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如何打造理化實驗課高效課堂的調查問卷
許多教師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沿襲多年的傳統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更是遠遠落後於科學技術進步的步伐,不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實驗的興趣和科學態度。
Ⅲ 想要一些科學的調查或小實驗
科學小實驗
物理實驗:
巧用雞蛋做實驗
1. 做測量實驗,體驗生活
學了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後,先估計一個雞蛋的質量,然後用天平進行測量,看你估計的是否准確。再用天平稱出10個雞蛋的質量,算出每個雞蛋的平均質量,與你估計的值進行比較。
2. 做慣性實驗,有驚無險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張硬紙片,再在紙片上放一個雞蛋,用手把硬紙片突然彈出去,雞蛋會安全地掉進玻璃杯。
3. 做慣性實驗,判斷准確
用生熟雞蛋各一個,分別放在桌面上,同時以相同的速度旋轉,因為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轉平穩,而生雞蛋由於慣性,搖晃不定,很快停止轉動,由此可准確判斷生雞蛋熟雞蛋。
4. 做壓強實驗,直觀明了
用手捏雞蛋,由於雞蛋表面各處受力均勻,受到的壓強較小,雞蛋難以捏破,可是如果我們用同一隻手捏兩個雞蛋,由於雞蛋與雞蛋之間接觸面積小,受到的壓強大,很容易把雞蛋捏破。
5.做大氣壓實驗,妙趣橫生
在瓶口比雞蛋稍小的廣口瓶瓶底鋪層沙子,將浸過酒精的棉花點燃後迅速放入瓶中,待會兒將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由於大氣壓強的作用,熟雞蛋會被玻璃瓶吞進去。
6.做浮力實驗,生動有趣
將一個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雞蛋沉入水中。然後逐漸向杯中放入食鹽,並不斷攪拌,可以看到雞蛋懸浮於水中任意位置。繼續向杯中放入食鹽,直到雞蛋漂浮於水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雞蛋在鹽水中的三種狀態。
生物實驗:
植物葉脈標本的製作方法
一、實驗目的:
1、學會製作葉脈標本
2、培養動手能力和對生物課有興趣
二、葯品:
NaOH(具強腐蝕性,使用時應特別小心)、Na2CO3、雙氧水(或漂白粉)、染料。
三、器材:
燒杯、電爐、大號鑷子、牙刷、塑料盤子、玻璃棒、小塑料桶、吸水紙(或草紙)
四、操作步驟:
1、選材:選取葉質較厚、大小適中、葉面平整、葉脈豐富的葉片(如桂花葉、菩提葉),用清水洗凈備用。
2、配製溶液:稱取35gNaOH和25gNa2CO3放入燒杯中,加入1L水混溶,使之溶解,製成溶液。
3、加熱:把溶液放到電爐中加熱,近沸時把葉片浸入溶液內,此時把電滬溫度調低些,邊加熱邊攪拌;加熱時間長短要根據葉片而定,可以過兩三分鍾取一片子出來觀察,直至葉片變成褐色(或葉肉有脫落)即可。
4、漂洗:停止加熱,用鑷子取出葉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中漂洗干凈(一般在兩次以上)
5、刷洗:將葉片放在塑料盤子中,加入一層水,把牙刷打斜(與水平面大約成45度角),順葉脈輕輕地刷凈地肉,刷時注意:只向一個方向刷(絕對不能來回刷),以免將葉脈刷壞。刷時先從背面開始,刷凈背面再刷正面,主葉脈邊沿處可用敲出法。刷洗干凈後放到吸水紙(或草紙)上晾乾。
6、漂白:用20%的雙氧水(或漂白粉)漂白葉脈。
7、染色繪圖:可以用紅葯水、紫葯水、品紅和染料等對葉脈進行染色,也可以在葉脈上繪圖。
8、粘貼、過膠:晾乾後,可用紙粘住,過膠保存。
Ⅳ 討論科學有效的進行市場調研應該考慮哪些要素
1、經營環境調查
①政策、法律環境調查。調查你所經營的業務、開展的服務項目有關政策法律信息,了解國家是鼓勵還是限制你所開展的業務,有什麼管理措施和手段。當地政府是如何執行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對你的業務有何有利和不利的影響。
②行業環境調查。調查你所經營的業務,開展的服務項目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行業規則及行業管理措施。比如,從事美容美發行業,應該了解該行業國內及本地區的發展狀況,國際國內流行趨勢和先進美容技術,該行業的行業規范和管理制度制度有哪些。從事服裝業的,應該了解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流行色和流行款式,服裝技術發展潮流等。"家有家法,行有行規"進入一個新行當,應充分了解和掌握該行業信息,這樣,才能有助於你盡快實現從"門外漢"到內行的轉變。
③宏觀經濟狀況調查。宏觀經濟狀況是否景氣,直接影響老百姓的購買力。如果企業效益普遍不好,經濟不景氣,你的生意就難做,反之你的生意就好做,這就叫做大氣候影響小氣候。因此,掌握大氣候的信息,是做好小生意的重要參數。經濟景氣宜採取積極進取型經營方針,經濟不景氣也有掙錢的行業,也孕育著潛在的市場機遇,關鍵在你如何把握和判斷。比如,1989年夏天,香港部分有錢人紛紛移居外國,市場低迷,地價樓價大跌。在這種狀況下,少數精明的、有政治眼光的商人看準時機,在樓價下跌時大量買進"樓花"。不出半年中國政府局穩定,改革開放的政策不變,"一國兩制"方針不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不變,形勢明朗,樓價攀升,精明的、有政治眼光的商人著實大賺一把。因此,了解客觀經濟形勢,掌握經濟狀況信息,是經營環境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2、市場需求調查
