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代市場營銷理論有哪些
4Cs營銷理論 4C(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營銷理論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回銷組合的四個基本答要素 4V4V4V4V是指「差異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價值(Value)」、「共鳴(Vibration)」的營銷組合理論。者的需求和期望(Customer)。
一般的現代的還有:二八定律,長尾理論!
㈡ 市場營銷購買力行為分析
這個要抓住人和心理
㈢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關於顧客購買行為分析 求大神幫忙急~
親,這是門學問,不是說模仿你就成為一個銷售高手,其次是老爺子要買衣專服,你可以重點放在老爺屬子身上,不用管其他人,你可以推薦店裡面別的適合老爺子的衣服,並不是說家裡人看上那個就是那個,這個道理跟你買衣服一樣,你覺得你看上一個挺合適的衣服家裡不讓你買,跟家裡看上一個合適的衣服你不喜歡是一個道理的,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銷售。
㈣ 現代營銷要素分析
以知識經濟、網路經濟、快速經濟代表的新經濟和全球化雖已如熱浪迎面而來,但在新興市場經濟的中國,業內人士最關心的還是利益之源—營銷,並以各自的詮釋一遍遍地翻動著猶如潘多拉魔盒般的營銷法典,試圖通過把推銷員稱為營銷員,聘任高級營銷企劃者,狂轟濫炸般地推出品牌和製造轟動效應來演繹企業的實力和獲取短期的競爭效果。殊不如,營銷是企業整體協調戰略的一個有機部分,是貫穿於企業戰略管理思維的動力和實施者。因此,營銷思維方式或稱為管理觀念能否跟上營銷的思維,能否適應市場環境的變異和牽動企業管理思維的變革,則成為當今創新變革環境中企業成敗的關鍵。
一、經濟人、社會人向知識人的轉變
人屬性的假設是營銷管理服從於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前提。
經濟人屬性的假設早在古典經濟學研究中,亞當·斯密就提出:「經濟現象是基於具有利已主義目的的人們的活動產生的。人們在追求私利的同時,不知不覺地促進了社會福利。」由此而產生了泰羅的「效率-分工-獎勵」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法約爾的「組織結構-管理原則-職責分工」的組織管理理論。進入20世紀後,梅奧等人創立了社會人的假設,認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屬於某一工作集體並受這一集體影響。他們不是單純地追求金錢收入,還要追求人與人間的友情、安全感、歸屬感等等社會的和心理的慾望的滿足。在此基礎上,馬斯洛提出了影響人行為動機和行為結果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和與之相對應的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保健、激勵)。而在企業戰略管理與競爭優勢的理論中,最具經典(新古典:在現有產業中選擇優勢產業的戰略)的則是萬克爾·波特代表的「結構-行為-績效」理論。它也是至今以來被各界普遍認識的戰略理論。
經濟人、社會人向知識人假設的轉變是當今企業戰略管理從波特的位勢理論向「產業先見-核心能力-市場地位」的能力理論發展而生的轉變。現代企業的能力理論的目標:形成企業的核心能力——具有獨特的不能被仿製的知識集合放大功能的組織結構,是使企業建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的學習型組織(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它肯定其每一個成員都具有信息知識或方法性(技術、技能、專利發明等)知識,即知識人。如果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衡量,經濟人的假設是以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為激勵機制;知識人的假設則是以自我實現的需求為激勵機制。
