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家庭醫療設備市場調查報告

家庭醫療設備市場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04-16 21:59:35

① 醫葯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2005-2006年中國醫葯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醫葯產業現狀
第一章 中國醫葯行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中國醫葯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經濟對比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國醫葯行業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國醫葯各產權經濟運行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二章 醫葯投資特性與投融環境
第一節 醫葯行業投資特性研究
一、醫葯業行業特性
二、醫葯行業地位
三、行業集中度分析
四、醫葯上下游產業鏈
五、醫葯行業壁壘
第二節 2004年醫葯行業投融資環境研究
一、產業政策
二、市場准入條件
三、行業與市場管理體制
四、相關政策環境
五、行業改革
第三節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一、各子行業投資價值
二、中葯類公司最具投資價值
三、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四、醫葯投資業的五處風險

第三章 我國醫葯行業熱點回顧
第一節 GMP認證分析
一、GMP認證對市場的影響
二、關注中小制葯企業GMP認證
三、GMP認證後我國醫葯行業產能整體過剩情況仍加劇
四、後GMP認證時代的營銷走向
五、制葯企業將如何鞏固和擴大GMP認證成果
第二節 並購熱潮分析
一、透視醫葯企業並購風雲
二、醫葯行業重組的動因、特徵和趨勢
三、我國醫葯行業並購浪潮成因及特點分析
四、國際醫葯企業購並動因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
五、2004醫葯行業再掀並購、重組高潮
六、並購重組將成為中國醫葯工業快速發展的主旋律
七、對醫葯行業並購重組的預測分析
第三節 醫療改革分析

第四章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第一節 總體投資情況
一、新建、在建項目數量
二、投資項目的子行業分布
三、資金使用方向
四、投資資金來源
五、投資主體的所有制結構
六、投資項目完成情況
七、投資效益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二節 重點投資項目分析
一、化學原料葯企業項目
二、化學制劑企業項目
三、中葯企業項目
四、醫療器械企業項目
五、生物制葯企業項目

第二部分 全球醫葯市場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區市場規模情況
第一節 全球醫葯市場規模情況
一、2002—2005年醫葯全球市場規模發展情況
二、2002—2005年全球醫葯市場分地區銷售情況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療種類排名及其銷售情況
四、2002—2005全球暢銷處方葯銷售額及其增長情況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葯品市場銷售情況(分國別)
六、2003年及其以後新葯開發動向
第二節 世界非處方葯轉換市場分析
一、Rx向OTC轉換的總體趨勢
二、Rx向OTC轉換的驅動力
三、Rx向OTC轉換的安全機制
第三節 美國醫葯業現狀分析
一、美國醫葯市場總體狀況
二、美國醫葯市場現狀分析
三、美國現代醫葯零售管理
第四節 日本
一、日本醫葯市場總體概況
二、日本漢方葯材生產概況
三、日本醫葯市場的國際化變局
第五節 歐洲
一、歐洲醫葯市場概況
二、醫療管理制度美歐的差異性分析
三、歐洲醫葯市場分析

第六章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總體情況分析
一、2003—2005年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二、研發投入情況分析
第二節 輝瑞制葯2003—2005年經營情況
一、2003—2005年總體銷售情況
二、主要產品2003—2005年銷售情況
三、新產品研發及其上市情況分析
四、企業經營問題及對策研究
第三節 羅氏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四節 百事美施貴寶2003—2005年經營
第五節 瑞士諾華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六節 默克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七節 葛蘭素史克2003—2005年經營
第八節 印度南星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九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公司2003—2005年經營情況

第七章 全球醫葯研發狀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研發情況分析
一、世界醫葯開發研究現狀分析
二、世界醫葯開發研究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全球已經過期及即將過期的專利葯物情況分析
一、專利已過期或將過期的專利葯
二、1998—2007年全球過期專利暢銷葯物情況
三、全球抗病毒葯物研發情況

第三部分 化學制葯產業
第八章 化學原料葯產業
第一節 化學原料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原料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原料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河北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三、浙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四、山東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五、黑龍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六、江蘇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七、天津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原料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原料葯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原料葯出口問題
五、化學原料葯外貿政策