如果你要生產或經銷某一種或某一系列產品,應對這一產品的市場需求量進行調查。也就是說,通過市場調查,對產品進行市場定位。比如你經銷某種家用電器,你應調查一下市場對這種家用電器的需求量,有無相同或相類似的產品,市場佔有率是多少。比如你提供一項專業的家庭服務項目,你應調查一下居民對這種項目的了解和需求程度,需求量有多大,有無其它人或公司提供相同的服務項目,市場佔有率是多少。市場需求調查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市場需求趨勢調查。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或服務項目的長期需求態勢,了解該產品和服務項目是逐漸被人們認同和接受,需求前景廣闊,還是逐漸被人們淘汰,需求萎縮。了解該種產品和服務項目從技術和經營兩方面的發展趨勢如何等等。
3、顧客情況調查
這些顧客可以是你原有的客戶,也可能是你潛在的顧客。顧客情況調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顧客需求調查,例如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項目)的顧客大都是此什麼人(或社會團體、企業),他們希望從中得到那方面的滿足和需求(如效用、心理滿足、技術、價格、交貨期、安全感等),現時好些產品(或服務項目)能夠或者為什麼能夠較好地滿足他們某些方面的需要等。二是顧客的分類調查。重點了解顧客的數量、特點及分布,明確你的目標顧客,掌握他們的詳細資料,如果是某類企業和單位的話,應了解這些單位的基本狀況,如進貨渠道、采購管理模式,取系電話、辦公地址,某項業務負責人具體情況和授權范圍,對某種產品和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購買習慣和特徵。如果顧客是消費者個人,應了解消費群體種類,即目標顧客的大致年齡范圍、性別、消費特點、用錢標准,對某種產品和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購買動機、購買心理、使用習慣。掌握這些信息,將為你有針對性開展業務做准備。
4、競爭對手調查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做獨家買賣太難了,在你開業前,也許已有人做相同或類似的業務,這些就是你現實的競爭對手。也許你開展的業務是全新的,有獨到之處,在你剛開始經營的時候,沒有現實的對手;一旦你的生意興旺,馬上就會有許多人學習你的業務,競相加入你的競爭行列,這些就是你潛在對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競爭對手的數量與規模,分布與構成,競爭對手的優缺點及營銷策略,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居有利位置,有的放矢地採取一些競爭策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更優。
5、市場銷售策略調查
重點調查了解目前市場上經營某種產品或開展某種服務項目的促銷手段、營銷策略和銷售方式主要有哪些。如銷售渠道、銷售環節,最短進貨距離和最小批發環節,廣告宣傳方式和重點,價格策略,有哪些促銷手段,有獎銷售還是折扣銷售,銷售方式有哪些,批發還是零售,代銷還是傳銷,專賣還是特許經營等,調查一下這些經營策略是否有效,有哪些缺點和不足,從而為你決策採取什麼經營策略、經營手段、提供依據。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Ⅳ 什麼是市場調查實驗法
實驗法(Experiment survey)是指在即定條件下,通過實驗對比,對市場現象中某些變數之間的因回果關系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加答以觀察分析的一種調查方法。在市場調查中,通過實驗對比來取得市場情況第一手資料。
實驗法是將自然科學中的實驗求證理論移植到市場調查中來,在給定的條件下,對市場經濟活動的某些內容及其變化,加以實際驗證,調查分析,從而獲得市場資料。
實驗法其應用范圍非常廣,凡是某一種商品需改變包裝、設計、價格和廣告策略時都可應用。
Ⅵ 市場科學調查方法
市場調查的科學性是指市場調查的整個過程要科學安排,要以科學的知識回理論為基礎,要應用科學答的方法。
市場調查不是簡單地搜集情報、信息的活動,為了在時間和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獲得更多更准確的資料和信息,就必須對調查的過程進行科學地安排。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選擇誰作為調查對象、問卷如何擬訂才能達到既明確表達意圖、又能被調查者易於答復的效果的。這些都需要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同時運用一些社會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以便與被調查者更好地交流;在匯集調查資料的過程中,要使用計算機這種高科技產品了代替手工操作,對大量信息及進行准確嚴格的分類和統計;對資料所作的分析應由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以便對匯總的資料和信息做出更深入的分析;分析人員還要掌握和運用相關數學模型和公式,從而將匯總的資料以理性化的數據表示出來,精確地反映調查結果。
Ⅶ 大家覺得「小牛頓科學實驗」項目怎麼樣學校里有專門的科學課,在外面開培訓班,給還有市場
對,小學的科學課,基本上都沒有認真上過。地級市的市級重點小學都是這樣,別說一般小學了。
Ⅷ 校園科學實踐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07年4月11日14:28
出處: 作者:hrou
懷柔教科研中心藝術、體育教研室 張淑君
