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雲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牛虎銅案
⑵ 雲南省博物館觀後感
雲南博物館 東西倒不說多好博物館東東都那樣么但是突然發現這里有志願講解員 都是些內老太太 其中一位頭容發都花白了 講起話來中氣十足抑揚頓挫 風趣幽默在這里我知道了銅鼓以前吃飯後來之權利和皇位的象徵 三個銅鼓可稱王 以及滇青銅與馬王堆以及其他地方青銅有什麼區別 祭祀的種類 看到了樹棺扎染藏族唐卡白族木雕神像彝族面具傣族情書等等等等 在一樓海底展館看到了鮟鱇魚 雌雄同體 母魚是公魚的十幾倍大 公魚靠母魚生存 這日子還能過嗎 還有吸血鬼魷魚是怎麼獵食的···一次文化科普教育啊 聽的我簡直想住在這里不走了 在這些老奶奶身上我看到了青春與活力 我以後老了也要這么有精神才好啊 ----親身體會 希望採納
⑶ 雲南省博物館的日記怎麼寫
雲南 博物 館 東西倒不說多好 博物 館東東都那樣么但是突然發現這里有志願內講解員 都是些老太太 其中一容位頭發都花白了 講起話來中氣十足抑揚頓挫 風趣幽默在這里我知道了銅鼓以前吃飯後來之權利和皇位的象徵 三個銅鼓可稱王 以及滇青銅與馬王堆以及其他地方青銅有什麼區別 祭祀的種類 看到了樹棺扎染 藏族唐卡 白族 木雕神像 彝族面具傣族情書等等等等 在一樓海底展館看到了鮟鱇魚 雌雄同體 母魚是公魚的十幾倍大 公魚靠母魚生存 這日子還能過嗎 還有吸血鬼魷魚是怎麼獵食的···一次文化科普教育啊 聽的我簡直想住在這里不走了 在這些老奶奶身上我看到了青春與活力 我以後老了也要這么有精神才好啊 ----親身體會 希望採納
⑷ 《茶馬古道》在雲南省博物館有相關藏品嗎
茶馬古道現存文物遺跡調查課題組簡訊 茶馬古道現存文物遺跡調查課題組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
日前,由雲南省博物館、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合作進行的雲南省楚雄州茶馬古道現存文物遺跡調查課題已正式啟動。2009年2月5日,課題組在楚雄召開了第一次聯席會議。出席本次會議的有:雲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館長鍾仕民、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李黎,兩館承擔本次課題任務的邢毅、楊雪吟、王永勝、金永峰、蘇暉、王春燕、張瑜等幾位同志。在會上,馬文斗館長、李黎副館長、鍾仕民館長明確了本次調查課題的任務、方法、遠景目標、經費使用等問題。課題組邢毅、金永峰、蘇暉等幾位同志也各抒己見,針對調查課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通過本次會議,課題組成員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作為兩館的首次大型合作,本課題以楚雄州境內茶馬古道為調查主幹線,深度挖掘古道沿途民族文化,最終目標是建立楚雄彝族自治州茶馬古道沿途少數民族信息資料庫。
二、本課題著重鍛煉兩館業務人員,加強兩館的業務合作與館際往來。以本課題為契機,兩館合作開發茶馬古道沿途人文風情的相關文化產品(包括展覽、圖書、影像、工藝品),同時考慮後期進行品牌化市場運作。
三、對以往的楚雄州茶馬古道沿途少數民族資料進行系統化梳理,發現問題與缺憾,通過本次調查課題查漏補缺,完備資料。
四、在工作方法上,運用文化人類學田野調查參與式觀察法,深入到民族風俗保留較好的地區進行長時間的田野工作,同期進行文物徵集工作,課題組的每個成員要寫作課題心得,最終要出版一份具備一定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的調查報告。為展覽與影視產品製作做准備。
五、在本課題的進行過程中,尋找可同步進行的新課題,同時,擴大本課題的研究范圍,讓更多的地州博物館可以參與進來。
六、課題組的業務人員要通力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為全省文博系統的合作共贏樹立典範和榜樣。
七、2009年年底,本次調查課題結題。2010年3月份之前基本建成楚雄彝族自治州茶馬古道沿途少數民族信息資料庫。
八、在經費使用上,主要由楚雄州博物館掌握安排。
通過本次會議,課題組成員明確了自己的任務與工作安排,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課題組將主要進行已有資料的梳理匯編工作,同時,確定田野點與時間,進入實踐田野調查收集資料等工作。
⑸ 關於雲南省博物館舊館修復與改造的論文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並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可以幫你做個框架。
⑹ 雲南省博物館注意事項是什麼
雲南省博物館注意事項:
1.需要預約的觀眾須至少提前1天進行預約,每次可選擇的預專約時段為6天,當天門屬票不能預約。
