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液晶顯示系統市場調查

液晶顯示系統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4-26 20:46:12

① 液晶市場前景如何

彩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電視將是行業下一片藍海
彩電發展狀況分析
彩電作為最成熟的家電品類,市場競爭激烈。由於近兩年面板價格不斷波動,更加劇了競爭程度,整體市場處於動盪之中。2016年彩電市場首次突破5000萬台,2017年彩電又經歷了史上最大降幅,2018年已經過半,彩電市場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從上游面板來看,2018年相比2017年面板價格有明顯下降,重點尺寸價格下降均超過20%。從全球發展來看,面板價格進入下行通道,世界盃等體育賽事拉動需求,全球彩電市場上半年出貨量達0.99億台,同比增長4.9%。面板下行對中國彩電市場同樣帶來利好,但其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價格戰是中國彩電市場最大的困境,彩電快速發展的30年中,大規模價格戰超過20次,平均1.5年一次,價格戰如同「囚徒的困境」,消耗整體利益。
我國彩電市場今年表現依舊低迷
繼2017年銷量大幅下滑之後,我國彩電市場今年表現依舊低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電視行業商業模式深度研究與構建策略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彩電市場零售量2260萬台,同比增長3.6%,零售額725億元,同比下降2%。彩電均價僅為3210元,同比下降5.5%。
彩電市場遭遇瓶頸原因
對於彩電市場遭遇瓶頸原因,一方面源自需求減少,家庭娛樂在移動互聯網下進入手機、平板等多終端並存時代;另一方面,僅靠「價格戰」和促銷的銷售模式難以為繼,消費者不斷拉低的價格預期和企業低至「地平線」的利潤率,難以支撐彩電行業的轉型升級。
受春節、「五一」促銷和「6·18購物節」影響,3月份和6月份彩電市場規模同比分別上升8%和24%,卻大幅透支了促銷前後的市場需求。
上半年線上零售量佔比已達44%,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而線下渠道全線下降,特別是大型連鎖賣場下降11%。消費者選擇線上購買的主要原因是比線下便宜,但線上低價刺激帶來的效果已經開始減退。
彩電市場出口保持高位
彩電行業品牌集中度不高,所以需要克服持續的低價競爭,提高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度。整個行業議價能力不強,當上游面板降價的時候跟著降,當面板漲價的時候卻很難漲。
彩電企業盈利來自成本降低和出口增長兩方面。相比2017年,今年面板價格明顯下降,重點尺寸價格降幅均超過20%。另外,盡管國內零售市場在低谷徘徊,但國際市場漲勢不錯,海信、TCL、康佳海外銷量均有明顯增長。
上半年整個行業出口保持高位,主要是前期積累開始顯現,包括品牌國際化布局等。作為最大的彩電出口國,未來也要防範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
彩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供給已經轉向中高端,但消費停留在中低端。彩電行業能否重塑商業模式、挖掘升級的消費需求,將是未來能否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機遇與挑戰並存。從視覺效果和舒適度看,大屏電視優勢非常明顯。解決好交互方式的革命,利用好家庭物聯網和5G的機遇,彩電重回霸主地位不是沒有可能。電視或許看起來還是原來那個放在客廳和房間里的屏幕,沒有多少改變,但事實上它已經發展得非常智能和貼心。未來幾年,還有近4億台電視更換成智能電視,這是一個巨大的金礦,是彩電行業的下一個藍海。

② LED顯示屏的發展前景如何

——原標題:2018年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OLED及QLED或將成為技術主流方向

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液晶顯示模組,是指將液晶顯示面板和相關的驅動電路、背光源、集成電路等組件組裝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塊化組件,其結構隨下游產品應用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近幾年,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觸摸屏在液晶顯示器中,特別是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觸控一體化液晶顯示器模組還包括觸摸屏這一結構。