人屬性假設的轉變對營銷而言,則是如何對消費者的行為動機和行為結果從以價格刺激現行需求與各種促銷手段誘導轉變為激發人的「滯態」需求與知識的雙向溝通和實現人本性需求來制定營銷策略以達到營銷者的預期。
二、營銷觀念向衍射觀念轉變
營銷觀念產生於20世紀中葉以電子化為代表的第三次技術創新革命時期,迅速發展於以數字化為代表的第四次技術創新革命時期。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所有行為必須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先有需求,後有供給為中心。」
營銷觀念向衍射觀念的轉變實質上是經濟社會已經進入到了知識創新為代表的革命時期,市場環境已由局部為主導轉向全球化、產品產業的創新,如IT產業和轉移因子產品已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消費觀念。衍射觀念正是為適應這種新的跳躍式變化而產生和發展的。
衍射觀念認為:企業的所有行為以人本性需求為導向,先有「供」,後有「求」為中心。
「供」是以信息為先導的整個相關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以知識創新為基礎的新理念、新產業和新產品等組成。「求」具有對「供」不斷認知而「衍生」和「滯態」的特徵。
「衍生」—多方面、多層次的有一定指向或意念性的驅策慾望,即人本性需求;「滯態」——人本性需求的重新認識和發掘。
「供」是從兩個方向多個角度向「求」供給,並不斷循環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一個方面以信自己為先導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作用於「求」,使「求」產生「衍生」和「滯態」;另一方面同時以知識創新為基礎的新理念、新產品等滿足於「求」,特別是對「滯態」需求的發掘和滿足,形成一個較穩定的「供」、「求」狀態,再以此為出發點,「供」與「求」往復循環向更高層次發展。
例如,人類飛翔的慾望,是由自然環境中鳥類自由飛翔的供給刺激產生的。早期西方人以長翅膀的「小天使」、東方人以騰雲駕霧的「神仙」來滿足自身慾望的需求。而當人類物質手段能夠實現這一慾望時,「飛翔」的方式便藉助其特定的手段而展開。從「飛」衍生的發展中可得到以下的結論。
1、人類原始驅策慾望的產生都是從認知自然環境的供給中得到的。
2、不同環境的市場,特別是人文歷史發展背景差異大的市場,如東西方人文背景下的市場,在同一種「供」下會產生不同的衍生,因此,這些不同的衍生物相對也是一種「供」。
3、人類社會的發展使早期只依賴自然環境的供給又融入了社會環境的內容。因此,在「供」的作用下,每一次「求」的實現是由各階段的「革命」使其達到一個新的層次。這個層次創新出的衍生物,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作用下轉化為新的「供」,並向更高層次供給,從而形成循環向上發展的過程。
4、人類慾望的實現,都依賴於創新性的革命。知識創新與前四次的技術創新不同,其主要以改革人的思維方式和實現求的「滯態」為目標。因此,也將為「求」提供全新的供給。
5、「衍射觀念」的「供」與「求」的關系是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是以經濟社會的創新革命為動力而推動的。經濟社會各階段的營銷觀念,特別是以顧客需求導向為中心的觀念,片面強調需動的現實性,而把產生需求的動因和需求的「衍生」、「滯態」特徵與「供」分割開來看待問題,並忽視創新革命所起的作用及帶來的影響和影響結果。其產生的原因是與西方社會發展中的利已的現實思維方式有關,也與所要談到的「煮青蛙效應」的結果有關。因此,衍射觀念才有可能使企業挑戰未來成為現代營銷的基礎。不同的企業戰略就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形成不同的管理觀念和特徵。
