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蒙以養正推廣方案

蒙以養正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11-29 21:27:04

❶ 蒙以養正 聖功也。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易經》,意思是在蒙童時代培養正直無邪的品質,是造就聖人成功的必經之路。

出處: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翻譯:

蒙昧,就像高山下遇到險阻,知道危險就要停止下來。蒙卦象徵通往亨通順利,因為時機很重要。不應該是我去求那些蒙昧的學童來接受學前啟蒙教育,而應該是學童來向我求教。啟蒙施教那些最初心誠的學童,是因為他們心存剛毅符合中庸之理。拒絕那些心存多變以褻瀆神靈的學童,這是褻瀆了啟蒙的初衷,而啟蒙是為蒙童時代培養正直無邪的品質,是造就聖人成功的必經之路。

(1)蒙以養正推廣方案擴展閱讀: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注重啟蒙教育,一般把自己的啟蒙學校稱為母校,看見其地位之高。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更是不缺乏優秀的啟蒙讀物,其中最為優秀的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易經》等等。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❷ 蒙以養正是什麼意思

蒙以養正
拼音: méng yǐ yǎng zhèng 簡拼: myyz
解釋: 指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

❸ 走好人生,蒙以養正,啟迪思維,納人悅己 什麼意思

人生的啟蒙養正,對於啟迪人的思維,納人悅己,走好人生至關重要。

❹ 《易經的智慧》13蒙以養正全文

【原文】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譯文】《彖辭》說:高山下有險阻,遇險止步、彷徨不前,正像蒙稚的情狀。「蒙稚,亨通」,說明可以順沿亨通之道施行啟蒙,並把握適中的時機。「並非我有求於幼童來啟發蒙稚,而是幼童需要啟蒙有求於我」,這樣雙方的志趣就能相投。「初次祈問施以教誨」,說明蒙師有陽剛氣質,行為適中;「接二連三地濫問是瀆亂學務,瀆亂就不予施教」,因為瀆亂了蒙稚啟迪的正常程序。蒙稚的時候應當培育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聖人的成功之路。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蒙童對學習沒有自覺要求,盡管做到我求童蒙,也是無濟於事。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強調啟蒙重要的是童蒙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們的啟蒙教育應該做的是不斷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挖掘孩子的學習潛能,使孩子時時處於主動學習中,做到童蒙求我,這比什麼都重要。
狄更斯《雙城記》里有一段經典的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多麼地希望我的孩子多一點主動,多一點從容,多一點自在,在這個多變的時代里,擁有真實的生命,自由的心靈,豐富的情感。
把簡單的問題說復雜,需要知識;把復雜的問題說簡單需要水平。
柏拉圖一生不婚,也無子嗣,但是他談到幼兒教育時,他說:「當一個孩子開始聽得懂別人對他說的話時,護士、母親、看顧的奴僕,以及父親本人,都要爭相努力使這個孩子變得很好。他們所教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告訴他分辨對與錯,美與丑,敬與不敬,該做的與不許做的。有的時候,他會樂意聽從他們的勸導。若是不聽從,就像對待長得扭曲變形的樹苗,他們會設法以威脅與打罵來矯正他。」兒童時期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誨,往後這個孩子的一生即使不陷入桎梏(腳鐐手銬,鋃鐺入獄),恐怕也很難走上正路。難怪柏拉圖會說:要戕害一個孩子,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心想事成」!換言之,啟蒙必有某些約束,其目的是為了培養正道,成就聖人的功業。
【原文】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譯文】 《象辭》說:上卦為艮,象徵山;下卦為坎,象徵泉。山下有泉,泉水噴涌而出,這是蒙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取法於一往無前的山泉,從而以果敢堅毅的行動來培養自身的品德。

