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訓方案怎麼寫
培訓計劃就是你想進行哪些方面的培訓,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然後分解培訓目標。就是內分為幾個階容段,每次通過什麼樣的方法達到培訓目標。也就是培訓計劃可分為:
培訓目標、培訓對象、培訓方法、培訓師資、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地點、費用預算
2. 員工培訓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員工培訓要注意這些:
1.與企業戰略結合不緊,培訓缺乏明確定位:不少的企業在組織員工培訓時,沒有認真分析公司發展戰略對於人力資源的需求,缺乏對培訓工作的深層次思考,在制定培訓計劃、設計培訓方案以及確定培訓內容、形式上沒有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那麼結果就是為了培訓而培訓。表現出來的就是: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培訓部門簡單地應付了事,習慣性重復性的培訓較多;把培訓當作員工的福利,經常是來場講座,外派學習一周等,與主業關聯度低的培訓占相當比例;把培訓當作一種盲目的救火式、應急式工作,培訓缺乏系統性,無法將培訓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和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相結合,達不到真正激勵員工的目的,更談不上將培訓制度融入企業文化之中。
2.強調短期效應,忽略了培訓的潛在價值:由於員工培訓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帶來的效益可能要等到很長的時間才會顯示出來。因此,許多企業並不會結合長遠規劃來決定培訓內容、形式等,只重視短期利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注重解決眼前的問題。不少企業恨不能短短幾天的時間,就使自己的員工從素質到精神面貌都發生根本的變化,希望通過短期培訓就能解決面臨的許多問題。有的企業即便制定了培訓的長遠規劃也會由於資金、人員等因素,或是擔心員工的流失而擱淺。
3.過於重視培訓成本,對不同層次員工的培訓重視程度不一:培訓是一種投資,這已逐漸為大多數企業所認同。既然培訓是一種投資,企業經營者就會考慮到培訓成本和投資的風險性,對培訓投入甚少,且對培訓期望比較高,有些企業在經濟效益不太好時,就以資金不足為由盡量減少培訓或者乾脆不培訓。為了降低培訓的人均成本,培訓中普遍存在內容龐雜、目標過大、人員過雜的現象。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同一期培訓中,各部門、各層次的人員坐在一起聽著同樣的課程,也就是同一期培訓中,受訓者有各個部門的員工及各個層次的領導。現實中,大部分企業對不同層次的員工培訓重視程度還是不一樣的,中高層員工的培訓機會往往高於普通員工,普通員工的培訓大多被忽視。
4.忽略了員工的需求,缺乏科學的需求分析和過程溝通:在培訓的前期准備、策劃和選擇過程中,很多培訓部門是站在企業的立場來選擇培訓內容,卻未把員工個人需求考慮進去,勢必造成內容設計與工作任務的脫節。有些單位認為工作最主要,只讓那些沒什麼事的工作人員參加培訓,造成了「閑人培訓,忙人沒時間培訓,急需人員不培訓」的結果。甚至還有些企業將培訓看成是對員工的一種福利,至於員工是否參加培訓、培訓的效果如何並不重視。以上種種情況造成了員工受訓的積極性下降,一些感受不到工作競爭壓力的員工就將培訓視為離開崗位作短暫休息的難得機會。再者,當培訓進入實施階段時,很少有人過問,沒有進行必要的探討和互動交流,這種「不重視」的做法勢必影響到培訓的效率。
5.過多地講究培訓形式,削弱了培訓的實質意義:當「填鴨式」
的單向教學成為詬病時,培訓的形式也處於不斷創新之中。為了改善培訓效果,有些企業盲目追隨潮流,不根據實際需求,照搬國外先進培訓模式和方法,造成水土不服,浪費資源,結果也還是差強人意。比如,戶外拓展運動與團隊培訓相結合,改變了傳統培訓中說教、枯燥的形象,以其生動、感性特點,無疑增強了培訓的效果。但是,如果僅僅以培訓的名義去開展戶外拓展運動,而不進行任何的理論學習或思想溝通交流,很容易使培訓變成了「一日游」。再如,很多企業在培訓中引進了評估機制,但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僅僅停留在培訓過後的一個簡單的考試,事後不再做跟蹤調查,造成了培訓與實際生產脫節,存在培訓資源的浪費。關於員工培訓誤區的內容整理於中國培訓網,希望能夠給題主幫助。
3. 培訓方案要怎麼怎麼寫
完整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
培訓目的
-
目標
-
培訓內容
-
參加對象
-
培訓方式
-
預算、費用
-
培訓組織
-
培訓後效果評估反饋
-
培訓後效果跟蹤
4. 禮儀培訓方案
禮貌禮節禮儀強化培訓—微笑、形體強化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的:灌輸服務從業人員的禮貌禮儀、行為規范、服務意識思想,培養良好的
精神面貌,樹立良好的儀容儀表形象,使員工的舉手投足更好地滿足顧客的心理要求,以達到優化服務質量為目的,美化提升企業整體形象。在員工懂得如何「禮貌待人」前提下,強化員工的「禮貌意識」
二、 培訓內容:以實際練習為主,綜合禮貌用語,規范儀容、儀表、儀態,分別講授站姿要求、行姿要求、綜合動作等內容,按照「迎賓、微笑、問候、讓路」四步曲為基礎,讓員工體現「主動、熱情、禮貌、周到」的服務風格(採取如員工排成幾隊,對面站,相互問好[禮貌用語]、點頭、鞠躬,面帶微笑,重復訓練;配合音樂進行微笑表情訓練等方式)。重點講授下列幾項內容:
(一)微笑表情訓練:
1、笑容練習操;
2、笑容保持操;
3、誘導法表情姿態訓練;
4、誘導動作配合練習;
5、音樂誘導練習;
6、憶情誘導練習;
7、 服務員的神姿標准如何?切忌什麼神態?
