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協會策劃書怎麼寫
2006年3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要求解決好農民工托留在農村子女的教育問題,並專門召開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強調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工作。近期,中央領導指示:"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各種問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保護、維權工作。全國婦聯正在推進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建立、健全。我們要全力支持,使其發展得更快更好。"這為我們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指明了方向。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對大力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意義
農村未成年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後備軍,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是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關系家庭和諧、社會穩定、民族發展的大事。各級婦聯組織要站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化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擺上位置,列入議事日程,切實抓好落實。
深入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精神及關於對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批示精神,把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推進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指導基層和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和家長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為載體,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
② 關愛留守兒童方面的公益活動,做得好的、有影響力的有哪些
星星點燈·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計劃,在今年開展了「2012·全國留守兒童健康人格研討會」,會上還發布了中國首份「留守兒童健康人格報告」,為切實解決國內留守兒童問題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魯冰花」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計劃,是中國日報網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主辦發起的大型公益慈善援助活動,活動旨在搭建起互通的橋梁,讓更多的愛心人士了解他們、關注他們,同時獻出自己的愛心去幫助那些留守在大山裡的貧困兒童和孩子,幫助更多的人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相對來說容易走向發展的兩個極端,有的孩子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也有的孩子變得異常堅強和勇敢,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即是如此。
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6100萬人(相當於英國人口的總和)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斗毆。積極響應、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新農村建設」和「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方針政策,以「教育部等5部門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和「新農村助教行動整體發展方案」為行動指南,配合有關教育、「三農」、公益等政府職能部門工作,縮小城鄉教育水平差距,積極倡導教育公平,關愛、幫助農村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全面健康成長的新型助學幫教大型公益項目援助活動。
③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方案有什麼活動
陪吃陪玩陪學習