下坎水、上艮山,有山下岀泉之象,源泉混混,以其有本,泉流岀山則匯聚成河,象徵啟蒙成長之意。君子者觀察蒙卦山下岀泉,行之有漸,必使涓涓細流匯聚成河之象,悟知行事當剛毅果決,百折不回,並進而育德不懈,以養正致聖。以上的比喻隱含了另一層意思:人的成長必須「養正」,這是前提條件;因而要求人們以果敢的行動,從小培養優良品德,保證人的成長不走彎路。蒙卦 的互卦是地雷復卦 ,下卦震為果決為行動,上卦坤為厚德載物,互卦的意思恰是果行育德。
《易經》以泉水喻人,後代的學者、詩人紛紛引用發揮。杜甫詩:「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林洪詩:「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這些都是《易經》原意的升華與發揮,也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要避免「出山泉水濁」的結局,貴在教育,最要緊的是從蒙童開始進行「修身」、「養正」訓練。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強調誠信在啟蒙中的重要作用,啟蒙教育是由平常點滴積累開始的,來不得半點虛假。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在吳國卧薪嘗膽,終於得以重新回國,建立大業。他在吳國時,學什麼?學夫差的淫亂無度,殘忍暴虐?還是冷眼視之,在心裡思量:這樣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我必定要以此為鑒,絕不能如此人,有一天使國家履滅。而吳王夫差呢?就是一滿眼狂妄之人,自以為自國強大,自已更是「賢君明主」根本無需無必向別人看齊。如果他只要謙虛那麼一點,看到勾踐那麼能忍的胸懷,學習那麼一丁點,歷史的篇章或許就會改寫了。所以,只要你願意,人人都是老師,人人又都是學生。
什麼是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叫「教」;「養子使作善也」,叫「育」。這兩句話合起來就是關於教育本質的核心觀點。如果從師德的角度來考察教育,則「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明確地告訴我們教育者要有自己的職業原則,或者說要有德,即教育要通過「身教」來完成知識和「善」的傳達,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我們不敢忘卻。
中華民族自古尊師重教,並將這一傳統視為社會文明進步之基。教師不僅是授業的經師,更要做傳道的人師,其道德操守、行為舉止,向來受到嚴格的約束。「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禮記·學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師道尊嚴」。社會重視教育,尊重教師,首先是由於教師德高身正,嚴於自律,所以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修身養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贏得社會尊重。這個簡單的道理,直到今天,仍值得我們作深入的思考。
聰明的老師善教導
培養後來人純正的品行,即「蒙以養正」,是一項神聖的功業,也是本人事業和抱負得以實現的前提保證。但育人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特別是遇到「不聽話」的學生,這些技巧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清軍中出現一位足智多謀的勇將年羹売。他之所以能成大器,是與他小時候老師的正確教導分不開的。
年羹堯是漢軍旗人出身,其父年遐齡在康熙朝曾任尚書。年羹売自小頑皮,生得濃眉大眼,臂力過人,雖然不好讀書,但書到面前,一覽便知。為教兒子讀書,其父曾請過三個老師,有舉人進士,也有翰林鼎甲,到得他家,不是被年羹堯罵走,就是被年羹売打跑。
無奈中年遐齡以重金懸榜招聘老師。一天,有一古稀之老者登門應聘。年遐齡怕老者不能勝任,將兒子不肖、目無先生的情況實言相告。老者說:「令郎驕橫,逐趕老師,我早有風聞,但我自有辦法教好他。」年遐齡見老者十分誠懇,就擇定一個吉日,令年羹堯拜師。
禮也行了,師也拜了,但年羹堯依然故我,照樣不好好學習,只顧自己玩耍。老師見年羹堯不學,也不搭話,而是關起門來,大門不出,在屋內自拉胡琴,抑揚頓挫地唱將起來,唱得十分動聽。年羹堯聞聲破門而入,向老師行個禮,說:「請老師教我彈唱!」老師說:「你學這個做什麼,還不快出去玩。」年羹堯執意要學,老師就開始教他。