(二)服務綜合動作:
1、站姿; 2、坐姿; 3、行姿; 4、走姿;5、請姿; 6、讓路及指引方向; 7、服務手勢等。
(三)期間擬穿插安排進行的理論培訓根據時間涉及下列內容:
1、服務員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2、什麼是禮節?什麼是禮儀?什麼是禮貌?
3、西裝禮儀。
4、頂尖銷售代表的儀容(女性職業淡裝示範)。
5、社交禮儀中的細節提示。
6、禮貌語言在營銷中的應用。
7、培訓良好的工作習慣。
8、行為舉止的禮儀。
9、施鞠躬禮的正確方法?
10、介紹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1、 握手禮的方法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
12、握手一般情況下應由誰先伸手?
13、握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4、握手主要有哪幾種禮節表現形式?
15、名片、筆紙遞送方法。
16、電話接聽規范,如何打好銷售電話。
17、上下樓梯規范
18、服務員的工作準則是什麼?
19、禮貌服務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0、禮貌服務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21、待客服務「主動」要求標準是什麼?
22、待客服務「熱情」要求標準是什麼?
23、待客服務「耐心」要求標準是什麼?
24、待客服務「周到」要求標準是什麼?
25、服務員應具備什麼樣的精神面貌?
26、服務員應具備什麼樣的道德感?
27、怎樣做到對顧客一視同仁?
28、怎樣做到對顧客誠信無欺?
29、商業服務業人員14字禮貌用語是什麼?
30、服務人員應具備什麼樣的儀表舉止?
31、禮貌待客服務應做到哪「五聲」?
32、禮貌待客應做到哪幾個一樣?
33、禮貌服務的「五先」原則是什麼?
34、對不同類型的顧客服務員應做到哪「五心」?
35、語言文明的「八要、八不要」內容是什麼?
36、服務員應該做到哪幾勤?這幾勤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37、與客人交談時應注意什麼?
38、迎送賓客服務員應掌握哪些禮貌規矩?
39、服務員為什麼要「迎客走在前,送客走在後」?
40、服務員應怎樣禮貌回答客人問話?
41、接待、洽淡時注意事項?
42、賓客對服務的十二種不滿意?
43、賓客的十二種忌諱?
44、服務語言的「六要」與「六不要」?
45、服務行業的十把金鑰匙。
46、服務「SERVICE」的含義。
適合對象及收獲:
1、 使自己的舉手投足更具魅力;從容應對各種社交場合;
2、 學會著裝莊重,舉止優雅、言談得體,彰顯高貴品味;
3、 通過塑造個人的專業形象,提升公司公眾形象;
4、 掌握必備的個人基本禮儀規范,增強自信;
5、 了解交際心理要點,提高交際能力,把握每一個機會,不錯失生意;
6、 提升職業公眾度,贏得客戶的信賴,增加生意;
7、通過個人的專業形象與風度,加之周到服務提升客戶感知的公司形象。
以上文本來自<<中華文本庫>>之<<禮儀培訓>>專欄.如要尋找更多相關文本,請自己去該專欄查找.
http://www.wenben114.com/DownDir.asp?ClassID=254
5. 企業制定培訓計劃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
培訓計劃要實用,空架子沒有什麼意義;
培訓計劃應該涵蓋整個年度,不應過於集中;
培訓計劃既要有公司整體的,也要有各個部門的。
培訓計劃重在落實和提高,如果沒有落實,就是空洞的東西。
6. 員工培訓方案設計的原則是什麼急!!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了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了解企業情況,不了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著,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干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和諧關系,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訓內容。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了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了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情況,了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