第九章 化學制劑產業運行
第一節 化學制劑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制劑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制劑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制劑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制劑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制劑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江蘇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三、廣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四、上海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五、浙江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六、陝西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七、北京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八、山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九、河南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十、四川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制劑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
二、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制劑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制劑出口問題
五、化學制劑外貿政策

第四部分 中葯產業
第十章 中葯飲片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葯飲片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葯飲片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葯飲片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葯飲片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葯飲片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葯飲片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廣西地區
四、四川地區
五、江蘇地區
六、吉林地區
七、浙江地區
第六節 中葯飲片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成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成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成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成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成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成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吉林地區
四、江西地區
五、貴州地區
六、山東地區
七、四川地區
八、浙江地區
九、天津地區
十、北京地區
第六節 中成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成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二章 中葯外貿及優劣勢分析
第一節 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情況
一、中葯與中葯材出口情況分析
二、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2003—2005年情況綜述
第二節 中葯產業優劣勢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中葯產業行業政策分析
二、中醫葯行業技術分析
三、中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四、中葯行業現存問題分析
五、中葯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葯產業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葯產業
第一節 全球生物制葯市場規模
第二節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況
第三節 全球生物制葯產業發展趨勢
一、全球預測
二、國際市場現在和將來銷售最好的生物葯物
三、近期(2002年來)將投產和正在開發的暢銷葯
第四節 美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一、美國生物技術業2003年重現上揚
二、備受資本追捧生物技術公司成了暴發戶
第五節 日本生物醫葯業
一、日本生物制葯業情況
二、日本生物技術產業遠期規模
三、日本蛋白質結構方面的成就
第六節 德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第七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產品市場狀況
一、總體情況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葯物產業情況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療性蛋白市場分析與預測

第十四章 中國生物制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生物制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生物制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生物制葯產業各地區發展情況
一、地區經濟對比情況
二、湖北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四、山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六、廣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九、江蘇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第十五章 中國生物制葯細分市場
第一節 主要產品總體銷售情況分析
一、主要生物葯品銷售情況
二、基因工程葯物研製開發情況
第二節 國內干擾素市場產銷狀況
一、我們生產干擾素的主要種類
二、市場空間大
三、競爭日趨激烈
四、成長尚需時日
五、目前生產干擾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節 疫苗市場
一、我國疫苗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二、我國疫苗生產企業現狀
三、流感疫苗市場情況
四、乙肝疫苗市場
第四節 其他細分市場情況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紅細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長激素
六、胰島素

第十六章 中國生物制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生物制葯領先企業排名情況
一、2004年生物制葯銷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業銷售收入利潤情況
二、國家統計局2004年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前200名企業
三、國家統計局的生物制葯企業按利潤前200名企業
四、國家經貿委監測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利潤前100家企業
第二節 中國生物制葯上市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葯進出口情況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進口情況
第二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出口情況
一、出口總量情況 390
二、主要產品出口國家、數量、金額情況

第六部分 醫葯終端市場分析
第十八章 消費者分析
第一節 消費者基本狀況
一、全國各地區城鄉人口構成
二、全國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節 葯品消費結構分析
一、城鄉消費結構
二、中國農村葯品市場
三、國產葯與進口葯、合資葯品的市場佔有率
第三節 消費者消費心理分析
一、消費者購葯心理分析
二、消費者對中西葯的選擇
三、病患就醫習慣
第四節 消費者常備葯品
一、家庭常備三大葯品
二、常備葯品的購買渠道
第五節 疾病發病模式變化
一、21世紀全球發病模式的變化
二、中國人口疾病發病模式

第十九章 醫葯市場銷售渠道狀況
第一節 醫葯銷售渠道現狀
一、醫葯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
二、葯品零售業的現狀
三、實現醫葯零售業規模化發展的主要運作者
四、醫葯批發市場分析
五、中國葯品零售應對挑戰
第二節 我國醫療服務現狀
一、產業組織分析
二、醫療服務現狀
第三節 醫葯連鎖經營現狀
一、醫葯連鎖經營概況
二、美國連鎖零售葯店經營模式
三、醫葯連鎖配送社會化
四、醫葯連鎖經營分析

