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臨沂當地民風民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沂蒙文化
歷史文化
臨沂市古稱琅琊郡、沂州府,其歷史可上溯至2500多年前,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臨沂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文化資源。漢晉文化、紅色文化與當代文化共存互依,書法文化、兵學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葉茂。 臨沂市是一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幾十萬年前的沂河兩岸就活動著人類祖先的足跡,臨沂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聞名中外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在這里,擁有精美的漢畫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漢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沂市博物館存有文物萬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300餘件。臨沂還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書聖王羲之、書法家顏真卿、算聖劉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鄉。他們燦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著沂蒙大地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光輝。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孫臏兵法竹簡是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屬全國少有。市內著名文化旅遊景點有:王羲之故居,諸葛亮文化旅遊區,荀子墓,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北寨漢畫像石墓等。依託燦爛歷史文化,臨沂已成功舉辦了書聖文化節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大型文化活動。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山東解放區的首府。這里曾是中共中央華東局、山東分局、山東軍區、山東省政府、八路軍115師、新四軍軍部、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等黨政軍機關駐地,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遺跡。 古老的沂蒙山區,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有的飲食文化,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來一展才華,吟詩作賦。在孔子「登東山(蒙山)而小魯」之後,李白、杜甫攜手翩然而來,寫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千古詩句,李白更是為蘭陵美酒佳餚而吸引,樂不思蜀,以至醉卧蘭陵「不知何處是他鄉」,醉出一段極致。歷史上,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都出生在這里,他們為沂蒙飲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飲食文化
物產的豐富、食俗的久遠、使沂蒙人民流傳下來許多獨具特色的食品,如:糝、八寶豆鼓、民間伏醬、六姐妹煎餅、莒南鍋餅、沂水豐糕、郯城挎包火燒等都是沂蒙獨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雞、蒜泥魚、燴肉絲魷魚、蒙山全蠍、莒南爐肉等都是土生土長的民間特色菜;檔次較高的飯店流行的新潮菜有:果味銀杏、燈籠蝦片、龍珠鮑翅、清湯烏穗、桃源燜魚頭、甲魚丸子等已成沂蒙美食的新族。沂蒙名廚在全省及全國各類烹飪大賽中製作的氽芙蓉黃管、氽西施舌、龍舟鮑翅、雪蛤銀杏等分別獲得金、銀、銅獎。這些獲獎菜無疑都成為沂蒙珍饌風味中的「陽春白雪」。 沂蒙烹飪老字型大小的飯店多保持特色傳統,如臨沂老酒店、沂州老菜館、沂州府大酒店等。後來大批新建的飯店起點較高、菜式新穎。如華盛江泉城大酒店、陶然居大酒店、榮華大酒店等星級賓館。整體上是魯菜氣息濃厚,近年來受川、粵菜系的影響,出現了多菜系共存的局面。近年來,沂蒙廚師對過去史書記載的古老菜系、烹飪方法,進行了挖掘整理,恢復了一些歷史名吃;同時,注意外學內創、刻意求新,結合地方風味,創造了一些新式菜,為古老而又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沂蒙菜增添了新的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除蘭陵老字型大小的蘭陵酒外,還有沂蒙老曲、銀麥啤酒、金銀花茶等頗具特色的美食,為沂蒙山區悠久的飲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具有了豐厚的文化內涵。 獨特的沂蒙飲食文化,是辛勤的沂蒙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實踐的結果。但上千年的飲食文化、技藝,其史料多數散亂不全,傳統技藝頗多失傳,將其搜集整理,並系統歸納絕非易事,該書編者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沂蒙美食的過去和現在進行了一次科學的總結,由於受時間、資料、水平限制,不足之處在所難免,但本書編者志在弘揚沂蒙傳統飲食文化,使之不斷得到繼承和完善,這無疑是為沂蒙飲食業的繁榮做出了一大貢獻。
臨沂小吃
糝,臨沂地區的風味小吃。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祛風除寒、開食健胃實為眾人所喜愛,早晨喝糝系臨沂傳統食俗。「糝」(臨沂方言中念sa四聲)在文字上講是用肉作成的湯羹,僅在臨沂或臨沂人的飯店中才能見到。相傳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對回民夫婦來臨沂經營,當時叫「肉糊」,後來仿製者越來越多,明朝時期定為「糝」。 據臨沂縣志記載,糝是明朝末年臨沂人創造的,幾經演變改進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解放前臨沂城有八家著名糝鋪,今已發展至百家專營糝鋪。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有牛肉糝、羊肉糝、雞肉糝三種,以牛肉糝、雞肉糝最為正宗、普遍,羊肉糝為珍。 咸豆粥, 是臨沂大眾化粥食,多為早餐供應。此粥製作細膩、口味香美、消渴利尿、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喝此粥配食熱油條口味尤佳。【製法】黃豆和小米用水泡開,分別磨成豆漿和米漿,各自過濾出渣;鍋加水燒開,下豆漿燒開後,再下米漿,開鍋盛入粥碗內。另取少量黃豆放鍋中炒熟後加水和鹽煮至皮起皺,撒在碗中粥面上即成。 臨沂煎餅,是沂蒙山區民間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臨沂煎餅歷史悠久,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所帶食物即煎餅。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頭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麵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慾,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於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健康,延緩衰老,不失為一種保健食品。
沂蒙精神
孟良崮戰役紀念碑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有「小延安」之稱。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三萬沂蒙的優秀兒女獻身疆場 。車輪滾滾的支前隊伍、送子送郎參軍的動人場面、沂蒙紅嫂的感人故事、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等擁軍支前的楷模,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戰役記下了這一段光榮的革命業績。沂蒙是一塊紅色的熱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培育下,沂蒙人民與山東黨政軍一起,共同創造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臨沂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體現了崇高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道德要求。
⑵ 求社會調查報告 3000—5000字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人們都說:自己動手最光榮。這一天,我去全國農業展覽館自己動手玩了一天…
2010年1月29日上午,我在全國農業展覽館參加了一個參觀和動手的冬令營活動。
上午先是參觀博物館。博物館里能夠參觀的有農具、農作物等。
接近中午時,管理組織者組織我們搞了「扎染」這么一個活動。記得我有一年在雲南大理旅遊的時候,看到了扎染出來的工藝品,各式各樣的,特別漂亮,但我卻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出來的。參加了這次活動之後,我總算是知道扎染是怎麼做出來的了。
我們做扎染的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由農展館的組織者給我們每個人各准備了一塊非常粗的土白布和好幾根繩子。然後把這塊白布任意疊成一種形狀(我把它疊成了長條狀),之後,用這些繩子系在這塊白布的任意幾個地方,系成死扣,再用編好號的夾子夾好,記住自己夾子上的號,然後交給管理者放到鍋里煮並且上色,這些工作做完後,管理人員通過叫號的方式把每個人的作品發到我們手中,讓我們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繩子剪掉,然後把這塊布展開。哇噻!真漂亮耶! 我覺得它很像旅遊景點中見到的懸崖峭壁上接近水面處那一道道水紋,又像紅色的大理石的紋路,更像一場刀光血影的殘酷戰爭之後,血染的長江水,我由此想到了蘇軾筆下 「捲起千堆雪」的赤壁……
當我在切身體驗勞動時,我才更進一步地領會了這句話的精髓。勞動確實很辛苦,但卻是苦中帶甜的。我體會到了勞動的感受,勞累到大汗淋漓時的感受。這些都不是能從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所能觸摸到的,這種感受是作為一名勞動者內心深處的,最平凡而又殊於一般的感受。
這一天,我在農展館玩了一天,農展館的負責人讓我們參觀博物館。我高興地應承了下來,心想,參觀有什麼不容易的,聽講解員解說,一邊聽一邊想不就行了嗎!於是滿懷信心的聽著這些講解員講解,誰知道事實和想像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還不小。
我先參觀到一個關於耕種的展覽,看著貌似簡單的耕種,換成自己來耕種就會覺得很累、很難了,因為這些展覽都是從古代開始說起的,古代人耕種沒有那麼先進的工具,所以他們耕種起來很難,也很累。我們現代人的耕種基本上都是用機器了,所以看上去就很輕鬆了。我參觀了一會兒,覺得煩了、累了,就想放棄參觀。
剛想放棄,然後回家去干點別的事情,但是不輕易放棄的性格使我想到,我煩什麼呢?古代人用這么古老的工具耕種,那麼難,那麼累,都沒有煩,也沒有放棄;放棄了耕種,就等於放棄了生命。那麼,還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我煩的呢?後來,我就在那裡冥思苦想,我想起一次暑假到外地旅遊爬山的情景了,爬山非常不容易,爬著爬著就累了,即使穿著專門的登山鞋,也很快就累了。所以我想,還是堅持一下,認真聽講解員一點點地講解,認真想其中的道理,轉移轉移我對累的注意力,也許就會忘記累了,果然,後來我聽得津津有味,很容易就明白其中道理了,也不覺得累了。
看到自己想到的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時心裡挺興奮的,於是更加滿懷信心,繼續參觀和動手了!
