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勞動法培訓方案
一、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勞動者被迫辭職和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
(一)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5、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6、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7、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8、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0、用人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單位提前30日通知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的;
1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提前30日通知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的;
1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用人單位提前30日通知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的;
14、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依法裁減人員的;
15、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依法裁減人員的;
16、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法定程序裁減人員的;
17、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依法定程序裁減人員的。
18、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同意續訂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19、因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而終止勞動合同的;
20、因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
2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准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註:若勞動者收入沒有高於本條規定的三倍,則補償年限不受最高12年的限制)
3、以上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三、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時間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法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在勞動者按照約定與用人單位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㈡ 如何加強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
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收益的肯定都願意培訓。
㈢ 如何組織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應技能培訓
先調查當地的勞動力情況再根據調查結果因地制宜的進行技能培訓
㈣ 勞動局職業技能培訓
職業技能培訓復,原來屬於勞動局管轄,制現在歸屬人力資源和人社局管轄,具體的管理科室,有的叫做「培訓與職業能力建設科」。具體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經由人社局審批通過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申報到「培訓與職業能力建設科」備案後實施培訓。培訓結束後要想獲得職業資格證書,還需向「培訓與職業能力建設科」申請監督進行理論和技能考試,合格的發放相應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
㈤ 技能培訓的技能培訓
1.技工學校技工學校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招生對象主要是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技工學校實行教學實習與科研生產相結合。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技工學校已形成初中高級培訓並存,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教育相結合,多層次、多功能、多元化的職業培訓體系,遍及機械、電子、航空、電力、石油、冶金、鐵路等近30個部門和系統。1998年,全國共有技工學校4362所,在校生181萬人,畢業生68萬人。其中國家及重點技工學校266所,高級技工學校63所。
2.就業訓練就業訓練中心是培訓失業人員的重要基地。其培訓對象主要是失業青年和失業職工。就業訓練中心組織就業前訓練和轉業訓練,多以實用技術和適應性培訓為主,學制靈活,少到1-3個月,多到6-12個月。全國已有就業訓練中心所,年組織培訓萬人次。
3.社會力量辦學社會力量辦學是企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它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培訓機構,社會力量辦學主要實施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技術等級培訓、勞動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全國此類社會力量辦學機構達2萬多所,年培訓能力達1000多萬人。
4.自我技能提升 自我技能提升是自發的提升計劃和目標。自己認識到自身某些地方的不足,通過輔助資料或 征詢別人意見來達到自身能力或技術的提升。
為使職業培訓工作更好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發展,針對勞動者就業的需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並促進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原勞動部制定了《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的基本要求》,組織進行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和集團試點工作。通過進一步優化辦學體制改革,擴大培訓利用現有辦學條件和挖掘師資、設施設備等方面的潛力,將技工學校或就業訓練中心建成兼有職業需求調查、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職業指導並與職業介紹緊密聯系的多功能的綜合基地,充分體現培訓與就業相結合、培訓為就業服務的功能,並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職業培訓集團主要是依託培訓、就業、鑒定等職能機構的緊密協作,加強本地區職業培訓實體的聯合,為勞動者培訓、鑒定與就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集團主要依託於社區,著眼於聯合與調動全社會力量辦培訓,發揮整體優勢,成為區域性職業培訓工作的主導力量。全國已建成職業培訓綜合基地和集團200多個,在當地為促進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㈥ 勞動局都有什麼技能培訓
有很多呀,比如汽修行業就有分很多種,比如汽車維修、汽車保養、汽車美容等等,還有電腦技能、烹飪等等
㈦ 勞動者如何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職業技能培訓,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某種職業的勞動者,進行必要的、規范的職業技術操作實施能力的崗前培訓,其目的是提高勞動者的技能素質,提高其工作能力。 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實行自願報名,自選專業,用脫產或不脫產的方式參加培訓。培訓結束後,根據培訓目標,由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機構,組織技能考核,合格者發給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書》,作為今後找工作、實現就業的憑證。
㈧ 勞動局免費技能培訓
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以下人員,均可享受政府培訓費用補貼:
1、 失業和協保人員;
2、 農村富餘勞動力;
3、 高等院校畢業學年的學生;
4、 在職職工;
5、 其他經批準的人員。
免費培訓條件:有積極的創業、就業、致富慾望;市區應往屆畢業生、下崗失業、破產、失地人員、憑身份證復印件、二張一寸照片、新就業失業登記證享受免費培訓免費考證。
免費培訓主要培訓項目(勞動局免費培訓只能培訓一門)。
免費培訓:電工(中級)、面點(中級)(月餅、蛋糕)、廚師、風味小吃、醬鹵菜
插花、美容、彩妝造型、美甲。
勞動局包括勞動分局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
勞動分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勞動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實施市制定的勞動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綜合管理轄區內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涉外就業;綜合管理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實施勞動預備制度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綜合管理轄區內各類企業勞動關系協調工作,負責轄區內企業勞動合同鑒證、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爭議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勞動行政監督檢查權,監督檢查轄區內企業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組織查處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勞動關系方面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責勞動信訪工作;負責勞動普法工作。綜合管理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承辦勞動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是:負責轄區內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的具體服務工作;負責轄區內政策性就業安置、失業職工再就業的服務工作;受委託承辦用工申報、招用外省勞工和招工廣告的核准工作;負責勞務扶貧和勞務合作工作;負責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服務工作;負責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建設工作;負責流動就業統計工作;負責臨時工調配費核繳工作。
㈨ 一個剛接觸教育培訓的新人,該如何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的業務求指導,感激不盡!
政府部門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增強需要就業人員的勞動技能,採用財政補貼的方式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主要的管理部門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提高資金支持,各級各類教育培訓部門組織培訓。具體的工作程序是,到勞動部門介紹你們的培訓機構,提交開展培訓的條件和資質,譬如你們擁有的師資(自有的或聘用的),開展培訓所需要的實訓設備設施,開展培訓活動的經驗和條件等,爭取政府的支持和幫助。重點是強調你們將如何協助政府部門開展下崗待業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城鎮待業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活動。以客房服務員為例,你們有怎樣的客房服務員培訓經驗,具有哪些客房服務員培訓的設施,重點是實訓場地,有哪些師資,這些師資達到了什麼水平,具有怎樣的經驗等等。
作為社會力量舉辦的培訓機構,在一般的專業技能培訓方面可能還可以承擔一些培訓活動,在物流師、營銷師等資格培訓方面,可能缺少相應的設備和條件,申辦的難度會比較大,如果具有了相應的設備和設施,特別是師資方面如果有條件和優勢,也是可以申請的。
政府補貼的培訓項目各地有所不同,但都會有一些項目,如何爭取政府支持,需要看培訓機構自身的培訓能力和設備設施的擁有情況。在這方面,各級各類職業學校也在積極爭取,這些職業學校在設備設施和師資方面,擁有社會力量舉辦的培訓機構無法比擬的優勢。可以參觀一下教育培訓機構現有的培訓條件,爭取迎頭趕上,成為政府部門的培訓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