第二十章 醫院用葯主要葯品細分市場
第一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醫院用葯
一、抗生素各主要種類總體情況概述
二、大環內酯類葯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三、阿奇黴素、羅紅黴素和克拉黴素表現突出
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發展前景
第二節 青黴素類葯物全國醫院銷售分析
第三節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醫院用葯分析
一、醫葯用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二、國內廠家——市場份額重新分配
三、市場份額——國葯上升洋葯下降
第四節 萬古黴素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一、萬古黴素總用葯金額狀況
二、萬古黴素分城市用葯情況
三、萬古黴素生產廠商銷售現狀
四、國產與進口比重
第五節 β-內醯胺酶抑制劑醫院市場分析
第六節 頭孢類葯物用葯情況分析
第七節 喹諾酮類葯重點品種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環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羅沙星
五、諾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節 全身用激素類葯物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第八節 秘治療葯物醫院用葯情況
第九節 消化系統用葯醫院市場
第十節 呼吸系統用葯市場
一、2002年我國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走勢
二、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類別分析
三、主要品種市場情況
四、呼吸系統用葯零售市場情況分析
五、哮喘病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一節 2003年中國皮膚科外用葯市場分析
一、2003年總體情況
二、市場特點
三、具體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場情況分析
第十二節 眼科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三節 我國主要城市植物生物鹼類抗腫瘤葯市場

② 醫療器械銷售情況及市場調研工作報告該怎麼寫

寫出你自己真正的業績,對你所負責區域的需要情況做個總結。你所做的產品的銷售空間。

③ 哪裡能找到最新關於醫療設備行業的調查統計報告

需要的話聯系我,我專門做醫療設備行業分析的

④ 購買醫療設備的可行性報告

格式基本如此,主要是修改一下,看看哪些適用。

偶覺得,你的可行性報告,就是分析一下購買的成本、使用的成本、維護成本、折舊、產生的收益,等等

一般廣義上可行性報告是根據你做的調查分析可能的結果,對可實行的策略和步驟做出預測計劃和報告。

基本格式

資料介紹:
目錄 1
第1章 項目總論 6
§1.1 項目背景 6
§1.2 可行性研究結論 7
§1.3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9
§1.4 存在問題及建議 9
第2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10
§2.1 項目提出的背景 10
§2.2 項目發展概況 10
§2.3 投資的必要性 11
第3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12
§3.1 市場調查 12
§3.2 市場預測 13
§3.3 市場推銷戰略 14
§3.4 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15
§3.5 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16
第4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17
§4.1 資源和原材料 17
§4.2 建設地區的選擇 18
§4.3 廠址選擇 20
第5章 工廠技術方案 22
§5.1 項目組成 22
§5.2 生產技術方案 22
§5.3 總平面布置和運輸 24
§5.4 土建工程 25
§5.5 其他工程 26
第6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27
§6.1 建設地區的環境現狀 27
§6.2 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28
§6.3 項目擬採用的環境保護標准 28
§6.4 治理環境的方案 29
§6.5 環境監測制度的建議 29
§6.6 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29
§6.7 環境影響評論結論 29
§6.8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29
第7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31
§7.1 企業組織 31
§7.2 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31
第8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33
§8.1 項目實施的各階段 33
§8.2 項目實施進度表 35
§8.3 項目實施費用 36
第9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37
§9.1 項目總投資估算 37
§9.2 資金籌措 39
§9.3 投資使用計劃 39
第10章 財務與敏感性分析 41
§10.1 生產成本和銷售收入估算 41
§10.2 財務評價 42
§10.3 國民經濟評價 42
§10.4 不確定性分析 42
§10.5 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43
第11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44
§11.1 結論與建議 44
第12章 財務報表 45
第13章 附件 47

⑤ 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報告

【出版日期】 2007年2月 【報告頁碼】 571頁 【圖表數量】 236個
【印刷版價】 6300元 【電子版價】 6800元 【兩版合價】 7300元
【英文版價】 11000元 【英文電子】 12000元 【交付方式】 EMS特快專遞

