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市場調研有哪些方法
(1)網路市場直接調研。網路市場直接調研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
㈡ 網上直接市場調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訪問調查法
訪問調查法即通過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面對面交談以獲取市場信息的一種調查方法。詢問時可按事先擬定的提綱順序進行
㈢ 網路上如何進行市場調查
網上市場調查特點
(1).及時性和共享性。網上調查是開放的,任何網民都可以進行投票和查看結果,而且在投票信息經過統計分析軟體初步自動處理後,可以馬上查看到階段性的調查結果。
(2).便捷性和低費用。實施網上調查節省了傳統調查中耗費的大量人力和物力。
(3).交互性和充分性。網路的最大好處是交互性,因此在網上調查時,被調查對象可以及時就問卷相關問題提出自己更多看法和建議,可減少因問卷設計不合理導致調查結論偏差。
(4).可靠性和客觀性。實施網上調查,被調查者是在完全自願的原則下參與調查,調查的針對性更強,因此問卷填寫信息可靠、調查結論客觀。
(5).無時空、地域限制。網上市場調查是24小時全天候的調查,這就與受區域制約和時間制約的傳統調研方式有很大不同。
(6).可檢驗性和可控制性。利用Internet進行網上調查收集信息,可以有效地對採集信息的質量實施系統的檢驗和控制。
網上直接調查方法
(1).網上直接調查分類
(2).網上問卷調查法
(3).其他網上直接調查方法
(4).網上直接調查的方式
① 利用自己的網站。網站本身就是宣傳媒體,如果企業網站已經擁有固定的訪問者,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網站開展網上調查。這種方式要求企業的網站必須有調查分析功能,對企業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但可以充分發揮網站的綜合效益。
② 借用別人的網站。如果企業自己的網站還沒有建好,可以利用別人的網站進行調查。這里包括訪問者眾多的網路媒體提供商(ICP)或直接查詢需要的信息。這種方式比較簡單,企業不需要建設網站和進行技術准備,但必須花費一定費用。
③ 混合型。如果企業網站已經建設好但還沒有固定的訪問者,可以在自己的網站調查,但與其它一些著名的ISP/ICP網站建立廣告鏈接,以吸引訪問者參與調查。這種方式是目前常用的方式,根據調查研究標明傳統的優勢品牌並一定是網上的優勢品牌,因此它需要在網上重新發布廣告吸引顧客訪問網站。
④ E-mail型。直接向你的潛在客戶發送調查問卷,這種方式比較簡單直接,而且費用非常低廉。但要求企業必須積累有效的客戶Email地址,而且顧客的反饋率一般不會非常高。 採取該方式時要注意是否會引起被調查對象的反感,最好是能提供一些獎品作為對被調查對象的補償。
⑤ 討論組型。在相應的討論組中發布問卷信息,或者發布調查題目,這種方式與E-mail型一樣,成本費用比較低廉而且是主動型的。但在指向Web網站上的問卷在新聞組(Usernet News)和公告欄(BBS)上發布信息時,要注意網上行為規范,調查的內容應與討論組主題相關,否則可能會導致被調查對象的反感甚至是抗議。
網上間接信息來源
(1).本國政府機構網站。(2).外國政府網站。(3).圖書館。(4).國際組織。(5).銀行。(6).商情調研機構。(7).相關企業。
收集互聯網上競爭者信息的途徑,主要有:
(1)訪問競爭者的網站。
(2)收集競爭者網上發布的信息。
(3)從其它網上媒體獲取競爭者信息。
㈣ 網路市場調研的形式和途徑
網路市場調研方法分為網路直接市場調研和網路間接市場調研。
收集競爭者信息的方法。
A.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利用所有的相關關鍵詞和喜愛的搜索引擎進行一系列的互聯網檢查時搜索競爭者信息的首選方法。尋找全球性競爭對手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在全球8大導航網站中查找。Yahoo,altavista,infoseek,excite,hotbot,webcrawler,lycos,planetseareh。收集國內競爭對手的方法,可以利用網路,新浪,搜狐,Google等。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國內來講,上網的企業還不是很多,通過引擎可能只能搜索到部分,往往還需要配合傳統方法收集信息。
B.訪問競爭者的網站。競爭者的網站會投露競爭企業的當前及未來的營銷策略。應該認真閱讀競爭者網站風格,內容和主要特色。雖然調研者在網站上可能發現不了什麼內幕消息,但瀏覽競爭者的網站是獲得大量信息的好的開端。
C.收集競爭者網上發布的信息。在互聯網上日益增多的信息中,商業信息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調研者在考慮這些信息對企業的時效性時,應該注意它們的時效性和准確性。
D從其他網上媒體獲取競爭的信息。如果企業沒有自己收集競爭者信息的資源或技術,就只能外購競爭者的信息了。外購信息優點是外部的咨詢人員是客觀的,他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他們可以更快地完成報告,他們可以定期更新信息。外購的缺點是成本高,包括初始成本和更新信息的成本。
E.從有關新聞組和BBS中獲取競爭者的信息。在網上有許多關於競爭者信息討論組,參加其中的任何一個都會得到很大好處
2
收集市場行情信息的方法。企業所收集色市場行情資料主要是指產品價格變動,供求變化方面的信息。收集市場行情信息,首先要了解可能用來收集市場行情信息的站點。這一類站點數目較多,大致有3種。
A.實時行情信息網,如股票和期貨市場。
B.專業產品商情信息網。
C.綜合類信息網。一般來講,不同商情信息網側重點不同,最好是能同時訪問若幹家相關但不完全相的站點,以求找出最新的最全面的市場行情。
3
收集消費者信息方法。消費者信息是指消費者的需要,偏好,意見,趨勢,態度,信仰,興趣,文化和行為等方面的信息。通過互聯網了解消費者的偏好,可以通過網上調研的方法來實現。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也就是收集消費者的個性特徵,為企業細分市場和尋找市場機會提供基礎。