呃…經過講解員一番講解之後,我覺得我學到了好多以前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我想,通過自己的勞動,自己動手動腦解決了問題是我這次活動中的最大收獲,學習亦是如此吧!
通過這次實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體會。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無論是會還是不會,你都要有勇氣面對它,嘗試一下。做了,你是困難的領導;不做,你是困難的俘虜;而我在實踐中收獲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當中更加努力,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我也會把這次活動的體會告訴我的同學,讓他們在學習煩的時候,也像我一樣,再堅持一下,等嘗到學習的樂趣後,就會愛學習了。
這次活動我體驗到了在自己動手之後的成功,了解了扎染的製作過程。
很多人也像我一樣堅持到活動結束才離開,說明活動的組織者策劃的很不錯,安排的也很周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⑶ 改革開放30年來大理的變化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一、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1) 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後,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胰島素。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蒂斯利尤斯對此評價說:「比核能力更有說服力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到製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習製造胰島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5) 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6) 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7)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
二、農業技術 (8) 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三、工業技術 (14) 1956年7月,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5) 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16) 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17) 1958年6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四、通信技術 ——大型計算機 (19) 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 「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從此,我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微電子技術 (21) 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智能機器人 (22)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激光技術 (23) 經過10餘年的研究,我國在X光、氧碘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高功率固體鈦玻璃激光和準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 (24) 80年代,我國陸續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 ——新材料技術 (25) 繼美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後,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了微合金鋼。 (26) 我國現已能夠拉制出直徑為300毫米、重量達81公斤的大直徑硅單晶。實際信息寫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導等材料方面的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四、兩彈一星及航天技術 ——兩彈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世界為之震驚;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著名的「兩彈」。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出地球,進入了太空。自此,「兩彈一星」被寫入新中國科技史冊。 (29)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國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將3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成功地實現了一箭多星的壯舉。 (32) 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系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人造地球衛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五、能源技術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位於浙江省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並採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設計標准。1984年動工,1991年12月建成並首次並網發電。 迄今,我國已擁有秦山和廣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國家擬在近期再建設4個核電項目。 (37) 此外,我國還在研製的其他幾種核反應堆:1、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已研製成功5兆瓦核供熱反應堆;2、60萬千瓦的先進壓水堆核電站AC600,目前正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3、10兆瓦高溫氣冷堆實驗堆開發研製,目前正在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進行;4、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預計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業運行;5 、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廠家自1958年起,現已列入「863計劃」。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體發電自60年代開始研究,80年代已經建立了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項目已列入「863計劃」,計劃在本世紀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體發電一蒸汽聯合循環實驗裝置。 (39) 太陽能發電的研製始於1958年,目前全國約有38個單位和大學從事光伏的研究和與發展工作。自1976年開始地面用太陽電池商品化生產以來,現在已共有12條地面用太陽電池的生產線或工廠。 (40) 風力發電在三北北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及島嶼發展迅速,19 86年山東榮成市引進3台發電機組,組成我國第一個風力電站,1991 年與德國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風力發電站的建設,並網發電均運行良好。 (41) 生物質能源是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補,合理利用,講求效益」的政策,大力發展的農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顯的效果。 (42) 地熱能方面,我國西藏地區已建成利用地熱發電的羊八井地熱電站,發電容量為2.7萬千瓦。 (43) 我國在東南沿海地區建有數座實驗性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為40—640千瓦。