現代戰略肯定人的知識性(知識人假設)力求形成具有知識集合放大功能的核心能力和學習型組織,圍繞創造新的產業展開並使之獲得優勢的市場地位。營銷在現代戰略中的作用則是:一方面對人本性需求的「衍生」和「滯態」進行分析、評價,為創造新的產業提供方向;另一方面對新產業的市場進行賦值並以激發和溝通策略使企業獲得優勢的市場地位。而衍射觀念的形成為營銷實現其作用提供了思維的保證。
網路經濟中著名的亞馬遜書店就是其中的典例。
產業先見:把原有分散的出版、銷售的圖書產業,在知識創新的市場環境供給變革中,利用網路經濟的媒介對人的衍生需求進行重新認識和發掘,創造出了虛擬的視、聽集成產業。
SIP(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或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全球現有的和潛在網路用戶作為市場定位的目標群體;集知識性、文化性和社會性的視、聽產品和服務作為產品定位。
營銷策略:1、產品策略。對傳統的圖書等產品有所依託,但成功地把其轉化為新概念的產品和推出新的需求理念。2、價格策略。對與傳統產品有比較的,採用相對低的價格使顧客形成「成本」的概念;對個性產品則採用較高的「成本」來滿足欲求。3、渠道策略。不分地域、時空、種族,只要是網路的用戶都可通過網路購買和配送得到滿足。4、促銷策略。免費開放站點,讓所有網路用戶自由瀏覽圖書和音像資料,並及時收取反饋信息,加以完善。
有資料顯示亞馬遜已在美國的一些城市設立了在20分鍾內即能獲得現裝成冊的圖書資料,價格低於傳統渠道的價格,並且正積極完善世界各地的物流、配送網路。
經營狀態:據亞馬遜向納斯達克管理機構提供的財務新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它已虧損近200億美元,主營收入1998年7000多萬美元,1999年為5000多萬美元。因此,有人預計在納斯達克股大幅下挫而受到影響的亞馬遜到今年年底可能破產。但更多的人認為亞馬遜的虧損主要來自其大量投資於與之相關的網路產業所造成,只要減少和回收這些回報周期長的投資,雖然主營收入有所下降,盈利已是必然的結果。
亞馬遜書店雖然是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對於傳統的產業,只要以衍射觀念為主導,以新的理念和創新的產品,服務對人的本性需求重新認識和發掘,以溝通與消費群體保持密切聯系,也同樣能夠保持競爭的優勢。
三、STP向賦值市場轉變
STP是顧客現行需求為導向營銷的戰略核心。其在特定區域的市場中,通過能衡量現行需求的地理、人口、心態和行為變數為細分標准把顧客分為若干個特徵群體,進而從中確定目標群體為目標市場,並根據目標群體的特徵為產品定位,或圍繞目標市場制定拓展及4PS(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策略。
賦值市場的概念則是挖掘知識創新出的產品能滿足「衍生」和「滯態」需求的所有特徵,如心智意願特徵(理念)、欲求成本特徵(支付)、自我價值特徵(評價)等,並使顧客接受這些特徵,從而形成特徵市場,即對市場賦值。
從賦值市場的行為角度分析,它是以4CS取代4PS來實現賦值:不再銷售產品,而是銷售「理念」;暫時忘掉定價策略,去了解和確定顧客要滿足欲求所須付出的「成本」;忘掉渠道策略,思考購買的「方便性」;以雙向「溝通」取代促銷。
賦值市場的思維把傳統營銷的STP與4PS合二為一,並以「方便性」—聯合、代理、網路、配送等手段使地理、人口等市場因素淡化來實現市場地域、時空拓展的預期。
STP向賦值市場的轉變實質上就是知識人假設的衍射觀念思維的延伸和現代營銷的實現。亞馬遜書店的產業先見、SPT和營銷策略等都是現代營銷三要素的綜合體現。
在傳統產業的經典營銷戰略中也能尋覓到現代營銷的雛形—「七喜」的非可樂運動。
市場環境:在美國的60年代,不管是在政治、休閑或社會問題上,反叛成為主流,即年青人對傳統的變革。具有傳統地位的可樂飲料被認為是「正常的清涼飲料」,「七喜」則被視為在特殊場合才喝的飲料。
