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南寧三月三歌節市場定位

南寧三月三歌節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2-27 18:07:41

⑴ 三月三歌節是什麼民族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⑵ 請問三月三歌節南寧武鳴28個歌圩的具體地點

目前,武鳴大致有28個壯族歌圩點,多數於農歷三月舉行,如初三的有縣城、甘圩、那羊等14處,三月初九有陸斡、覃李等4處,清明之日有覃內、三月十三有羅波等。

⑶ 三月三歌會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1、是壯族的節日。也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2、廣西「三月三」不僅是歌節,也是壯族祭祖掃墓節。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縣的壯族同胞各家各戶都舉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掃墓。所謂掃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墳墓。

3、桂西南壯語稱掃墓為「參墳」,或「碑墳」。掃墓節是壯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庄嚴的節日,人們認為農歷三月三是最重要的節日,在遠方的人們都會回到家鄉掃墓,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多人相聚的日子。

4、「三月三對歌」是我國許多兄弟民族的風俗習慣,其中以廣西最為盛行,「三月三」是該區壯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專門舉辦規模很大「三月三」歌節。 「三月三」歌節又稱為「歌婆節」、「歌圩節」。

(3)南寧三月三歌節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1、農歷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2、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3、歌圩節又叫「三月三」、「歌婆節」,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

4、除農歷三月初三,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

5、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歷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

6、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游樂助興。

參考資料:網路-三月三

⑷ 壯族的三月三歌節要參加這個節日活動,要注意什麼

上次3月3歌節要參加這個節日活動,要注意什麼?這個你需要穿他們的少數民族服飾,然後要注意禮儀。

⑸ 壯族的三月三歌節是怎樣的

廣西壯族以善於唱歌為著稱。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隆重。

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這些傳說現已難於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並出現了拋綉球的游戲。女子將綉球拋給自己心愛的男子後,雙雙退出歌場,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萬人參加的大型活動。到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就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布廣西各地。

歌圩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巴馬的盤剛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拋綉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綉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⑹ 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廣西「三月三」不僅是歌節,也是壯族祭祖掃墓節。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縣的壯族同胞各家各戶都舉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掃墓。所謂掃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墳墓。

(6)南寧三月三歌節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節前家家准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

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歷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裡,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

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歷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月三 (中國多個民族傳統節日)

⑺ 廣西將農歷三月三確定為自治區民族傳統節日有何重要意義

為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根據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相關規定,結合廣西實際,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將三月三確定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重要意義:

1. 這是廣西深入貫徹落實民族政策的具體體現

我國《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以及《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中均有鼓勵和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規定本地方少數民族節假日的相關內容。西藏、寧夏等都根據少數民族傳統習慣制定出台本地方的民族節日。從宏觀的角度看,這種情況的出現,無疑是各民族自治區在新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民族政策的成果和具體體現,屬廣義的民族文化自覺范疇。

2. 將成為承載和展示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台

每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有其特定的內涵,或起源於紀念先祖或英雄人物或重大事件,或起源於祭祀各種神靈,還有的則起源於各種經濟活動,但他們有兩個突出的本質屬性:其一,都是該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集中承載著該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個民族的物質文化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內容在該民族傳統節日中往往都有所體現,一些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甚至就是緣於某個傳統節日而產生。

「壯族三月三」也不例外,如壯族素有「能歌善舞民族」之譽,壯鄉號稱「歌的海洋」,這一文化特性最集中的外在表現莫過於「三月三」活動,壯族最具代表性的五色糯米飯最初即在於供「三月三」活動食用,等等。其二,是該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展示途徑和平台。通過民族傳統節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領略和感受壯族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

3. 是傳承和保護壯族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

民族傳統節日一般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自發性,即民族傳統節日一般都是民族內部自發產生形成和自願參與的;二是全民性,即在本民族內部,全民參與;三是利己性,即在本民族內部,普遍認為參與這樣的節日活動是有益的。正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才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傳承和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因為「自發」,所以自覺,因為自覺,所以投入。一個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在此「自覺」「投入」的前提下進行傳承和傳播。

4. 它將有力地促進廣西民族團結局面的鞏固和發展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等多個民族。一方面各民族在各自漫長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本民族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長期雜居,相互交往交流,影響和吸收,因而在文化上又具有某些相似性和共同性。隨著這一法定民族節日的確立,其影響力和知名度必將迅速擴大,各族民眾可以藉此加強相互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廣西民族團結局面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7)南寧三月三歌節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三月三是中國漢民族和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節。「壯族三月三」歌圩源遠流長,早已深深紮根在廣西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發展到後來,不僅是青年男女唱歌傳情、結緣的活動,還有拋綉球、搶花炮、演壯劇、舞龍舞獅、鬥牛、鬥彩蛋等文體活動。

⑻ 三月三歌節主要是屬於哪個民族的節日

壯族的傳統歌節,又叫歌圩節、歌婆節。歌節分日歌和夜歌。日歌在野外,以唱歌擇偶為主要內容;夜歌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歌圩一般在農歷三月初三,叫"三月三"

⑼ 三月三民歌節有什麼習俗

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廣西壯族、瑤族、侗族、苗族、漢族等民族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

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三月歌圩。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

拋綉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綉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

節前家家准備五色糯米飯。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

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歷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閱讀全文

與南寧三月三歌節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
植樹節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781
南京東之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4
網易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187
黃岡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14
超市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114
胡家廟實用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193
小學教育教學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131
急診急救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120
企業培訓方案考慮問題點 瀏覽:895
風機高空逃生培訓演練方案 瀏覽:507
開業活動策劃方案背景 瀏覽:575
舉辦財務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790
上海禾建時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36
和銀行合作推廣產品方案 瀏覽:556
公交公司職業素養培訓方案 瀏覽:534
社區志願者培訓年度方案 瀏覽:352
廈門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506
馬雲是怎麼想到電子商務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