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盲人上網有哪些主要困難你有什麼解決方案
孟毅失明35年了。「哪一天徹底失明的,根本不記得了。」他摘掉自己的墨鏡,右眼上的傷疤有點跳。
老孟這幾年來都在跟人解釋:盲人上網是如何的美妙,有一個軟體,可以把網路上的東西變成聲音,盲人就能上網。當時,廣西殘聯負責籌建盲人上網區的許志彩,也不清楚盲人到底是怎麼上網的,了解了這種讀屏軟體後就明白了——敢情盲人上網,其實就是聽網。
3月14日,得益於廣東殘聯20萬元的資助,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東北角,這8台盲人電腦免費對盲人開放。
看上去,盲人電腦與電子閱覽室里的其他80台電腦沒什麼區別,秘密在內部———一種價值不菲的「陽光3.0」軟體將電腦的文字轉換成聲音,而盲人通過鍵盤移動游標,點擊目標,上網沖浪。當然,盲人電腦的顯示器和滑鼠是閑置的。
孟毅顯然是個網路高手。他的快捷鍵操作相當熟練———手指在鍵盤上敲幾下,先啟動陽光3.0讀屏幕軟體,並迅速在桌面找到了IE瀏覽器,回車打開,再按下Alt+A,進入收藏夾,找到地址欄里的「華夏盲人網」,回車登陸,按Tab鍵選擇鏈接,先後進入「網友交流區」和「聊天室」。每到一步,耳機里就傳出和緩的女中音作出引導。
他技術嫻熟,調試盲人上網區里的電腦綽綽有餘。出現一點小問題,他就會緊皺眉頭,有點生氣地對圖書管理員說:「最好別讓明眼人動我們的電腦。」
黑暗中的有色世界
「南國先生」是孟毅的網名,目前他每天在家掛網至少7個小時,家中書架上的幾百本8開的牛皮紙盲文書籍都已落了灰塵;他把自己的人生劃分為兩個階段:上網前和上網後。孟毅的從1967到1970年,折磨他的不止是青光眼和失明之痛:三年中,父親被劃為「走資派」遭到羈押,母親進了五七幹校。他眼中的黑暗越積越濃———從讀書看報,到看大字報,再之後只能標題。上世紀70年代,他去鄭州學過兩年的按摩;10年後,他在長春大學學了三年的按摩針灸。來南寧工作之前,他已經是廣西梧州的盲人按摩名醫。
孟毅結緣於網路,來自一次痛苦的人生轉型。2002年,48歲的孟毅從梧州地區醫院調到盲人按摩指導中心,從一個醫生成為一個辦公人員。他妻子藍壽珍拿出一張合影——孟毅和廣西盲人按摩指導中心的其他同事合影,只有他一個人戴墨鏡,在人群中異常醒目。
他做行政工作需要看資料和文件,但是他看不到。在這個新工作圈子裡,老孟覺得自己孤獨得像一根野草,在辦公室枯坐著。
「上網,讓我家老孟真正變了。」妻子藍壽珍在給老孟打一條毛衣,在邊上忍不住插嘴。
孟毅最先上的是「華夏盲人網」,下載了《林海雪原》,讀了一個月。「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有網路這樣的好東西。我小時候就看過連環畫,後來眼睛壞了,一直都找不到盲人版。」
老孟起個網名叫「南國先生」,在「黑夜日出」盲人網上發了自己的「處女帖」———「有一個人說他手疼,我想給他一些建議。第一次打字上帖,手是哆嗦的。」
「南國先生」一發不可收———從網路上輸入中英文,下載書籍和音樂,收發郵件,把書掃描到電腦中來讀,還自個兒把電腦操作系統升級了4次……「這樣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這句話,他反復說了好多回。
盲人網站是「南國先生」在網上的主要陣地。「盲人網就是盲人自己創辦,盲人上去溝通的網站。」「南國先生」經常出沒在幾個盲人網站的聊天室和論壇,跟大家談人生、按摩、電腦,有時候也用耳麥唱歌講笑話。他知道,華夏盲人網是幾個長春大學的學生在2002年創辦的,裡面的網路書籍很有名;永德盲人網的聊天室人氣最旺,周一到周日,分別安排了「按摩醫療討論」「初學者園地」「娛樂活動」等欄目,每晚一個專題,幾十個盲人聚在那裡。
此外,他上「鳳凰網」,也讀《聯合早報》;跟別人一起在網上進修《普通心理學》,探討「意識的本質」等問題;讀《紅樓夢》,也讀《上海寶貝》。「以前,讀盲文讀不到的。」他詭秘一笑。
