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集關於"中學生讀書情況的調查"的數據資料
調查時間:2007年12月1日 調查地點:正寧四中七年級(2)班教室 參加調查人員:七年級(2)班50名學生 調查內容: 1、 調查的主題:對我校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閱讀種類,數量, 圖書主要來源,圖書筆記記寫方式及對讀書的看法等問題,從而更有效的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推動全校的讀書活動更上一個新台階。 2、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3、 調查過程與結果:根據我校學生閱讀的一些問題,設計好問卷調查表(附後),發給學生,下發問卷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了解農村中學生的閱讀現狀。 調查發現,我校大約55%的學生每年閱讀不超過5本課外書,圖書的主要來源是學校圖書館,讀書時做筆記的學生寥寥無幾,大部分學生所喜愛的書籍和雜志主要是休閑娛樂類的書籍和作文書。 調查每周閱讀1-5小時的學生發現,大約40%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自己有閱讀的課外習慣,從性別上看,大約50%的男生認為自己有閱讀的課外習慣,而65%的女生認為自己有課外閱讀的習慣。 據調查了解學生中大約有32%的學生每周閱讀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 據調查,所有學生都認為課外閱讀對自己大有好處。 我校大約有50%的父母對孩子讀課外書不知道,10%表示「支持」,20%不支持,20%表示無所謂和有時支持有時反對。 據調查,發現大約有76%的學生將作文書作為主要的課外閱讀書籍對待,喜歡看時尚流行雜志和小人書。 40%的孩子喜歡讀書,20%的孩子不喜歡讀書,40%的孩子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讀書。 99%的孩子不知道「世界閱讀日」,沒有人知道其來歷! 學生對於讀書,喜歡有喜歡的理由: 學生一 :因為我們是農村的孩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我們從小讀書就少。 讀課外書,可以使我們增長更多的見識,學到課堂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想像力,享受其中的樂趣。還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 二:讀書能使我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現在我們學習的負擔重有時很煩悶,讀些搞笑的書,有益身心。 學生 三:精彩的故事那麼吸引人,我自己也好像身處之中,感到很高興。 學生 四:我喜歡讀歷史故事,因為讀它,我可以知道,幾千年以前的人和事情。 學生 五:讀書可增長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可提高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可讓人們對科學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可以品味生活,使人們擁有一定的生活情趣。在我看來,讀書時刻關繫到人們的生活,學習甚至人生,說長遠一些,自古以來那些文人墨客哪一個未曾讀過許多書籍呢?讀書讓人更有魅力,讀書讓人成功!」 不喜歡也有不喜歡的理由: 學生一 :因為每一天的作業特別多,除了作業本上的,每一科還有一兩種要填的冊子,整天和書本打交道,很煩!我要休息一下,一有時間,就想出去玩! 學生 二:我有時覺得讀書很浪費時間,還不如看電視,電視也是學習知識的主要來源。 學生 三:我感覺很多書很無聊,書中也就是寫了一些事,我幹嘛不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事情呢?也許是我以前還沒有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吧! 學生 四:大人們不是很了解我們,老師把我們圈在教室,我們夠倒霉的了,現在信息這么發達,我就喜歡從網上獲取知識。
⑵ 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幾種常用結題報告的形式及結構
(一)論文
1.論文的主要特點
論文和研究報告相比最大區別在於研究報告突出的是研究的過程性,而論文著重體現研究的結論性和理論性。論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鮮明的觀點和理論體系。作者通過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通過周密的推理,論證自己的結論和觀點的正確性和實際價值。
2.論文的結構
①題目
②作者
③內容摘要
④緒論
⑤本論
⑥結論
⑦參考文獻
3.撰寫論文的注意事項