A.利用Cookie技術收集消費者信息。Cookie是用戶硬碟里的一個小的文本文件,它可以把用戶的上網信息儲存在瀏覽器的存儲器中。一旦用戶瀏覽某個使用cookie技術的網站超過一定時間,網站就會把相關的信息下載到用戶的瀏覽器上並存儲起來。利用cookie技術,企業可以更詳細地了解消費者的上網特徵甚至購買行為。不管怎樣講,cookie是收集消費者信息的優秀工具。通過cookie與電子問卷調研等手段收集的信息結合在一起,調研者就可以了解用戶上網特徵,包括用戶人口統計數據,消費心理數據及統計數據。收集這些重要的消費者信息可以幫助調研者實施更有效的一對一營銷。
B.通過二手資料獲取消費者信息。互聯網可以讓調研者迅速收集到遍布全球的二手消費者信息。有大量組織機構提供內容廣泛的消費者信息,調研者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各種商業報告,貿易雜志,資料庫和政府的人口普查數據。有些服務是免費的,但很多是付費的,一般來講,購買二手數據比收集一手數據更快更便宜。C.利用專業統計軟體和網上訂單收集消費者信息。有的公司還通過網頁統計方法了解消費者對企業站點的感興趣內容,現在的統計軟體可以如實記錄下每個訪問頁面的IP地址,如何找到該網頁等信息。目前許多公司為了方便消費者,在公司網站架設BBS,允許消費者對公司的產品進行評述和提意見。有的公司允許消費者直接通過網路下訂單,提出自己的個性化需要,公司因此可以獲取消費者直接的第一手資料。
4
收集環境信息的方法。環境信息是指企業營銷戰略有關的宏觀環境變數的總和。宏觀環境主要是指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生存於發展的社會,技術,經濟和政治因素。環境信息調研應該看成是對主要的環境變數信息進行收集,評價並把它們與企的日常決策和長期戰略計劃結合在一起的過程。在當今全球一體化趨勢下,任何地方發生的事情或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對企業實現其短期和長期目標的能力產生影響。
網路市場調研時利用網路這種新興的媒體,針對特定的營銷環境進行市場調研活動,與傳統的市場調研活動相比,網路調研是一種集經濟,方便,快速等優點於一體的新型市場調研方法。
㈤ 網路市場調查手段有哪些
問卷,
㈥ 葯品如何做市場調查
1、自己調查,你拿個小本子到葯店一一查找
2、可以查閱一些相關葯品調查報告,下面應該有你要找的
2005-2006年中國醫葯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醫葯產業現狀
第一章 中國醫葯行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中國醫葯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經濟對比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國醫葯行業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國醫葯各產權經濟運行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二章 醫葯投資特性與投融環境
第一節 醫葯行業投資特性研究
一、醫葯業行業特性
二、醫葯行業地位
三、行業集中度分析
四、醫葯上下游產業鏈
五、醫葯行業壁壘
第二節 2004年醫葯行業投融資環境研究
一、產業政策
二、市場准入條件
三、行業與市場管理體制
四、相關政策環境
五、行業改革
第三節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一、各子行業投資價值
二、中葯類公司最具投資價值
三、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四、醫葯投資業的五處風險
第三章 我國醫葯行業熱點回顧
第一節 GMP認證分析
一、GMP認證對市場的影響
二、關注中小制葯企業GMP認證
三、GMP認證後我國醫葯行業產能整體過剩情況仍加劇
四、後GMP認證時代的營銷走向
五、制葯企業將如何鞏固和擴大GMP認證成果
第二節 並購熱潮分析
一、透視醫葯企業並購風雲
二、醫葯行業重組的動因、特徵和趨勢
三、我國醫葯行業並購浪潮成因及特點分析
四、國際醫葯企業購並動因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
五、2004醫葯行業再掀並購、重組高潮
六、並購重組將成為中國醫葯工業快速發展的主旋律
七、對醫葯行業並購重組的預測分析
第三節 醫療改革分析
第四章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第一節 總體投資情況
一、新建、在建項目數量
二、投資項目的子行業分布
三、資金使用方向
四、投資資金來源
五、投資主體的所有制結構
六、投資項目完成情況
七、投資效益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二節 重點投資項目分析
一、化學原料葯企業項目
二、化學制劑企業項目
三、中葯企業項目
四、醫療器械企業項目
五、生物制葯企業項目
第二部分 全球醫葯市場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區市場規模情況
第一節 全球醫葯市場規模情況
一、2002—2005年醫葯全球市場規模發展情況
二、2002—2005年全球醫葯市場分地區銷售情況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療種類排名及其銷售情況
四、2002—2005全球暢銷處方葯銷售額及其增長情況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葯品市場銷售情況(分國別)
六、2003年及其以後新葯開發動向
第二節 世界非處方葯轉換市場分析
一、Rx向OTC轉換的總體趨勢
二、Rx向OTC轉換的驅動力
三、Rx向OTC轉換的安全機制
第三節 美國醫葯業現狀分析
一、美國醫葯市場總體狀況
二、美國醫葯市場現狀分析
三、美國現代醫葯零售管理
第四節 日本
一、日本醫葯市場總體概況
二、日本漢方葯材生產概況
三、日本醫葯市場的國際化變局
第五節 歐洲
一、歐洲醫葯市場概況
二、醫療管理制度美歐的差異性分析
三、歐洲醫葯市場分析
第六章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總體情況分析
一、2003—2005年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二、研發投入情況分析
第二節 輝瑞制葯2003—2005年經營情況
一、2003—2005年總體銷售情況
二、主要產品2003—2005年銷售情況
三、新產品研發及其上市情況分析
