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教小學生學習漢字
一、看視頻,賞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就開了一個好頭。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正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之一。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創設樂學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學語文新教材第一冊的《一望二三里》這課,用簡潔明快的詩句,抓住生動的畫面,教孩子欣賞觀察,並學會一、二、三等幾個簡單的漢字。這是孩子初學漢字,老師應極力創造好學習情景,讓孩子們喜歡課堂、喜歡學漢字,並覺得學漢字不但容易而且有趣。課中先播放一段視頻(課前結合課文內容特別攝制田野景色,配之清幽的琴聲),將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對畫中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說出畫面上看到了些了什麼?接著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 二、看動畫,教筆畫,正確識字書寫。 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利用動畫教學筆畫,分析結構,運筆示範,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趣,易於理解筆畫、結構等特點,便於記憶摹仿。一般生字學生都能自己「析形索義」,遇到難寫、不易理解的字,就充分發揮電教優勢,化難為易,使學生正確識字書寫。如「鷹、辯、摔」等字多筆畫的難寫字,可讓學生跟著動畫,完成書寫一個個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寫錯字,閃動筆畫或偏旁,加強刺激。 三、多形式,巧練習,鞏固識字教學。 一個漢字在學生的腦中紮下根,還必須通過反復練習,及時反饋,來強化記憶。多媒體技術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交互性。設計了程序,計算機可以成為能反饋練習的老師;針對低年級學生識字記憶較快、回生也快的特點,教師可採用舉一反三的練習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別讓學生以這些字為母體,繁衍出另一字。屏幕顯示兩個文字框,上面是母體字,下面是新產生的字。設計動畫,等學生說出新的字,移去形旁,電腦給予鼓勵:「太棒了, 還有嗎?」學生熱情高漲,思緒活躍。「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請、清、睛、晴、」等字。這樣的鞏固練習,擴大了識字量,又促進了自學能力的形成,這種由圖到字,再應用的學習過程,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並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學習習慣。 多媒體技術是將多種媒體形式組合的技術,具有各方面的優勢,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科學的橋梁,發揮語言教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B. 小學生寫字功訓練實施方案
小學寫字教學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實施,提高師生寫字水平,加強校本課本建設,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我校從校情、師情出發,從小處著眼,把寫字教學作為學校校本課程。使我校師生能夠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現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寫字教學方案。
C. 小學生學漢字的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3.字形和字義。
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D. 如何訓練小學生書寫規范的漢字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技能,正確、規范地書寫漢字是每個中國公民最基本的素質。學習正確、規范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本任務。指導學生把漢字寫好,不僅是學生在校完成各項書面作業的需要,也為今後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書寫基礎。《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小學生要「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然而在學生的書面作業中,我們發現書寫不良現象比較嚴重,主要有:錯別字較多;字跡潦草;字體大小不一,不端正;頁面不整潔等。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教師和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書寫不夠重視,寫字訓練不到位。下面我想結合平時的教學就小學生書寫規范漢字的訓練談談自己的看法。一、提高認識,把握目標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的一項教學內容。寫字教學進行得好,有利於鞏固漢字。同時良好的寫字訓練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和心理學意義,它不僅能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勤奮、刻苦的精神,健康、高雅的情趣,還能促進注意力、觀察力、意志力的發展。郭沫若先生說:「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橫,這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語文課程標准》的總目標指出小學生要:「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在「階段目標」與「評價建議」中特別強調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然而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有意無意地會將「漂亮、美觀」看得較重,其實對小學生的寫字要求應該重在正確和工整,可以在寫得正確、工整的基礎上鼓勵把字寫得漂亮一些。