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大學生水果市場調查消費情況

大學生水果市場調查消費情況

發布時間:2021-04-15 18:44:35

❶ 關於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與解析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調查論文摘要: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觀念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新時期對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序言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了了解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現狀,引導大學生消費文化的健康發展,本人於2009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學生消費文化現狀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可喜亦可憂。如何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引導大學生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熱點和新問題。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進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並且伴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跨國公司的登陸和國外媒體(如電影、電視)的進人,西方的實用主義觀念和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產生了或大或小的沖擊和影響,處於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生活也發生了急劇變化與轉型。 大學這幾年,大學生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他們希望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眾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衛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於理財的赤字消費,靠借貸維持而不計償還能力的超前消費,高於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 因此,對大學生的消費文化需求,既要適當滿足,又要積極引導。不滿足大學生的消費文化需求,可能會使市場經濟由於少了這支旺盛的消費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健康。而不作引導,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滑入消費誤區,同樣影響他們學習和健康成長,影響他們科學、文明的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會使他們的人生觀和人格發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做好大學生的消費文化引導工作。
一.大學生消費結構調查數據調查目的:通過分析大學生消費結構,對商家的細分市場定位提供參考 調查采樣地點: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周邊地區調查時間: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日
調查問卷:共發問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達86.4% 根據調查結果,生成以下報告:
下面是通過本次調查得出的一些詳細數據。
1.家庭平均月收入。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佔18%,1000元~5000元佔66%,5000元~10000元佔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2%,來自農村的佔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96%來自農村的佔4%。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來自於農村,我國的城鄉差別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城市。該數據與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絕大部分中國人家庭夫婦月收入為2千元~5千元,貧困家庭與特別富裕家庭都是少數。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每月消費支出較少,而特別富裕家庭大學生的生活可能較奢侈,比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購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
2.月平均消費金額。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佔8.5%,500元~1000元佔73.5%,1000元~2000元佔13%,2000元以上佔5%。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為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00元的只佔5%,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為大學生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餘的學生佔6%,感覺剛好夠花的佔51.5%,感覺不夠花的佔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感覺月月有餘的學生中,大一學生佔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項目較少。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佔16%,6%,44%,34%,可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消費方式。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佔11.5%,有計劃消費的佔6.5%,想花就花的佔36%,選擇其他的佔46%。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的學生佔8%,200元~400元佔37.5%,400元~600元佔41.5%,600元以上佔13%。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著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著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7.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50元以下的佔12%,50元~100元佔4.5%,100元~200元佔15.5%,200元以上佔22%,另外46%的學生回答沒有戀愛。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電話費。平均每月電話費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學生佔1%,30元~50元佔7.5%,50元~80元佔43.5%,80元~100元佔32%,100元~150元佔10%,150元以上佔6%。大多數大學生的電話費支出在50元~100元之間。少數學生遠程戀愛,煲電話粥,導致每月話費在150元以上。轉貼於9.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大學生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元以下的佔38%,10元~30元的佔21.5%,30元~50元的佔29%,50元以上的佔11.5%。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適當的上網,沉迷於網路游戲的學生並不多。
10.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29.5%的大學生選擇吃喝,24%選擇旅遊,17.5%選擇穿著打扮,16%選擇上網吧,7%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外出觀光旅行,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大學生中才開始流行,但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已經成為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迪廳,KTV等新興的娛樂方式也正日漸受到大學生們的寵愛。
11.想買東西錢不夠時怎麼辦。40.5%的大學生選擇先向別人借了再說,38.5%選擇向父母要錢,13%選擇用自己平時存的錢,8%選擇其他(放棄購買等)。可見大學生平時存錢的較少,花錢時向父母要,向同學借的較多。

❷ 大學生對水果的需求有哪些

學生每個月用於購買水果的支出在50-100元;而;(八)我們還從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在校大學生在購買;比重最不滿意人數11696218比重(%)6.8;(九)對在校大學生水果需求的調查結論:;1、發現的問題;問題一:價格問題;問題二:質量問題;問題三:政策問題;問題四:消費者購買行為、購買方式、購買需求等問題;2、導致問題存在的原因;原因一: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