2.預約採取實名制,須提供預約人的姓名、聯系方式、有效證件號碼等信息,每人每次預約免費票不超過5張。
⑺ 求一份《參觀雲南民族博物館和省博物館的考察報告》
湖南屬於內陸省份,位於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以南,因大部分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於全境而簡稱「湘」,全省面積過半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地圖坐標為東經109°—114°、北緯20°—30°之間,相鄰有六個省市即廣東、江西、湖北、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重慶直轄市。
地 勢
全省以中、低山與丘陵為主,面積約為14.9萬平方公里,佔70.2%;崗地與平原約為5.2萬平方公里,佔24.5%;河流湖泊水域面積約為1.1萬平方公里,佔5.3%。本省東、南、西三面山地環繞,中部和北部地勢低平,呈馬蹄形的丘陵型盆地。西北有武陵山脈,西南有雪峰山脈,南部為五嶺山脈(即南嶺山脈),東面為湘贛交界諸山,湘中地區大多為丘陵、盆地和河谷沖擊平原,除衡山高達千米以外其他均為海拔500米以下,湘北為洞庭湖、與湘、資、沅、澧四水尾閭的河湖沖積 平原,地勢很低,一般海拔50米以下,因此,湖南的水系呈扇形狀匯入洞庭湖。
最高點位於石門境內的壺瓶山,海拔2099米。湖南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峰有五座,另外四座為炎陵(原「酃縣」)的斗笠頂海拔2052米,桂東的八面山2042米,城步的二寶頂2021米和道縣的韭菜嶺2009米。
武夷山脈位於湘西北角,屬湘鄂山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地勢大致從西北向東南漸降。澧水的源流與支流多發源於西北流向東南,成為平行狀水系注入幹流,最後轉向東北方向流入洞庭湖。
湘西北的雪峰山脈地勢較高,南端高達1500米左右,主峰蘇寶頂海拔1934米。雪峰山脈為資江與沅江的分水嶺,貫穿於湖南西部,成為湖南西部地區交通的主要屏障。
湘南邊緣山地屬南嶺的一部分。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為長江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山間盆地較多,谷地為交通要道。南嶺山地,山體大,延伸長,山勢高。
湘中大部屬湘中丘陵,台地廣布,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間,紅岩盆地眾多,主要盆地有衡陽盆地、株洲盆地、長沙盆地、永興茶陵盆地和攸縣盆地等,均為紅岩盆地,盆地沿河區域常有河流沖積平原,為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與農業區。從形態上看,湘中丘陵的起伏與高度不完全一致,丘陵的頂部比較平坦。衡山位於丘陵台地之上,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為中國名山五嶽之一的南嶽。
湘北為洞庭湖湖積沖積平原,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河流、湖泊分布廣,堤垸眾多。一般的堤垸邊緣的位置較垸心高,土壤以粉沙壤土或輕粘土為主,土壤肥沃,為重要產糧區。
地 貌
按成因可分為:以流水地貌為主,佔全省總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佔25.97%;湖成地貌最小,僅佔2.88%,水面積佔6.39%。按組成物質(不含水域)分沉積岩(包括砂質岩、碳酸鹽岩、紅岩、第四紀鬆散堆積物)地貌為主,佔全總總面積的57.75%;變質岩類地貌次之,佔24.99%;岩漿岩類地貌 ,僅佔8.87%。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以300米以下地貌為主,佔全省總面積44.27%;300米到500米地貌次之,佔22.58%;500—800米地貌佔18.43%;800米以上地貌佔11.72%。按形態分,山地(含山原)佔全省總面積51.22%,丘陵佔15.40%,崗地佔13.87%,平原佔13.11%,水面佔6.39%。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為主,合占總面積的66.62%。全省可劃分為六個地貌區:湘西北山原山地區、湘西山地區、湘南丘山區、湘東山丘區、湘中丘陵區、湘北平原區。
面 積