二、注重生字教學。首先是指導觀察漢字。小學生在初寫字或寫難字時,常常是看一筆寫一筆,把一個字拆得七零八落。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寫字前認真觀察範字,研究字的筆順、間架結構及主筆位置,不僅看準每一筆的位置、形狀和特點,更要看清筆畫間是如何組合的,從而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要把字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除了觀察範字,還應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范寫。其次是指導學生記憶字形。小學階段主要由語文課承擔漢字的教學任務,教師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我在生字教學中就常常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如教學「魔」字時,有一個學生就說「在廣闊的森林裡有鬼,那就是魔」,這樣一說全班同學都能記住這個字了,而且他們識字寫字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另外,每一課都有幾個難寫字,教師要注意特別指導,如「聚、漾、藏、隆」這樣的字,不僅要引導學生記住字形,課後還要反復指導聽寫,促使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不至於多筆少畫。另外,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筆順筆畫。很多學生寫字時不注意筆順,比如在橫豎訓練時「土」、「王」等字時總會有些學生先把橫寫完再寫豎。這樣不僅不利於學生記憶字形,也會嚴重地影響書寫速度。還有一些學生寫字時容易把筆畫寫錯,比如把「字」里的橫鉤寫成橫豎的,把「代」字的斜鉤寫成豎彎鉤的,把「忠」字卧鉤寫成豎彎鉤等。因此,筆順筆畫的教學應該加強。再次是指導書寫。一年級學生初學寫字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指導學生的運筆,先讓孩子們觀察例字的基本筆畫,然後老師再示範,讓他們從中體會起筆、行筆、收筆。當然,指導書寫不僅是低年級教師的任務,同樣也是高年級教師的責任。教學生字時不僅要指導學生記住字形,還要指導他們書寫規范、美觀,表現出漢字的形體美。三、重視教師的示範作用。教師要發揮良好的示範作用,首先應當提高自身素質,做到書寫規范,板書要正確、工整、美觀,作業中的評語也要寫得端正、清楚,尤其不能寫簡化字。同時,校內的板報、標語等也要寫規範字,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漢字環境中受到熏陶。四、嚴格要求,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學中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時字寫得又規范又美觀,但是到了其他作業中又出現了字跡潦草、錯別字增多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各科教師都要加強書寫要求,並設立班級書寫規范小標兵,鼓勵學生寫好字。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批改作業時更用心些,圈出作業中的錯別字,讓學生及時糾正。長期的這樣嚴格要求,孩子們自然就能寫出規范的漢字了。 五、組織活動,強化學生書寫規范漢字的意識。 我們可以結合平時的教學活動,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同學之間互相當小老師,找作業、作文中的錯別字,以達到督促別人、提高自己的作用。每年的推普周還可以組織學生去街上找錯別字,讓他們認識到書寫不規范的字給人們帶來的不便,從而強化書寫規范漢字的意識。總之,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指導學生書寫規范漢字,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地基礎,
E.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漢字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漢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幫助學生尋找書寫感覺.
寫字是腦、眼、臂、腕、指高度協調的動作。幾年來的小學寫字實踐使我感到:學生只有對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方法,運筆動作有了具體體驗後,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此基礎上達到整潔、美觀、有速度的要求。因此,低年級學生剛開始執筆寫字,應注意這方面的指導。
1、正確姿勢
小學生寫鉛筆字採用坐勢,其要求是:頭正距案面一尺;身直距桌沿一拳;臂開;足要兩腳自然並列與肩同寬,平放地面。對此方面做法是師示範,單個演示,整體練習,個別糾正。執筆,應逐人給予指導。指導中突出三個要點:⑴、食中指距筆端一寸;⑵手指執筆力度要適當,使書寫自然舒適,不要用力過大,以致於手酸或將紙劃破;⑶筆桿靠在右手虎口上,向右後方傾斜,與桌面成50°角,以便觀察糾正自己的書寫情況。
2、正確的運筆。
用鉛筆寫字,因為手腕著桌,不可能每寫一筆都移動手臂,所以多數橫畫是靠「腕部內旋」完成,豎畫多以「指關節內收後壓」完成,而相對較舒展的撇、捺,運筆的關鍵則在「緩行、急收」。正確的運筆方法是寫好字的基礎,它必須經過反復訓練感覺體會,才能有所把握。
3、勤作示範。
學生在對書寫動作有了具體規范的體驗後,要結合對書寫要領講解,勤作示範,要求學生邊觀察邊進行「內心模擬」及「書空練習」,藉此回憶內化感覺。也可利用同步字帖,臨摹描畫字體,以此回憶體會感覺。
4、以講評找感覺
根據學生書寫效果,教師經常對他們用筆力度、速度等,做准確充分的講評,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怎樣做對,怎樣做不對。例如提捺無鋒,則是缺乏「提筆」的動作所致,應注意「提筆」。講評的方式可以有教師主講,也可以由師生共同點評,可以個別進行,也可以集體行動。總之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幫助學生書寫規范。
以上幾點在指導低年級學生的書寫過程中,立足於學生尋找書寫感覺,改變了傳統寫字教學中「憑筆跡視覺效果而調節用筆」的現象,使之成為更主動的「手臂肌肉運動與視覺效果的聯合調節」,也使一些書寫「常病」得以及時糾正。
幫助小學生尋找書寫感覺,旨在如何運筆,為其寫好字打好基礎的,這是目的。怎樣指導小學生寫好字呢?
