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整合營銷的理論,分析一個品牌能夠很好運用整合手段的案例
10分1500字 你也真黑的.
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將整合營銷界定為:「經營有利品牌關系的一種交互作用過程,通過帶領人們與企業共同學習來保持品牌溝通策略上的一致性,加強公司與客戶、其他關系利益人之間的積極對話,以及推動增進品牌信賴度的企業任務。」
他們認為,營銷最初便是一個整合的概念,致力於集中全力滿足客戶需求,整合營銷不過是在一種全新的市場環境下回歸到營銷的源頭罷了。其實,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他早期著作中便已提出,真正的營銷應該是公司整體的努力,是一個從客戶觀點出發的全方位事業。
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關於開展整合營銷的必要性,可以大致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把握品牌信息的主動權。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認為很多公司都忽略了以下真相:真正的品牌其實是存在於關系利益人內心之中,雖然公司擁有品牌名稱和商標的所有權,但是品牌的真正擁有者卻是關系利益人。關系利益人會自動整合有關品牌的諸多信息,從而形成他們與品牌的關系,而關系利益人對品牌的支持度累積起來,便構成了品牌資產。溝通是整合營銷的生存要素。倘若企業自己不實現進行品牌信息的整合,那麼就將決定權讓給關系利益人,令自己陷入被動。
(2)保證品牌溝通策略的一致性。企業每個部門和每一項職能都負有對外溝通之責,因為企業所作出的每一件事甚至沒有做過的每一件事,都會傳達出某種品牌信息,進而促進或者削弱品牌關系。因此,對不同部門與職能的對外溝通進行系統性整合便顯得尤為必要。
(3)經營關系利益人的互動網路。品牌溝通的目標對象不只是客戶,還包含員工、供應商、媒體、政府官員、特殊利益團體,甚至競爭對手。並且,這些關系利益人之間已不是傳統的「從原料供應商、製造商、經銷商到客戶」那樣的直線關系——價值鏈,而是交互影響、彼此依賴的非線性關系——價值范疇。客戶接受品牌信息的渠道,不只來自於企業,同時也包括許多其他的來源。品牌即存在於關系利益人的相互作用之中。於是,營銷不再只是關心企業與客戶二者之間的關系,而應經營所有關系利益人的互動網路。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提出了十大整合營銷策略:(1)創造並培養品牌關系,而不是只注重商品交易;(2)重視所有的關系利益人,而不是只注重客戶與股東;(3)保持策略一致性,避免品牌信息的分散;(4)創造有意義的互動關系,而不是利用大眾媒體自說自話;(5)推廣企業願景或使命,而不是只強調產品的特點;(6)採用自主性企劃,而不要受制於上一年的舊計劃;(7)採用跨職能的企劃與監督,而不是單一部門的企劃與監督;(8)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而不只注重傳播方法的專業與否;(9)選擇與整合營銷代理商合作,而非提供全面服務的傳統營銷代理商;(10)建立與經營資料庫以維系現有客戶,而不只一味爭取新客戶。
其中,前三個與企業認識有關,中間四個與執行策略有關,而最後四個則與組織結構有關。首先,企業從上到下,尤其高層管理人員,都要達成共識,認為品牌關系的建立比商品交易更為重要,同時還要認識到建立關系的對象不只是客戶,而是所有的關系利益人;其次,實施整合營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品牌信息整合、互動媒體、企業願景及其自主性企劃等手段來整合品牌信息;最後,需要通過跨職能管理、核心能力培養、建立客戶數據資料以及與整合營銷代理商合作,為整合營銷的實施提供組織保證。
② 試分析方太永當老二的經營思路體現什麼經營戰略,有什麼優缺點
具體來說就是方太的三大戰略:行業定位---專業化,市場定位---中高檔,質量定位內---
出精品。
國際經濟大分工容,一個廠商不能太貪,什麼都想生產。生產門類太多了,投資分散了,精力分散了,競爭對手也多了,你會應付不過來。最後什麼都做不好,從而徹底失敗。
市場很大,但一個廠商要選擇屬於自己的目標市場。當今獨家壟斷的時代已經結束。方太選擇中高檔市場和客戶,使自己服務方向明確、精力集中,有利於新產品開發與市場定位。
既然用戶對象是中高檔的,那麼方太的產品必須搞成精品,不能搞粗品。用精品廚具,是中高檔用戶身份的體現。
③ 想想為什麼方太在營銷方面做得很成功
5周年店慶日「為愛歇業」
