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的產品有哪些生活用品類的現有產品有哪些
目前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為每年6000億元,但目前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有服務則不足1000億元,供需之間的巨大差距讓老齡產業「商機無限」。 按照國際上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0%、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我國1999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億,占總人口的11%。 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的消費能力相當可觀。據調查,目前我國城市60歲至65歲的老年人口中約45%的人還在就業;而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擁有存款,另外僅退休金一項到2010年就將增加到8383億元,老年消費市場應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巨大市場。 目前我國的老年用品和服務產業才剛剛起步,涉及養老機構、醫療保健產品、旅遊、房地產等領域,在各方面的專項產品及服務都還亟待開發。 老年產品分類 : 一、健身產品據調查我國老年人以散步方式鍛煉身體者佔59.1%,遠遠多於其他體育活動,所以老人健身產品的重點應放在局部性健身產品和小型健身產品上。如:健身自行車、健身球、彈簧拉力器、各種球類用品等。全身性的健身器械應以戶外健身設施為主。 二、消閑產品老人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娛樂活動,老人除了傳統的娛樂項目外,應多開發適合老人消閑的新項目,如:益智玩具,很多研究都表明,老人用腦能減緩腦衰老,還能保持思維的活力,如圍棋、象棋、九連環、拼圖、小悶盒這樣的益智玩具,可以增加老人的興趣和思維的靈活性。另外做家務、烹調食品、下棋、釣魚、養花、養鳥、旅遊等消閑活動也是老人喜愛的。與其相關的產品,如方便攜帶、容易組裝的釣魚器具、方便型烹飪用具、旅遊用小產品、通信產品也是老人消費的熱點。積極的消閑活動能幫助或誘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個人生活方式,並使之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及較為廣泛的人際關系,因而減少了患病的機會。 三、老年人生活輔助用品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決定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關懷懷,更具人性化的設計。這包括文化用品、洗浴用品、寢室用品、各種家電、交通工具等。都應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要進行重新設計。老年人骨骼密度下降,活動不靈便,容易摔跤,老年人的鞋就要增加摩擦力,選用特殊的防滑材料製作,特別是在家裡經常穿的拖鞋,因為家裡的地板和瓷磚都很光滑,容易沾到水。對高齡老年人來說上廁所是件大事,現在的便器都是按照常規標准做的,不適用於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老年人應使用坐式的便器,加上扶手,可升降並安裝上呼叫設備,從國外的實踐證明,改建後的廁所使老年人在廁所中發生死亡的情況明顯減少。為老年人使用的便器不應只在醫療器材門市銷售,不能在老人發病或癱瘓以後才安裝,這只是亡羊補牢,它應該成為老人普遍使用的便器,不但可以預防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還可使上廁所成為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老年人生活輔助用品是我們設計的重點內容,如:給老人使用的助聽器、給手顫老人扣紐子的套扣夾、方便老人使用的粗桿筆、加木柄的餐刀、方便讀數的溫度計、輔助步行工具、舒緩疲勞的揉捏椅,適合老人操作的電腦和行動電話、帶有防滑和按摩功能的浴盆、易於清洗和穿脫的衣服,這些產品都是設計師根據老人的具體需求設計的。對生活輔助產品的需求是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的一種需要。護理用品和醫療器械是針對高齡和疾病纏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設計的產品。如:輪椅、理療儀、老年人用的紙尿褲、氣血循環機等。人口老齡化引起家庭規模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口必然向高齡化發展,帶病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日益增加,藉助護理和醫療產品可以使老人部分實現生活自理。老年產品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一、 功能合理,有針對性由於老年人生理機能的逐漸衰退,他們在使用現有的常規產品時存在著一定的障礙,所以,我們要了解老年人有那些特別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現有產品存在的問題。為老年人的需要而設計,產品定位要准確,功能不要過於復雜。在滿足功能的同時,還要符合老年人的行為需求、心理需求、審美需求,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年用產品。二、簡潔性原則 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要避免出現尖銳角、突出物,功能和形態要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盡量減少裝飾性的形態,重視產品外觀的簡潔和完整,避免機械性的冰冷,老年人比較保守接受新事物比較慢,產品造型應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突出穩健、大方、親切的感覺。