→內容簡介

2007年,醫療體制改革啟動,政府將加大基礎公共衛生網路的投入,無疑會給醫療器械生產商帶來較大市場空間。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全國17.5萬家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的醫療儀器和設備中,有15%左右是20世紀70年代前後的產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產品。這也就預示著它們需要更新換代,而在這個過程中,將會保證未來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增長。我國目前有縣及縣以上醫院1.3萬家,鄉(鎮)衛生院5.2萬家,醫院病床數達300多萬張。如果全國1.3萬家縣級以上的醫院,都能基本達到日本1980年醫院醫療儀器設備標准(每100張床位為人民幣80萬元),那麼,我國醫療器械設備市場的增量空間超過240億元。
根據「十一五」規劃,2007年,「新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覆蓋面將擴大到全國縣(市、區)總數的60%,2008年在全國基本推行,2010年實現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目標。從人均衛生醫療費用看,目前城市為1261元,農村為301元。假設如果農村人口分別用5年、10年、15年達到城市人均衛生醫療費用的水平,農村人均衛生醫療費用年均增長33%、15%和10%。這對於國內中低端的品牌醫療器械公司而言,將構成重大利好。除了規模以外,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結構的調整,也是一塊巨大的市場。據統計,中低端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約占整體市場規模的75%,遠高於全球45%的水平。今後,我國醫療器械的功能應當從單純診斷、治療和化驗,向診斷、治療、檢驗、分析、康復、理療、保健、強身等多功能方面延伸。可以預見,2007年及未來幾年,中國醫葯器械產業必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時期。

機遇總是與挑戰並存。目前,市場正在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以每年近10%的速度在增長,而高端醫療設備銷售更是達到20%以上的增長速度。然而,我國醫葯機械產業的高端市場卻長期為國外企業所佔據,國產醫療器械大部分屬於中低端產品,高端市場的份額不足1/3。中國高端醫療設備的市場大多是飛利浦、通用電氣和西門子3家巨頭的產品。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除了邁瑞等少數幾家,都因技術不足、穩定性欠佳而幾乎無望涉足這個領域。在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威爾科技、萬東醫療和新華醫療作為我國醫療器械細分行業中常規產品生產商,在國內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由於醫療器械行業作為一種高技術產業,面臨國外跨國企業的競爭,那麼我國企業應該怎樣才能贏得高端市場份額呢?並根據行業發展環境、趨勢,制定發展策略呢?
在國內醫學專家、經濟學者的帶頭下,本研究咨詢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醫療器械協會、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葯報》、中國行業研究網等國內外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醫療器械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重點分析了下列問題:中國醫療器械技術和市場現狀、主要生產區域的經濟指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勢。其中重點對行業經營狀況和醫用電子儀器、一次性醫療器具、生物醫療器材、超聲診斷儀、呼吸機、麻醉機等產品的技術與市場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給出了各類產品的技術概況、發展趨勢、進出口分析、競爭分析、市場佔有率、市場潛力、市場分布、產品銷售與促銷方式、醫療機構購買的決策過程,以及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預測,並對投資者和生產企業提出了建議。報告內容豐富、詳細,運用了大量的圖、表,分析深入、透徹,且有獨到的見解,為企業了解目前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制定發展戰略(進入、退出、整合、升級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料和有力的參考依據。

目 錄
CONTENTS

第一部分 行業現狀分析
第一章 醫療器械相關定義與特徵 1
第一節 醫療器械行業定義和細分 1
一、行業定義 1
二、行業細分 1
三、醫療器械的分類 1
四、高新技術醫療設備 10
第二節 醫療器械行業產業鏈介紹 10
第三節 醫療器械行業的行業特徵 11
一、產品種類繁多、各行業收益不一 11
二、醫療器械行業的核心創利部分高投入、高收益 11
三、自然資源與技術資源雙依賴 11
第四節 行業在國民經濟的重要性 12
一、醫療器械行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 12
二、醫療器械行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分析 12

