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縣紀委監察體制改革培訓方案

縣紀委監察體制改革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2-03-03 04:32:30

Ⅰ 要到縣紀檢委工作,請問都有哪些科室,需要做哪些准備,哪個科室比較有前途

摘要 紀委監委現在合署辦公,業務科室較多,一般從有六到八個辦案的業務科室,還有綜合科室及派駐縣級部門的紀監組。

Ⅱ 如何結合紀檢體制改革和監察體制改革要求做好派駐紀檢組工作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央及地方各級紀檢監察組織不斷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不斷落實「三轉」要求,深化機構改革力度、突出主業、堅守使命,多措並舉,整合資源,將有限的工作力量最大限度地向監督執紀問責主戰場集中,以懲治腐敗的實際成效贏得黨心民心。
然而在深入推動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落實「三轉」要求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仍有顧慮。基層紀檢監察組織除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外,還承擔著黨務政務公開、行政監察、行政審批監管、招投標監管、經濟工作督查等任務,在工作中存在「協調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的情況。二是機構設置仍存弊端。目前,很多縣市都對紀檢組織實行了派駐,但受單位編制、人員等影響,紀檢組長大多是兼職,存在「專職不專」的問題。三是理解把握仍有差距。部分領導幹部對「三轉」的科學內涵和具體要求理解還不夠透徹。四是自身建設仍需提高。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存在一定缺編現象,尤其是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組領導班子機構不健全,辦案骨幹力量不足;紀檢監察幹部在掌握財務、審計、金融、法律、計算機等專業知識有差距,業務能力有所制約。
中央紀委提出的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一次深刻變革,是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重要特徵。一是要釐清職責定位。在「三轉」轉什麼、解決什麼、有何路徑等問題上認識還不夠,在清理議事協調機構中,哪些不該牽頭,哪些不該參與,上級紀委需加強對議事協調機構清理退出的規范口徑,增強監督工作的權威性、說服力。二是規范派駐管理。上一級紀委需制定一套指導性、操作性強的實施辦法,對派駐機構的權力許可權、工作流程、幹部管理、後勤保障等作出明文規定,便於下級紀委統一實施。三是強化宣傳引導。上下聯動,強化宣傳解釋,准確傳遞「三轉」不是「撂挑子」、不管事,而是集中精力做好主業這一信息,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及派駐單位對紀檢監察機關實現「三轉」的重視、理解和支持,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Ⅲ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怎樣改

《方案》提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建立在黨統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要實施組織和制度創新,整合反腐敗資源力量,擴大監察范圍,豐富監察手段,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面覆蓋,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根據《方案》,試點地區的監察委員會將與紀委合署辦公。
此外,2016年10月27日通過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中寫道,「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將「監察機關」與人大、政府、司法機關一並提及。
手段方面,目前的行政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檢查權、調查權、建議權和行政處分權等。但由於有限的監察手段分散於各個部門,且偏重事後監督,所以一些方式方法在實踐中難以落實。

一旦改革,監察委員會的監察手段將得到優化、豐富。除以往的監察方法外,審計、反腐反瀆案件偵查等,都將集於一身。尤其對貪腐、瀆職案件的刑事偵查措施,過去只能由檢察院享有,紀檢監察機關沒有這項權力。以後,監察委也許可以使用刑事拘留、逮捕甚至監視居住等手段。
這里還涉及偵查成本問題。現在,紀委在查處違紀過程中只有黨內的手段措施,雖然也能收集一些證據,但筆錄、口供等要想成為司法程序中的證據都要經過檢察院的二次轉化。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能出現問題,還可能出現變數,造成無用功。監察委員會如果享有反貪反瀆案件的偵查權,就大大減少了轉化的必要性。這不僅解決了限制違法違紀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合法性問題,還能填補紀檢機關與司法機關在銜接、協調過程中的障礙、漏洞,同時也會在法律上受到更大約束。

Ⅳ 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都有哪些做法

紀律檢查監督工作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行』勝於『言』。紀檢體制改革不是說著玩的,是要解決問題的。如今已經到了反腐敗的緊要關頭,改革就是要『行』。不要小看紀檢體制改革給予紀檢監察機關的戰鬥力,也不要低估務實改革對黨內痼疾的強勢清淤效果,更不要懷疑黨中央通過反腐敗打破利益藩籬的巨大決心。