論文的題目是文章的總綱,它必須反映文章的中心。論文的題目要簡明,易於理解並吸引讀者。內容摘要是用簡短的語言向讀者介紹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是研究的過程、方法和成果。較長的論文其摘要能節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選擇是否繼續讀下去。如果論文並不長,此部分也可以省略。緒論是論文的引子,它向讀者介紹課題的背景、目的、意義,並提出觀點,引出下文。本論是作者向讀者展示自己研究過程和結果的部分。作者通過大量的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通過有效地組織材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成果。本論部分條理要清晰,邏輯推:理要嚴密。語言闡述必須精確、通俗,盡量使用簡潔的語言,專有名詞術語要用的准確、適當。論文行文一般不採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飾手法,不採用想當然的描述。結論是對前文的高度概括和總結。結論觀點要鮮明,要與前文相呼應。參考文獻是指研究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章或作品。列出參考文獻一方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為讀者核實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中學生的論文列出參考文獻也是研究過程的一個佐證。
(二)綜合研究報告
綜合研究報告適用於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採用了多種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課題。
1.綜合研究報告的特點
綜合研究報告與論文相比在於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過程,同時它又與科研報告和調查報告不同,它不像後者個性那樣鮮明,所以它體現報告的綜合性和一般性,其著重點在於介紹研究的過程。
2.綜合研究報告的結構
①題目
②作者
③課題的由來
④課題的目的、意義
⑤人員分工
⑥方法、步驟
⑦研究的過程
⑧研究的結果
⑨結論
⑩對上級的意見或建議
⑩體會
⑩參考文獻
3.撰寫綜合研究報告的注意事項
綜合研究報告和論文相比其特點在於能全方位反映課題的要素,尤其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由於報告強調的是過程,所以過程和結果是此類報告的重點。
(三)科研報告
此類報告適用於用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的課題。
1.科研報告的特點
科研報告的個性比較鮮明,它主要適用於科學實驗類的研究。它不僅體現了研究的過程性,更應體現其科學性和周密性。其著重點應體現在原理的科學性,過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數據的准確性,結論正確性。
2.科研報告的結構
①課題名稱
②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
②課題的由來
④課題的目的、意義
⑤人員分工
⑧方法、步驟
⑦實驗的原理及預期結果
⑧實驗的器材、物品
⑨實驗的過程
⑩實驗的結果
⑥關於結果的討論
⑩結論
⑩參考文獻
3.撰寫科研報告的注意事項
此類報告不僅強調研究的過程性,尤其強調科學性;報告中的數據必須全面准確、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反映實驗的本來面貌,不能誇大和杜撰。
(四)調查報告
此類報告適用於用調查的方法研究的課題。
1.調查報告的特點
調查報告不僅要反映調查的過程,還必須明確調查的要素(時間、對象、范圍、內容、方法等),其著重點應反映調查方法的科學性,范圍覆蓋性和對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現結果的准確性。通過調查者透徹的分析找出規律,使讀者正確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2.調查報告的結構
①題目
②調查組負責人及組內成員
③概述
④事實描述
⑤事實分析
⑧結論
⑦處理意見或建議
3.撰寫調查報告的注意事項調查報告的一些基本要素(調查目的意義、調查時、調查對象、調查范圍、調查方法、調查內容等)應在概中表達清楚。事實描述要實事求是,材料要真實、明,數據材料可以用圖表。事實分析指的是造成事實的因分析,分析要全面、透徹,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找出律性的東西。結論是通過定量分析到定性評價的過,結論要力求准確。意見或建議是對決策部門提的,是L7改變現狀,使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建議要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
4.調查報告範文
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朱 黎 勞如穎 鄒小華 張宇靖 倪 鼓