非可樂運動;「七喜」為打破可樂的統治,獲得消費者對「正常清涼飲料」的認可,向消費消者推出了新的產品概念:「清新、干凈、爽快,不會太甜膩,不會留下怪味道,可樂有的,它全有,而且還比可樂多一些。七喜……非可樂。獨一無二的非可樂。」
「七喜」的銷量上升到市場的第三位,顯示了非可樂運動的極大成功。「七喜」在80年代,其國內企業被「希克哈斯」收購,國外企業則由百事可樂買下,但毫無疑問仍有很多美國消費者知道「非可樂」就是「七喜」。「七喜」最大的成功在於用新的理念創新出了「汽水」的非可樂產業。
任何新的思想和方法都是提取實踐的精髓並使之與現代的變革相結合而產生的,雖然新思想、新方法是客觀存在的,但其往往易受到傳統觀念的排斥而阻礙人們的認識。因此,企業如何戰勝自我,則成為知識創新、變革時代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市場創新變革的變化,如同水溫慢慢上升一樣,也是漸進、連續的過程。多數企業的內部組織機制,如同青蛙的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被漸變的過程所迷惑,難以改變某一時滯狀態下原有管理觀念形成的心智模式,而對新環境下形成的觀念產生智障。當新觀念成為主流被認知時,這些企業已無力擺脫失敗的命運。失敗的企業不是被競爭者所淘汰,而是被自己的觀念所淘汰。
㈤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稀世寶礦泉水整合營銷策劃案例
案例:
在武漢,稀世寶礦泉水供不應求,成為湖北省礦泉水第一品牌。在北京,稀世寶礦泉水躋身水市五強。稀世寶礦泉水在中小學生中異常風靡,孩子們親切地把它昵稱為「格格水」。這是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旗下的湖北稀世寶礦泉水有限公司與北京匹夫營銷策劃公司審時度勢,經過快速壟斷稀缺資源,搶先禮聘明星趙薇和大膽「借東風」合作實施的一場精彩的市場營銷戰役。
市場調查與分析
1.市場背景
(1)飲料市場競爭激烈
飲料市場品種和品牌眾多,市場推廣投入大,利潤薄。新品種、新品牌果汁、功能飲料不斷涌現,飲料市場不斷被切碎細分,瓜分著消費者的錢袋,擠占著飲料水的市場。
(2)品牌繁多
飲料水分為純凈水(包括太空水、蒸餾水)和礦泉水兩大類。全國有純凈水生產企業1000多家,礦泉水生產企業1000多家。在武漢市場,有純凈水29種,礦泉水21種。
(3)純凈水各方面較之礦泉水占上風
從廣告宣傳、營銷水平、品牌號召力到消費者選擇偏好,整體上礦泉水不敵純凈水。純凈水利用的客觀優勢是成本低廉,消費者現階段對飲料水選擇上的誤區。
(4)礦泉水前景良好,潛力巨大
在發達國家,飲用礦泉水才是講健康、有品味的標志。世界知名水飲料品牌都是礦泉水,如法國「依雲」。礦泉水在世界上已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我國消費者對礦泉水的認識有較快的提高,飲水已不僅僅是解渴,同時還追求對身體有益。我國礦泉水質量有大幅度提高,合格率從1992年的34.5%上升到1997年的78.2%,部分品牌礦泉水銷量也相當大。
2.競爭者狀況
第一集團軍:樂百氏、娃哈哈、康師傅,他們是領先品牌;第二集團軍:農夫山泉、怡寶、小黑子、獲特滿,他們是強勢品牌;其他40餘種水飲料是雜牌軍,是弱勢品牌。
第一名康師傅30.64%
第二名樂百氏28.56%
第三名娃哈哈15.74%
特點;品牌知名度高,企業實力強大,廣告投入大,其中樂百氏既生產純凈水又生產礦泉水,既靠純凈水低成本賺錢,又靠礦泉水樹形象從長計議。
樂百氏、娃哈哈相繼在湖北搶灘登陸建分廠,實施本土化戰略,降低成本,強化競爭力。
3.消費者狀況
消費者已形成購買飲用水的習慣,經常購買者佔48.89%,偶爾購買者佔48.15%,只有 2.96%的人從來不購買。年齡結構明顯偏輕。
消費行為特徵:重品牌,重口感,對礦泉水、純凈水概念模糊,但已有一部分消費者認識到,長飲純凈水無益,開始留意選擇優質礦泉水了。
4.市場潛量
武漢是四大「火爐」之一,飲料水銷量極大。武漢市750萬人,經常購買飲料水的人夏季日均購買1瓶(600mL,1.20元)以上,銷量是3.96億。偶爾購買的人夏季周均購買1瓶,銷量是5572.88萬。其他季節暫忽略不計,武漢市飲料水實際潛量至少為4.5億元,即使再打5折也有2個多億的潛量。