四、企業經營問題及對策研究
第三節 羅氏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四節 百事美施貴寶2003—2005年經營
第五節 瑞士諾華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六節 默克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七節 葛蘭素史克2003—2005年經營
第八節 印度南星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九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公司2003—2005年經營情況
第七章 全球醫葯研發狀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研發情況分析
一、世界醫葯開發研究現狀分析
二、世界醫葯開發研究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全球已經過期及即將過期的專利葯物情況分析
一、專利已過期或將過期的專利葯
二、1998—2007年全球過期專利暢銷葯物情況
三、全球抗病毒葯物研發情況
第三部分 化學制葯產業
第八章 化學原料葯產業
第一節 化學原料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原料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原料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河北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三、浙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四、山東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五、黑龍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六、江蘇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七、天津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原料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原料葯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原料葯出口問題
五、化學原料葯外貿政策
第九章 化學制劑產業運行
第一節 化學制劑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制劑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制劑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制劑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制劑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制劑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江蘇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三、廣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四、上海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五、浙江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六、陝西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七、北京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八、山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九、河南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十、四川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制劑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
二、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制劑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制劑出口問題
五、化學制劑外貿政策
第四部分 中葯產業
第十章 中葯飲片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葯飲片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葯飲片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葯飲片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葯飲片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葯飲片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葯飲片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廣西地區
四、四川地區
五、江蘇地區
六、吉林地區
七、浙江地區
第六節 中葯飲片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成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成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成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成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成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成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吉林地區
