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分析隆中對中的營銷

分析隆中對中的營銷

發布時間:2021-03-29 01:21:26

❶ 隆中對中諸葛亮分析的天下大勢是什麼

外結好孫權,對付曹操.占荊州,益州以為帝業.內修政理.若天下有變.命一大將帥荊州之兵.將軍帥益州之兵.則天下可圖.漢室可興
一 占荊州,奪英雄用武之地
二 取益州,成霸業,與曹操劃江而治,三分天下有其一
三 待天下有變,成就帝業,復興漢室

❷ 您好,想做市場營銷的工作,要怎麼開始,(大學專業學的日語)

電子商務也是市場營銷的一種,這幾年發展很快,也是很有前途的。至於說回寶潔這類答公司,我想說的是,你就算是去了也只是從事市場營銷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工作,很難從中了解什麼是市場營銷,建議你先自學一點市場營銷知識,參考書: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特勞特《定位》等,了解市場營銷的歷史與發展,其實國內大部分公司都很注重市場營銷工作的,只有每家公司注重點不同或不完善。市場營銷工作可以說無意間貫穿了整個公司的所有經營活動,只有很多公司沒有抓到點。對於你這樣的新人來說,先了解市場營銷,後根據自身情況給自己找到在市場營銷工作中的定位,再決定是做什麼工作,不只是銷售就是做市場營銷工作的。

❸ 諸葛亮三顧茅廬中的隆中對用管理學如何分析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法曰:「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漢末,劉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計於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賢能為之輔,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淝□,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21)暗弱,張魯(22)在北,民阜(23)國(24)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覽(25)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26),南撫夷越(27),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28),將軍身帥益州之眾出於秦川(29),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30)以迎 將軍者乎?誠如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後果如其計(31)。

【譯文】
大凡用兵作戰的法則,都是把戰略謀劃放在首位。沒有開戰之前,先要判明將帥是賢明還是愚鈍,敵人力量是強大還是弱小,兵員數量是眾多還是寡少,戰區地形是險峻還是平坦,糧草供應是睏乏還是充足。把敵我雙方這些情況都判斷清楚了,然後再出兵攻戰,便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判斷敵情實際,研究制勝計劃,考察地形險易,計算道路遠近,這是高明將帥指導戰爭所必須掌握的法則。」

東漢末年,劉備駐兵於新野時,曾三次親往諸葛亮處,請教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大計。諸葛亮對他說:「從董卓專權亂政以來,豪傑之士紛紛乘機起兵稱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據者多得數不勝數。曹操同袁紹相比,則是名望低微,兵力弱小,然而曹操終能戰勝袁紹,由弱者變為強者,這不只是天時有利,也是人的謀劃正確。如今曹操已經擁兵百萬,並且挾制皇帝而向諸侯發號施令,這實在是不可同他直接較量的。孫權佔有江東地區,其統治已歷三世,那裡地勢險要,百姓歸附,賢能之人都願意輔佐他,這可以結為盟援,而不可以圖謀他。荊州北有漢水、淝水作屏障,南至海邊有豐富資源可供利用,東連吳郡、會稽郡,西通巴郡、蜀郡。這里是用兵的戰略要地,但其統治者劉表卻無力守住它。這大概是上天資助給將軍的吧,將軍可有意於此嗎?益州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廣大,是天然富饒之地,漢高祖(劉邦)就是靠這里而成就了帝業。現在,益州牧劉璋昏暗無能,張魯又在北邊與之作對,盡管這里人口眾多、資源富庶,但因其不知愛撫民眾,致使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英明的君主。將軍既是漢室的後代,且又信義顯揚四海,廣交天下英雄,求賢如飢似渴,倘若佔領荊、益二州,控扼險要,西與諸族和睦為鄰,南面撫綏夷越人民,對外結盟孫權,對內修明政治;天下形勢一旦發生變化,就伺機派遣一員大將率領荊州部隊向南陽、洛陽地區進軍,而將軍則親率益州之兵北出秦川,所過地區的百姓誰還不擔著豐盛酒食來迎接將軍呢!確實能做到這樣,那麼,統一大業就可以成功,漢朝統治就可以復興了。」劉備聽後高興地說:「講得太好啦!」後來的實踐,果然是按照諸葛亮的謀劃進行的。

營銷計劃中形勢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營銷計劃中,形勢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能夠通過有效的形式趨勢全面的分析,更好地調整營銷的計劃,達到理想的效果。

營銷計劃中形勢分析:

目標市場和公司在其中的地位,包括市場、產品偏好、競爭和分銷方面的信息。這部分內容包括:

1、市場描述:界定市場和市場的各子市場,進而評價營銷環境中可能影響顧客購買行為的顧客需要和其他因素。

2、產品總述:現實產品線中主要產品的銷售額、價格和毛利。

3、競爭總述:確定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並且評估他們的市場定位以及為產品質量、定價、分銷和促銷所制定的戰略。