一、調查目的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課外閱讀是中學生業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隨著"減負"這一方針的出台,課業負擔逐漸減輕,閑暇時間開始增多,這勢必為中學課外閱讀提供了契機。由於課外閱讀已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因而了解當今中學課外閱讀情況尤為重要,此項研究通過調查目前中學生喜愛的不同讀物,分析個中原因,從而進一步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質和文件修養。
二、調查范圍
新華書店、三聯書店的部分中學生顧客。
三、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30份,收回問卷,除去廢卷,其中有效卷280份。
四、調查結果
經調查發現,95%以上的中學生愛好課外閱讀,由於偏好的讀物因人而異,為便於表達結果,我們只將最主要的調查結果列表顯示(見表8-3、表8-4)。
在"您最喜歡的書籍"選項中,男女生不約而同地將"偵探推理小說"放在了首位,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意外,因為這一類的小說兼有邏輯性強和情節49人心弦等特點,它們對好奇心強的中學生確有吸引力。卡通漫畫在男女生中分別佔有42%和51.6%,它的廣受歡迎,巳符合現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電影小說在男生中嶄露頭角,或許將合成為一股新潮流。武俠小說仍得到42%的男生的垂青。看來,英雄豪傑魅力猶存。相比之下,女生青睞於古典名著應與其滲在文學情緒和細膩心思休戚相關。
正處豆蔻年華的少女也不會錯過時尚雜志期刊。在"原因"選項中,"邏輯性強"和"情節吸引人"在男
女生中分別佔58.3%和77.4%。這應該是理性和感性思維使然吧。但是"文學性"、"哲理性"、"知識性"等選項卻少有人問津,此類書籍仍未成為主流。在"影響因素"選項中,"個人興趣"占據了主導地位,的確,當代學生更講究獨立與個性,可傳媒影響力也著實不小。
初高中生課外閱讀既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不少差弄。在"最喜歡的書籍"一欄中,"偵探推理"和"卡通漫畫"無論在初中還是高中生中都雄鋸冠亞軍;初中生年紀尚小,受到師長引導的影響較多,所以"古典名著"這類正統教育的經典也開始在初中生中倍受16目,也有41.2%的得票率。在調查中不難發現:高中生閱讀的書籍范圍明顯比初中生更廣,"藝術修養婁"和"軍事類"在初中幾乎無人問津,在高中卻有近15%的得票率。
在"喜歡的原因"這方面,高中生的答案更呈現多元化;得票率最高的"情節吸引人"也僅佔61.5%,較之初中的70.6%地位明顯下降;此外,"哲理性強"這一原因也在高中佔一席之地,較初中上升近lo個百分點。從"影響因素"來看,初中生對周圍世界的關注比高中生略遜一籌,傳媒推薦在初高中分別佔5.88%與11.5%,由此可見,高中生更貼近社會,視野更為廣闊。隨著題海戰術日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給予孩子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超過半數的家長全力支持子女課外閱讀,必將使素質教育的發展更進一步。對於喜愛的書籍,2/3左右的青少年選擇購買,l/3左右採用租、借的方法,家長在經濟方面的慷慨解囊,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有利條件。
至於教師在推薦課外讀物中,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大多數學生接受教師推薦的課外讀物,足以證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為人師表,知識淵博,了解學生,自是最佳的引導者;憂的是,競有半數以上的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並不關心,看來家長對這問題的重視程度,比起教師而言,已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師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不但可取,而又是必要的,它是一個不客忽視的環節。
五、結論與建議
通過此項調查,我們初步了解到目前中學課外閱讀情況:
(1)各類型書籍在學生中都具有一定影響力,但大家仍偏重於偵探、卡通、武俠等趣味性較強的讀物。
(2)由於性別、年齡的不同而導致擇書的差異依然存在,但相對而言,後者造成的差弄性更為明顯。
(3)多數學生對選擇書籍有自我主見,然而傳媒作用亦不小。
(4)部分師長關心學生的課外閱讀,但與預期情況有一定距離。
根據以上結論,我們提出四點建議:
(1)在全面貢徹"減負"方針的同時,要提侶擴展課外閱讀,全方位汲取知識,扛寬視野。
(2)加大傳媒的力度,定期向中學生推薦一些順應潮流的讀物,起到導向的作用。
(3)學校內部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如開展課外閱讀選修課、座談會等活動。使師生間能交流心得,互相溝通。
(4)可考慮將一些頗受歡迎的題材作品編入教材,探求寓教於樂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略
