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校園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
校園疫情防控措施:
1、嚴格執行開學「三不「標准。
區域疫情未達到低風險的不開學、學校疫情防控條件不具備不開學、師生管理不到位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未有效落實不開學。
2、嚴格實行教職員工核酸檢測。
各類學校參與返校復學的教職員工返崗前要全部進行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未完成教職員工核酸檢測的學校不得復課。
3、鞏固聯防聯控機制。
著力加強學校醫療保健機構管理,建立學校與醫院、疾控等醫療衛生機構點對點的」綠色通道「,具體責任到人,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演練。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形成閉環管理,確保措施有力、工作到位、防控有效,堅決防止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
4、加強家校聯動防控。
學校要教育引導學生和家長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減少外出,減少聚餐聚會。鼓勵家長自駕車接送孩子,在指定位置接送後快速離開。學生乘坐公共交通上下學,要做好個人防護。
5、主動納入屬地社區網格化管理。
學校要嚴格落實校園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服從屬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凡是有中、高風險地區返校的師生,學校要在第一時間向屬地指揮部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按照屬地指揮部要求執行隔離醫學觀察和醫學檢測。
6、嚴格把好校門關口。
堅持「五個一律」原則,即∶未經學校批准學生—律不準進出校門,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核驗綠碼通行(所有教職員工和高校學生),對疑似症狀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㈡ 疫情防控演練方案及流程是什麼
方案:每日晨檢演練,發現1名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
流程:
1、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准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1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學生進入指定通道口,晨檢老師檢測學生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疫情應急處置流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綜合協調、疫情監測、現場處置、對外聯絡、消毒防疫、宣傳教育各組當班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後,再次測量體溫,並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消毒防疫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 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其它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
㈢ 疫情防控培訓記錄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目的
為強化「人人都是感控踐行者和責任人」的意識,加強全院不同部門不同人群的感染防控意識和水平,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落實醫院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提高全院全員醫、護、技、工勤、保衛等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和能力,熟練掌握感控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疫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
二、培訓內容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三、培訓對象
全院醫、護、技、工勤、保衛及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等人員)。
四、培訓包含
理論+技能。
五、培訓方式
1、院內集中培訓:新下發的法規、規范;院感重點防控措施及流程;通過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較多的相關制度。
2、科室組織學習:本科室制定的制度;專業性強的院級制度、流程、預案、規定;專業性強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3、理論+技能考核。
六、不同人員分類培訓內容
(一)、醫院感控專職人員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衛生行政部門或相關質控中心組織的業務培訓。
3、省市和有關上級單位組織的質控年會和管理培訓會議。
(二)、科室感控管理小組: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和應急處置。
3、醫院感染基礎知識。
4、手衛生知識及技能。
5、標准預防、分級防護、職業暴露處置等相關知識。
6、消毒隔離相關知識。
7、醫療廢物管理。
8、多重耐葯菌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危險因素、流行病學。
9、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
10、院感相關規范、指南、法規。
(三)、工勤人員培訓:
1、手衛生。
2、地面物表的清潔消毒及職業防護。
3、含氯消毒劑的配置。
(四)、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洗滌公司)的培訓內容:
1、清潔、消毒。
2、職業暴露處置及職業防護。
3、醫廢管理相關知識(醫療廢物條例、交接登記、暫時儲存、運送)。
(五)新上崗醫護人員的培訓內容:
1、醫療廢物。
2、手衛生。
3、職業防護。
4、無菌物品的使用。
(六)重點部門專項培訓
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喉科、ICU、內鏡室、血液透析室、CT室、核酸檢測實驗室、手術室。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8、各專業相應的新規范。
㈣ 學校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有哪些
1、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教育學生打噴嚏時要主動掩住口鼻,及時洗手,提高防病意識。
2、搞好學校各類場所環境衛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要求一批學生進去消毒一次。
4、減少不必要的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大型會議等活動。
5、開展手部衛生教育,各類場所應配備洗手龍頭及洗手液。
(4)民辦培訓學校疫情防控方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加強對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採取有效防護措施。
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課間盡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㈤ 在學校復學復課過程中,應做好哪些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做好學校的復學復課,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聯合出台了大專院校、中小學校和包括托幼機構的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出台這些技術方案的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學校全面的復學復課。同時,兩個部門又召開了視頻會,進一步推動防控措施的落實。在學校復學復課的過程中,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協作機制,完善防控制度。醫療衛生機構和教育部門尤其是學校加強溝通協調,要形成「點對點」的協作機制,指導學校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學校應急處置預案和一系列的防控工作制度,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能夠落實到位。
二是學校要對老師和學生開展健康監測,做好人員管控。尤其是對於班級做好晨午檢制度,每天上午下午做好學生的缺課登記,要對學生做一些症狀檢查,比如測體溫,觀察孩子們有沒有可疑的症狀,要加強對缺課孩子的管理,嚴禁一些有症狀的孩子帶病上課。在學校復學復課的過程中,要控制聚集性活動和校內人員的密度,孩子們之間要保持安全的防護距離。
三是加強學校的環境衛生治理。尤其是要加強教室、食堂、宿舍、洗手間、洗漱間這些場所的環境衛生,以清潔為主,預防性的消毒為輔,要加強教室、辦公室保持開窗通風,引導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加強孩子們手衛生的管理,要保持手部的清潔,減少孩子們感染的機會。
