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項目盈虧平衡點,怎麼計算
盈虧平衡點計算公式:BEP=Cf/(P-Cu-Tu)。
其中:BEP-盈虧平衡點時的產銷量;Cf-固定成本;P-單位產專品銷售價格;Cu-單位產品變屬動成本;Tu-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
銷售組合盈虧平衡量=總固定成本/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總固定成本/A的單位邊際貢獻*A的銷售佔比+B的單位邊際貢獻*B的銷量佔比。
銷售組合盈虧平衡額=總固定成本/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總固定成本/A的邊際貢獻率*A的銷售額佔比+B的邊際貢獻率*B的銷售額佔比。
Ⅱ 關於盈虧平衡點與銷售量的計算
(1)該公司的盈虧平衡點銷售量250件和銷售額25000元;
(2)企業的保密點上的銷售量1000件與銷售額100000元;
(3)計算該企業的保本點作業率20.8%和安全邊際率79.2%。
Ⅲ 簡述什麼是盈虧平衡分析、盈號平衡分析點及類型
盈虧平衡分析:這是分析和研究項目成本與收益之間平衡關系的方法,主回要是著眼於項答目的盈虧平衡點分析,也是就人們常說的項目量、本、利分析。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投資、成本、銷售量、產品價格、項目壽命期等)的變化會影響投資方案的經濟效果,當這些因素的變化達到某一臨界值時,就會影響方案的取捨。盈虧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這種臨界值,即盈虧平衡點(BEP),判斷投資方案對不確定因素變化的承受能力,為決策提供依據。
盈虧平衡點: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
等於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於盈虧平衡點時企業盈利,反之,企業就虧損。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盈虧平衡分析類型:
按採用的分析方法的不同分為:圖解法和方程式法;
按分析要素間的函數關系不同分為:線性和非線性盈虧平衡分析;
按分析的產品品種數目多少,可以分為單一產品和多產品盈虧平衡分析;
按是否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分為:靜態和動態的盈虧平衡分析。
Ⅳ 盈虧平衡點計算方法
已知某襲企業年固定成本額為20萬元,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為10元,產量銷售價格為20元,問(1)要實現盈虧平衡,企業產品的產量應達到多少?(2)若企業要贏利10萬元,企業產品的產量應達到多少?
Ⅳ 請問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這個公式是怎麼推算得出來的結論怎麼理解
本來是利潤 =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利潤為0,此時的銷售量為盈虧平衡點銷售量。
所以0=單價*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
所以,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於盈虧平衡點時企業盈利,反之,企業就虧損。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5)營銷預算盈虧平衡點分析擴展閱讀:
從成本因素中構造一精確的盈虧平衡點圖來反映成本因素與產量之間關系的實際特性,需要許多的先期工作。好的盈虧平衡點圖要求有好的成本會計制度。利用成本的散布點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另一種方法。
標出幾年的總成本數據,這樣就可以據此繪出一條平均線。假定不同年份有不同的銷售量,那麼與銷售量相關聯的總成本線就可以由此推動出來。
BEP=Cf/(p-cu-tu)
其中:BEP----盈虧平衡點時的產銷量
Cf-------固定成本
P--------單位產品銷售價格
Cu-------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Tu-------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
由於單位產品稅金及附加常常是單位產品銷售價格與營業稅及附加稅率的乘積,因此公式可以表示為:
BEP=Cf/(p(1-r)-cu)
r-----營業稅金及附加的稅率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利
Ⅵ 盈虧平衡點的計算
你寫得不太清楚,比如第一個:
收入=成本+費用+收入×稅率
前後都有收入,根內據等式,也容就是說數據上:收入(1-稅率)=成本+費用
你後面的應該寫成:
收入=(成本+費用)÷(1-稅率)
至於這個等式是否正確,沒辦法判斷,因為「費用」的概念太模糊。
不過,簡單來說,總收入=成本+利潤+稅
Ⅶ 對於銷售企業該怎麼核算盈虧平衡點
成本分為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首先你一定要計算出企業的固定費用是多少,計算出單品的毛利也就是收入-成本是多少。
盈虧平衡點(數量)=固定成本/單品毛利
由次算出你賣多少東西能維持生存的點。
Ⅷ 多種產品盈虧平衡點分析的計算步驟是什麼
臨界收益法盈虧平衡分析的步驟:
計算各產品的臨界收益率
各產品按照臨界收益率大小進行排序,並計算累計銷售量和累計臨界收益
確定盈虧平衡點所在的產品區域,當累計臨界收益首次大於或等於總固定成本時,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