5,稀世寶市場表現
知名度、美譽度不高。在武漢,稀世寶原市場佔有率僅1.70% 。消費者對稀世寶「不了解」者佔87.41%,「了解」者佔12.60%;品牌知名度為16.20%。
銷量極低,1998年共生產1700噸,各地總銷售額不足400萬元,武漢地區年銷售額僅80萬元左右。
稀世寶有特點,但表現不突出。稀世寶富硒特點區別於其他純凈水、礦泉水,但較少人知。
售價高。在消費者不知是好水的情況下,價格缺乏競爭力。
鋪貨工作很不好,購買不方便。
包裝設計極差,瓶貼顯得陳舊,無檔次,無品味。
有品牌生存基礎。稀世寶在武漢靠人際關系銷售了三年,維持住了品牌生存基礎。
企業診斷
稀世寶礦泉水公司成立於1992年10月,生產地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1995年產品試銷,1997年3月公司設立銷售總公司,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2萬噸。稀世寶上市已三年,市場佔有率、美譽度、銷售總量還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上,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了稀世寶,經調查研究發現其主要問題是:
1.經營管理粗放隨意。尤其在銷售系統上,不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環境,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統一的、權威的銷售指揮中心和專業高效的銷售隊伍。武漢分公司和商貿公司各自為戰,互相扯皮。
2.人員布局失衡。做管理的多,做業務的少;閑著的人多,幹事的人少。
3.營銷人才短缺。由於營銷專業人才不足,造成只知道理頭生產,卻不知怎樣打市場;只知自己和產品是好東西,以為會人見人愛,不知人家憑什麼非得愛你;只知在生產設備上勇敢地投入,卻不敢在廣告宣傳上大膽地花錢,等等。
4.無明確定位。稀世寶無市場定位,無產品功能定位,缺乏獨特的銷售主張(USP),產品形象模糊。沒有給消費者利益點,人家憑什麼買。
5、無市場調查,天廣告宣傳。無市場調查就像讓瞎子打前戰,無廣告宣傳,消費者怎麼敢喝「從沒聽說過的水」。因此,消費者對它無興趣,經銷商也沒信心。
6.鋪貸工作極不到位。商場、超市、旅遊景點、街頭攤頭很少見到稀世寶的影子。礦泉水這種即買即飲的商品鋪貨差到這個程度絕不可能買得好。因為誰也不會為一瓶水跑細了腿。
7.營銷乏術。由於營銷人才短缺,造成稀世寶的營銷水平很低,沒有市場研究,無戰略策劃,無長遠規劃,營銷策劃不連貫,不系統。廣告定位模糊,廣告力度不夠,手法落後。盲目開拓市場,無重點無主次等。
8.包裝設計極差。瓶貼著上去顯得陳舊、無檔次、無品味。包裝就是產品的臉,臉不幹凈,極難看,消費者還會有興趣嗎?
9.外部競爭環境惡劣。飲料水行業是市場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而礦泉水面對的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純凈水非常強大,他們以低成本,依仗大品牌和雄厚的資金支持,在對路的市場策略指導下,占據著飲料水的霸主地位。打開礦泉水市場對誰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戰略規劃
1.戰略思路:旗幟鮮明地與純凈水劃清界限,不打價格戰,不與它一塊走下坡路;大打功能牌,凸顯稀世寶天然富硒價格,明晰消費者可獲得的超值利益;向全社會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傳播科學正確的消費觀念,從而樹立稀世寶健康高品味的品牌形象,並塑造一個對社會真誠負責、為人類造福而工作的企業形象。
2.戰略步驟:樹立品牌,做地方老大;強化品牌,做中國礦泉水名牌;延伸品牌,做世界以硒為核心的綠色健康產業龍頭。
3.戰略部署:以武漢為大本營,以北京為北方重點市場,率先突破,穩住陣腳後,走向全國。
4.品牌形象定位:健康、活力與高尚品味!