方太電商5周年紀念日,出人意料的,沒有進行大促銷,而是選擇為愛歇業,讓用戶回到親人身邊,讓員工回到親人身邊。整個活動期間,方太電商首先通過朋友圈廣告來吸引受眾眼球並預告活動消息,2016年初,騰訊剛剛啟動朋友圈廣告,方太快速跟進,成為首批採用這一廣告形式的企業,當時大家還對朋友圈廣告處於新鮮期,因此點擊轉化率很高,也因為是第一批朋友廣告,吸引了一些業內人士的關注,不少大V都自發地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取得了很好的營銷效果。
2016年雙11「四面八方火起來」
雙11開始前近一個月的時間,方太「四面八方火起來,方太雙十一32城火炬接力賽」活動就在全國32城開啟,並借奧運年之際,邀請鄒市明、陶虹、浦瑋、劉越四位體壇及影視明星作為四線隊長,將方太電商雙11的火熱氛圍及方太品牌一直倡導的家的溫暖傳遞至全國各地,真心實意做一場全民參與的體驗性火炬接力活動。
活動預熱階段先在線上進行最火城市的H5互動,並通過32座城市微博大號與貼吧全線發布了英雄帖。英雄帖根據各城文化特點擬出不同文案,招募火炬騎手,在引發人們關注活動的同時,開啟城市投票。這一強共鳴文案立即引發各地居民對家鄉的自豪感與責任感。他們迅速參與到本場活動中,為家鄉投票,並奔走相告拉票,從而充分調動社會化的傳統力量和大眾的關注度,引起網民的為家鄉投票大PK,帶來了數億次的曝光量。
在分析方太的營銷策略之前,必定要先知道它的市場定位。在創建初期,它將自己定位在中高端市場。品牌管理告訴我們:一個品牌的成功是來自聚焦而不是發散。所以在2008年,它又將自己定位於:走在成為高端廚電領導者的路上。但是這個定位還是不清晰,並不算是一個好的定位。因此在2010年,方太通過與特勞特戰略定位咨詢公司合作,更加明確地將自己定位於:中國高端廚電專家與領導者。這個定位就更加清晰,更聚焦於高端市場。到現在,方太的銷售業績和它在行業中的地位證明了它專注於高端市場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④ 對"方太集團"未來發展的建議策略,400字,急急急急,求回答………
第一部分:理論闡述、方太的差異專一化戰略發展歷程 一、理論和概念
波特在其《競爭戰略》中總結了通用的企業競爭戰略:成本領先、差異化與專一化戰略,並認為公司必須從中選擇一種以贏得競爭優勢。然而,由於這三種競爭戰略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矛盾性,而受到了質疑。後來,波特根據成本與差異化及競爭的范圍對此略加修改,提出了四大策略:成本領先、差異化、成本專一化和差異專一化。
本文引用其中的差異專一化戰略來表達方太公司的競爭戰略,意在表明方太公司在整個發展歷程中所遵循的是一種:專注廚具行業,將產品做精、做專、做強,加強內部經營管理能力,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從而贏得市場份額的競爭戰略。其中的「專一化」是行業的專一化,其中的「差異化」是公司產品、服務以及經營管理的不同於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二、背景
(一)公司簡介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位於寧波慈溪,創辦於1996年1月,是一個由父子創辦、控股及經營管理的典型的家族制企業。公司專注於廚房用具的生產、開發,力爭將「方太」打造成為一個廚房專家,立志成為中國廚房高端市場的第一品牌。公司擁有員工3500人,其中總部員工1000人,市場營銷人員2500人,總部行政員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員工佔59%。公司總資產3.13億,品牌資產達10.01億元,2003年銷售收入為6億元。目前已成為中國廚房領域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方太公司內部資料)
公司整體分為兩個獨立完善組織:一個專門經營油煙機、消毒櫃、灶具、燃氣熱水器等廚房用具,經過8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已形成同行業(除了外企)中最強的管理團隊,並是當地(慈溪)經營管理能力和水平最好的企業組織;另一個是於2000年分離成立的集成廚房事業部,專門負責廚房整體組合設計市場的開發和銷售,有自己獨立的管理人員、生產線、研發隊伍、銷售渠道等部門,組織結構和體制已趨完善。公司總體具有年產吸油煙機100萬台、燃氣灶30萬台、消毒碗櫃10萬台、整體廚櫃一萬套的生產能力。