中國素以禮儀之幫,文明古國著稱於世。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歷來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北京作為首都,作為我國政治文化的中心,作為2008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已成為社會的需要,明天的呼喚。隨著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國際的交往不斷的增多,文明的禮儀還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格與國格。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的基本情況,我們受北京教育科學院德育研究中心委託,就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現狀進行調研。
我們於2005年6月,走進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小學,抽樣為四年級105名學生,其中男70人,女35人,分布於五個班級,統一下發問卷,採取單選和多選的形式,分別從學生自身情況、文明禮儀及行為習慣等幾方面設問,發放並收回問卷105份,全部真實有效,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一、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良好
調查結果顯示,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良好。本結論是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整體評價得出的。具體表現在本區小學生日常生活的交往、言談、舉止以及所見所聞等方面。
(一)、文明禮儀較規范
1.愛國主義行為比較正確
文明禮儀最直接的表現是對國旗、國歌、國徽的認識和導行。本區小學生在回答「你認為唱國歌時應怎樣」的問題時,認為應該「認真、嚴肅的站立並大聲唱」的佔97%,在你看到別的同學在唱國歌時,有100%的同學選擇「認真、嚴肅地立正並大聲唱」,這樣高的比例說明本區小學生在學習主義禮儀方面做的不錯,可以肯定。
這一結果表明,小學生對國歌認識教深刻,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2 .見到老師、長輩、同學、朋友時比較有禮貌
在「見到老師,長輩時應該怎樣」一題時,98.1%的學生認為「應該主動打招呼問候」,並且與實際相吻合的是,同樣有98.1%的學生能做到主動打招呼問候,在與同學、朋友相遇時,94.3%的學生能主動打招呼問候。在你見到的同學「在見到老師長輩時」的表現,答案不及前兩個集中,表現為:
表1
項目
人 數
百分比
主動打招呼的同學
85
81
如果平時對他不錯的打招呼
9
0.9
能躲時躲
5
0.05
不打招呼問侯
6
0.06
由此可見,學生觀察到的同學表現的文明禮貌不及本人理想。
3.比較遵守交通禮儀,能做到右行禮讓
在公共場所和交通要道上右行禮讓,100%的學生認為是贊同的, 看到的同齡人60%的能做到右行禮讓,31.4%的同齡人大部分能做到,而自己有86.7%能做到。由此可見,學生在遵守交通禮儀方面做得比較好。
4.乘車時,能做到不擁不擠
在乘車購物時,93.3% 的學生認為乘車購物應該做到不擁不擠,92.4%的學生自己在乘車購物時能做到不擁不擠。
5.觀看演出、比賽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文明喝彩
奧運會的舉辦,觀看演出和比賽的禮儀非常重要。92.4%的學生在觀看演出和比賽時能做到文明喝彩的看法是「應該做到」,96.2%的學生在觀看演出、比賽時做到文明喝彩了,而看到同齡人中有的人當中62.29%的人做到,26.7% 的學生看到的是「大部分人能做到」。
6.學生的行為習慣較樂觀
(1)對於地上的紙屑學生能做到正確處理
74.3%的學生 的學生「沒有看到垃圾桶也會把紙屑收集起來,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22.9%的學生是「如果有垃圾桶就會把紙屑仍進垃圾桶」;而見到同學的做法是:48.6%的學生「沒有看到垃圾桶,會就近把紙屑收集起來,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12.4%的學生如果有垃圾桶,就會把垃圾仍進垃圾桶。說明學生的行為習慣多數較好。
(2) 能正確對待隨地吐痰
隨地吐痰是生活細節,卻能夠表現一個人的素質,95.2%的學生認為隨地吐痰不對,不能隨地吐痰,而見到的同學 40%的同學不隨地吐痰,30.5%的學生很少隨地吐痰,在大街有痰時,63.8%的學生是吐到手紙里,然後仍進垃圾桶,28.6%的學生吐到垃圾桶里;
(3 )在公共場所,多數同學能夠做到輕聲交談
在公共場所,70.5%的學生認為應該輕聲交談。在見到周圍同學的表現是57.1%的學生輕聲交談,23.8%的同學有時輕聲。
(4) 學生能夠做到不說臟話
98.1%的學生認為」學生應該講文明不說臟話」,59.0%的學生經常見到的情況是「許多同學不說臟話」,18.1%的學生見到「部分同學不說臟話」,85.7%學生自己能做到「不說臟話」。
(5) 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意識較強
在回答「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時,有89.5%的學生的看法是「應該做到」;93.3%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做到;55.2%的學生看到周圍同學能夠做到。29.5%的同學「大部分時候能做到」。
從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懷柔區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是良好的,但也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本次調查顯示的小學生在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中的問題
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中的問題主要有:家庭環境及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不太樂觀;學生的習慣並未轉化為自覺行為等。