第二章 國際醫療器械行業現狀分析 13
第一節 世界醫療器械產業總體現狀 13
一、世界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現狀 13
二、當前國際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14
三、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市場分析 16
四、世界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方向 18
五、全球醫療器械市場我國品牌市場份額情況 21
第二節 國際醫療器械行業的研發動態 23
一、設備小型化、攜帶型 23
二、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專業化 24
三、開辟新的診治領域 25
四、新技術的應用製造人造器官 25
五、再生醫療 25
第三節 美國醫療器械市場狀況 25
一、美國國內醫療器械市場 25
二、美國醫療器械產品市場發展現狀 28
三、細分產品發展趨勢 31
四、美國醫療器械法規介紹 34
五、美國醫療器械關稅 37
六、風險資本青睞美國醫療器械行業 39
第四節 日本醫療器械市場深入分析 40
一、日本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40
二、進口日本涉及的法律法規 41
三、進入日本醫療器械市場策略 43
第五節 歐洲醫療器械市場分析 45
一、歐洲醫療IT外包市場 46
二、歐洲醫療器械佔全球醫療設備市場比例 47
三、英國醫療器械市場 48
四、波蘭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50
五、匈牙利醫療器械市場 52
六、歐洲醫療器械法規動態 53
七、2012年歐洲醫療成像顯示器市場需求預測 56

第三章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58
第一節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 58
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 58
二、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分析 59
三、醫療器械創新陷入提速困惑 62
四、醫療器械是利用航天技術成果的重要領域 65
五、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發展情況分析 68
六、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 73
第二節 國產醫療器械發展的現狀 74
一、產業狀況 74
二、市場競爭情況 75
三、面對歐盟出台的weee和rohs「環保雙指令」 75
四、發展存在的問題 76
第三節 2007年制葯企業發展前景展望 76
一、醫葯行業的政策背景 77
二、醫葯行業產業鏈和格局分析 79
三、2006年全行業總體運行態勢 80
四、2007年制葯企業競爭環境分析 81
五、2007年市場機會展望 87

第二部分 市場情況分析
第四章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分析 91
第一節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現狀分析 91
一、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現狀 91
二、我國醫療器械的需求量 94
三、2006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分析 96
四、2006年醫療器械市場動態 99
五、2006年醫療器械市場整頓規范成效顯著 102
第二節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價格分析 103
一、四大因導致醫療器械價格虛高 103
二、2006年國家發改委出手干預醫療器械價格虛高 104
三、價格管理面臨的難點及政策建議 105
第三節 2007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分析 106
一、2007年我國頒出首張醫療器械ISO13485認證證書 106
二、2007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面臨陽光監管 107
三、2007年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潛力大 108
四、2007年醫療器械行業面臨洗牌 111
第四節 農村醫療器械市場分析 112

⑥ 如何做大型醫療設備購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大型醫療設備購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資決策以前,通過對設備的市場需求、設備選型、盈利能力、環境影響等,從社會、經濟、技術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投入使用後取得的財務收益、經濟及社會效益進行預測,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綜合性的系統分析方法,具有預見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的特點。在投資決策之前進行可行性分析,不但有助於減少或避免投資失誤,而且有助於購置的順利實施和推進。
(一)投資必要性
醫療市場的需求是醫療設備購置的前提,首先要做好市場研究,了解設備適應的病種在當地的發病率、病人來源情況、本地區同類設備的數量和設備利用程度。前瞻性地考慮設備是否與醫院的戰略發展目標相適應,是否有益於填補區域空白,重點學科建設,新業務增長等。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大型醫療設備的配置須在滿足臨床需要的同時,滿足或超前於科研、教學、學科建設的需求,符合醫院技術層級日漸提升的發展趨勢,尋求經濟效益與科學創新價值的平衡點,實現臨床與科研共贏。可選用定量指標:裝機後本區域每百萬人口裝機數、醫院的醫療收入占本地區醫療收入的比率、本院擬購設備適應病種的專家數量、床位數量、病床使用率等。
(二)技術可行性
近年來,科學技術發展迅速,醫療設備的技術革新也隨之加快。醫療設備的技術先進性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耗材采購、維修材料供應的良好途徑是設備正常使用的保證,這些均應列入可行性論證范圍。除技術水平的相對先進性,還應充分考慮技術革新的速度。選用指標:預購置設備所能達到的性能指標與醫療上要求達到的性能指標的一致性。
(三)財務可行性
在可靠的成本分析(包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考慮資金的時間成本)和收入測算(由於政府制定了統一的收費標准,收入測算的關鍵是對設備工作量的有條件、有根據的科學預測)的基礎上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所採用的指標分為靜態指標(投資回收期法、年均投資報酬率法、投資貸款償還期法等)和動態指標(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由於動態指標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所以在實際評價時比靜態指標更具說服力。