藍壽珍不在身邊時候,孟毅一邊摸自己的五官,一邊帶著孩子般的表情,向記者描述這個陪伴了自己27年的伴侶的樣子:「顴骨高高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大大的。」
對於剛剛建成的廣西盲人上網區,老孟他想知道:到底有多少盲人,能走進那兒去摸摸鍵盤,上上網?老孟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更多廣西盲人享受到這個自由———他目前擔任著廣西盲人協會主席的職務。
326000∶100
據估計,整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32.6萬盲人中,能上網的頂多僅有100人。對於絕大多數盲人而言,盲人電腦是個太新鮮的詞彙。
廣西圖書館的盲人電腦迅速成為附近盲人們的關注焦點。在南寧學按摩的盲人梁文清和王新方,每人抱著李普亮(半盲,尚有光感)的一條胳膊,一路向行人問到了圖書館。當他們摸到鍵盤時,動作輕柔,面目莊重。
在一個盲人按摩培訓班上,梁文清曾初步嘗試過上網。「向網路靠近,就是向光明靠近。」老師的這句話,是梁文清對網路的最初認識。這位老師問他:「不通過第三人,盲人和耳聾的人能交流嗎?」
「不能」,他想了半天,回答。但老師說:「你錯了。原來不能,現在能了。只要上網,他們就可以交談了。」
但美景畢竟只是美景,很少有盲人可以買得起電腦和軟體的。梁文清在電腦前打了半天字,拼寫不出自己的家鄉和名字,只好把盲人證掏出來給記者看。
同來的王新方在失明後的第13年,才知道盲人可以閱讀。又過了3年,他知道了網路。
對於他們而言,上網沖浪還是很久以後的事情。而現在,「就只是想來摸摸。」他們在這些電腦前很深情地摸著,一摸就是4個小時,直到離開,梁文清也僅在電腦上打出「撫喊」兩個不相關的字,而王新方則被一些胡亂打開的軟體干擾著,走的時候也未能關掉。但他們走的時候,一臉的滿足和幸福。
同樣和梁文清一起參加過盲人上網培訓班的路鐵,如今已經能在網上做很多事情了:在網上預習《拿來主義》,聽袁闊成的《三國演義》,以及笛子、二胡的演奏。他就讀的南寧市盲聾啞學校的網路教室投入使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他每周能「享受」兩節的電腦課。
「在網路上有比較好的女網友嗎?」記者問他,23歲的他沒有回答,只是轉過身,古怪地笑了好一陣。之後,他鄭重地說,在有限的上網時間里,他主要是學習的。他補充說,將來,他想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沒有顯示器的就行。
Ⅱ 我替弟弟咨詢關於盲人按摩培訓的事宜
去當地殘聯問一下那裡有按摩培訓是免費的,我的建議還是先去上中專先拿個學歷以後會用到的,全國按摩專科很多學校都可以上的,
Ⅲ 我想知道盲人如何學習技術在哪學習技術怎樣才可以生活
學習時基本跟明眼人一樣。就是書是盲文書,然後老師上課的時候不會有板書也不會有掛圖,如果學習的是動作(比如按摩時的手法)那老師就只能手把手的教了。就這樣而已。在哪裡學嗎,一般盲人學的都是按摩,學按摩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去各地的盲人學校進行相關學習。二是到各地殘聯開辦的培訓班學習按摩。三是當學徒,到一個按摩店裡跟師傅邊學邊干...大致上就這樣吧。
Ⅳ 今天參加培訓課,我是一個盲人,總結怎麼寫
總結用盲文寫,然後讀出來。
謝謝你的提問
Ⅳ 盲人按摩培訓
廣州市盲人學校,地址:廣州市沙河天平架興華直街286號
Ⅵ 區政府准備舉辦盲人家居生活技能培訓活動,如何組織
家居無障礙改造。如配置一些語音輔具。如語音電磁爐,電飯煲,電壓力鍋,無障礙插座,語音標簽等等。
Ⅶ 北京培訓公司拓展培訓項目中,盲人方陣訓練有哪些重點細節
溝通的能力會顯得特別重要!