色彩上對比不宜過強,宜採用較明快的中間色調,局部配件可採用較純的色彩,具點綴裝飾性。三、易學易用的原則也有人主張「零」學習原則,所謂「零」學習,並不是不要學習,而是指對產品的使用不需經過專門訓練,參照產品說明書,做到一看就會,或者稍加適應和指點就會用。有的產品操作界面使用外文標注,這本身就給老人製造了障礙,何談使用方便呢。就拿電腦來說首先是恐懼心理,很多老年人總覺得電腦太先進了,根本無法學會;盡管一些老年人渴望接受電腦教育,但缺乏適合老年人生理特徵的電腦產品和有效的電腦學習途徑。老年人使用的產品,方便使用這一點很重要,如果產品的使用晦澀難懂,會讓許多老人產生畏難感,或者經過了學習還不能很好掌握的話,會使老人產生不良情緒,使產品的功能達不到最佳效果。四、安全性與可靠性針對老年人使用的產品要杜絕安全隱患問題,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和自保功能。產品在規定的時間和壽命周期內有效地保證規定功能的運行,這是基本的要求。住宅、設施內的供水設備、電器設備、煤氣設備不僅要容易操作,還要安全可靠。例如:樓房都使用煤氣做飯,煤氣總管道、煤氣灶上通常各有一個開關閥,正規的操作應是先關閉煤氣總管道再關閉煤氣灶,可是老人有時忙起來只關其中的一個閥,或是關閉煤氣的操作不正規,這樣的例子在身邊屢屢發生,這就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我們在設計煤氣灶時就應多為老人考慮這個問題,可在老人用的煤氣灶上安裝一個提示器,在違規操作或忘關煤氣閥的情況下起到提示作用。由於老年人屬於弱勢群體,根據產品的使用頻率和使用強度,在產品結構設計時,應增加產品結構和材料的強度。界面操作簡單化或自能化,讓老人能夠充分地信任和使用。五、質量與定價相符,創老年名牌產品老年產品的品種式樣都很少,產品科技含量低 ,不論從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上都讓老年消費者不放心。就拿老年人的健身器械為例,至今沒有叫得響的名牌,很多產品都是由一些小廠家生產的,經常是毛病百出,而且維修也成問題。一方面是廠家覺得「老年市場」不景氣,而消費者卻覺得現在市場上的老年人用品價格高得太離譜了。一位先生在母親過生日時想買一個老人積木送給母親,讓老人排解寂寞,他到了幾家購物中心去看,一件塑料積木價格差不多在三百多元,再看老年人健身器材,結構簡單的沒有一件是低於五六百的,結構稍微復雜的售價就要近千元,就連一個給老人活動手腕的活動器也要一百多元。價格貴還不是主要原因,很多消費者反映老年用品的質量太差。很多廠家過於重視產品的功能而忽略了產品的質量,很難做到物有所值。 據業內人士分析,現在市場上的老年產品利潤偏高,同其他類產品相比約高60%左右,主要原因是老年市場剛剛啟動,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捷足先登的廠家賺錢心切而輕視了產品質量,品質和實用性才是廠家應考慮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南,北,東,西地域、城鄉差異還較大,如何做好老年市場的產品研發與銷售工作,也有較大的區別。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目標是一致的,老年產品的改進和研發要符合如今的社會與市場發展現狀,以上是筆者提出的一些構想,要想實現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
『貳』 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怎樣寫
為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延津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了解,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一、社會實踐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32億,占目前總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續增長,按照國際通用標准,我國已完全邁進了老齡社會的門檻。隨著中國的老齡化進程,老年人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農村,生活條件不適,醫療疾病困擾,精神文化缺失等問題顯得較為突出。此類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適度和滿意度,而農村老年人的問題關繫到農村穩定和社會長治久安,關繫到新農村建設的好壞。所以及時有效的發現和解決中老年人問題,建立適合當地情況的農村養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是我們國家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閑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 1、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為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於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於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為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並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餘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於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於老年人的關系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願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於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於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於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葯等的購置。