六、科學考察 ——青藏科學考察 (44) 從60年代開始,我國對青藏高原地區的科學考察活動一直沒有間斷。60—70年代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兩次科學考察與70年代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西藏自治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冊著作。 自1973年以來,幾代中國科學家先後8次赴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對大峽谷形成歷史、資源環境及其與人類和自然資源之相互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遠洋和極地科學考察 (45) 1970年,「向陽紅5號」船首次進行太平洋特定洋區的綜合調查,獲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質、水文等多學科珍貴資料。1980年5月,「向陽紅5號」船再赴太平洋執行任務,為探索「厄爾尼諾」現象,為我國海洋事業、國防建設和國際海洋合作做出了貢獻。 (46) 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極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登上喬治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國首次赴北極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發現大批動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進化的突發性,向傳統的「漸進論」為代表的達爾文進化理論提出了挑戰,被國際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49) 1997年,我國科學家在貴州甕安考察前寒武紀含磷地層,發現大量微型多細胞動物及礤胚胎化石,將動物起源時間向前推進50 00萬年,再次取得早期動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斷代工程 (50)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項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相結合解決三代紀年問題的大型項目。工程設置9個課題、40個專題、170名學者經過聯合考察,在文獻學、天文學、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成就將成為邁向21世紀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點。 上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回顧,難免掛一漏萬。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中國科技50年卻在尋求國富民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中國科技走過了50年,它還將創造更加輝煌的50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人們站起來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
1968年我國自行設計的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
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順利的返回地面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
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了中國的10年動亂。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78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1981年葛洲壩工程大江截流勝利合龍
1982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1983年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84年建國後首次參加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取得了優異的成就
1985年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建成
1986年實施「863」計劃
1988年中國核潛艇發射水下火箭
1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
1994年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世界矚目的三峽大壩橫斷長江,縛住蒼龍。現在三峽工程已經順利實現蓄水、通航、發電的奮斗目標,其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日益顯現
1997年香港順利回歸祖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順利回歸祖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
中國GDP:13年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⑷ 關於建築裝飾金屬材料鋁塑板的市場調查報告
石研究天然石材
天然石材主要分為兩種:大理石和花崗石。一般來說,那些誰擁有被稱為「大理石」紋理;現貨以點為主,被稱為「花崗石」。這是一個廣泛的意義。
★大理石 - 概述 -
大理石:大理石也叫,是重結晶的石灰岩,只要成分是碳酸鈣。在熱和壓力,並再結晶中所含的大理石變化礦物石灰石軟化。主要成分是鈣和白雲石,顏色很多,通常明顯圖案,大量的礦物顆粒。之間2.55摩氏硬度。
大理石是品牌名稱,而不是岩石的定義。大理石是一種天然建築石材門型,一般是指具有裝飾功能,可以加工成建築石材或工藝品或變質的碳酸鹽岩已經變質。它是由大理市,雲南省,中國生產的點蒼石用絢麗的色彩和圖案名稱。矽卡岩大理石是指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以及碳酸鹽岩由不同的蝕變和大理石組成。
大理石主要用於加工成各種型材,板材用於建築,地板,工作台,立柱,傢具上鑲嵌著珍貴的材料的牆。也常用於古跡,如碑,塔,雕像等的材料。大理石還可以雕刻成工藝美術品,文具,燈具,器皿和藝術等實際工作。
大理石的質感柔和美觀莊重,格調高雅,花色繁多,是裝飾豪華建築,傳統藝術也雕刻材料的理想材料。
大理石分為三類:
白雲石:超過40%
鎂橄欖石菱鎂礦(碳酸鎂)內容:含5%至40%的菱鎂礦(碳酸鎂)。
方解石:小於5% - 礦石材料特性 - (一)分類過程
大理石是由大理石岩石包括碳酸鹽和相關代表的岩石,花崗岩一般是比較柔軟的質感。常見的岩石有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矽卡岩等。品種分為大理石,命名各不相同,有的用產地和色彩的名稱,如綠丹東,鐵嶺紅;一些有圖案和顏色命名,雪灰,艾葉青;別人在圖形圖像命名,如秋的海浪;一些傳統的名稱,如漢白玉,晶墨玉等。由於產地不同,因此,往往相同或不同的同義詞同名搖滾現象。
根據由大理石底座顏色的拋光表面的中間他們的國家大致可分為白,黃,綠,灰,紅,咖啡,黑色七個系列。根據它們的顏色和花紋磨光面各系列的特點可以分為幾個子類,如:漢白玉,松香黃,丹東綠,杭灰。大理石圖案,改變粒度的厚度,也有風景為主,雲型,圖案型(螺紋,柳樹,如文本,古生物等),雪花型。豐富多彩的現代建築是變化的,因此,裝飾大理石也要求多品種,多色彩,可用於支承建築物的不同部分。黑白大理石顏色均勻的一般要求;彩色花朵圖案的大理石需求,深淺漸變過渡;大理石花紋類型要求圖案清晰,顏色鮮艷,圖案的規律性。總之,色彩美觀,便於大型裝飾拼接,數量可以是相同花色的為好。礦石礦物組成和特點
(二)礦物成分和大理石
直接關繫到他們的產品和裝飾效果表現的主要特點。列於表4.25.2幾種常見的大理石為主要礦物組成和主要特點。
(C)的化學組成和大理石它能夠被用於物理性質,一般不起主要作用,但它可以直接解釋岩性,並間接影響物理和大理石加工的化學特性,耐候性有一定意義的腐蝕評估。