學生每個月用於購買水果的支出在50-100元;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在校大學生每個月用於購買水果的支出在100元以上,僅佔5.63% 。
(八)我們還從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在校大學生在購買水果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不滿之處,如:
比重 最不滿意 人數 11 69 62 18 比重(%) 6.88 43.12 38.75 11.25 品種偏少 價格太貴 水果不夠新鮮 短斤缺兩
普遍的在校大學生認為水果的價格太貴,價格低點較能被接受。還有在購買水果時,發現水果的質量問題,38.75%的大學生認為水果不夠新鮮,可能是當天沒賣完或是保鮮措施沒有做到位等。有些水果店為了提高利潤,11.25%的在校大學生在購買水果時會遇到短斤缺兩的現象,這是水果店不夠誠信。而對水果的種類,沒有太多的人過於要求。
(九)對在校大學生水果需求的調查結論:
1、發現的問題
問題一:價格問題。「物美價廉」一直是在校大學生所追求的物質享受,而水果價格的普遍大幅度上漲,許多大學生稱「水果價格太貴」,價格貴成為困擾在校大學生購買水果的主要因素。
問題二:質量問題。由於近段時期天氣比較熱,很多水果容易腐爛,於是水果商將即將腐爛的水果以低價銷售給在校大學生,而部分在校大學生因為買不起貴的好水果,會勉強接受次等水果。
問題三:政策問題。水果價格的普遍上漲,主要原因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物價水平的普遍高漲,而對於這一經濟過熱的現象,政府政策還有不夠到位,宏觀調控、市場結構的調整力度不夠明顯。
問題四:消費者購買行為、購買方式、購買需求等問題。水果價格的普遍上漲使得低生活水平的的在校大學生只好降低水果的購買次數和數量,而對於哪些喜愛水果、主要依靠水果補充營養的在校大學生則受到很大的影響,部分在校大學生的個人營養、個人偏好等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2、導致問題存在的原因
原因一: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產品的物價水平不斷上升,水果的價格的持續上漲也不例外。
原因二:某些商家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在校大學生的個人需求,其水果質量問題也牽涉到商家的誠信問題;天氣過熱,水果容易腐爛,尤其是非時令水果。
原因三:政府宏觀調控力度不大,調整范圍不夠具體;市場結構還不夠健全、不夠完善。
原因四:部分消費者由於水果價格貴買不起,只好削減水果方面的需求;水果廠商的銷售策略比較呆板,水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有時會導致水果市場供過於求,從而剩餘水果積多,進一步影響了消費者得購買行為和方式。
3、解決問題的對策
對策一:一方面,如水果店根據調查結果在在校大學生的可承受能力范圍內
適當調整水果的價格;另一方面,在校大學生對水果漲價也不要太過偏激,畢竟要考慮到水果運輸費及採摘費等成本都有所增長。
對策二:水果銷售商應盡量保證水果產品的質量,讓消費者吃到新鮮可口、安全可靠的水果。
對策三: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力度,努力完善市場結構,穩定物價水平。
對策四:水果廠商應盡量保持水果供給市場和消費市場的平衡,採取合理的銷售策略,盡量滿足高校園區在校大學生的需求。
(十)附錄
在校大學生夏季對水果需求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您好!我們正在進行一次在校大學生夏季對水果需求的調查問卷。目前想了解大家對各類水果的態度和需求。感謝你在百忙之中參與我們的調查。
請在您所選的答案後劃「√」
1.你喜歡吃水果嗎?
A.喜歡 B.不喜歡(停止做答) 2.您經常在什麼地方購買水果?
A.路邊攤 B.商業街 C.大型超市 3.您喜歡吃水果的原因是什麼?(多選)
A.有利於健康 B.營養價值高 C.有利於美容 D.有利於減肥 E.個人偏好 F.其他
4.依據您對下列水果的喜愛程度進行排序
A.蘋果 B.香蕉 C.梨子 D.葡萄 E.番茄 F.芒果 G.荔枝
5.您在購買水果的時候注重什麼?(多選)
A.新鮮程度 B.價格 C.購買方便程度 D.包裝 E.品種 F.其他 6.您平時出去買東西吃(除去吃飯),在零食和水果之間你偏向哪個? A.零食
B.水果 C.兩者都有
7.您希望在購買水果的時候得到哪方面的知識? A.水果營養知識 B.健康 C.美容 D.其他 8.您每個月購買的水果的花費是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元以上 9.您對商業街水果銷售的滿意度是? A.很滿意 B.滿意 C.不滿意
10.您在哪方面對水果銷售服務最不滿意?
A.品種偏少 B.價格太貴 C.水果不夠新鮮 D.短斤缺兩 11.您覺得一間水果店最能吸引您去購買的條件是什麼?
附:1.您的性別是? A.男 B.女
2.您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
A.500元以下 B.500-800 C.800-1000 D.1000以上 再次感謝您的合作,祝您生活愉快! 調查人員: 調查地點: 調查時間:
後記
通過這次調查資料的收集、問卷的設計、問卷的發派等過程,我們了解到了這個課題的重要性和價值性。水果消費已深入到每個居民的生活,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在校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消費結構等等。
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充分鍛煉了我們的各項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調查,使我們對現階段水果市場的發展情況有了更深、更新的認知,也了解到了水果價格的普遍高漲給供應商、水果店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及水果市場的目前環境及趨勢,這給我們在以後的水果購買上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❸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國民收入與國民支出的不斷增加。大學生作為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在消費上呈現出許多自身所獨有的特點,這一狀況的出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然也與大學生自身存在的消費觀念密不可分。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真實現狀,我們從生活費用的來源、分配及利用狀況,購物心態,消費水平和急停收入狀況等方面,進行了一次「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