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強,國產崛起撬動產業版圖

從產業鏈來看,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基礎材料、中游面板製造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其中,上游基礎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驅動IC、背光模組、導電銀膠、光刻膠等;中游面板製造包括:列陣(Array)、成盒(Cell)、模組(Mole);下游終端產品包括:液晶電視、電腦、智能手機、數碼相機、車載顯示以及醫療儀器等。

從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的毛利率分析,構成了著名的理論「微笑曲線」:產業鏈的毛利率呈現U型,左邊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礎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間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製造(10-20%的毛利率),右邊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終端產品(毛利率20-30%)。

「微笑曲線」主要是由於技術壁壘和競爭格局而產生的。產業鏈上游基礎材料技術門檻極高,大多被日本、韓國、美國等少數公司壟斷,造就了產業鏈上游高毛利的現狀。而中游面板製造半壁江山被韓國掌控。從中國大陸加入爭取市場份額的戰爭以來,中游的競爭格局變得更加激烈。下游應用領域較廣,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毛利率處於中游水平。

國產的產業平台為上游原材料企業開辟出生存空間,使我國大陸自主的材料研發體系有了進入上升循環的機會。盡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歐美、日韓企業主導,我國大陸產品質量與國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場份額較少,且集中於中低端領域,但在全產業鏈大力投資、國家政策支持、國產企業堅持研發創新的情況下,市場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將超7400億

受惠於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突破7500億美元。受累於產能的縮減以及顯示技術更新換代,2015-2016,全球液晶顯示模組市場規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170億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為7125億美元。隨著液晶顯示模組下游終端產品等產品的產量增長,對於液晶顯示模組的需求也隨之擴大,預計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450億美元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LCD產業向8.X代線和10+代線邁進,高代線的發展也為大陸工廠趕超韓、台企業的契機。從切割效率來講,8.5代線切割65寸電視可以採用66寸+32寸電視套切,實現94%的切割效率;10.5代線切割55寸、65寸和75寸電視都可以達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隨著高清大尺寸電視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電視將逐步成為主流成品,而8.X代線和10+代線具備大尺寸的經濟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線在未來競爭中更具優勢。此外,韓國三星及LGD將重心從LCD逐步轉向OLED,因此從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線及未來規劃投建10+代線等高代線來看,大陸已經占據領先的位置。

在技術發展趨勢方面,液晶顯示技術在最近十年內成為了市場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傳統的CRT顯像管技術。未來OLED和QLED或將成為液晶顯示器行業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③ 液晶顯示器未來市場前景趨勢是怎樣的

液晶顯示器肯定是以後的主流.LED是液晶中的主流.IPS還會有,還是針對高端客戶.TN可能會被淘汰.

④ 液晶顯示器的研究報告

·上半年總體市場品牌分布

2006年上半年對於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平常的時期,在經歷了春節、五一黃金周、世界盃等一系列對液晶市場影響較大的事件之後,「降價」、「寬屏」、「大尺寸」、「極速響應時間」等成為上半年液晶顯示器市場的關鍵詞。

究竟是誰拔得了上半年品牌關注排行榜的頭籌?是誰奪得了上半年產品關注排行榜的冠軍?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價格走勢如何?……消費調研中心ZDC對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分析,下面將以上問題的答案一一揭曉。

一、上半年品牌分析

(一)上半年總體市場品牌分布

消費調研中心ZDC對液晶顯示器市場關注度進行調研,共獲得4020968份有效樣本量。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最受用戶關注的前十大液晶顯示器品牌排行分布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前十大液晶顯示器品牌的累計關注比例達91.2%。其中,三星、優派、明基和飛利浦這四家廠商共占整體市場61.5%的關注比例。可見,關注度集中的勢頭仍在液晶顯示器市場中延續。

三星以高達26.1%的關注比例奪得了2006年上半年最受關注排行榜的頭把交椅。三星從1月至6月,一直穩坐月關注排行榜的冠軍寶座,旗下的眾多產品也一直備受消費者的關注。