大理石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可操作性是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利用,利用重要的參考數據。
- 大理石使用 -
大理石美麗的顏色,圖案,較高的抗壓強度和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能,資源分布廣泛,易於加工,隨著經濟的發展,大理石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金額戲劇在人們的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近10年來,大規模的開采大理石,工業加工,國際貿易,使大量的大理石裝飾板進入建築裝飾行業,不僅對公共建築的奢侈品,也進入了家庭裝飾。大理石還大量用於精美的物品,如傢具,燈具,吸煙和藝術雕刻的製造。有些大理石(包括石灰石,白雲石,大理石,等)也可以用作鹼的材料。在大理石開采,石材加工產生的邊角余料的人造石,水磨石,石米,石粉的生產常用,可以在塗料,塑料,橡膠等行業的填料使用。現在大理石的主要目的見表4.25.5。
- 工業技術要求 - 因為它的工業技術
天然大理石不同的應用需要不同的重點。
1。主要要求天然大理石荒料
塊必須有平行的矩形六面體的形狀。
的尺寸要求長度大於或等於至100厘米的塊,寬度大於或等於50厘米,高度為大於或等於70厘米。
數字的同色花紋塊的外觀質量要求應一致;缺角塊和缺棱,裂紋等外觀質量等級應符合表4.25.6的要求。
物理性能要求:不大於2.6g/cm3以下的堆積密度;吸收不超過0.75%;不小於20MPa的少干抗壓強度;彎曲不超過7.0MPa強度較低。
2。雕刻的大理石質量要求
大理石結構要求易脫落緻密,顆粒均勻,無裂紋,無夾雜物,顏色,圖案,塊,形形狀符合要求,一般要求大於0.15立方米。如果在室外使用,沒有新鮮的岩石表面,但需要良好的抗風性,吸水率低。
3。電熱保溫板的質量要求
有點硬度的大理石,石材屬於易開采和加工的硬度。呈現出磨光板裝飾性圖案或色彩紋理,非常漂亮後,可用於室內裝飾裝修材料。采礦廢棄物和處理,可以通過粉碎工藝或生產水磨石,石,水刷品質骨料,可用於少數高度緻密均勻的雕塑和裝飾藝術的進行。因為大理石基本上是由純的碳酸鈣或碳酸鎂,這是酸的溶解是空氣污染非常敏感,市區氣氛通常是分離的二氧化碳出碳酸以及從煙霧生成的硫酸的存在下,他們繼續用大理石接觸,使大理石產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總之,在建築裝飾和雕刻在大理石上仍然是比較理想材料。
- 資源---
大理石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儲量大,品種多,總儲量在世界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理石初步確定了近400種,品種,其中有幾個比較昂貴。
●純白色的有:北京房山漢白玉;懷寧和貴池白大理石;曲陽和淶源白大理石;寶興蜀白玉;江蘇贛榆白大理石;雲南大理蒼山白色大理石;山東掖縣粗糙度和雪白色的。
●純黑色搭配:桂林,廣西桂林黑;湖南邵陽黑色大理石;山東蒼山黑玉,王金星;河南安陽,河南省黑色油墨等;
●紅色的有:紅安徽靈璧縣皖螺;唐雪梅南江紅;河北淶水的淶水紅和阜平阜平紅;東北遼寧鐵嶺紅;
●灰色是:杭州,浙江杭灰;雲南大理火山灰雲等;
●黃色的有:河南和浙江川松香黃,松香玉和米黃等。
●綠色是:遼寧省丹東市丹東綠;山東萊陽市萊陽市翠綠和棲霞的海浪;藍色等懷寧;
●顏色有:雲南春天的花,秋天的花,水墨花;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
- 評價方法 -
選定級別:尺寸根據允許偏差,平面度和角度公差和外觀質量,表面光潔度等指標,大理石板材分為優等品,一個其他商品和合格3水平;分級大理石板,主要是通過儀器的識別,計量檢測,以鑒定。
檢查外觀質量:不同等級的大理石板材的外觀有所不同。因為大理石是天然形成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在處理設備和測量板的優點也是缺陷的原因。一些金屬薄板是不完整(經紗或凹陷),板缺陷(裂紋,砂眼,色斑等),板不同規格(如缺少角落,板錯誤)等等。根據國家標准,大理石板的水平都不允許有一些缺陷,但沒有什麼出眾的產品不是那麼明顯。
選擇的音色模式:色彩斑瀾的大理石板,顏色多樣,沒有一個相同的模式,這是難得的魅力的大理石板。基本上是相同的色調,色小,花紋美觀是優良品種的具體表現,否則會嚴重影響裝飾效果。
檢測表面光澤度:大理石板材表面光澤度會大大影響裝飾效果。一般拋光表面質量的大理石板材應具有鏡面般的光澤,可以清楚地反映現場。然而,不同的質量由於大理石的化學成分的不同,產品即使是同一級別,差別會很大光澤。當然會有不同程度的相同的材料之間的表面光澤度表的一些差異。此外,大理石板材的強度,大理石吸水率也是評價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花崗岩花崗岩,石英,長石和雲母為主要成分。全花崗岩石的晶體結構,細粒花崗岩,品質均一,結構緊湊,石英含量,長石光澤亮麗。
花崗岩二氧化硅含量高,岩石是酸性的。如應避免在室內花崗岩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一些花崗岩。花崗岩結構緻密,堅硬,耐酸,耐鹼性,耐候性,長期戶外使用。
雖然花崗岩是由物質或火成岩岩漿熔化考慮,但有大量證據表明某些花崗岩的形成是以前的局部變形或岩石的產物,他們沒有去通過液體或熔化流程重新排列和重結晶。
細粒花崗岩:長石晶體的1/16至1/8英寸的平均直徑。
中粒花崗岩:長石晶體的約1/4英寸的平均直徑。
粗粒花崗岩:長石晶體的約1/2英寸和直徑更大的晶體,有的甚至高達數厘米平均直徑。粗粒花崗岩的密度相對較低。
根據不同的加工方法天然花崗岩產品可分為:
1,斧子表:手工剁斧石面處理,表面粗糙,有條紋圖案的斧頭規則。粗糙質感的表面防滑地板,樓梯,碼頭等
2,機刨板:石材表面刨削機械,表面粗糙度,用斧頭板類似用途相互穀物片平行,但表面紋理?更細膩。
3,粗磨板:粗研磨石材表面後,平滑無光澤,主要用於軟牆效果的需要,圓柱,樓梯,碼頭等
4,磨光板:研磨後和拋光石材表面處理,表面平整,光亮,清晰的紋理花崗岩晶體結構,顏色,五顏六色,光滑表面的高光效果的牆壁,地板和圓柱的需要。
- 姓名 -
花崗石板材用的顏色,性狀和命名的原料。
名稱顏色特性濟南青,白虎劍,一般的紅,白萊州,萊州青,萊州紅,萊州市深褐色,黑色與白色的斑點,斑肉色帶,黑,紅褐色小斑,之間的灰色和白色的斑點,暗灰點,黑褐色斑點。
- 性能和應用 -
花崗岩重力之間2.63至2.75,1,050約14,000千克/平方厘米(15,000到20,000磅/平方英寸)的抗壓強度。因為花崗岩大於砂岩,石灰岩和大理石的強度,因此更難以利用。由於花崗石形成的特殊條件和堅定的結構特點,它具有以下獨特的功能:
(1)具有良好的裝飾性能,適用於公共場所和室外裝飾。
(2)具有優良的加工性能:鋸,切,磨,鑽孔,雕刻等。其加工為0.5μm或1600或更多少光度准確度。
(3)良好的耐磨性,比鑄鐵高5-10倍。
(4)的熱膨脹系數小,不易變形,並且銦鋼相似,非常輕微受溫度的影響。
(5)的彈性模量,比鑄鐵高。
(6)剛度,阻尼大,大15倍,比鋼。可以休克,休克。
(7)花崗岩脆,之後只有部分損失損壞,不影響整體的平整度。
(8)花崗岩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風化,能耐酸,鹼和腐蝕性氣體的侵蝕和耐化學性成正比,其二氧化硅含量,高達約200年的使用壽命。
(9)花崗石具有不導電,非磁場是穩定的。
- 目的 -
花崗岩是一種優良的建築石材,它通常在使用基礎,橋墩,台階,路面,也可用於砌築房屋,圍牆,尤其是對一個巨大的建築物的建設,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是由一整塊花崗岩琢磨百噸製成。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大型建築,已被廣泛用作建築物的外牆花崗岩主要材料。近年來,用石頭紀念碑建築,占花崗岩,大理石83%,佔17%。
- 利弊 -
由於天然石材表面的氣孔,所以在相對寬容的條件更差,一般在該工廠將在其表面進行處理。在室內裝飾,電視櫃,窗檯,適合在室內使用,如大理石地板。門檻,櫥櫃檯面,花崗岩適合戶外使用在地面上。櫃成套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是使用深色的花崗岩。
現在天然石材的市場上,顏色的部分是人工處理的結果,這些石頭一般會用半年到一年,以揭示其真實面目。顯然,現在市場上的大花綠,很多都是染色製成的,而不是一個真正的顏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網格的背面,這樣的話,有兩種:①脆石材本身必須被添加到網格,如西班牙米色。 ②偷工減料,這些石材的厚度變薄,強度不夠,所以加了網路。一般深色石材如果有風格,主要是這個原因。
★人造石 - 概述 -
人造石是由非天然的,如樹脂,水泥和砂石粘合劑混合而製成。人造石人造大理石和人造瑪瑙的總稱。不飽和聚酯樹脂與填料,顏料用少量引發劑混合,以形成一個加工程序。用不同的顏料在製造過程中,可製成色彩艷麗,光澤如玉酷似天然大理石產品有。