使大學生認知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提高意識且提出適應的政策。
另外我們也對大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並從社會原因分析了大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後,由於大學生屬於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觀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大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貴州大學南區在校本科生
我們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員審查修改。在分發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近二百張調查問卷。並由分發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周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側重總結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最後由袁莉執筆完成調查報告。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紀輕,缺乏經驗,充滿青春的活力並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購買能力,因而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階層的群體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為。首先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准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後,是這一群體不同於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問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一次調查。
二、問卷情況
這次問卷共發放183份,收回有效問卷166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對象。
三、問卷分析
1.經過問卷調查,有7%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佔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我預先的想像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佔平均水平地位。
2.關於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於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佔了前兩位,而選擇用於通訊的支出與用於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並有具體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相當多的錢花在了娛樂享受以及與人的聯絡溝通之上,這說明飲食上的消費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當中,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學生用於學習方面的錢實在是非常的少,這跟不良的學習風氣以及社會的影響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85%左右仍然是來自家庭父母的供給,當然也有很多的學生選擇了走出校園,挑選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為兼職,這除了貼補自己的花費外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也是促成這點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部分人是利用學校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供自己的生活費用。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對於消費的認識還是很淺薄的,有很多是消費沖動型,見什麼好自己喜歡什麼就買什麼。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經過精打細算只買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應該向這些同學學習。
5.在第五題中,關於網路購物的問題則讓我們對大學生現今的消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們發現,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進行過網路購物的活動,雖然在具體數額上差距還非常大,但這確實清晰的預示了網路購物在未來無法阻擋的發展趨勢。
6.在第六至九題關於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具有以存錢、記賬為代表的良好的消費習慣的學生數量占的比例未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階段消費計劃的人數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對於自己的消費大多數同學則表示沒什麼感覺,只有小部分人總結為比較節儉。我們不難總結出目前學生們的科學消費意識還很淡泊,對於自己消費的管理還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問題的總結與解決辦法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❹ 大學生生活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主要是學生在校期間的消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寫,1,生活消費情況,也就是每月的吃飯費用,2,買衣服,3 ,買零食,4,買洗化清潔方面的消費,5,買學習資料和書籍方面的,6,話費情況,7,其他消費,最後在算出以上各個消費所佔的比重,提出合理化建議就好了

