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4.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4.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5 江蘇省農墾米業集團有限公司
9.5.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5.2 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9.5.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5.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5.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5.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6 江西金佳穀物股份有限公司
9.6.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6.2 企業營收狀況分析
9.6.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6.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6.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6.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7 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
9.7.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7.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7.3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7.4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7.5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7.6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8 五常綠風優質米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9.8.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8.2 企業營收狀況分析
9.8.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8.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8.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9 綠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9.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9.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9.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9.4 企業銷售渠道分布
9.9.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9.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10 黑龍江響水米業股份有限公司
9.10.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0.2 企業生產能力狀況分析
9.10.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0.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0.5 企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9.10.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11 中糧(江西)米業有限公司
9.11.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1.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11.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1.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1.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2 安徽省稼仙米業集團有限公司
9.12.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2.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12.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2.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2.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2.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13 宜興市糧油集團大米有限公司
9.13.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3.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9.13.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3.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3.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3.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14 安徽家樂米業有限公司
9.14.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4.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14.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4.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4.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5 黑龍江鶴鳴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15.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5.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15.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5.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5.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6 黑龍江泰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9.16.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6.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16.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6.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6.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6.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17 吉林省德春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17.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7.2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17.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7.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7.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8 江蘇雙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9.18.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8.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18.3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18.4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8.5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8.6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19 盤錦利是米業有限公司
9.19.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19.2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19.3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19.4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20 安徽光明槐祥工貿集團
9.20.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20.2 企業產能分析
9.20.3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20.4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20.5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20.6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20.7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21 福建天下農庄食品發展有限公司
9.21.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21.2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21.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21.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21.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22 新余市百樂工貿有限公司
9.22.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22.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22.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22.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22.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22.6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9.23 六安天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9.23.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23.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23.3 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9.23.4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23.5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23.6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9.24 湖南金山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9.24.1 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9.24.2 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9.24.3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9.24.4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9.24.5 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第10章:中國大米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
10.1 大米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0.1.1 大米行業投資趨勢分析
10.1.2 大米行業前景影響因素
(1)大米行業政策影響分析(P)
(2)大米行業經濟影響因素(E)
(3)大米行業社會影響因素(S)
(4)大米行業技術影響因素(T)
10.1.3 大米行業競爭趨勢分析
10.1.4 大米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大米行業消費需求預測
(2)大米行業產品需求前景
10.2 大米行業投資戰略規劃
10.2.1 大米行業投資機會分析
10.2.2 大米行業經營風險分析
10.2.3 大米行業市場營銷戰略
10.2.4 大米行業主要投資建議
10.3 大米行業銀行信貸支持策略
10.3.1 企業擇優支持策略
10.3.2 優勢項目支持策略
10.3.3 銀行風險控制策略

❼ 大米行業市場現狀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全面步入小康社會的跨越,我國的大米產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019年,中國稻穀產量2.1億噸,消費量1.94億噸,大米結構性過剩問題仍然存在,需加快轉型升級速度。

種植面積持續下降

2018年開始,我國稻穀種植面積開始呈現下降的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稻穀播種面積為2969.4萬公頃,同比減少49.6萬公頃,減幅為1.6%。這主要是由於近兩年稻穀價格持續走低,種植成本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有所減弱所導致的;再加上少部分新改的水田地,由於產量低、效益不好,被改回旱田,稻米種植面積出現下降。



2019年12月21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產」。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對稻穀生產而言,繼續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多年來行之有效的辦法,預計2020年仍將繼續實施,且最低收購價仍將保持基本穩定。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米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❽ 2020現如今大米行業發展如何市場機會

預計未來我國大米進口量將持續上升

目前我國大米仍然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據美國農業部2月份發布的中國大米供需數據顯示:2019/20年度的中國大米產量為1.467億噸,比2018/19年度的1.485億噸,減少176萬噸,降幅為1.19%。2019/20年度的中國大米消費量1.429億噸,比2018/19年度的1.427億噸,增加20萬噸,增幅為0.15%。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米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精裝大米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推廣典型經驗 瀏覽:763
餐廳國慶節促銷活動 瀏覽:698
政府文藝匯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5
對醫葯電子商務的理解 瀏覽:961
b2g電子商務網站 瀏覽:635
我國網路營銷市場的前景分析 瀏覽:469
綠色建材公司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75
9月初9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
電子商務部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315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2
幼兒園防傳染病培訓通知和方案 瀏覽:65
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述職報告 瀏覽:531
培訓學校課程培訓方案 瀏覽:809
閑來麻將推廣方案文庫 瀏覽:525
大型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322
武勝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5
新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128
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方案 瀏覽:748
skii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312
2014年電子商務分析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