人造石產品製造簡便,生產周期短,成本低,廣泛用於各種室內及室外建築裝飾。人造石來到30年前,在美國,人造石製品作為裝飾材料在90年代中期,最早應用的一些沿海城市,廣為流行了幾年後。現在這個趨勢前進大陸的小城市蔓延。
- 特點 -
1外觀 - 表面光滑,無氣孔,麻面等缺陷,美麗的色彩,基材表面必須有懸浮顆粒的感覺,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2物理和化學性質 - 。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硬度,特別是耐沖擊性,更好的耐擦傷性。
3耐久度 - 。耐氣候老化性,尺寸穩定性,耐變形性和耐冷和熱。
- 人造石和天然大理石主要區別 -
人造石具有無毒,無滲透,易切削,色彩可任意調配任何形狀鑄造,拼接各種形狀和圖案,可以連體鑄鐵水槽,拼接等不留痕跡;除了比天然大理石和人造石較硬,其他方面無法與人造石相比,大理石也有一些天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有害。
- 目的 -
人造石可以在除了高端的料理檯面,窗檯,浴盆,臉盆,建築列,高級休閑桌做,你也可以澆鑄成各種雕塑裝飾品,我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用途會被發現。
★文化石 - 概述 -
從國外家庭裝修中使用文化石。雖然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使用類似的牆面處理。但一般是在戶外使用。 90年代初,文化石進入該國的概念,文化基本上是進口石材。
大量使用石材在文化1999年,當國家開始文化石生產廠家眾多國產或合資之後。競爭的顯著下降,市場價格,而現在,便宜的文化石是每平方主100元左右的便利可以買到,但稍微好點的是每平方米300元左右。什麼是「文化石呢?」簡單地說,文化石是在400毫米×400用於室內和室外,大小,天然或人造石材,其中「標准尺寸400mm以內×400,表面粗糙度」是它的兩個主要特徵的粗糙表面。
文化石本身並不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但質地,形狀天然文化石具有粗的,我們可以說,文化石是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內部心態的反映。這種心理我們也應被理解為一個活的文化的權利。
- 分類 - 。
1天然文化石
天然文化石是開採的礦石石集的性質,包括板岩,砂岩,石英石,經過加工,成為一種裝飾建材。天然文化石材質堅硬,色澤鮮艷,富有質感和風格,具有抗壓,耐磨,耐火,耐寒,耐腐蝕,吸水率低。
2。人造文化石
人造文化石是採用硅鈣,石膏等材料精製而成的。它模仿天然石材的質感的外觀,具有質地輕,色彩豐富,不霉,不燃,便於安裝等特點。
- 天然和人造文化石文化石的比較 -
天然文化石的主要優點是耐用,不怕臟無限擦洗,但受原石的質感限制的裝飾效果。除了方形石外,其他建築材料一樣困難,尤其是拼接時。那可以選擇創建色彩人造文化石的優點,顏色不喜歡,甚至把它買回來,就可以使用類自己的乳膠漆進行再加工。此外,多數人造文化石採用箱,已分配好比例的不同區塊,安裝更方便。但人造文化石怕臟,不容易清潔,而且有一些文化石受廠商水平,模具數目的影響,款式有限或不佳。
- 安裝文化石 -
文化石有著不同的安裝方法。天然文化石牆面施工直接,先砸牆的頭發,濕水,然後用水泥糊。除了使用人工培養石材天然石材的方法,但也粘合劑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先用9%或12%的電路板打底,然後直接將玻璃膠。
- 注意 -
(1)文化石在室內不適宜大面積使用,在一般情況下,該地區不應該使用它的空間的三分之一牆超過牆,文化石牆客廳不應出現多次。
(2)安裝文化石室外,盡量不要用砂岩石材,石頭是容易的,因為這樣的滲水。即使表面防水處理,所以容易日曬雨淋致防水層的老化。
(3)可用於室內安裝文化石色或互補色類近,但不要用強烈的色彩對比和福祉。
其實,文化石等裝飾材料,所需的應用程序是,並沒有使用片面追求的不應該逆潮流而丟棄的趨勢。
建築飾面陶瓷調查 - 概述 -
陶瓷,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傳統概念是指所有的陶瓷粘土和其他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它包括通過混合,成形,及各種產品的煅燒粘土或含粘土的混合物。最粗陶器,以最優秀的精陶和瓷器是其系列的一部分。為它的主要原料是取自硅酸鹽礦物(如粘土,長石,石英等)的性質,因此與玻璃,水泥,陶瓷,耐火材料等行業中,屬於「硅酸鹽工業」的范疇。所謂可塑性
陶器和瓷器是指瓷泥和瓷石礦做胎體,採用的原料如長石和石英釉,並且通過成型,乾燥,從產品的燒成,主要是家庭,三個藝術,陶器和建築。考古發現證明,中國人早在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8000年)發明了陶器。原始社會晚期出現的農業生產了中國人的祖先過上了比較固定的生活,客觀上已對陶器的需求。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更輕松,提高生活質量,逐步燒壞由陶土燒制陶器。
到目前為止,定義似乎陶瓷可大致描述如下:陶瓷是鋁硅酸鹽礦物或某些氧化物作為主要原料,按照該人通過物理和化學過程在高溫下的特定意圖岩石類型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氣氛下製造的過程。表面可以是上釉或未上釉的瓷器也有許多不同級別的半透明度的,整個身體是由一個晶體或非晶質的水泥熟料的孔或夾雜物和其它組分的微觀結構的一種或多種。
各種陶瓷產品,有兩個從不同的角度分類法常用的有:
(一)通過使用不同的分類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壇,盆,罐,盤,碟,碗等
2陶瓷藝術:如花瓶,雕塑。傢具等。
3陶瓷:花瓶花花園陶瓷燈座插頭包裝系列樹脂工藝器皿等
4工業陶瓷:在各種工業陶瓷產品使用。
(1),建築衛生陶瓷:像瓷磚,管道,地磚,外牆磚,衛生干凈了,等;
(2),化工陶瓷:化工行業,適用於各種酸容器,管道,塔,泵,閥和枯燥的益智反應鍋耐酸磚,灰等;
(3),化學瓷:用於化學實驗室的瓷坩堝,蒸發皿,燃燒舟,研究機構等;
(4),瓷:用於電力行業絕緣子高壓輸電線路。電機外殼支柱絕緣低壓電器絕緣子和照明,以及電信
絕緣子,絕緣子等無線電;
(5),難治性科目:用於各種高溫工業窯爐耐火材料;
(6),特種陶瓷:甩於各種尖端科學和現代工業及特種陶瓷的技術,具有高品質的氧化鋁瓷,瓷石鎂,鈦,鎂石瓷,瓷鋯石,瓷器質量鋰,和一個磁性陶瓷,金屬和陶瓷。
(二)所用的材料和緻密體的分類級別可分為:
陶器(brickware或赤土陶器),陶瓷(potttery),石器(石潔具),半瓷(半玻璃瓷器),以及瓷器(130relain),原料是從粗到細,鬆散體從粗糙多孔的,並逐漸達到緻密的燒結從低燒成溫度逐漸變得更高。
- 普通建築陶瓷 -
裝飾陶瓷用於建築牆體,地板,陶瓷衛浴設備。主要產品包括陶瓷磚,衛生陶瓷,大型陶瓷裝飾面板,裝飾玻璃產品。其中還包括了瓷磚牆磚,內牆磚(釉面磚)和地磚。
釉磚內牆,也被稱為,是一種薄精陶建築產品的室內裝飾。它不能用於室外,否則經日曬,雨沐,風,冰,會導致破裂損壞。不僅釉面品種,白,顏色,圖案,光,石等顏色的光,可以拼接成各種圖案,書法,裝飾性強,多用於廚房,衛生間,浴室,理發店,牆裙等裝飾及外牆裝飾大型公共場所。
磚陶瓷馬賽克瓷磚,地磚,牆磚,集體,其高強度,耐磨損,耐腐蝕,耐火,耐水性好,易清洗,不褪色,因此廣泛應用於牆體和地板裝飾。
大型陶瓷裝飾面板是一個大的裝飾陶瓷製品,它克服了小琉璃瓦,建築面積拼接麻煩,裝飾更逼真,施工效率更高,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裝飾陶瓷。
衛生陶瓷粉末磨細石英,長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過注漿觸發一次,然後乳濁釉應用於衛生潔具的表面。它具有結構緊湊,低孔隙度,強度高,吸水率低,耐腐蝕,耐無機酸(氫氟酸除外),熱穩定性好等特點,可分為洗面器,座便器,小便器,洗滌器,水箱,回彎曲和小零件,例如水。有兩種類型的白色和彩色的產品可以在廚房,浴室,實驗室等中使用。
建築玻璃產品正在建設一個低溫釉陶瓷製品,既可用於屋面,屋檐和牆面裝飾,可作為建築構件。包括釉面磚(板岩,筒瓦,溝頭瓦等),玻璃磚(用於照壁,牌樓,寶塔等裝飾木皮),建築玻璃等組成。隨著藝術,裝飾和結構融資於一體的琺琅之美,美與造型釉美容濃郁的民族特色。
1,牆磚:鋪路稱為建築牆體磚陶瓷材料的外表面。壓制面釉和無釉磚釉面磚分為兩類。
(一)釉面磚:陶瓷磚釉面地磚是彩色短。多地用於室外和室內裝修。
(二)無釉外牆磚:無釉外牆磚,也被稱為牆磚,外牆裝飾作為一種建築材料,有時也可以用來裝飾建築物地面。
二,釉面磚:片狀細釉陶該建築物的室內裝飾,也被稱為牆磚。建築裝飾與玻璃幕牆,使建築一種獨特的健康,易於清潔,美觀的裝飾效果。近年來,國內外大而薄釉產品的前進方向,發展彩色圖案磚。
質量根據外觀質量,釉面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三個等級。
三張牌