5.產品功能定位:富硒,保護視力。
物以稀為貴。稀世寶礦泉水的稀缺資源是其中的礦物質硒,它是我國硒含量唯一達標的天然礦泉水,是國內僅有的硒、銳、低鈉重碳酸鈣三項礦物質同時達標的優質礦泉水。這是產品定位的重要依據,是實現價值壟斷、競爭致勝的立足點。
怎樣找到產品特性與消費者需求的吻合點呢?硒有很多功效,抗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保護視力等,只有保護眼睛、提升視力最符合水的身份和最適應水的消費心理,消費者能夠相信並且願意接受,進下科學探討發現客觀有效可行。
6.核心產品三層次:第一解渴;第二改善視力;第三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7.消費入群定位:以年青人為主,以中小學生為突破口。
根據稀世寶的功能定位富硒,改善視力,因此消費群明晰:①中小學生;②知識分子、電腦操作者;③視力不佳的中老年人及遊客。
針對各消費群的溝通,要分步驟有主次,學生群體是重點,要率先突破。
營銷策略
一)營銷理念
1.品牌理念:出售水,同時出售健康,給您好視力。
2.品牌基礎:不僅滿足生理基本需求,同時提供其它品牌無法提供的超額價值;並且以上利益能在方便、愉快的情況下得到滿足。
3.概念支持:以稀世寶硒礦泉水生成地的自然地理構造為科學依據,創造稀世寶硒礦泉水「連升三級」概念。
第一級:地上循環16年,水質干凈,富硒含多種微量元素;
第二級:山下深層十公里處湧出半山腰;
第三級:超脫一般礦泉水,實現多種元素特別是硒、鍶、低鈉重碳酸鈣含量全線達標;
4.營銷理念:以現代最新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為基礎,結合匹夫策劃理念與經驗,傳統與創新相結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手段,如:廣告、公關、事件行銷、促銷、新聞宣傳、CI等,協調一致地為產品打開市場樹立名牌服務。
(二)營銷組合
A.產品
1.舊瓶換新裝:改換瓶貼。稀世寶是在武漢已上市三年的產品,名可不改,水不必換,但原來陳舊的形象必須改變,原瓶貼給人以落伍、低檔的印象、水無色無味,富含礦物質又看不到,那麼瓶貼就代表著水,它必須要能替水「說話」。此術極為重要。
設計思想:首先要設計一個品味很高的Logo,作為VI系統的核心,其它元素與之和偕搭配,彰顯品牌。重新組合產品說明,明示產品特點。
2.規格組合:僅有600mL不夠。產品規格的個性化、差別化和系列化,是方便顧客、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要增加330mL和大桶5L(家用裝)。
B.價格政策
零售價:600mL ,2.50-3.00;330mL,2.00-2.50元。這個價格比樂百氏等礦泉水略高,比依雲等高檔品牌略低,以顯示自己的價值。
C.廣告與促銷策略
1.廣告創意策略原則:以理性訴求為主,以感性訴求為輔。
2.廣告訴求目標:中小學生。
3.廣告表現策略:明星出名。借星要新、准、巧。
開拓市場最先需要的就是產品知名度,水這種低關注度高感性的消費品尤其如此。在中國,打開知名度最迅捷的辦法就是請名人名星作廣告。借星出名,屢試不爽。而新星托新品最相宜,就是說要尋找最新明星。
找新星關鍵在一個「難」字,要超前還不能走眼,要准確預測「星」的熱度和走向,投消費者之所好。
《還珠格格》中主演小燕子的趙薇是首選:第一,絕對新星,其他企業產品沒用過;第二,人氣正旺火爆異常,深受普通消費者的喜愛;第三,「小燕子」趙薇尤其在中小學生中風靡,這正是我們想要接觸的主要目標對象;第四,她有一雙出奇的大眼睛,水靈誘人,與產品主打功效吻合。稀世寶形象代言人非「小燕子」莫屬。
4.廣告發布原則:以硬廣告為主,以軟廣告為輔;以地區性媒體為主,全國性媒體為輔;硬廣告以電視、報紙為主,發布系列專題廣告,其他媒體為輔;軟廣告以報紙為主,發布系列科普文章。以電視專題片、廣播專題、DM、宣傳冊為輔。
電視廣告發布要借力使力,讓趙薇主演的稀世寶廣告搭乘《還珠格格》和《還珠格格》續集1999年度最火爆的順風車,火上加火。片中是小燕子,片外又是小燕子演的稀世寶廣告,輪番強化記憶,使之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
5.促銷策略原則:正合為主,奇術爭雄。用常規方法加大產品的市場採納廣度,用出奇制勝的手法,從眾多競爭對手中凸現出來,加大市場採納深度。
