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垃圾調查報告!!!!
龍口市生活垃圾的調查報告
龍口市實驗小學 郝先凱 劉昕 張程 成茗 王耀寧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做什麼,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那麼這些垃圾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怎麼才能對人類不產生危害呢?
二 調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3 提高自己的調查能力
三 調查的方法
1 查閱書籍
2 采訪身邊的人
3 上網查詢
4 深入實際,親自去調查
四、調查內容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3、家庭垃圾分類的情況
五、調查准備:
在調查之前我們在網上調查了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類的資料。資料顯示: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大氣與水體,不但浪費了資源,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垃圾大量堆放後,垃圾堆中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生成甲烷氣,甲烷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垃圾中有豐富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化合物,在常溫情況下,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過程中產生NH3、H2S及有害的碳氫化合物氣體,具有明顯的惡臭和毒性,直接危害人體;廢舊的電子電器產品,如果隨意丟棄,散落到環境中,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並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電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屬元素,一旦進入水體,會長期危害水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人體健康。此外,電冰箱和空調的製冷劑、絕熱發泡劑中含有的氟里昂,一旦泄漏會破壞大氣環境,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垃圾,最終人類會遭到報復,找不到一塊生存的凈土。
垃圾自然降解的時間表
紙3—4個月; 煙頭 1—5年;橘子皮 2年; 鐵罐 10年;尼龍織物 30—40年 ;皮革 50年;易拉罐 80—100年;塑料 100—200年;玻璃瓶 4000年和羊毛織物 1—5年。
垃圾分類表:
可回收垃圾: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
廚房垃圾: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六、調查經過
一組調查了居民小區和菜市場。
調查經過與反饋: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我們以南苑小區附近一個垃圾桶為觀察點展開調查。早上,垃圾桶剛被人整理過,是空的。
小青年:離垃圾桶還有5米的地方就隨手把香蕉皮一扔
打扮時尚的女人:捏著鼻子,像逃難一樣,把垃圾袋隨手一扔就走了
中年男子:他路過垃圾桶,來了把易拉罐扔到了旁邊的河裡
低年級小學生:規規矩矩地將吃剩的食物包裝袋扔進了垃圾桶
老婆婆:小心地繞到垃圾桶附近,將垃圾袋扔進了垃圾桶 ……
調查結果:
一個小時過後,13個倒垃圾的人中,只有3個人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垃圾桶的四周堆著垃圾,上面飛著蒼蠅。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菜市場到實驗小學一帶:沿途有10個不分類垃圾桶,垃圾桶內的垃圾寥寥無幾。當時正處於街邊小販收攤之時,地上有不少掰下的菜葉和水果枝葉,十分骯臟。但過了1個小時後這里已經被清潔工人打掃干凈了。
怡園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有大、小垃圾桶的,還有垃圾房。小垃圾桶的口子只有10厘米左右的高度,稍微大一點的垃圾袋就放不進去。有些人為了便捷,便把垃圾放在了垃圾桶上面。而大垃圾桶的情況較好。垃圾房裡的垃圾都是由清潔工人負責,並沒有出現垃圾亂堆的情況。
松嵐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路面整潔,垃圾桶外雖干凈,但裡面卻根本是沒有按照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分的,而是亂扔。像紙張、易拉罐這類可回收垃圾竟陰差陽錯地扔進不可回收這一類中。像廢電池、廢日光燈管、過期葯品、廢水銀溫度計這類有毒垃圾混進了可回收這一類里。
二組調查了居民和學生
調查經過與反饋:
1在小區內調查了10戶人家
對於垃圾分類,在10戶人家裡只有2戶知道並願意分類的。而5戶則知道並願意分類的,可是有時垃圾桶蓋子小,垃圾又多,太麻煩。2戶則知道卻不願意分類,因為這樣太麻煩,他們不願去做。1戶連分類也搞不清楚。
2 調查20名學生處理垃圾的方法
