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vivo雲服務有多大空間容量
30GB的容量(15GB永久免費+15G兩年免費) 。
⑵ 世界500強手機中海爾和vivo那個名次高
VIVO和海爾就世界排名來說沒有可比性。
VIVO是中國名牌,未上500強排行榜;海爾是世界名版牌,而且是名牌中的老牌權,全球600強評選中排名第13位。
海爾在它專精的家電冰洗領域市場佔有率均拍世界前三,而VIVO在其專精的手機市場中佔比不高,當然也不能否認VIVO的發展。只能說這兩家公司不是一個體量的比較。
【海爾】
海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整套家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虛海爾品牌新形象發布實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創立於青島。
根據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2014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調查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電零售量第六次蟬聯全球第一,並首次突破兩位數的市場份額增長。同時,海爾冰箱、洗衣機、冷櫃、酒櫃的全球品牌份額也分別繼續蟬聯全球第一。海爾在全球有5大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66個貿易公司、143330個銷售網點,用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⑶ 市場調研vivo和oppo銷量
你好,這邊並沒有相關信息,無法提供詳細信息。
⑷ vivo是如何實現歐洲市場本土化呢
作為最早啟動國際化的中國手機品牌之一,vivo自年就開啟了自己的國際化征程,目前其產品已經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深受海外消費者喜愛與信賴,並取得了靚麗的成績。在印尼,根據CounterPoint公布的Q2智能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vivo以21.2%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而在泰國,另一大權威機構IDC發布的2020年Q2泰國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的報告中顯示,vivo以19.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同比增長了13.8%。
就如此次進軍歐洲市場,vivo早在2019年11月就已經在歐洲設立了辦事處。在杜塞爾多夫歐洲總部,vivo擁有一支來自16個國家的團隊。這支團隊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本土化發展,利用成熟的個人經驗,以及對當地市場的調查情況,針對產品研發做出相應調整,力求打造出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優質產品。而此次推出新品前,vivo就對歐洲9,000名消費者進行了研究訪談,積極地了解當地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看法以及真實需求,以便了解歐洲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⑸ 市場分析常用的幾種方法
市場調查報告分析 SWOT報告 spt報告 營銷策略報告 這4個是非常常用的市場分析法版,當然類似的市場調權查的還有很多種,不過我市場調查的書在學校咯..- -!
STP分析:
1\市場區隔:市場區隔的目的是將大環境作一詳細的研究與分析。首先按照地圖把商業區、住宅區、學校、商業消費區和娛樂區都一一劃分出來,然後調查每一區主要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的特性,包括經濟狀況、教育水準、生活模式、家庭背景和消費型態。
2\目標市場
3\市場定位
SWOT你知道的,其他么,可以根據字面意思就字到個大概了~希望能幫到你...
⑹ VIVOX23和OPPOR17哪個好
vivox23和oppor17哪個好?眾所周知,藍綠大廠VO的手機一直讓人有鏡像的感覺,時常被拿來對比,同代產品上市的時間也非常相近,性價比似乎差不多,經常讓消費者糾結藍綠大廠到底哪家強。
近期,vivox23和oppor17兩款旗艦機相繼上市,那麼,按照慣例又有人要問了vivox23和oppor17哪個好?下面一起來對比分析一下這兩款手機哪個好。
外觀哪個好
1
oppor17採用「美人尖」的「水滴屏」,材質為第六代大猩猩玻璃,6.4英寸91.5%屏佔比全面屏,搭載光感屏幕指紋,並且背部採用漸變色,與傳統的上下漸變不同,該機為左右兩側向中間漸變,光藍與霓光紫的配色也讓oppor17的色彩隨著光影進行交織變換。
步驟閱讀
注意事項
總的來說,oppor17和vivox23這兩款手機不論是在外觀顏值上還是在功能配置上的表現都沒有讓用戶失望的。
⑺ vivo、OPPO和華為,哪個品牌的手機性價比高
由於機型不同,產品的設計理念、價格、適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建議您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機型,同時也可以登錄華為商城來參考選購自己喜愛的機型。
⑻ 手機市場swot分析 要把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一一列舉出,然後進行手機市場的分析,字數在兩千字左右
轉的網上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字多了點,不過可以參考呵呵
基於SWOT分析看中國手機公司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發展前景
根據國際權威市場調查公司IC Insights公布的全球十大手機廠商排名中,波導作為唯一入選的中國手機公司,躋身全球八強,而TCL-Alcatel、聯想、夏新、海爾等排名不在前十之列,也就是說,中國手機公司目前只能徘徊在全球手機公司的第三陣營,是全球手機行業的配角,因為中國手機公司在全球的總份額不到13%。
我們不妨通過SWOT分析看一看中國手機公司的處境:
一、Strengths(優勢)
1.中國手機公司更熟悉國內的市場;
2.中國手機公司在國內擁有良好的渠道;
3.中國手機公司在人力成本等方面有一定比較優勢。
二、Weakness(劣勢)
1.中國手機公司在新技術、新功能的推出上滯後國外對手6-9個月;
2.中國手機公司對全球市場不甚了解,缺乏相關經驗;
3.中國手機公司在晶元、射頻元器件等核心零配件的采購上無法與國外對手競爭,缺乏整合上下游資源的能力;
4.中國手機公司的產品質量普遍較差,缺少美譽度;
5.中國手機公司的內部管理水平和品牌運作能力有所欠缺。
三、Opportunity(機會)
1.中國依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且國產手機對中國市場更為熟悉;
2.中國可能會在2006年啟動3G,國內的波導、夏新、聯想等TD-SCDMA等產業聯盟企業可能獲得更多機會;
3.印度、巴西、非洲等地新興市場中國手機公司有較大發展機會;
4.中國手機公司開始細分市場,並推出hello-kitty等個性化手機,可能開辟一片「藍海」。
四、Threat(威脅)
1.在國內,以NOKIA、MOTOROLA為代表的外國手機公司開始學習中國公司重心下移的渠道模式,並已取得初步成效;
2.以MOTOROLA為代表的外國手機公司開始實施低成本戰略,推出40美金的超低價手機,對中國手機可能造成重創。
通過以上的SWOT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手機公司雖然有著自己的比較優勢,並在全球范圍內有可以實現跳躍式發展的機會,但他們在手機的核心技術突破上集體失語,這個決定勝敗的核心問題預計不會在短期內得到解決,那麼中國手機公司將在比較長的時間里處於全球手機行業的第三第四陣營,而這種狀況得到改善的機會又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雖然對國內市場熟悉,但經歷了2003年的美好時光後,中國手機公司在2004年走上了衰敗之路,在2005年又繼續丟失城池,走進了一個殘酷的寒冬期。所以有專家預測,中國部分手機公司很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淪為國外手機公司的生產基地。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在未來的幾年內中國手機公司會長期處於全球手機行業的第三、第四陣營,1-3年之內中國手機公司在全球依然還有較多的發展機會,但這些機會不確定因素較多,有可能會出現中國手機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斷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