優派和明基位居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名,二者在上半年分別獲得12.9%和12.4%的關注比例。飛利浦緊隨其後,以10.1%的關注比例排在第四名。

AOC和長城分別處於排行榜第五和第六的位置,這兩大廠商上半年的關注比例分別為7.7%與6.9%。

LG、Acer、索尼和美格這四家廠商依次位居排行榜第七至第十的位置。四者的關注比例均處於2-6個百分點之間,關注度相差不大。

·06年1-6月十大品牌排行變化

(二)2006年1月-6月十大品牌排行變化狀況

以下是2006年1月-6月十大廠商排行榜分布狀況。

2006年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十大廠商排名狀況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1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2
飛利浦
飛利浦
優派↑
優派
明基↑
優派↑

3
優派
優派
明基↑
明基
優派↓
明基↓

4
明基
明基
飛利浦↓
飛利浦
飛利浦
長城↑

5
AOC
AOC
AOC
AOC
AOC
飛利浦↓

6
長城
LG↑
Acer↑
長城↑
長城
AOC↓

7
LG
Acer↑
LG↓
LG
Acer↑
Acer

8
Acer
索尼↑
長城↑
Acer↓
LG↓
LG

9
索尼
長城↓
索尼↓
索尼
美格
美格

10
瑪雅
瑪雅
瑪雅
瑪雅
索尼↓
索尼

對比十大液晶顯示器廠商在2006年上半年的市場關注排行情況可見,排行榜變動比較頻繁,但是三星從1月到6月一直穩坐關注排行榜的冠軍寶座。

優派的排名變動相對較小,主要是在排行榜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間徘徊。

明基和飛利浦的變動相對優派略大。明基上半年的排名基本上一直在上升,從1月的第四名上升到了5月的第二名,但是6月份又被優派反超。飛利浦排名則一直在下滑,名次由1月的第二名下降到6月的第五名。

AOC前五個月一直穩居排行榜的第五名,直到6月才下降了一個名次,位居第六。

長城是變動相對較大的一個品牌,1月排名第六,2月下降到第九,但之後排名一路上升,到6月已經飆升至排行榜的第四名。

LG、Acer和索尼三個品牌1月-6月上下波動比較頻繁,但是波動幅度相對較小。

美格作為新入圍廠商從5月才開始登上排行榜,從而取代了瑪雅的位置。

·十大廠商Q1和Q2關注比例對比

(三)十大廠商Q1和Q2關注比例對比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十大廠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關注比例的對比情況。

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整體關注指數為1723608點,第二季度為2200142點,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長了27.6%。可見,第二季度的五一黃金周、世界盃開賽、高考結束等給中國的液晶顯示器市場增加了不少人氣。

從上圖可以看出,一半廠商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的關注比例有所上升,包括三星、優派、明基、長城和美格五家廠商。其中關注比例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三星,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3.5個百分點。其次是長城,第二季度的關注比例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8個百分點。

飛利浦、AOC、LG、Acer和索尼五家廠商第二季度的關注比例相比第一季度則有所下降。其中關注比例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飛利浦,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下降了4.1個百分點,飛利浦也是十大廠商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關注比例波動最大的一家。而其他四個品牌關注比例的下降幅度都比較小。

·上半年主流尺寸LCD關注比例走勢

二、 上半年產品分析

(一)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走勢

2006年上半年17英寸和19英寸液晶顯示器占據市場的絕對主流地位,二者上半年的累計關注比例高達91.4%,其他尺寸產品的關注度都非常低。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的走勢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17英寸和19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從1月到6月雖然變動較大,但是各月的關注比例均比較高。

1月,17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為60.9%,19英寸的為32.9%,二者相差多達28個百分點。但是隨著19英寸產品的逐漸普及,二者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

到3月中旬,二者的關注比例持平。之後19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超過了17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直至5月份, 19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比17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超出了近10個百分點。