4、分銷總述:評價近期的銷售趨勢和主要分銷渠道的其他發展動態。

(4)分析隆中對中的營銷擴展閱讀:

通過戰略計劃,公司確定各個業務單位所從事的活動。營銷計劃所涉及的是制定有助於公司實現整體戰略目標的營銷戰略。每個業務、產品或品牌都需要相近的營銷計劃。下面典型的產品或品牌計劃的主要部分。

計劃首先是執行總結,概述主要的評價目標和建議。然後主體部分對當前的營銷形式和潛在的威脅機會進行詳細的分析。接著陳述品牌的主要目標,並概述實現這些目標的營銷戰略細節。

❺ 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當前形勢,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用原文回答,並寫出分析的具體內容及結論

這個對策的核心是「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策的核心規定了在內政方面、在外交方面、在進軍路線上應怎樣。具體分析如下:
在內政方面應「內修政理」;外交上應「外結好孫權」;將來進軍路線是:出秦川,向宛、洛。
這些戰略方針實現必須有一個前提是先建立自己得根據地,諸葛亮認為這個家應該安在荊州和益州。

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當前形勢,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用原文回答,並寫出分析的具體內容及結論 。
諸葛亮這個英明得決策不是隨心所欲得異想天開,而是在正確得分析天下形勢得情況下做出得,他先分析了四個割據勢力。
北方的曹操:軍事優勢「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政治優勢「挾天子而令諸侯」
結論「不可與爭鋒」
江左的孫權:地理優勢「國險」
內部團結「民附」和「賢能為之用」
結論「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荊州的劉表:軍事優勢:用武之國,兵家必爭之地
弱點:其主不能守
益州的劉彰:經濟優勢:天然的糧倉
地理優勢:自古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地勢險要。
弱點:「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還分析了劉備,政治優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北方、東方、荊州、益州都是成就霸業的地方,可是劉備奪取北方行嗎?好象不行,是不是可以發揚一下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的英雄主義精神呢?好象那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清醒的諸葛亮意識到了這一點,避其鋒芒,擊其弱處,先取荊州、益州。
(供你參考)

❻ 隆中對中所體現的企業戰略管理思想

一個未曾實現的夙願,能有多少實質性的企業戰略管理思想?一定要挖掘和發揮的話,龜兔賽跑也能寫一本企業戰略管理思想專著的。

❼ 結合隆中對,如何理解市場營銷一條龍

第一步:看準市場趨勢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第二步:找到關鍵問題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第三步:發現目標市場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第四步:打造品牌形象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第五步:制定遠景目標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落地干貨:從《隆中對》,講解策略方案的精髓

隆中對,有形勢分析,有客戶洞察,有品牌打造,有遠景目標。既有戰略方向,又有執行路徑。諸葛亮出山後,所有行動全部按照隆中對執行。

首先解決生存問題,208年聯吳抗曹,赤壁大戰,把曹操這塊硬骨頭趕回了老家,徹底解決了生存危機,不再擔心破產倒閉。

其次解決發展問題,柿子撿軟的捏,有了營銷戰略就不再不好意思了,214年到益州把軟弱的同姓兄弟劉璋給拿下。短短的6年時間,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夢想,創業成功。

營銷不是雄心壯志,不是口號,不是使命,不是願景,也不僅僅是領導力、執行力。而是為獲取自身競爭優勢而制定的指導方針,與一系列協同方案、執行路徑(整體可執行操作的解決方案)。使命、願景、價值觀是營銷的保障,而不是營銷本身。

❽ 請問市場營銷中對隆中對的分段是什麼

對隆中對的分段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諸葛亮的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寫劉備三顧草廬,著重寫諸葛亮的隆中對策.

第四部分(第6段):寫劉備對諸葛亮的倚重和信賴.


《隆中對》的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❾ 隆中對中諸葛亮是怎麼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

《隆中對》原名《草廬對》,是指中國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初次會面的談話內容,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但《隆中對》提法並非由作者陳壽提出,而是由後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隆中(今南陽卧龍崗或襄陽古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得見。《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劉備集團之後的種種攻略皆基於此。
要說目的,就在最後「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一句,顯然目的就是「
成霸業,興漢室

閱讀全文

與分析隆中對中的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市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114
胡家廟實用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193
小學教育教學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131
急診急救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120
企業培訓方案考慮問題點 瀏覽:895
風機高空逃生培訓演練方案 瀏覽:507
開業活動策劃方案背景 瀏覽:575
舉辦財務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790
上海禾建時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36
和銀行合作推廣產品方案 瀏覽:556
公交公司職業素養培訓方案 瀏覽:534
社區志願者培訓年度方案 瀏覽:352
廈門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506
馬雲是怎麼想到電子商務 瀏覽:519
小學學校電教培訓方案 瀏覽:196
傳統文化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616
南京行狐電子商務怎麼樣 瀏覽:318
展會的策劃方案 瀏覽:474
愛過主題團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3
幼兒園教師技能鋼琴培訓方案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