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陝南商洛特色民俗文化風情園策劃方案

陝南商洛特色民俗文化風情園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2-01-01 04:47:35

1. 聽說今年額濟納胡楊林那邊又開了一個特別好的旅遊景區「胡楊之夜」民俗文化風情園裡面都有些什麼內容啊

是的啊,聽說那邊新開發了一個蒙古包部落群,有500多頂蒙古包,應該就是那裡,希望今年好好體驗一下蒙古族風情文化~

2. 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是屬於農家樂形式嗎

裡面是農家樂?你想多了吧,,是文化風情園耶,,,拜託,,,人家叫老院子文化風情園,,,

3. 商洛市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商洛市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是2018-01-26在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民主路北。

商洛市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1000MA70WTBM3W,企業法人任志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商洛市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文化旅遊創意產品的開發、設計、銷售;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投資(僅限企業自有資產投資)、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旅遊地產、民俗客棧、酒店的開發經營;旅遊資源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各種旅遊、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組織與推廣;城市及旅遊景區文化形象視覺設計、製作;城市及旅遊景區園林規劃、設計及施工;圖書編輯策劃;展覽展示、會議服務;演藝、影視節目的策劃、製作、執行;導游培訓、禮儀服務;茶葉等農副產品的開發、生產、加工、銷售;文化旅遊產品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商洛市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結合開封清明上河園、龍亭公園設計關於宋文化的藝術節或者民俗文化產品策劃方案

映象網快訊(記者 崔學慶 巫曉文/圖)春風吹綠千枝柳,時雨催紅萬樹花。4月1日,一年一度的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盛大開幕。在為期10天的活動中,將有4大類63項民俗活動帶領大家領略大美開封的盛世清明,如畫美景。
活動內容更加豐富 踏春大巡遊搶眼
本屆清明文化節以"傳承文明、擁抱春天"為活動主題,以"宋韻清明、美麗開封"為宣傳主題,按照"文化+會展"的新要求,本屆清明文化節持續提升清明文化內涵,不斷擴大開封作為清明文化傳承基地的影響力,促進宋文化的傳承創新。
和往年相比,本屆清明文化節活動更加豐富多彩。4月1日上午9時,在清明上河園清明文化廣場舉行的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式演出。《薪火相傳》、《春和景明》、《心燈長明》、《天清地明》、《盛世清明》等五個板塊,表演展現出了"清明踏青迎春來,吟古誦今話開封"的清明盛景。
開幕式演出圍繞華夏歷史文明的傳承創新,通過藝術形式充分展示清明文化和民俗。隨後進行的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踏春大巡遊吸引了無數市民、遊客的目光。趙匡胤、楊家將、岳家軍,盤鼓、馬隊、高蹺 巡遊活動的角色和項目設計與開封厚重精彩的歷史文化元素相關。
soso_tc_slider_img
開幕式現場
17個省的百餘名藝術大師率隊參加演出
開幕式當天,清明上河園內名家雲集,歌聲嘹亮。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百餘名藝術大師率隊前來參加全國民歌藝術展演。山東《榮成漁民號子》、青海《青海花兒》、內蒙古《剛賴瑪》等大家漫步在宋風宋韻清明上河園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民歌藝術的獨特魅力。
活動期間,還將舉辦清明文化論壇、"童眼看清明,巧手繪風箏"風箏大賽、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廣場健身操舞展演、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首屆中國古琴名家薈文化周、2017大宋花朝節、水上巡遊、鬥茶文化系列展演等一系列富有開封風格、開封底蘊的文化活動。
與此同時,備受廣大遊客喜愛的大型展演活動是清明文化節一大看點。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經歷十餘年演繹將進一步改進提升,場景更加美輪美奐;多媒體大型歌舞《千回大宋》以恢弘的氣勢,再現了汴京繁華;鐵塔光影秀《鐵塔傳奇》改版升級後,更具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開封西湖水秀如夢如幻,讓人流連忘返。
此外,清明文化節期間,開封市各景區、景點結合各自實際,推出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

5. 商洛的民風民俗

商洛文化獨具特色,承秦文化之剛陽,蓄楚文化之柔美,劇種有秦腔、花鼓、道情、二黃(漢劇)、豫劇,以及民間的山歌、號子等。五十年代「夫妻觀燈」、六十年代「一文錢」、七十年代「屠夫狀元」、八十年代「六斤縣長」、「鳳凰飛入光棍堂」、九十年代的「山魂」等劇目,均獲得省以上創作一等獎,有的赴京匯演,有的搬上銀幕。1985年被省文化廳譽為「戲劇之鄉」。 商洛人兼有北人之質朴,又不缺南人之秀氣,商州區以及洛南縣、丹鳳縣的絕大部分地區的方言接近陝西官話(也稱關中話、陝西方言,中原官話的一種),西部的柞水縣、南部各縣中的鎮安、山陽、商南方言比較多,主要分布有:下湖話(湖廣方言)、客家話、江淮話、西南官話,呈現出南北方言薈萃的特點,也有部分地區近似與商洛為臨的湖北西北部、河南南陽方言。也許因為陝西官話曾經也是中國官話的原因,商洛人說普通話普遍比長江以南的南方人標准。
本人就是那得,這么說吧,商洛的商南縣人文接近河南,鎮安縣接近湖北,其他縣市相對還是比較接近西安的。希望滿意!