5.點評
該報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調查報告的要素,作者對調查數據進行了合理的加工處理,使結果得以直觀展現,結果分析到位,建議合理;調查時間沒有體現,調查結果和事實分析應該用標題分得更清楚些。
(五)設計報告
設計報告適用於設計類的課題。
1.設計類研究報告的特點設計類研究報告的特點不僅在於過程性,還在於其創造性,由於此類報告大多研製的是新產品,所以其報告要向讀者介紹產品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外產品介紹一定要體現直觀性、全面性和先進性。
2.設計類研究報告的結構
a. 研究的題目
b. 課題組成員
c. 課題由來
d. 課題的目的、意義
e. 研製的原理
f. 人員分工
g. 研究的方法、步驟及所用時間
h. 研究所需條件
i. 研製的過程
j. 研製的結果
k. 產品介紹
l. 參考文獻
3.撰寫設計研究報告的注意事項由於此類研究創造性比較強、難度大,讀者在理解設計原理上難免有一定的困難,所以作者在介紹原理和產品時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切忌故弄玄虛。產品介紹要直觀,最好能結合實物或圖示。產品特性介紹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其詞。
(六)讀書報告
讀書報告則是讀書的體會文章,只要把自己的讀書體會說清楚即可。
1.讀書報告的特點
讀書報告和其他報告相比其特點是結構簡單,變通性也比較強,只要把作者讀書內容(包括收獲和體會)和文獻來源反映出來即可。
2.讀書報告的結構
①報告的題目
②作者
③正文
④文獻來源
3.撰寫讀書報告的注意事項撰寫讀書報告往往作者要加進自己的體會,但不能破壞作品的科學性。讀書報告結構要清晰,條理要清楚。
總之,結題報告把自己的工作過程和成果展示給別人,只要是有利於表述,格式上是可以變通的。
⑶ 「中學生課外閱讀狀況」調查報告(急)懸賞!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慾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內的書本閱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閱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閱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閱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但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並不容樂觀,存在許多不足或誤區,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一、課外閱讀觀狀分析
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比較緊湊,為了對付升學考試,在學校和家長的壓力下,整天圍繞著教科書或教輔讀物打轉,整天鑽在各種作業、練習題或試卷中。他們實際上用來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根據一項調查表明,每天能用1小時閱讀課外書的學生不到15%,能夠閱讀半小時的學生也沒有超過30%。
二、課外閱讀傾向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擾,完全從自己的愛好出發,那麼我們會發現中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是豐富多樣的,他們大多喜歡科幻、散文隨筆、卡通漫畫、童話等題材的書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俠、言情小說中。特別是又有另一種形態的網路言情小說,這些都迷得他們團團轉,男生還是偏向武俠,女生偏向台灣愛情小說和時尚雜志。最近圖書市場又出現一些另類書籍或稱為「口袋書」,內容都是即粗俗又無聊,甚至是充斥色情與暴力的。很多的學生也很快地看上癮了,認為是潮流與時髦,放著學校圖書館的書不借,跑到外面猛租來看。而眾多的國內外名著猶如昨日黃花,已然不是很受歡迎。對中學生而言,這些名著看起來很吃力,太難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學生只是把閱讀名著看成是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來完成。
三、沒有做好讀書筆記
有一大部份中學生有這樣的體驗,當與別人辨論要引經據典時,卻要搜腸括肚,尷尬之極。這種情況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沒有做好讀書筆記。他們在讀書的時候,沒有做到既動腦又動手,懶得動手寫讀書筆記,只是看過則已,而後就不知所雲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現在有78%的中學生不能做到這一點,還未掌握這種正確的讀書方法,只停留於走馬觀花。
我是個重慶的巴蜀初中生,我的答案絕對有保證!