湖南省土地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到2007年底,全省農用地面積1790.72萬公頃,建設用地137.36萬公頃,未利用地190.45萬公頃。根據「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湖南省耕地保有量為377.20萬公頃,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336萬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138.50萬公頃以內,全省平均土地產出效益達到491.91萬元/平方公里 。
地 質
分屬兩個大地構造單元。以羅翁綏寧大斷裂向北東經安化,寧鄉至長壽永安大斷裂一線為界,其北西為楊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其東南為南華准地台的一部分。三大岩系(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發育,晚元古代以後的地層出露齊全。地史上各期磊的構造運動在湖南均表現明顯。中、酸性岩漿活動強烈。受到三個地質成礦構造單元的控制:一是八面山褶皺區,二是雪峰的隆起區,三是湘中、湘東南褶皺區,構成了湘中、湘南兩個大的成礦帶。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之稱,礦藏豐富,礦種齊全,質量優良。到1988年末,在全國已發現的140多種礦種中,湖南找到134種,已探明儲量的有83種,成為全國礦種較多的省份之一。銻、鎢、鉍、雄黃、海泡石、重晶石、獨居石的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錳、釩、錸、芒硝、砷、高嶺土居全國第二位。由於在地質構造上岩漿活動較弱,湖南是一個弱震,少震區。
土 壤
地層發育較齊全,土壤類型多樣。根據分類原則和土壤的具體情況,可分為鐵鋁土綱、淋溶土綱、半淋溶土綱、初育土綱、水成土綱、半水成土綱和人為土綱等7個土綱,紅壤、黃壤等13個土類,29個亞類,129個土屬和463個土種。沿武陵~雪峰山東麓一線劃界,以東紅壤為主,以西黃壤為主。洞庭湖平原為潮土、紫湖泥地區;湘中為丘陵紅壤、紫色土、水稻土地區;湘南為中低山丘陵黃壤地區;湘西為中低山石灰土,黃壤地區。紅壤840.88萬公頃,佔全省土壤總面積約50.4%;水稻土275.59萬公頃,佔16.5%;黃壤210.64萬公頃,佔12.62%;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紫色土、潮土佔16.54%;紅粘土、石質土、粗骨土、草甸土佔3.94%。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374.6萬人,轄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山西地形多為山地丘陵,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西、南以黃河與內蒙、陝西、河南等省區為界,唐代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山西煤礦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儲量豐富,截至2006年,已探明儲量的有62種。煤、鋁土、耐火粘土、鐵礬土、鎵的儲量......
雲南簡稱「雲」或「滇」,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橫貫南部。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1%。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毗鄰,北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與西藏自治區相連,西部與緬甸唇齒相依,南部和東南部分別與寮國、越南接壤,共有陸地邊境線4061公里。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更加詳細…
參考資料:各省政府門戶網站
⑻ 雲南省博物館有幾個展廳
共6個展來廳,分為3層樓自,每層樓2個展廳,其中:
3樓為「記憶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
2樓為「滇國——雲南古代青銅文明陳列展」
1樓是臨時展廳,一般用作特展,偶爾會租給個人或企業舉辦文物或藝術類展覽,展覽時間一般很少超過2個月
⑼ 雲南省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雲南省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創建於1951年。館內現有以下9個部門,分版別是:擔負藏品收權藏與保護的保管部;承擔向社會公眾介紹宣傳博物館展覽的社會教育部;主管文物鑒定和文物徵集的鑒定站;編輯出版館刊《雲南文物》及收藏各類書刊和信息資料等等。
注冊資本:12954萬人民幣
⑽ 雲南省博物館新館觀後感500字
嗯……可以再全面一些。鎮館之寶的鎮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