瓷磚用於裝飾地面。成較大的類別根據它們的大小,被稱為地磚,尺寸更小,更薄稱為馬賽克瓷磚(馬賽克)尺寸。
(一)的種類和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三種地板瓷磚地磚
顏色和規格多樣,紅,白,黃,深黃等多種顏色,規格;光澤度差,有一定的粗糙度,表面光滑或壓紋帶浮雕;有兩種類型的釉和無釉帶。常見的尺寸:150mm×150,100毫米×200,200毫米×300,300×300毫米,300mm可×400,厚度8-20mm的。
⑸ 「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和民族融合」調查報告
根據語言發展的歷史和語言之間語言要素(即語音、詞彙、語法)的異同,可以把語言劃分為語族、語支等各種類別。若把歷史同出一個「基礎語」(即母語)的許多語言歸為一大類,則稱為「語系」;同一語系的語言,根據語言之間的異同,又分為若干「語族」;語族之下分為「語支」;同語支的語言關系最密切,保留的共同點也最多。語支之下又包括若干語言。
按照語言的分類法,雲南境內的25個少數民族語言可劃分為2個語系、4個語族、11個語支。現將這些民族語言系屬分類及其有關歷史文化介紹如下。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民族
雲南境內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民族有13個,即彝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拉枯族、納西族、景頗族、阿昌族、藏族、普米族、怒族、基諾族、獨龍族。此外,還有一些小族群未被識別。藏緬語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一帶。這里是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土地廣闊、江河密布、峽谷縱深,地形地脈及氣候條件復雜,自然資源富集,人文環境多樣性特徵顯著。
漢藏語系諸語言的共同特點是其基本詞彙以單音節為主,而且每個音節有固定的聲調,在短語中有豐富的類別詞。藏緬語族語言的語法次序是先主語,次賓語,又次動詞,以及先名詞次形容詞的結構。該語族中屬於藏語支的民族有藏族;彝語支的民族有彝族、哈尼族、僳僳族、拉枯族、納西族、基諾族、怒族的一部分;羌語支有普米族;景頗語支有景頗族;緬語支有阿昌族;白語支有白族;另外獨龍族語言的語支未定。各民族內部不同支系之間有比較大的方言土語差別。
民族間的語言關系越接近,他們在歷史上的文化聯系就越密切。藏緬語族諸民族的歷史淵源與上古時期活動在西北地區的氏羌人有密切關系。有的是在向西南地區遷徙、流動、定居的過程中,融合當地百濮或百越族系的部眾形成的新的共同體。有的是在本土興起,征服許多氏羌部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民族集體。因此,古代氏羌人的一些文化特徵,如耕牧經濟、火葬習俗、父子連名制、轉房婚姻、原始宗教信仰等,在藏緬語族民族特別是在彝語支民族中仍有延續。
藏緬語族諸民族不但在語言關繫上最接近,有著一系列共同的文化特徵,更在族源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他們都是古代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古羌人亦稱氏羌或西羌,分布在陝西、甘肅、青海一帶。約在4000年至5000年以前,羌人早期南下支系與當地土著部落融合為棘(濮)。棘系「羌之別種」,因其所居平壩地區,自然條件較優越,早已發展了農耕。西漢時期及其以前,活動於今西昌地區的「邛棘」和滇池地區的「滇焚」,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公元前4世紀初,羌人自甘、寧、青一帶河湟地區南下,到岷江以東至金沙江畔,發展為武都、廣漢、越諸羌,與《史記》所載的禽、昆明相接,是羌人南下的較晚支系。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v的基礎上,昆明人與濮的融合是形成藏緬語族民族過程中的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棘(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隋唐以來,有烏蠻和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藏緬語族的先民們在長期的形成與融合發展過程中,活動范圍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藏緬語族內部形成了三大文化區。青藏高原是藏文化區,以高原草場畜牧型經濟和信仰藏傳佛教為主要特徵;雲貴高原是彝語支民族文化區,以山地混合農業經濟和信仰原始宗教為主要特徵;而橫斷山脈則是這兩大文化與漢文化互動形成的一條民族走廊,普米、納西、怒、獨龍等人口較少民族就是這條被稱為「藏彝民族走廊」中的族群,他們以山地耕牧經濟和信仰多種宗教為特徵。 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民族
雲南境內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民族共有4個,即壯族、傣族、布依族、水族。包括了兩個語支的民族及其語言,即屬於壯傣語支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水語支的水族。從歷史源流上看,壯侗語族各民族與我國古代南方的最大一個族群「百越」或稱「越族」有著密切的關系。越族因其支系繁多、各有種姓,在戰國、秦漢時期被統稱為「百越」。其中,較大的支系有於越、揚越、南越、閩越、駱越、東甌、山越、滇越、西甌等。
百越由於分布很廣,各地所處歷史條件不同,因而發展演變各異。東南越人早在先秦時期即與中原的華夏族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聯系密切,互相影響,隨著自身政權組織的消亡,加快了與華夏族或後來漢族的融合。嶺南和西南地區的越人,有的較早與漢族融合,有的已經演變,形成今天的一些兄弟民族。由於他們具有共同的族屬淵源、相似的語言和文化特點,仍然具有親緣關系。可以這樣說,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民族遷徙與分化融合,居住在不同地區的越人產生了不同的族名,而過去曾普遍使用的「越」這個族稱也漸漸不見於史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越人後裔有了不同的族稱,至宋明時期,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壯侗語族各民族。因而,在不少著作中,學者們又往往將壯侗語族各民族稱為「百越民族」。
「百越」是我國古代南方地區的土著族群。在越族出現於歷史舞台前,我國東南、中南和西南的廣大區域內,從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都遍布了人類活動的足跡。著名的考古發掘有舊石器時代的「馬壩人」「柳江人」「左鎮人」「下草灣人」,新石器時代的南寧貝丘遺址、江西的萬年仙人洞、浙江餘姚的河姆渡、嘉興的馬家浜、太湖杭州灣的良渚文化,等等。其中一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如幾何印紋陶,還出現了有規律的文化層疊壓關系,反映了該地區文化的承續性。同時,一些出土文物還與史書上所記載的越人文化特徵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說明了古代百越族群與這些史前文化的密切關系。
越人分布地區廣泛,史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是說自今越南北部經廣西、廣東、福建至浙江,都有越人各部雜居共處。不過,百越的分布地還延伸至台灣及西南地區的滇、黔等地。百越雖然分布廣泛,但基本生活在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的平原低地或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縱橫的地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種自然環境給百越民族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明顯的影響,他們的文化創造也表現出與水相關的特徵。如種植水稻、喜吃水產、習水善舟、居住干欄、文身斷發、龍蛇崇拜等。由於歷史的淵源關系和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不同民族間的互動關系,壯侗語族各民族與古代越人在文化上一方面表現出承續性,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壯侗語族各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對締造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民族