⑷ 中學生讀書調查報告
現在世界名著讀的人很少了,
中學生現在喜歡讀的書都是一些時尚雜志,科幻類,還有一些青春讀物。
就個人知識的獲得來說,一般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親自實踐獲得大量感性知識,然後通過思考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些構成了個人知識的一小部分來源。另一方面則是直接把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繼承過來,把社會的知識轉化為個人的知識,這是中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或大部分來源,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個體都必須親自去體驗,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個體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他的歷代祖先的經驗的結果來代替。」在繼承知識的各條途徑中,可以說閱讀是一條主要途徑。
實際上,在校學習時,僅僅依靠上課是無法理解全部知識的。可以說,學生時代的學習一天也離不開閱讀,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用書,離開書,離開閱讀,學習就會十分困難。要知道,老師上完課就走了,而書籍卻始終伴隨著我們。
就筆者調查,七成以上的中學生對青春文學持有濃厚興趣。什麼樣的文學作品才可劃歸青春類?是描述青少年感情世界的,還是青少年創作的作品?這是一個概念的界定。顯然兩個提問都不能明確回答,肯定前者,則包括成年作者創作青少年生活的作品,肯定後者,則包括青少年作者創作的近似成年生活的作品。青春文學是描寫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過程中對美好、純潔、感情的幻想的作品應當才是青春文學,盡管它的發行市場不是很大,這樣的作品才是文學上的青春派作品。青少年喜讀青春文學的作品,是很正常的生物現象,不必大驚小怪。我們都是從少年、青年走過來的,我們應當對此予以理解,為什麼?青春期使然。我們怪學校、怪家長、怪社會、怪作者、怪出版商?不,誰也不能怪。只怪生命發展的每一個合理的過程---青春期。讓30歲到60歲的人去看那些描寫少年生活的作品,沒有幾個人願意且有耐心地去看,因為他們早已體驗過那種生活,但他們卻願意讀一些描寫成人感情生活乃至混跡社會經驗性的作品,為什麼?成人有成人的生活世界和生命體驗,同樣的道理,青少年有他們的生活世界和生命體驗,他們卻更願意幻想和實踐自己尚未體驗的生活,他們就有一種想當然的渴望。我們自己找書讀是為什麼?增長知識當然是對的,但更深層次的是滿足我們自己的一種隱性的渴望。即然有渴望,就應當有滿足這種渴望的精神產品---書籍。這里的書籍包括不同層次的書籍。當然,對青少年讀書傾向性的關注卻是應當的。
然而,不少學生讀書缺乏目的和計劃,一昧地從興趣出發,常常看一些偵探小說、武俠小說,達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為看這些書而開夜車,不完成作業,結果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課內的學習,這是一種不好的讀書傾向。
這里需要指出一點,良好的讀書傾向要處理好博覽和精讀的關系。博覽就是廣泛地看書,目的是針對書的內容作一般了解,以發現書內精華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識。廣泛閱讀可以博採眾長,正如魯迅所說:「如果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在博覽的基礎上,在同類的書中選出一本最好的進行精讀。精讀之後再閱讀同類的其他書籍。精讀時,要「細嚼慢咽」,要多動腦筋,要反反復復地讀,還要認真做讀書筆記。
⑸ 有關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調查主題: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調查范圍:1.尋找身邊的語文;2.查找不規范的語文用法;3.調查市民對推廣普通話的看法。
