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中大布匹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
你25W的資金,你必須有客源,然後選擇一個15w左右檔租的店面。15W左右檔租意味著地點不是很好。所以,你需要有自己的客源,再根據自己的客源,選擇你想做的面料。本人在中大工作了5,6年了,真心覺得中大並不是很好,特別是這兩年,生意一年比一年淡.....
2. 廣州中大布市哪裡的大致情況。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位於海珠區瑞康路,中山大學南門對面.共有14個場,4000多個檔口。
3. 想在中大開布行,在廣州中大布料市場有很多的檔口都是炒貨的,是怎樣操作的呢,他們的供應商倉庫在哪裡呢
他要是炒中大其他區的貨,市場附近就有倉庫,拿別人的色卡貼成自己的,客戶下單,然後去供應商倉庫拿貨發給客戶就是了。他要是在廣州做二批的,在柯橋的廠家報單,在發到廣州,做的比較大的,直接在附近租個倉庫備貨,反正最後賣不掉還能退回給廠家
4. 廣州中大的十大布行有哪些
廣州中大的十大布行有:巨豐,東盛,恆生,泰森,盛世,志強,天馬,駿馬,東成等等。
5. 廣州中大布料市場是什麼建了
位於海珠區新港中路中山大學正門對面的中大布匹市場,有著20年的發展歷史,至今已形成了中大紡織商圈。
你好:
這個商圈在形成發展過程中,不僅壯大了自己,還帶動了海珠區紡織產業以及相關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海珠區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發展到現在,中大布匹市場已成為全國第二大紡織品交易中心,涵蓋了40多個大大小小與紡織產業相關的商場,裡面的商戶超過1萬家。而據不完全統計,該商圈每年的成交額達250億元。。。。
這里有詳細的介紹:
http://www.gzzxws.gov.cn/gxsl/zts/ggkfssn/200905/t20090522_12303.htm
6.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的市場發展
中大布匹市場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那時候由海印橋橋底擺地攤賣毛線的「走鬼」,自發遷到中山大學南門對面,漸漸地形成了氣候。由於地處中山大學校園附近,買賣的商品主要是布料,久而久之被周邊居民職員叫中大布匹市場。它的成長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1)、1988年至1996年:擺地攤渡過最困難時期。
1987年,廣州市政府全面整頓市容環境,海印橋底不允許擺地攤,幾十戶攤主只好搬遷,當時有人建議搬到江南西路,有人建議去中大附近,但由於江南西路在當時屬於郊區,因此大家還是決定搬到中大校園附近。這里一片荒蕪,周邊是山地和漁塘,過往人員不多,生意很冷清。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生意有所好轉,開始有北方商人到這里采購毛線,而且采購量也是逐年增大,經營環境也從地攤搬到了瑞康路兩邊的鐵皮棚,還有一個鐵床當貨架,每個攤位每月工商收費100元。雖然生意還好,但做得很辛苦。
(2)、1996年至2001年:入室經營後面臨「內憂外患」。
由於發展初期布市檔口密集,而且規劃很不規范,消防隱患比較嚴重。1996年5月,海珠區政府開始對中大布匹市場進行整治、重建,並明確表示:只有對它進行改造、重建才是根本出路。政府把布市原來的地攤、鐵棚鋪等初步改成磚結構的簡易商鋪,商戶也開始入室經營。當時中大布市面臨著「內憂外患」。一方面,布市管理混亂。場內道路狹窄,人車混行,交通條件惡劣,與城中村相互交錯,治安問題凸顯,盜竊猖獗,還被列進「廣東省治安重點整治名單」和「廣州十大火災隱患」。另一方面,布市受各方面的挑戰,位於廣州大道南的天雄紡織城正好建成開業,政府要求商戶全部搬到那裡去經營。同時,浙江紡織品服裝出口逐年增長,廣東與浙江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在外部競爭對手發力追趕的時候,早年通過民間自發成長、以臨時建築為主的中大布匹市場漸漸顯露疲態,直至2001年後,這一勢態才有所好轉。
(3)、200l至2004年:快速擴容商圈態勢逐漸明朗。