垃圾分類裝袋化的佔5%,垃圾焚燒的佔1%,垃圾填埋的佔1%,棄入垃圾箱的佔90%,隨便亂扔的佔3%。
調查結果:處理垃圾的正確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種各樣的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再將這些垃圾運送到代理商或工廠進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這種方法既有效經濟又使垃圾不產生污染。有機垃圾高溫堆肥,有害垃圾焚燒、填埋。
七、思考與建議
我們將調查所得整理出來,同時各抒己見,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條建議:
1、設置分類垃圾桶要有一個整體規劃,系統配置,而不是表面工程,因為讓分類扔垃圾,這是關系每一個人生活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題;
2、在分類垃圾桶上標上醒目的圖案或者文字說明,讓大家在扔垃圾的時候,能將垃圾輕松准確地分類;
3、讓每個人體驗到分類扔垃圾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如垃圾分類情況較好的小區,給每戶免費贈送幾噸水,這不僅是節省了幾噸水費的問題,更是一種榮耀,一種被社會認可的公益行為;
4、在買菜的時候使用自己家的菜籃子,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推廣使用環保塑料袋,改進技術,降低了成本,提高利用價值,比如在袋子上做廣告、做宣傳;
5、在用餐時使用消毒筷,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後我們提倡使用手帕,拒絕使用餐巾紙;
6、呼籲人們做飯時盡量吃多少做多少,特別是飯店用餐時更要避免浪費,要解決泔水問題;
7關於亂扔垃圾,是容易做到卻被人們遺忘的。如果像新加坡那樣重罰,應該也能收到奇效。
以前,我在報上看到過一則消息: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鍾,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到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
韓國遊客的舉動雖小卻發人深思,地球是大家的,綠色的文明,是靠人們保護才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垃圾「各歸各位」才能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不好的習慣遠離人體才形成的……願我們早日能真正找到心中的綠色文明。
Ⅱ 垃圾桶的潛在市場是啥呀
11月15日,住房和城鄉抄建設部發布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標准,下月開始施行。
新版標准內容有所增刪,生活垃圾簡化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大類,更易操作、適用更普遍。隨著新規落地,垃圾分類在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推行不遠了。
所以就目前的垃圾分類政策要求來看,垃圾桶市場前景還是非常之大的。眾多垃圾桶廠家會從中受益。
Ⅲ 智能垃圾桶行業競爭swot分析
智能垃圾桶的競爭應該是垃圾分類。以後走的話,遲早都會在全國推行垃圾分類的。
Ⅳ 環保塑料垃圾桶怎麼做市場調查,在海南做怎麼樣
塑料垃圾桶採用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為原料通過注塑機注塑成型,環保,可循環利用,目前市場上規格很多,容積最大能做到1200l,具體的你直接問廠家,成都中天塑業公司是專業生產銷售塑料垃圾桶的。
Ⅳ 智能垃圾桶的市場前景
智能垃復圾桶的市場非常大,只制不過一個新型產品投放市場總是需要一個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垃圾桶的市場必然能逐漸擴大。
垃圾桶是一個硬性需求,智能垃圾桶的市場范圍就在那裡,是客觀存在的,消費者接受了智能垃圾桶卻並不一定能產生購買力,它的前景好。
基於目前的技術水平,智能垃圾桶能達到的*高狀態就是語音與清潔的結合。智能手機上的語音助手我們已經見慣不怪,在音箱上的語音應用也逐漸普及。
垃圾桶上的語音交互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叫它「開關」很簡單,播報新聞唱唱歌也沒有什麼問題,可能就是聽起來會覺得有點味兒。
智能垃圾桶,採用微電腦控制晶元,*創紅外線探測裝置,機械傳動裝置和連桿機構組成,自動開關蓋,是集機、光、電於一體的高科技新產品,具有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耗電低等優點。
Ⅵ 關於垃圾分類的調查報告的問題
Q1:我在上大學,我們校園里的垃圾桶大約有4成是分類的。大街上的話,我感覺如果在人流多比內較好的地段,垃圾桶容基本都是分類的,約70%以上。其他的小路或者人少的地方,分類垃圾桶的比例大約只有20%左右。還沒見過故意破壞垃圾桶的。
Q2:大部分都是分類丟的,亂丟的大約只有20%左右吧。
Q3:我只要見到分類垃圾桶,就按照分類扔垃圾。
Ⅶ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做什麼,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那麼這些垃圾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怎麼才能對人類不產生危害呢?