調查地點:臨安市錦城鎮人民廣場周圍的小區弄堂內
調查時間:2008-10-4下午1點—3點
小隊組名:清
調查人員:金余應(組長)、袁潤秋、茅文玲、何惠倩、樓張煒、鄢安瀾、洪焱涵
調查發現:
1.在離人民廣場不到幾十米的小區弄堂內,有著許多牛皮蘚,是關於廣告類型的,還有搬家公司的。這幾張牛皮蘚雖然字數不多,但是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許多錯別字。有的手寫電話根本看不清聯系人是誰,非常潦草顯得模糊。這樣不僅會使得牆壁臉上貼了「膏葯」,還會讓有需要的人找不到正確的聯系人。
2.在這些牛皮癬的下方,還有著臭氣熏天的垃圾袋,而就離人民廣場不遠處,離住宅區也沒有多少路程的弄堂里,剛好是市中心地區,就會顯得很亂糟糟。而且,也會給城市的環保問題帶來一些危
3.而在錢王街後的萬馬路上,我們發現了一家影音店的名字特別有意思,叫做「碟碟不休」。用光碟的碟取代了原來的喋,形成了諧音字式的成語錯配。而這樣的現象也不少見,廣告商們為了吸引群眾注意,默默無「蚊」、「騎」樂無窮、天「嘗」地「酒」等也不屬少見。而在石鏡街上的足浴館,館名居然為「一桶天下」,不僅諧音,還比較形象。
4.在江南公寓中,我們發現牆上的亂塗亂畫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在小區中的老奶奶依然在用方言進行對話。為此,筆者對其進行采訪,問關於「普通話推廣」的一系列想法。老奶奶依舊我行我素,不配合我們的行動
⑹ 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表 讀書計劃
(1)絕大多抄數中學生襲課外閱讀缺乏整體的計劃,隨意性比較強;絕大多數中學生不做讀書筆記,缺少閱讀積累和思考的習慣。(意思相近即可) (2)示例:閱讀是成長者的催化劑。童年缺少閱讀,就猶如種子缺少沃土;少年缺少閱讀,就猶如禾苗缺少雨露。 (3)示例:我認為增設「圖書角」很有必要。首先,閱讀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設置「圖書角」能夠便於我們利用機動時間進行閱讀;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擺放完全可以讓「圖書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設「圖書角」更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至於遺失和損壞,只要我們制定相應的圖書管理制度,加強管理,這點是不用擔心的。 (意對即可) |
⑺ 中學生課外讀物的現狀調查
中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傾向的調查分析
調查目的:通過此次調查,使同學們認清自己的心理狀態,了解挑選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的方法,避免誤入歧途,讓同學們在眼花繚亂的課外書中汲取精華,剔除糟粕。
調查背景:目前,市場上的課外書種類繁多,層出不窮,良莠不齊。很多中學生在選擇課外書時不能清楚地辨別出真正適合自己身心發展的課外讀物。因此,我們決定對這個問題展開調查分析。
調查方法:我們決定採取調查統計相關數字和采訪相關專家、老師、學生、家長相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課外讀物,心理需求
調查問卷情況
(在完成論文前,我們先進行了認真的調查采訪,找出了幾個問題的關鍵。以下就是我們調查采訪得到的一些數據情況:)
古今中外經典名著或偉人傳記中較適宜中學生閱讀的作品,如《三國演義》、《唐詩三百首》(或其他唐詩選集)、《老人與海》、《魯迅傳記》、《毛澤東傳》等,全部讀過的沒有一個人,部分讀過的不到20%,均沒有讀過的竟超過80%。為語文課本配編的課外讀物《語文讀本》,竟然也有超過80%的學生沒認真讀過。而絕大多數的同學表示最鍾情於校園網路小說。
(1)中學生
1、你是否讀過校園網路小說?
A、有99% B、無1%
2、你認為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對中學生有無幫助?