D.渠道規劃
1.主推代理制:武漢地區要批發、直銷相結合;
優先給旅遊景點、學校附近、運動場所、街頭大小商店、平價超市和大型商場布貨;
對小攤小店小批發,以張貼稀世寶招貼畫為條件,開始時送其3-5瓶稀世寶烘托氣氛,吸引進貨。
2.渠道戰術:
①銷售稀世寶送攤點冰櫃。交押金領取印有稀世寶Logo和廣告語的冰櫃,銷售稀世寶達標後冰櫃即歸攤販主所有。
②旅遊景點壟斷銷售。借關系營銷,在重點旅遊場所使稀世寶成為指定飲品。稀世寶出資為各景點印製門票,同時在門票上印製稀世寶廣告,形成一對一的營銷效果。
③累積分獎勵批發商。為批發商確立幾個界限,每達到一個界限就能達到相應的獎勵。
④建社區直銷站,全線覆蓋武漢市場。
E.事件行銷
1.活動目的:塑造品牌形象,擴大知名度,提高美譽度。
2.活動創意原則:創新,雙向溝通,參與互動,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製造或引發社會熱點,引導消費時尚。
F.公關及形象活動
1.活動目的:培養消費者品牌偏好,清除不良干擾因素。
2.活動原則:輕易不做,做則做到圓滿。疏通關系,聯絡感情,借各方力量,直接或間接地為產品拓展市場服務。
廣告創意
稀世寶兒歌篇:
廣告訴求對象:中小學生
廣告訴求點:改善視力
訴求支持點:稀世寶含硒多
廣告口號:常喝稀世寶,視力會更好。
廣告創意內容:
採用生活片斷式和名人推薦式相結合的方式。在人們非常熟悉的兒歌《小燕子》歡快的旋律聲中,《還珠格格》的主演、當紅明星小燕子的扮演者趙薇,一副孩子王的樣子,她領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做眼保健操。畫外音一個稚嫩的童聲唱起了由兒歌《小燕子》改編的歌曲:「小燕子,大眼睛,天天喝瓶礦泉水……」從而點明了廣告主題,趙薇手拿稀世寶礦泉水,忽閃著一雙又大又亮的眼睛說:「常喝稀世寶,視力會更好」。
主題活動
1.借「視覺年」重金尋寶
藉助「99中國視覺年」進行事件行銷。
據衛生部門調查,全國中學在校生中,近視發病率為64%,小學生發病率為46%。稀世寶礦泉水最顯著的功能就是預防近視、提高視力。
活動內客:凡在武漢市尋找含有硒達標的礦泉水就可參加抽獎活動,第一天獎勵500元,20名;第二天獎勵300元,35名;第三天獎勵100元,100名。
活動目的:迅速提升知名度,強化產品資源的稀缺,增強稀世寶的高價值。
此活動空前轟動,每天參加者都超過了千人以上。當地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道,「好貴的硒礦泉,500元一瓶」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稀世寶礦泉水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很高的知名度,並且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珍稀感。
2.借「環保」收買人心
活動題為:「為了環保,高價收購空瓶」。1個稀世寶空瓶換2元錢,其他品牌飲用水瓶每個1分錢。
活動目的:提升稀世寶美譽度,樹立致力於人類健康與環保事業的崇高形象。
活動開始後每天人山人海,3天時間共收回稀世寶空瓶數以萬計,稀世寶的美譽度直線上升。
3.借生態解疑
針對一部分消費者對稀世寶硒礦泉水水源的真實性心存疑慮,開展生態旅遊恩施尋源活動。稀世寶礦泉水水源地湖北恩施建始縣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空氣清新、風景秀美、民風古樸,生態絕好。
活動內容:在8、9.10三月,消費者只要將5個稀世寶礦泉水瓶貼寄到稀世寶公司即可參加抽獎,每月開獎一次,中大獎者到恩施尋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㈥ 現代市場營銷的特點是什麼
社交媒體在改變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以及被影響的方式,所以從需求與推廣兩方回面,都在發生答前所未有的變化。我覺得這樣的趨勢會持續一段時期,而且是值得研究的。也就是說現代市場營銷的特點就是消費者需求於相關產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