6. 陝西民俗文化

陝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周、秦、漢、唐等十多個朝代或重要政權先後在這里建都,又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豐富、文化遺存也多,許多風俗習慣多有可供追尋的歷史淵源。地域上:東面黃河、西望關隴;北臨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鄉,橫跨陝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區。民風民俗既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又爭奇斗艷,異彩紛呈。

一 陝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劃分和秦、漢時期的發展

陝西民俗的地域劃分為:關中地區、陝北地區和陝南地區。

關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特點、歷史地位、早期經營及至西漢初期的尚農遺風,《史記·貨殖傳》說:「關中自千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都鎬,故其人猶有先王遺風,好稼牆,殖五穀。」

關於陝北地區新的人文風貌的出現、地域特點與習尚,《冊府元龜》說:「秦始皇遺蒙恬攘卻匈奴。得其河南造陽之北千里地甚好,於是築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漢書·地理志》說:「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習戰備,高尚氣力,以射氣力,以射獵為先。」這一背景,與陝北腰鼓的聲象相聯系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關於陝西地區的早期風習,《漢中府志》說:「漢中府,其俗強勁質朴,力農習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戇;土地險隘,其人半楚,風俗略與荊州、沔州郡同。」《寰宇記》說:「漢高祖發巴蜀,伐三秦,遷蜀七姓於商洛,其俗多獵山伐木,深有楚風。」《寧強州志》也說:「寧強州」風氣兼南北,語言雜秦、蜀。都充分顯示著相鄰地區風習的相互影響作用和風習的地域特點。

關於對先秦風習的評價,《薛思庵(野錄)》說:「讀《秦風》喜得無淫奔之詩,見得秦俗好。」顯現出對岐周良好風習傳承的淵源。

至秦亡漢興,漢高祖劉邦進軍商洛、途經霸上,西入咸陽,南屯漢中;回擊三秦,建都長安,關內關外風習會合,使民風民俗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關於秦地風習的變遷、特點及其重大意義,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詩傳》中有段頗為深切的概括和論述。謹轉錄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然本其初而論之,岐豐之地,文王用之以興,『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幾而一變其俗,則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質直,無鄭衛驕惰、浮靡之習。以善導之。則易於興起,而篤於仁義;以勇驅之,則其強毅果敵之資,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戌富強之業,非山東諸國所及也。」

這段評論,是對歷史發展的概括和總結,也對認識以後的歷史發展有重大借鑒作用。

二、魏晉南北朝至唐宋陝西民風民俗及生產習俗的發展

漢、魏、兩晉這一歷史階段,方土游俠、道教、佛教活動,先後在社會上出現,對民俗文化產生相應影響,對社會生活不同程度上增添了新的因素,習俗產生相應變化。方土游俠至漢時,已漸與民間游藝融合或以民間游藝形式出現,在都市已頗為多見。《隨書·地理志》說:「漢中之人,質朴無文,不甚趨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味。好祀鬼神,尤多忌惑,家人有死,輒離其故宅。崇重道教,猶有張魯貴焉!」當地習俗的特色,還是濃烈的;道教和佛教的影響也是明顯的。

至唐,民風民俗與官府的關系也至為密切。《秦中歲時記》說:「唐上已日,賜宴曲江,都人與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輦下歲時記》說:「長安每歲諸陵,常以寒食薦湯餅雞毯等,又薦雷子車;至清明上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帛三匹,金碗一口,都人並在延興門看內人出城灑掃,車馬喧囂。新進士則於月燈閣置打毯之宴,或賜宰臣以下酴糜酒,即重釀酒也。」

盛唐,物阜年豐,絲綢之路暢通,長安商賈雲集,八方薈萃。飯店、酒樓、茶肆林立,在繁榮的飲食市場,胡風烹調,胡姬酒肆也頻增風采,蔚為民俗大觀。

李白《少年行》曾抒寫當時情況說:「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當時,胡姬學慣用麵食作有自己民族特點的胡餅,也聞中全國。白居易就有「胡餅餅樣學京都」的詩句。據考,現在的芝麻燒餅,即由當時的胡餅演變而來。而麵食則是陝西人自古迄今的傳統主食。這同陝西的農業生產也是密切關聯的。陝西農業,源遠流長,生產習俗也在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著。