二、抓住關鍵筆畫,指導低年級學生寫好字
幾年來,我根據漢字自身特點和小學生認知規律,採用了「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小學生寫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方法如下:
一看。在寫字前,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自主、仔細觀察所寫的漢字。說說有什麼發現,看看漢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各個組成部分互相配合的結構,提醒學生怎麼校寫才好看,各占田字格的幾分之幾。再看教師的范寫。學生字寫得好壞,關鍵在於教師,為了提高寫字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示範,以良好的書寫示範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教師在黑板上的四字格,照著課本里的範字一筆一畫認真地寫,逐步讓學生掌握一般的筆順規劃。可以先寫一筆,讓學生看一筆,再逐步到寫一個結構讓學生看一個結構,直到寫一個字,讓學生看一個範字,逐步示範。這樣學生便能產生一種「老師寫的字多好啊!」的感受,從而激發他們用心模仿書寫範字的主動性。
二記。在寫字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所寫的漢字,看一看這些字由幾部分組成,想辦法記憶字形,區別筆畫的異同之處,牢固掌握字的間架構造。如教學生寫「鳥」字,先出示「鳥」字與小鳥畫圖作參照物,解釋各部分代表鳥的什麼部位,寫時看到「、」就想像到是小鳥的眼睛,就不會寫漏了一點,寫成「烏」。又如「傘」字,傘的「人」要寫得大,像傘撐開,「|」如傘柄,應寫在正中央。這樣,不僅牢牢記住字形,而且還會發展了學生的想像力。
三練。對小學生而言,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是很重要的。想寫好字,首先要指導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在寫字之前先描紅,一筆一畫地描,掌握基本運筆方法。然後在田字格里練寫,要求不能太快,不能馬虎,注重正確、規范、整潔、美觀。
三、寓育人於寫字教學中
思想教育應滲透在教育的各個方面。在寫字教學中,根據漢字結構規律和美學原則,尋找字形分析同做人處事之間的聯系,把寫字與育人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情趣黯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寫字規律,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集體主義、團結協作、謙讓互助等方面的教育。
「爽」、「寞」兩字都有「大」這一部件,但兩個「大」字寫法不一樣,前者要求適當拉長以放下四個「ㄨ」,後者要求壓扁使字形不易太長,「拉長」「壓扁」是出於整體需要,而對局部的要求體現了局部服從整體的這一原則。同樣道理,我們學生是班級這一集體中的一員,也要遵守紀律,服從學校常規,這樣班級才能成為班級,學校才能成為學校。「雙」左右有兩個「又」,書寫時左「又」應將捺改為反捺(長點),以使右「又」中撇能舒展開來,同時又要比左邊又寫得稍高大些。如不作變化,各佔一半,互不相讓,擠在一起,則會影響字形美觀。再如「彩」左部末筆是一捺,為了不致使與右三撇相交叉,就得縮為反捺,以讓出空間於右部。通過這些字形分析,學生從中受到了一定啟發,知道了你爭我占不懂謙讓,會影響團結,甚至影響班集體榮譽,知道了集體生活不能以我為中心,應多考慮他人利益,形成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總之,寫字教學應根據漢字規律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書寫感覺,然後抓關鍵筆畫,科學施教,指導小學生寫好字,並寓育人於寫字教學之中,這是小學寫字教學的任務特點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