在本次調查中,為了提高調查的可信度,在同一項目上,我們設置了自評和他評兩個角度,學生中的問題很多是以他評中反映出來的。
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容樂觀,家長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有待提高
在105名小學生中,居住在城市的有74人,佔70.5%,郊區的佔24.8%,城鄉結合部的佔0.05%。
母親的文化程度,除24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62.9%,大專及以上僅佔14.3%;父親的文化程度,除19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佔59.0%,大專及以上佔22.9%。由此可見,父母的文化水平並不高,這是一個不容樂觀並比較重要的環節。
父母的工作,只有父親一人工作的佔24.8%,母親一人工作的佔10.5%,雙職工佔64.8%。
學生的家庭情況如下:
家庭情況
數字
百分比
完整家庭
97
92.4
單親家庭
1
0.01
離異重組家庭
6
0.06
獨生子女家庭
82
78.1
多子女家庭
18
17.1
你的父母工作的態度和管理方法:
很有權威、我很佩服他們
42
40
比較專制、不正釋我的想法
21
20
比較放任 不太管我
0
0
什麼都聽我的
2
0.02
改管就管,該放手就放手
40
38.1
由此可看出,20%的學生認為家長「比較專制,不了解我的想法。」
在家裡教育指導幫助的工作主要由:
父母承擔教育,母親照顧日常生活
27
25.7
母親承擔教育,父親照顧日常生活
24
22.9
父母親共同承擔
47
44.8
全部由母親承擔
5
0.05
全部由父親承擔
2
0.02
統計表明,父母親分工教育的佔多數。
在學生的基本狀況,即家庭教育及環境中,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的熏陶,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教能力在孩子的文明和習慣中占著比較重要的位置,直接影響並發揮著作用。
在與同學相處時,20%的學生有矛盾時易發生沖突。11.4%的學生做到的事也熱情的包攬下來。這說明孩子的寬容度不符,同時有哥們義氣、逞能的表現。
看到地上有紙屑,見到有18.1%的同學「附近沒有垃圾桶就不會管」,12.4%的學生把紙屑扔進垃圾桶太麻煩,有垃圾桶也不管,0.07%的學生在校園就管,在馬路上就不管,0.04%的「有同學在就管,沒有旁人就不管」,11.4%的學生有時隨地吐痰,學生的口中有痰時,0.04%的學生沒帶紙巾,只好吐在地上,這說明隨地吐痰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有人還未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在公共廁所,你見到周圍同學的表現是:19.0%的學生有時大聲說笑,見到同學們0.07%有時說臟話。12.4%的許多同學經常說臟話,0.04%的同學對說臟話已經司空見慣。學生自己0.06%有時不自覺地說些臟話。0.09%控制不住自己,經常說臟話。
由此可見,學生地文明習慣還未形成自覺意識和行為,還有待進一步培養和訓練。
三、分析與討論
統計結果顯示,我區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多數還屬於優良。但在隨地吐痰,說臟話,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方面還有欠缺,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與居住的環境及家庭熏陶有關系
我們收集數據的學生基本在農村及城鄉結合部,這種環境,比如生活在農村,文明及習慣意識相對薄弱,環境相對惡劣,因此,文明衛生習慣不太容易養成。
家長的行為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孩子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的言行舉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即提高家庭成員的自身修養,「齊家」即整治家庭,只有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特別是家長的素質提高了,家庭才能和睦、和諧、積極向上。在調查中有一位同學這樣說道:「其實我是想遵守交通規則的,但我的家長要趕時間,他拉著我就跑,我也沒辦法」。在學校所受到的豐富的道德知識在家長的呵斥下,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它直接造成了孩子頭腦中道德認識標準的模糊。家庭環境當中,文明的職業,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習慣。
2. 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在某些方面還未形成,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不可一蹴而就。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發現,一般人要想革除一項舊習慣,大概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在某些方面還未形成,與他們從小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而培養習慣就像犁地一樣,是個慢功夫。