四、江西地區
五、貴州地區
六、山東地區
七、四川地區
八、浙江地區
九、天津地區
十、北京地區
第六節 中成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成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二章 中葯外貿及優劣勢分析
第一節 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情況
一、中葯與中葯材出口情況分析
二、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2003—2005年情況綜述
第二節 中葯產業優劣勢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中葯產業行業政策分析
二、中醫葯行業技術分析
三、中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四、中葯行業現存問題分析
五、中葯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葯產業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葯產業
第一節 全球生物制葯市場規模
第二節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況
第三節 全球生物制葯產業發展趨勢
一、全球預測
二、國際市場現在和將來銷售最好的生物葯物
三、近期(2002年來)將投產和正在開發的暢銷葯
第四節 美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一、美國生物技術業2003年重現上揚
二、備受資本追捧生物技術公司成了暴發戶
第五節 日本生物醫葯業
一、日本生物制葯業情況
二、日本生物技術產業遠期規模
三、日本蛋白質結構方面的成就
第六節 德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第七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產品市場狀況
一、總體情況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葯物產業情況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療性蛋白市場分析與預測
第十四章 中國生物制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生物制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生物制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生物制葯產業各地區發展情況
一、地區經濟對比情況
二、湖北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四、山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六、廣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九、江蘇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第十五章 中國生物制葯細分市場
第一節 主要產品總體銷售情況分析
一、主要生物葯品銷售情況
二、基因工程葯物研製開發情況
第二節 國內干擾素市場產銷狀況
一、我們生產干擾素的主要種類
二、市場空間大
三、競爭日趨激烈
四、成長尚需時日
五、目前生產干擾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節 疫苗市場
一、我國疫苗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二、我國疫苗生產企業現狀
三、流感疫苗市場情況
四、乙肝疫苗市場
第四節 其他細分市場情況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紅細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長激素
六、胰島素
第十六章 中國生物制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生物制葯領先企業排名情況
一、2004年生物制葯銷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業銷售收入利潤情況
二、國家統計局2004年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前200名企業
三、國家統計局的生物制葯企業按利潤前200名企業
四、國家經貿委監測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利潤前100家企業
第二節 中國生物制葯上市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葯進出口情況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進口情況
第二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出口情況
一、出口總量情況 390
二、主要產品出口國家、數量、金額情況
第六部分 醫葯終端市場分析
第十八章 消費者分析
第一節 消費者基本狀況
一、全國各地區城鄉人口構成
二、全國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節 葯品消費結構分析
一、城鄉消費結構
二、中國農村葯品市場
三、國產葯與進口葯、合資葯品的市場佔有率
第三節 消費者消費心理分析
一、消費者購葯心理分析
二、消費者對中西葯的選擇
三、病患就醫習慣
第四節 消費者常備葯品
一、家庭常備三大葯品
二、常備葯品的購買渠道
第五節 疾病發病模式變化
一、21世紀全球發病模式的變化
二、中國人口疾病發病模式
第十九章 醫葯市場銷售渠道狀況
第一節 醫葯銷售渠道現狀
