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區服務站,談談應如何做好醫德醫風工作
在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下,在金錢本位主義觀念的引導下,現今社會上普遍反映道德出現滑坡,醫療行業中醫德醫風領域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在這社會經濟體制轉軌(我從書刊上看到相類似的意思,但不知是否如此說法?是經濟體制轉軌嗎?)的特殊時期過枉矯正,重塑良好道德形象,重建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成為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多年來各界人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解決。今筆者擬提以自己的拙見:如同醫生治病一樣,先要尋找病因,然後對症下葯。
俗語有雲:事出皆有因。任何一個問題一種現象的發生,都是其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醫療行業中醫德醫風出現問題,也一樣離不開內、外因的共同作用。首先內因上,是醫務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包括缺少社會關懷,缺乏愛心和同情心,對病人疾苦無法用心體察,態度冷漠、言行舉止不符醫務人員應有的文明(按照培根的說法就是沒有做到舉止文雅合度——不過舉止文雅合度太美了,對於同是普通民眾的醫務人員來說同樣是太苛求了,所以還是用「舉止文明」);未能形成自我的堅定立場,從眾心理嚴重,見到別人投機取巧、撈錢財得好處、沽名釣譽既恨又妒又羨慕,心中癢癢也蠢蠢欲動,伺機把貪婪的惡手伸向病軀,開大處方、收紅包、濫檢查等等不一而論。外因上,主要是社會約束的力度不夠。具體表現在社會各種機制的不健全以及法規、制度執行的不到位。比如醫務人員中存在從眾心理這一點,為什麼看到別人趁機撈取好處時心裡恨的同時又嫉妒羨慕蠢蠢欲動呢?無非是那些撈了不該得好處的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那些人很快就受到相應的懲處,那還會有這么多蠢蠢欲動的心嗎?再往前追溯,為什麼在有法規有制度約束的情況下,那些人還會得手撈到好處呢?無疑是法制上存在漏動、各種法規制度執行時不到位。外因上的另一個方面,表現為獎賞相對滯後。許多醫德高尚的默默無聞的醫務人員並沒有受到社會、單位的表彰,也沒有物質上的獎勵。受到獎賞的只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較集中於領導、幹部階級。如此一來,有從眾心理的人就更多地選擇了鋌而走險當惡人撈取實實在在好處的路子。就這樣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愈演愈烈,最終上升為社會問題。
明確了原因之後就好對症下葯了。首先是要提高醫務人員的自身素質。第一,引導醫務人員「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假想「我」是一個病人,「我」在身體不適甚至因病而心靈也深受創傷的時候,「我」希望得到的是一種怎樣的服務?當然是耐心、細致、關懷、體貼,是溫言溫語中被人撫慰的溫暖。如果遇到的只是冷漠、生硬、厭煩、態度惡劣,還要在你的病體上榨取額外的用度(費用),那你會感到多麼寒心多麼失望和痛楚!第二,經常組織各種「小善舉」活動。從小善舉活動中體味助人的快樂。從某種意義上說,為他人就是在為自己,幫人就等於幫己,甚至助人的快樂要遠遠高於自己得到幫助時的快樂。要漸漸培養醫務人員牢固樹立起「助人為樂」的觀念,自然而然地,醫德醫風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回歸。第三,加強醫德倫理學的學習,開展思想教育活動,使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懂得當一名醫務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醫技水平,還要有高尚的醫德。其次,加強社會制約的力度。第一,要讓醫務人員認識到醫療行業是處於社會大環境中的,不僅要受《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衛生部關於診療常規、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一系列規定的約束,還要遵守《刑法》等國家法規,增強法制觀念和紀律觀念,認識到違法、違規要受到處罰。第二,對於有法可依的,不管是社會、國家還是單位,都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不能只流於形式。只有狠抓落實,才能使那些法規、制度真正起到杜絕不正之風的效用。第三,抓醫德醫風考核,為醫德醫風建欄。充分發揮內、外監督力量,促使醫務人員將邪念扼殺的萌芽階段。第四,要建立能讓更多的醫德高尚的普通醫務人員受惠的獎賞制度,在社會上形成學習榜樣爭當榜樣、學習醫德高尚者爭當醫德高尚者的風氣,在無形之中給予不正之風有力的打擊。
醫療行業作為特殊的行業,其醫德醫風建設成為一個關系社會關系百姓的重要內容。早在一千多年前,先賢就提出了「大醫精誠」的要求,認為一個醫務工作者要德才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