四、建議與對策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小學從行為習慣養成入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1.進一步加強對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工作,各級領導和全體教師要把此項工作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明確「習慣就是質量」認識,聚精會神的抓好落實。作為學校常規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深入研究,精心布置,整體推進。
3. 建立並完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的內容體系
分階段明確內容,研究年齡、心理特點,尋求最佳形成途徑。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把新課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實進去,體現時代性、完整性、科學性。
努力教育學生,使學生提高對文明禮儀規范的認識,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
3.建立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環境,探索三結合教育途徑
學校也要承擔起指導家庭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公德教育。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家長學校,以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樹立家長言傳身教並舉的觀念;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幫助和糾正部分家長的不文明行為,進而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共同幫助、提高孩子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識。良好的環境不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文化環境,發揮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活動中,學校與家庭、社會文明教育相結合,努力探索三結合教育途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育人空間,充分利用教師家訪、家長來校的機會,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在家的行為表現,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打分。通過考評,讓學生對照考核內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優點、成績和進步,知道自己的缺點、問題和差距。從而下決心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4.養成教育是文明禮儀教育的橋梁
教育就是養成習慣,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對教育本質的理解。而「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行為定勢。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這是因為一個人良好的習慣一經形成,他的意識就會得到解放,其智力活動就能進入積極狀態,從而形成行為自覺、自控,使智力活動堅持下去直至成功。
(1)抓起點
養成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是培養文明的行為習慣,衛生習慣與文明舉止是培養文明習慣的重要內容。要成為一個有禮貌、有道德、有涵養的現代人,必須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2)抓規范
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就必須首先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的原則,通過狠抓、實抓、強化訓練,使之內化為一種習慣。
5.開放的管理方式是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
改變以往的舊方式,倡導一種開放的管理方式,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自主意識為主,並藉助多方的教育,形成教育合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6.科學的評價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保障
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引導學生在評價中充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班主任要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
7.加強學科滲透,暢通禮儀教育主渠道
課堂是培養學生禮儀習慣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學生的大量活動是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課堂教學是進行禮儀教育的最佳時間和空間。我們的指導思想是課堂教學滲透禮儀教育,禮儀教育服務於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把禮儀教育有機地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