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的六個專項小組之一,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一成立就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現在是腐敗多發高發的時期,反腐敗斗爭的任務尤其緊迫,相關體制改革也就更有必要。」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表示,單獨設立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彰顯出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出高層希望通過改革促使紀委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從高層進行的『頂層設計』來看,中央把紀檢體制改革看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點。」高波說。
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紀委的領導和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的推進下,紀檢體制改革的相關工作穩步展開,得到多方認可,但也面臨一些問題。
「反腐敗機構職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些案件難以堅決查辦,腐敗案件頻發卻責任追究不夠。」日前,通過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點出了影響反腐成效的問題所在,也提到了解決之道,「必須依靠改革和制度創新。」
如今,中央紀委監察部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已由125個減至14個,對確實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參加的才予以保留,屬於其他部門職責范圍的不再參與,避免出現職能「越位」、「錯位」等問題。全國范圍內,省級紀委參加的議事協調機構數量,也由4600多個精簡至500多個。
紀檢體制改革跟紀檢工作本身緊密聯系。改革得好,紀檢工作就做得好;如果改革做得不夠,紀檢的作用恐怕難以充分有效地發揮。「對於束縛和妨礙紀檢工作體制機制的深層次矛盾和弊端,有關方面都在破冰破題。」高波說,從這個角度上講,此次紀檢體制改革也是為紀檢監察機關增添「裝備」、增強底氣的過程。
監督力度大大提高
實際上,經過近一段時間的改革探索,不僅紀檢監察機關的內部改革初見成效,紀檢體制改革其他任務的進程也在加快。今年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多次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作出深刻闡述,不斷推動各級黨委和紀委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充分發揮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並強調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必要時實行「一案雙查」,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這兩種責任的提出,是黨的紀律檢查史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現在紀檢體制改革一再強調「問責」,很快可以形成強烈的「倒逼」效果,這也促使所有人擔負起各自責任。黨章規定,地方紀委、基層紀委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雙重領導。而在專家看來,以往在實際工作中,同級黨委的領導作用更為明顯。現在的雙重領導體制下,案件查辦線索既要向同級黨委匯報,也得向上級紀委匯報,而且案件查辦以上級紀委為主。另外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更多是由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來確定。同級黨委書記發言權減少了。「上提」查辦案件的事權和幹部提名的人權,就是要讓紀委減少被同級黨委干擾的可能,更好地發揮紀委的監督作用。「現在還有哪個黨委書記敢壓案件?」
加快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是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主要任務之一。截至去年10月,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外派駐的紀檢組為51個。但在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如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等部門,還沒有中央紀委監察部的派駐機構。
中央紀委正著手起草制定有關黨內法規,實現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將彌補對中央一級黨政機關監督、執紀、問責的「缺位」。這也是紀檢體制改革全面發力的重要信號之一。
相比於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另一項紀檢體制改革中的「全覆蓋」舉措更令人印象深刻。
十八大以來,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照中央要求,圍繞「四個著力」,加大巡視力度,擴大巡視范圍,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部署開展了巡視工作,共派出208個巡視組對1214個地區和單位進行了巡視。
除實現中央及省區市巡視工作對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全覆蓋,還探索開展了「專項巡視」,強調「針對一個地方、部門或企事業單位某個方面、某個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體現機動靈活、出其不意、短平快的特點」。
中央巡視組真是『戰功卓著』。其主要的職責就是「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如今更是對有關趨勢「形成遏制」,巡視制度改革的變化已經見到成效。
改革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一定要唯實,不能做表面文章!
《實施方案》詮釋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做什麼、怎麼做、誰來做、誰負責」等諸多實際問題,也讓今後一個時期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確。
《實施方案》中的七大項主要任務,歸納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體制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卓有成效的理念、措施,同時把中央紀委「三轉」過程中的實踐成果進行「後評估」。