5月份之後,由於暑期的臨近,液晶顯示器市場上的學生消費者逐漸多了起來,17英寸的入門級產品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所以17英寸產品的關注度開始回升,而19英寸產品的關注度則出現了下滑。

除17英寸和19英寸產品之外,其他各尺寸液晶顯示器的市場關注度都比較低,上半年整體關注指數僅為8.6%。 從1月份至6月份,其他尺寸產品的關注比例一直小幅上升,6月相比1月,其他尺寸產品的關注度增加了3.2個百分點。

·上半年不同價位LCD關注比例走勢

(二)上半年不同價位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走勢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不同價位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的走勢情況。

2006年上半年,2000元以下的液晶顯示器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主要對象,1月-6月累計獲得57.1%的關注比例。自2月份開始,這個價位的產品的關注比例開始出現下滑,5月份關注比例降到最低,僅為48.8%。但在隨後的一個月內,關注比例又飆升了11.7個百分點。

價格在2001-2500元之間的產品在上半年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上半年累計關注比例為28.8%。5月關注比例達到上半年最高,為33.8%,但之後的一個月內又下降了11.4個百分點。

2501-3000元、3001-4000元和4000元以上這三個價位區間的產品的關注度相對比較低,上半年三者的累計關注比例分別為7.5%、4.5%和2.0%。其中3001-4000元這個價位區間的產品1月-6月關注指數變化最大,6月相比1月關注指數上升了4.8個百分點。

進入五月份以來,隨著暑期的臨近,入門級的中低端產品越來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2000元以下的價位自然也成為市場關注的主流價位。ZDC認為,隨著產品價格的不斷走低,2000元以下產品的關注比例會繼續攀升。

·上半年產品關注TOP10

(三)上半年產品關注TOP10

消費調研中心ZDC對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進行調查,得出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前十款產品。下面是產品排行情況。

三星 711N(黑色)以184204點的關注指數拔得頭籌,這款17英寸8ms響應時間的入門級產品自上市以來就備受消費者的關注,這款產品也是三星家族中最廉價的一款。

三星還有三款產品入圍前十名,分別是911N、930B和740N,三者的關注指數相對較低,分別以76576點、72514點和70388點的關注指數位居第八至第十名。

飛利浦 170S6上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以140682點的關注指數位居第二。同三星 711N(黑色)一樣,這也是一款17英寸8ms響應時間的入門級產品。

GreatWall A91和明基 FP71G+分別以137750點和131778點的關注指數緊隨飛利浦 170S6其後,名列第三、第四名。這兩款產品在2006年上半年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市場關注度。

第五到第七名分別是AOC 193FW、Acer AL1916Ws和優派 VA1912wb,關注指數分別是101872點、91421點和76621點。

以下是入圍的十款產品主要參數的對比情況。

排名
產品名稱
報價
關注指數
寬屏
響應時間
液晶顯示屏

1
三星 711N(黑色)
¥1,490
184204

8ms
17英寸

2
飛利浦 170S6
¥1,599
140682

8ms
17英寸

3
GreatWall A91
¥1,999
137750

8ms
19英寸

4
明基 FP71G+
¥1,399
131778

8ms
17英寸

5
AOC 193FW
¥1,780
101872

8ms
19英寸

6
Acer AL1916Ws
¥1,799
91421

8ms
19英寸

7
優派 VA1912wb
¥1,999
76621

8ms
19英寸

8
三星 911N
¥1,980
76576

8ms
19英寸

9
三星 930B
¥2,140
72514

8ms
19英寸

10
三星 740N
¥1,599
70388

8ms
17英寸

ZDC通過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從入圍的廠商來看,上半年最受關注產品排行榜共有七家廠商上榜。國外廠商和台灣廠商各有三家,國內廠商僅長城一家。其中三星共有四款產品上榜,其他六家廠商各有一款產品上榜。