關中地區,人們群眾贊頌水車的謎語,謎面的文字是:「曹操獨坐中原,身披八掛衣衫,領兵千千萬萬!」

至於陝南水鄉,生產習俗則更有一番景象。《城固縣志》說:「小滿前後,農各插秧,諺曰:『水執秧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則創造並反映了另一相當高的精神境界。其所含哲理與表現的藝術手法也是令人嘆服並值得深入體味的。也由此可見,人民群眾的創造力也的確是無窮的,值得重視學習的。

三 陝西民俗中與生產生活相關的一些習俗的內涵與作用

(一)陝西與生產習俗相關的有祈富求福迎神賽會等活動。如《天祿閣識祿》說:「秦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返,謂之『迎富』」。我國古代以社、稷為土、穀神,立社(祠)祀奉,「春祀秋嘗」,祈賜豐收。

(二)與倫理有關的習俗也很多。「慎終追遠」,敬禮祖先方面,有清明節掃墓、夏暑「奠墓」「清暑」「中元,麻姑獻祖」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與「臘日」祭先等。

在敦崇倫常、和睦鄉里、重視姻親方面的習俗也比較多。對骨肉至親,除元旦合家拜尊長、拜弟史、叔(媳)拜嫂,除夕合家守歲,對童稚有「壓歲錢」外,出嫁女兒、女婿、外甥、外甥對母家、岳家、舅家逢春節、麥熟、忙罷、中秋要拜年,「看麥熟」「看忙罷」「送(中秋)節」;母家、岳家、舅家則對女兒、女婿、外甥逢燈節、暑夏、端午、重陽要「送燈」「探夏」「送(端午)節」「送(重陽)糕」!另外在和睦鄉里方面,也形成了許多「善里親鄰」的風習。春節時,家拜之後就是出拜、相互邀約飲宴。《咸寧縣說》;「元旦,士大夫風興吉服拜祖先畢,以次拜父史,出拜師長、新族;齊民亦然。」

此外,關中地區,新婚後還有「新婚婦拜戶」的習俗。

(三)健康衛生文體活動習俗方面,臘月二十三祭灶後要「掃舍」、迎接新春,各地很普遍。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少年士女、全民分別以各種名目、形式作文體活動,以娛悅身心,增進健康,且各有特色。

(四)歲時節令中,慰孤,施捨和開展公益活動的習俗也有許多。如清明節的拜掃孤墳、無主墳。逢節舍飯,各地也比較多。

(五)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省內外、國內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和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傳說中的故事、人物、歷史人物以至域外人物也逐步進入民俗生活,以至於專門立會,進行追念。其中如:①追念女媧氏「煉石補天」的「補天補地」,就很普遍,且產生較早。②二月二日是葯王廟大會:《西鄉縣志》記述說:「二月二日高坪寺葯王大會,男女畢至,踏青選勝,采野菜供食」。其他如耀縣葯王山等地都有此會,傳說二月二日是孫思邈生日。③清明寒食掃墓,除注入紀念介子推的意義外,也掃軍墓。④端午節,吃棕子,賽龍舟,飲雄黃酒,除前者注入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後者因有了「白蛇娘娘和許官人」的《白蛇傳》故事,更加印證了飲雄黃酒祛邪避災的效應,而使這一習俗更加深入人心。許多地方端午節競渡,也極熱烈。

7. 民俗風情活動方案

1.了解少數民族人民的民居、服飾、工藝品、民族活動、風俗習慣、文化專藝術等,培養幼屬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2.知道我們的祖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勤勞、智慧、能歌善舞。

3、增進家園合作,密切家園聯系。

8. 商洛文化的民俗

秦嶺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商洛屬中國地理上的南北過渡地帶,也是文化上的過渡地帶,秦楚文化交融,使丹江沿岸和整個商洛的民俗文化亦獨具特色。五代以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東移,被邊緣化而,為避亂之所,各色人謀生,江湖成分復雜,多族群雜居,多文化背景結構共存。相對封閉,造成族群文化的原發性持續長久。
人口源流-不同文化類型
丹江漕運「百艇聯檣,千蹄接踵,熙熙攘攘」
「八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關、寨、營等地名遍布商洛各地
巴楚文化的商山號子、商洛山歌

閱讀全文

與陝南商洛特色民俗文化風情園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監管局綜合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886
銀行夏季營銷宣傳方案 瀏覽:51
2014感恩節策劃方案 瀏覽:891
網路營銷實物試卷 瀏覽:598
法院黨建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39
網路營銷分成 瀏覽:455
村村響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58
莆田中學高效課堂培訓方案 瀏覽:481
中高層培訓營方案 瀏覽:127
四川大型電子商務企業 瀏覽:771
牆紙品牌營銷策劃機構 瀏覽:34
夏季存款營銷方案 瀏覽:568
陌陌前期推廣方案 瀏覽:379
地方春節文藝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782
聯通網格五一促銷方案 瀏覽:699
市場營銷實習鑒定表 瀏覽:689
美國研究生市場營銷錄取 瀏覽:620
市場營銷目錄 瀏覽:296
企業人才培訓方案 瀏覽:796
普通話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