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評價小米的飢餓營銷
不是飢餓營銷,小米公司其實是典型的」資本思維「成長起來的企業。首先,他會找到投資方,告訴投資方我將用嶄新的方式做手機,然後大家一起來參與,在還沒有開工之前就拿到了投資。然後它會先告訴大家小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手機,配置是多少、價格是多少,找到了自己的消費者,等拿到了訂單之後,這時再去找工廠生產。所以說,預定的也好,搶購的也好,只要有了訂單就會生產。這是聰明的商人。
B. 為什麼小米的飢餓營銷能夠成功
小米手機成功的要素有很多,這里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小米成功的幾個突出要點。
第一,它是手機行業第一個在網路直銷平台飢餓營銷上取得成功的企業,已經牢牢進入了消費者的心智
第二,它有強大的網路互動平台,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取向在哪裡
第三,產品性價比高。這幾點要素中,除了第一點其他後來者沒法跟上之外,後面的,後來者都能做到(雖然不一定能做到那麼好)。這里同時也論證了一點,「第一」這個概念的心智很重要,他讓消費者始終認為你就是最好的。
成功不能復制,但是可以借鑒。誰能在地板行業開創飢餓營銷,並且能把它做得很成功呢?對於地板疲憊期的大多數人來說,可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都說生意難做,別說飢餓營銷了,你就算求著人家來買,人家都不買你的賬。然而正是在這種被動的狀態下更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做不了飢餓營銷的根本原因是你的產品只是跟其他公司的產品高度趨同,沒有任何獨特的賣點作為你的產品的競爭優勢,所以你只能做個被動者。所以,實現飢餓營銷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產品需要獨特的賣點以足夠吸引消費者,就如小米手機的高性價比。
你生產的、經銷的產品有足夠的賣點來吸引消費者嗎?我們進入傳統地板市場,似乎看不到這樣一種產品,所以沒人能打破平淡的局面。
選擇一款有獨特賣點的產品以足夠觸動消費者的神經,以領先的競爭優勢投入市場,找到打破常規的支點,讓飢餓營銷成為可能,地板行業也可以開始思考這樣的路線。「第一」這個心智概念的競爭優勢是個絕對好用的詞,就看誰能夠把握機會了。
C. 小米營銷模式之小米手機飢餓營銷
小米手機飢餓營銷
在小米手機正式發售後不久,小米科技公司開始限制出售手機,市場供不應求,達到控制市場的目的,利用消費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心理因素,有意降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同時也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而這樣的做法才會才會出現在發售當天短短3小時內10萬台小米機便銷售一空的結果。這一步步的產品控制,小米科技公司的促銷策略的非常到位。
小米手機微視營銷具體參考紀鑫智微視營銷之小米手機微視營銷分析
D. 怎麼看待小米的飢餓營銷
很簡單,1 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2 最終的結果呢?
眾所周知,從小米1開始,大家就一直在搶購。作為一家企業的老闆,他肯定希望自己的產業能立於不敗之地。那麼 小米手機希望的是什麼? 大賣。最終結果呢? 2015年到2016年很難過 。 為什麼?因為手機,並不是一個壟斷的產品,沒有小米 還有華為,雷哥是人狠貨不多,但是雷哥有在貨少的時候加價賣嗎?沒有(別說那些和黃牛合作的話,連你自己也說服不了)。
從上面說,小米手機不具備飢餓銷售的條件,他不像大蒜,今年被人買斷,沒有了。囤貨的人進行飢餓銷售抬高價格。蘋果手機和當年的諾基亞有飢餓銷售的條件,因為沒有其他手機有IOS系統,其他手機用塞班系統也要付很多錢。但他們飢餓了嗎?沒有,手機是終端,賣出手機才是服務的開始,手機上所有的東西都會給後續帶來可觀的利潤。你可以把手機想像成當今網路的賬號。想想QQ為什麼這么火? 因為其注冊用戶這么多,微信沒有QQ賬號的前提也不會發展這么好。
再來橫向比較,小米一直做的是性價比,性能是要有的,而且積極地使用最前沿的東西,比如高通處理器。別說首發不首發的,新旗艦肯定是用最新的處理器。那麼帶來的就是供貨不足的問題。要和三星搶,要和各大廠的旗艦搶。很好想像:雷哥做了1000萬台沒有裝835的小米6,就等著高通10萬個 ,10萬個的往過發貨835呢。
再看華為,有自己的處理器,供貨也會有緊張的時候 ,新的東西由於工藝不成熟,各種因素,產能總是跟不上正常。 再看藍綠,他們聰明的一點是,處理器上差不多就行,最新的哪能輪到我們用呢?我們專心把音質和拍照做好就行了。至於中國姑娘們,說起處理器,她們可能壓根不知道 ,手機里還有個零件叫處理器,哈哈。