第二,從產品的尺寸來看,19英寸產品有六款,17英寸產品有四款。可見,2006年上半年19英寸產品更受消費者關注。

第三,從產品的響應時間來看,上榜的十款產品全部為8ms響應時間。8ms響應時間的市場主流地位可見一斑。

·上半年LCD市場均價走勢

二、 上半年價格分析

(一)上半年液晶顯示器市場均價走勢

下面是消費調研中心ZDC對2006年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均價走勢進行的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1-6月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均價整體上是呈下降的趨勢,並且下降的幅度基本上是逐漸增大的。

從1月到2月,產品均價從2157元下降到了2152元,降幅僅為5元,是上半年降幅最小的一個月。從2月開始,均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每個月都下降幾十元。5月到6月一個月的時間內,均價下降了103元之多,成為上半年降幅最大的一個月。

出現這種情況與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發展狀況是密切相關的。2006年伊始,由於面板價格的全面塌陷,液晶顯示器價格開始一路走低,並且降價勢頭越來越猛。2月到5月液晶顯示器市場形成了相對較為穩定的降價范圍和降價幅度。

由於五一黃金周的到來、世界盃的開賽和暑期的來臨等因素,5月到6月期間,各廠商旗下的產品紛紛大跳水,使液晶產品降價的范圍和幅度都達到了上半年的峰值。

·上半年降幅最高的產品TOP5

(二) 上半年降價幅度最高的產品TOP5

2006年上半年,對於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來說,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降價」。尤其是進入5月份以來,液晶顯示器市場「降」聲一片。

鑒於此,消費調研中心ZDC對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上的產品進行調查,得出上半年降價幅度最高的五款產品。下面是2006年上半年降幅最高的五款液晶顯示器排行。

上半年降幅最高的前兩款產品均來自明基,分別是FP93V和FP202W。FP93V從1月的3660元下降到了6月的2150元,下降了1510元,降幅高達41.3%。FP202W則從1月的4850元下降到了6月的2999元,下降了1849元,降幅達38.2%。

第三名是賽普特 X20G-NagaIII,從1月的4600元下降到6月的2980元,下降了35.2%。

第四和第五名的分別是三星913V和優派VA712,二者6月的價格分別從1月的2699元和2150元下降了到了6月的1799元和1488元,分別下降了33.3%和30.8%。

以上五款產品上半年均價的降幅均在30%以上,其中,排名第一的明基FP93V降幅高達40%以上。

下半年的據說還沒有統計完全,不好意思,我只能幫你這些了

⑤ 液晶顯示器在國內前景如何

完全同意樓主說法,現在普通顯示器在國內完全飽和,沒有多少利潤可言,基本上利潤已經壓縮到極限了。想要在液晶顯示器方面有所突破,只能靠開發專業顯示器和高尖端顯示器了,不過這個壓力也夠大,國外品牌早已在國內占據了主要市場,想要生存就要在技術上有突破,然後用價格優勢去競爭。

⑥ led顯示屏市場分析

朝陽行來是不錯,利高行業就錯了!
最早的做配件的大部分都是台資,後來國內開始內生產配件就打起了容件格戰。雖說價格下來了,但質量也跟著下來了。台資重質量,拼不過國內的配件生產商,就撤出來了。LED顯示屏行業標准有待於國家統一制定。