隨著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葯,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於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佔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為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於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葯價虛高,醫患關系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合中獲得的實惠並不多。 (二)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仍然適用。 1、身體健康。血壓是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醫療組成員利用隨身攜帶的電子血壓計為村民進行了免費測量。在幾天的測血壓活動中,他們共測量了238人(其中有復測者)。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高血壓比率不斷攀升,依次為12.6%(≤50歲)、16.3%(50——60歲)、23.8%(60——70歲)、54.8%(≥70歲)。由此可見,高血壓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發的。當然血壓高低受時間、季節、運動、溫度、環境、精神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盡力確保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但從這一數據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問題。此外,通過走訪發現中老年人群中還存在著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風濕類風濕等,這些疾病都是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不容忽視的問題。當然,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多數老年人的身體還是健康的,人的壽命大約在75——80歲(該村有一93歲高齡的老人),但以上所反應的問題仍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外部環境,隨著現代社會生活頻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區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退化,一些人見到老年人不會主動打招呼,視而不見,這對老年人心理籠罩了陰影使之產生了社會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認為老了無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負擔,使其生活相對比較封閉,缺乏與外界交流,這一點尤其表現在80歲以上的身上。二是來之於家庭內部,老人與子女關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對老人的關心,子女忙於事務對老人關懷不夠入微等都使老人謝了產生失落感。同時,年輕一代對老年人行為不理解也極易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創傷,相對應,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行為也存在困惑。
『叄』 關於老年人用品購買力的市場調查
樓主您好:我們都是在關心老年行業的人,現在老年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專非常有潛力的行業,經過我屬們十幾年的經營,也證實了這點.
現在無論在那裡關注老年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並且國家現在也非常的重視,無論是電視還是報紙上報道的都很多.
經過我們這么多年的經營看出,現在老年消費水平還沒有完全達到一定的層次上,所以他們所需要的產品,主要是實用,價格低的產品.他們並不是需要服飾保健食品,最主要是在生活方面帶來幫助,這是最關健的.
『肆』 市場調查 數據統計
很遺憾,這些數據唯一能取得的只有稅務,但是由於國情,稅務的數據與實際差距是很大(版某些地權區估計是上百倍以上的差距)
因為對於餐飲業的納稅可靠度,幾乎是所有行業里最難實現的,連麥當勞肯德基都是「索取才給發票」,餐飲業的老闆們,幾乎是能省就省,不管是大型、小型餐飲業,也沒有哪一家願意真實的透露營業額,所以,也沒有任何行業協會、管理部門或是調查公司,能夠取得真實的數據。
我們在對於這類「無法調查」的案件,唯一能採用的方法,就是「采樣調研法」,
您可以在您想要調查的地區,合理的規劃采樣族群、采樣人數、消費類型、消費金額、或是如您所提的「餐飲分類」,用人口平均收入的消費比率,或是其他分析方法,都可以得到「相對」接近真實的數據。
如果想偷懶,也可以查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從國民平均消費類型比率來換算,但是這樣的誤差會比較大,根據經驗,估計差距可能會在5倍以上。
一般要作為研究項目,您取得的數據,應該誤差值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相差數倍以上的數據,其實對於研究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價值。
『伍』 老年人用品市場前景
老年用品市場近幾年不錯,有擴大的趨勢,可以考慮做一下,咱爹咱娘~~
『陸』 現在老年人市場具體有哪些產品
現在老年人市場具體有哪些產品?