這個項目考驗的就是團隊之間的溝通問題!
Ⅷ 想辦一個盲人按摩培訓班需要什麼手續
這個項目不錯,辦成了,說不定我們可以合作呢,在哪兒辦?打算收費多少?現在有些地方學員可以免費吧,
Ⅸ 針對「盲人上網」這個課題,請你分析主要困難,並提出解決方案。
盲人上網:操作困難仍是制約盲人使用計算機的主要難題,看不見影像;打字不方便。
解決方案:發明盲用計算機,預裝有能夠「讀電腦」的盲用語音軟體清晰的語音讀屏系統,應用先進的語音合成技術,可以准確「讀」出計算機屏幕信息;准確的滑鼠位置語音判斷功能,可以讀出滑鼠的位置、點擊的圖標的名稱和網頁上的文字。發明盲用鍵盤,可以幫助盲人憑借觸覺直觀地感覺出鍵位,盲文鍵盤頂部設置的快捷鍵,簡化操作。
(9)盲人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另外,已有的辦個專門的盲人培訓班、可以制盲文鍵盤、提示滑鼠、設置專門的盲人網站。 辦個專門的盲人培訓班、可以制盲文鍵盤、提示滑鼠、設置專門的盲人網站。 語音提示;盲人專用鍵盤(盲文,有控制鍵,可控制電腦聲音、音量、語速、選擇開始、停止等);盲人專用電腦(語音搜尋、人機對話、語音錄入)
Ⅹ 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有哪些
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職業技能培訓:
1、中式烹調師:學習烹調基礎理論以及烹調操作技術,常用烹飪原料及其加工方法,烹調工具及設備、火候的掌握、油溫的識別等,以及廚房衛生與安全知識;運用刀工操作以及燜燒類、爆炒類等菜餚的製作方法。。
2、中式面點師:了解糕點原料及糕點生產的基本知識,包括饅頭、花捲、各種糕點、饅頭、餃子等中國糕點生產。
3、西式面點師:西點的基礎知識和製作,主要以各式麵包、蛋糕為主。
4、服裝製版師:了解服裝號型及面料的特點與應用,學習和掌握人體結構與服裝制圖的關系,以1:1打板方法為主,學習服裝結構變化的剪裁技術。
5、創業培訓:適合殘疾人特點,有助於殘疾人自身創業的培訓項目,如互聯網+、咖啡師、按摩師、小吃美食等。
(10)盲人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針對殘疾人的職業培訓:
根據中國殘聯辦公廳2016年5月份發布的關於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可以看到職業技能培訓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就業技能培訓
對殘疾人中新成長勞動力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以就業為導向,依託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培訓機構、就業培訓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使培訓對象達到上崗要求或掌握初級以上職業技能,著力提高培訓後的就業率。重點加強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職業培訓,扶持一批民間工藝和民族傳統文化技藝傳承人。
2、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對用人單位在崗殘疾職工開展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訓。由用人單位依託所屬培訓機構或其他各類培訓機構,根據行業特點和崗位技能需求,結合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職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對新錄用殘疾職工開展崗前培訓或學徒培訓,對已在崗殘疾職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或高技能人才培訓。
3、創業培訓
對有創業意願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殘疾人開展提高創業能力的培訓。依託培訓機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創業項目,根據培訓對象特點和需求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重點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企業經營管理培訓,提高培訓對象的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