四是做好學校的應急處置,加強對學校的督導檢查。師生一旦出現可疑症狀,一方面要向學校及時報告,另一方面要及時通報衛生部門,及時進行居家醫生觀察或者就醫,進行進一步的醫學排查,一旦發現疑似病例,學校應該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防控措施。對於學校的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屬地的相關部門還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幫助學校完善相關的措施,能夠在復學復課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保證學校秩序的正常恢復,保證孩子們能夠安全的上學、上課。
㈥ 疫情防控知識教育內容是什麼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4、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5、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相關知識:
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和「一盤棋」思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要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充分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堅持樹立「一盤棋」思想,既抓好本地區本領域防控,又協同應對重點地區和全國防控大局,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統籌兼顧、協調聯動,從而匯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疫情防控不放鬆!六條防護知識要牢記
㈦ 學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怎樣才能圍繞破除小勝即滿思想,牢固樹牢慎終如始意識
隨著國內疫情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發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全校上下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嚴格的措施,全力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工作如下:
1、要認清嚴峻形勢,綳緊思想之弦。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緊抓實抓細。要時刻保持防範意識,堅決杜絕僥幸心理,毫不放鬆地嚴格落實各項防控工作。
2、嚴防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發生,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線,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各方責任。全校上下嚴格做好每個環節和細節的防控工作。嚴格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幹部要帶頭,不參加規模性聚會、聚餐及聚集性活動,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校內。
3、 要堅持「人物同防」,做到應檢盡檢,對校區內外來人員進行密切關注和排查登記,並做好相應的健康管理措施。
4、要抓好重大活動、重點場所防控,公共場所一律佩戴口罩,嚴格落實測體溫、核驗安康碼等防控舉措。對於食堂、圖書館等人員密集場所,要重點關注、重點防控;對於學校公共場所要嚴加防範、全面消殺。
5、 堅持科學防控,加強督導檢查。認真制定並落實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細化舉措、強化部署,全面加大宣傳力度,及時普及科學知識,廣泛動員學生,加強聯防聯控,有效提高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工作效率,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教育部提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四點要求
一、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
各地各校要充分認識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意義,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聯合印發的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國衛辦疾控函〔2020〕668號)要求,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學校實際,積極穩妥制定開學工作方案。
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組織教職員工做好開學准備,落實對師生員工的健康監測要求,全面排查各類設施設備安全隱患,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屬地統籌」等原則,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和相關工作,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二、科學精準做好校園疫情防控
要壓實學校防控主體責任,落實「防輸入、防反彈、防突發、防鬆懈」要求,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開學前,要建立完善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根據當地醫療服務預案制定具體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和校園環境衛生整治,「一人一檔」制定返校學生信息台賬,確保學生返校全程可追溯。
開學後,要嚴格日常管理,嚴格把好校門,嚴格活動管控,強化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繼續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突出對「重點地區、重點人、重點節點、重點事」的防控。
針對國內境外疫情重點地區、無症狀感染者、有重點地區旅行史或病史人員、秋冬季傳染病高發時節等強化關鍵環節管理。要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配合,健全預警、預防機制,確保對突發疫情做到「四早」。
三、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各地各校要堅持底線思維,制定完善本地本校應急處置預案,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
要組建應對學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工作隊伍,加強應急工作人員培訓。要與衛生健康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形成「點對點」的協作機制,協同開展應急預案全員、全過程、全要素演練,把做好應急演練作為開學、開園的必要條件。
要確保應急工作機制運轉順暢,一旦發現疫情,能夠快速啟動,第一時間隔離、第一時間報告,高效處置,將疫情處置控制在合理范圍。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地各校主要負責同志要充分認識學生全面返校、學校滿負荷運行、應對「疫後綜合征」的壓力挑戰,強化組織領導。
確保人員到位、設備到位、設施到位、物資到位、制度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校防疫物資儲備充足,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對條件薄弱學校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防疫物資配備支持力度,加強對學校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督導檢查。
要強化轄區、教育部門、學校、家庭個人「四方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教育系統應對「疫後綜合征」工作方案》,針對教育管理、教學改革、心理援助等重點問題,細化方案,做好應對。
及時排查師生心理狀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提高心理疏導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
㈧ 班級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及措施
班級預防病情防控措施經常洗手,不要亂吃東西,勤洗手,嗯,注意衛生垃圾,不要亂丟,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口水,不要弄到其他的
㈨ 疫情防控面臨新風險,學校如何做好防疫防控工作
學校也算是一個聚集性的場所,在疫情期間學校應該每天做好消毒,要求學生只要在校園內就要時刻戴口罩。
現在有很多學校為了保護學生們的安全,已經開始採用封閉式的學校,不管是學生和老師都不允許出入校園,這樣對於學生們來說才是最負責任的,因為大家只有在安全的圈子裡才能持續的安全,不受外面任何的打擾。現在天氣比較炎熱,學生在學校里活動的比較多,他們就會偶爾摘下自己的口罩放鬆一下,所以學校應該提高這方面的警惕,保證學生們在校內帶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