公司經過8年的發展,在油煙機項目上,截至2001年已推出 「廚後」、「日後」、「近吸式」、「鼎後」、「靚風」5大系列數十種油煙機, 2002年又率先原創適合中國廚房的塔型吸油煙機,引領市場風潮。去年則增加了一個新的頂吸式系列,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種類,滿足市場需求;消毒櫃項目,自2001年與上海二軍大合作開發出技術領先的臭氧與紫外線雙重消毒的消毒櫃,快速佔領高端目標市場,如今又改進原來只有壁掛式消毒櫃的局限,推出容積更大、嵌入式的消毒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灶具項目,從2001年開始發展很快,已先後在高端目標市場上推出進口灶、國產灶、台式灶、兩眼灶和三眼灶等系列,從2004年7月賽諾統計資料顯示,方太的灶具在800元以上的目標市場佔有率第一,已基本壟斷了高端市場。2003年2月21日,方太牌抽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櫃、集成廚房被中國產品推廣評價中心評為全國質量信得過產品;2002年,方太公司參與的《住宅集成化廚房》項目通過國家建設部鑒定,專家指出,方太將引領中國廚房第三次革命。(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住宅廚房衛生間委員會主辦,中國住宅設施,2002年)
這些都進一步奠定了方太高品質品牌的形象,也加強公司繼續走好專業化道路的信心。 (二)行業現狀
廚具屬於小家電行業,在中國市場這一行業還不是很成熟,行業壁壘比較低。現存的品牌和生產廠家
⑤ 營銷案例分析:什麼是整合營銷
整合營銷就是把各個獨立的營銷綜合成一個整體,共同產生協同效應,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 當然整合營銷要根據目標企業發展需要,能短期見到效果收回資金,也要根據自己公司各方面的實力、人脈、能力為目標企業創造多大價值出發,保證這些專家都有真傢伙,而且是目標企業需要的,整個流程還需要自己不斷的創新、優化、完善、測試、放大,一定要爭取做到同行第一。
整合就是把各個獨立地營銷綜合成一個整體,以產生協同效應。這些獨立的營銷工作包括廣告、直接營銷、銷售促進、人員推銷、包裝、事件、贊助和客戶服務等。
特點:
①在整合營銷傳播中,消費者處於核心地位。
②對消費者深刻全面地了解,是以建立資料庫為基礎的。
③整合營銷傳播的核心工作是培養真正的"消費者價值"觀,與那些最有價值的消費者保持長期的緊密聯系。
④以本質上一致的信息為支撐點進行傳播。企業不管利用什麼媒體,其產品或服務的信息一定得清楚一致。
⑤以各種傳播媒介的整合運用作手段進行傳播。
⑥緊跟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尤其是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延伸、手機終端智能化以後,新技術對原有PC互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顛覆和沖擊,在這個過程當中應當緊盯市場需求,整合現有的資源,包括橫向和縱向的資源。成為一個移動營銷價值的整合者和傳播者。就如優秀移動營銷整合服務商百分通聯已覆蓋金融、汽車、IT數碼、房地產等行業,已擁有一些典型案例和成功用戶。
操作思路
1.以整合為中心
著重以消費者為中心並把企業所有資源綜合利用,實現企業的高度一體化營銷。整合既包括企業營銷過程、營銷方式以及營銷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對企業內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
2.講求系統化管理
整體配置企業所有資源,企業中各層次、各部門和各崗位,以及總公司、子公司,產品供應商,與經銷商及相關合作夥伴協調行動,形成競爭優勢。
3.強調協調與統一
企業營銷活動的協調性,不僅僅是企業內部各環節、各部門的協調一致,而且也強調企業與外部環境協調一致,共同努力以實現整合營銷。
4.注重規模化與現代化
整合營銷十分注重企業的規模化與現代化經營。規模化不僅能使企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還為企業有效地實施整合營銷提供了客觀基礎。整合營銷同樣也依賴於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現代化可為企業實施整合營銷提供有效保障。
對策措施
1.革命企業的營銷觀念
要樹立大市場營銷的觀念;要樹立科學化、現代化營銷觀念;要樹立系統化、整合化營銷的觀念。
2.加強企業自身的現代化建設
企業要建立現代經營體制;包括企業的利益機制、決策機制、動力機制、約束機制等;經營管理設施現代化;
要具有現代化的經營管理人員;加強組織建設,改善管理體系,注重企業的規模化,以及企業其他方面的合理化建設。
3.整合企業的營銷
對企業內外部實行一體化的系統整合;整合企業的營銷管理;整合企業的營銷過程、營銷方式及營銷行為,實現一體化;整合企業的商流、物流與信息流,實現三流的一體化。
4.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