進入2001年,中大布匹市場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海珠區政府對布匹市場的升級改造取得實效,在初步解決交通、消防隱患的同時,也摘除了「廣州十大火災隱患」的帽子。廣州市政府出台了《廣州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03—2010)》、海珠區政府也編制了《中大布匹市場整治規劃方案》,把中大紡織商圈列入升級改造的「重頭戲」。在2004年,海珠區政府將布市的管理權正式交由鳳陽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由區政府辦公室、公安、工商、稅務、城管、公安、規劃、交通、環衛等十幾個職能部門組成的「中大布匹市場管理委員會」。此時開始,經營環境較為穩定,呈現一個以瑞康路為軸心、向東曉南路周邊發展的趨勢。
(4)、2004年至2009年:「全球交易中心」浮出水面。
2005年1月1日起,隨著我國出口貿易《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的終止,紡織品和服裝配額全面取消。後配額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企業無論國有還是民營,不論規模大小,都擁有外貿出口權,廣州紡織業獲得了空前巨大的發展機遇。
針對市場快速擴容帶來交通、消防、治安等方面的問題,海珠區委、區政府下定決心,在規劃、整治、管理、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採取強有力措施促進市場升級。廣州國際輕紡城在這天時地利的良好機遇中迅速崛起,為周邊的商鋪帶來更多商機和繁榮,成為中大紡織商業的旗艦。
(5)、2009年至今「中國輕紡總部經濟區」逐步建立
中大布市業的發展雖然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阻礙,但是經營結構的調整使得市場的恢復期大大縮短,再加上內需的進一步擴大,布市交易已經呈現了良性發展,對於品牌企業謀求的總部戰略也對現在有布市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總部經濟區的出現就是中大布市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的正式開業,「中國輕紡總部經濟區」形成的條件就逐步成熟。定位為「中國輕紡總部經濟區」的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以40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使得中大紡織商圈的容量再擴大了一倍,是集采購交易、國際商貿、現代物流、會展、信息咨詢、技術交流、人才培訓等綜合配套功能於一體的面料、輔料一站式采購交易中心,其超前的設計和規劃領先國內同類市場20年。加上將於明年開業的「珠江紡織城」,中大布市的規模將接近於浙江柯橋紡織圈,將出現真正意義上旗鼓相當的「北柯橋、南中大」的中國輕紡業格局。
7.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
1.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211路(坐17站)到省榮軍醫院(榮校)站2下.走約640米到中大布匹市場
2.從廣州火車站總站走約190米到地鐵廣州火車站A出入口坐地鐵二號線(坐8站)到地鐵中大站D出入口下.走約590米到中大布匹市場
8. 問下廣州中大布匹市場 哪裡是做訂單的
檔口也可以接訂單的,有些客戶拿現貨也下訂單的。如果要專接訂單,可以去注冊一個公司,然後參加展會等各種途經累積客戶,把第一次下單的客戶做成長期合作的回頭客你就成功一半了。
9.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為什麼那麼多名車
看錯了..以為問:什麼最賺錢..
名車嘛...
開寶馬的相對比較多而已..
賣布賣副料的都賺錢...
(生意好的.一年賺個幾百萬問題不大.生意差的就沒好車...呵呵)
旺季..一天都賺個幾萬..所以車也代表身份..要面子.所以都開好車..
我回答一下這人:
有一些是做布的老闆,還有就是廣東香港的有錢人,那種真有錢的,很多都喜歡去裁縫店做量身定做手工做的衣服。所以有些是去買布的。
還有.香港的有錢人在中大..一點也不多..甚至說.非常稀有..(來廣州除非超級有錢.才有開名車..所以很難一見.)別誤導別人
不服我.就找我..我也是中大賣布的...
10. 廣州中大布料市場
肯定有啦,那麼大個布匹市場,你想要什麼布都有的。可以一米一米的買的,不一定買一條。
很多人要打版都是這樣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