二 調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3 提高自己的調查能力
三 調查的方法
1 查閱書籍
2 采訪身邊的人
3 上網查詢
4 深入實際,親自去調查
四、調查內容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3、家庭垃圾分類的情況
五、調查准備:
在調查之前我們在網上調查了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類的資料。資料顯示: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大氣與水體,不但浪費了資源,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垃圾大量堆放後,垃圾堆中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生成甲烷氣,甲烷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垃圾中有豐富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化合物,在常溫情況下,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過程中產生NH3、H2S及有害的碳氫化合物氣體,具有明顯的惡臭和毒性,直接危害人體;廢舊的電子電器產品,如果隨意丟棄,散落到環境中,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並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電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屬元素,一旦進入水體,會長期危害水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人體健康。此外,電冰箱和空調的製冷劑、絕熱發泡劑中含有的氟里昂,一旦泄漏會破壞大氣環境,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垃圾,最終人類會遭到報復,找不到一塊生存的凈土。
垃圾自然降解的時間表
紙3—4個月; 煙頭 1—5年;橘子皮 2年; 鐵罐 10年;尼龍織物 30—40年 ;皮革 50年;易拉罐 80—100年;塑料 100—200年;玻璃瓶 4000年和羊毛織物 1—5年。
垃圾分類表:
可回收垃圾: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
廚房垃圾: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六、調查經過
一組調查了居民小區和菜市場。
調查經過與反饋: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我們以南苑小區附近一個垃圾桶為觀察點展開調查。早上,垃圾桶剛被人整理過,是空的。
小青年:離垃圾桶還有5米的地方就隨手把香蕉皮一扔
打扮時尚的女人:捏著鼻子,像逃難一樣,把垃圾袋隨手一扔就走了
中年男子:他路過垃圾桶,來了把易拉罐扔到了旁邊的河裡
低年級小學生:規規矩矩地將吃剩的食物包裝袋扔進了垃圾桶
老婆婆:小心地繞到垃圾桶附近,將垃圾袋扔進了垃圾桶 ……
調查結果:
一個小時過後,13個倒垃圾的人中,只有3個人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垃圾桶的四周堆著垃圾,上面飛著蒼蠅。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菜市場到實驗小學一帶:沿途有10個不分類垃圾桶,垃圾桶內的垃圾寥寥無幾。當時正處於街邊小販收攤之時,地上有不少掰下的菜葉和水果枝葉,十分骯臟。但過了1個小時後這里已經被清潔工人打掃干凈了。
怡園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有大、小垃圾桶的,還有垃圾房。小垃圾桶的口子只有10厘米左右的高度,稍微大一點的垃圾袋就放不進去。有些人為了便捷,便把垃圾放在了垃圾桶上面。而大垃圾桶的情況較好。垃圾房裡的垃圾都是由清潔工人負責,並沒有出現垃圾亂堆的情況。
松嵐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路面整潔,垃圾桶外雖干凈,但裡面卻根本是沒有按照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分的,而是亂扔。像紙張、易拉罐這類可回收垃圾竟陰差陽錯地扔進不可回收這一類中。像廢電池、廢日光燈管、過期葯品、廢水銀溫度計這類有毒垃圾混進了可回收這一類里。
二組調查了居民和學生
調查經過與反饋:
1在小區內調查了10戶人家
對於垃圾分類,在10戶人家裡只有2戶知道並願意分類的。而5戶則知道並願意分類的,可是有時垃圾桶蓋子小,垃圾又多,太麻煩。2戶則知道卻不願意分類,因為這樣太麻煩,他們不願去做。1戶連分類也搞不清楚。
2 調查20名學生處理垃圾的方法
垃圾分類裝袋化的佔5%,垃圾焚燒的佔1%,垃圾填埋的佔1%,棄入垃圾箱的佔90%,隨便亂扔的佔3%。
調查結果:處理垃圾的正確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種各樣的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再將這些垃圾運送到代理商或工廠進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這種方法既有效經濟又使垃圾不產生污染。有機垃圾高溫堆肥,有害垃圾焚燒、填埋。
七、思考與建議
我們將調查所得整理出來,同時各抒己見,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條建議:
1、設置分類垃圾桶要有一個整體規劃,系統配置,而不是表面工程,因為讓分類扔垃圾,這是關系每一個人生活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題;