說到最後,手機大家都在搶份額?飢餓銷售能說的通嗎?你信嗎? 小米今年做了一個一直沒斷貨的手機 小米NOTE3,代表了雷哥對自己供貨的期望。但不斷貨也是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犧牲的,這個你自己查。或自己想。
手機不是大蒜,你不賣有的是人賣,它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他是隨時都可以生產的電子產品,你不賣,總有人替代 。
E. 小米的營銷方案,小米飢餓營銷
小米手機飢餓營銷抄
在小米手機正式發售後不久,小米科技公司開始限制出售手機,市場供不應求,達到控制市場的目的,利用消費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心理因素,有意降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同時也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而這樣的做法才會才會出現在發售當天短短3小時內10萬台小米機便銷售一空的結果。這一步步的產品控制,小米科技公司的促銷策略的非常到位。
小米手機微視營銷具體參考紀鑫智微視營銷之小米手機微視營銷分析
F. 小米的飢餓營銷策略
小米官方好像除了雷大大說過「『飢餓營銷』是一個偽命題」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正式回應。
個人是不贊同「飢餓營銷」這個提法的,營銷策略永遠都不會成為「小米「這種大眾品牌生存並勝出的根本原因。
以小米的「飢餓營銷」來講,它更像一個結果或一個「表」,它的存在有更基礎的東西,有「里」的東西。
電子消費產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產品迭代更新快、產品生命周期短、產品銷售周期更短。這類企業通常面臨著很高的存貨風險,不僅包括它的產品,也包括它為生產產品而儲備的原料。在小米初期,它的產品銷售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提前備貨、提前生產,一旦產品銷售不及預期,就有可能拖垮整個企業。所以說這種變化的以銷定產的策略更多的是起到風險控制的作用。
至於說小米在逐漸取得市場認可後仍然延續了這種策略,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這種風險控制策略,即使在其品牌接受度提高的情況下,仍然是一種穩健的策略;其次,受資金、供應鏈、原料的影響,產能可能依舊受到限制;再次,這種「飢餓營銷」經歷了實操考驗,不排除其贏得了管理層認可後在小米產品上的刻意使用。
但歸根結底,個人還是認為「飢餓營銷」是小米風險控制策略的一個必然選擇。
上面這些解釋還是比較單薄,而且小米能夠成功,應該是基於其在更大視角下的精準定位。當然,具體細節不得而知,下面就不妨妄自揣測下。
小米初期給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個人覺得小米更多的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提供產品解決方案、產品設計、產品製造整合的綜合服務商,其最終目標是依託自己的解決方案、設計能力、供應鏈及製造整合能力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
打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小米更像是為消費者提供定製化生產的服務商(當然其定製化是基於一個規模並不小的群體,而不是個人),小米就像是消費者的管家(還收費低廉),針對潛在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設計產品、整合製造。既然是管家,那麼從產品設計出來到交到消費者的手中的每個環節都知會消費者一聲,把各個環節都透明化展示給消費者,那也就順理成章了。
G. 通過飢餓營銷的四大成功基礎來分析小米手機為何成功
小米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以粉絲策略為核心,以全渠道為依託,打造出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營銷模式,形成了小米的獨門武功。從發展的過程來看,其經過了三個核心策略階段,先後實現了銷售產品、社群建設和品牌傳播營銷目的。
小米設計對標蘋果。蘋果是工業設計的風向標。蘋果之前,沒有企業敢在做產品的時候,只做一個方案,然後沿著一個既定思路方向迭代產品。蘋果正是通過這種不斷迭代的方式獲得了成功,實現全球產品巨大銷量,打造出成功的爆品。
小米模式策略之四:社會化營銷
小米在社會化營銷運營上布局很大,主要陣地有微博、公眾號、論壇、貼吧、QQ空間,把每一個平台賬號都當成一個產品來做,配備完整的團隊去管理。通過做社會化營銷,提供優質的內容,實現品牌傳播。這一戰略也帶到了小米商城。例如用戶曬單評價中和客服互動的趣味內容,可以成為其他用戶茶前飯後「劃一劃」的小料。