A、有一定幫助53% B、沒有幫助37%
3、你讀校園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覺得現在校園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
情節生動、語言幽默、貼近生活
(2)書店
本課題組全體成員分別對梅列區書店和報亭進行調查,並對書店報亭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以此針對影響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客觀因素進行另一角度的分析。
以下書店報亭中書籍類型的分配情況:
校園網路小說 33%
名著 29%
競賽、輔導 31%
科普類 7%
書店受利益驅使,根據銷售量而進書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網路小說的市場份額,卻減少了其他特別是科普類書籍的份額。市場書籍趨向於單向化。
(3)家長
在寒假期間,本課題組人員還采訪了一些高中生的家長。我們通過答問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
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
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一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
二是隨意、盲目性閱讀:中學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1)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滕不出時間。多數學生抱怨課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整日忙於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無心、無力、無暇顧及課外閱讀。
2)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家長,老師的反對。家長老師最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閱讀課外書籍被視為不務正業,或受到嚴厲批評或書籍被沒收。情況嚴重的連閱讀報刊、雜志的權利也被剝奪。
3)社會中娛樂活動的豐富性,如打電玩、看電視等的誘惑力遠遠大於書的誘惑力。
4)即使抽出時間,中學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整體分析
猶太人世代傳言:書本是甜的。書籍是智慧的源泉。宋慶齡曾經說過:「不但要學好各門功課,還要閱讀一些課外讀物。眼界開闊了,思想才能更加活躍,不但能掌握前人創造的知識,還能大膽設想一些前人沒有想過的事情或是沒有解決的問題。」課本起著教授基本知識的作用,在若干年中,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一個學生,僅靠課本的知識去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在今天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提倡多閱讀課外讀物,即各類書籍、報紙和雜志。
然而今天的中學生在承受繁重的學業負擔時,是否還有時間閱讀一些課外書?中學生課外究竟喜歡閱讀哪些方面的書?為了使中學生們能更清晰的了解目前中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的情況,能夠在種類繁多,層出不窮的各類課外書中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剔除糟粕,汲取精華。
我們小組在近日對我校部分學生,老師,家長及我市幾大書店進行了采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同學都有過課外閱讀的經歷,只是閱讀佔用的時間多寡和閱讀內容不同而已:
⑻ 中學生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人們都說:勞動最光榮。 這一天,我去居委會勞動了一天…
當我在切身體驗勞動時,我才更進一步地融會了這句話的精髓。勞動確實很辛苦,但卻是苦中帶甜的。勞動的感受,在勞累時大汗淋漓的感受。這些都不是能從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所能觸摸到的,這種感受是作為一名勞動者內心深處的,最平凡而又殊於一般的感受。
這一天,(至於是哪天,你自己寫好了)我去居委會幹了一個上午的活兒,居委會的負責人讓我去小區裡面刮小廣告。我高興的應承了下來,心想,弄小廣告有什麼不容易的,拿手一撕不就成了!於是信心滿滿的拿著負責人給我的鏟子和水桶就走了,誰知道事實和想像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還不小。
我先找到一個貼在地上的小廣告,貌似真的很難弄,拿鏟子颳了半天也沒有太大的結果,
本想放棄,然後去干點別的事情,但是不服輸的性格使我想到,還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倒我呢,然後,我就在哪裡冥思苦想,想主意我就突然想起一次下雨天走在路上時候的情景了,被水沖過的地面上的小廣告,很容易就掉了,所以我想到了,將小廣告上面弄上水,等了2,3分鍾,果然,很有效果,拿手輕輕一撕,小廣告就掉了。
看到自己想到的方法取得了成果,當時心裡挺興奮的,於是更加滿懷信心,去勞動了!
呃…經過一番努力之後,被我清除過的地方確實看著干凈,整潔多了。
我想,通過自己的勞動,自己動手動腦解決了問題是我收獲最大的,學習亦是如此吧!
而且北京奧運會也開始舉辦了,作為北京人的我,為北京的環境美化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我樂於做的,什麼事都要從小事開始。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我們將為實現這樣的理念而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獻出自己的真情。
通過這次實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體會。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無論是會還是不會,你都要有勇氣面對它,嘗試一下。做了,你是困難的領導;不做,你是困難的俘虜;而我在實踐中收獲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當中更加努力,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