教上沒幾天,年羹堯失去興趣,又去自己玩耍,不肯再學下去了。老師這次不僅閉門,連窗戶也不打開。年羹堯感到奇怪,偷偷從門縫里觀看,見老師正在練習拳腳,東躲西閃,有時似大鵬展翅,有時像鷂子翻身,看得人眼花繚亂。年羹堯高興極了,用力推門而進,向老師說:「習拳弄棒,我最喜歡。」老師說:「聽說你力大無窮,請與眾仆一斗,如何?」年羹堯一聽有如此好事,忙不迭地答應了。
很快,年羹堯在家中召來16個健壯有力的家僕,對老師說:「請看我的臂力。」一邊說,一邊把棍橫舉,讓16個僕人持以棍相壓。僕人們使盡平生之力,都不能使年羹堯手屈。正當僕人齊聲用力呼喊時,只見年羹堯猛跨一步,用力將棍往前一送,16個僕人便仰天倒下。
老師見此,誇獎說:「果然好臂力,不過,你敢和我搏擊嗎?」年羹堯說-「這有什麼不敢的。如果我勝了,可不要說我又趕走一個老師。」老師答道:「這個你就放心吧!」
此番話說罷,兩個人就擺開架式,搏擊起來。
年羹堯身手敏捷,一拳一腳,迅急向老師踢打過去,老師也不著忙,在拳、腿要到未到之時,一個飛躍,騰身空中,用手將年羹堯的小小發辮提在手中,任憑年羹堯跳上跳下,拳腳齊來,只是踢打不著老師。年羹堯雖有些小小武功,沒把常人看在眼中,但自知今曰遇上高手,忙高聲喊叫:「好先生,你可饒了學生。」
老師住了手,穩站在他面前。年羹堯趕緊上前說:「請您教我這一招!」老師說:「學此何用,你還是出去玩吧!」年羹堯跪地不起,一再請求。老師見他此時才算開竅,便說道:「快起來吧,我教你!」
兩人坐下後,老師從床旁取出一卷兵書,交給年羹堯,說道:「你真的想學,就學這個萬人敵。」年羹堯說:「我想搏擊,讀此書有何用?」老師說:「讀了它,就可以萬人敵!」年羹堯又道:「你騙人,這一卷書,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踢到數丈之外,哪來的萬人敵!」老師說:「我說你不能讀,還是去玩吧。」年羹堯見老師不高興,覺得老師說得也有道理,便回答道:「我讀此書。
從此,年羹堯任性的脾氣開始改變,老師每日嚴格督學,他說一句,年羹堯便學一句,院內書聲琅琅。除兵書外,老師每日還利用剩餘時間,教授年羹堯聖賢書和一些武林絕技。年羹堯既有怪脾性,一旦明白,又極有耐性,能刻苦,三年中,幾乎脫掉幾層皮,終成一員有萬夫不擋之勇的驍將。
年羹堯先任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在前往青海討伐羅卜藏丹津叛亂中,立下赫赫戰功,平定了青海,後被加封為一等公,青史留名。
對學生的教育,不能盲目灌輸,也不能打擊排斥,而應該講究方法,因材施教,實行啟發誘導的方法,提倡學生獨立思考,讓求學者產生強烈的求知心理,而童蒙一旦自覺,則可塑性很強,可收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❺ 蒙以養正,聖功也

《易經》說:「蒙以養正聖功也」。蒙童時代應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聖人的成功之路。

❻ 蒙以養正 聖功也. 主要說的是什麼

《易經》說:「蒙以養正聖功也」.蒙童時代應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聖人的成功之路

❼ 蒙以養正聖功也出自易經的什麼卦

蒙卦
《彖》曰:
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
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
蒙以養正,聖功也。〔彖傳〕

閱讀全文

與蒙以養正推廣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活動促銷贈品 瀏覽:587
汽車節日促銷方案 瀏覽:388
健康飲料營銷方案範本 瀏覽:793
市場營銷有哪些企業文化 瀏覽:853
少兒書畫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737
中專市場營銷就業方向 瀏覽:61
奧迪汽車品牌營銷 瀏覽:342
電話銷售可以採用微信營銷嗎 瀏覽:47
管理幹部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203
山東優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41
員工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748
格力空調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580
學院通訊員培訓方案 瀏覽:903
房地產微信端推廣方案 瀏覽:155
如何利用電子商務提升零售商家的競爭力 瀏覽:710
市場營銷渠道與分銷渠道有何區別 瀏覽:663
電子商務開發與設計 瀏覽:1
移動電子商務方向 瀏覽:554
小學農村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79
直播電商電子商務法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