動態評價方法中的凈現值法和內含報酬率法是財務可行性分析普遍採用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凈現值法是把科學預測設備購置後的收益,通過基準貼現率計算為現值,根據凈現值的正負來決定是否購置;而內含報酬率法是計算出資金流入現值總量與流出現值總量相等、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與基準貼現率進行比較,以此判斷方案優劣,並通過這種方法來明確方案的實際收益率,故在實際應用中,內含報酬率法比凈現值法更佳。若採用的各評價指標均符合預期目標,則該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若均不符合,則應放棄購置。當主要指標與次要、輔助指標有矛盾時,應以內含報酬率等主要指標結論為標准,若主要指標符合,而次要、輔助指標不符合,則說明該方案雖具財務可行性,但存在一定風險;反之,應放棄。

(四)組織可行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大型醫療設備的安置必須符合醫院環境總體布局的要求及環保要求,這就要充分了解醫院的總體布局、設備安裝地點及環境要求,如:配電、通風、降溫、有無排污和放射問題等及解決措施。工作人員定期進修或培訓,包括:診斷醫師、技師、護士、工程技術人員。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是保證儀器正常運轉的重要一環,醫院應加強自己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解決絕大多數的機器故障問題,降低費用、節約資金。
(五)社會可行性
購置大型醫療設備除了會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外,還會產生一系列外部效果,即社會效益。體現在:
(1)購置的設備開展的項目正是社會所需要的或能給本地區患者帶來就醫便利。量化指標:患者因本地無同類設備而赴外地就診需花費的開支/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2)購置的設備能明顯提高醫院診療水平和診療效率,增加病人接待量,帶動相關科室收入增加。通過對設備檢測速度分析,預測出在單位時間內新設備的病人接待量。量化指標:預計年使用人次數×預計使用者住院比例×平均住院收費額 。
(3)購置的設備能提高醫院的科研、教學水平與效率。可採用應用成果、新技術、科研論文數等指標加以衡量。