我國企業要積極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跨國公司的整合營銷,如:CIMS系統、MRP-II系統等、先進的跨國管理、先進技術手段管理等,為我國企業開展整合營銷服務。
⑥ 什麼是整合營銷淺析整合營銷
並非一個部門或一種功能,而是一種商業行為的方式定義:整合營銷是一種對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的系統化結合,根據環境進行即時性的動態修正,以使交換雙方在交互中實現價值增殖的營銷理念與方法。 目的:整合營銷就是為了建立、維護和傳播品牌,以及加強客戶關系,而對品牌進行計劃、實施和監督的一系列營銷工作。整合就是把各個獨立地營銷綜合成一個整體,以產生協同效應。這些獨立的營銷工作包括廣告、直接營銷、銷售促進、人員推銷、包裝、事件、贊助和客戶服務等。理解整合營銷,必需理解以下幾方面:整合營銷是全程的廣告戰略,它是從計劃制定、執行、測量與修改有說服力的品牌傳播過程,,其參與者包括受眾、消費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這。1)整合營銷的出發點是消費者2)整合營銷的目的是建立關系營銷3)整合營銷的要求是「一致的聲音」 4)整合營銷認為營銷即傳播,傳播即營銷5)整合營銷是一種雙項溝通接著,整合營銷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過程是怎麼樣的呢? 整合營銷思想的發展歷史如下:在市場營銷學界,「整合營銷」概念的產生和流行是20世紀90年代的事情。對此幾乎每一個市場營銷學學者都有獨具個性的看法,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定義。 「整合營銷」概念最初是以整合營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簡稱IMC)形式出現的。1991年,美國市場營銷學教授唐·舒爾茨(Don Schultz)提出了「整合營銷」傳播的新概念,認為整合營銷傳播是一個「管理與提供給顧客或者潛在顧客的產品或服務有關的所有來源的信息的流程,以驅動顧客購買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並保持顧客對企業產品、服務的忠誠度」。 舒爾茨認為,傳統的以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為核心的營銷框架,重視的是產品導向而非真正的消費者導向,製造商的經營哲學是「消費者請注意」。面對1990年代市場環境的新變化,企業應在營銷觀念上逐漸淡化4P、突出4C。製造商的經營哲學 更加「注意消費者」。 舒爾茨認為,整合營銷傳播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業內外部所有資源為手段, 再造企業的生產行為與市場行為,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實現企業統一的傳播目標。IMC強調與顧客進行多方面的接觸,並通過接觸點向消費者傳播一致的清晰的企業形象。具有如下特徵:1.在整合營銷傳播中,消費者處於核心地位。 2.對消費者深刻全面地了解,是以建立資料庫為基礎的。 3.整合營銷傳播的核心工作是培養真正的「消費者價值」觀,與那些最有價值的消費者保持長期的緊密聯系。 5.·以各種傳播媒介的整合運用作手段進行傳播。凡是能夠將品牌、產品類別和任何與市場相關的信息傳 遞給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的過程與經驗,均被視為可以利用的傳播媒介。 隨後,整合營銷傳播開始擴 展為整合營銷。1995年,Paustian Chude首次提出了整合營銷概念,他給整合營銷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 整合營銷就是「根據目標設計(企業的)戰略,並支配(企業各種)資源以達到企業目標」。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一書中從實用主義角度揭示整合營銷實施的方式,即企業里所有部門都為了顧客利益而共同工作;這樣,整合營銷就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不同營銷功能——銷售、廣告、產品管理、售後服務、市場調研等必須協調;二是營 營銷部門與企業其他部門,如生產部門、研究開發部門等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 盡管對於整合營銷的 定義仍存在很大爭議,但它們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以顧客需求為中心,變單向訴求和灌輸,為雙向 溝通。樹立產品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長期關系,達到消費者和廠家的雙贏(Win-Win)。 