雲南境內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民族共有2個,苗族和瑤族。苗瑤語族又分為2個語支,即苗語支和瑤語支。無論從歷史源流還是語言、文化特徵等等方面,它們相互之間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兩個民族在語言上有親緣關系。它們共同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各族的地方性族群在語言上有交叉從屬關系,如瑤族的「布努」語屬於苗語支。這種語言、情感認同上的交叉從屬關系,反映了兩個民族在歷史上曾經存在密切的互動。
從族源上看,兩個民族都與歷史上的「武陵蠻」「五溪蠻」存在比較密切的淵源關系,說明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今天的湖南、貴州、江西等省交界地區是苗族、瑤族共同的「歷史民族區」。據記載,大約在唐朝初年,就有部分苗族從湘、黔、川、鄂等地遷入雲南東南部地區,隨即成了當時南詔統治范圍之內的少數民族之一。以後,分布在雲南的部分苗族,曾一度深入到了南詔、大理時期的東部「烏蠻」之中,並在今曲靖一帶取得過統治地位。當時的「納垢部」(今馬龍)、「羅雄部」(今羅平)的二部首領都曾以「盤瓠」後裔自稱。雲南苗族的另一部分,系由元明清時期從黔、桂、川等地陸續遷來。這部分「苗民」「三苗後裔」,指的是清朝以前,元明以後,分別從貴州、廣西一帶遷來的苗族,其中顯然也包括唐朝時期的「四邑苗眾」的後裔。而關於瑤族的族源的說法學術界歷來有爭論,有源於「山越」之說,原始居住地在今江蘇和浙江一帶;有源於「長沙、武陵蠻」之說,原始居住地在今湖南湘江、資江中下游;有源於「五溪蠻」之說,原始居住地在今湖南、貴州之間;還有一種說法是瑤族的來源是多元的,包含了「長沙、武陵、五溪蠻」和「山越」。今天的學術界多主張瑤族為「長沙、武陵蠻」或「五溪蠻」之後,共同特點為「盤瓠崇拜」。遠古時期的瑤族先民,曾與華夏族同居於黃河流域。周代由黃河流域遷至長江流域,成為被稱為「蠻」部落群體中的一員。秦漢時期,瑤族先民聚居於湘江、資江及洞庭湖沿岸廣大地區。南北朝時擴大了分布地。隋唐時逐步南遷至長沙、武陵、零陵、巴陵、桂陽、衡陽等郡,即今湖南大部分,廣東與廣西部分地區。元明清時期,瑤族已遍及廣西、廣東、湖南、雲南、貴州諸省了。瑤族遷入雲南的時間,記載不盡相同,一說唐代雲南就已居住有瑤族先民;另一說瑤族是明清時期遷入的。居住在雲南的瑤族同胞,普遍認同其祖先於100多年前自廣西遷入。
苗瑤兩族由於主體分布的地帶山水相連,以長江以南的湖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的山區為主要生存環境,為相互之間的往來提供了基礎,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形成了以山地耕獵型為主導的經濟文化類型。除了物質文化上的接近以外,社會組織如寨老制、石牌;民間傳統信仰如盤瓠也多有類似。
兩個民族不僅具有上述歷史和文化上的密切關系,而且還有一些相似的民族特點,如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遷徙最頻繁的民族之一。由於長期遷徙,形成難以磨滅的遷徙記憶文化如服飾、口頭文學、喪葬等;相對集中、大分散、大雜居、小聚居,分布地域廣闊是雲南省苗瑤分布的共同的最大特點;苗、瑤兩族還形成跨國分布;兩個民族的地方性族群眾多,內部的語言文化差異比較大;民族內聚力比較強;社會發育長期停滯,血緣和地緣雙重性質的農村公社是基本的社會組織單位,內部貧富分化、階級分化不很明顯等等。
當然,強調兩個民族的共性,並不意味著否定他們各自還有鮮明的特點。實際上,兩個民族的社會歷史發展是不平衡的。瑤族比苗族的開放性要更大一些,表現在語言上有比較普遍的兼語現象,在宗教上受到內地道教的影響比較深,社會的分化程度較之於苗族要更加突出等等。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民族
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古老民族,他們的語言都屬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與東南亞的孟族、高棉族等民族,在歷史源流上有密切關系。從族源上看,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三個民族都同出於古代的百濮族群,居住相對集中在雲南西部和西南部地區。根據現有的漢文歷史文獻,我國的孟高棉語族民族沒有經過跨度大、長距離的遷徙,民族分化也相對較晚,很難在唐代以前的漢文獻記載中將它們完全區分開來。
百濮族群也是我國南方古代一大族群,因種群繁多而被稱為「百濮」。在古代南方,分布於東部的濮人大多與越人融合為一體,西部之濮則與孟高棉語族各民族有直接的淵源關系。漢晉時期,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先民被稱為「苞滿」「濮」「閩濮」等,主要分布於今雲南保山及其西南地區。唐代,滇西及滇西南的一部分濮人,由於其內部在經濟上、文化上的差異性越來越大,開始分化為不同的族群,其中一部分被稱作「望蠻」「望苴子蠻」,這一部分與今天的佤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另一部分濮人被稱作「朴子蠻」,他們與今布朗族、德昂族有族源關系,主要分布在北至金沙江兩岸,南達今西雙版納廣大地區。元明清時期,濮人後裔進一步分化,出現了蒲蠻、蒲人、哈瓦、崩龍等稱呼,他們與今布朗族、佤族和德昂族有直接的承續關系,分布格局也與之基本一致。
我國孟高棉語族各民族均為典型的山居民族,如佤族的阿佤山、布朗族的布朗山、德昂族的三台山等,是這3個民族最知名的聚居區。長期以來,他們主要分布在適宜稻作的亞熱帶地區,以旱地農耕為主要生計方式,紡織、茶葉種植在其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德昂族有「古老茶農」之稱,布朗族聚居的西雙版納是西南地區重要的產茶區,而茶葉種植在佤族經濟收入中也佔有一定的比重。
由於這3個民族主要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文化教育程度較低,社會發育相對滯後,直到現在,仍有極少數群眾還在從事刀耕火種農業。同時,由於人口相對較少,這3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影響較多,如小乘佛教的信仰即來自傣族的影響,並滲透到生產、生活中的諸多方面。在當代社會,他們的傳統文化也同樣受到了沖擊和挑戰,如何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發展社會經濟和保存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提高文化教育素質,成為這些民族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其他民族
除上述介紹的雲南22個少數民族之外,雲南少數民族中還有蒙古族、滿族、回族3個外遷民族。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蒙古語支。元代落籍雲南通海縣的蒙古族,因與其他民族雜居,其原有蒙古語已發生變化,在對外交流中多使用漢語或彝語,但蒙古語並未完全消失。滿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滿語支,17世紀40年代,大量滿族入遷中原,漢族移居山海關外,滿漢交錯雜處,在經濟、文化、生活上交往頻繁,滿族逐漸普遍使用漢語漢文。到目前,僅有黑龍江一些邊遠地區滿族聚居村寨的少數老人會說滿語。居住在雲南的滿族慣用漢語漢文。雲南的滿族主要於清代進入。回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元代遷入中國內地的中亞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7世紀以來僑居中國沿海廣州、泉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和波斯商人的後裔。在長期與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雜居交往發展中,逐漸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到明代初期形成了回族。史籍中記載大量回族人入居雲南始於元代。1253年,即元憲宗三年,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回混合軍10萬人平大理國,這是大量回族入居雲南之開端。回族普遍通用漢語漢文。但在回族內部交往中,還保留著一些阿拉伯語、波斯語詞彙,形成3種語言匯合的形式。在進行宗教活動時,則使用統一的阿拉伯文經典。
資料在這,其他自己擴充!!!!
Form 師大實驗中學的
⑹ 訪千村助成長調查報告(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馬登鎮)
訪千村助成長調查報告(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馬登鎮)我幫忙列個大綱.