成都孝心坊老年用品專賣店中的具體的產品有保健,理療,健康,出行等等。
『柒』 中國老年人市場分析
2002年4月12日,聯合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在馬德里閉幕,這屆大會的議題是發展中國家的老齡化問題,來自160多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一些專家學者強調要把老齡化問題納入各國的發展戰略之中。
老年人對精神消費和物質消費方面有很大的市場需求。記者從2002年全國老年體育工作會議上獲悉,2001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1.8歲。1981年中國人均壽命為67.77歲,20年間增加了4歲。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3%的速度增加,8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5%的速度增加,這意味著我國每年凈增380多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50多萬80歲以上的老年人。按照這個增長速度發展,專家預計,50年內老年人市場消費將達5萬億元。就我國而言,可供老年人消費的市場還遠遠趕不上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很多方面才剛剛起步,還有許多方面仍是空白。
商界有句名言,真正的市場、最好的市場莫過於待開發的市場。老年人從物質消費到精神消費的需求將構成一個巨大的市場,有眼光的工商企業應該把握商機,以最小的投資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雖說老年消費品價低利薄,但其潛力巨大。有資料表明,每年老年人的離退休金、再就業收入、親朋好友的資助可達3000億至4000億元,具備一定的消費實力,市場前景可觀,有利可圖,值得投資開發。
從物質消費需求看,老年人對服裝、保健食品等市場消費有很大的需求,但面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老年人青睞服裝展銷 一年四季,北京市各種服裝展銷會都很火爆,然而光顧的多是老年人,某些展會上甚至出現了幾乎全是「銀發一族」的現象。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一些城市老年消費市場還處在未開發狀態,各式各樣的服裝很難有適合老年人穿的,無法滿足老年人的要求。精明的商人為何對此視而不見,某商場服裝專櫃劉經理對記者說,大多數老年人崇尚節儉、不求時尚,所以經營老年用品利潤太薄,毛利率多維持在10%左右,而流行款式的服裝可達50%以上,兒童服裝的利潤更高。其實,如果廠商仔細分析一下目前老年服裝市場的巨大潛力,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收益會非常可觀。
在精神消費需求上,老年人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但要玩得盡興,還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講究生活質量。
保健食品單一待開發 「老爺子這兩年的身體不如從前了,做兒女的想買點東西給他補補,可又不知道到底哪種管用。」站在北京一家商場的保健品銷售處,面對著一貨架各種各樣的保健品,張女士仍然感到很為難。
如張女士一樣,很多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也會遇到「想買,又不知買什麼好」的兩難境況。有調查表明,目前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有增長趨勢。但商場櫃台上適合老年人食用的老年食品幾乎是「清一色」的滋補品,但是究竟能有幾個老年人能天天就著人參、鹿茸下飯呢?
老年人需要哪些保健食品呢?據最新報告顯示,今後5年,最重要的功能食品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發生的食品,將來的市場不僅是治療有關疾病,而且是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如果一些廠家以傳統中醫葯理論和實踐為基礎,揭示傳統中醫葯治病防病的機理,開發老年營養保健食品,同時採用高新技術使食品在色、香、味、形等多方面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那麼這個市場不可限量。
遊山玩水樂在其中 3月31日,哈爾濱的王金鳳老人如願以償地登上了今年第一趟「夕陽紅旅遊專列」,開始了她為期14天的縱跨中國大陸之旅。
據了解,我國各大旅行社都開辟了老人旅行團,生意異常火爆。哈爾濱華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陳穎介紹,這條哈爾濱———海南線路兩趟「夕陽紅旅遊專列」的1700個名額在出發前10天就被預訂一空。4月份發往西南的兩趟專列的名額也已經訂滿了,老年人全都是自費旅遊,老年人已經成為我國遊客中的重要人群。
為「充電」上大學 3月20日,北京遭遇強沙塵暴襲擊。黃沙滿天,街上的行人幾乎睜不開眼,好多人都取消了外出計劃。然而,這一天,清華園老齡大學的老學員們依然准時趕到教室上學。
在一個教室里,一群老人正圍著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太太說笑著:「這么大年紀,今天這天兒您還來了!」 老太太名叫杜崇敏,今年已經91歲高齡,是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從1992年老齡大學創辦到現在,她已經讀了近10年的「大學」。 其實,她早已經畢業了,可她現在還在堅持上學。
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般老年人退休後除了健身之外,更多是在家中以帶孫子、打麻將消磨時間。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關注自身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他們學書法、美術、外語、電腦等各種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據了解,光北京市這樣的老年大學就有二十幾個,終身教育的觀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學電腦鶴發不讓童顏 隨著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一個嶄新的數字時代已經撲面而來,很多不甘心被時代拋棄而又勤奮好學的老人上網求知。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顯示:2001年7月我國上網用戶人數約達2650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網民佔1.2%,達31.8萬。預計今後兩年老年網民將佔到上網用戶總數的10%以上。而開發出操作方便、步驟簡單、適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點的電腦產品必將成為一大賣點。
與中青年相比,老年人收入不高,但退休者有固定收入,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內需的拉動,這個市場是有巨大潛力的。在歐美、日本,老年人的消費能力與年輕人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在我國一個有著億萬人的越來越大的 「銀色市場」正等待著我們的企業去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