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消費人群而言,為何小鎮青年消費力更直觀
而且買貴的東西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每年掙的錢也是存不上多少的,因為畢竟消費這么高,根本沒有多少錢去存起來的。所以生活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對於現在的物價也是非常的高 。
2. 如果不讀書,從底層逆襲幾率有多大
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社會,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日新月異的社會,每天可能都會改變很多。所以在當今這個社會如果不讀書的話,從底層逆襲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不同的特點,但是對於當前的人們來講必須要讀書。當前這個時代以及今後的時代一定是知識的時代,一定是科技的時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知識體系,沒有一個更加發奮的讀書的態度,那麼自己在未來的競爭中肯定是落後的,肯定是低人一等的,肯定是沒有什麼大的成就的。
3. 城鎮化率接近拐點,小鎮青年的歸宿在何方
城鎮青年一般有兩個歸宿,一是去到大城市裡發展,二是去回到自己的家鄉,這兩種歸宿是目前城鎮青年最多的選擇
4. 小鎮青年(四。如何正確地形容一座城市)
唯有異鄉人,才能正確地評價城市。
——我合肥包河公園一角
「圭城」這個稱呼語出自@呂蕤冰,他形容合肥,「土上加土」乃是圭城,他也寫了一份
給全國其他省市兄弟人民的關於合肥的終極說明
,看完後就要明白,這就是我最喜歡合肥的部分,它懂得自嘲。
通常來說你不能罵一座城市,稍微一針見血就會被人當作生活不幸。通常來說合肥你就可以隨便說它,說它自我催眠是「大都市」居然也真敢信,說它娛樂業質素仍在向20年前的廣州邁進,說它服務業水平基本處於大躍進時期計程車師傅可以拿去腰斬,說它總是有一幫沒見過世面的土佬逼閑到蛋疼玩超越底線都毫無美感。
但是它總有那麼些讓人留念的一瞬。我寫過環城公園的綠意——越過包河公園林木的層層裙幔,城市像是浮在了半空,你會為了一段護城河而選擇在合肥定居。如同一個姑娘,面目平庸叫人記不住樣子,學識家世樣樣拿不出手,自尊心超強還經不得你說她,可就算是個路人甲,鬢邊也可以別著一朵別致的小黃花。這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群眾演員的尊嚴。
有時候我想,如果我真的願意定居在這個地方,是因為浮庄聽雨的自在。是那種打車十分鍾就到市中心的便利。是那種隨隨便便跑三個場子也能在十二點前睡覺的悠閑。小城是讓人可以掌控的生活。
今天又有人轉載我之前的那條#如何形容一座城市#的微博,在我對北京的評語下發表了頗為義正言辭官方論調的指責,那麼我就還以北京舉例吧,在那兒你很少能夠感受到自嘲。北京有三種人,老土著通常活的自得其樂,即便他們帶點帝都人民俯瞰眾生所以不再計較的優越感,也讓人莞爾一笑。倒是父母那輩到京的新移民、周邊郊縣的金鏈漢子會覺得自己是泱泱帝都人士合法居民,活生生代表了國際一流水平,根本不用到移駕外地見識土逼的鄉野文化。而在那裡多混了幾年的人,包括僥幸拿到北京戶口的逆襲屌絲,就會把自己太當回事覺得自己沾染了一股子很高端很前衛的文化氣息。(正常人就不用上桿子補充我說的不夠全面了,正常事物總不在舉例的范疇之內)
微博上所發形容北京的那一段
城市大,人尖多,會很容易遇到有趣的人,但也擁塞著身處在人尖之中便覺得自己增加了智商的裝逼犯。你在哪兒,和你是誰,是毫無瓜葛的兩回事。你和名人吃了頓飯,和你是名人是兩回事好不好,你住在名城,它也不會替你增添榮光。
我實在搞不明白,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出生地有那麼強的自尊心。它源遠流長,關你鳥事?你會因為五千年的文化淵源,瞬間就變得有文化了?一邊拆著你的房,一邊堵著你的車,然後你們還要用旅遊局的官方文字和我爭辯某地是否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厚積薄發經濟發展積極向上之時,我只能去挖鼻孔,宣傳局給你發了錢,你要負責替他宣傳?比如包公是合肥人,但是關我鳥事啊,我又不是展昭,替他當小馬仔,等他給我發工資。而甚至有更多的人,會為了不是自己出生地的地方辯護,會為了一個事事讓自己不爽的城市辯護,會為了一個放棄了自己的國家辯護。你們是求傷的自虐狂?還是出於泛濫的自尊心?還是擔心別人懷疑你智商所以選擇了呲起毛來?
為何會為了不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自得呢?你無法選擇容貌,你無法選擇父母,你無法選擇出身,你無法選擇故鄉。如果你靠自己努力獲得了某種位置,那麼自戀理所當然,這是你應得的,但是你為了一個默認就擁有的東西洋洋自得,是不是很搞笑?你是富二代,就炫耀財富,你是城市人,就炫耀戶口,你住在巴黎,就鄙視外省。你是因為身上沒有任何靠雙手得來的物件進行炫耀了么?
5. 做化妝品怎麼引流
你是線上還是線下做
6. 小鎮青年和城市青年三觀的差別在哪裡,小鎮青年在大城市如何做回自己
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看書是沒錯的少說一些廢話,因為會透露出你的無知,厚積薄發,多積累一些學識,但是我建議你多讀書,善思考,這些會增加你的氣場。多讀書,讀歷史,經濟,社會學,法律,心理學,金融與財務的書。因為這些書都是能增加你的思想深度和廣度的書籍。這些學識和技能可不是隨便個人就會的,而且開闊你的格局。
不要抱有"做回自己"這種心態,你是怎樣,怎樣便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