《實施方案》指出,要建立健全下級紀委向上級紀委報告工作制度,並明確提出了一系列舉措。這些舉措進一步明確了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工作的知情權、話語權和指導權,將使得各級紀委視線「上移」、責任「上掛」。
為更好落實查辦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要求,支持和促進下級紀委依紀依法查辦案件,《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三項實體性任務:一是研究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的具體辦法,明確報告范圍、報告形式和處置機制;二是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有案不查、瞞案不報、徇私包庇的,嚴肅問責;三是建立案例指導制度,防止執紀不統一和處理畸輕畸重。「這將促使同級黨委的話事權收窄,上級紀委的管控面加寬,既可以視為對下級紀委不作為的監督機制,也是對下級黨委亂作為的有效制約機制。」
在幹部任用管理等方面,《實施方案》細化提出建立健全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明確上級紀委、組織部門等在提名考察工作中的職責許可權;建立健全紀委書記、副書記備用人選庫及其管理制度,健全交流推薦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規范程序中做實紀委的監督權力,推動紀委負責同志提名和考察工作『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
通過這些實在的改革「落點」,能看出高層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將看得準的、做得到的、用得上的這些「改革紅利」做出系統集納後進行再梳理,同時沿著既定的路線、有效的路徑,堅定地往下走。
治標為治本先聲
現在紀委的工作既有治標內容,也有治本內容。從長遠看,隨著反腐敗進程的推進,下一步或將凸顯治本的任務。反腐治標其實是為最終治本創造條件,兩者緊密關聯,最後看的還是反腐成效。他舉例說,清除改革的「攔路虎」,既可說治標,也能說治本。甚至很多時候,治標就是治本。「有效治標可稱為治本有效的必然的外化表現。」
2020年全面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任務,逐步形成切合實際、有效管用的反腐敗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一方面,它本身有緊迫性。這個時間不算長,能完成並不太容易;另一方面,我認為又是可以實現的。」隨著反腐敗過程的推進,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會有具體的創新。在這一背景下,解決具體問題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如果《實施方案》中的目標和措施都能逐一落實,將可能帶來以下五點「預期收益」:第一,施政觀感會提高,百姓看得見的不正之風會大大減少;第二,黨內監督難的瓶頸將會突破,戰略格局會初顯成效;第三,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執紀能力和穩定性會有更大提升;第四,被監督者的工作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將在「倒逼」的壓力下,產生決定性的改變;第五,黨外監督會在一個有序的健康的軌道上運行。