一、醫葯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
二、葯品零售業的現狀
三、實現醫葯零售業規模化發展的主要運作者
四、醫葯批發市場分析
五、中國葯品零售應對挑戰
第二節 我國醫療服務現狀
一、產業組織分析
二、醫療服務現狀
第三節 醫葯連鎖經營現狀
一、醫葯連鎖經營概況
二、美國連鎖零售葯店經營模式
三、醫葯連鎖配送社會化
四、醫葯連鎖經營分析
第二十章 醫院用葯主要葯品細分市場
第一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醫院用葯
一、抗生素各主要種類總體情況概述
二、大環內酯類葯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三、阿奇黴素、羅紅黴素和克拉黴素表現突出
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發展前景
第二節 青黴素類葯物全國醫院銷售分析
第三節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醫院用葯分析
一、醫葯用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二、國內廠家——市場份額重新分配
三、市場份額——國葯上升洋葯下降
第四節 萬古黴素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一、萬古黴素總用葯金額狀況
二、萬古黴素分城市用葯情況
三、萬古黴素生產廠商銷售現狀
四、國產與進口比重
第五節 β-內醯胺酶抑制劑醫院市場分析
第六節 頭孢類葯物用葯情況分析
第七節 喹諾酮類葯重點品種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環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羅沙星
五、諾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節 全身用激素類葯物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第八節 秘治療葯物醫院用葯情況
第九節 消化系統用葯醫院市場
第十節 呼吸系統用葯市場
一、2002年我國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走勢
二、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類別分析
三、主要品種市場情況
四、呼吸系統用葯零售市場情況分析
五、哮喘病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一節 2003年中國皮膚科外用葯市場分析
一、2003年總體情況
二、市場特點
三、具體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場情況分析
第十二節 眼科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三節 我國主要城市植物生物鹼類抗腫瘤葯市場
㈦ 網路市場調研有哪些方法
優勢:一是它的互動性,這種互動不僅表現在消費者對現有產品的發表意見和建議,更表現在消費者對尚處於概念階段的產品的參與,這種參與將能夠使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洞察市場的潛在需求;二是網路調研的及時性,一方面調研信息傳遞到用戶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戶向調研者的信息傳遞速度也加快了;三是網路調研的便捷性和經濟性,在整個調查過程中,調研者還可以對問卷進行及時修改和補充,而被調查者只需要具備電腦和上網條件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饋其意見。同時,對於反饋的數據,調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進行整理和分析,因為反饋的數據可以直接形成資料庫。四是它的可靠性和客觀性,一方面由於企業站點的訪問者一般都對企業產品有一定的興趣,另一方面網路調研問卷的填寫是自願的,不是傳統調研種的「強迫式」,所以填寫者一般回答問題相對認真,調研結果可靠性高。同時,被訪問者是在完全獨立思考的環境中接受調研的,不受傳統調研中人為因素的干擾,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性,所以這種基於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的調研結果能很大程度上反應消費者的消費心態和市場的發展趨勢,調研的結果比較客觀,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五是它的跨時空性,通過互聯網進行的網路調研可以24小時全天候進行,並且其調研對象可以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六是它的成本非常低廉,比傳統的調研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方便數據挖掘。劣勢:可信度較低、瀏覽人群有限、需要經常更新、需要相關技
㈧ 網上市場調查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現在創業或者興復辦企業一點不做市制場調查的生意人越來越少, 關鍵是市場調查的質量和方法, 對市場調查的深淺程度的把握. 有的人捨得花大價錢請專業市場調查公司來做, 有的人則是自己走馬觀花看一看而已, 這樣市場調查效果就完全不同. 市場調查的方法很多, 在企業管理的教科書中有相當詳細的論述. 但是從從小企業市場調查實用的角度, 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 親自考察市場. 如果要買下一個健身館, 你可以到它那裡觀察幾天的客流量, 甚至到它那裡免費打幾天工體經驗健身館的商業氣氛; (2) 查閱行業資料, 如統計年鑒﹑商業名錄和專業報刊雜志; (3) 與行業專家或者企業家交談或請教; (4) 參觀行業展覽會﹑新產品發布會﹑參加行業協會活動; (5) 與有關顧客交談; (6) 聽取親朋好友對做生意和選擇行業的看法; (7) 聯系進出口商.
㈨ 如何做葯品市場調查
去葯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