⑦ 要醫院醫療器械管理調查報告,3000字左右。

自己修改吧

現代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建設;管理在現代醫院,醫療器械設備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它不僅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見影的經濟收益。但是現階段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制約,維修保障能力不足[1-5] 。特別是現行大多數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是由廠商或銷售公司實施維修服務。這樣一方面會增加醫療器械設備的停機或故障時間,給醫院造成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完全依賴於廠商或銷售公司的維修服務,維修費用容易失控,會增加醫療成本。因此有必要分析現行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的存在問題,進一步研究建設與管理策略。
1 現階段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的存在問題及原因
1.1 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流失嚴重[1-3]
八十年代中初期國內部分醫科大學及工科院相繼開設了生物醫學工程(BME)專業,BME畢業紛紛進入醫院從事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工作,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曾一度輝煌。但是,大多數BME畢業生又先後離開醫院。其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醫院在人才培養、使用、晉升、生活待遇等方面存在著重醫輕工的現象,使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人生價值得不到體現,產生了不平等感,部分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因此而另謀他業。二是九十年代初期國外醫療器械設備公司紛紛在我國設立銷售代理機構,不少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為了
優厚條件,而到這些機構從事維修技術服務。另一方面,醫療維修機構內部管理缺限也是造成人才外流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有些醫院讓正規院校BME畢業生長期從事一般技術工人所從事的工作,BME人員感到委屈而離開醫院。
1.2現行人員素質偏低
據相關資料報道[1,2] ,在我國醫院維修工作一線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多數為中等學歷,其主要來源為其它待業改行者,如護理人員改行、汽車維修人員改行等。這部分人員的技術主要源於工作實踐,未經正規BME教育,技能單一,思維方式落後,缺少跟蹤先進醫學工程技術的潛能。特別是長期的"放羊式"管理導致了他們缺乏創新思維方式。即使是高學歷人員,在這種管理體制中也容易放任自由、不思進取。我們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是醫院管理者尚未意識到BME人員在臨床醫療中的作用,使BME人員沒有受到象醫護人員一樣的嚴格管理和繼續教育。其次,人員進入隨意,沒有準人條件,維修機構成了一些人員的避風港,一度時期低素質人員擁人。
1.3維修手段落後
應該說,我國現行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與美國70年代十分類似,屬於維修店。盡管隨意醫療器械設備的不斷發展,部分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條件有所改善。但這種改善與現代醫療器
械設備的維護要求相差甚遠,維修工具,檢測手段仍是陳舊的。其原因是醫院自身不願意對維修機構的設備(設施)有更大的設人,因為這種投入的回報不是顯著的,難有立竿見影的經濟收益。
1.4管理制度滯後
盡管目前醫院管理制度已相對完善,然而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卻成了醫院管理的盲區,多數醫院沒有詳盡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滯後。即使是建立了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管理制度的醫院,其制度也難以及時修訂與補充,與現代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適應,如缺少新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頒布)的具體要求。特別是有關機構人員組成,占醫務人員總數的比例,學歷要求,准人資格等在衛生政策制度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其主要原因:一是醫院的規劃和發展策略對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缺乏明確的建設與管理標准,難以形成相關管理制度。二是醫療單位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發展與管理策略、質量要求等難以准確把握,難以及時制訂或修改相關管理制度。

2 加強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建設與管理的思考
2.1 建設與管理原則
應該注意到,醫療器械設備不僅僅是一種醫療服務手段,它還是醫院文化的重要標志,它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醫院形象與聲譽,也影響著醫務人員情緒及行為。因此,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不能理解為一般性的修修補補,維修人員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全心全意為醫療工作服務的思想品德和高超的維修技能。另一方面,醫療器械設備具有現代高科技特徵,維修過程需要創新思維,維修人員需要有多層面的知識結構.為此我們認為,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的建設與管理應把握如下原則:(1)加強機構的文化內涵建設,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醫學文化素養; (2)樹立為臨床醫療服務的思想,培養具有敬業精神的工程技術人員;(3)明確人員准人條件,重視人才培養與知識更新;(4)建立或完善目標管理制度及相應運作規則。
2.2建設與管理目標
2.2.1 基本目標
任何一項目標的實現,人員總是起決定性作用,應在建立工程技術人員弓I進、培養、淘汰機制的基礎上實現如下目標:(1)對工程技術人員合理分工,正確使用,嚴格管理,全方位為臨床醫療服務;(2)突出預防性維修,最大限度地提高或延長醫療器械設備的無故障時間(經常出現故障意味著使用壽命宿短和維修費用增加,從而增加醫療成本)[6] ;(3)不斷提高人員的維修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維修質量和速度;(4)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高維修服務水平。
2.2.2 具體目標
參照國外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保障情況,結合我國醫院現狀,現階段的具體目標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按故障發生規律編制維修規劃,並依據規劃實施預防性維修、改進性維修、故障維修及日常維護等。
(2)採用現代維修新技術,使電子類及大型設備的自維修率在85%以上,如心腦電圖機、B超診斷儀、放射線設備等。
(3)實驗室精密儀器的校準與維護,自維修率在95%以上,如分析天平、色譜分析儀、多參數生化分析儀等。
(4)常規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自維修率達到100%,如血壓計、負壓吸引設備、製冷設備、常規理療設備、常規口腔設備等。
2.3 機構設置
2.3.1 工作室布局
(1)維修計劃室:由設備科(處)主任直接領導,一名主管人員具體組織並負責實施。維修計劃應由全體維修人員共同參與,在預防性維修,故障維修,日常維護等方面制訂詳盡規劃。必要時,可根據維修規劃進行經費預算,並報經濟管理科(處)審核[7]。
(2)檔案資料室:應詳盡收集或記載醫療器械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使用與維修方法、履歷等,並科學分類,嚴格管理,確保維修
有案可稽,使維修依據可靠,維修方法恰當,更換部件准確。
(3)維修操作室:一般包括精密儀器維修室,電子設備維修室,其它專用設備維修室等。
2.3.2維修小組的劃分
(1)中高檔器械設備維修(1)組:配備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配置智能故障診斷設備和其它專用設施及工具。
(2)常規器械設備維修(Ⅱ)組:配備中級工程技術人員,配置專用工具。
(3)基礎維修(Ⅲ)組:配備1-2名熟練技術工人,主要從事鉗工,車工等,完成一般性維修和零配件的加工。