在小米商城的一級導航欄中也有一個專門的內容模塊——發現,這里有新品一手評測、特惠攻略、開箱圖賞等干濕貨內容,並且通過商城早報的條列形式,放在用戶進入首頁正眼看去的位置,把內容主動展示給用戶看。這些內容是誰寫的呢?小米官方和米粉。對的,小米在做產品、做用戶、做內容等各個層面都開放了參與節點。這里不得不再次對小米的圖片設計團隊肅然起敬,每篇文章的每幅圖都經過精心設計,吸人眼球。
社會化營銷對標支付寶錦鯉。2018年國慶期間的「祝你成為中國錦鯉」活動創造了企業微博社會化營銷歷史紀錄:單條微博閱讀量超過2億,周轉發量超過310萬,漲粉200多萬,互動總量超過420萬。支付寶只在微博開屏上投了廣告,成本不超過50萬人民幣。社會化營銷幫助企業實現營銷目標提升品牌影響,標准操作商業化的運營就是把所有的資源聚合在一起,讓更多人看到這個內容,形成共振,無限放大營銷效果。
小米模式策略之五:事件營銷
小米擅長通過策劃、組織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促成產品銷售。
在小米手機青春版發布一個月前,即在微博上以「150克青春」為話題進行了一系列預熱。接下來,小米公司的合夥人親自出馬,在中央美術學院拍了《150克青春》的短片。短片幾乎包含了大學中的每一個經典場景。雷總打游戲,阿黎在拍照,穿著「adidos」的KK要約鳳姐,林斌在看《金瓶梅》,洪峰調侃長時間沒洗臭襪子,劉德在玩吉他,周博士在玩飛機。這個短片立刻為小米手機帶來巨大的關注,小米手機青春版一上線便賣掉了15萬台。
事件營銷對標企業杜蕾斯。杜蕾斯粉絲超過300萬,其擅長通過事件營銷進行宣傳,巧妙植入產品,贏得業界稱道。杜蕾斯會藉助某些紀念日進行營銷。2017年11月23日感恩節,杜蕾斯跨界聯合13個知名品牌,借用致謝的方式,掀起了一波聲勢浩大的品牌推廣活動。整個活動形成了網路大范圍傳播,帶來了超過預期的品牌影響力。
H. 小米飢餓營銷的手段
現在還有很多人買小米的產品么,自從幾年前小米3出來的時候買了,半年不到就反應跟石頭一樣,就拋棄了。
I. 如何從性心理學分析小米公司的飢餓營銷
再好的產品也需要用戶認可,更需要完美的包裝,小米似乎抓住了用戶的這種心理,再不買就買不到了。限時搶購讓米粉們忙的不亦樂乎,小米則可以「坐著收錢」。從重心理、跟風心理、佔便宜的心理,這是小米的飢餓營銷屢試不爽的秘密。用不用是一回事,買不買又是一回事,不理性消費的用戶最容易「上當」,不注重產品實際功能,更看重的是面子消費。個性消費、攀比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這點在年輕人群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都在用小米手機時,估計肯定也想去買一台用用。80後、90後是攀比的一代,總是喜歡在攀比中尋找優越感,這種心理非常普遍,但其中大部分人有追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願望,可現實的經濟條件卻不允許。小米手機的配置不差,外觀設計的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價格較為便宜,因此小米手機會受到眾多屌絲用戶的最愛,除了小米手機之外,目前似乎沒有同等性價比的手機品牌了。外觀要大氣、有檔次,看著有面子,但是價格又不能太貴,小米手機滿足了用戶的這種需求心理。當然還有其他山寨機也開始崛起了,比如酷派大神等低價大屏手機。米粉節只有小米一家唱獨角戲,將來還會有果粉節,蘋果手機也可以舉個類似的活動,凡是有一定用戶量的手機商家。都可以如法炮製,純粹是商家的炒作活動,但仍然有不少小米手機的粉絲加入進來,小米手機、蘋果手機不只是手機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意義是一種身份、品位的象徵,就實際用途而言,只要不是手游愛好者,什麼樣的智能機其實區別不大。但手機拿出來就是一種攀比和炫耀,特別是年輕人的虛榮心強。小米手機一直是「一機難求」的狀態,在小米官網上買到手機比較困難,米粉節讓眾多米粉們如願以償了。還在等什麼,趕緊搶購吧!過度的搞飢餓營銷不見得就是百利無一害,用戶很有可能選擇放棄小米手機,轉投其他品牌的智能機。只要性價比差不多,沒有那麼多用戶有耐心去守著官網,國內手機品牌魚龍混雜,低端智能機層出不窮。如果只是追求外觀上的高端、大氣,那麼不少用戶會選擇山寨機。米粉們一旦找到可以替代小米手機的另外一款智能機,很容易選擇其他品牌的手機,購買困難迫使急需換機的用戶選擇其他品牌。當然忠誠度高的米粉們會有耐心等下去,其他用戶則不會繼續耗費時間。小米的飢餓營銷該歇歇了,如今的小米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小米的品牌效應有了,應該重點去提升產品的質量和體驗度。營銷再怎麼牛逼,最後產品不如競爭對手,用戶還是會淘汰你的產品。米粉節讓小米樂了,也讓眾多的米粉們樂了,但這樣的節日一年一次也就夠了,以後米粉們估計都在眼巴巴的等著這個節日。商家打折促銷的節日太多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盈利的炒作。貪圖小便宜是所有用戶共同的習慣,米粉節小米產品都降價了,哪怕是降價幾十塊錢,仍然會有大量的用戶去搶購。因為這部分消費者的收入水平都不高,這樣的誘惑就更難抵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