Ⅳ 如何做好紀檢監察系統培訓工作小結

對於如何做好基層行紀檢監察工作,淺談幾點個人體會。 一、加強自身學習,著力提高四個能力 首先是獨當一面的能力。紀檢特派員工作任務較重,只有具備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的履行職責,適應工作需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上級紀委、紀檢部賦予的工作任務。這就需要紀檢特派員加強自我培訓和學習,不僅要學習紀檢監察業務、櫃面應知應會業務、信貸業務、風險資格崗位業務等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合規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履崗素質。二是組織協調能力。紀檢特派員要履行好派駐職責,不僅自己要帶頭干,而且還要善於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善於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反腐倡廉、風險防控等各項工作任務。三是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是紀檢特派員必備的基本功。如撰寫工作總結、風險報告等工作文書,既要有一定的文字處理要求,更要有相當嚴密的語言邏輯性,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事與願違。再如與違紀對象談話、調查等這些工作,不僅需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談話技巧和藝術。因此,紀檢監察特派員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派駐工作的要求。四是前瞻謀劃能力。紀檢特派員是駐在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工作的「參謀部」,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要正確理解和領會上級紀委的要求,准確把握駐在行反腐倡廉工作形勢,不斷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就需要特派員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統籌謀劃能力,以創造性地完成紀檢監察各項工作任務。 二、做好工作定位,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要處理好對上級紀委、紀檢監察部負責與對駐在行黨支負責的關系。紀檢特派員首先必須對上級紀委、紀檢部負責,堅決服從上級紀委、紀檢部的領導,及時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要緊緊依靠駐在行黨支的領導,及時把上級部署的工作任務和要求,轉化為駐在行全體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二要處理好維護駐在行黨支領導權威與對駐在行黨支進行有效監督的關系。一方面,紀檢特派員要自覺維護駐在行黨支的領導權威,主動向駐在行黨支溝通、匯報工作,提出駐在行反腐倡廉等工作計劃,承擔黨支交辦的不與紀檢特派員職責相沖突的其他工作,為駐在行黨支分憂解壓。另一方面,要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加強對駐在行黨支及其班子成員的監督,敢唱「黑臉」,確保駐在行黨風純潔。三要處理好紀檢特派員與駐在行各部處的關系。紀檢特派員的職責包括了代表上級紀委履行反腐倡廉職能、防控案件風險、合規檢查、組織駐在行反洗錢及責任認定工作等方方面面,其開展工作的對象涵蓋駐在行各職能部處,要在駐在行黨支的支持和統一領導下協調好各部處的關系,做到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並充分發揮利用好風險監督員隊伍的作用,保障各項工作目標的完成。四要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全行中心工作的關系。既要緊扣中心工作,強化服務職能,又要找准紀檢監察工作服務全行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在服務中做好本職工作。五要處理好案件防查與全行穩定的關系。協助上級行紀檢部查處違紀違規案件和風險隱患是紀檢特派員的一項重要工作,有案件和風險就要一查到底,要通過到位的案件防查工作促進駐在行的穩定,促進駐在行業務發展。 三、加強檢查,注重效果,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 一是加大檢查力度,規范操作流程;圍繞業務發展、經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以業務體系文件為操作依據,著重抓好事後監督這道防線,充分發揮事後監督的作用,同時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一線重要崗位進行業務檢查,業務檢查是最有效的檢驗員工規范操作的工具,要將檢查出的違規行為和員工的切身利益掛起鉤來,違規必究,越線必罰。二是創新檢查方式,注重檢查效果。多次採用專項檢查的方式,比如:前台中午交接班的情況、回放錄像察看日常操作情況、每周的安全檢查和信貸的專項檢查等,徹底查清各項業務存在的問題;有時還採用相鄰的縣行進行互查,有特派員進行牽頭,起到了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作用。同時為了使檢查達到預期效果,規定凡業務檢查到的業務,在上級行業務檢查中再發現問題將追究檢查人員連帶責任。三是注重重點時段案防及安全制度管理。節假日期間是案件的高發期,要特別重視在節假、休息日期間的值班管理,加強對網點及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節假日期間無安全事故發生。四是充分發揮《違規積分管理辦法》的作用,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對不能整改的,落實責任人,進行積分和處罰。通過對責任人的積分使員工真正認識到積分管理的嚴肅性,也使員工更加理解積分管理的精神實質。同時為了充分發揮積分管理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深刻認識違規行為造成的後果,對積分情況在全行進行通報。這樣以來有效地規范了員工的經營觀念,強化了員工的責任意識。 四、加強案防教育,化解道德風險 銀行是高風險行業,要控制的風險很多,而所有風險中造成的後果最嚴重、最難控制的就是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這樣一來案防教育尤其顯得重要。一是注重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和黨紀政紀教育,做到警鍾長鳴。定期召開案件分析座談會、利用典型案例分析、金融系統案件通報來警示員工,組織員工實地參觀服刑人員的現身說法,觀看《懺悔與警示》教育片來教育員工,築牢幹部員工的思想基礎和道德防線,逐步樹立起員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加強對員工不良行為的動態管理. 利用定期到一線坐班的機會,經常地和員工談心、溝通,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定期召開風險監督員座談會,及時了解前台人員的思想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制定防範措施,控制各種風險的發生。三是積極營造「合規文化」氛圍。在全行積極倡導「主動合規」、「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等先進的經營理念。使全行員工認識到加強合規管理是提升內控水平、提高資產質量、確保各項業務安全運營的內在要求。

閱讀全文

與縣紀委監察體制改革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
蘋果公司的市場營銷環境 瀏覽:690
優衣庫促銷方案 瀏覽:165
年度品牌推廣方案和預算 瀏覽:403
聚餐的策劃方案 瀏覽:992
2015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2
安全解決方案售前培訓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