一般來說,整合營銷包含兩個層次的整合:一是水平整合,二是垂直整合。2.廣告在整合營銷中的作用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主要貢獻就在於,從另一方面即營銷傳播的層面,明確提出營銷傳播整合的概念,著重強調廣告、銷售促進、公共關系與宣傳、人員推銷、直接營銷等各種營銷傳播推廣要素的組合與協調。廣告作為整合營銷傳播的一個重要載體,首先要解決定位 問題 。廣告定位就是廣告主與廣告公司根據 社會 既定群體對某種產品屬性的重視程度,把自己的廣告產品確定於某一市場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對某一階層的目標消費者出售,以利於與其他廠家產品競爭。 整合營銷傳播本質上是以達到與受眾「一對一」溝通並促進購買和形成忠誠顧客為目的的一種系統營銷觀點。整合營銷傳播方案的主旨在於 影響 消費者、潛在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那麼該方案的策劃就必須緊緊圍繞消費者、潛在消費者這個軸心來開展,自始至終貫徹「由外及內」的指導原則。我們從廣告心 理學 角度仔細加以 分析 就不難發現它與以往廣告策劃依據上的本質差異。 1、廣告策劃以消費者的心理圖式為基礎 廣告策劃要建立在消費者資料庫的基礎上。策劃人員首先要分析不同類群顧客的消費需求和購買誘因是什麼;然後要考察本品牌產品是否適合該類群體,並挖掘本品牌產品更深處的新穎性及存在於產品中的驚奇,同時還要考察消費者、潛在消費者又是如何認知它們的;接著,通過與消費者、潛在消費者的深入訪談,了解他們心目中的品牌 網路 構成,進而明了本品牌的競爭對手有哪些以及消費者、潛在消費者對它們的認知是怎樣的;最後,創造性地提出本品牌產品的消費者利益點和獨特的品牌個性。若廣告訊息不能影響或改變消費者的心理圖式即消費者頭腦中的品牌類別網路,那就很難達到和實現預期效果。舒爾茨等人基於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並結合廣告理論,提出了「由外而內」的全新觀點,其核心就是要在了解消費者心理圖式變化的基礎上,通過整合營銷傳播,達到改變他們心目中品牌網路類別之目的,即在消費者心理上的到位。 要實現上述整合營銷廣告策劃,關鍵要根據消費者心理圖式的變化,不斷建構消費者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不僅包括收集信息,更重要的還要有對有關信息的加工與分類。只有根據資料庫作出的廣告策劃,才能保證焦點落在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身上,而不是放在公司的營銷目標上。 2、廣告策略與執行的協調是廣告策劃成功的保證 消費者想聽什麼,從本質上講應是一種雙向溝通。這意味著買賣雙方存在著一種訊息交換與分享共同價值的關系,這在營銷學中稱為「關系營銷」。隨著消費者的日趨成熟,以往那種使用同一策劃對著所有的人傳播同一個廣告策略的單向傳播方式只能使受眾獲得模糊不清的效果。整合營銷傳播主張採用一種全新的系統視角即「一果多因」式。這就要我們通過對消費者資料庫的分析與研究,了解和確定各種類型消費者對有關產品或類別的看法以及看法形成的原因。只有深入人心了解消費者真正的購買誘因,才會形成好的廣告創意,廣告才會是消費者真正想聽、願聽的。同時還要注意競爭者已經說了什麼,這在策劃消費者想聽什麼的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廣告策劃人只有在競爭性利益點、令人相信的理由、產品的個性特徵等方面都做到充分了解,才能把廣告策略的意義充分表現出來。 當然,再好的創意如果沒有很好的執行手法,也難以激發人們的興趣和購買慾望。整合營銷傳播不僅要把信息以消費者、潛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要有一個能夠讓消費者、潛在消費者對本品牌產品產生信賴的理由。這個理由可以源自於產品本身,也可以是認知上的支持點亦或是溝通上的支持點。整合營銷要求信息的傳播是一種雙向循環溝通過程,即企業發展傳播計劃並加以執行,消費者予以回應;企業從回應中得到有用的訊息並根據消費者以及潛在消費者在傳播溝通上的需要與慾望,迅速調整和修正傳播計劃,然後將這個流程循環下去,能夠使消費者與商家達到「雙贏」的境界。若執行策略能達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說建立了品牌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循環溝通關系,從而使消費者產生「一旦擁有,別無選擇」的一份情感。執行策略的核心是要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任,並且通過執行廣告策略不斷維系這種信任。