❺ 關於水果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做 謝謝

可以從三個方面獲取水果市場情況:第一是普通購買顧客,幾乎人人都有吃吃水果,專所以可以通過屬網路、電話或者街頭問卷方式獲取信息;第二是從超市等銷售終端獲得水果銷售的信息,這類信息最好是約訪超市專業工作人員;第三是找水果批發市場,可以通過了解市場銷售情況,或者現場觀察,獲得必要的信息。景冉雲調研平台匯集了上百套專業的市場調研方案,並且擁有5萬多各行各業不同層級的樣本志願者,幫助您准確、可靠、高效的獲得最專業的。

❻ 關於大學生水果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做。謝謝

搜一下:關於大學生水果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做。謝謝

❼ 大學生消費情況市場調查報告

內容摘要: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往往產生彼此間的相互影響,並形成特有的群體消費心理特徵。本文試圖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分析,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以使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消費心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已成為引導消費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費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階層,其消費行為體現出追求新潮、時尚、情趣的特點,相對其他群體而言則帶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為他們不僅希望商品能夠在實用性方面滿足人的需要,還希望商品能讓人在使用和觀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與心理的滿足。一般來說,大學生更願意購買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商品,他們的消費行為更注重感官的滿足。其次,大學生的自主獨立性逐漸增強,依附和從眾心理不斷減低。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大學生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情感和直覺因素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當情感和理智相撞擊時,一般偏重於情感,容易感情用事。某種商品只要符合個人需要和興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會形成對商品的偏愛和追求之心;反之,就會產生一種否定和抵觸的情感,對商品厭惡、拒絕。
(二)「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費
今天的莘莘學子們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儒生,他們追求新穎,需求多樣,引領消費時尚;他們活潑感性,率性而為,消費卻不免沖動。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里,在表現自我,彰顯個性的今天,他們比任何一個群體,比過去的任何一個時候更重視、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並為此不惜代價。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人力資源的過剩和就業壓力的加大,也是大學生們重視形象消費的原因之一。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一些用人企業和單位採取「年齡歧視」和「相貌歧視」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許多公司和單位的招聘廣告中,公開宣布不招35歲以上的應聘者,有的連身高和長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於是,為了延緩衰老、掩蓋形象缺點、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將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不得不重視形象消費。
二、躁動的需求——消費行為的心理成因
現在的大學生年齡大都在20歲左右,不少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活在較舒適的環境、條件下,心理應變及承受能力都較差,外界的變化會對其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大學生消費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進行的。
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青年時期,這一階段的消費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發展特徵和發展規律。在青年期,隨著身體的發育,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感知能力、對環境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均獲得了較大發展,個性基本形成。與這些心理發展狀況相適應,青年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也獨具特點:由於自身廣博的知識面,因而在消費時追求知識性;由於對新鮮事物的熱衷,在消費時會追求時尚性、潮流化,強調美觀大方;由於個性強烈,在消費時會情緒行動,即興即買,沖動性購買往往多於計劃性購買;由於富有創造性,也會在消費時注重個性,追求與眾不同。
雖然大學生經濟尚未獨立,但他們已具有獨立的購買能力,在購物時自身意志力較差,只要兜里有錢就會迫不及待地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特點反映在消費心理和購買行為上,就是:1、追求新奇。大學生沒有成年人較重的工作、社會、家庭壓力,真正可以放開束縛隨心所欲的進行一些消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新奇的產品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些學生達到了不奇不要,無奇不買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異商品的階段。2、強調「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學價值能與自己的審美觀點相一致。3、追逐時尚。生理與心理的漸趨成熟使得大學生開始追逐成年人的社會游戲,而時尚活動莫過於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時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廣泛關注,又正好契合大學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徵。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徵,也同樣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個性與文明——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
在大學生消費問題上,我們已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用簡單的對或錯來作為評價標准,更無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達到抑制大學生的個性消費。我們應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這樣才能使大學生自覺自願地做到科學適度消費。
第一,發展個性消費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個性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為個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為也迥然不同。更何況是處於彰顯個性時期的大學生們。在購買力允許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發展其個性消費。
第二,消除不良消費
消費所追求的內心滿足是永無止境的。在消費過程中,大學生們往往從感情、心情出發,喜怒哀樂都能成為他們消費的理由。他們往往有消費的沖動卻缺乏消費的理性,他們有著消費的隨意卻缺乏消費的算計。因此,應該在大學生中倡導一種文明行為,加強自身修養,抵制畸形消費,消除不良消費。
第三,提倡適度消費
適度消費是指在保證大學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礎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消費。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從小把孩子視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顧對象,對自己子女的消費基本上實行滿足供應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對於遠離家長過獨立生活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理財的經驗。這就造成有些學生追求高消費,盲目追求檔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消費方式,甚至個別學生不能體諒家庭的困難,以各樣的借口欺騙家人寄錢用於自己不必要的消費。這些不健康的現象,與學生家長對子女的嬌慣與縱容,使學生養成了亂花錢的毛病關系重大。因而,倡導適度消費,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國情、校情、家情教育。學校與家長都要對學生的消費加以科學的指導,以使大學生的消費步入健康的軌道。
第四,倡導消費文明
消費文明即強調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對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費;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通過倡導消費文明,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增加知識與技能。因而,通過倡導消費文明,使大學生建立科學的消費價值觀,弄清什麼是正常的、適度的、健康的消費;什麼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費,從而正確地評價和選擇自己的消費行為。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消費行為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體現。所以,應該在大學校園里形成良好的消費輿論,幫助大學生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科學正確的消費觀。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水果市場調查消費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線下推廣方案策劃模板 瀏覽:91
旅遊美食類策劃方案 瀏覽:63
中國傳統文化策劃方案 瀏覽:134
項目安裝調試驗收培訓方案 瀏覽:247
阿古電子商務 瀏覽:160
啤酒策劃公關活動方案 瀏覽:626
數字城管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751
學校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513
酒水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23
一日導游培訓方案 瀏覽:137
微信公眾號周邊推廣方案 瀏覽:787
葯品的的推廣方案 瀏覽:363
園林養護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808
培訓項目方案策劃書 瀏覽:275
杭州英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2
幼兒園元旦做蛋糕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920
常熟中服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公司 瀏覽:594
女人節內衣促銷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6
歌星校園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851
蘇州善資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