2、在分類垃圾桶上標上醒目的圖案或者文字說明,讓大家在扔垃圾的時候,能將垃圾輕松准確地分類;
3、讓每個人體驗到分類扔垃圾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如垃圾分類情況較好的小區,給每戶免費贈送幾噸水,這不僅是節省了幾噸水費的問題,更是一種榮耀,一種被社會認可的公益行為;
4、在買菜的時候使用自己家的菜籃子,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推廣使用環保塑料袋,改進技術,降低了成本,提高利用價值,比如在袋子上做廣告、做宣傳;
5、在用餐時使用消毒筷,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後我們提倡使用手帕,拒絕使用餐巾紙;
6、呼籲人們做飯時盡量吃多少做多少,特別是飯店用餐時更要避免浪費,要解決泔水問題;
7關於亂扔垃圾,是容易做到卻被人們遺忘的。如果像新加坡那樣重罰,應該也能收到奇效。
以前,我在報上看到過一則消息: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鍾,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到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
韓國遊客的舉動雖小卻發人深思,地球是大家的,綠色的文明,是靠人們保護才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垃圾「各歸各位」才能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不好的習慣遠離人體才形成的……願我們早日能真正找到心中的綠色文明。
Ⅷ 關於垃圾的調查方案
生活垃圾現狀調查方案
青島育宏小學五年級 蘇琦
指導老師:沈采雲
一、活動目的:
我們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它有著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因此吸引著許多中外遊客。
隨著人口的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就隨之增多,它影響著城市的環境。這些生活垃圾都有些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可以再回收利用的資源呢?可利用的成份佔多大比例呢?怎麼樣把可利用的東西再收集利用起來,做到更科學的處理?不可回收的應該把它送往哪兒去呢?又要怎樣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有多麼困難?小學生能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做些什麼貢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想組織一次關於生活垃圾狀況的調查,調查後,向有關部門提出我們的建議,或者向全市小朋友發出行動倡議。為盡快解決青島市的垃圾問題,做出我們小學生的貢獻。
二、(缺)
三、調查人員組成:
青島市育宏小學五年級全體老師
同學(共56人)
四、調查內容:
1.剖析居民區內56個垃圾筒內生活垃圾的狀況。了解家長和鄰居對垃圾處理的意見。
2.訪問環節部門專家,向他們了解青島市垃圾分類收集及目前的處理情況。
3.實地考察一個垃圾轉運站或垃圾場。
五、調查方法:
1.每個參與調查的同學在自己居住的樓院前,隨意選一個居民平日投放垃圾的垃圾筒。
2.在垃圾清運之前,將該垃圾筒的垃圾用稱稱出它們的總重點,然後全部倒出來進行分類。
3.把垃圾進行分類。可回收的垃圾如:玻璃、鐵皮、廢紙、布頭、橡膠製品、電池、易拉罐、塑料等分別列出並稱出它們的重量填表登記。把不可回收的,如:枯枝菜葉、果皮、煤渣、腐爛食品等。按種類分好、把稱好的重量填表登記。
4.根據56個垃圾筒內的垃圾狀況進行登記情況,進行綜合統計,取得數據,再進行初步分析。
5.到環衛部門進行訪問
(1)青島每天產生垃圾的數量、成份。
(2)現在是否實行垃圾分類,分類收集有什麼困難。
(3)目前垃圾主要的處理方法。
(4)我們小學生在垃圾分類收集中能做些什麼,對我們小學生有什麼希望。
六、提出建議:
根據調查訪問情況,進行資料數據的綜合統計和對比分析。針對目前垃圾分類處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1、向有關部門提出搞好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科學處理的建議。包括如何設立分類垃裁筒,繪制分類垃圾筒圖案。建立可回收垃圾的收集站,使可回收垃圾切實地回收再利用,做到科學處理。
2、向全市小學生提出從自己做起,從自家做起,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和實施工作的倡議。
3、建議學校內設立專用垃圾桶,或回收垃圾袋,分類投放,認真搞好學校內部的回收工作。
4.將對政府的建議和向全市小學生的倡議書,送給市長和報社。並且讓大家寫出參與方案設計活動的總結,向全體同學進行匯報,談出自己的感受。
七、完成時間:
2003年4月份前完成調查工作。
2003年6月完成總結分析,提出我們的倡議和建議。
調查活動費用與可行性:
此項調查活動基本不用費用。塑膠手套各家都有,小鐵鉤可以借用,也可以自己製作。
我們就生活在居民區,居民區垃圾筒都在大院附近,所以很容易聽到家長和鄰居對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意見。
外出訪問只需1—2元的車費,完全可以自己承擔,學校亦可報銷。
八、注意事項:
在調查活動中,要親自動手,實事求是,認真做好記錄。調查中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分解垃圾時要准備好膠皮手套和鉤子,幹完活後要洗凈手。作到徹底、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