⑺ 大理市種子市場運行調查報告
你這個這么精確的范圍,恐怕很難有公開的數據,有數據的人估計也不會隨意公開。你可以去一些專業機構看一下,恐怕也是只有整個行業的數據。這么小的調研只有找機構專門定製了。
給你找了這個,你參考一下。如果有用,請採納。(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中國種子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第1章:中國種子行業相關概述
1.1 種子行業相關界定
1.1.1 種子行業相關內涵
1.1.2 種子行業統計標准
(1)種子行業分類方法
(2)種子行業統計方法
1.1.3 報告研究范圍界定
(1)產業鏈研究范圍
(2)子行業研究范圍
1.2 全球種子行業發展背景
1.2.1 全球糧食產業發展背景
(1)全球糧食產業發展趨勢
(2)全球糧食供需前景預測
(3)國際市場糧食價格預測
1.2.2 全球種子行業發展背景
1.2.3 發達國家種子行業特徵
(1)種子管理法制化
(2)種子生產與投放程序化
(3)種子公司經營規模經濟化
(4)相關產業之間的關聯效應化
(5)種子企業經營和資本運作國際化
1.3 中國種子行業發展背景
1.3.1 種子行業政策背景
(1)種子行業市場監管體制
(2)種子行業相關政策動向
(3)種子行業相關發展規劃
1.3.2 種子行業經濟背景
(1)國內生產總值情況
(2)糧食產量情況
(3)城鄉居民收入情況
第2章:中國種子產業鏈結構分析
2.1 種子行業產業鏈模式簡介
2.2 典型國家種子產業鏈模式分析
2.2.1 美國種子產業鏈模式
2.2.2 日本種子產業鏈模式
2.2.3 荷蘭種子產業鏈模式
2.2.4 印度種子產業鏈模式
2.2.5 中國種子產業鏈模式
2.3 種子行業研發環節分析
2.3.1 種子科研院所及高校資源
2.3.2 種子行業科研成果分析
2.3.3 種子培育技術發展分析
2.4 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分析
2.4.1 農作物種子生產布局
2.4.2 種子生產基地分析
2.4.3 重大種子生產基地工程項目
2.5 種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5.1 種子企業經營規模分析
2.5.2 種子行業供需情況分析
(1)2013年種子行業供需情況分析
(2)2014年種子行業供需情況分析
(3)2015年種子行業供需情況分析
2.5.3 種子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1)主要農產品商品化率
(2)種子市場規模分析
2.5.4 種子行業發展動態分析
第3章:中國種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3.1 種子行業參與者進入模式分析
3.1.1 國有大型企業進入模式
3.1.2 外資企業進入模式分析
3.1.3 國內中小企業進入模式
3.2 種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3.2.1 國際種子行業競爭格局
(1)全球種子行業市場特徵
(2)全球種子行業市場規模
(3)國際種業市場集中度分析
(4)國際標桿種子企業發展情況
1)杜邦(Dupout)
2)孟山都(Momsanto)
3)先正達(Syngenta)
4)利馬格蘭(Limagrain)
5)LandO』Lakes
6)德國KWS公司
7)拜耳作物科學(Bayer Crop Science)
8)SAKATA公司
9)DLF-TRIFOLIUM公司
10)Takii公司
3.2.2 國內種子行業競爭格局
(1)國內種子市場集中度分析
(2)種子上市公司業務競爭分析
3.3 種子行業並購重組分析
3.3.1 種子行業並購重組驅動因素
3.3.2 種子行業並購重組模式分析
3.3.3 種子行業並購重組規模分析
(1)國際種子企業並購重組分析
(2)國內種子企業並購重組分析
3.3.4 種子行業並購重組障礙分析
3.3.5 種子行業並購重組趨勢分析
3.4 跨國公司對中國種業的影響
3.4.1 跨國種業公司全球化新戰略
3.4.2 跨國種業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布局
(1)美國杜邦公司
(2)美國孟山都公司
(3)瑞士先正達公司
(4)法國利馬格蘭公司
(5)墨西哥聖尼斯公司
3.4.3 跨國種業公司對中國種子市場的影響
3.5 種子行業競爭程度分析
3.5.1 種子行業上下游議價能力
(1)種子行業上游議價能力
(2)種子行業下游議價能力
3.5.2 種子行業現有競爭者分析
3.5.3 種子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3.5.4 種子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3.5.5 種子行業競爭激烈程度分析
第4章:中國種子行業進出口市場分析
4.1 種子行業進出口狀況綜述
4.2 種子行業進出口市場分析
4.2.1 行業出口分析
(1)行業出口整體情況
(2)行業出口產品結構
4.2.2 行業進口分析
(1)行業進口整體情況
(2)行業進口產品結構
4.3 種子行業進出口前景及建議
4.3.1 種子行業出口前景及建議
(1)種子行業出口前景分析
(2)種子行業出口建議分析
4.3.2 種子行業進口前景及建議
(1)種子行業進口前景分析
(2)種子行業進口建議分析
第5章:中國糧食作物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5.1 水稻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5.1.1 水稻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1)水稻產業發展規模分析
(2)水稻行業需求特點分析
(3)水稻種植面積及分布區域
(4)水稻市場產銷狀況及價格走勢
5.1.2 水稻種子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水稻種業發展規模分析
(2)水稻種業發展特徵分析
(3)影響水稻種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4)國內水稻種業供需狀況分析
(5)國內水稻種業競爭狀況分析
(6)國內水稻種子進出口形勢分析
5.1.3 水稻種業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1)影響水稻種子價格的主要因素
(2)水稻種子價格走勢分析
5.1.4 水稻種業的品牌戰略分析
(1)水稻種業品牌經營的主要問題
(2)水稻種業品牌實施的主要策略
5.1.5 水稻種業技術發展分析
(1)國內雜交水稻種子培育技術現狀
(2)國內雜交水稻種子貯存技術現狀
5.1.6 水稻種業發展的策略及展望
(1)雜交水稻種業面臨的挑戰
(2)水稻種業發展的趨勢及展望
(3)水稻種子市場規模預測
5.2 玉米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5.2.1 玉米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玉米產業發展規模分析
(2)玉米產業發展特點分析
(3)玉米的種植面積及分布區域
(4)玉米市場產銷狀況及價格走勢
5.2.2 玉米種子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玉米種業發展規模分析
(2)玉米種業供需狀況分析
(3)玉米種業競爭狀況分析
(4)玉米種業銷售特點分析
(5)玉米種子進出口形勢分析
(6)玉米種業發展驅動因素
5.2.3 玉米種業市場價格走勢
(1)影響玉米種子價格的主要因素
(2)玉米種子價格走勢分析
5.2.4 玉米種業技術發展分析
(1)提高雜交玉米種子質量的關鍵技術
(2)提高雜交玉米種子產量的主要技術途徑
5.2.5 玉米種業發展問題及策略
(1)國內玉米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玉米制種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3)國內玉米種業的發展對策
(4)國內玉米市場規模預測
5.3 小麥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5.3.1 小麥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小麥種植區域分布分析
(2)小麥產銷狀況及價格走勢
5.3.2 麥種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麥種行業發展現狀
(2)麥種價格分析
(3)麥種進出口形勢分析
(4)麥種行業發展趨勢及展望
(5)小麥種子市場規模預測
第6章:中國經濟作物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6.1 蔬菜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6.1.1 蔬菜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蔬菜行業發展規模
(2)中國蔬菜行業產業地位
(3)中國蔬菜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4)中國蔬菜行業市場前景及競爭力分析
6.1.2 蔬菜種子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蔬菜種子產業鏈分析
(2)蔬菜種子產業現狀
(3)中國蔬菜種子市場特點
(4)中國蔬菜種子的企業主體
(5)中國蔬菜種子的科技現狀
(6)中國蔬菜種子進出口形勢分析
(7)中國蔬菜種子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6.1.3 蔬菜種子行業發展策略及建議
(1)中國蔬菜種子行業的優勢
(2)中國蔬菜種子行業存在的問題
(3)中國蔬菜種子行業發展策略
6.2 棉花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6.2.1 棉花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棉花種植區域分布
(2)中國棉花行業的發展概況
(3)中國棉花行業產銷狀況及價格走勢
(4)影響棉花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
6.2.2 棉種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棉種行業發展現狀
(2)中國棉種市場供需分析
6.2.3 棉種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6.3 花卉種子市場發展分析
6.3.1 花卉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花卉行業發展現狀
(2)中國花卉行業發展特點及趨勢
(3)影響中國花卉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6.3.2 花卉種子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花卉種子行業發展現狀
(2)中國花卉種子行業主要特徵
(3)中國花卉種子行業發展優勢
(4)中國花卉種子行業進出口形勢
6.3.3 花卉種子行業市場發展策略分析
(1)中國花卉種子行業存在的問題
(2)中國花卉種子行業發展策略
6.4 油料作物種子市場分析
6.4.1 油料作物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油料作物主要產品分析
(2)中國油料作物種植區域分布
(3)中國油料作物產銷狀況及價格走勢
6.4.2 油料作物種子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1)中國油料作物種子行業發展現狀
(2)中國油料作物種子進出口形勢分析
(3)中國油料作物種子行業發展方向
…………
⑻ 在雲南大理,想與中石油加油站合作開個汽車美容店,加油站讓我做一個書面形式的合作模式以及市場調查報告
市場營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