消費者形成品牌忠誠的奧秘就在於此。 3、消費者的「真實反應」是廣告策劃的評估依據 以往廣告理論中的心理學原理是源於行為主義觀點,其廣告評估觀念則是把廣告作用與購買行為視為線性關系加以聯系。整合營銷傳播中的廣告心理學觀點認為,廣告作用的重要方面是影響和改變消費者關於品牌的態度網路 。該理論認為,在廣告影響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及其品牌的態度網路改變都是廣告作用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廣告效果的評估應注重測量和評價消費者有關品牌網路態度的變化。同時,整合營銷理論認為,消費者的態度與購買行為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循環且非線性的關系。這種新的廣告評估觀點認為,消費者品牌網路的改變可以視為從廣告發布到購買行為發生之間的中介因素,它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的「真實反應」或心理變化特點。這比起行為主義對消費者單一購買行為的廣告評估觀更有實際意義。廣告策劃人一但了解了潛在消費者的態度變化,就不難了解消費者購買或不購買行為的真實原因了。據此產生的廣告策劃才會更有針對性,進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或改進廣告效果。 傳統的廣告理論特別強調一步到位的短期作用,認為若廣告作用沒有到位,很難使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整合營銷理論認為,廣告作用有一個過程,因此,要測量整合營銷傳播的效果,首先要樹立從宏觀的角度看待傳播的觀念。 目前 主要採用兩種方式:一是長時期測量。因為市場和消費者心目中所建構的品牌網路隨時都在發生變動,傳統的測量只能反映單一時間點的情況,而整合營銷傳播主張測量一段時間內不同時間點上的變化情況以反映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品牌網路的變化,這樣做還使企業對消費者過去已接受了什麼一清二楚。二是多層面或多維度的測量。這是由於消費者的品牌網路是一個非線性的結構,運用多層面方式測量有利於了解消費者品牌網路的變化。 整合營銷傳播評估觀的另一重要特點是認為終點又是起點,即評估是下一步廣告策劃修正的依據。整合營銷傳播是一個循環系統。我們可以不斷地修訂消費者的資料庫,一個終點又是下一次循環的起點,而每一次循環都不是簡單重復,而是一次質的提升的過程。4.整合營銷中的廣告傳播策略 廣告的傳播需要藉助各種媒體,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很大的技巧。如果傳播信息無效,受眾不能從廣告中接收到有用的東西,則可判定廣告失敗。在新聞傳播中,人們可以從媒體上直接讀取信息,不需要去分析和研究。然而廣告卻不是這樣的,它需要受眾記住廣告信息。如果廣告也像新聞一樣不加修飾地直接發布,受眾就沒有興趣來關注它,更談不上會有很深刻的記憶了。這就要求廣告製作者在製作廣告的時候,要關注更多的內容,才能保證它的傳播效果。平淡無奇的廣告,受眾會乏味;寓意太深,又會有許多人不明所以。要特別注意的是,廣告必須明顯突出企業產品或服務的信息,這樣才能保證傳播信息是有效的。 惠普整合營銷案例分析: 整合營銷傳播贏在強力執行 設計有效的廣告傳播策略是imc戰略成敗的關鍵。廣告傳播策略必須與企業的整體目標和定位戰略相結合,這一職責應由傳播管理通才——營銷傳播管理者來承擔。應通過營銷傳播管理者規劃全面性的傳播方案,整合、控制各個傳播專業人員的各項營銷傳播活動,使企業的傳播策略達到內部的一致性,確保設計信息與企業的定位和主題保持一致。這樣做還可以協調傳播活動的時間,減少活動重疊的現象,確保經過設計的信息之間沒有相互矛盾的情形。具體而言,傳播策略的設計過程包括:(1)根據利害關系者的分析和企業的總體戰略確定傳播的目標對象(包括目標顧客和潛在的利害關系者)和傳播的目的。(2)依據傳播對象的特點、傳播的目的確定信息傳播的媒體工具。這就要求營銷傳播管理者對各種媒體工具的優缺點有確切的了解,能夠依據傳播的目的設計出整合有效的傳播策略。(3)由營銷傳播管理者將傳播所需的資源分配在各個媒體工具上。這種資源分配是基於零基預算計劃的。 imc所選擇的接觸點和信息傳播策略主要集中於找到一些因素。這些因素蘊含在促使消費者和營銷傳播者互動、持續進行對話並獲得一定傳播效果和消費者反應的方法之中。具體是指:(1)傳播系統的雙向性;(2)傳播過程中對雙方反應的把握程度;(3)傳播關系的個人化;(4)資料庫技術的使用。imc強調的是如何在一定的預算約束下,篩選效率高並能達到最大效果的接觸點。通過對接觸點「質」(包括時間、場所、場面和情境)的控制把不同的媒介類型整合起來,發展為更加有效的傳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