⑦ 對LCD的調查都有哪些人想要知道

一、關於輻射
據統計,由於長時間使用電腦,全球有57%的平面設計和程序開發人員雙眼視力不佳,這主要是因為受到顯示器輻射造成的傷害。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純平顯示器已經逐漸替代傳統的CRT顯示器,不過和低輻射的液晶顯示器相比,純平顯示器的電磁輻射仍然非常高,還是會給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孕婦、老人以及處在成長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長時間的使用這種顯示器將會給身體造成無法估量的危害。另外,由於CRT無法克服的「掃描式」的顯示方式,長時間使用CRT顯示器同樣也會給用戶的視力帶來很大的損害。
採用CRT技術的另一個問題是高能電子束在轟擊熒光粉時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射線,盡管通過一些措施可以降低它對人體的傷害,但是卻無法完全消除所有潛在的危害。LCD(液晶顯示器)與CRT不同,它採用類似熒光燈管的冷光源產生明亮的背光,經過濾色片和液晶像素單元後呈現出我們需要的顏色,不會產生有害射線。LCD結構簡單,體積小,報廢後的廢棄物不多,利於回收。而且使用的難於回收的重金屬元素也比CRT少許多,這令LCD更加環保。
液晶屏並非零輻射
不過,LCD真的就對我們的眼睛做到「零傷害」么?雖然單就輻射傷害而言,確實LCD屏幕並沒有像CRT屏幕有那麼強烈的輻射傷害,但它勉強只能說是「低輻射」而非「零輻射」。而且,更有一些品質低劣的雜牌LCD會產生強烈的電磁波。研究報告指出,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會對使用者造成神經與過敏的一些症狀,被稱之為「電磁波過敏症」。症狀有:頭痛、嘔吐、心律不齊、記憶力減退、不孕、中風等,甚至還會產生消化系統紊亂、神經失調和降低生育能力等嚴重後果。
目前,市場上的多數LCD生產廠商都過於注重強調其多媒體功能、數字信號接收功能以及時尚外觀特徵,往往忽略了作為LCD立足之本的健康理念。由於過多的附加功能,增加了顯示器的耗電量和運作功率,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電磁波的發射量以及對資源的消耗,使得我們當初選擇LCD環保和健康的初衷適得其反。

⑧ 單色液晶顯示屏的市場趨勢

市場根據需求,建議多做下市場調研。

⑨ 液晶電視市場調查報告

去「問卷星」自己設計問卷做成的報告更具可行性,另外自己再去了解一下市場。雙管齊下得到的數據應該沒問題吧!也可以到「範文網」找找答案吧!希望能幫到你!

⑩ 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企業全球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根據TrendForce的調查,中國大陸面板公司在顯示面板市場的份額在2020年上半年達到了38%。 這主要得益於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戰略調整。兩家企業的8.5代線產能已由電視主生產面板調整為顯示面板。從市場背景來看,受上半年疫情影響,遠程辦公和教育需求大幅增長,促進了顯示器市場向好,適應變化的調整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中國企業正在擠出韓國企業的市場:

韓國《亞細亞經濟》11日報道稱,“韓國面板企業陷入苦戰”,隨著中國面板企業產能的快速提升,憑借低廉的價格優勢,中國企業正在擠出韓國企業的市場。今年上半年,京東方全球面板市場份額高達20.2%,位居全球第一。韓國公司lgdisplay排名第二,全球面板市場份額為15.7%。

有分析人士認為,受中國低價面板的影響,三星和LG正在縮減液晶面板的生產規模。中國面板在全球的份額繼續增加。為了與中國企業競爭,韓國企業必須專注於高附加值面板的研發和生產。三星QD屏幕和lgolcd是下一代的主要面板產品。

閱讀全文

與液晶顯示系統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志願市場營銷 瀏覽:141
元旦文藝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56
工行對公旺季營銷方案 瀏覽:603
中華文化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網路營銷及案例分析課程教案 瀏覽:131
企業微信營銷執行方案 瀏覽:905
新聞骨幹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339
校園團購策劃方案 瀏覽:663
廣西君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0
春節主題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00
高端媒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86
市場營銷學第03在線測試 瀏覽:537
貴州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與阿里 瀏覽:327
市場營銷製作app 瀏覽:6
市場營銷存在哪些風險 瀏覽:938
重慶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358
旅遊電子商務外文文獻 瀏覽:536
網路營銷推廣英語作文 瀏覽:827
微信在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瀏覽:573
電子商務試卷及答案pki協議稱為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