2.4建立新型管理機制
2.4.1 建立主管領導負責制
醫療器械設備是醫院資產的核心部分,中小型醫院設備總值少則幾千萬元人民幣,大型醫院超過億元人民幣。必須加強對醫院維修機構的領導與管理,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提搞維修質量,降低維修成本。主管領導的工作職責應包括:組織制訂或督促執行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制度,組織審查維修機構工作規劃並監督實施,審批維修機構開支方案等。
2.4.2 建立人員准人制度
醫療器械設備作為通過醫護人員服務於患者的載體、工具,具體科技含量高,結構復雜等特點。只有合格人員方可從事其維修工作。應參照國外醫院維修機構管理規則,建立維修人員准人制度。由受過BME高等教育,至少是經過專門訓練並考核合格的人員從事相應維修工作。必須禁止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進入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
2.4.3 制訂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醫院領導及其醫務人員一般都是醫學類專業畢業生,並不具備工程技術理論知識。如果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則很難實施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的監督管理。即使是精通工程技術的人員,沒有相關規章制度也難以保證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的有效性。對於大中型醫療,其管理制度至少應包括維修機構的組織管理、領導者責任、維修人員責任細則、維修設施的管理、事故責任細則、人員培訓與教育、維修經費保障等。
2.4.4 健全臨床工程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制
現代工程技術科學發展日新月異,其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應用於醫療器械設備。臨床工程技術人員應加強繼續教育、更新知識,不斷提高維修服務水平。醫院應象對待醫護人員一樣,對待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在教育經費保障,培訓時間等方面應與醫護人員一視同仁。

⑧ 未來你最看好的家用醫療器械是什麼


家用醫療器械,顧名思義,就是主要適於家庭使用的醫療器械,它區別於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操作簡單、體積小巧、攜帶方便是其主要特徵。早在很多年前,許多家庭就備有各種簡單的醫療器械,如體溫計、聽診器、血壓計、大小便護理儀等。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國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都有很大改變。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的日常護理和治療以社區和家庭為主。我國的醫療模式正朝著以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為主流,社區醫院為分支,家庭醫療、康復、預防為補充的方向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病人群體需要在出院後使用各種家用醫療用品進行持續性治療。這一切都給家用醫療器械領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以保健、調理為主要功能的家用醫療器械和以輔助治療慢性病痛為主要功能的家庭醫療用品市場發展前景廣闊。而一些美容、美體及運動健身機構也對家用醫療器械產品青睞有加。

閱讀全文

與家庭醫療設備市場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嫁女齊齊回娘家策劃方案 瀏覽:619
818超市活動促銷方案 瀏覽:113
村鎮銀行營銷工作方案 瀏覽:348
微營銷策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939
主要負責人培訓班方案 瀏覽:383
就業大培訓教育實施方案 瀏覽:426
技術協會展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38
成都銘宇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19
白面促銷方案 瀏覽:258
酒類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483
天津易創富電子商務 瀏覽:654
金億通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278
市場營銷第四章寶潔案例 瀏覽:516
安利大網路營銷 瀏覽:10
動漫展策劃方案 瀏覽:243
職工活動中心揭牌儀式策劃方案 瀏覽:681
市場營銷中11p 瀏覽:724
布展方案策劃 瀏覽:967
培訓機構雙12活動方案 瀏覽:435
關於電子商務書2015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